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畜牧办201*年工作总结

畜牧办201*年工作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8:14:44 | 移动端:畜牧办201*年工作总结

畜牧办201*年工作总结

附件1

新杨褐壳蛋鸡配套系育种和推广进展情况汇报

新杨褐壳蛋鸡配套系是201*年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褐壳蛋鸡配套系(农09新品种证字第2号)。10多年来,上海家禽育种有限公司一直坚持新杨褐蛋鸡配套系的育种工作,核心群的数量、结构、测定、选育和继代工作稳定。经过10多年的持续选育,新杨褐壳蛋鸡配套系的主要生产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主要生产性能指标达到了国外同类品种商品代的生产水平,每年推广祖代蛋鸡、父母代蛋鸡分别达到4万套和80-100万套,已成为国产品牌高产蛋鸡配套系的主要品种之一。

一、配套系各品系的群体规模和结构

配套系每年的存栏数基本不变,选育群体各饲养阶段的数量见表1。4个品系每世代自留种合计育雏1万多羽,参加继代的种鸡4000羽左右。

表1新杨褐壳蛋鸡配套系各品系鸡群饲养存栏一览表

品系XAXBXCXD合计公雏4004004004001600育雏鸡数母雏合计300034003000340030003400600063001500016600产蛋期个体测定数公雏母雏合计300250028003002500280030025002800300530056001201*280014000公雏100100100100400留种鸡数母雏合计1201*3001201*3001201*300201*210056006000

二、配套系选育情况

新杨褐壳蛋鸡配套系选育主要选择蛋鸡的经济性状,兼顾包装性状。选择的经济性状包括产蛋数、孵化率和成活率,包装性状包括快慢羽,金银羽色和成年鸡羽色。这些性状分别在出雏、育雏育成、产蛋和留种配种时进行。表2显示了各主要性状测定的时期,表3显示了各主要性状选择的时期。表中“+”代表了测定和选择的权重,“+”个数越多,选择权重越大。新杨褐壳蛋鸡配套系的选育是以改善配套系的综合性状提高配套系遗传潜能。

表2各主要性状的测定时期

性状产蛋能力孵化性能生活能力包装性状育雏育成期公雏母雏++++++产蛋期公鸡母鸡+++++++++++留种期公鸡母鸡+++++++++++++++

表3各主要性状选择的时期

性状产蛋力孵化性能生活力包装性状育雏育成期公雏母雏++++++产蛋期公鸡母鸡++++++++留种期公鸡母鸡++++++++++++++++++++

通过选择,新杨褐配套系各品系都取得了较好的遗传进展。表4显示了40周龄产蛋期时个体测定记录的产蛋数统计值,数据表明产蛋量在不断提高。经示范场和本公司生产基地饲养,新杨褐壳蛋鸡配套系的生产性能已经达到国内市场的领先水平。表5为201*年至201*年进行的生产性能测定结果,饲养新杨褐壳蛋鸡配套系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表440周龄产蛋数的遗传进展

品系201*年201*年201*年201*年201*年201*年201*年201*年XA125.6127.1126.2128.1129.9129.5130.2131.0XB125.5126.9126.3128.0130.0129.5130.1130.9XC120.4120.3122.5121.6123.5123.4124.3125.1XD124.1125.6127.2127.6127.2129.8130.3131.2

表5新杨褐壳商品代蛋鸡生产性能指标

项目72周龄入舍母鸡产蛋量kg产蛋率维持90%的周数全期成活率承担单位饲养19.119.090%示范场饲养19.018.088%非示范场饲养18.617.587%

三、推广应用情况

新杨褐壳蛋鸡配套系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表6显示了近3年新杨褐壳蛋鸡父母代的推广量。201*年推广父母代85万套,201*年推广父母代94万套,推广量逐年提高。

