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事迹材料 > 互助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特色亮点工作汇报材料

互助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特色亮点工作汇报材料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7:54:30 | 移动端:互助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特色亮点工作汇报材料

互助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特色亮点工作汇报材料

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特色亮点工作汇报材料

(201*年10月18日)

根据互办发[201*]84号文件精神,现将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近期特色亮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全区首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成功挂牌

1、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成功挂牌。根据国家、省、地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管委会委托青海大学规划编制组编制了互助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申报书,并上了报国家农业部。201*年3月被国家农业部批复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此,我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成功申报挂牌,成为海东地区第一个国家及农业示范区。

2、科学编制示范区规划。为突出示范区建设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围绕“科研、示范、推广、培训、加工、旅游”六大功能定位,密切结合我县实际,聘请上海华蓝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研究中心编制完成了互助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建设规划及核心区建设规划,并通过了县、地区和省级专家论证,已上报至农业部备案。规划的编制完成及实施将对推动我县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带动我县特色现代农业和“有机循环农业”的发展,力争把我县创建成为高规格、高档次、高水平的最具高原特色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制繁种业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

今年以来,我县积极整合资源优势,全力打造高原特色制繁种产业。全县制繁种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特色制繁种业的发展,引领了全省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三、全省首个县级科研中心成功组建

1、农牧业科技专家工作站成功组建。紧紧围绕打造全国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标准,培养全国高原特色农牧业人才目标,聘请省内外农牧业专家,成立农牧业科技专家工作委员会,组建农牧业科技专家工作站,计划投资100万元。目前,成功聘请农牧业专家22名,购置相关设备仪器21台(套),完成投资24万元。农业科技专家工作站建成以后,将围绕制繁种业、蔬菜业、畜禽养殖业等主导产业发展实际,对县、地和省内开展相关产业、农业企业发展战略咨询、经营管理咨询和技术指导,解决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培养农业创新人才和新型农民,不断推广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农牧业科技专家工作站的组建,为互助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和全省农牧业的健康、科学、有序发展提供了科技保障。

2、现代农牧业高峰论坛成功召开。邀请国内知名的农牧业专家、学者和省农牧厅、科技厅以及海东地区科技局、发改委等部门领导、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86人于8月14日至16日召开了互助县201*年现代农牧业发展高峰论坛。论坛围绕设施农业、农区畜牧业,就构建农产品加工物流体系、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马铃薯脱毒等关键技术推广、农业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绿色蔬菜产业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及信息精准农业发展等方面议题,客观地分析了我县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方向。此次高峰论坛召开圆满,成果可喜,对今后现代农牧业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意义深远。

3、科研中心建设项目逐步推进。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地、县领导对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指示精神,管委会计划投资1049万元建设全省第一个县级农牧业科研中心,建设总面积为5460平方米。目前工程主体已完工,已进入室内外墙面装饰阶段,争取在今年11月底完工,目前项目完成投资850万元。

4、科研创新基地建设项目逐步推进。青海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互助创新基地建设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目前,青海大学已通过项目论证,项目合作协议文本已经起草完备,并多次实地查看项目建设地点,基本确定项目选址意向。同时专门抽调人员加紧编制项目总体规划,即将听取项目规划专题汇报,确定建设的具体事宜。

四、全省最具特色的休闲观光创意园成功建成

1、整合资金,全力打造智能连栋温室群。为打造全省最具特色的休闲观光创意园,管委会积极整合项目资金打造连栋温室群。在核心区投资2020.8万元,先后开工建设连栋温室3栋,建设总面积13400平方米。截至目前,农业示范园区核心区建成智能连栋温室6栋,面积达到18500平方米,为此,农业示范园区核心区连栋温室群已具雏形;建成花卉馆2210平方米、现代农业科技展示馆、现代农业创意馆分别2400平方米,鲜切花展示馆600平方米,果蔬采摘体验园5500平方米;在塘川、哈啦直沟、东沟、台子、巴扎、加定等乡镇建成油菜花休闲观光示范基地2.7万亩,在威远、台子、丹麻、东沟等乡镇建成马铃薯休闲观光示范基地8000亩;在台子、塘川等乡镇建成设施农业果蔬采摘体验示范基地3000亩,在台子、威远、塘川等乡镇建成露地蔬菜休闲观光示范基地5000亩。

