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心得体会 > 全省政法干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1

全省政法干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1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8:27:04 | 移动端:全省政法干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1

全省政法干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1

全省政法干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政法机关在进一步推进司法、执法公开,以公开促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有

哪些方面的措施

近期在参加全省政法干警培训学习会议,认真听取各位资深主讲人的讲解后,是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对政法机关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会后同各位同事共同讨论后,对“政法机关在进一步推进司法、执法公开,以公开促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有哪些方面的措施”这一议题有了更深刻的感悟。现就此议题谈谈本人的一点心得体会。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这就给政法机关的司法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也意味着,政法机关必须充分确保司法权的公正、独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政法机关的独立审判权、检察权有时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政府干预,网络炒作,领导干涉等),使得司法、执法有失公正,人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公正的维护,降低了司法公信力。那么政法机关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进一步推进司法、执法公开,以公开促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呢?

一是要在政法干警中不断强化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法治意识。一方面,通过组织培训学习不断强化政法干警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要求政法干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在工作中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让人民群众能切实感受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从而在执法活动中处处体现出政法机关执法为民、公正执法的良好精神风范。

二是政法机关要将司法信息公开晾晒。司法信息公开是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开,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除法律上规定的不准公开的案件外,其它案件均可公开与众。司法信息公开包括:流程的信息公开,即将办案人员、办案环节、案件事实等信息公开;审判公开,即案件的开庭时间、地点对外公开,允许公众旁听和新闻记者采访;判决书公开,即将裁判文书公开于网上;案外人员交于办案人员的相关材料公开,如领导批示等。司法信息的公开无异于给办案者更大的压力和责任,也是将办案的过程和结果晾晒于阳光下,接受民众监督,使司法正真公正、合法的最佳方式。

三是要树立起司法权威。树立司法权威不仅要保证司法机关能够依法独立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而且要进一步完善司法机关的外部监督体制,尤其要注重强化广大人民群众和大众媒体的监督。这既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高效,又便于司法机关通过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避免囿于专业思维而偏离正义的裁判,以提高司法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

四是坚持法制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律只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并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切实的遵守,法律应有的统一、尊严和权威才能得到保障;只有确认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以及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提升执法公信力才能成为现实。政法机关要深入群众,加强对民众的法治宣传教育,提高百姓的法律意识,使得更多的人知法、懂法、守法,维护法律尊严。

综上,司法公信力的提升需要政法机关的司法、执法公正、公开,也需要人民群众对司法的认可,政法机关要切实做到独立司法、公正司法,维护司法权威,提升司法公信力。

扩展阅读: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体会

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讲话后,我明确了今年政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目标,以深化三项重点工作为着力点,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为保障,全面提升政法工作水平,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贡献。

通过认真学习,我从思想上明确了工作目标,决心从行动上坚决落实好自己的各项本职工作。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一、坚守信念

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是201*年10月1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同志在中央政法委全体会议上明确提出的。“忠诚、为民、公正、廉洁”这八个字是党和人民对政法队伍的基本要求,也是广大政法干警必须自觉坚持的共同价值取向。积极行动起来,深入学习研讨,认真贯彻落实,真正把这八个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政法干警一项重要任务。法院干警尤其要切实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做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建设者、有力保障者。

核心价值观中,忠诚是前提,是保证,是根本。“忠诚”,对于法院干警来讲,就是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只有把“忠诚”铭记在心,牢记责任与使命,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心无旁骛公正司法,才能清正廉洁执法为民。忠,就是尽心尽力。“尽己谓之忠。”诚,就是发自真心,没有杂念。“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忠诚”合起来,就是尽自己的所能,自觉自愿地奉献自己的一切。自古以来忠诚就被视为一种高贵的精神品质。“忠诚”意味着对崇高事业的满腔热爱,意味着对理想信念的执著坚守,意味着对外在诱惑的自觉抵制,意味着强大内心世界所释放出的定力,意味着把自己全部精力投入到本职岗位上的热情。作为政法干警,在思想上必须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工作中践行核心价值观,真正做到为民、便民、惠民。二、身先士卒

