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分局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报告
公安分局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报告
作为基层公安机关,我局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够强。这就是我局思想政治工作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实,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问题,也是其他基层公安机关相对普遍存在的一个通病。要想以后基层公安政治思想工作能切实再上新台阶,这个问题就必须在新的一年里着力重点加以解决,力争基层公安政治思想工作能实现质的飞跃。
存在上述薄弱环节及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很多,从宏观方面看,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内部警务运作机制还不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模式还比较陈旧、呆板有关。从微观方面分析,则与个别领导干部和部分民警的个体素质与公安工作的地位和新时期社会发展对公安机关的要求上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关,主要表现在:一是责任意识差,工作中存在惰性,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没能正确认识一名人民警察所应担负的责任,给工作造成消极影响;二是缺乏职业压力,个别领导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缺乏必要的职业压力;三是缺乏时代特点,思想政治工作受固有的传统思维的影响,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公安工作的要求,实效性不强;四是缺乏探索精神,不肯积极开创新时期公安工作的新局面;五是缺乏工作方法,个别领导干部墨守成规、不懂变通,开展工作方法简单、手段落后,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管得不深不细;六是缺乏自律自净能力,不能抵御外界环境的消极影响。
三、改进和加强基层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做好做活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在加强的过程中改进,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努力开创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子。首先应该树立“三个一样”的指导思想:像抓业务工作一样抓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像解决治安难点一样解决队伍的难点问题,像解决业务工作中的困难一样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困难。应当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再配合灵活多样、细致入微的思想教育,把民警的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加有的放矢,我们也才能更富有实效地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及时转化成强大的公安战斗力。具体而言:
(一)必须牢牢把握“落实中创新,创新中发展”的基本工作思路。
我局作为一级基层党组,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结合实际,在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有关要求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在实践中予以发展。分局党组的科学决策加上各级领导干部的务实作风,就会产生良好的落实效果。这应该成为我们做好做活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思路。要体现这一基本工作思路,必须解决三个问题:
1、认识问题。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统一,言与行、表与里的一致,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应有的党性修养,因此,抓落实是各级领导干部讲政治的具体体现。比如,我们提出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正确处理好从严治警与以情待警的关系。如果我们各级领导只是简单地在口头上重复,而不落实到具体工作中,那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相反,如果各级领导、各单位能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抓好落实,那么“正确处理好从严治警与以情待警的关系”这一意图就可以较好地被贯彻并落到实处。
2、理论问题。抓好工作的落实应以实事求是的理论做指导。同样是“落实”,实践中我们却可以看到两种表现:一种是形式主义,只搞声势排场,不求实际效果;另一种是求真务实,只求解决问题,不图虚假政绩。今年,我局经研究提出,要通过探索和试行包括领导班子规范化建设、人事管理规范化建设、思想教育规范化建设、培养训练规范化建设、内务条令规范化建设、窗口单位规范化建设、监督制约规范化建设、执法执勤规范化建设、绩效考评规范化建设和警务保障规范化建设等十方面的队伍正规化建设“十大规范”,建立起一套规矩,全面规范警务活动,扎实推动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取得全面进步,就是要引导广大民警理论结合实际,抓好由内向外的延伸,在长效化管理和日常养成教育如何促进公安业务上下功夫。3、方法问题。根据经验,“抓落实”的办法一般可总结归纳为“深入、认真、过细、严格、科学”10个字。①“深入”,指要深入到一线民警的心中,确立“发现问题是水平,敢抓敢管是党性,回避矛盾是失职,解决问题是政绩”的观念。②“认真”,指要以强烈的责任心去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而不要让许多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公布在纸上,却难以落实在行动上,成为镜中花、水中月。近日周永康部长就专门对公安机关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提出了“九要九不要”的要求。③“过细”,指要对各项工作想得细、抓得细,清除“我讲过了,就落实了”的官僚主义作风。④“严格”,指对发现的问题,要通过倒查领导干部逐级负责制和民警岗位目标责任制的履行情况追究责任,克服“板子高高举起,却轻轻落下”的护短弊病。⑤“科学”,指各级领导班子要分工协作、“弹好钢琴”,摒弃“单枪匹马”、顾此失彼的工作方法。
(二)必须探索和改革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教育的基本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
要通过创新理论学习教育的形式、方法和手段,解决理论学习教育方法单一、流于形式的问题,把大道理讲出“滋味”,把小道理讲出“门道”,从而深化政治理论学习,确保学习教育效果。
1、在学习教育形式上,要处理好化整为零与积少成多的关系。由于基层公安公安机关的业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安排整大块的时间来集中开展理论学习教育其实是不现实和不可能的。因此,更主要的要靠民警日常良好习惯的养成,要善于把理论学习教育的时间化整为零、积少成多,通过每日数分钟的检查、简短的现场讲评、穿插寓理于事的教育引导等,随时督促开展学习教育,把工作与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这种积少成多的理论学习教育形式有时要比利用整块时间学习文件、空洞说教效果好得多。
2、在学习教育方法上,要处理好集中与分散的关系。我局民警全年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上级布置的各类政治教育内容,各单位一般都在规定的每周星期二晚上或下午进行。经查,实际上许多民警不仅没有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对一些重要文件的精神也不知晓。究其原因,往往是基层公安业务工作和执法活动中,由于侦破案件或处置事件等业务工作的需要,不能参加规定时间的学习所致,这就要求对这种死板的政治理论学习方法予以改进。要采取集中学
扩展阅读: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研究
第十三章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研究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建立在科学的调查研究的方法的基础之上,客观了解和科学分析公安民警的思想政治状况。本章介绍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研究的过程与方案设计;重点讲解了公安机关常用的问卷法、访问法和观察法等调研方法;对公安调查文字、数字等资料整理的要求,调研报告撰写的格式、结构和写法进行了详细说明。
为了更好地开展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公安队伍的思想政治状况和公安民警的思想实际,增强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而这些都必须建立在科学的调查研究的方法的基础之上。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就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运用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广泛的了解,在详尽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事求是,通过全过程分析,找出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的过程。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准确观察公安干警思想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现象,科学分析问题与总结规律,提高能力和工作水平,必须认真学习、掌握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
第一节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研究概述
一、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的过程与步骤
任何社会调查研究都是针对社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通常是指对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解答的全过程。它可以划分为五个相互关联的步骤: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收集资料;整理与分析资料;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这五个步骤与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相一致,它的逻辑过程也是由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构成的。其中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设计调查研究方案两个步骤是调查前的准备工作,这样,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调查阶段、研究阶段和总结与应用阶段。
(一)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的准备阶段准备阶段对于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准备工作比较充分,就能抓住现实中的关键问题,明确调查的中心和重点,避免盲目性,使调查的实施工作比较顺利,使调查研究具有更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
1.通过对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现实问题的探讨,来选择、确定调研课题,明确调研任务。2.明确调研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3.确定调研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澄清调研的相关基本概念。4.按照调查研究的目的要求,明确调研内容和调查范围。5.确定调查研究的类型和方式方法。(二)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的调查阶段
