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科技创新总结(样本)

科技创新总结(样本)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6:58:17 | 移动端:科技创新总结(样本)

科技创新总结(样本)

科技创新总结(样本)依靠科技创造精品赵德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交通运输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可以预见,未来20年我国公路运输仍处于大规模的建设时期。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兴交通”将具有更深刻、更现实的意义。焦郑高速公路作为河南省焦作市地方自筹资金修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焦作市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确保优质工程,争创国家“鲁班奖”。焦郑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为实现市委、市政府的目标,依托科技进步,不断加大技术投入力度,将多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运用到高速公路建设中,在可液化地基处理、稻田区软湿地基处理、解决桥头跳车等难题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源头抓起,进行施工技术创新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解决质量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抓重点部位及关键控制环节。目前正处在河南省公路建设迅速发展的新时期,开工的公路项目多、规模大,但在本系统信誉好、技术力量强的大型施工企业太少,于是其它各行各业的施工企业纷纷涌入公路建设市场,这些单位虽然资质高,但是对公路建设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却缺乏解决的办法,施工中常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为了彻底扭转这种被动局面,焦郑高速公路指挥部与河南省交通厅质监站一起进行详细调研,及时采用公路施工中的“试验路段”施工管理模式,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试验段施工管理方法和规程表,只有试验合格后才允许大规模施工。焦郑高速公路指挥部采用的“试验路段”铺筑技术,是对原来施工技术的一次创新,这种质量控制方法,为确保在建重点项目的工程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开展科学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抓好质量工作,科技进步是原动力。目前焦作市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总体水平还较低,科技成果不能及时转化和推广有很多原因,其主要影响一是科技成果自身的原因,如选题不准、技术不成熟、设备不配套等。二是经济原因,如价格问题、市场问题、营销问题等。三是资金问题,投资大,使推广应用受阻。针对上述原因和河南省在路面结构、沥青和沥青混合料、大交通量对路面的影响等方面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焦郑高速公路指挥部十分注重新技术、新产品在公路工程中的推广和运用,指挥部选用了技术和设备成熟、易于推广、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好的项目作为攻关的课题,三年来焦郑高速公路指挥部先后承担了《沥青混合料桥面铺装粘层防水层材料与施工工艺研究》、《改性沥青及混合料路用性能评价》、《乳化沥青下封层材料与施工工艺研究》、《彩色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性能评价》、《SMA在高等级道路中的应用研究》等5个科研项目的研究和技术推广试点。目前“SMA在高等级道路中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已通过了专家鉴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明显,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其余四个项目的研制工作也已结束,正在进行鉴定。依靠科技进步,治理质量通病,切实提高工程质量河南省公路建设中质量通病不同程度地存在,不断完善补充设计、施工、检测方法和标准,是治理质量通病切实可行的方法。