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与海洋工程201*年度工作报告
船舶与海洋工程201*年度工作报告
一、年度计划完成情况1、科学研究方面目标计划:
国家/省部级项目2项以上,科研成果转化数1项,获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20篇以上,其中三大检索系统论文2篇以上。完成情况:1)项目获批情况
国家级项目3项,核定经费计143万元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
国家科技部软科学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省科技厅项目1项,核定经费计30万元厅市级项目2项,核定经费计9万元省教育厅项目1项市科技局项目1项
市人事局4321人才工程1项,核定经费计2万横向课题1项,核定经费计9万2)成果转化2项
3)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4)发表论文23篇,其中EI检索2篇、SCI检索1篇
2、学科梯队及人才培养方面目标计划:
通过培养与引进,学科梯队增加1名博士,支持教师参加“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相关研究工作,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授予硕士学位5人。完成情况:
学科梯队增加1名博士(王颖);一位教师参加“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相关研究工作;授予硕士学位5人。3、条件建设方面目标计划:
1)建设烟气排放控制试验室,利用学科基础建设经费添置仪器设备。2)建设机械故障诊断试验室,利用学科基础建设经费添置仪器设备。
3)与造船企业合作,利用企业资源,共建船舶研究设计平台。完成情况:
1)建设节能减排研究室,利用科研经费等添置仪器设备10万余元。2)建设机械故障诊断研究室,利用学科基础建设经费、科研经费等添置仪器设备2万元以上。
4、学术交流方面目标计划:
接受进修与合作研究人次:3~4人次完成情况:
1)与上海交大、哈工大合作指导博士研究生3名
2)1人次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提交论文2篇;1人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提交论文2篇。
5、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方面目标计划:
1)与企业合作,产学研结合,促进气力分级专利技术与机组的推广应用,并争取应用到国外,为扩大学校影响力作贡献。
2)与企业合作,产学研结合,完成高温除尘技术的工业应用示范。3)与企业合作,产学研结合,完成燃油乳化燃烧技术的工业应用试验。4)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积极开展多渠道、多种类的人才培养方式,经国家交通部审核批准,积极开展23项船员培训项目。
5)加强与市造船协会与造船企业的联系、信息交流和合作。完成情况:
学科成员积极参加地方服务处、科技处组织的各级各类研究合作洽谈会,并主动与国内相关单位进行联系,自行组织研究合作洽谈会4次。
1)与中冶集团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产学研结合,促进气力分级专利技术与机组的推广应用。
2)与江阴百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产学研结合,完成高温除尘技术的工业应用示范。
3)与企业合作,产学研结合,完成燃油乳化燃烧技术的工业应用试验,并通过验收。
4)发明专利一种颗粒床过滤除尘装置及其方法,授让给北京柯林柯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独占实施许可。
5)与企业合作,产学研结合,完成重油动态乳化智能系统及在船舶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并通过验收。
6)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积极开展多渠道、多种类的人才培养方式,经国家交通部审核批准,积极开展23项船员培训项目,201*年再增加二年制教学,招收二年制学生3个班。
7)一位教师积极参加市造船协会活动,加强与市造船协会与造船企业的联系、信息交流和合作。
二、学科制度建设和档案建设情况
严格执行“宁波大学关于实施新世纪学科建设工程的若干意见(宁大政〔201*〕143号)”和“宁波大学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宁大政(〔201*〕142号)”两个文件。并根据“宁波大学学科建设管理办法(修订稿)意见征集稿”及“宁波大学学科业绩考核实施细则(试行)意见征集稿”,对学科建设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做到在院学术委员会领导下,组成学科专家组开展学科方向、队伍建设、学科基地与环境建设、学位点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成果、社会服务及其学科特色等软硬件学科建设。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规章制度,在人力和财力上对学科建设进行支持:
1)加强研究所作为学科基层组织的运作机制研究与实践,人人进学科,人人有进步。
2)完善考评机制。结合年终考核和学科建设年度考核,对每个学科成员和学科年度建设成效,包括学科队伍的数量、职称、结构、学科负责人和研究方向、教学科研成果等进行考核和总结。
3)完善学科建设奖励制度,对获批项目、各级成果、发表学术论文、专利授权、学术交流、学位点建设等方面给予奖励,以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以“宁波大学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规范各类档案建设,将学科及学科方向负责人名单、学科建设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工作报告、年度考核结果、青年教师指导计划、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学术委员会会议纪要等存档保管。完善档案建设工作。
三、学科负责人、学科专家组及院学术委员会相应职责履行情况