调查阶段是整个调查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它的任务是利用各种调查方法收集有关资料。调查的实施是直接深入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按照调查设计的内容和要求系统、客观、准确地获取经验材料。资料的客观性、准确性是一项研究成功的基本保证。
调查阶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获得被调查的地区、单位与个人的支持与协助;2.熟悉被调查者及他们的生活环境;3.采取适当、有效的调查方式和具体方法。(三)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的研究阶段
研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全面地占有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分类、统计和分析。资料的整理、分类是对资料进行检查、核对、归类,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大量的原始资料简化、系统化、条理化,使之适宜于进一步分析。
在分析资料时,要采取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具体分析的方式,然后从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情况的相互联系中入手进行综合、抽象和理论分析,从整体上把握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联系,找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一般规律。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分析还应当针对研究假设的检验结果展开讨论。这有助于深化原有的理论假说,得出新的理性认识。总之,研究阶段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阶段,它不仅能为解答公安思想政治工作问题提供理论认识和客观依据,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而且能为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发展作出贡献。
(四)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的总结阶段总结与应用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撰写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报告,说明调查结果或研究结论;将调查报告中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实践领域或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领域;对调查研究报告及其成果进行评估。
二、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的类型、方法(一)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的类型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研对象、内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调研类型多元性,特别是现代各门新兴学科的产生,统计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产生和发展,使调研方法和技术走向科学化,调研类型显著增多。
以调研对象的数量及范围进行分类,主要有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又叫普遍调查,是关于调研对象的总体的调查,是通过调查事物的全体达到对事物的一般性认识。非全面调查是关于调研对象的局部的调查,通过调查达到对一个事物及其总体的较为深刻的认识。这种调查包括个案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等。
以对调查对象的认识程度分,有“走马观花”、“下马观花”和追踪调查三种类型。“走马观花”是一种对调研对象进行大概了解的方法,由此达到初步认识调研对象的目的。“下马观花”是通过对调研对象详细的调查与分析,从而达到对其本质的认识。追踪调查是根据实践的推进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追踪调查以认识其规律及其本质特征。
以调研人员接触对象的方式分,主要有直接调查和间接调查。直接调查是调研人员与调研对象直接接触,以达到认识调研事物的方法。它的可靠性比间接调查高。这种类型的具体表现形式很多,如观察法、实验法和访问法等。间接调查是指调研者通过其他媒介来收集调研对象的材料,从而间接地把握客观情况。这种类型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很多,如电话调查,媒体调查、文献调查就属于这种类型。
以收集资料的手段分,主要有提纲调查、问卷调查和调查会。提纲调查是将所需调研内容预先拟定一份提纲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所获取的材料较为系统。根据需要,还可采用详细提纲调查和简要提纲调查的方式。问卷调查是将所要调查的内容,具体分解为一系列有联系的可测变量,以便进行定量分析。这种调查要取得信度和效度,关键在于问卷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其指标体系应有严格地内在规定性。属于这类调查的还有统计表格调查、社会特征测量,以及各种评估和测评等。调查会是一种传统的调查方法,又是经常采用的调查方法。开调查会每次人数三五个或七八个,到会的人应是有经验的专家、干部、群众。开调查会必须给予时间,必须有调查纲目,必须口问手记,必须甘当小学生。
(二)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的方法在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中,调查和研究属于两个不同的程序,分别有自己不同的方法。
1.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的方法
(1)座谈调查法:座谈调查法,也称为开调查会法,是指召集有关知情人、当事人在一起进行座谈,通过座谈讨论,达到了解情况、收集信息目的的一种直接调查法。特点是信息集中,易于当场辩明是非、真伪,便于调研者筛选、优化信息,从而提高信息的信度和效度。同时,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座谈调查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①要选择明了情况、各个方面的代表性、便于发表意见的对象参加座谈,同时,人数要适当;②要建立民主融洽的座谈气氛,消除座谈参加者的拘束情绪,不使人产生神秘莫测的感觉;③要根据调查内容提前拟订提纲,提前向座谈参加者通知,以便与会者事先做好发言准备;④要做讨论式调查,调查主持者不应把自己排除在座谈之外,而是要主动同与会者一起参加讨论。
(2)访问法:访问法也称访谈法,是调查者依据调查提纲或问卷与调查对象直接交谈,收集语言资料的方法,是一种口头交流式的调查方法。主要特点是,被调查者与调查者是采用对话、讨论等面对面的交往方式,因而整个访谈过程实际上访问者与被访问者互动的过程,即是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3)观察法:是指观察者深入现场或进入一定情境,运用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直接观察调查对象,获得非语言资料的方法,这是一种获得直接资料的调查方法。
做好观察,必须注意积累知识,总结经验,提高观察能力;要客观地观察,要注意现场的真实性;实地考察,既要略看,又要细看;考察某些现场,要及时,不要丢掉时机。
观察法的实施过程,可以分为确定调查对象;制定观察计划和提纲;进入观察现场;与被观察者建立友好关系;观察与记录等五个步骤
(4)问卷调查法:也叫书面调查,就是用卷面形式调查情况的一种方法。卷面应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设计而成的调查表。调查表发给被调查者,认真以文字或符号自行填写,然后进行集中统计、分析。
问卷调查的一般程序:设计调查问卷,选择调查对象,分发问卷,回收问卷和审查问卷。
问卷的一般结构:问卷一般包括前言、主体、结语三个组成部分。“前言”是对调查的目的、意义及有关事项的说明。“主体”包括调查的问题和回答的方式,以及对回答的指导和说明等内容,是问卷的主要组成部分。“结语”是简短的对被调查者的合作表示真诚的感谢。
当然,调查的方法很多,以上所列举的是常用的几种方法,还有头脑风暴法、反向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派生德尔菲法等。不管运用哪一种方法,取决调查的实际需要,更多的时候是在调查中几种方法同时运用。
2.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方法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获得丰富材料,必须经过认真研究,以认清本质,把握规律。在调查基础上的研究,是调查的深化和发展。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八种。
(1)矛盾分析法: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的理论、法则,具体分析调查对象的内部矛盾及其运动状况,通过认识矛盾去认识调研对象的一种分析研究方法。
(2)系统分析法:这是把调查的对象放在整体系统中进行认识、比较、分析的方法。定性定量分析法:是关于认识事物的性质和数量的研究方法。
(3)定性分析:是确定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分析,主要解决“是不是”、“是什么”的问题。
(4)定量分析:是为了确定认识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而进行分析,主要解决“是多大”、“有多少”等问题。
(5)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6)逻辑分析法:就是以思维的逻辑形式即概念、判断、推理从已有的认识合乎逻辑的推论出新的认识的方法。具体方法有: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抽象和概括、分类和比较。
(7)结构功能分析法:是分析事物或现象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论分析方法。(8)因果分析法:即分析事物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三、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方案的设计(一)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总体方案的设计1.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
(1)调查目标,即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所要达到的具体目的。它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是研究成果的目标,即通过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
其次是成果形式的目标,即调查的成果用什么形式来反映。再次是作用的目标,即这次调查究竟要起到什么样的作用?(2)调查内容和工具
调查内容是通过调查指标反映出来的,因此,设计调查指标的过程也就是设计调查内容的过程。调查工具是指调查指标的物质载体。如:调查提纲、表格、问卷、卡片等等。
设计的调查内容、调查指标,最后都必须通过调查工具表现出来。
(3)调查地域,即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在什么地区进行,在多大的范围内进行。调查地域的选择要有利于达到调查的目的,有利于实地调查工作的进行,有利于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4)调查时间,即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在什么时间进行,需多少时间完成。(5)调查对象,是指实施调查工作的基本单位及其数量。
(6)调查方法,包括搜集资料的方法和研究资料的方法。如何选择最适合、最有效的调查方法,是设计调查总体方案的一个重要内容。
(7)调查人员的组织。(8)调查经费的计划。
(9)调查工作的安排,主要是调查任务的安排和调查时间的安排。2.设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原则