在焦郑高速公路施工期间,我们积极依拓科技进步,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可液化地基处理、稻田区软湿地基处理、提高压实度级区、解决桥头跳车、路面质量控制等技术难题上深入实践,勇于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采用强夯和振冲碎石桩处理砂土可液化地基。焦郑高速公路处于黄河、沁河冲击平原内,地貌单元少,形态简单,全线总的地形特征为西北高东南低,全线平均地面纵坡0.36%。经地质勘探,全线的地质分成四段三种不同情况。其中K0至K20以内地层土体主要呈黄土状亚砂土、亚粘土及细中砂,地下水位1.0m左右。根据《河南省地震分区图》的划分该工程处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区,在基本烈度7度区下它们易发生大范围的砂土液化现象,将会导致路基坍塌和滑坡,严重影响路基的稳定性。为此,施工中对砂土可液化地基采用了强夯和振冲碎石桩处理,从而降低液化指数,达到了提高地基承载力的目的。采用稳固剂和天然级配砂砾石处理稻田区软湿地基。水稻田地基处理是制约公路工程质量、进度最严重的难题之一。焦郑高速公路全线有16公里的水稻田地段,对于水稻田软地基的处理,原设计为将水稻田地面以下50cm换填6%的石灰土,因地上水位高,地面积水,地基软弱,施工车辆无法入场,石灰土施工无法保证质量,且长期浸在水中,使其强度降低,为解决这一难题,经与设计单位研究,最后决定将原方案改为填筑50cm河卵石,这样既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又可切断地下水对路基的毛细水作用,仅此一项增加费用500万余元,但却保证了质量,加快了工程进度。解决桥头跳车质量通病。路基沉降引起的桥头跳车是当前公路的质量通病。针对桥头跳车,我们经过多次实验、反复论证,果断对桥梁伸缩缝进行变更,引进采用德国技术生产的毛勒伸缩缝,进行反开槽法施工,要求砼标高低于路面层2-3mm,保证接缝在运营期间平整,并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将原设计乳化沥青透层油变更为改性乳化沥青封层。为了确保交验路面基层安全越冬,我们将原设计乳化沥青透层油变更为改性乳化沥青封层,通过试验段以及组织专家现场考察论证,一致认为采用改性乳化沥青起到了透、封、粘的效果。确保路面上面层具有良好的抗滑、不透水和稳定性。为确保路面上面层具有良好的抗滑、不透水和稳定性,指挥部聘请交通部公路专家沈金安等担任技术顾问,并委托有关科研所做表面配合比设计,对AC-16A的矿料级配范围调整,将新型结构用于高速公路路面面层,从而减少了渗水,增加了路面粗糙度,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延长了使用寿命,又保证了行车安全。通过运用新技术、新产品,大胆采用技术创新,有力确保了焦郑高速公路的质量。焦郑高速公路自201*年7月23日建成通车近一年来,经历了暴雨、高温、冰雪及较大交通量的考验,路面平整,路基稳定,交通设施及各种标志齐全,绿化景点新颖,道路安全畅通,整体工程体现出优良的品质,受到了原国家交通部副部长王展意和沙庆林院士以及省、市有关领导的称赞。大家一致认为,焦郑高速公路是一条放心路,是一条在焦作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纪新路。焦郑高速公路取得的五项科研成果《沥青混合料桥面铺装粘层防水层材料与施工工艺研究》目前设计与施工中都对桥面铺装粘层防水层这一关键层重视不够,既没有相应的规范与材料技术要求,也没有相应的施工操作规程,导致了生产实践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结合该层的受力特点和应用条件,开发技术与经济可行粘层防水材料,并制定技术标准和要求,提出合理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该产品与工艺将有助于根治桥面铺装早期损坏,延长寿命,减少维修,可谓之“小投入,大回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突出,该研究成果可望直接投产使用推广,对于相应规范的制订也具有现实意义。《乳化沥青下封层材料与施工工艺研究》我国目前修建的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多采用半刚性基层,半刚性基层的特点是强度与刚度大,但容易产生缩裂缝,而且耐磨性差。在半刚性基层表面设置封层可起养生、固结作用,充当临时磨耗层,防冰冻,防水阻水,对下面层和基层起粘结作用,起应力吸收薄膜的作用,确保路面结构的连续性和整体性。由此可见,这一薄薄的下封层对整个路基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服务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下封层在路面结构中并不是一个承重层,加之它又被“深埋地下“,因而往往被设计和施工人员所忽视。尽管设计规范中要求设置这一层,但对其材料性能要求及施工工艺的研究十分欠缺,更无明确而实用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由此带来了材料用量与施工上的混乱和随意。