我是一名法官,一名共产党员,对法院工作的信条是:要始终保持对党的无限忠诚,始终保持对法律的无限忠诚,才能一心一意把法院工作做好,才能真正做到公正司法、执法为民。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司法权是至关重要范文网[]的执政权,必须掌握在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的人手中。作为法院干警,我们必须自觉用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引领方向、凝聚力量、激发热情、推动实践,身先士卒,自觉把“忠诚”作为前进道路上的价值标尺和行动指针,时刻铭记“忠诚”二字,努力做到让党组织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三、公正廉洁

做到公正廉洁执法,是提高执法公信力的关键。我们要按照讲话要求,切实提高开张、透明、信息化条件下的执法公信力。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学习,积极参加教育培训,科学管理,规范执法,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时刻做到勤政廉政,做一名廉洁的法官。四、认真落实

我要结合审判工作职能,进行认真思考,找准服务大局、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深入查找自己在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不符合“三项重点工作”要求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自身建设和审判职能建设的措施和办法,履行好职责。

法院的工作任务繁重,我们必须有实干精神,我要结合学习讲话精神,谋划和安排好201*年的工作,要把这次会议提出的新的理念、新的要求转化成新的思路和办法,形成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步骤清晰、过程细致的工作方案,努力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踏实工作,认真履行作为一名法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使命与神圣职责,为审判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内容摘要】坚持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政法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专门机关,执法为民是政法工作的目标追求,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作为政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政法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1、坚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不动摇,夯实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是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忠诚”,就是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这是政法干警的政治本色;“为民”,就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做到执法为民,这是政法干警的宗旨理念;“公正”,就是公正执法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政法干警的神圣职责;“廉洁”,就是清正廉明、无私奉献,这是政法干警的基本操守。这八个字是党和人民对政法队伍的基本要求,也是广大政法干警必须自觉坚持的共同价值取

政法干警学习“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同志贯彻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总结政法各单位的探索实践,将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概括起来为“忠诚、为民、公正、廉洁”。这八个字是党和人民对政法队伍的基本要求,也是广大政法干警必须自觉坚持的共同价值取向。全市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到:面对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严峻考验,如何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带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始终保持政法机关、政法干警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大限度地防止脱离群众、丧失民心的危险,变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更为重要。只有把政法工作深深地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铜墙铁壁。

坚持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政法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专门机关,执法为民是政法工作的目标追求,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作为政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政法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1、坚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不动摇,夯实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是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忠诚”,就是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这是政法干警的政治本色;“为民”,就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做到执法为民,这是政法干警的宗旨理念;“公正”,就是公正执法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政法干警的神圣职责;“廉洁”,就是清正廉明、无私奉献,这是政法干警的基本操守。这八个字是党和人民对政法队伍的基本要求,也是广大政法干警必须自觉坚持的共同价值取向。坚持执法为民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政法机关、政法干警天天与群众打交道,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工作搞得好不好,人民满意不满意是最高评判标准。要树立强烈的百姓情怀,视百姓如父母、待百姓如亲人,情系群众、感恩群众、敬畏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努力从灵魂深处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这个根本问题,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正把执法为民各项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向广大群众传送党和政府的温暖。

2、深入推进平安天津建设,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社会治安秩序良好,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确保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愿望和期待越来越强烈,期待有一个更加安全、更加祥和、更加平安的工作生活环境。近年来,我们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的新期待,紧紧围绕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两抢一盗”多发性侵财犯罪、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电信诈骗犯罪等治安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打击整治行动,不间断地组织开展治安乱点、治安复杂地区专项整治行动,有效解决治安突出问题,努力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3、加强岗位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增强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各级政法机关坚持送温暖、送服务与保平安、保稳定相结合,听民声、访民意与促工作、强队伍相结合,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新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媒,进一步拓宽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渠道。总结推广近年来政法机关创造的“登门入户走访”、“大接访大下访”和开门评警等做法经验,扎实推进街乡镇综治信访服务中心和三级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健全社区检察室、社区警务室、社区法庭、社区司法所、社区综治信访服务站,形成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使广大政法干警练就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三懂四会”的硬功夫,努力成为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工作相结合,积极探索人民群众参与政法维稳工作的新途径,充分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扎实推进治安防范、维护稳定工作社会化、群众化,走出了一条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共同维护社会稳定的成功之路。学习政法干警核心价值体系心得体会

