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市场物业站201*年度工作总结和201*年工作计划
长宁市场物业站201*年度工作总结和
201*年工作计划
一年来,我站在县市场物业局的正确领导和当地镇委镇政府的关心、配合、帮助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中央、省、市、县全会精神,积极主动组织全站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县局相关规章制度和业务知识,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目标、任务,站在构建和谐市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真履行市场物业管理工作职责,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带领全站上下开拓进取深入开展工作,顺利完成上级和当地党委政府交给的各项任务,确保了我站下辖的长宁、响水市场繁荣稳定,为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主要工作回顾
1、加强理论学习,解放思想,以党的先进思想理论促进工作。
我站依照上级部门的有关指示精神,年初就制定了学习计划,充分利用例会的时间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精神以及县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全站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强化全站人员的“五种意识”(即: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理论联系实际,以理论促工作、促发展,为确保顺利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加强市场日常管理、服务、收费和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对经营者的教育管理工作,促进市场繁荣稳定。
我站严格按照县局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狠抓自身队伍建设,认真落实本单位的上下班、考勤、下午值班制度,不断强化干部职工的纪律意识,切实抓好岗位责任制、组长负责制的落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细化各人各岗的职责,明确分工到位,避免出现推诿之风,管理中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从而促进了市场物业管理、收费、服务到位,确保了长宁、响水市场管理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本年累计完成收费任务71201*元。
同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把安全生产放在突出位置,定期对摊位、商铺的用水、用电、消防安全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国有资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我站非常重视跟经营户的沟通交流,对进入市场的经营者大力宣传市场管理的政策、法规,强化经营者合法经营、礼貌待人、服从管理的意识,得到了经营者的理解和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管理者文明管理、贴心服务,经营者守法经营的良好氛围。
3、认真抓好财务、票据管理,强化约束机制。
我站严格遵守县局的财务管理制度,切实按照财务管理规定执行票据领缴、台账的张贴,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对于每月应
缴的款项都能准时入账。对各行业的收费实行两人以上同时进行,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任务责任到组服务收费到人。
4、积极推进长宁市场搬迁升级改造工程项目建设。长宁市场搬迁升级改造工程项目是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201*年的重点民心工程、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程项目,更是县局、长宁站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市、县三级领导都非常重视该项目的顺利铺开。为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我站在县局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县局的工作计划安排,坚持以人为本,提早做好长宁市场经营户的思想沟通工作,充分动员经营户配合做好市场整体搬迁工作,通过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当地政府的积极配合和全站上下的不懈努力,长宁市场于201*年9月12日顺利整体搬迁到陈光良市场临时安置经营,档位安置抽签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搬迁过程中未出现混乱局面,确保了市场的繁荣稳定,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经营户的充分肯定。
作为长宁市场搬迁升级改造工程的配套项目,按照上级要求,我站积极配合长宁镇政府对长宁市场周边街道店铺违章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现象进行了整治,现市场周边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县局的正确部署和领导下,现在长宁市场正在紧张地进行施工建设,在不久的将来整个项目工程建设将会顺利完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上档次的、舒适的购销环境,为市场物业事业的长远发展也将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长宁物业站下辖长宁、响水等市场,由于历史遗留等原因,很多工作都需要协调解决,希望上级领导和当地镇政府能出面协调解决工作中比较突出的问题,继续一如既往的给予大力支持。
2、本单位是在工商体制改革时分离出来的事业单位,本局没有一个财政供养人员编制,干部职工的工资福利严重偏低,人员队伍思想不稳定,部分干部职工思想意识、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管理水平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待遇,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3.临时安置的陈光良市场只有原来长宁市场面积的三分之一,档位数目非常有限,有些行业在搬迁安置过程中难以做到完全消化安置,因而今年本站的总体收入跟上年相比会有一定幅度的减收。
三、201*年的工作计划
1、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抓学习培训,促素质提升,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理论业务素质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2、着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对照《廉政准则》要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加强自身作风
建设、提高执行力,远离腐化堕落的不良生活作风,形成廉洁自律、干净干事的良好风尚。