(1)实用性原则。设计调查方案必须着眼于实际应用,只有实用性强的调查方案才能真正成为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调查工作的行动纲领。为了贯彻实用性原则,就必须从调查课题的实际需要出发,并根据调查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慎重设计调查方案。
(2)时效性原则。设计调查方案必须充分考虑时间效果,特别是一些应用性的调查课题,往往有很强的时间性。
(3)经济性原则。计设调查方案必须努力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力争用最少的人、财、物力和时间的投入,取得最大的调查效果。
(4)一定的弹性原则。任何调查方案都是一种事前的设想和安排,它与客观现实之间总会存在着或大或小的距离。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又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设计调查方案时,对于调查工作的具体安排和要求,应有一个上下滑动的幅度,应保持一定的弹性。
(二)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1.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1)逻辑分析,即用逻辑学的方法来检验调查设计的可行性。(2)经验判断,即用以往的实践经验来判断调查设计的可行的。
(3)试验调查,即通过小规模的实地调查来检验调查设计的可行性并根据试验调查的结果来修改和完善原设计的调查方案。
逻辑分析方法,主要适用于对调查指标的设计进行可行性研究。另外,有些操作定义的设计在逻辑上是正确的,但在实际调查中却往往行不通。
经验判断的局限性就更为明显,因为人们的实践经验不同,判断能力不同;即使经验丰富、判断力强的人,也只能判断那些比较熟悉的东西,而对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就很难单凭过去的经验去作判断。
试验调查才是对调查设计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2.试验调查的实施
试验调查的目的是检验调查目标的设计是否恰当,调查指标的设计是否正确,调查人员的能力是否适应,调查工作的安排是否合理,即对设计的调查方案本身进行可行性研究。
试验调查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试验调查的对象要力求规模较小、数量较少、类型较多、代表性较强,要努力保持试点单位的自然状态。
(2)组织精干的调查队伍。(3)采用灵活的调查方法。
(4)进行多点的对比调查。对于比较复杂的调查课题,试验调查不应该只在一个点上试验,而应进行多点的对比。
(5)采取多点对比的方法进行调查。可以是同方案的多点对比,也可以是不同方案的多点对比,可以是同方案的重复对比,也可以是不同方案的先后对比或交叉对比。
(6)做好试验调查工作的总结。要认真分析试验调查的结果,找出成败得失的主客观原因;修改和完善原设计调查方案,使其真正成为切实可行的社会调查的行动纲领;要制定培训调查人员的具体计划,使试验调查的成果能逐渐变成全体调查人员的共同经验和财富。
(7)制作调查工具。设计调查提纲、表格、问卷、卡片等。
第二节调查研究的主要方法
调查研究的方法很多,有座谈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头脑风暴法、反向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派生德尔菲法等,这里主要介绍我们公安机关常用的问卷法、访问法和观察法等。
一、问卷法
问卷法是指调查者将事先设计好的问卷(调查提纲或询问表)通过组织形式交给被调查者,让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完毕,然后通过由调查者收回,进行统计汇总,以取得所需的调查资料的调查方法。
问卷法经常与抽样调查相结合,成为一种重要的、应用广泛的收集资料方法。问卷法是一种间接的、书面的访问,调查者一般不与被调查者见面,而由被调查者自己填答问卷。根据调查目的设计好问卷是搞好调查的关键。
一份完美的问卷,必须是问题具体,重点突出,使被调查者乐于合作,能准确地记录和反映被查者回答的事实,而且便于资料的统计和整理。它省时、省力、匿名性强。但调查质量难以保证,并要求被调查者有定的文化水平。
(一)问卷的类型与结构1.问卷的类型
问卷主要有两种类型,即自填式问卷和访问式问卷。自填式问卷是通过邮寄或分发的方法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访问问卷是在现场询问并代填。两类问卷的共同点是统一格式、标准答案、汇总统计与处理等。
2.问卷的结构
问卷虽然都包含一组问题,但仅仅有一组问题并不能成为一份问卷。一般来说,问卷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封面信。这是一封致被调查者的短信。它主要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的内容、调查的目的、调查的意义以及希望被调查者合作等内容。
(2)指导语。这是对如何填写问卷、如何回答问题的说明。
(3)问题及答案。这是问卷的主体。从形式上看,有开放式与封闭式问题之分,二者各有优缺点;从内容上看,又有行为问题、态度问题与背景资料问题之别。
(4)编码。这是将各种回答转换成数字,以便于进行计算机处理。(二)问卷设计步骤
1.初步探索。这是整个调查研究从设计阶段到资料收集阶段的过渡,是把调查内容转换为具体的问题。2.设计初稿。这是根据初步探索得到的认识和结果,调查者动手设计问卷、答案,并形成初稿。
3.试用和修改。问卷的试用在问卷设计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问卷至少经过一次试用修改后,才形成用于正式调查的问卷。
(三)问题及答案的设计
问题及答案的形式:开放问题只需在问题下面留下适当空白即可;封闭问题常用的形式有:(1)填空式;(2)是否式;(3)多项选择式;(4)矩阵式;(5)表格式。要注意各种形式的作用和特点。
问题的语言及设计要求:书面语言是问卷的基本材料。问卷设计对语言的基本要求是:(1)所用语言是否简单;(2)问题是否可再缩短;?(3)问题是否有双重含义;?(4)语言是否有倾向性;(5)问题是否以否定形式提出;(6)回答者是否具备必要的知识;(7)问题是否含糊;(8)问题中的概念对所有人是否有同样含义;(9)应否采用间接方式提问;(10)问题的参照框架是否清楚。
答案的设计要求:(1)要保证答案具有互斥性和完备性,即所列的答案要包括所有可能的回答,又不能相互重叠或相互包含。(2)要根据研究需要确定变量的测量层次。(3)要精心考虑列举的类型和归入“其他”一项的类型,以达到测量和研究的目标。
问题的数量:问题数目要依研究内容、样本的性质、分析的方法、拥有的人力和财力等多种因素而定。总的来说,不宜太长,一般以回答者在30分钟内完成为宜。
问题的次序按下列原则安排:(1)简单易答的问题放在前面;(2)开放性问题、敏感的问题放在后面:(3)能引起回答者注意的问题放在前面;(5)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安排;(6)先问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态度方面的问题,最后问个人背景材料。
(四)问题的种类、结构
调查所要询问的问题,是问卷的主要内容。要科学设计调查问卷,必须弄清楚问题的种类、问题的结构和设计问题应该遵循的原则。
1.问题的种类
问卷中要询问的问题,大体上可分为四类:
(1)背景性问题,主要是被调查者个人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情况、行业、职业、职务或职称、收入、宗教信仰、党派团体等。有时还包括被调查者家庭的某些基本情况,如家庭人口、家庭类型、家庭收入等。它们是对问卷进行分析研究的重要依据。(2)客观性问题,是指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各种事实和行为。如:“您家住宅面积有多少平方米”、“去年您单位人均纯收入多少元”等等,都是事实方面的问题。又如:“您今年休假时外出旅游到了哪些地方”等等,都是行为方面的问题。
(3)主观性问题,是指人们的思想、感情、态度、愿望等一切主观世界状况方面的问题。如:“您对自己目前所得到的报酬是否满意?”“您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从事什么职业?”等等。
(4)检验性问题,为检验回答是否真实、准确而设计的问题。如在问卷中先问:“您今年多少岁?”在问卷后再问:“您哪年结婚?”“当时多少岁?”又如:先问收入、再问支出,或先问支出、后问收入等等。这类问题,一般安排在问卷的不同位置,通过互相检验来判断回答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在上述四类问题中,背景性问题是任何问卷都不可缺少的。因为,背景情况是对调查者分类和对不同类型被调查者进行对比研究的重要依据。其他三类问题,则依调查的目的、内容而定。例如,人口调查主要涉及客观性问题,民意测查则主要涉及主观性问题,只有比较复杂的调查问卷(特别是经济调查问卷),才需要设计检验性问题。
2.问题的结构
问题的结构,即问题的排列组合方式。它是问卷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便予被调查者回答问题,同时也便于调查者对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设计的问题一般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排列:
(1)按问题的性质或类别排列,而不要把不同性质或类别的问题混杂在一起。如,把背景方面的问题放在问卷的前面或后面,把经济方面的问题、生活方面的问题、家庭方面的问题等等都相对集中地放在一起。这样,就便于被调查者按向题的性质先回答完一类问题,再回答另一类问题,而不至于使他们回答问题时思路经常中断和来回跳动。
(2)按问题的复杂程度或困难程度排列。一般地说,应该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先客观事实方面的问题,后主观状况方面的问题;先一般性质的问题,后特殊性质的问题。特别是敏感性强、威胁性大的问题,更应安排在问卷的后面。这有利于增强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信心,有利于把回答逐步引向深入,而不至在一开头就把他们难住了,不知如何回答。
(3)按问题的时间顺序排列。一般地说,应该根据调查事物的过去、现在、将来的历史顺序来排列问题。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先问当前的有关问题,然后由近及远地追溯过去的情况。但是,无论是由远到近还是由近及远,问题的排农时间顺序上都应该有连续性、渐进性,而不应该来回跳跃,打乱被调查者回跳跃,打乱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思路。总之,问题的排列要有逻辑性。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也不排除对某些问题非逻辑安排。例如,许多人在回答逐年生产或收入情况时,往往有“不断增加”的回答定势。为了打破这种回答定势,就可以把有关问题的时间顺序颠倒一下,或分别安排在问卷的不同部分询问。此外,检验性问题也应分别设计在问卷的不同部分,否则就难以起到检验作用。
3.设计问题的原则
要提高问卷回复率、有效率和回答质量,设计问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客观性原则,即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情况。例如,现在调查目前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家庭生活耐用消费品情况,如果仅仅设计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等老“几大件”,就大大落后于实际。
(2)必要性原则,即必须围绕调查课题和研究假设设计最必要的问题。设计的问题数量过少、过于简略,无法说明调查所要说明的问题;数量过多、过于繁杂,不仅会大大增加工作量和调查成本,而且会降低回答质量,降低问卷的回复率和有效率,也不利于正确说明调查所要说明的问题。
(3)可能性原则,即必须符合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能力。凡是超越被调查者理解能力、记忆能力、计算能力、回答能力的问题,都不应该提出。
(4)自愿性原则,即必须考虑被调查者是否自愿真实回答问题。
凡被调查者不可能自愿真实回答的问题,都不应该正面提出。例如,有的问卷提出这样的问题:“您是否有刑讯逼供行为?”“您贪污受贿过多少次?多少钱?”等等。对这类问题,被调查者一般都不可能自愿做出真实回答,或者干脆不予理睬,因此一般都不宜正面提出。
4.问题的表述
问卷调查一般是自填式的书面调查,被调查者只能根据书面问卷来理解问题和回答问题,因此,问题的表述就成为问卷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表述问题的原则
①具体性原则,即问题的内容要具体,不要提抽象、笼统的问题。
例如:“您认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该建立什么样的人生观?”、“您所在基层公安机关的风气好吗?”
对于“人生观”、“风气”这样一些抽象、笼统的问题,人们的看法往往很不相同,在没有明确操作定义的情况下,被调查者是无法回答的,即使勉强回答出来了,也是无法进行科学分析的。
②单一性原则,即问题的内容要单一,不要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合在一起提。例如:“您父母支持您干刑警工作吗?”、“你们单位的民警经常上网吗?”