表6市场推广和技术推广统计表

父母代鸡年份201*201*201*鸡场场数(个)152238引种规模万套608594

扩展阅读:20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业工作总结

20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业

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继续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以畜牧业为主导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部署,努力克服春季冰雪、夏季干旱等自然灾害以及“三鹿奶粉”等突发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扎实稳步地推进传统畜牧业的改造提升和现代畜牧业的开拓创新。特别是自治区畜牧业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各地结合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和落实,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提升发展目标,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畜牧业各项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和显著的成效。

预计201*年,全区牲畜年末存栏5023万头(只),比上年减少5.43%;肉类总产量175万吨,比上年增长9%;牛奶总产量215万吨,比上年增长9.56%;禽蛋总产量31.2万吨,比上年增长10%;畜牧业总产值2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农牧民畜牧业人均增收150元以上,占全区农牧民人均增收的50%。畜牧业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区畜牧业经济逐步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势头。一、201*年畜牧业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政策推动力度不断加大。今年以来,国家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自治区各级党政不断加大对畜牧业的推动力度。特别是自治区畜牧业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各地在广大干部职工中认真传达学习会议精神,通过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介广泛地宣传国家和自治区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政策,努力营造畜牧业大发展的浓厚氛围。部分地州还在干

部群众中开展了现代畜牧业发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出台了《关于落实自治区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的实施意见》、《发展现代畜牧业意见》、《畜牧业发展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制定了更加有力和优惠的扶持政策,推动畜牧业各项工作的开展。最为突出的是加大了对发展畜牧业的财政引导。据不完全统计,201*年中央和区级财政支持畜牧业发展的资金达到了8.84亿元,较上年增加了17.09%。其中,财政支农资金达到了4.49亿元,较上年增加了58.66%。昌吉州州级财政用于畜牧业的发展资金就达到了4000万元,县市财政投入畜牧业资金也达到了近5000万元,极大地促进了养殖小区建设、牧民定居、优良种畜引进繁育和畜牧业机械化等工作的开展。在市场的驱动下和政策的引导下,广大农牧民发展畜牧业、投入畜牧业的热情空前高涨,一年来,全区农牧民投入畜牧业基本建设的资金预计超过40亿元。

(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一是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初步告捷。全区15个地州市86个县市畜牧局更名为畜牧兽医局,13个地州、83个县市分设了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畜牧兽医站实行了“三权归县”,人员工资纳入了县市财政统发。建立了9444人的村级防疫员队伍,基本实现了1村1名防疫员的目标。在村级防疫员的管理上,出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村级防疫员管理办法(试行)》,村级防疫员的录用、培训、考核、薪酬逐步走上的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二是重大动物免疫工作成效显著。各地较好地落实了“政府保密度、畜牧部门保质量”的责任制和“月补免日”制度,部分县市还实行了重大动物疫

病免费防疫,全区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均达到了90%以上。上半年国家免疫抗体监测结果显示,全区大部分县市区口蹄疫和禽流感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三是积极开展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年活动和自治区兽医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工作,自治区、地州、县市三级动物卫生监督体系不断完善,监督执法水平快速提高。积极开展了免疫抗体和免疫效果监测以及动物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的试点工作,强化了动物防疫工作考评机制以及动物疫病可追溯和疫病防治责任追究制,以检促防、以监促检的动物防疫工作机制得到加强。积极推进自治区兽药和动物源性产品药物残留检测中心和地州市检测分中心建设,强力推行畜牧业投入品禁用限用、畜产品安全企业信用和畜产品市场准入等制度,大力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养殖投入品质量检测工作,不断强化畜产品质量监控。“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全区各地州、县市按照自治区统一安排,积极应对,周密安排,迅速开展生鲜牛奶市场整治工作,在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同时,积极对消费者进行正面宣传和引导,帮助和引导乳品加工企业、奶站和奶农应对危机,减少损失,千方百计地减小“事件”对我区奶产业发展的冲击。目前,区内各乳品企业已敞开收购鲜奶,奶业市场逐步回升。

(三)养殖小区建设成果显著。一是建设数量大,今年,全区共新建和改扩建各类养殖小区180个,其中:奶牛养殖小区40个,生猪养殖小区80个,家禽养殖小区20个,牛羊育肥小区40个,全区养殖小区总数达到1000多个。二是在养殖小区建设标准上呈现一大、一高,即:规模大、标准