2、生态度假村建设成效显著。由青海威远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2亿元、规划占地面积120亩的威远生态度假村项目已建成并正式运营,项目建成生态餐厅3500平方米,高档餐厅42间,客房18间,别墅2栋(1400平方米),停车场8000平方米,垂钓园201*平方米,建成游乐园2400平方米,配套游玩设施3套;栽植花卉苗木6793株,并配套建设水、电、暖、路及通讯网络等设施。生态度假村已成全省最具特色的多功能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创意园。五、特色农产品加工创多项全省之最

1、枸杞深加工生产线的建成填补了我省空白。由青海居易集团有限公司计划投资4000万元实施的年产500吨枸杞、白刺果酒及深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填补了我省空白。目前已完成加工车间及办公楼的主体工程,完成投资7900万元。

2、建成我省面积最大、档次最高的树莓种植基地。新建计划投资1600万元的树莓基地。现已在林川、加定、巴扎等乡镇建成树莓基地3000亩,目前完成投资1570万元。

3、建成我省规模最大的五星级生猪定点屠宰厂。由青海杨光良种猪养殖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000万元实施的年屠宰50万头生猪、冷藏8000吨猪肉产品的生猪定点屠宰建设项目正在按计划建设,项目将于11月底投入运行。目前已完成待宰、屠宰、加工、冷库等车间主体建设4000平方米,正在实施室内外粉饰工程,完成投资2850万元。

4、建成我省加工能力最大、销量第一的虫草加工生产线。由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利用有限公司投资1.95亿元实施的虫草等保健食品的研究和加工生产线已建成并投产运行。开创了冬虫夏草领域的最高标准--极草5X冬虫夏草体系,目前主要从事以青海省特色资源冬虫夏草为原料的冬虫夏草纯粉及其纯粉含片的生产和销售。“极草5X”冬虫夏草产品现有三个系列10种产品,分别为冬虫夏草原草系列3个产品、纯粉系列3个产品和压片系列4个产品;销售网络已覆盖全国62个省会城市和较发达的二级城市。吸纳下岗职工和农民工460多名就业。该公司今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完成产值25亿元。

六、现代农业发展在全省率先走出新路子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地领导对我县农业未来发展提出的“坚持两个方向,打造五个中心”新要求,成立了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园区管委会,下设5个职能部室,组建农牧业开发公司,实行竞争上岗制,形成园区引领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和体制。抓住重点产业和企业,继续按照“园区+企业+基地+协会+农户”的运作模式,全面加快入驻企业的建设进度,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科技含量高、规模大的涉农企业,创出了具有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走出了引领和带动全省现代农业大发展的新路子。

扩展阅读: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互助示范园区建设情况汇报材料1.26(1)1

青海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互助示范园)

建设情况汇报材料(201*年10月13日)

各位领导:

根据安排,下面我就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情况做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规划建设情况(一)规划情况

园区规划总面积55.5万亩,规划总投资27亿元,划分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大功能区。核心区规划占地面积0.5万亩,位于威远镇南郊。核心区以“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技术领先、品种优新、高效开发”为目标,主要开展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培育、繁殖、展示、研发,特色农产品加工、现代物流、信息网络和科技普及、培训及现代农业观光等工作;划分为四大板块,即:科技研发实训区(主要从事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引进、转化和实用技术培训等工作,规划占地800亩)、生态农业观光区(主要从事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展示,蔬菜瓜果采摘和农事民趣的体验及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商贸洽谈等工作,规划占地1000亩)、绿色产业加工区(主要从事高原绿色产业发展和绿色食品精深加工,着力打造“互”字牌特色优势农畜产品品牌,规划占地1600亩)和特色作物展示区(主要从事高原特色无公害农作物展示,规划占地1600亩)。示范区规划占地面积5万亩,涉及威远、塘川、台子、林川、东和、东沟、巴扎、加定、红崖子沟、哈拉直沟、高寨等11个乡镇,176个行政村,5.06万户,21.33万人。示范区以“品种优良化、产品优