对于这类复合问题,是无法准确回答的。因为,一个从事刑事侦查工作的民警,其父母的态度可能不一样;某一个公安机关的民警,有的经常上网,有的偶尔上网,有的从不上网。这样,对上述复合问题的任何回答,都可以说是对的,也可以说是错的。
③通俗性原则,即表述问题的语言要通俗,不要使用被调查者感到陌生的语言,特别是不要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
因为,一般被调查者不可能准确理解“育龄妇女”、“成本”、“消费结构”等专业术语的含义。
④准确性原则,即表述问题的语言要准确,不要使用模棱两可、含混不清、容易产生歧义的语言或概念。例如,应该避免使用“也许”、“好像”、“可能”这些模棱两可的语言。对“经常”、“有时”、“偶尔”这些含混不清的词语应当作当作具体说明。如:“经常”指每周一次或更多,“有时”指每月一至二次,“偶尔”是指每季一次或更少等。
对于“办案能手”、“模范民警”、“落后单位”这些容易产生歧义的概念,则应该设计出明确的操作定义。
⑤简明性原则,即表述问题的语言应该尽可能简单明确,不要冗长和嗦。实践证明,简明的问题,回答率和有效率一般都较高;冗长、嗦的问题,容易含混不清、产生歧义,回答率和有效率反而大大下降。
⑥客观性原则,即表述问题的态度要客观,不要有诱导性或倾向性语言:
例如:“您喜欢人民警察这一受人尊敬的职业吗?”、“多数青年人认为‘没有爱情的婚姻就应该离婚’,你同意吗?”
这种表述方式,包含了明显的倾向或诱导的含义,被调查者在趋同心理支配下往往做出肯定回答,但却不一定是自己的真实看法。另外,在问题的表述中要避免出现那些有权威的、享有盛誉的人或机构的名称;更不要直接引用他们的原话。
例如:“毛主席强调‘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您认为对吗?”“公安部要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严格执行五条禁令’,您拥护吗?”对于这类问题,被调查者一般是很难做出否定回答的。
⑦非否定性原则,即要避免使用否定句形式表述问题。由于人们一般习惯于用肯定句形式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因而用否定句形式表述问题往往会造成一些误解。
例如,“您是否赞成在民警办公室不抽烟?”回答“是”的人,很可是不反对在民警办公室抽烟的人;回答“否”的人,则可能是反对在民警办公室抽烟。如果改为“您是否赞成在民警办公室抽烟?”大概就不会产生上述误解了。(2)特殊问题的表述方式
对于某些敏感性强、威胁性大的特殊问题,在表述方式上应该做些减轻威胁程度的特殊处理,以便被调查者易于面对这些问题,并敢于坦率[实回答。对特殊问题的处理,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释疑法,即在问题前面写一段消除疑虑的功能性文字。
例如:“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力’,您对您所在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有何评价?”
②假定法,即用一个假言判断作为问题的前提,然后再询问被调查者的看法。例如:“假如允许在职工作人员自由流动,您是否还愿意留在原单位工作?”
③转移法,即把回答问题的人转移到别人身上,然后再请被调查者对别人的回答做出评价。
例如;“对于实行民警年终考核末位淘汰制,一些人认为利大于弊,另一些人认为弊大于利,您认为哪种意见更符合实际?”
“对于婚姻关系中的第三者,有些人认为不道德,有些人认为无所谓,您同意哪种看法?”④模糊法,即对某些敏感问题设计出一些比较模糊的答案,以便被调查者做出真实的回答。例如,个人收人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许多人不愿做出具体回答。但是,如果这样设计:
您本人全年的收入是:
①l,000元以下②l,0002,000元③2,0005,000元④5001,-10000元⑤10,00030,000元⑥30,000-50,000元⑦50,000~100,0000元⑧100,00000以上这样,被调查者就有可能做出比较符合实际的回答了。(五)回答的类型和方式
问卷,对被调查者来说是一份答卷。与调查所要询问的问题一样,回答的类型、方式及其说明也是问卷的主要组成部分。回答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回答、封闭型回答和混合型回答。
开放型回答
所谓开放型回答,是指对问题的回答不提供任何具体答案,而由被调查者自由填写。例如:
您认为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社会稳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2.封闭式回答(1)填空式您有()个孩子。
(2)两项式
您的性别?(请在适用的括号里打O)男();女()
您家有组合式健身器材吗?(请在适当的方格内打√)有();没有()
这种回答方式,适用于互相排斥的两择一式的定类问题。
(3)列举式,即在问题后面设计若干条填写答案的横线,由被调查者自己列出答案的回答方式。如:
请问您选择职业时最看重什么条件?(请列举最重要的2个条件)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
这种回答方式,适用于回答有几种互不排斥的答案的定类问题。
(4)选择式,即列出多种答案,由被调查者自由选择一项或多项的回答方式。
您认为您所在的管区亟须解决的社会问题是什么?(请在您选择的项目后打√,可任选3项)
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空气污染水源不足人口膨胀社会秩序不好服务设施差管理混乱
这种回答方式,适用于有几种互不排斥的答案的定类问题。在几种答案中,规定选择一项,也可规定选择多项。
(5)顺序式,即列出若干种答案,由被调查者给各种答案排列先后顺序的回答方式。例如:您认为当前警察腐败最严重的表现是什么?(请按严重程度把下列问题的编号填写在后面的空格内,最严重的填在左边第一格,然后依次向右填写)
①借改革之名化公为私②行贿受贿③拉帮结派④公款旅游⑤假文凭、假证件⑥贪污⑦大吃大喝⑧走后门⑨养情人、包二奶⑩公款赌博。
这种回答方式,适用于要表示一定先后顺序或轻重缓急的定序问题。
(6)等级式,即列出不同等级的答案,由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意见或感受选择答案的回答方式。
例如:您对您所在单位的从优待警工作是否满意?(请按您的感受在下列适当的空格内打“√”)
①很满意②比较满意③无所谓④不满意⑤很不满意⑥不知道
常用的表示等级的词语还有:非常喜欢,比较喜欢,无所谓,讨厌,非常讨厌;完全同意,同意,中立,不同意,坚决不同意,无可奉告;经常,有时,偶尔,没有,不适用;很好,可以,不好,很差,无所谓;等等。此外,还可以用数字来表示等级。如:
或者:
赞成口口口口口不赞成同意口口口口口不同意满意口口口口口不满意高兴口口口口口不高兴喜欢口口口口口不喜欢0-1-254321
(7)矩阵式,即将同类的几个问题和答案排列成一个矩阵,由被调查者对比旨进行回答的方式。如
您认为当前最严重的社会问题是什么?(请在适当的方格内打√)
非常严重比较严重一般不太严重无所谓不知道
①下岗失业问题口口口口口口②社会治安问题口口口口口口③贫富分化问题口口口口口口④国民素质问题口口口口口口⑤官员腐败问题口口口口口口⑥社会公德问题口口口口口口这种回答方式,适用于同类问题、同类回答方式的一组定序问题。(8)表格式,即将同类的几个问题和答案列成一个表格,由被调查者回答的方式。它实际上是矩阵式的一种变形,如表:
项目下岗失业问题社会治安问题贫富分化问题国民素质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社会公德问题非常严重比较严重一般不太严重无所谓不知道说明:请在您认为最合适的栏目中打√
封闭型回答有许多优点,它的答案是预先设计的、标准化的,它不仅有利于凋查者正确理解和回答问题,节约回答时间,提高问卷的回复率和有效率,而有利于对回答进行统计和定量研究。封闭型回答还有利于询问一些敏感问题,调查者对这类问题往往不愿写出自己的看法,但对已有的答案却有可能进行真的选择。封闭型回答的缺点是:设计比较困难,特别是一些比较复杂的、答案多或不太清楚的问题,很难设计得完整、周全,一旦设计有缺陷,被调查者就法正确回答问题;它的回答方式比较机械,没有弹性,难以适应复杂的情况,以发挥被调查者的主观能动性;它的填写比较容易,被调查者可能对自己不,甚至根本不了解的问题任意填写,从而降低回答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混合型回答
所谓混合型回答,是指封闭型回答与开放型回答的结合,它实质上是半封,半开放的回答类型。
例如:您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请在最合适的空格中打√)①提高专业水平②加入党组织③增加收入④改善住房条件⑤调换工作单位⑥找对象⑦得到理解和支持⑧其他(请说明)您对解决这些问题是否有信心?为什么?(六)编码所谓编码就是对每一份问卷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答案编定一个唯一的代码,并以此作为依据对问卷进行数据处理。编码分为前编码与后编码。编码数据种类:定类:通常用一个框,个位数为多。定序:通常用一个框,个位数为多。定距:通常用一个以上框,不确定。定比:通常用一个以上框,不确定。
(七)问卷调查的实施(一)问卷调查的一般程序1.一般程序
探索性的工作、设计调查问卷、选择调查对象、分发问卷、回收和审查问卷。2.问卷数量
调查对象=研究对象/(回复率×有效率)
如假定研究对象为200人,回复率是80%,有效率是90%,那么调查对象就是200/(80%×90%)=278(人)
(二)努力提高问卷的回复率
1.争取知名度高、权威性的领导机构去支持2.要挑选恰当的调查对象3.要选择有吸引力的调查课题4.要提高问卷设计的质量5.要采取回复率较高的调查方式二、访问法
(一)访问调查法的概念
访问调查法,也称访问法,访谈法。访问调查法,就是访问者通过口头交谈等方式向被访问者了解社会实际情况的方法。访问调查,一般都是访问者向被访问者作的面对面的直接调查,是通过口头交流方式获取社会信息的口头调查。
访问调查的最大特点在于,整个访谈过程是访问者与被访问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过程。
访问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社会实际情况。但是,访问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心理活劝的活生生的人。因此,访谈过程,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访问者只是在人际交往中,与被访问者建立起基本的信任和一定的感情,并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访谈,才能使被访问者积极提供他所掌握的社会情况。这说明,要取得访问调查的成功,访问者不仅要认真做好访谈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而且要善于进行人际交往,熟练地掌握访谈技巧,并有效地控制整个访谈的过程。
访问调查法的这些特点说明,它是比实地观察法更高一个层次的调查方法,它能比实地观察法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社会情况,同时它也是比实地观察法更复杂,更难于掌握的社会调查方法.