高。大部分新建养殖小区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昌吉州等地州在养殖小区棚圈建设上广泛采用了标准化设计和砖混钢架结构,使用年限达到了20年以上。部分小区在建设上还采取了在外墙包覆苯板、SBS顶等人居建筑工艺,配套了沼气池等设施,在节能和再生能源利用方面有了新的进展。三是在投资经营上出现了两个转变。既由企业投资建设为主逐步向农牧民自主投入为主转变,由养殖户独立分散经营逐步向专业合作组织统一经营转变。以养殖小区建设为依托,各地畜禽养殖合作组织发展非常迅猛。201*年全区新成立的畜禽养殖合作组织100多个,养殖合作组织总数达到了300多个,在组织生产、配置资源、开拓市场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十分明显。在养殖小区建设和畜禽养殖合作组织发展的带动下,全区优势产业带和特色产业区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以奶牛和生猪为例,201*年,全区荷斯坦奶牛存栏达到了54万头,较上年增加8%;能繁母猪存栏达到了48万口,较上年增加14.2%。

(四)畜禽品种改良步伐不断加快。一是坚持自繁自育和引进相结合的方针,积极推进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201*年,全区开工建设的原种猪场1家,填补了自治区没有原种猪场的空白。开工建设种猪扩繁场6家、肉羊繁育场5家、父母代种禽场4家,审核规范生猪扩繁场8家、地方良种羊原种场13家,种禽场12家。对全区重点种畜场实行了规范化管理,鉴定、分级和登记种公畜4000余头只。同时从国外引进优质原种猪235头,优质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冻精7.5万剂。二是启动了自治区牲畜品种改良冷链体系建设工程,加快了基层品种改良技术服务体系液氮罐、液氮运

输车等设备的配备。开展了“万名家畜繁殖工培训工程”和家畜繁殖工星级管理员评比试点工作,通过区、地、县三级技术培训网络,培训家畜繁殖工6000余人,全区畜禽品种改良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较大提高。201*年,全区共推广使用牛冻精200余万剂,改良牛100余万头。

(五)草原生态保护得到加强。一是狠抓了草原生态治理工作。201*年,全区共完成草地围栏建设1600万亩,其中禁牧700万亩,休牧900万亩。建设人工饲草料地和补播改良天然草地14万亩;历年累计退牧草面积达到了1亿亩根据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的连续测定,我区退牧还草工程区天然草地植被平均覆盖度提高了5个百分点以上,平均地上生物量提高了5%以上。二是继续深入开展草原虫鼠害综合防治工作。全区利用生物、化学等技术手段治理草原虫害1537.8万亩、治理草原鼠害1597.37万亩,有效地阻击了草原虫鼠害的发生和蔓延。三是进一步加强了草原保护工作。大力推行草原保护、草畜平衡和草原禁牧、休牧等制度,积极推进基本草原划定试点工作。强化草监理工作,加大了对非法开垦、侵占和利用草原行为查处力度,全区共查办草原违法案件443起,涉案草场面积达到8.83万亩。四是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示范和对口扶贫工作。从资金、项目和技术等方面积极支持农业部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尉犁县努尔巴格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高产高效畜牧业生产,促进农牧民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围绕支持支持南疆三地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加大对口扶贫力度。201*年,畜牧厅被评为自治区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六)牧民定居取得新突破。今年以来,各地按照统一