3、增强责任意识,努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充分重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加强日常安全生产教育和管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以长宁市场升级改造建设为契机,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利用新设施的硬件优势,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市场产业的竞争力,努力挖掘市场潜力,使未来新的长宁市场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升值,为博罗市场物业系统的长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长宁市场物业管理站
201*年12月27日
扩展阅读:201*年工作总结和201*年工作安排
201*年工作总结和201*年工作安排
长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年,是我局机构改革后正式组建运行的第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社系统按照“思想上形成共识、工作上形成合力、制度上形成统一、文化上形成风格”的总体发展方向,在不断促进思想、业务、队伍“三融合”的同时,实现了运行效能、工作业绩和服务水平的“三提高”,全市人社工作呈现出热点工作取得新进展、难点问题实现新突破、创新领域打造新亮点的特点,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下面,将201*年工作完成情况和201*年工作安排总结汇报如下:
一、201*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创新载体,重点推进,就业培训工作成效显著结合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在全国率先举办了首届长春创业就业博览会,实现了我市会展经济与民生工程的相互衔接和互动,全市创业政策、创业环境、创业载体和创业扶持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促进并保障了就业局势的稳定。全年新增就业10.7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26%;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2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49%,其中大龄就业困难
对象再就业12293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10%;小额贷款当年新发放1.0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5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6%。
一是成功举办了首届创业就业博览会。5月2022日,以“创业促就业,福祉千万家”为主题的首届中国长春创业就业博览会成功举办。博览会开幕式与201*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启动仪式同时进行,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专门发来了贺信。全国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国家人社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及省、市主要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视察了展馆。全国共有2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及67个城市组团来长参加活动,参会代表达1100多人。本届创业就业博览会集招聘活动、项目推介、高峰论坛、成果展示、技能竞赛、政策咨询、典型演讲、英模表彰8大板块于一体,推出了5000个创业项目,提供岗位5万多个,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签订意向用工协议6.3万余人。本届博览会,是国内首个以创业就业为主题的综合性博览会,也是长春市、吉林省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人力资源交流合作平台,在改善和提高民生工作水平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得到国家人社部和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实效。今年以来,我局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全市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调研起草了《长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全面掌握了全市高校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对如何扶持和扩大高校毕业生
就业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全年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3.5万个,服务大学生40万人次,新建就业见习基地55家,吸纳见习生5630人;全面开展了“一村一名大学生”、“三支一扶”和“大学生充实社区服务”工程,201*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76%,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11698人。
三是扎实做好劳务输出工作。通过开展“春风行动”、“送岗到乡直通车”等系列活动,全市共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5.7万人次,完成年度目标的107%,其中异地转移就业83.3万人次,完成年度目标的115%。特别是针对今年的洪涝灾害,及时开通了“灾区农民工就业援助直通车专线”,帮助5万名受灾农民转移就业,实现了被动救灾向主动就业的转变。
四是职业技能培训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全面推进“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充分发挥了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基础作用。全市共培训失业人员25047人,创业培训11031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31920人,在职职工培训36028人,新成长劳动力培训4175人,累计完成各项培训10.8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08%,培训汽车维修工2089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30%。
五是就业工作的基础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市65个街道、97个乡镇、377个社区全部组建了劳动保障机构,
创建省级充分就业社区24个;人力资源市场和人才市场共举办各类招聘洽谈会312场,接待求职者近百万人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创新,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二)扩面提标,整体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
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51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239.2万人,医疗保险参保总数达到390.2万人,较去年底新增12万人,完成年度新增计划的120%;工伤保险新增参保5.95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19%,参保总数达到97.9万人;生育保险新增参保8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400%,参保总数达到95.6万人。
