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计划方案 > 小学感恩教育实践研究方案

小学感恩教育实践研究方案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8:33:06 | 移动端:小学感恩教育实践研究方案

小学感恩教育实践研究方案

贫困山区小学感恩教育实践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单位对我们有知遇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或许,很多父母与老师并不渴望得到回报与感恩,但感恩教育不可或缺。缺少感恩教育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因为只有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

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就是那时养成的,然而这影响着孩

子的一生。当前在我们的小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不知感恩的情形令人痛心和警醒。前年,曾有某市教育局对全市的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抽查”,抽查数据显示:40%的学生景仰科学家,35%的学生景仰体育、影视明星,只有1.5%的学生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而景仰黑势力老大的学生竟然达到2.9%,几乎是崇拜父母的两倍!“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是最多的,可崇拜父母的孩子是最少的。孩子尚且对父母不怀感恩之心,更何况对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呢?这种感恩情怀的缺失让我们意识到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塑造学生的感恩意识意义重大,加强小学生的感恩教育更是当务之急。

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也是人之常情。人应该常怀感恩之心。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还是一种责任意识,自主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了《小学开展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有利于学生

从小就养成一种感恩意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伴、感恩身边的人,乃至感恩自然、感恩祖国,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道德准则、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研究范围的界定

我们认为感恩教育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就是知恩、报恩、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的正确认识。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大的情感回报。

感恩教育则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我们的学生或

者子女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我们这个课题研究解决的重点在于对小学生开展的感恩教育从小处入手,从身边入手,教育小学生认识、感受、体验父母、老师、同伴、身边人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让学生知恩图报,从而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身边人,进而推恩及恩,发展成爱自然、爱祖国等,并使感恩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

三、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有: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懂得和珍惜,懂得心存感激和知恩图报。树立学生的感恩情怀,懂得爱父母和爱老师,爱同学,爱身边的人,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心。通过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使学生的感恩情怀内化为良好的品德。

四、研究对象

摩尼镇中心校的全体学生。

五、研究内容与策略

要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争取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主要以主题活动、学科渗透、课外延伸(家庭、社会活动等)为载体,以角色换位、实践体验为行动策略,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学校德育和学科教育相互结合,创设感恩教育的平台与氛围。感恩教育不能少,整体的德育教育更应该改革。学者刘金铎在他的《道德体验论》中写道:如今的学校德育未能达到引导者预期的效果,理论界称之为“德育失效”。目前约束性道德教育无法使道德教育本身与体验者之间发生有效的情感关联,也不能使体验者个体把有关的道德知识与一定的实际道德情境有机结合起来,发生实际的体验,因而无法保证道德教育的实效。所以我们首先要创设一个感恩教育的和谐环境。学校德育还可以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利用学科教材资源进行感恩教育的渗透。全体教师改变观念,充分认识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课题目标。

(二)努力建立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纽带,争取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共同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与家长达成共识,争取家校共同实现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孩子是一面镜子,照着我们家长的一言一行,孩子的表现便是我们家长教育的回应。许多时候孩子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更多时候则更需要我们去引导感悟。所以作为家长,不仅要给孩子爱心、榜样、机会,更需要学会珍惜、欣赏、肯定孩子的示爱和感恩的表现,我们的孩子才会不仅有爱的意识,更会有那些感恩的行为。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卡、电话联系、广播电视学校、家

访等方式让家长了解我们课题实施的意义,以共同实现对孩子的感恩教育。

(三)努力建立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纽带,争取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共同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身边的人,乃至发展到爱自然、爱祖国等。

1、对父母的感恩。

一个人只有爱父母,爱家人,才会爱他人,爱祖国,所以对父母的感恩是最基础的。

(1)首先开展体验活动,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可结合母亲节、妇女节、父亲节等开展如“今天我来当妈妈”、“听妈妈讲怀孕的故事”、“做一天家务”、“为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过生日,亲手制作小礼物”等活动。

(2)观看亲情影片,联系自身,激发情感。

(3)在切身体验的基础上,上升为情感的具体表现。13年级的小学生给父母送一句温馨的祝福;46年级的小学生写一篇亲情作文。举行主题班队活动。2、对老师的感恩。

(1)了解老师一天的工作内容,酌情开展“我当小老师”的体验活动,体会老师教育学生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精力。认真学习、主动帮助老师做如擦黑板等力所能及的事,对师长有礼貌,尊重老师。

(2)进行征文或演讲比赛,抒发对老师的爱和感激。(3)教师节为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表达感恩之心。3、对同伴乃至他人的感恩。

(1)“我的同伴”主题活动,可以选择征文、班队会、交流等方式进行。(2)发现身边帮助过自己的人,如医生、邮递员、清洁工等。

(3)结合“学雷锋、学赖宁”开展回报活动,帮助社会上弱势群体,如去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为生活中有困难的同学献爱心等。4、对祖国的感恩。