(二)访问调查法的种类
访问调查法的种类,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作不同的划分。根据访问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标准化访问和非标准化的访问;根据访问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访问和间接访问。
1.标准化访问(亦称结构性访问)
是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问。
这种访问的特点是:选择访问对象的标准和方法、访谈中提出的问题、提问方式和顺序、以及对被访问者回答的记录方式等都是相同的,甚至连访谈的时间、地点,周围环境等外部条件,也要求保持基本的一致。标准化访问的最大好处是,便于统计访问的结果,便于对不同被访问者的回答进行对比分析。但是,这种访问方法又缺乏弹性,难于灵活反映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难于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同时也不利于充分发挥访问者和被访问者的积极性主动性。
2.非标准化访问(亦称非结构性访问)是按照一个粗线条的访问提纲所进行的访问。
这种访问方法,对访问对象的选择、对方谈中所要询问的问题,也有一个基本的要求,担可根据访谈时的实际情况作必要的调整。至于提问的方式和顺序、对回答的记录、访谈时的外部环境等,都不作统一的规定和要求,而由访问者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非标准化访问,有利于充分发挥访问者和被访问者的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适应千变万化的客观情况,有利于拓宽和加深对问题的研究。但是,这种方法对访问者的要求较高,对访问结果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直接访问就是访问者与被访问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这种访问方式。又可以分为“走出去”的方法进行实地访问。
间接访问,就是访问者通过电话或书面问卷等工具对被访问者进行访问。电话访问在发达国家使用较多,其优点是时间快、费用低、保密性强,单质能询问比较简单的问题,对没有电话者无法使用。再我国电话事业逐步发展起来之后,电话访问也有较大的用途。至于书面问卷调查的方法,我将在下一章中作专门的论述。(三)访问的程序和技巧
访谈过程,大体上可分为接近被访问者、提出询问的问题,引导和追询,访谈的结束等几个环节。要取得访谈的成功,访问者必须在访谈过程的各个环节上,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各种访谈技巧,
1.接近被访问者
访问的第一步是接近被访问者,接近被访问者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称呼的问题。称呼恰当,就为接近被访问者开了一个好头,称呼搞错了,就会闹笑话,甚至引起对方的反感,影响访问的正常进行。
2.提问的方式
一般说来,访问者对实质性问题都比较重视,而对功能性问题却往往比较忽视,或者不善于运用。然而,提问的技巧恰恰突出地表现在功能性问题上。一个熟练的访问者,不仅要善于以恰当的方式提出各种实质性问题,而且要善于灵活运用各种功能性问题,促进访谈过程的顺利发展。
提问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或开门见山,直来直去,或投石问路、先作试探,或顺水推舟,逐波前进,或逆水行舟、溯源而上,或顺藤摸瓜、逐步发展,或借题发挥;跳跃前进,或竹笋剥皮、层层深入,或枯井打水、一竿到底,或耐心开导、循循善诱;或点穴拿筋、旁敲侧击,。
究竟采取哪种方式提出问题,这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要考虑问题本身的性质和特点。一般来说,比较尖锐、复杂、敏感和威胁性较大的问题,应采取谨慎、迂回的方式提出,反之,则可大胆、正面地提出。二要考虑被访问者的具体情况。一般来说,对思想上顾虑重重,性格孤僻,多疑,或对情况不太熟悉,理解问题能力较差的被访问者,应采取耐心解释,循循善诱、逐步前进和深入的方式提。出问题,反之,则可单刀直入地连续提出问题。三要考虑访问者与被访问者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在访问者与被访问者互不熟悉,尚未建立基本信任和初步感情的情况下,应采取耐心、慎重的方式提出问题,反之,则可直率、简捷地提出问题。总之,提问方式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只有从上述三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最恰当的方式提出问题,才能取得良好的访谈效果。但是,不管采取哪种方式提出问题,都应顺乎自然,随机应变,使访谈过程在平等、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决不可象查户口或审问那样;搞成简单生硬的对话。
3.引导和追询访谈过程中不仅要提问,而且需要引导和追询。与提问不同,引导不是提出新的问题,而是帮助被访问者正确理解和正确回答已经提出的问题。因此,引导实质上是提问的延伸或补充,是访谈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或手段。
如何进行引导呢?这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果是被访问者对问题的理解不正确,就应该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对问题作出具体解释或说明,如果是被访问者有思想顾虑,就应该摸清顾虑所在,然后采取对症下药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消除顾虑,如果是被访问者一时遗忘了某些具体情况,就应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帮助对方进行回忆,如果是被访问者的回答离题太远,就应寻找适当时机,采取适当的方式,有礼貌地把话题引上正轨,如果是中断的访谈重新开始,就应该简略地回顾一下前面交谈的情况,复述一下尚未回答完的问题。总之,只要排除了干扰和障碍,使访谈过程得以按预定计划顺利发展下去,就算达到了引导的目的。
追询不同于提问,也不同于引导,它不是提出新的问题,也不是排除回答中的障碍,而是为了使被访问者能真实、具体、准确、完整地回答问题。从帮助被访问者正确回答问题来看,追询与提问、引导也有密切的联系,它是更深入地提问,是更具体,更准确,更完整的引导。在许多访谈过程中,追询也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和环节。
应当指出,追询一定要适当。所谓适当,有两层含义:一是要适时。追询与引导不同,一般来说,引导要及时,追询则应放到访谈的后期进行。这是因为追询是一种比较尖锐的访谈形式,搞得不好就会妨碍整个访谈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在访谈过程中,应先将一般性问题问清楚,而把需要追询的问题记下来,留到访谈后期再去追问。当然,对某些细小的、具体的问题也可在对方回答问题时立即作些补充追询,但从总体来看,重大问题的追询只宜放在访谈的后期进行。二是要适度。一般来说,追询应以不伤害被调查者的感情为原则,即使是反感追询,最后也应缓和一下气氛,这样就不致于给今后的访问留下无法弥补的隐患。
4.访谈的结束和再次访问
访谈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做好结束工作。一般来说,访谈的结束应该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适可而止,二是要善始善终。
所谓适可而止,主要掌握两条:第一,每次访谈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一两个小时为宜。但也不能过于机械,而应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例如,在农村作访问调查,夏夜乘凉和冬闲烤火时,就可作较长的交谈,如果被访问者对调查既有兴趣又有研究,那么访谈时间就可延长一些。但是,访谈时间的延长,一般应以不妨碍被访问者的正常职业活动和正常生活秩序为原则。被访问者要上班了、要下地了,要吃饭了,要睡觉了,你就应该及时结束访谈活动。第二,访谈活动必须在良好的气氛中进行。如果被访问者疲劳了、厌倦了、情绪变坏了,或者是男人与你交谈,女主人在一旁赶鸡、打狗,骂小孩,或者是别人里来了客人要接待,或者是发生了紧急事情要处理,总之良好的交谈气氛一经破坏,就应马上结束访谈活动。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如果还要坚持访谈下去,那么,不仅会大大降低访问调查质量,而且还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甚至影响到以后的再次访问。
从接近被访问者开始,经过提问,引导,追询、到访谈的束,这就是一次访谈活动的大体过程。访谈过程的每一个阶段环节,都有许多技巧问题。熟练地掌握各种访谈技巧,对提高谈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访问调查应力争通过再次访谈活动完成调查任务,但能否到这一点,却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首先,取决于调查内容和方法;调查内容不多,而且比较简单,就有可能一次完任务,反之,就需要进行多次访问。从调查方法来说,抽样调查特别是普查中的访问,一般应一次完成调查任务。典型调查,特别是实验调查法中的访问,则往往需要多次反复地进行。其次,取决于访问者的素质和工作。一个有经验的访问者,事先做好了访谈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又能有效地控制访谈的具体进程,就有可能一次访谈解决问题,反之,就可能需要进行再次,甚至多次访问。最后,还要取决于被访问者的合作态度和具体情况。一个积极合作的被访问者,既了解情况又有较充裕的时间,就有可能通过一次访问完成任务,反之,就往往需要进行多次访问。这说明,再次访问和多次访问,在访问调查中是经常发生的。
再次访问,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补充性再次访问,就是原定调查任务由于种种原因在第一次访谈中没有完成,或访谈后发现了遗漏或错误之处,然后再去作补充访问。二是深入性再次访问,就是原来就计划进行二次或多次访问。第一次只是了解一般情况,熟悉被访问者,以后再作深入的访问。三是追踪性再次访问,就是第一次访问后间隔一段时间,仍按照第一次访问的基本内容对原调查对象进行的再次访问。
(四)进行访问调查时应注意的问题:1.访问调查的准备工作主要是;
(1)要准备好详细的访问提纲和问题,要学习与调查内容有关的各种知识。
(2)要选准访谈的具体对象,要尽可能充分了解被访问者访谈对象的选择要服从访谈内容的需要,要找那些最了解情况的人来回答最适合的问题,而决不可事事都找“一把手”,件件都问“当家人”。