院学术委员会对学科发展规划进行了调整,确立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以申报一级硕士学位点和博士点为建设目标。指导学科年度人、财、物等资源保障计划的制定,学科负责人及相关学术带头人的遴选,学科团队的组建,学科发展状况的检查,学位点建设、接受学校、上级的定期检查,完成与学校签订的学科建设
任务。
学科专家组制定了学科的年度工作计划并负责具体实施,组织本学科学位点、学科基地、研究所的日常管理和建设,组织协调大型科研活动,对学科成员进行年度考核等。
学科负责人组织协调学科专家组工作,执行学科专家组制订的计划,负责组织本学科有关学科建设的具体工作,学位点、研究所等的具体事项,负责落实学科建设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工作报告、年度考核、经费分配、青年教师指导等具体工作。
学科专家组成员,亦即方向负责人,具体负责了方向凝炼和方向团队建设,青年教师指导等工作。
四、学科项目情况
以设置学科课题的形式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工作,轮机工程作为校第四批重点建设学科,自201*年起设置学科课题3项,研究内容涵盖船舶动力装置实验平台开发及振动信号采集、船舶溢油微生物降解技术研究、双层滤料床反吹流化及控制研究三个方面。
一项课题已结题,两项正在研究中(其中一项进入结题环节)。研究成果显著,发表论文2篇,获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扩展阅读: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的发展分析
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的发展分析
摘要:世界上现代化的一流船厂都把高新技术船舶与大型海洋工程结构物作为其纲领性产品,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是造船界关注的技术领域之一。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涉及的领域很广,本文仅就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等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作一下介绍。关键词: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f426.47
1.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发展现状
201*年1-7月累计,我国船舶制造业共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58.58亿元,同比增长41.08%,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约2个百分点。随着行业景气周期的到来,船舶制造业的利润持续大幅度增长,并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1-7月累计,造船业共实现利润总额34.95亿元,同比增长156.01%,利润绝对额同比增加将近22亿元。
据英国一克拉克森日前公布全球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字,中国造船业近年发展迅速,201*年接获船舶订单达700万修正吨,以单一国家计算已成功超越日本,晋身全球第二大造船国。
据船舶工业统计快报数据,全国造船完工量121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2%;新承接船舶订单169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手持船舶订单396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
按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对世界造船总量的统计数据,以载重吨计,我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7%、23%、18%。我国承接新船订单首次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
在不久前出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国家对壮大船舶工业实力作出了战略部署。按照这一战略部署,中国造船人也已绘就了“十一五”的发展蓝图。201*年,我国造船能力达到2100万载重吨,造船产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5%以上,初步形成中、日、韩三足鼎立的世界造船竞争格局。
对比普通船舶产品,海洋工程装备每吨单价平均为其六到八倍,也是高技术船舶的二到三倍,其创汇值和利润均较高。为抢夺商机及提升海洋的运输与开发能力,目前中国正致力以“自主创新为主,引进仿制为辅”,对船舶与海洋工程开展高技术产业化的研究攻关。201*年,中国将可为海洋油气田开发与生产提供水下生产系统一系列成套设备;而造船年产量将达1700万左右,高技术船舶比例由目前的20%提高到30%,形成30到40种标准化、系列化品牌船型,船用配套设备国产化率提高到接近60%,船舶产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由目前的19%扩大至25%,稳居全球三甲之列。2.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为适应全球需求,当前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发展正呈现六大趋势:第一,大型化。如集装箱船的平均吨位从以往数百箱发展到目前的近万箱,巴拿马型散货船从最初6万载重吨发展到8万载重吨,30万吨级vlcc大量使用,矿砂船开始研究50万吨级的。第二,高速化。最近15年内,1万总吨以上船舶的航速平均提高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船舶与海洋工程201*年度工作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船舶与海洋工程201*年度工作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