了解祖国的地大物博,更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丰富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为祖国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5、对自然界的感恩。感恩自然,感恩生命,感恩自然给予的生命。感恩自然,报答自然母亲的哺育

之恩,报答自然母亲孜孜不倦的辛勤,报答自然母亲的忘我奉献。感恩自然,于感恩中升华思想的高度,于感恩中尽情忘我的付出。于感恩中将心灵的家园美化。

六、研究方法

根据课题性质、类型,本课题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在感恩教育实施过程中一边探索,一边研究,分头建立、逐步修订和完善,最终形成一整套比较完备的感恩教育的体系和机制,辅助采取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实践观察法等七、研究过程1、研究时间:

2、研究步骤: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建立课题研究组,明确分工。2、制订研究实施方案。

3、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文献资料。第二阶段:研究阶段()1、各种感恩活动方案制定与落实。2、学校感恩博客的建立与完善。3、课题中期总结。

4、关于各种感恩活动的理论研究。

5、形成一些有价值阶段性的成果加以宣传与推广第三阶段:结题阶段()

1、课题组成员完成研究成果论文或研究心得,进行资料整理。2、完成结题论文、研究报告,申请结题。八、研究成果形式教育案例、研究报告等。九、研究组成员分工姓名

课题组分工职称职务备注

感恩教育活动调查表

生活情景设置你的态度A.你会说:“我马上就来,谢谢!”1.你的父母叫你吃饭的时候B.你会说:“我知道了!”选项老师的话C.你会很生气地说:“真是的,干什么叫了又叫?”2.你在家里经常自觉帮父母做事吗3.当你需要钱买你很想要的东西,而你的父母又一下子没有的时候4.父母的生日你都记住并能向他们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吗A.是的B.不常有C.从不A.体谅父母,以后有钱时再说B.唠唠叨叨,埋怨不休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或许,很多父母与老师并不渴望得到回报与感恩,但心存感恩不可C.跟父母大吵大闹,非拿到钱不可A.是的B.偶而有C.从来没有A.给父母倒杯水。缺少。只有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希望家长配合学校做好此项活动。家长的话5.父母生病的时候B.他(她)叫我帮助,我才去做C.不过问,管自己走了A.虚心接受6.父母批评你的时候B.口头答应,但把它当作耳边风C.理都不理,有时还跟他(她)大吵一顿7.你知道你的父母最喜欢吃的菜

A.知道B.大概是

吗8.你有没有算过自己家里的所有收入和支出的情况C.一点也不知道A.很详细算过B.曾经有想过,但不是很清楚C.从来没有A.息一下,或帮他(她)按一下肩9.当父母劳累了一天回来了膀,或帮他(她)打好热水B.管自己去做作业或看电视C.埋怨他们没做饭,催他们快做饭

班主任组织学生认真填好此表后,上交教务处。

扩展阅读: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

小学德育教育的突破口感恩教育实践活动

课题研究报告

白银区第三小学常丽红

一、研究的背景和理论依据

世界三大宗教中,基督教有专门的节日感恩节,伊斯兰教有定期的感恩祈祷,以此固定而必须进行的形式,来培养教徒的感恩情结,其实也就是培养一种道德契约责任,受恩者以行为或心灵来酬谢给予自己好处的人和社会,或者,安拉或上帝。佛教里也有善有善报一说,虽然是从因果和施恩者自己角度阐述佛教精神,其实也有包含有受惠者知恩必报之意。

在西方国家有一个专门的“感恩节”,是为西方人感恩“上帝”而设定的节日。为了学会感恩,在节日的这一天,全家人欢聚一堂感谢上苍在过去一年里的仁慈和恩惠。那种感恩节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真正的感恩与奉献:人们要感谢上帝在过去一年里的恩惠,人们要按传统用的果实招待亲朋好友,送食物给那些素不相识的饥饿的人。印度上世纪初的泛神论者的感恩,是对世界万物的,人人皆上帝,物物皆上帝,应该更与现代思想相契合。重视环境、重视他人,即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又颇合互惠互助精神。

西方的感恩是一种文化,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人们从小就懂得了感恩,就懂得了仁慈善良,就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人本主义教育。西方发达国家的慈善事业非常普遍,人们的慈善行为也比较常见,这就是感恩教育的结果。

在孝道方面,古人堪称我们的典范,在这方面有严苛的规定,也有许多孝感天地的典故与楷模。以前我们总强调它负的一面,现在看来是过激的。孝道它之所以能存在上千年,说明其还是存在积极作用的。它是社会的伦理,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是社会文明的标杆。