质化、生产标准化、结构合理化、管理企业化、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按照“园区+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依托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期间在巴扎、加定、红崖子沟等乡镇建成优质杂交油菜制种基地2.7万亩,在台子、林川、东和等乡镇建成优质脱毒马铃薯繁种基地1万亩,在台子、林川、东和等乡镇建成特色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在塘川、威远等乡镇建成优质蚕豆繁种基地0.5万亩,在威远、塘川、台子等乡镇20个村建成八眉猪良种仔猪繁育基地,年产仔猪2万头,生猪3万头,在威远、塘川等乡镇建设牛羊养殖基地,年出栏肉牛5000头、出栏肉羊3万只。辐射区规划占地面积50万亩以上,以“承接园区、增强带动、实现一体”为目标,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建成以互助长白葱、荷兰豆等为主的特色蔬菜生产示范区10万亩,优质杂交油菜丰产栽培示范区30万亩,优质马铃薯高产栽培示范区5万亩,优质蚕豆标准化生产示范区5万亩,年出栏良种仔猪10万头以上八眉猪生态养殖示范区,年育肥201*头牛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区。

(二)建设情况

一是组织机构建立情况。为顺利推进园区建设工作,县上及时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农业、林业、畜牧、水利等17个部门和威远、塘川、台子、林川等11个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园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园区建设方针政策制定、规划审定和工作指导等。领导小组下设管委会,主管园区规划建设、科技创新、科技示范和日常事务等工作。管委会下设办公室、开发部、科技部、综合部、信息培训部等五个机构,具体负责园区建设日常事务、招商引资等具体工作。为了强化园区自我管理、

主动协调、对接市场的作用,管委会组建了农牧业产业化开发公司,以“园区+企业+基地+农户”为模式,在注重公司融资作用的同时,积极开展农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形成了园区、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格局,明确了责任,密切了关系,促进了发展。

二是建设完成情况。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完成投资6.94亿元,建成了杂交油菜种子加工包装车间、脱毒马铃薯组培室、网室、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连栋温室以及水、电、路、气、绿化等基础设施,基本形成了以种子亲本繁育、生产、加工、推广为一体的生产格局。在扶持壮大青海互丰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利用有限公司、八眉猪原种育繁场等农牧业科技型龙头企业,提高企业科技研发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青海杨光良种猪养殖有限公司、青海汉尧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青海金大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22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驻园区,通过建立“园区+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以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杂交油菜亲本繁育、马铃薯微型薯繁育、生猪及仔猪繁育、食用菌菌种生产加工和虫草加工等产业,不断扩大了六大农牧业生产基地规模。以青海互丰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巴扎、加定、哈拉直沟等乡镇建成杂交油菜制种基地2.7万亩;以青海介实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台子、塘川、高寨等乡镇建成特色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以青海霍普兰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台子、林川、丹麻等乡镇建成脱毒马铃薯繁种基地1万亩;以青海谷丰粮油进出口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塘川、威远等乡镇建成优质蚕豆繁种基地0.5万亩;以青海杨光良种猪养殖有限公司和

青海八眉猪原种育繁场为龙头,在威远、塘川等乡镇建成互助八眉猪良种仔猪繁育基地;以青海浩园养殖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威远、塘川等乡镇建成牛羊养殖基地。同时,园区积极创新发展运行机制,以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园区建设。为使园区逐步走向市场化,管委会组建了农牧业产业化开发公司,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积极构建购销、经营、信息网络体系,通过融资、申报项目等方式,认真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积极参与园区各项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园区的发展。