近日,我学习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曹建明在高检院机关党校第二期青年科级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曹建明检察长指出,检察机关青年干部要从国家发展和检察事业发展的大局看待自己的成长,大力弘扬“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勇于肩负起时代的重任,切实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神圣使命。学习了曹建明检察长的讲话后,我感触颇深。

1.政法干警,保持核心价值观不动摇,奠定坚实的思想

基础,执法为民。“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它是政治素质政法干警;“为民”,始终把人的心在最高的地位,切实做到执法为民,这是这个概念的目标政法干警;“公正”,就是执法和司法,掩护社会公温和正义,这是神圣的任务政法干警;“忠诚”,是清正廉洁,无私奉献,这是基础完整的政治和警察法。这是党和国民对政法队伍的基础请求,也是宽大政法干警要认真保持共同价值取向。保持执法为民,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和机关,执法官员和警察天天与群众接触,举手投足,一言一行,人们会看着我的眼睛,在我的脑海中,任务完成好,群众满意是最高准则。建立一个壮大的情绪的人,为人父母,待人如亲人,情系群众,群众,群众的胆怯的感恩节,国民当家作主,当亲人,老师,工作于灵魂的电源解决方案,为谁执法,谁服务为根本的问题,真正的思想,尊重人,情绪上贴近群众,依附群众工作,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如实反响他们的愿望,真正关心群众疾苦,执法为民,各项工作做到群众心宽大国民群众,传递温暖党和政府的。

2.进一步增进基层的安全,确保国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固,社会秩序良好,与国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政治和法律机构掩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掩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确保社会稳固,增进社会和谐的愿望和期望越来越激烈,找一个更安全,更和平,更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近年来,正确把握国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新期待,紧紧缭绕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海盗”多发性侵财犯法,犯法的贩卖妇女和儿童,电信诱骗犯法的安全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活动打击,不间断地举办治安混乱,安全复杂地区的专项整治举动,有效地解决安全问题,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稳固的社会环境,不断进步国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3.加强培训,并获得实践经验,不断进步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各级政治和司法机关保持的温暖,送服务相联合,并确保和平,安全与稳固,倾听国民的呼声,访问民意,推动工作,一个壮大的团队组合,积极摸索信息化条件下的群众工作的新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和其他新兴媒体,进一步拓宽与群众,群众的接洽渠道。总结和推广执法机关在近几年创造的“门家访”,“巨大的解放大访问”开门评估警察的实践经验,并增进街乡镇综合管理呈请服务中心和三个诉讼服务中心,进步社区检察长办公室,社区警务,社区法院,社会正义,社会综合管理服务站的请愿书,形成接洽群众,群众的长效机制。加强教导和培训,使宽大警务人员和训练,以懂得群众心理,懂得群众的语言的人,懂得沟通能力,解决抵触将调剂纠纷,将采用主动服务的宣传,体会明确的四个硬工夫,努力使自己成为群众工作的专家。保持专门工作和群众工作,为宽大国民群众积极摸索新的方法来参与政治和法律的稳固工作,充分发动群众,紧紧依附国民群众,增进安全戒备措施,以掩护稳固的工作社会,贴近群众,出一个特别的群体,依附群众,共同掩护社会稳固的成功之路。