在古时,孝道是做人的一个起码原则。古谚语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施恩不图报,知恩知报,这是人类的共识,它超越了民族,文化,国体,时代。虽说“市恩市义,非君子也”,但那是对施予者的约束,对于承受者,更应有“忘恩负义,实非人也”之说。

在上海,学会“感恩”已写入了新版本的上海市《中学生守则》;在黑龙江,将从明年开始在全省高校中推行包括感恩教育内容的“大学生素质教育量化工程”;在福州大学,更有学生在“感恩”教育等思想道德教育的感召下,积极投身到山区和基层岗位工作,将自己对父母、他人和社会的感激与责任,转化为回报社会、建设祖国的动力。仅靠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全社会都应重视“感恩”教育,它也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感恩是需要培养的,“感恩”教育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必修课。学会感恩,并不是要做付出与所得的价值交换,而是要更懂得尊重和珍惜,并从中认识到每个人的社会责任。

二、研究的价值

目前小学生缺乏感恩意识,他们对周围的一切熟视无睹,麻木不仁,觉得家长以及他人给予他们的都是理所应当的.不会感激、不会感动、不懂关心;甚至骄横、自私、懒惰。1、通过研究,探索出新形势下小学对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及方法。

2、通过研究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他们相互信任,学会尊重,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懂得关爱他人,感激生活。

3、通过研究,使学生发自内心感激生活,学会感恩。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一)目标

1、通过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感受、体验到别人对自己的关爱,激发他们的感恩意识,学会运用适当的感恩方法。

2、通过教育,使学生拥有健康的、积极的心态,学会用爱心回报他人、回报社会。3、通过对学生感恩教育的研究,形成感恩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体系。(二)内容

1、小学生感恩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2、小学生感恩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研究。(1)孝敬父母。(2)尊敬师长。(3)关爱他人。

(4)感激社会、感激自然。(5)感激生命。

3、小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研究。

(1)学科渗透感恩教育。挖掘各学科感恩教育的因素,自觉的、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2)在校级、班级工作和各种教育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学校、班级范围内定期请名人、专家进行感恩教育的专题讲座,安排专题的感恩教育活动,于感恩教育与活动之中。

(3)家校联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学校和教师经常和家长沟通,向家长介绍感恩教育成功的经验,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调一致。

(4)利用社会上的专用场所和教育设施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组织学生到社会上的专用场所和教育设施进行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某种感恩体验教育。(三)重点

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培养的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一)思路

从学生现实存在的感恩问题入手,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感恩体验活动,在全校营造出浓郁的情感氛围,激活学生的“感恩”情怀;创造实践机会,促使学生以实际行动把情感化为感恩行动。(二)过程

1、准备阶段(201*、9~201*、1)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确定课题成员及分工,调查目前小学生感恩情况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执行计划,对方案进行论证。

2、实施阶段(201*、3~201*、1)根据实施执行计划进行研究。分别组织实施各类“感恩”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学会感激别人;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建构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体系,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201*、2~201*、4)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列分析,形成研究报告和课题总结报告。并将具体做法、经验总结及专题论文汇编成集,为做好推广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三)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核心,辅之调查法、文献法、个案法等。1、行动研究法

边研究边实施,形成每个阶段的研究内容,探索有效实施小学生各阶段感恩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体系,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与行为。2、教育调查法

通过调查了解小学生感恩的现状,根据本校学生存在的问题确定课题研究的方案。为解决课题研究的重点做好铺垫。3、文献研究法

了解目前国内外感恩教育的现状及一些经验,搜集有关资料,,从中学习、借鉴,促进研究课题的深化。4、案例研究

选择典型学生进行跟踪研究,了解他们的感恩意识与行为发展的特点,进而归纳出适合大部分学生发展的教育规律。

五、主要内容论证:

(一)主要观点:

1、有效的感恩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

2、小学生感恩教育的质量与其人际关系、生活态度、人格的形成密切相关。3、感恩是爱心的表现形式之一。(二)发展与创新:

1、以感恩教育带动学校心理健康管理模式的改革,使心理健康更具实效。2、把感恩教育与心理健康结合起来,使儿童易于接受,是一种新的教育尝试。3、从感恩教育角度研究学校心理健康的发展,拓展了学校心理健康研究的思路。(三)课题实施步骤、阶段成果

1、白银区第三小学感恩教育活动第一阶段总结(201*年12月)

2、关于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报告

3、“感恩之情伴我行”白银区第三小学感恩教育活动第二阶段总结(201*

年12月)

4、学生感恩教育活动主题班队会5、班级感恩教育活动总结6、教师论文及教案

7、学生自办手抄报、感恩美术作品及贺卡8、学生感恩日记集锦

9、学生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报告六、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包括课题主持人在内的课题组核心