201*年,园区实现总产值5.2亿元,较上年增加2.1亿元,辐射带动区内农户户均增收1308元,人均增收311元,增幅176%。201*年11月园区被省农牧厅和省科技厅联合批复为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同时,被省委宣传部、省科协和省科技厅联合命名为青海省科普教育示范基地;201*年先后被省委党校和地委党校命名为党员干部教学实践基地;201*年12月被国家科技部批复为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一)发展思路。

按照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四区两带一线”区域经济规划布局和建设“河湟地区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根据地委、行署提出的“园区引领、产业集中、县域有别、培育主体、提质增效”的园区经济发展思路,紧扣“科研、示范、推广、培训、加工、旅游”六个定位,按照综合性、超前性、高标准、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要求,采取七项措施,即: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科技研发为支撑,以工业化经营为理念,以市场化运作为机制,以龙头企业为纽带,以基地建设为平台,是以辐射千

家万户为目标,把园区建设成为高原特色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推广的中心、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使之真正成为集高原特色农业高新技术示范与推广、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高新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嫁接、农业教育培训与农业新技术推广普及相结合、生态农业建设与观光农业相融合的农工贸、产供销一体化的全省具有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二)发展目标。

通过五年的建设,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明显,农业生产规模化、运行组织化、经营产业化、作业机械化、质量标准化、服务社会化水平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明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显著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逐步健全,标准化生产水平得到提高,“两种一猪”产业规模和水平得到提升,成为全县农牧业主导产业。到十二五末,园区总产值达到12亿元,园区入驻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以上,区内农户户均增收4300元以上,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三、201*年工作重点及建设情况

园区管委会按照海东地委、行署提出的“园区引领、产业集中、县域有别、培育主体、提效增量”的建设思路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巩固、提高、服务、增效”的建设要求,以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目标,以核心区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突出做好园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展示、招商引资、六大基地建设、科技培训和农牧业产业化开发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等七个方面的工作,积极加快园区建设步伐,逐步将园区建设成为园林式、景观式园区。今年计划投资3.8亿元,

目前已完成投资2.6亿元。

(一)完善园区规划。按照区域特色更明显、建设方向更明确、内部结构更合理、功能定位更科学、组织体系更健全、目标任务更具体、保障措施更可行的要求,坚持目标长远、兼顾当前,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重的原则,进一步理清园区建设工作思路;按照相关要求,委托青海大学专家学者编制完成《互助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初稿,并与地区园区建设规划相衔接,重新修订完善了园区“十二五”建设规划,进行总体规划的整体修编及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修编,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主导产业,为今后园区发展打好基础。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各部门的协调联系,积极采取捆绑项目、整合资金等有效方式,进一步加大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上半年新流转土地1200亩;配套建设日观节能温室喷滴灌设施93套;着手实施园区电力线路改造4千米;完成园区外部道路539米,园区内部道路2.7千米;通道绿化5千米,埋设通讯光缆及设施3.6千米;建成小型管理用房300平方米;基本完成园区科研实训楼项目立项、地勘、环评、土地预审、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即将招标建设;基本完成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00平方米连栋温室)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投资1903万元。

(三)做好试验示范展示。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认真做好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的引进、示范和展示。一是室内生产展示方面。建成试验示范棚5栋,草花生产棚13栋,蔬菜育苗棚13栋,食用菌试验生产棚7栋,名特优蔬菜生产棚55栋;新建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区2400平方米,集中展示特色蔬菜新品种44种,南方树种47种,新技术18项;在2740平方米的连栋温室开展高档花卉苗木生产试验工作,共引进花卉

苗木达50多种5800株;二是室外生产展示方面。建立农作物试验田200亩,特色作物观光展示田200亩,网棚40个,做好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同时,加紧筹备组建园区专家工作站,建立科技研发中心和试验基地。完成投资648万元。