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要求,结合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和区域实际,对牧民定居工作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从饲草料地、棚圈等生产设施和定居点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入手,充分利用退牧还草工程和抗震安居、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采用集中定居和插花定居等形式,加快推进牧民定居步伐,着力提高牧民定居水平。201*年,全区共新定居和完善定居牧民4800户,其中大部分新定居牧民达到了人均5亩以上饲草料地的标准。阜康市充分依托国家退牧还草项目,开展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新搬迁牧民人均饲草料地达到10亩。木垒县将牧民定居与设施农业紧密结合起来,在指导定居牧民种植大棚蔬菜,既缓解了饲草料地不足的矛盾,又提高了牧民收入。吉木萨尔和奇台县在集中牧民定居点配备挤奶站等生产设施,引导定居牧民减少小畜数量,发展奶牛养殖,促进了牧区畜种结构的不断优化和牧民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在牧民定居点建设上,各地在注重牧民住房、道路、自来水、棚圈等基本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千方百计地为牧民配备沼气池、厕所以及文化体育和医疗卫生等配套设施,定居牧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七)项目工作硕果累累。201*年,全区实施退牧还草项目的县市达到了30个。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在全区83个县实现了全覆盖,并有30个和22个县市分别在西门塔尔牛和新疆褐牛上也享受到了良种补贴政策,全区年内共发放国家补贴冻精142.2万剂,改良奶牛71.1万头;自治区品种改良示范县项目和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示范县数量达到了11个,集中采购了3500多头种公畜和8万

剂冻精支持南疆三地州和边远牧区品种改良工作,受益县市比例达到了90%。国家生猪补贴和奶牛补贴项目实施规模达到3353万元,较上年增加了78.26%。国家和自治区标准化奶牛和生猪养殖小区项目,共支持建设奶牛养殖小区37个,生猪养殖小区69个。在国家和自治区财政项目的支持下,201*年,全区新建和改扩建了125个乡镇兽医站、5个省、地(州、市)际公路防疫监督检查站、3个县级检疫监督站、9个县级动物防疫站(测报站)和200套牲畜移动式防疫栏。据统计,今年全区实施的各类畜牧业建设项目达到了45项。加强了项目的前期工作,组织编写人草畜三配套、牧民定居、生态置换等规划20余项,为进一步争取国家项目支持打下了良好基础。

(八)科技兴牧工作稳步推进。认真开展了畜牧业科技项目储备和实施工作,201*年,我区畜牧行业申报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科技兴新、科技兴农等项目27项,组织农业部、自治区等各类科技推广项目10余项。积极推进畜牧业标准化和畜产品无公害认证工作,全区年内制(修)订农业部行业标准3项、自治区地方标准22项,建立畜产品标准体系2个。有2家企业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一体化认证。进一步深化畜牧业科技培训年活动的成果,结合9个县(市)新型农牧民培训工程项目的实施,培训农牧民8万余人次。新疆畜牧兽医学会完成了第六届理事会换届工作,发展成为了具有百余理事、三个分会的学术团体。组建了新疆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畜牧分会,积极构架各阶层、各方面畜牧业科技工作者参与畜牧业管理和科技工作的桥梁和纽带。

(九)畜牧业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在全疆畜牧系统开

展了“畜牧行政执法年”活动,并以此为契机,一是加快了畜牧业立法工作。先后完成了《自治区奶业条例(修订草案)》、《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等畜牧业地方法规和《办法》、《加强硅化木保护管理的通知》、《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规范性文件的调研、修订和起草工作。二是广泛开展了畜牧业法制培训。先后举办了地州市畜牧兽医局局长、书记法制培训班1期和全区畜牧系统依法行政培训班14期,培训人员约4000名。畜牧厅还组织编印了4000多册维、哈、汉三种文字的畜牧行政执法手册,供各地培训学习使用,并厅系统开展畜牧业相关法律的考试,强化广大干部职工的依法行政意识。三是积极开展了畜牧业普法宣传活动。在3月开展的动物防疫工作宣传日活动中,全区共出动宣传人员1800余人,成立宣讲团80多个,出动宣传车100多辆,受教育人数达60余万人。四是加强了畜牧业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开展了全疆行政执法检查,强化了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和机制以及行政执法案件的复议和听证工作。