一是制度建设迈出新步伐。朝阳区新农保政策落实进展顺利,参保率达到72%,在全省9个试点地区中参保率最高;免费为1843名遗失档案人员补建了档案。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失业预警机制和失业调控方案,失业动态重点监测工作得到国家人社部的充分肯定。开展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试点,出台了《长春市城镇居民生育保险试点实施方案》,共有2447名生育妇女享受了补贴待遇。
二是提高待遇推出新举措。完成了201*年度退休人员调待工作,全市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265元;工伤职工待遇得到新提高,城镇居民医保补贴标准由80元提高到120元,
新增四项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大病病种;进一步降低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乙类药品和乙类诊疗项目个人自付比例,居民医保住院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职工医保大额医疗费用救助最高支付限额由14万元提高到20万元,通过医保待遇标准的不断提高,共惠及参保人员25万人次,涉及基金支付7211万元。
三是医疗保险服务水平得到新提升。启动了“长春医保票据专递”项目,突破性解决了企业跨银行缴存的自动化问题,全年免费邮递票据65万份;搭建了医保远程服务应答系统,开发了欠费、变更和消费提醒等15项医保手机服务功能,在国内率先创建了“医保掌上服务大厅”业务,免费为我市参保企业和社区协理员发放“零负担”手机2万部。
(三)积极探索,稳步实施,人事制度改革迈出新步伐一是公务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探索开展了聘任制公务员招录工作,出台了《长春市行政机关聘任制公务员管理暂行办法》,被确定为全省聘用制公务员录用与管理试点地区。全年招录公务员313人,聘用制公务员7人,完成了全市物价系统和城区规划、国土部门的“推公”登记工作,争取省批复我市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81家,共计涉及2561人。研究制定了《长春市201*201*年公务员培训实施方案》,全年培训公务员13405人,继续教育培训9.5万人。积极推进政府奖励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开展行政奖励项目12
项;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目前,201*年政府绩效评估工作已基本完成。
二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以市委、市政府办公厅的名义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实施意见(试行)》,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不定期定向招聘和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全年为事业单位招聘各类人才656人。完成了省厅在我市朝阳区、市图书馆开展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试点,全市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
三是军转干部安置工作顺利推进。完成了201*年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任务,共培训189人,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发放退役金6841万元,医疗保险和采暖费1055万元。201*年,全市共接收军队转业干部263人,其中计划安置转业干部185人,自主择业转业干部78人,随军、随调家属123人。目前,按照市委常委会要求,军转干部各项安置工作进展顺利。
(四)深化改革,不断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绩一是强化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在全市评选享受国务院津贴人员8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16人、享受长春市政府津贴100人。审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新建博士后科研创业基地2个,“长春海外学人创业园”的留学回国人员达到289人,留学人员直接创办企业196家,
201*年产值预计将突破13亿元。制定发布了全市企业人才需求目录,授权一汽集团等13家重点企业开展异地人才引进工作,为企业自主配置人才创造了条件,全市有8家企业获得231万元人才开发资金资助。
二是不断加强职称和工资福利管理工作。通过紧紧把握政策标准,严格评审条件,规范程序流程,科学组织评审等环节,实现了用人单位和参评人员的“双满意”,共评审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147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620人。完成了53142名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和退休人员的工资审批,对14126名公务员进行了健康体检,组织205名优秀公务员赴异地健康疗养,在全市教育、卫生系统事业单位全面推行了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
三是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共组织实施引进国外人才项目37项,聘请外国专家194人次,审批各类培训团组33个,获得国家各类专项经费资助300多万元,全市有3位外国专家获得省级以上友谊奖。
四是扎实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深化技工院校改革,全市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在省内率先建设了职业技能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全年组织职业技能鉴定6.8万人,培养高技能人才7026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06%。
(五)健全机制,加大力度,劳动关系调整能力稳步提高
一是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劳动关系促和谐系列活动,探索建立了部门联合、上下联动、全社会共同发展的和谐劳动关系新局面,健全了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组织领导体系、法律法规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和三方协调机制,全市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7.3%,企业用工备案率达到91%。
二是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全市共集中组织210户企业开展薪酬调查试点,采集职工工资信息1.6万条。及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由650元提高到820元,增幅和标准位列全省最高水平。按时发布了1291个职位(工种)、5603个工资指导价位和部分行业人工成本情况及预警线,拟定了201*年全市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
