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201*年加强贷后管理工作意见

201*年加强贷后管理工作意见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6:59:27 | 移动端:201*年加强贷后管理工作意见

201*年加强贷后管理工作意见

201*年加强贷后管理工作意见

一、广泛理解、深入认识贷后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深刻理解贷后管理的战略作用,为加强贷后管理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各支行行要充分认识到,贷后管理是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只有贷后管理做到位,信贷业务的全流程风险管理才能落实到位。强化贷后管理,在贷款发放后主动防范风险,提早发现风险和及时处理风险,有利于改善信贷资产质量,减少风险成本占用,充分发挥信贷资金的使用效能,增加价值创造。各支行要牢固树立增强贷后管理也能创造效益的意识,切实转变重投放轻管理的发展方式,从思想和行动上把贷后管理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在研究和安排业务发展和业务经营时,将贷后管理作为重要内容,认真进行学习研究,重点安排部署。

(二)信贷前中后密切配合,为贷后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各支行要把贷后管理工作放在全流程风险管理中去把握。要前移信贷风险管理关口,在贷前严格准入,主动屏蔽风险客户,提高客户质量,减少贷后风险管控压力。在营销和调查环节,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客户的真实情况,为后续环节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与客户建立平等互信的合作关系,为贷后管理提供良好的工作基础。在审查和审批环节,要严格把握授信条件,审慎核定授信额度,针对客户风险特征,根据我行可接受的风险控制程度,制定差异化的授信方案和贷后管理要求。

(三)加大资源配置力度,为贷后管理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各支行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充实客户经理队伍,保证客户经理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贷后管理工作。分行将安排一定的财务费用,用于考核和激励贷后管理工作,对贷后管理工做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相应的物质或精神奖励。要充分利用各种科技手段,不断提出完善信贷管理系统功能的建议,丰富贷后管理的科技手段,为贷后监管员查询、分析客户资金帐户信息等监管行为提供科技支撑。二、打造科学有效的贷后管理工作体系

(一)建全贷后管理组织架构,为加强贷后管理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分行分团队,贷后分条线。认真抓好贷后管理各层面的组织管理建设。个各支行是贷后管理的具体实施机构,分行各团队对主要负责组织和实施贷后管理工作,并对本业务条线的贷后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支行负责具体实施对辖内所有客户的贷后管理工作,即使报告重大风险。

建议各支行要设置一名承担贷后监管职能的信贷风险经理,主要负责本支行的信贷综合统计分析、贷后监控、督促客户经理按规定实施贷后管理。

(五)明确贷后管理责任,为贷后管理构建科学合理的责任体系。每个信贷客户要逐户确定客户管理行和客户经理。

(六)强化贷后管理队伍建设,为加强贷后管理奠定坚实的运行基础。首先,要通过学习培养、内部选拔、外部引进等多种途径,充实作为作为贷后管理主力军的客户经理队伍。科学选配客户经理,使客户经理的工作能力和所管理客户的复杂程度及重要程度相匹配。

(七)构建矩阵式贷后管理制度体系,为加强贷后管理工作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贷后管理制度建设的目标是在已有制度的基础上,逐步构建矩阵式制度体系。纵向上,以《渤海银行批发及中小贷后管理办法》为主体制度;横向上针对贷后管理的各环节制定管理流程和办法。适时制定重点行业、业务品种的差异化贷后管理政策。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对贷后管理制度进行细化,在不违背总行基本规定的前提下,对贷后管理制度进行创新。

(八)加强系统应用,充分发挥系统的功能。要启动贷后管理网上作业,替代传统的手工作业。提高录入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除贷后管理办法要求的制式表格报告外,其他非制式资料业务要扫描录入。要提高系统内工作报告(表)的查阅审批速度,保证工作流转及时、传递顺畅。

三、突出抓好关键关节和强化主要工作手段,切实发挥贷后管理防范、发现和处置风险的作用。(一)深入贯彻落实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贷款新规,强化支付管理,防范信贷资金挪用风险。首先,做好支付前审核,确保信贷资金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采用受托支付的,要认真执行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有关要求和我行制度规定,严格按照受托支付标准进行贷款资金的发放与支付,严禁化整为零规避授托支付;在贷款发放前支行要对资金用途进行初审,再由放款审核岗进行审核。

其次,做好支付后跟踪管理工作,及时防范自己挪用风险。督促客户及时提供资金支付证明材料,并根据客户材料和帐户查询信息,跟踪分析信贷资金流向,研究判断借款人有无挪用行为。对信贷资金被挪用的,要督促客户限期纠正,必要时根据合同采取有效措化解风险。