(十)抗旱救灾和牲畜越冬度春准备工作扎实推进。面对50年不遇严重旱灾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各地州不等不靠,积极开展抗灾自救,保障牲畜安全越冬度春。一是加大饲草料储备力度。通过农牧区互相支援、引导牧民卖畜购草等措施,塔城、阿勒泰、伊利、博尔塔拉、昌吉州东三县等重灾区储备饲草232万吨,饲料25.8万吨,全区大部分农业县和半农半牧县实现了区域内饲草料自给平衡。部分县市在加紧饲草料贮备的同时,还通过引导牧民租用棉花茬子地,修建放牧场人畜饮水工程,农牧民结对子等一系列措施

妥善安置过冬牲畜,灾性造成不利影响有所缓解。二是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增加养殖育肥贷款额度,鼓励育肥户和农牧民扩大养殖育肥规模,确保农牧民增收。预计今年全疆育肥出栏牲畜较上年增加近200万头只。二、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我区在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上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总体发展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与具备的资源环境条件还很不相适应,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牧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牧民与农民生活和收入差距继续拉大。牧民定居水平较低,牧民传统的逐水草而居、四季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未得到根本改变。草原畜牧业增长方式单一,草畜矛盾突出。草原流转机制没有有效建立,限制了草原畜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的转型。

2、畜禽良种繁育体系难以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品种改良冷链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不完善,牧区放牧畜群改良所需种公牛年缺口达8000多头,优良肉羊品种尤其是进口肉羊品种繁育能力与上千万小畜改良的需要相差甚远。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有待加强,随着外血的不断导入,部分地方良种已濒临绝种。3、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一是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尚需完善。村级防疫员利益保障机制尚未建立,队伍的素质和稳定性还不是很高。二是动物防疫监督工作瓶颈突出。产地检疫进展缓慢,并且没有与屠宰检疫有效衔接起来。养殖档案和动物标识工作的实施范围较小,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和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尚难建立。三是全面

开展畜产品安全监测工作困难较多。重大动物疫病的疫情监测和兽药残留及动物源性产品检测等关键环节的监管措施不到位,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

4、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开拓市场的能力弱,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企农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农牧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企尚难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畜产品生产仍以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为主体,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还比较低。

5、畜牧业融资渠道不畅,发展资金不足。金融机构开办的畜牧业贷款,不仅额度有限,而且利率普遍较高,期限较短,贷款的使用效果较差。

6、牲畜越冬度春形势不容乐观。大部分牧区储草备料尚有一定的缺口,再加上冬春场草情普遍差于往年,部分草场产草量还不到正常年份的一半,可利用时间必然缩短,补饲的时间需要延长,饲草料需求远大于正常年份。

7、“三鹿奶粉事件”对自治区奶业持续快速发展深层次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消费者对乳品消费信心的恢复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需尽快消除负面影响,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

三、201*年工作思路及目标

201*年我区畜牧业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围绕贯彻落实自治区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这一主线和促进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这个核心,以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为方向,以市场为导向,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不断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狠抓良种繁育、动物

防疫、草原生态、产业化经营、科技服务支撑和法制化管理等六大体系建设,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对外加工出口基地,增强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力争全年肉类总产达到189万吨,增长8%;奶类总产达到236万吨,增长9.77%;禽蛋产量达到34.3万吨,增长10%。畜牧业产值在大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增加2个百分点。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需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推进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以“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为方向,科学合理地调整畜种、畜群结构,结合国家“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行动”,进一步推动我区奶牛、优质肉牛肉羊、细毛羊三大优势产业带和生猪、肉禽、蛋禽特色产业区建设向纵深发展。继续加快实施“以优换劣”工程,以大宗养殖品种为重点,充分利用国家和自治区良种工程、良种补贴项目,逐步建立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层次分明、配套齐全、育繁结合的畜禽优良品种繁育改良体系,提高良种畜禽扩群速度以及供种能力和质量,坚持走自繁自育的路子。因地制宜地推广冻精冷配、胚胎移植、性控冻精等先进畜禽良繁技术。进一步加强自治区、地(州)、县(市)、乡(镇)四级改良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和鼓励科技实体、有实力的企业创办良繁基地和开展畜禽品种改良技术服务,建立社会化良繁技术服务机制,推动品种改良工作由单纯依靠政府推动向政府、社会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转变,由单纯推广良种向全方位技术服务转变。