三是信访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共核查调处信访积案38件,接待职工群众来信来访1260件、2382人次,同比减少48%和42%,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全方位构建了以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为依托的劳动纠纷调解体系,全年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767件,当期结案739件,结案率达到97%。
四是劳动保障执法效能得到全面提升。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试点进展顺利,全年共巡视检查用人单位750家,查处投诉案件280件,为劳动者讨回欠薪和抵押金2912万元,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35136份。组织
开展了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建筑领域农民工合法权益检查等系列专项行动,全市共取缔非法职业中介8家,检查建筑工地74个,建筑栋号418个,保证农民工工资当期支付率保持在100%。
二、201*年工作安排
201*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将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坚持把服务和改善民生放在首位,以就业和社会保障为重点,深入推进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实现人社工作的新发展,为全市“十二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营造更加健全完善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环境。
(一)围绕创业型城市创建目标,全力做好就业创业工作
以创业就业为重点,全年新开发就业岗位13.5万个(其中适合大学生就业岗位4万个),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其中大学生3.5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万人,扶持就业困难群体就业1万人;劳务输出90万人次,劳务经济收入突破80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调查失业率控制在7%以内。
一是举办好第二届创业就业博览会。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农民工转移就业与返乡创业、就业困难群体援助等主题
系列活动,全年征集创业项目3500个(其中适合大学生创业项目1000个),推荐创业成功项目1500个,新发放小额贷款7000万元。通过创博会展出创业项目1500个,提供就业岗位3万个,实现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对接1.5万人(其中大学生5000人),不断提高“创博会”的品牌影响力和就业带动力。
二是突出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扩大就业见习基地规模,新建见习基地100家,为4000名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服务,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以上,对低保、特困家庭及毕业两年未就业大学生有一助一。完善灵活就业、优先推荐、即时帮扶等援助措施,全市公益性岗位保持在2.2万个,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继续巩固劳务输出品牌,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
三是组织实施“技能提升就业能力计划”。全年培训城镇失业人员2万人,新成长劳动力培训1万人(技工学校7000人,社会力量民办培训学校3000人),创业培训5000人;组织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1万人;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10万人。
四是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切实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构建“统一规范、职能明晰、服务高效、覆盖城乡”的就业信息网络平台,扩大人力资源市场
管理人员培训范围,开展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显明的招聘洽谈会,促进就业服务标准和水平的全面提高。加大失业调控工作力度,完善三方协调机制,使政府调控就业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二)围绕统筹城乡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政策
以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为重点,不断完善政策,提高标准,巩固和扩大社会保险参保成果。力争将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务工人员全部纳入医疗和工伤保险范围,医疗保险参保总数稳定在390.2万人,参保率达到95%以上;工伤保险新增参保5万人;生育保险新增参保5万人。
一是统筹推进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制度。继续提高离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在总结朝阳区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推进双阳区、净月开发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将五七家属工等群体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
二是稳步推进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逐步实现补偿标准“同城同待遇”。调整工伤和生育保险待遇标准,实现规定范围内医疗费用个人“零自付”;将职工医保门诊慢性病病种扩大到16种;为11万名参加居民医保连续缴费满三年未发生过住院和门诊特病居民(不含十八周岁以下居民)免费进行9项健康体检,并提高住院补偿比例1个百分点;为参加居民医保的生育女性提高二次补贴标准。
三是建立医保议价谈判制度,推行医保“免费医疗”。开展“免费医疗”,是我市在国内率先提出的,也是议价谈判制度在国内的第一次尝试。目前,通过议价谈判,23家市级和区级医疗机构的诊疗项目价格下降了10%,并对一次性根治的单纯性阑尾炎、白内障等10个病种确定了统筹基金支付额度。从201*年1月起,10家市属医院和13家区属医院做为首批试点医疗机构,将正式承接“职工医保免费医疗”患者,职工只要交纳住院起付线即可实现免费医疗。特别是患有慢性尿毒症需要血液透析的参保职工,将在208医院、博爱医院和5家区级公立医院实现血液透析的“免费医疗”,据统计,这部分参保人员共涉及1538人,每人每年可节约45万元医药费。
四是全面实施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社区门诊统筹制度,实现社区门诊统筹“零起付”。将符合条件的价格低、疗效好、群众认可的定点医院医疗性制剂纳入医保范围,不断减轻参保人员负担,同时,对于具备条件的社区卫生机构100%开通医保网络,促进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进。
五是不断提高医疗保险经办和管理水平。收集整理4万条群众关心的医保问题,开通可同时接听80部电话的多功能语音数控查询系统;进一步加大对社保基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两定”单位的监管。
(三)围绕机关事业单位规范管理的目标,深化人事制
度改革
一是完成201*年公务员招录工作。继续研究市直、区直机关面向基层考试选调公务员办法,完成全市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人员的职务套改工作。探索建立全市公务员职位分类管理制度,积极研究适合我市公务员特点的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办法,促进全市公务员队伍的健康发展。