下封层也因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致使路面产生了诸多的早期病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下封层进行材料与施工工艺的研究,无论对于规范修订还是生产实践都具有现实意义,为生产所急需,该研究成果可望直接转化为生产力,项目研究达到预期效果,不仅填补国内对此项研究的空白,还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改性沥青及混合料路用性能评价》公路轴载及交通量的不断增大,以及气候条件越来越复杂,常规沥青路面的品质受到了极大挑战,沥青由于其工程性能所限,往往不能满足路面使用要求而出现早期损坏。改性沥青却由于有目的地改善路用沥青性能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我国改性沥青研究应用的历史虽然不长,使用性能良好,近两年来应用量急增,目前全国各地交通公路部门都十分关注改性沥青的研究应用与发展,河南省在这方面起步较晚,SBS改性沥青由于能全方位地改善沥青的路用性能,而成为我国改性沥青的主体,焦郑高速公路项目也是针对SBS改性沥青进行研究。改性沥青同非改性沥青发生了根本变化,因此,传统的评价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方法已不再适应。在我国急需结合自己的荷载及气候条件和路面结构形式及材料等具体特点,研究出一套能评价改性沥青及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指标与方法,以指导改性沥青的生产、评价和道路建设。该研究成果是改性沥青生产与应用的重要技术依据,可以据此真正评价改性沥青的优劣,以避免由于评价方法不当或指标与性能无关而造成的误导及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以确保改性沥青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做到“材尽其用“,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十分明显的。《彩色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性能评价》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所处的生存环境给予高度关注。在旅游区、公园、城市步行区或高速公路收费站等休闲场所,可以因地制宜地修建彩色的沥青路面。这些五颜六色的路面,一改沥青路面一贯的黑色面孔,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清新之感,同时彩色路面自然地融入周围环境,可成为焦作市的人文景观。彩色沥青路面在发达国家应用相对较多,在我国人们对其材料性能、使用寿命、配合比组成设计、矿料及色彩的选择标准、应用条件、应用操作规程和施工工艺都未进行过研究,对于这种特殊沥青所适应的气候条件和荷载条件以及与环境的协调原则,在国内更是无人研究,可以预见的是,在不远的将来,彩色沥青路面在我国的铺筑将会越来越多。因此,研究彩色沥青及混合料的性能评价方法和彩色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提出合理的施工工艺,既能够为将来的大规模应用做好技术储备,又能为彩色沥青及彩色沥青混合料规范的制定奠定基础。因此,这一开创性研究是十分有价值的。本课题的研究和试验路的成功铺筑,不仅可以为彩色沥青及彩色沥青混合料规范制定提供技术储备,而且可以美化环境,还将产生较大的社会综合效益。彩色沥青路面试验段的建成会成为焦作市一条亮丽的风景线。《SMA在高等级道路中的应用研究》SMA路面具有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点,同时具有良好的夏季高温抗车辙性能,表面服务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降低车辆行驶噪音,提高路面潮湿情况下的抗滑性能,防止雨天溅水及在车后产生水雾等,有效地提高了交通安全及环境保护。另外SMA路面结构与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在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耐疲劳性能、抗老化性能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01*年6月10日,焦郑高速公路铺筑一公里的改性AC-20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路面及一公里SMA-16路面。SMA路面采用质量优良的壳牌改性沥青及德国进口纤维,油石比6.6%,设计目标空隙率3.5%,动稳定度达5000次/mm以上,马歇尔试件肯塔堡飞散损失为2%,沥青析漏损失仅为0.04%,表面构造深度为1.2mm。各项指标均优于《部颁》指术标准要求,经有关专家考核,SMA路面施工质量达到同类型产品先进水平。通过试验段铺筑,制订施工工艺,并对试验段的使用情况进行观测总结,为SMA在河南省的大规模应用创造了条件,实现了河南省在此方面零的突破。