(四)做强六大生产基地。一是在加定、巴扎、塘川、五十、哈拉直沟等乡镇建了立杂交油菜制种基地2.7万亩。二是在塘川、威远、东沟、东和等乡镇建立优质脱毒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1万亩。三是在塘川镇、威远镇建立优质蚕豆繁种基地0.5万亩。四是在台子、林川、东和等乡镇建立特色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五是在东和、台子等乡镇建成仔猪繁育基地村2个,发展养殖户200户;在塘川、台子等乡镇建成生猪养殖基地村3个,发展养殖户300户。六是在塘川、林川等乡镇建成牛羊养殖基地村4个,带动养牛养羊户200户。完成投资11960万元。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做好已入驻园区企业续扩建工作的同时,积极引进、培育和壮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计划投资4800万元的高原生态园度假村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完成投资4800万元;计划投资201*万元的枸杞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完成投资1000万元;计划投资1200万元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000万元;计划投资3000万元的生猪定点屠宰场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500万元;计划投资400万元的苗木基地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00万元。新引进涉农企业2家:青海省天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01*万元,开展特色生物资源基地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企业入驻手续,并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000万元;互助威达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投资201*万元,开展燕麦深加工项目。完成投资11260万元。

(六)抓好科技培训教育。一是积极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加强农村科技明白人和乡镇科技骨干的培训。目前,完成科技培

训班3期,培训近300人次,投资15万元。同时,认真做好省内外参观考察、学习观摩团的接待工作,累计接待285批次23000多人次;二是积极探索人才引进机制,加强与科研院校和内地对口帮扶单位的有效合作,在引智入园、引智创业上下功夫,大力引进省内外专家、学者到园区进行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的试验、生产、示范等工作,并逐步培养技术骨干和技术顶尖人才;三是园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学习深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目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5人次。

(七)搞好生产经营活动。充分发挥农牧业产业化开发公司的平台作用,积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目前,已与青海汉尧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合作,和林川、丹麻、东沟、南门峡、五峰等5个乡镇签订1000万公斤(5万亩)油菜籽订单收购协议;与青海谷丰粮油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合作,和塘川镇签订125万公斤(5000亩)出口型优质蚕豆订单收购协议;与青海互助宏博林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新建苗木基地600亩、经济林200亩;与青海生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花卉与蔬菜等的生产经营活动,种植草花52万株;与甘肃宏宇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中高档花卉生产经营活动。公司实现收入70万元。

同时,在园区成功举办了“青海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挂牌仪式和全省科技园区工作现场会,扩大了园区的影响力,为园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园区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园区建设缺乏科技创新鼓励政策、龙头企业扶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招商引资和企业建设投产工作;另外,由于园区建设时间短,科技人才缺,项目支撑少,自筹资金难的原因,建设进展跟不上现

代农业示范园区快速发展的需要。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继续扩大核心区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科研、示范、展示、推广、培训和招商引资等工作,培育支柱产业,发挥园区孵化功能,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园区管委会继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到十二五末核心区面积达到5000亩,示范区面积达到5万亩,辐射区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使园区真正成为全省发展现代农业的样板园。同时,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好机遇,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并继续采取捆绑项目、整合资金等方式,切实加快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大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力度,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充分认识农业高新技术所蕴含的巨大生产潜力,结合产业和资源优势,以龙头企业为载体,以高校院所为依托,加强产学研联合,不断探索和创新农业高新技术的转化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大引进转化开发力度,重点引进、转化开发农业生物技术、设施农业和工厂化农业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农业标准化、信息化、无害化技术等等,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产生质的飞跃。建立科研中心,结合我县农业发展的实际和需求,在农、林、牧的种植养殖方面取得突破,通过培育、引进等多种方式,形成24个具有优势的自有的农作物和畜牧养殖新品种,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产出,发挥其效益,坚定不移的走以设施农业改变传统农业现状的路子。