(二)狠抓对畜禽养殖、防疫、检疫以及兽药、饲料等养殖投入品的监管,确保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继续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按照两个《意见》、一个《规划》的精神,进一步理顺体制,搞活机制,完善制度,打牢基础。以乡镇兽医站改革为重点,稳步推进畜牧兽医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的分离。认真落实自治区《村级防疫员管理办法》,加强村级防疫员技能培训,规范村级防疫员聘用、考核和档案管理,落实村级防疫员财政补助政策,保障村级防疫员队伍稳定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快推进执业兽医制度,规范动物诊疗活动。继续狠抓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强化“政府保密度、畜牧部门保质量”的责任制,做好各类防疫物资的定购、储运和发放工作,抓好畜禽日常补免和牲畜调运前的强化免疫这两个关键环节,确保免疫密度,提高免疫质量,降低发病风险。加快建立边境免疫隔离带,防止外疫传入。加强疫情和免疫效果监测工作,提高预警预报重大动物疫情的能力和评价考核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的科学性。统筹兼顾,进一步加强猪禽疫病、奶牛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等人畜共患病和畜禽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立足长远,逐步控制和消灭危害我区畜牧业发展的地方动物疫病。用好中央和自治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资金,进一步改善全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条件,积极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试点工作。继续稳步推进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动物疫病溯源能力。强化动物卫生执法监督,进一步落实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制度,结合农业部“优质兽药出厂放心兽药入户”等行动,强化兽药饲料监管和兽药残留监控,严厉打击在饲料和畜产品中添加

“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物品以及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动物源性饲料的违法行为,不断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三)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坚持不懈地落实好“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基本草原保护”三项基本制度和“加强基础建设、加快畜种改良、改善饲养管理、实施牧民定居”四项重点措施,坚定不移地推进“一转双赢”,即转变生产方式,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农牧民收入双赢,建立保护和建设草原生态的长效机制。要继续抓好草原生态项目建设,把退牧还草等项目的实施与牧区产业结构调整、牧民定居等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大实施规模,完善建设内容,带动饲草种植、草料加工、棚圈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后续产业开发实施。用好退牧还草项目钱粮补助政策,通过集中采购饲草料的办法,推动牧民发展生产,转变生产方式。大力推进以草定畜、划区轮牧、围栏封育、补播改良等工作,抓好特克斯县、布尔津县、和静县基本草原划定试点工作,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逐步解决牲畜过牧的问题。制定符合新疆实际的草原生态补偿办法与标准,争取进入国家首批草原生态补偿试点,使全疆严重退化草场区域的人畜尽快转移出来,尽快遏制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坚持依法治草,进一步配套完善草原地方法规,加强草原执法监管,依法严厉打击乱采滥挖、非法开垦和占用草原等的违法行为,维护草原生态安全和草原畜牧业生产秩序。(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努力转变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加大力度调整和优化草原畜牧业生产结构,大

力实施“以大换小、以优换劣”策略和牧区“三年换种、十年改良”工程,加快畜群周转,提高畜禽单位产出,进一步推进减畜增效。加快推进以饲草料基地建设为中心的牧民定居工作,积极争取国家“人草畜三配套”、“牧区水利”等建设工程,充分利用国家和自治区退牧还草、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加快建设“三个1000万亩”饲草料基地,为牧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打好物质基础。大规模开展牧民劳动技能培训,积极配合自治区劳动保障部门,实施好每年20万名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使广大牧民逐步掌握现代畜牧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技术和一些工业生产技术,从传统的四季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中摆脱出来,确保定居牧民能定得下、稳的住、能致富。201*年力争按照“定居先定畜,定畜先定草,定草先定地,定地先定水”的原则和“三通四有五配套”的要求,采取异地搬迁和农区、城镇、城郊穿插安置等形式,定居牧民3万户。积极推广机械化转场等现代草原畜牧业生产技术,努力提高草原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大力探索草原流转机制,促进草地和优质畜群逐步向生产能手转移,大力发展家庭牧场,推动草原畜牧业规模化经营。