当前,面对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日益增加、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复杂化的发展形势,如何牢固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核心价值观,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一心为民、公正廉洁的高素质法院队伍,是时代赋予法院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全国重大典型詹红荔法官的先进事迹,从法官个体、法院集体、社会公众三个不同层面,对培育政法核心价值观的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一、个体层面:从詹红荔典型事迹看法官践行政法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政法核心价值观是人民法官付诸司法实践的行动指向。许多优秀法官已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我们作出了榜样,詹红荔法官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她以自己的信念、行动和力量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法官践行政法核心价值的真谛。(一)践行忠诚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勇于担当

“一个共产党员,不论分内分外,如果需要,都义无反顾;一个人民法官,不论庭内庭外,如果需要,都责无旁贷”,这正是詹红荔同志忠诚品格的真实演绎。

忠诚,是法官的政治本色;勇于担当,是践行忠诚的关键。习近平副主席说:“权力的行使与责任的担当紧密相连,有权必有责。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当前,人民群众对公正司法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民法院的审判任务越来越重,这就要求我们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每一个班子成员都要勇于担当、善于担当,在难题面前勇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以领导干部的实际行动为广大干警作出榜样。现实中,有的法官不思进取,习惯于就事论事,敷衍塞责;有的法官怕苦怕累,不愿做群众工作,不依法释明答疑,引起群课件下载[]众不满;有的法官遇难而退,面对问题无从下手,甚至造成涉诉信访。这些都是法官缺乏责任心、不敢担当的表现。詹红荔之所以能够在少年审判中九年如一日,全力化解社会矛盾,使40多起敏感性、苗头性案件得以化解,70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得以挽救。就在于她看问题比别人深一步,想办法比别人高一筹,抓工作比别人实一些。因此,勇于担当的法官要有大局观念、战略思维和创新眼光,当社会出现失范行为的时候,法官的社会责任不在于法律条文的简单应用,而是应当认真总结运用审判经验,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解决之道;应当大力弘扬社会公序良俗,为醇化社会风气贡献力量。

(二)践行为民核心价值观的基石:富于爱心

“没有坏到骨子里的孩子,只要有耐心,加上正确的方法,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变好,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付出100%的努力。”詹红荔用浓浓的大爱,成功帮助1100多名少年犯走向新生,帮助315名失足少年重返课堂,帮助70多名刑满释放的新生少年找到工作。群众都亲切地称她为“法官大姐”、“法官妈妈”。

为民,是法官的宗旨理念;富于爱心,是践行为民的基石。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说:“如果我们的法官被老百姓称为‘平民法官’,那是对我们的最高赞誉、最大褒奖。”我国司法权来源于人民,必须始终依靠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人民性是我国司法制度的本质属性。人民法院既是国家审判机关,也是群众工作部门;法官既是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生、冷、横、硬是法院工作的大敌,在冷漠面前,我们审判的案件无论如何公正,对当事人来说都是一种不公,因为情感上的伤害永远是最大的损害。冷漠会使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会使法律失去信任。法官不能成为马克思韦伯所说的自动售货机,投进去诉状和诉讼费,吐出来判决和从法典上抄下来的理由。[1]因此,富于爱心的法官要有求真务实的职业操守、心系百姓的博大胸怀、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和人民法院的零距离沟通,以对待自己亲人一样的感情、一样的方式、一样的态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去为人民群众提供司法服务,才能真正实现为民的核心价值。