(3)要选好访谈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场合。访谈地点和场合的选择,应以有利于被访问者准确回答问题和畅所欲言为原则。一般来说,有关工作方面的问题,以在工作地点访谈为宜。有关个人或家庭方面的问题,则以在家里访谈为好,这样可便于被访问者寻找或核查准确回答问题的有关材料。但是,如果被访问者不愿意在工作地点或家里接待访问者,那么,也可选择在某些公共场所,如招待所、旅馆,餐厅,公园,甚至在马路上进行交谈。至于访问的具体场合,最好是能单独与被访问者个别交谈,这样可避免其他人的干扰,有利于双方畅所欲言。但是,如果被访问者没有顾虑,访谈内容不仅对其他人没有威胁,而且还会引起他们的兴趣,那么也不妨在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进行访问。总之,访问时间,地点和场合的选择,都应有利于访谈过程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提高访问调查的质量和效率。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取得访问成功的首要前提,理解,尊重,平等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基础。面对素不相识的被访问者,怎样才能在理、尊重。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1)要表明来意,消除疑虑。(2)要虚心求教,以礼待人。
(3)要平等交谈,保持中立。实践证明,只要访问者在理解、尊重、平等这三个方面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对被访问者以诚相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就有可能较快地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有可能为成功地进行访问创造必要的前提。
3.重视访问中的非语言信息
访问技巧,首先是语言技巧。但是,在人际交往中,不仅语言可以传递信息,而且人的外貌、行为,表情、以至周围的环境等非语言因素也能表达一定的信息。因此,在访谈过程中,既要重视语言信息的交流,又要重视非语言信息的交流。
(1)衣着、服饰,打扮等外部形象,往往是一个人的职业、教养,经济状况和兴趣爱好等内在素质的反映。
(2)任何行为都是受思想,感情支配的。
(3)人们周围的环境,包括各种用具,器物,陈设、以及某些活动,状态,也蕴藏着一定的信息。
应该指出,同样的非语言信息,在不同对象,不同情景下往往具有不同的含义。例如,一个讲究衣着打扮的人,既可能是一个很有教养,作风严谨的人,也可能是一个内心空虚的花花公子。一个有豪华;陈设的家庭,既可能是一个贡献卓著、经济富裕的家庭,也可能是一个巧取豪夺、发不义之财的家庭。不仅如此,同样的行为,动作,姿态和表情,在不同的情况下也有种种不同的含义。因此,在访谈过程中,决不能仅仅根据某些表面的非语言信息就轻率做出判断,而必须把非语言信息与语言信息,外部现象与内在本质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非语言信息做出正确的评价和解释。
4.作好访问记录
访问调查,一般都要做记录。对当场做记录,有的被访问者有顾虑,有的则恰恰相反,你记得越认真,他谈得越起劲。实践证明,对有顾虑的被访问者,只要认真做好思想工作,一般都能消除顾虑。如个别人还有顾虑,则可访问时不当场记录,事后再去追记。
标准化访问的记录比较好办,按照规定的记录方式,把被访问者的回答记录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问卷,卡片上就行了。非标准化访问的记录则比较困难,因为当场记录往往会分散访问者的注意力,降低访谈的质量和进度。为了做到访谈,记录两不误,可以采取两人一起访问的办法,一人专门访谈,一人专门记录,也可以用录音机来记录,但一定要征得对方同意,否则就是不道德的,甚至是侵犯人权的行为。由于录音机记录最终还要用笔记下来,因此,笔记是各种访问记录的最基本的形式。
笔记有三种方法:
一是速记,即用速记法把对方的回答全部记下来,然后再进行翻译和整理。二是详记,即用文字当场作详细记录,这样不需翻译,任何入都可以看懂记录。三是简记,即用一些符号或缩写来作记录,如用“W”代表商品,用“G”代表货币,用“V”表示同意,用“X”表示不同意,用“I”代表男性,用“O”代表女性,把资产阶级缩写成“鳗”,把社会主义缩写成“议”等等。
无论是详记还是简记,在记录内容上都应抓住五点:一是记要点,即主要事实、主要过程、主要经验、主要教训、主要观点、主要意见等等。二是记特点,即具有特色的事件和情节具体有个性的语言和表情特别是要注意捕捉那些“思想闪光”式的语言。三是记疑点,为了不打断对方的思路和谈话,应把各种有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留待访谈后期询问;或访问后再去作调查。四是记易忘点,如人名,组织的名称、时间,地点,以及各种各样的数据等。五是记自己的主要感受点。在访谈过程中,访问者必有一些片断的思索、联想和感受,对这些自己的“思想闪光”,也应及时记下来,以免时过境迁又遗忘了。应该指出,上面所说的这“几点”,不仅包括语言信息,而且包括各种非语言信息。只有这样的记录,才是真实,全面,具体,-生动的记录,才是最有效的记录。
5.对无回答的处置在访问调查中,经常出现无回答的问题。这有两种情况;一是计划访问的对象出了差,请了假或不在家,二是计划访问的对象不合作,拒绝回答问题。对这两种对象都不应轻易放弃。因为他们都是按原设计方案选定的,他们往往代表着一些类型,那些常不在家的人多是搞经营,跑运输和外出的劳动力,那些不合作者更往往是知情者、关键人或特殊人。如果缺少了对他们的调查,那么,全面调查就会不全面,典型调查就会不典型,抽样调查就会使样本失去某些代表性。
对于不在调查现场的人,一般有四种处置方法,一是了解清楚他什么时候回来,再作补充调查,二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追踪到他所在的地方去作访问,三是如果访问调查只是涉及到一些事实和行为方面的问题,而不涉及到观念,情感方面的问题,那么也可考虑找一些熟悉情况的人代他回答。在上述三种作法都行不通而调查工作又不允许拖延时,就采取第四种方法,即用备用的调查对象代替或者放弃。
对于不合作者,更应做细致的工作。首先应认真研究不合作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方法予以处置。
三、观察法
(一)观察的类型
实地观察,是社会调查的一种基本方法。要掌握实地观察法,必须先弄清实地观察法的概念、特点和种类等问题。
1.实地观察法的概念
实地观察法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的观察仪器,直接了解当前正在发生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的方法。
2.实地观察法的特点
(1)它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认识活动。(2)它是运用一定观察工具进行的调查活动。
实地观察的观察工具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的感觉器官。一类是科学的观察仪器。(3)它的观察对象是当前正在发生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二)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也称局内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之中,并通过与被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参与观察。按照参与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1.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完全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群体之中,作为其中的一个成员进行活动,并在这个群体的正常活动中进行观察。
2.不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部分的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群体之中,以半“客”半“主”的身份进行活动,并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进行观察。
3.非参与观察也称局外观察,就是观察者不加入被观察者的群体,不参与他们的任何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
(三)间接观察
间接观察就是观察者借助科学的观察仪器去进行观察,即通过摄影、录制、探测、遥感等技术活动间接获取外部事物的感性材料。
间接观察能突破人类感觉器官的局限,获取更客观、更准确的观察材料,但往往缺乏真切的实感。
(四)实地观察的实施1.实地观察的一般原则
(1)客观性原则。观察的客观性,是进行实地观察的首要的、最基本的原则。(2)全面性原则。观察的全面性,是观察客观性原则的内在要求。(3)深入性原则。(4)持久性原则。(5)法律和道德原则。2.实地观察中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观察的对象和环境。要使实地观察的结果具有典型意义,就应该选择那些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对象作为观察的重点。
(2)选准观察的时间和场合。一定社会现象,总是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的。因此,实地观察要注意选择最佳观察时间和最佳观察场合。
(3)灵活安排实地观察的程序。观察程序有三种安排方法,即主次程序法、方位程序法和分析综合法。主次程序法就是先观察主要对象、主要部分、主要现象,然后再观察次要对象、次要部分、次要现象。方位程序法就是根据观察对象的位置,采取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等方位逐次观察。分析综合法就是先观察事物的局部现象、后观察事物的整体,或者先观察事物的整体、后观察事物的局部,然后再进行综合或分析,得出观察结论。(4)努力减少观察活动对被观察者的影响。观察者要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就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观察活动,尽量减少对被观察者的影响。
(5)把观察与思考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实地观察中要善于把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要善于把观察与比较结合起来,在观察中比较,在比较中观察。只有这样,才能捕捉到许多有价值的观察材料。
(6)认真做好观察记录。记录的方法,最好是同步记录,即在现场观察的同时记录下观察情况;如果不宜做同步记录,就应在观察后尽快追记。
(7)制作观察记录工具。有结构的实地观察,都要设计和制作观察的记录工作,即观察表格、观察卡片等。
第三节公安调查资料整理与调研报告的撰写
一、公安调查资料整理
(一)整理资料的意义和一般要求
要做好整理资料工作,首先应弄清它的重要意义和一般要求。1.整理资料的意义
整理资料,就是运用科学方法,对调查材料进行审查、检验和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工作过程。调查搜集的资料,一般有文字资料、数据资料、视听资料、实物资料等不同的类型。整理资料,主要是指文字资料和数据资料的整理。
2.整理资料的一般要求整理资料的一般要求是:
(1)要真实。整理所得的资料必须是确实发生过的客观事实,而不是弄虚作假,主观杜撰的情况。。
(2)要准确。事实要准确,特别是数据要准确。
(3)要完整。即反映某一社会现象的资料必须尽可能全面,以便真实地反映调查对象的全貌,如果资料残缺不全,就有可能犯以偏概全的错误,甚至失去研究的价值。
(4)要统一。这就是说,对于各个调查指标要有统一的解释,对调查指标的各项数值,其计算方法,计算单位也要统一。(5)要简明。就是整理所得的资料,要尽可能简单、明确,并使它系统化,条理化,以集中的方式反映调查总体的情况。。
(6)整理所得的调查资料还要力求具有新颖性。
总之,整理资料应力求真实、准确、完整、统一和简明,并尽可能做到新颖。只有在这样的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才能作出科学的调查结论。