二是坚持分级分类开展公务员培训。积极推进培训改革创新,使公务员队伍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有计划、分领域、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大规模的继续教育培训。
三是完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细化评估标准,完善评估指标,健全评估办法,确保政府绩效评估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加强公务员考核力度,研究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坚持行为规范平时量化考核制度,严格执行《公务员辞职辞退暂行规定》,鼓励有能力的公务员自主创业。
四是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管理。研究探索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办法,新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00人以上,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定岗定责,按新设岗位聘用人员聘用率达到100%。
五是稳步推进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建立公平、公正、公
开的军转安置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和改进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加大就业创业扶持指导力度,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再就业率达到50%以上,全市1500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退役金、医保和采暖费发放率达到100%。
(四)围绕“人才长春”建设目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积极吸引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改进服务措施,优化创业环境,在人才政策、信息咨询、人才项目推介等方面加大对创业园的支持,真正把园区建设成为吸纳高层次人才的基地和高新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积极向国家申请留学创业人员项目资助。
二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全市优秀青年大学毕业生的选拔工作,全面推进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保质保量完成年度职称评审工作。开展各级各类专家和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健康体检,组织一至二批专家赴异地疗养休假。
三是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制定支持技工学校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化技工学校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突出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以长春市公共实训鉴定基地为依托,面向社会开展首批20个职业的技能培训和鉴定服务,组织参加职业技能鉴定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到201*人以上。
四是大力推进人才开发与交流。积极落实人才引进的相
关政策,继续开展授权企业引进人才工作,并根据我市重大项目建设人才需求情况,及时发布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为企业引进人才提供业务指导和服务。
四是积极引进国外智力。紧紧围绕汽车、农产品深加工等支柱产业,拓宽引进海外智力渠道。进一步完善引智成果示范体系,提高引智工作公共服务水平,全年聘请各类国外人才120人次,建立引智成果示范单位和示范基地2个,派出培训人员200人次。
(五)围绕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目标,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一是规范工资分配秩序。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和公共卫生行业绩效工资实施率达到100%。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制定全市人工成本参考水平和人工成本预警线,发布企业工资指导价位5000个以上。
二是健全劳动关系协调体系。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加强对企业用工的指导和服务,进一步健全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全市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8%,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备案率达到90%以上。
三是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的监管作用。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严厉打击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做好劳动保障重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和群体性事件的处理工作,深入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标准化、队伍职业化、执法专业化建设,提高监察执法效能。
四是积极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深入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社会保险法》,加大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和调解力度,创新仲裁、调解工作方法。加强调解员和仲裁员队伍建设,落实调解仲裁工作保障措施,提升调解仲裁办案能力。
五是切实加强信访维稳工作。落实第一责任,加大信访突出问题的分析梳理和政策研究工作力度,努力构建内部联动与外部协作相结合的大信访、大维稳工作格局,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群众稳定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以上是全市201*年人社工作完成情况和201*年工作设想。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以局机关办公场所实现全面整合为契机,大力倡导“快乐工作、和谐办公”的工作理念,不断弘扬“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部门精神,扎实建设“严谨务实、和衷共济”的机关文化,按照目标管理不动摇、为民服务不动摇、争先进位不动摇的总体要求,确保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为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长宁市场物业站201*年度工作总结和201*年工作计划》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长宁市场物业站201*年度工作总结和201*年工作计划: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