(三)践行公正核心价值观的保障:精于业务

“作为法官,不仅要从法律角度看处理的方法和结果,也要从社会角度、当事人的角度看。”为了公正司法,让当事人真正信服,詹红荔除了定期更新法律知识外,还主动学习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知识,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她积极探索符合少年审判工作规律的“三三九不工作法”,以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审判智慧切实践行着司法公正。九年多来,詹红荔所审结的500多个涉及1140多人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无一发回重审、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公正,是法官的神圣职责;精于业务,是践行公正的保障。温家宝总理说,“公平正义比太阳更有光辉”。司法的价值在于正义与秩序,而其价值的实现需要通过法官的公正执法来实现。这必须倚赖于法官的专业素质和司法能力。当前,针对法院队伍中存在有些干警做群众工作和化解矛盾纠纷能力不强、审判质效不高的问题,要结合学习型法院、学习型法官的创建有效提升司法能力。精于业务的课件下载[]法官要有扎实系统的法律知识,将法律的原则、精神和立法的意图,与案件事实有机结合,进行冷静分析与缜密推理,使裁判合法性与合理性兼具。要有广博的人文知识,知悉所在地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生产常识等,能拉近与当事人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案件的解决。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善于与当事人进行沟通并充分释法,增进当事人对裁判结果的理解和认同,使公平正义以人民看得见的方式实现,使社会主义法治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价值。

(四)践行廉洁核心价值观的准则:甘于淡泊

“心不能装得太满,知足就好。”“今天干得踏踏实实,明天活得稳稳当当。”简单的两句话,詹红荔甘于淡泊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廉洁,是法官的基本操守;甘于淡泊,是践行廉洁的准则。省法院马新岚院长说过,“非义之财莫取、非理之事莫为”。然而,不同的法官,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也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不乏法官因起贪欲而冲破廉洁底线,以身试法。讲廉洁不能只是喊口号,詹红荔那种“一个健康而良好的心态是公正审判的心灵之源”的文化积淀,是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各种困难面前做到立场坚定、头脑清醒、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文化资源,是熏陶风清气正、崇法尚德的司法境界的巨大精神力量。甘于淡泊的法官才能保持平和心态,善于自我调整,正确对待得失,正确对待名利,时刻紧绷拒腐防变这根弦。甘于淡泊的法官才能做到谦虚谨慎,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虚心好学,诚恳待人。甘于淡泊的法官才能坚持高雅情趣,用健康向上的业外活动充实精神生活,抵御住各种诱惑和腐蚀。

二、组织层面:从詹红荔典型树立看法院培育政法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机制政法核心价值观作为司法领域的意识形态,只有法官群体对它产生认同和信仰,才能从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价值观认同,是指认识主体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原则为追求目标,通过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种或某类价值客体的认识、选择、接纳和内化的过程。[2]詹红荔精神虽然是以詹红荔个人名字命名,但它代表了当代优秀人民法官的司法品质。从詹红荔典型的成长培育进程看,实现法院队伍整体认同政法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机制保障尤为重要。

(一)认知认同:核心价值观典型示范机制

认知认同是对政法核心价值观的感知、了解和认识,这是价值观认同的初始阶段。政法核心价值观既抽象又具体,单向的理论灌输往往收效甚微。典型宣传把抽象的说理变为生动的形象教育,有助于形成积极的示范效应。过去我们在先进典型宣传中存在较大的问题就是“脸谱化”、“高大全”,使群众觉得先进典型不真实、范文网[]高不可攀。在这次学习詹红荔活动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个立体的可接近的典型人物,她身为普通法官,来自基层一线,她挽救青少年犯的典型事例生动鲜活,她对生活充满热情,兴趣广泛,多才多艺。“正义、开朗、阳光,家庭、工作、生活各方面都处理得很好,是我接触过的典型中最完美的一个。”曾经把无数典型搬上舞台的南平市文化馆馆长夏冰如此评价詹红荔[3]。这样的先进典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典型的塑造不是朝一夕间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个有目的、长期、系统化的培植过程。典型一旦被发现、确立,就必须及时地“培土”、“浇灌”。詹红荔所在的南平市延平区法院和南平市中级法院既善于全方位地挖掘詹红荔身上的闪光点,又非常支持詹红荔在少年审判中进行的富有成效的探索,她总结的“三三九不工作法”就是率先在南平得到认可推广,从201*年6月到201*年7月,詹红荔先后被授予7次荣誉。今后,我们要把建立和完善先进典型的培养、宣传长效机制作为法院培育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多角度发现典型,在坚持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清正廉洁等传统先进典型标准的基础上,赋予先进典型法学功底深厚、审判技能高超、业外情趣高雅等时代内涵,让更多的既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又具有时代特征的优秀法官成长为先进典型。省法院和各中级法院应当建立先进典型信息库,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应将本辖区有一定影响的新典型及时上报省法院,从而使先进典型树立、培养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要多渠道培养典型,根据典型的不同特点,加强分类指导和培养引导,在学习培训、审判实践等方面优先为先进典型提供锻炼的机会,使典型有更多机会增长才干。要多层次宣传典型,探索建立先进典型报告团制度,改进宣传方法,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网络以及广播的宣传主渠道作用,让先进典型的精神和事迹感人、服人、动人,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引领作用。