扩展阅读: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科技创新型企业工作总结

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是以研发、制造、市场为一体的以生产新型“三药”(医药、农药、兽药)及“三药”中间体为主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201*年1月,坐落在省级当涂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占地面积约610亩,拥有员工700余名。

一、发展概况

自201*年4月动工建设以来,国星生化已完成总投资21.60亿元。首期于201*年建设了年产2.5万吨吡啶碱项目及年产2万吨双甘膦项目;201*年又逆势而上,在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的情况下追加投资建设了年产2.5万吨吡啶碱项目(扩建)、年产1万吨百草枯项目、年产2万吨草甘膦项目及年产3300吨2-氯-5-甲基吡啶项目。今年1-6月份,完成销售收入5.1亿元,同比上年增长37.57%;上交税收3826万元,同比增长129.42%;完成净利润8823.03万元。

在投产仅两年半时间里,我们在马鞍山市委、政府和当涂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一如既往的关心下,成为了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环保农药定点企业,安徽省千强培育企业,马鞍山市创新性试点企业,马鞍山市重点工业企业,当涂县十强工业企业及当涂县纳税大户,通过了国家质量、环境体系认证,3A良好行为标准化体系认证等,社会效益明显。

我们致力于打造完全拥有“自主创新、自主品牌、自主市场、自主人才”的世界唯一、规模最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环类三药中间体和环保农药全产业链的国际化高新科技企业。为此,着力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公司工程技术中心被评为了安徽省省级技术中心、安徽杂环化学省级实验室、安徽省多相反应与分离技术工程实验室,马鞍山市多相反应与分离实验室;完成的“用于生产吡啶碱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等22项优质成果申请了国家专利,完成的“年产2.5万吨吡啶碱关键技术集成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同时,打造了富有竞争力的吡啶碱产业产品链。集中体现在:

1)吡啶碱项目总产能占据全球40%以上的份额;

2)吡啶产品质量世界领先,达到99.99%以上,被安徽省科技厅批准为201*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产品,产品3-甲基吡啶、3,5-二甲基吡啶也分别被批准为201*年201*年高新技术产品;

3)公司先后参与了《工业用吡啶》、《工业用3-甲基吡啶》等国家标准的制定,在全国乃至全球吡啶碱产业链中具有较强的话语权。

“十一五”以来,根据“坚持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打造科技创新型企业”的产业发展规划,国星生化不断强化技术创新的硬、软环境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同时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自201*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以来,不断吸收高素质人才加入,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直接从事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10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22人,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52人。二、科技创新总结

1、管理创新,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

按照现代科技企业管理要求,公司组建了适应科技开发和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生产经营要求的技术中心,职能界定清楚,责任明确,管理有序。科研项目的选题立项坚持突出主业,发挥优势,看准世界先进水平,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了与外部技术资源的整合,实现自主开发与“借力”开发相结合。一方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走出去,请进来,另一方面加大了与外部的技术合作,科研项目联合开发、引进转化和自主开发相结合,不断在管理上推陈出新。企业每年均花费数百万元资金,用于外部“借脑”工程,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快技术创新工作步伐。

技术中心内部设立管理委员会、专家学术委员会,外部依托外部专家,并建立了专家信息库和网络交流系统平台。专门开展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究、应用、设计、实施等工作,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和省级的多项科技任务。同时积极探索合作开展自主创新新形式,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产学研的交流与合作,

2、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软环境,加快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软环境建设是创新体系建设的灵魂,是构建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公司给科技人员提供尽可能适合其发展的空间,给他们一个充分表现自己、能够施展才华的舞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其次,营造重才、惜才、爱才的氛围,在让科技人员感受市场竞争压力的同时,给他们一个比较宽松的舆论和政策环境,做到尊重科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制定了《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科研项目管理规定》、《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制度》,以此来激励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此外,公司还实行开放的用人机制,随时吸收和接纳国内外相关研究人员携带科研成果来实现成果转化。应聘客座人员在工程中心工作期间,享受与其正式人员同等的待遇。实行工资总额与效益按一定比例提成,对做出重大贡献、创造明显效益者可给予重奖。

3、承担的省、市各类项目情况

近年来,国星生化所承担的省、市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其中,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的“醛氨法合成吡啶成套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不仅打破了我国该技术领域的落后局面,开创了我国绿色环保精细化工、三药替代进口产品的新局面。使我国在吡啶类产业领域的技术水平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我国环保型绿色精细化工产品的升级换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为杂环类三药及三药中间体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核心支撑。与浙江大学联合开发的“IDA法草甘膦生产工艺的绿色关键技术及其在节能减排中的推广应用”项目,使我国草甘膦生产技术取得了变革性的突破,采用管道化反应技术和脉冲萃取技术不仅使草甘膦生产由间歇式生产改为连续化生产,而且对推进我国农药制造技术升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与南京工业大学、安徽大学联合开发的“应用于化工工业废水检测的重金属离子传感器开发”项目,不仅能够快速、简便地实现识别和在线检测化学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为化学工业废水检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该项目被列入201*年长三角科技攻关项目。