(五)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外向型畜牧业。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地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财团参与新疆畜牧业生产和经营,扶持天康、泰昆、长河、华凌、巴口香等区内畜牧业龙头企业,革新技术,升级产品,建设基地,开拓市场,树立品牌,不断增强竞争实力,构建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畜牧业产业集群。要结合实际,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特别是

要鼓励和扶持企业、专业养殖大户、畜禽营销大户牵头成立养殖专业协会、养殖合作社等,积极引导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开展商标注册,打造品牌。进一步完善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立健全市场营销网络,大力开拓国内外畜产品市场,努力提升新疆优质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份额。加快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推动养殖小区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发展,实现统一组织生产标准,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收购加工,统一品牌,着力提升畜产品档次和质量安全水平,为发展外向型畜牧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快推进国有牧场改制,逐步改变国有牧场体制、机制不顺,生产经营困难的被动局面。

(六)实施科教兴牧工程,强化科技支撑能力。有计划地开发新疆畜牧行业具有领先优势的高科技项目,集中力量开展具有重大影响和关键作用畜牧业技术的攻关和现有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组装和推广应用,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年内遴选3-5个影响新疆畜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作为今年争取项目的突破口,建立畜牧业重大科技项目库。继续抓好全区县(市)畜牧兽医局长、乡镇主管畜牧领导,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畜牧、兽医、草原、饲料执法工作等岗位培训,实施好霍城县、阿瓦提县、莎车县、奇台县、洛浦县、焉耆县、尉犁县等“新型农牧民培训工程”项目和托克逊县、博湖县、温宿县科技入户项目,结合“科技之冬”、“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电视广播及远程教育等工作,年内培训农牧民10万人次以上。积极推进畜牧业标准化和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力争年内制定畜牧业地方标

准20项,农业部行业标准5项。建立畜产品标准体系3个。一体化认证无公害畜产品10个。

(七)继续抓好畜牧业“法制六进”活动,加快推进畜牧业法制化进程。进一步加强《畜牧法》、《草原法》、《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宣传工作。做好《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修订草案)、《自治区奶业条例》(修订草案)审修工作,加快《自治区动物防疫条例》修订草案论证、起草等工作,力促《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自治区奶业条例》修订案在年内出台。加强畜牧业行政执法检查工作,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案水平,加大违法案件查办力度。强化对畜牧业行政许可事项的管理,进一步规范畜牧业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工作,抓好规范性文件报备和管理。

四、对下一阶段畜牧业工作的几点建议

1、继续深入组织学习和贯彻自治区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自治区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战略意义和宏伟目标,落实好自治区发展畜牧业各项扶持政策,加快推进畜牧业各项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开展。

2、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和完善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监管体系。强化畜禽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养殖投入品和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认真落实市场准入制度。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加快重大动物疫病秋季防疫工作进度,因地制宜地推行重大动物疫病免费防疫。

3、积极开展农牧区对口支援,按照“颗粮归仓、寸草归垛”要求,进一步加强牲畜越冬度春饲草料储备工作。引导牧民合理调整畜群结构,继续加快肉畜和淘汰母羊出栏,

减小冬春草场的压力。安排好储备饲草料的使用,做好预防大的突发性灾害的准备,特别要注意明年冬春交替接羔育幼时期饲草料的供给,保障牲畜安全越冬度春。

4、密切配合,抓好畜牧业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建设资金支持,努力改善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基础条件。

5、密切关注“三鹿奶粉”事件事态的发展和对我区奶产业造成的影响,立足自我,提前预防,积极应对。要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化解深层次矛盾,想方设法地帮助企业、奶站和奶农解决生产、销售和经营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奶业生产不滑坡、奶业发展不出现大的问题。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畜牧办201*年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畜牧办201*年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畜牧办201*年工作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50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