(二)情感认同:核心价值观文化渗透机制

情感认同是在深刻全面了解政法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对其产生肯定和喜爱,这是价值观认同的内化阶段。美国著名学者卡斯特认为,认同是在文化特质或相关的整套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建构意义的过程。[4]因此,法院文化是培育政法核心价值的重要载体,它具有影响面广、渗透性强、持久性强、吸引力强等特点。过去很长时间,我们虽然也注意到法院文化建设的作用,但大多停留在组织文娱活动、演讲比赛等单一的形式上,没有从宏观和整体建构上筹谋。从詹红荔于今年年初,用自己近两年来获得的各种奖金建立的“失足少年救助基金”上,我们看到了法院精神文化建设在为民和廉洁上大爱无私、回报社会的深层价值取向。今后,我们要把加强对政法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教育与实践,作为法院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培育有影响力的法院文化展示舞台,通过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立法治教育基地,提升法院刊物品位,加强网站建设,使先进的思想文化成为法院文化的主流。要构建有影响力的法院文化交流平台,通过丰富技能培训内容,提升法官论坛层次,开展资深法官传帮带活动,促进法官群体知识、能力、经验、思想、作风的全面提升。要打造有影响力的法院文化活动品牌,通过评比文化建设亮点项目,加强与高校和有关部门的联动协作,鼓励法官参与公益事业,创作更多的法官文学作品,从而在公众认知和法院文化建设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三)行为认同:核心价值观评价激励机制

行为认同是将政法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实现知行统一。这是价值观认同的外化阶段,也是终极目标。去年5月,省法院马新岚院长陪同最高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周泽民一行到延平法院对詹红荔先进事迹进行调研时,就要求全省法院深入开展好“创先争优”和“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促进队伍素质、案件质量和司法公信力的提升,使先进典型群体化、社会化。[5]在开展向詹红荔同志学习活动中,延平法院抓住先进出在自己单位的有利机会,以詹红荔先进事迹为教材,对近年来新进入法院队伍的年青干警开展了“追随先进足迹、争当执法前锋”的主题思想教育。南平法院集中开展“三比三争”活动:即比责任,争当忠诚为民的好法官;比能力,争当案结事了人和的好法官;比品行,争当清正廉洁的好法官。通过先进典型的感染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力争在闽北大地上涌现出一批詹红荔式的好法官。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符合政法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评价激励机制,使符合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行为得到弘扬,使违背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行为得到纠正。要用树典型授荣誉的方式激励干警,为工作业绩突出的干警记功、嘉奖、颁发荣誉证书,设立风采展示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要用公正透明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干警,根据形势变化,不断完善科学公正的岗位目标考核评价体系,使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要用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激励干警,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价值观分解成用人制度中的具体指标,充分运用绩效考核结果,配齐配强中层领导班子。总之,我们要科学合理配置审判资源,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提供展现才华的平台,使政法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一个理论体系,更重要的,它应当成为广大法院干警的一种工作方式、行为方式乃至生活方式。三、社会层面:从詹红荔典型效应看政法核心价值观赢得公信力的认可途径司法不是孤立的,社会需要了解司法、运用司法,司法也需要从社会获得支持和信任。目前,法院工作的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存在反差。一方面法院自我评价司法质量与效率明显提升,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另一方面,法院工范文网[]作经常面对来自外部各方面的质疑,涉诉信访压力持续加大,司法公信力受到严重挑战。但是詹红荔同志的先进事迹却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她的工作却受到了群众高度的赞许,实现了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的一致。从她的事迹效应看,通过对政法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践行,可以减少内外部评价的差异,这是法院工作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一)多方协作的联动司法:拓展忠诚履职的司法功能