(二)加强信贷业务合同管理,提高依合同管贷能力。要按照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信贷业务合同管理,全面、准确地界定我行和借款人的权利义务,为贷后管理工作奠定充分、有效的法律基础。在合同订立环节,要正确选用和填制制式合同,针对业务特点拟定严密的非制式合同,合同中要充分体现授信审批内容和管理要求。在合同审查环节,要严格履行审查程序,落实规范性审查工作,重点加强非制式合同的法律审查,确保合同合法合规。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要强化履约管理意识,将合同履行和贷后管理进行有机融合,在贷后管理中依据合同争取借款人配合,对未按合同履行义务的借款人,要积极主张合同权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追究对方违约行为,充分维护我行权益。

(三)严格进行放贷审核,消除发放环节风险隐患。严格按照信贷批复要求进行放款审核,确保审批方案得到有效落实,不发放有瑕疵的贷款。坚决杜绝未经审核放款、审核未通过放款等现象。要提高放款审核效率,真正为业务经营服务。客户经理要积极配合做好放款审核工作,及时提供完整、规范的放款审核所需资料。在相关信贷检查及贷后管理巡查中,要将信用发放条件是否落实作为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发现的违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确保放款审核工作严格实施。

(四)做实贷后检查,及时发现和报告风险。各支行要将贷后现场检查作为贷后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保质保量做实做好。贷后现场检查一定要深入企业,实地查看。要结合财务报表和资金帐户变动,详细了解企业定单情况,实地查看生产线开工、仓库库存和项目建设情况,核查生产经营、用水用电及情况,必要时可走访上下游企业和工商税务等部门进行核实。要与企业管理人员进行面谈,深入了解企业动态,分析存在的风险隐患,根据合同条款对存在的风险隐患向客户提出明确的管理要求,通过检查和谈判,提升银企间的博弈地位。客户部门负责人要对现场检查的频次、内容和效果进行严格审核,保证现场检查质量。现场检查后要进行深入的风险剖析,不放过任何风险隐患,对发现的风险信号,要及时揭示和报告。未及时发现和揭示重大明显风险的要严厉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五)提升和加强担保管理,确保第二还款来源足值有效。一是要对押品价值实施贷后重估工作。根据不同种类押品及其风险状况,进行押品价值贷后重估,客观审慎反映押品价值,做到对抵押物价值的动态管理。二是要加强对保证担保的管理。贷款存续期间,客户经理要深入现场,实地调查了解保证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多渠道获取保证人的对外担保信息,确保保证人具有担保资格和代偿能力。要重点关注集团内关联企业担保、我行客户之间互保、信用担保公司超能力担保等风险。

(六)持续改进日常信贷风险在线监控工作。充分利用非现场手段,密切关注全行信贷业务的异常情况,做好风险变动的实时监测,快速灵敏地反映风险。要根据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对重点、热点领域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风险监控,对关注及以下贷款逐户认真分析风险成因,研究化解措施。

(七)提升信贷档案管理水平,夯实信贷管理基础。分行坚持信贷档案集中管理的原则,切实做好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要加强纸质档案管理,做好库房建设、人员配备等基础性工作,防堵管理漏洞。要严格执行档案的移交、保管和借阅等规定,造成档案遗失或损坏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当事人责任。要加强电子档案的管理,做好电子挡案的录入、上传工作,同时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不断拓展电子档案的应用范围,鼓励使用电子档案,充分发挥电子档案快捷、便利等特性。

四、强化三大机制,保障贷后管理工作体系高效运行

(一)强化贷后管理工作的监督机制。切实加强监控部门对客户部门贷后管理工作的横向监督。分行信贷监控部要全面履行监督职责,实现对客户经理贷款管理工作的“贴身”指导和监督。客户部门应增强贷后管理履职自律意识,主动配合信贷管理部门开展贷后管理监督。

其次,分行信贷监控部要努力打造一支相对稳定的贷后管理检查队伍。要统一检查标准,逐步改进检查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检查专业化水平,更好的发挥监督作用。

(二)强化贷后管理工作考核机制。首先,要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原则,制定和完善贷后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并通过日常工作监督、贷后巡查、在线检查等手段,广泛收集考核基础数据,对客户经理和支行的贷后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其次,要全面推行客户经理贷后管理工作质量的考核。要充分认识到,贷款营销全流程是以贷前营销调查为起点,以贷款收回为终点的过程。贷后管理实质是对客户经营的再认识,也是后期营销的基础。因此,要将客户经理贷后管理考核结果与绩效收入的分配结合起来,将客户经理一定比例的绩效工资收入用于贷后管理考核。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年加强贷后管理工作意见》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年加强贷后管理工作意见: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年加强贷后管理工作意见》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43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