(二)文字资料的整理
调查中的文字资料,包括文献调查的材料,观察记录,访问记录等。整理文字资料的一般程序是:审查、分类和汇编。
1.审查
审查,就是仔细推究和详尽考察调查资料是否真实可靠和合乎要求,它主要解决调查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格性问题。调查资料的真实性审查,也可称信度审查,就是看调查资料是不是真实可靠地反映了调查对象的客观情况。调查资料的合格性审查,主要是审查调查资料是否符合原设计的要求。
2.分类
调查资料的分类,就是根据调查资料的性质、内容或特征,将相异的资料区别开来,将相同或相近的资料合为一类的过程。分类是否正确,取决于分类标准是否科学。分类标准的确定,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3.汇编
汇编,就是按照调查的目的和要求,对分类后的资料进行汇总和编辑,使之成为能反映调查对象客观情况的系统、完整、集中、简明的材料。
对分类资料进行汇编,首先应根据调查的目的、要求和调查对象的客观情况,确定合理的逻辑结构,使汇编后的资料既能反映调查对象的真实情况、又能说明调查所要说明的问题;其次,要对分类资料进行初步的加工。如:给各种资料加上标题,重要的部分标上各种符号,对各种资料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编上序号,等等。
汇编资料的基本要求是:首先,要完整和系统。所有可用的资料都要汇编到一起,大类小类要井井有条,层次分明,能系统完整地反映调查对象的全貌。其次,要简明和集中。要用尽可能简短、明了的文字,集中地说明调查对象的客观情况,并注明资料的来源和出处。如有必要,还可对资料的价值和作用等作些简短的述评,以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三)数字资料的整理
数字资料的整理,一般要经过检验、分组、汇总、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四个步骤。1.检验
检验,就是检查、验证各种数字资料是否完整和正确。
数字资料的完整性检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检查应该调查的单位和每个单位应该填报的表格是否齐全,有没有漏单位或漏表格的现象,二是检查每张调查表格的答案是否完整,有没有缺报的指标或漏填的其他内容。
数字资料的正确性检验,就是看资料的内容是否符合实际和计算是否正确。数字资料的正确性检验,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一是判断检验,二是逻辑检验,三是计算检验。
(1)判断检验,就是根据已知情况来判断数字资料是否真实和正确。如已知某单位是比较落后的单位,而调查指标的数字却明显超过先进单位,那么,对于这些数字就应设法进一步审证和核实。
(2)逻辑检验,就是从数字资料的逻辑关系中来检验其是否正确和符合实际。一般说来,正确的答案是合乎逻辑的,而不合乎逻辑的答案则可能是不正确的。
(3)计算检验,就是通过各种数字运算来检查各项数学有无差错。
通过检验发现的各种问题,或表格不齐,或答案不全,或数字不真,或计算错误等等,都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补充或更正。对于一切无法补充或更正的数据,都应将整个调查表作为无效表格,剔除不计,以免影响整个调查数据的准确性。
2.分组
分组,就是按照一定标志,把调查的数字资料划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分组的目的在于了解各组事物或现象的数量特征,考察总体中各组事物或现象的构成情况。
对数字资料进行分组的一般步骤是:选择分组标志,确定分组界限,编制变量数列。3.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
汇总的数字资料,一般都要通过表格或图形表现出来,为此,就要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
(1)统计表
统计表是系统的表述数字资料的表式,它具有系统、完整、简明、集中的特点,而且便于计算、查找和进行对比研究。广义地讲,统计表包括统计调查中的调查表,汇总表、整理表、分析表以及分布统计资料所用的表式等。狭义的讲,统计表则仅仅指记载汇总结果和公布统计资料的表式。我们这里所讲的统计表,是就狭义而言的。
统计表的结构,从形式上看,一般由标题、标目(横标目、纵标目)、数字、表注等要素构成。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的结构包括主词和宾词两个部分。统计表按照主次的结构,可分为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三种。(2)统计图
统计图是表现数字资料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具有形象生动、直观、概括,活泼、醒目等特点,它可使读者一目了然,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统计图其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几何图、象形图、统计地图三种类型。绘制统计图的基本要求是:
绘制统计图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并根据绘图的目的任务和资料本身的特性,选取适合的图形
图示的内容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图示的标题、数字单位以及文字说明等,都应简明清晰,一目了然,便于掌握。
图形的设计要科学和准确,必须依据准确的资料,进行加工和计算,做到图示准确,数据分明,表现真实。
绘制的图形,要美观、大方、生动、鲜明,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二、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报告撰写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报告是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调查报告撰写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调查成果质量的高低和作用的大小。要撰写好调查报告,就必须了解调查报告的一般特点和类型,掌握调查报告的格式、结构和写法。
(一)调查报告的特点和类型
调查报告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一种常见的新闻体裁。但是,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应用文体,也不同于一般的新闻体裁,而有其自身的许多特点,可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
1.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的特点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是反映调查研究结果的一种书面报告。它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针对性。所谓针对性,就是目的明确,有的放矢。
(2)真实性。调查报告作为调查研究的成果,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尊重公安政治思想工作客观实际,用事实说话,而且这些事实必须是真实的。
(3)新颖性。任何调查报告都应该引用一些新颖的事实,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形成一些新的结论。只有这样的调查报告,才能达到提高人们认识,指导人们行动的目的。(4)时效性。调查报告要回答现实问题,就必须讲究时间效果。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上述四个特点,是互相联系的。针对性是调查报告的目的,新颖性、时效性是针对性的客观要求,真实性是调查报告的基础,是针对性、新颖性、时效性赖以存在的前提。
2.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可以分成许多不同的类型。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
一是根据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的内容划分,可分为综合性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和专题性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
综合性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涉及的问题比较广泛,反映的情况比较丰富,篇幅一般也较长。
专题性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内容比较专一,问题比较集中,篇幅一般也较短小。应当指出,综合性调查报告与专题性调查报告的区别,只是相对的。一般来说,综合性调查报告的内容较广、较“全”,相对而言,专题性调查报告的内容较窄、较“专”,它们之间并没有绝对分明的界限。
二是根据调查报告的主要目的划分,可分为应用性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和学术性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两大类。
应用性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就是以解决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现实问题为主要目的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大体包括下面六种: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现状的调研报告。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政策研究的调研报告。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总结经验的调研报告。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支持新生事物的调研报告。(二)调查报告的格式和结构
调查报告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但有它本身的基本格式和结构。这就是所谓的“定体则无,大体则有。”了解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和结构,是写好调查报告的重要前提。
1.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
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是指调查报告这一文体的大体式样。一般的说,调查报告由标题、前言、主体、结尾四部分构成,有的调查报告还有附录。(1)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作者都十分重视文章标题的制作。调查报告的标题,通常有三种写法;
一是用调查对象和主要问题作标题。如《关于目前青年民警思想动态的若干调查》等,这种标题比较简明、客观,但比较呆板,缺乏吸引力。