4、取得的主要科技成果。包括鉴定或验收的科技成果、制定的各类标准等等情况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引进与消化吸收相结合,加大对关键生产工艺的攻关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技术优势,降低科研成本,提高技术资源的利用效率。结合公司实际,立足自主创新,在“科技创新”力量的推动下,共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3项,包括吡啶、3-甲基吡啶、2,3-二甲基吡啶、3,5-二甲基吡啶、2,3,5-三甲基吡啶、双甘膦、草甘膦、3-氰基吡啶、百草枯、2-氯-3-甲基吡啶,2-氯-5-甲基吡啶,其中国际国内未来环保型高科技产品7项,填补国内空白产品3项。同时,承担的省、市级技术创新、科技攻关、高技术产业化等计划项目6项;其中吡啶、3-甲基吡啶、3,5-二甲基吡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产品;制定国家标准2项;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2项。

5、产学研合作情况

公司从创立伊始就确立了高起点、高定位,生产高技术产品的发展思路,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公司发展的首要位,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利用与市场接近、对市场比较了解的优势,和高等院所对前沿科技学术方向了解的科技优势;结合行业的发展特点趋势,积极查找相关产业领域的发展趋势、最新成果、科技资源,通过与国内知名高校、科技院所的沟通、联系与合作,寻求到一系列有合作前景的产业化项目。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专家信息库,目前已整理入库专家80余名,通过专家信息库,并根据每名专家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等信息,分别与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18所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56名专家教授进行有针对性地技术合作,保证了企业科研实力始终走在行业前端。

6、开展科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星生化所从事的杂环类三药中间体产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

高新技术产业,也是高度竞争性行业,对人才和技术的依存度都很高。由于地处内陆,原料、市场均在东南沿海及国外,相比国内其它同行企业,无形中已增加大量物流成本。同时内地相对落后的物质文化生活不利于留住优秀技术人才。

虽然公司主导产品吡啶、3-甲基吡啶等依靠质量优势弥补了成本上劣势,在国内外市场均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国内同行近几年通过各种努力,产品质量大幅提升,竞争日趋激烈。为此,国星生化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力度,但由于每年企业利润的大部分均用于发展项目建设,用于科研开发的资金筹措力度还需加强。

7、今后的工作设想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国星生化的科技创新工作将围绕打造杂环类环保农药产业基地这一中心工作展开,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促进成果转化,加强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建设,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环保先行”管理方针,贯彻执行“零排放”的治企理念,强化安全责任制,按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做起,从改革生产工艺着手,加大对有用物质的回收利用,力争实现污染物零排放量,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争取国家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科技投入,努力搭建企业自主创新的平台。积极筹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加强产学研联合,与高校及科研单位合作,建设对以吡啶为主的含氮杂环类化合物研究和应用研究试验平台,努力承担国家、省、市级研究和产业化项目,提高产品的应用水平并拓宽其应用领域,延伸企业产业链。

继续充实科技人员队伍,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逐步建立起即能符合企业实情,又能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规律的科研管理和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有效运行机制,形成科研、生产、市场紧密结合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技进步机制,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效益中的贡献率。

另外,国星生化将把技术创新工作与群众合理化建议活动结合起来,量化合理化建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相应的奖励幅度。号召广大职工紧紧围绕开发新产品、探索新工艺、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提合理化建议,使职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在其中得到相应的经济利益。

三、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国星生化将积极贯彻产业转型、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决策,整合内外部资源,充分利用红太阳22年创业积累的技术、人才、市场、品牌、管理和公共关系等“八大”优势,加速创新驱动,将公司建设成为杂环类三药中间体和环保农药集循环经济链、技术链、产品链和生物化工链的具有世界话语权的高新技术公司。

根据集团公司统一规划,“十二五”期间,国星生化预计将再追加技改投资33.89亿元。围绕精细化工产业,按照“中间体相连、工艺相近、生产过程相似、经营理念相通”的原则,重点利用吡啶碱被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染料、日用化工、香料、食用饲料添加剂、橡胶助剂等领域的特点,在当前已经建成5万吨吡啶碱产品规模的基础上,重点向吡啶碱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延伸,真正形成世界最大的、最具价值和成本优势的杂环类三药及三药中间体产业链,建成国际规模最大的杂环类环保农药产业基地,成为产值“超百亿”的绿色环保循环经济产业园。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科技创新总结(样本)》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科技创新总结(样本):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科技创新总结(样本)》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43737.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