(三)加大企业化运作力度,不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涉农的工贸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的基础,对园区产业升级和形成良性产业链至关重要。园区在积极扶持壮大现有龙头企业,提高企业科技研发、经营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搜集信息、寻找项目、对接招商等有效措施,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参与园区建设,增强园区发展后劲。进一步扩大园区原有企业规模。抓住重点产业和企业,充分发挥它们的“园区+企业+基地+协会+农户”示范辐射带动功能,全面加快入驻企业的建设进度,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科技含量高、规模大的涉农企业2家以上。预计年底完成企业投资1.7亿元,五年累计完成投资8.5亿元。

(四)加大吸纳各类资金开发园区的力度,形成多元化机制。单靠政府的扶持投入和园区自身积累投入,已不能满足园区快速发展壮大的需求。为充分发挥现有的产业优势和区域优势,积极招商,吸纳国内外各种资本参与建设,积极采取“上门招商”、“走出去招商”、“请进来招商”、“大招商、招大商”等多种招商方式,加大涉农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实现跨越式发展。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园区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全力加以推进。充分发挥园区特色,打好科技品牌,强化对农业科技项目的包装,在争取上级部门科技计划支持的同时,将科技项目包装成招商项目,积极吸收社会力量投资参与开发;积极开展项目推介,把园区优先发展的项目通过推介会、恳谈会等各种形式和途径,向园区内外的企业、客商进行推介,激发他们投资建设的热情,引导他们进入园区创业;要强化现有企业的嫁接改造。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在企业的产品提档升级和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上下功夫,积

极倡导促使企业和科研院所及大学研究机构的联合,促进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率和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

(五)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力争到十二五末,园区内90%以上农民掌握两门以上先进农业实用技术,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2-3项转移就业技术,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针对我县农民总体科技水平低现状,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加强农村科技明白人和乡镇科技骨干的培训,每年举办农牧业科技知识培训班5期以上,培训农民技术骨干600人以上,逐步提高农民农牧业科技水平;积极探索人才引进机制,加强与科研院校的有效合作,在引智入园、引智创业上下功夫,建立专家工作站,大力引进省内外专家、学者到园区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示范工作,并逐步培养技术骨干和技术顶尖人才;选派园林、果蔬、畜牧和农畜产品加工等专业人员进行学习深造。

(六)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增强园区发展后劲。把项目建设作为园区的主要工作,千方百计争取国家、省上和招商引资项目,竭尽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着眼于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服务功能。到十二五末,努力争取项目55项,总投资达到27亿元以上,其中:基础设施项目20项,总投资3.5亿元;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6项,总投资2.2亿元;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14项,总投资10.3亿元;农业产业化项目6项,总投资1.2亿元;其他项目11项,总投资9.8亿元。

六、几点建议

(一)由青海大学牵头帮助园区组建全省一流的农业科技研发中心。聘请农业方面的专家教授成立专家工作站,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试验、示范等工作,同时指导园区基础建设,为园区建设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二)青海大学在科研项目上予以支持,在园区建立中试基地,并对大学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成熟化处理和工业化考验,加快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三)对园区科技人员在青海大学等高进行学习深造,在引智入园、引智创业上下功夫,提高园区技术人员科技水平。并逐步培养技术骨干和技术顶尖人才,

(四)在园区挂牌成立青海大学教学实践基地,派送相关专业大学生在园区实习。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园区得到实践,也使将园区技术人员与大学生进行有效地探讨交流,实现共赢。

(五)青海大学在园区建立创意农业实验基地,以新理念催生新举措,以新举措推进新变化,以新变化促进新发展,推动我县创意农业的发展。

(六)希望在青海大学内部成立一个园区专门机构,加强对园区建设工作的指导和交流,指导园区今后的规划和发展支持园区实施重大项目,推动园区快速健康发展。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互助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特色亮点工作汇报材料》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互助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特色亮点工作汇报材料: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互助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特色亮点工作汇报材料》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48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