联动司法,是指法院在依法行使审判权的基础上,通过加强与各方良性互动、有效对接,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合力,综合解决司法纠纷,是对能动司法的延伸与深化。当前我国已进入“诉讼社会”,许多本应由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化解或通过行政、经济、社会等手段更能有效化解的矛盾纠纷,由于相关部门的职能弱化甚至不作为,而集中涌入司法渠道。[6]这些矛盾纠纷的化解靠法院单打独斗、孤军奋战是无法完成的,必须通过联动机制发挥各类主体解决矛盾纠纷的优势,吸收社会有益的力量参与,打破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束缚,引导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以最合适的方式化解。

詹红荔探索建立的少年轻罪前科消灭制度,就是联动司法的有益尝试。在她的积极推动下,经过多方的沟通、协调,由延平区委政法委牵头,联合公安、检察院、民政等部门,实现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分流疏导处理,建立起未成年人轻罪前科消灭制度,既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又把惩罚的不良影响降课件下载[]到最低限度,实现了挽救的最好效果。目前,漳州法院正在借助联动司法的力量,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建立健全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实现诉讼调解与非诉讼调解的有效对接。驻交警大队的交通法庭,与交警、保险公司联合调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调解率和自动履行率都达到95%以上。台胞陪审员、土楼调解员和老红军调解员等也积极参与化解民生纠纷。今后,法院在调解工作、执行工作、涉诉信访工作中的都应当进一步树立联动司法理念,拓展联动司法渠道,创新联动司法方法,积极应对诉讼挑战,不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在忠诚履职中肩负起社会责任。(二)关注细节的民生司法:满足公众对司法为民的期待

民生司法,是指把为民作为司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民生问题无小事”,关注规范司法细节,满足公众期待,回应社会关切。管理学有句名言:“细节决定成败。”关注和透视细节,给研读为民的政法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一个小错误会引发大问题,例如一次裁判文书出错,会使裁判严肃性打折扣;一次与当事人或律师不经意的接触,会引发司法不廉的想象。与此相对应,一个小动作会产生大信任。在詹红荔的先进事迹中,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作风细节。例如,詹红荔从不叫领刑后回归社会的未成年被告人为“少年犯”,而是亲切地称他们“新生少年”,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当他们思想上出现波动,及时进行开导;当他们在交友问题上出现状况,及时出面解决;当他们努力工作却遭遇欠薪,教他们运用法律武器解决。“新生少年队”队长何根良从未想到詹法官在和他见面时不仅没有让他戴手铐,反而温和地说:“孩子,来,别蹲着,到阿姨身边坐。”在詹红荔亲切的话语和耐心的开导下,小何真诚悔罪,爸爸妈妈积极赔偿,一次次上门道歉,最终得到了死者亲属的谅解和法院的从轻处罚。

正是基于对转变司法作风,回应群众关切的考虑,省法院决定于今年在全省法院广泛开展“司法走转改”活动(“走”即走基层、走群众,“转”即转作风、转观念,“改”即改不足、改问题)。漳州市委也全面启动“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我们只有在司法便民的措施上更加注重完善细节,在法院管理的制度上更加注重规范细节,在司法作风的转变上更加注重整改细节,在文明礼仪的表达上更加注重展示细节,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才能让群众诉求表达更顺畅、参与诉讼更便捷、人格尊严更受尊重。