二是用一定的判断或评价作标题。如《一场牵动警心的民主讨论》等。这种标题的优点是,既表明了作者的态度,也揭示了主题,又富有吸引力。但调查对象和所要研究的问题在标题中不易看出。因此,采用这种标题时,一般都要有副题。这样,就把调查对象,内容及范围在副题中交代清楚了。
三是用提问作标题。如《XX公安分局的领导班子为什么涣散无力?》等。这类标题比较尖锐、鲜明,而且有较大的吸引力,一般用于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标题的写法灵活多样,无论采取哪种标题方法,都要求概括、简明、新颖、对称。也就是说,标题要能总括全篇的内容,要用最简洁的文字说明调查报告的主题,要有新鲜感,富有吸引力或感染力,还要与调查报告的内容相对称,既不能“帽大于头”,也不能“帽小于头”。(2)前言
前言,是调查报告的有机组成部分。前言写得如何,对激发读者的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前言有以下几种写法:
第一,主旨直述法,即在前言中着重说明调查的主要目的和宗旨。第二,情况交代法,即在前言中着重说明调查工作的具体情况。
第三,结论先行法。这种写法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直接把调查结论写在开头处,使人一目了然。
第四,提问设悬法。这种开头常用于总结经验或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前言部分的写作方法非常灵活,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究竟采用哪一种写法,要视调查报告的种类、目的、主体部分所使用的材料,以及调查报告的篇幅等情况,作适当选择。但是,一般来说,前言部分应围绕着为什么进行调查、怎样进行调查和调查的结论如何;前言的文字应力求简短,有的可以简略到一两句话,只有比较大型的调查报告,才可写得详细一些。(3)主体
主体,是表现调查报告主题的重要部分。这一部分写得如何,将直接决定着调查报告质量的高低和作用的大小)。主体部分的写作应考虑三个因素:
第一是表现主题的需要。什么写法能更好地表现主题,就采取什么写法。第二是调查材料的状况。材料不同,调查报告主体的写法也不一样。
第三是谋篇布局。即如何安排结构。结构在调查报告中有重要作用,它和主题、材料一样,都是构成调查报告的重要因素。如果把主题比作调查报告的灵魂,把材料比作调查报告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调查报告的骨架。一篇质量较高的调查报告,除了要有深刻的主题,丰富的材料外,还必须有完美的恰当的结构,三者缺一不可。(4)结尾
调查报告的结尾,同其他文体一样,根据不同的内容,写法多种多样。从形式上看,一般有三种情况:没有结束语,有极简短的结束语,有较长的结束语。从内容上看,有几种写法:
第一,概括主题,深化主题。概括地说明全篇报告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增强调查报告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二,总结经验,形成结论。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工作的基本经验,形成调查的基本结论
第三,指出问题,提出建议。根据调查的情况,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具体建议。
第四,展望未来,说明意义。由点及面、由此及彼、扩展开去、展望未来,指出调查问题的重要意义。(5)附录
附录,是调查报告的附加部分。调查报告的正文包容不了,或者是没有说到而又需要附带说明的问题或情况,全文结束时,可将这些问题或情况写出来附于调查报告的正文之后。附录的内容一般是有关材料的出处,参考的资料和书籍,调查统计图表的注释和说明,以及旁证材料等。
2.主体部分的结构
“结构”原是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它是指建筑物的内部构造,整体布局。调查报告的整体结构,是指调查报告的材料、观点和各个组成部分的排列组合方式。这里讲的只是主体部分的结构。它应根据主体部分的内容来确定,常见的有三种形式,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交错式结构。
(1)纵式结构。纵式结构就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脉络和历史顺序来叙述事实、阐明观点。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事实有头有尾,过程清清楚楚,而且便于做到历史的和逻辑的统一。(2)横式结构。横式结构,就是把调查的事实和形成的观点,按照其性质或类别分成几个部分,并列排放,分别叙述,从不同的方面共同说明调查报告的主题。
(3)纵横交错式结构。纵横交错式结构就是纵式结构和横式结构的结合使用。这种结构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以纵为主,纵中有横。
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把握好提炼主题、选择材料和使用语言这三个重要环节。
3.确定和提炼主题
主题是调查报告的宗旨和灵魂,是作者说明事物、阐明道理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思想和观点。精心地确定和提炼主题,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关键。
确定主题要考虑三个因素,(1)即调查研究的最初目的。(2)调查中获得的实际材料。(3)现实生活中需要回答的问题。
确定主题的过程,也就是认识主要矛盾、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调查报告的主题,有的是领导机关确定的,有的是自己研究得出来的,有的在设计阶段已经提出雏形,有的是在调查阶段逐步酝酿形成。无论属于哪一种情况,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都有可能发生酝酿的主题不完全符合实际的情况。这时,就要对最初的主题加以必要的校正、补充或深化。如果主体的雏形根本不符合实际材料,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推倒重来,决不能吝惜自己付出的劳动。
主题的提炼,要努力做到正确、集中、深刻、新颖和对称。正确,是指主题要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对人们的社会实践起指导作用,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集中,是指主题要突出,要小而实,不要多中心,不要大而空。深刻,是指要深入揭示事物的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而不能只满足于对某些社会现象或初级本质的认识。新颖,是指主题要有新意。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前进,特别是要注意在别人尚未开垦的地方去耕耘。此外,主题还要与材料,观点相对称。主题过宽,过大,而材料不充分,观点不成熟,论证就没有力量;主题过窄,过小,又不可能充分发掘材料和观点的价值。
4.研究和选择材料
确定和提炼主题之后,就要围绕主题研究和选择材料。要努力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用最有力的材料来论证主题、表现主题。
为了正确说明观点,表现主题,写作时,要注意选择下列材料,
第一是典型材料。典型材料是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典型材料必须真实、具体。一个好的典型材料,往往具有深刻的含义和巨大的说服力。第二是综合材料。综合材料是指面上的材料,它说明事物总体的概貌。写作时,要注意处理好典型材料与综合材料的关系,只有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说明事物总体的情况。
第三是对比材料。对比材料是一组有可比性的材料。如:历史的与现实的对比,成败对比,新旧对比,好坏对比,先进与落后对比等等。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对比,可以使调查报告的主题更加突出,给人以更强烈更深刻的印象。
第四是排比材料。用若干不同的材料,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多方面说明观点,可以使观点更深刻更有力。
第五是统计材料。统计材料包括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指数、动态数列等等。统计数字具有很强的概括力和表现力,有的问题,有的观点,用很多叙述也难以表达清楚,而用一个数字,一个百分比,就可以使事物的总体面貌一目了然。恰当地运用统计数字,可以增强调查报告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说服力。
精选材料以后,还要运用得法。运用材料的过程,就是一个用材料说明观点,揭示主题的过程。在写作中,要努力做到用材料说明观点,用观点论证主题,使它们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同时,还要注意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以便更好地表现主题。
5.掌握和使用语言
调查报告是一种以叙事为主的说明性文体,它有自己的语言风格。调查报告的语言,要力求准确、简洁、朴实、生动。
准确。在行文时,陈述事实,要真实、可靠。引用数字,要正确无误。对于那些模糊的数据,应作必要的交代或说明。议论要“缘事而发”,把握分寸,决不可任意拔高或贬低。
简洁。行文要开门见山,不拐弯抹角,用尽可能少的字句,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对事实的叙述,不要作过多的描绘,对观点的阐释,不要作烦锁的论证。要坚决删去一切可要可不要的字、句和段落。
朴实。行文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不要使用深僻术语和华而不实的词藻,不随便运用夸张的手法和奇特的比喻。
生动。行文要活泼,形象,必要时可适当引用一些群众语言和通俗的比喻。但不宜使用那些多数人不懂的土语,方言。
掌握调查报告的语言特色十分重要,语言表达得好,犹如锦上添花,就会吸引更多的读者,表达不好,就会功亏一篑,甚至会影响调查报告社会作用的充分发挥。
公安思想政治调查研究工作方法应包括哲学方法(即指导正确认识事物的唯物辩证法)、逻辑方法和专业技术性方法,是正确运用思维方式和规律,对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客观现象正确进行比较、分析、抽象、综合和概括的科学研究方法。法国人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这对公安思想政治调查研究工作者也极具启示意义。
思考题:
1.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总体方案的设计要注意哪些问题?试设计一份在县级公安机关开展公安民警主观幸福观的调查研究总体方案。
2.进行访问调查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这些问题应如何处理?3.收集一份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报告,分析其格式和结构的优劣。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公安分局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公安分局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