(三)考量情理的柔性司法:释缓公众对司法公正的怀疑

柔性司法,是指在不与现行法律冲突的条件下,充分关注情理因素,将一般的道德原则、普遍的是非标准、善良的民俗习惯以及人情关系的合理因素引入司法审判过程,使司法过程与结果更加符合公众对于公正的要求。当前仍有部分法官习惯于机械办案、就案办案,不注重办案的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这种片面追求刚性的司法,“虽然法律的价值得到了维护,但司法活动在得到了形式和理性的同时,也在失去实质合理性”[7]

在詹红荔的办案中,处处体现了柔性司法的人文关怀。“办好案,案结只是逗号,事了也仅仅是分号,人和才是一个完美的句号。”为了促成被告人真诚悔过,詹红荔在庭前心理疏导的基础上,创新了庭审模式,采取圆桌“课堂式”庭审,没有手铐、没有囚服、没有囚笼,被告人的父母可以陪伴在被告人的旁边。再结合庭审法制教育,利用投影设备播放证据,同步播放被告人在学校及家庭的成长照片,把法庭这个严肃审判的场所,演绎成进行爱的教育的温馨课堂,让被告人在情、理、法交融的氛围中,真诚悔过。詹红荔同志的优秀工作方法对法院各项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要善于在服务大局中运用情理,尤其针对企业改制破产、征地、拆迁等群体性案件中可能诱发的不稳定因素,采取资产重组、放水养鱼等柔性司法方式,坚持各方利益兼顾与衡平。要善于在纠纷调解中运用情理,以法律为基础,吸纳情理中的合理性因素,提供一种缓解冲突双方之间紧张关系的解决方案,使纠纷解决朝着既合法又合情合理的方面发展;要善于在释法宣传中运用情理,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到释法解疑的队伍中,热心询问、耐心倾听、细心解惑、诚心答疑,多角度解除当事人疑惑。要善于在涉诉信访中运用情理,对生活确有困难或“法度之外,情理之中”应予救济的上访人,给予适度司法救助,帮助解决生活困难,让司法赢得更好的社会评价。(四)畅通民意的阳光司法:塑造清正廉洁的司法共同体

阳光司法,是指通过公开透明的司法工作机制,让公众了解司法、参与司法、监督司法,消除法院、法官与公众之间的司法信息不对称,最大限度地遏制背离公正司法的潜规则的生存空间。我们正处于一个开放多元的时代,公众对于社会事务的知情和参与愿望越来越强。而民意表达与现代法治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对民意表达的关注、保障和张扬成为现代法治原则得以确立的支持性机制。[8]因此,我们要不断增强司法透明度,及时畅通民意,把司法权的内外行使尽可能地置于“阳光”之下。

詹红荔通过开通“QQ在线”、“青少年维权热线”,及时为青少年、家长等释疑解惑,就是构建民意沟通平台,打造阳光司法的一种有效途径。我们要以各类媒介为载体,以扩大公民知情权为途径,促进公众的有序参与和有效监督。要搭建民意沟通平台,通过设立电子信箱、留言板等方式搜集并反馈群众诉求,通过加大裁判文书网上公开力度,组织法院开放日活动,让公众接近司法机关、熟悉司法活动,切课件下载[]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要完善民意吸纳机制,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职能,注重吸收不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公民担任陪审员,将公众智慧引入审判领域。要拓宽民意监督渠道,完善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络机制,充分发挥廉政监督员的辐射作用,建立法院工作新闻发布会制度,多方位接受各界监督和改进工作,形成清正廉洁的法官职业共同体,为营造民主、平等、公正、和谐的现代法治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司法应当担当什么样的角色,承载什么样的责任,这不仅关系到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的全局,也关系到法治中国的未来前景。[9]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习詹红荔精神,还应当创造出更多的詹红荔式法官所需要的成长环境,更应当从詹红荔精神的实质中领悟到法院承担的责任与追求,进而在政法核心价值观上获得更为深刻的认知、更为坚定的信守和更为有效的实践。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全省政法干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1》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全省政法干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1: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全省政法干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1》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51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