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1、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1)前期准备

进行了查阅资料、观察调查,了解国内外对感恩教育研究的情况及目前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

(2)经验积累丰富

近几年来,我校在上级科研部门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课题事业与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经验,同时培养了一支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有省、市级骨干教师15人,区级骨干教师20多人,市、区优秀班主任24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人才条件优越

参与研究的课题组核心人员都是青年教师,他们朝气蓬勃,具有开拓、进取、奉献的精神,平时积极投身各项教育、教学、教改的实验,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研究的保证措施

(1)加大领导力度,学校专门成立了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具体负责研究工作。组织参研人员围绕本课题积极开展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收集工作、调研工作等。(2)加大实验研究上的培训力度,提高参与研究教师的整体素质。

(3)建立健全研究制度,每周四进行课题的商讨研究,保证研究时间内容落到实处。(4)学校竭尽全力保证研究工作的投入,确保课题研究的有效、顺利的进行。

七、感恩教育实施方法感恩意识不是天生的,面对众多学生感恩之心的如此“迟钝”,甚至没有这种“本能”。作为教育者,我们便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营造出一种人文关怀的氛围。(一)设计利用各种感恩情境。

把感恩教育各种人际互动情境或社会生活情境作为感恩教育的素材。感恩情境素材包括说明情境一些富有生活哲理和感恩情节的寓言故事、童话和伟人故事;体验情境为说明感恩的重要意义,设计一些比“说明情境”更隐蔽的情境,使学生获得某种感恩体验教育;体谅情境为增强学生的感恩敏感性和感恩意识而设计的,包括家庭、学校或社区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人际互动事件。设计一些感恩教育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恩”的重要意义很有必要。比如说,对一个生病的学生,开始你可以故意不去看他,让他一个人呆着,过一阵子慢慢给他无微不至的关心,他就会深切体会到被别人关照的“恩情”,以致以后遇到别人生病,他就会主动去关心别人,这样感恩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又比如一个学生在考试时竟然忘了带笔,在其正着急得不得了的关键时刻,你递上一支笔,想想这个时候肯定会激发起其感恩之情的,以后看到类似情形,想到自己的这个经历,就应该会伸出援助之手的。其实这些情境都是一些感恩教育的手段。另外,在日常的学科教育、道德教育和生活教育中进行渗透性的感恩教育,在教材里编入一些感恩题材的课文,也是一种感恩教育手段;请相关的名人名家讲关于感恩与感恩教育的专题讲座也是一种手段;还可以在特定日子以社区或单位出面举行大型的感恩活动,如教师节、母亲节等节日晚会和广场聚会等。其实,我们可以把感恩教育手段化为具体的感恩教育方法。(二)故事教育法。

老师选用短小精美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或名人名家的感恩故事等,加以讲解或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道理。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讲,生动有趣,吸引力特别大,效果应该是非常显著的。老师用生动的感恩故事或忘恩负义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完故事后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或直接谈看法,老师最好是加以评述来达到教导学生的目的。(三)实践锻炼法。

感恩教育的实践锻炼法有多种表现形式。既可以是为你的感恩对象做一件事,如教学生亲自做一些感恩卡片,学会唱一些感恩的歌曲,在特定的时间献给特定的人,或是在特定日子为特定的人做一些令其感动的小事情。也可以鼓励学生把别人为其做过的比较感动的事情写成周记或作文,在班上宣读。还可以指导学生亲自去做、去体会,与家长、老师进行换位后做一做家长与老师的事情,从而感知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恩情。另外,可以让学生讲述他自己对感恩的认识,讲让他非常感动的事情,讲让他受到恩情的感受及其自己报恩行为的体会和感想。

学生的现身说法也是一种实践锻炼法的表现方式,把发生在身边或自己身上的关心感恩的事情讲给别人听,增强感恩教育的现实感与可能性。如一位学生对其母亲大冬天为自己暖脚而导致生病的事情记忆特别深刻,时不时会唤起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记得我上二年级的时候那年冬天特别冷,我每天晚上一个人睡觉脚特别地冰冷,每天到早上醒来还是冰凉的感觉,导致晚上睡眠质量不高。妈妈本来给我买了电热毯,但她又听说电势毯对人身体不好,所以妈妈后来每天为了帮我暖脚,就睡到我的被窝里,把我的脚抱在她的胸口,等到我的脚变暖和了才回自己的房间睡觉,妈妈用这样的方法帮我来暖脚,使我那个冬天每天晚上才睡得比较安稳。但是由于妈妈每天晚上抱着冰冷的脚睡觉,后来她得了很严重的感冒,病了一个月才好起来。这件事我一直记在心里,每当冬天来临的时候,我一想起这件事就想为妈妈倒一盆热水,帮妈妈洗洗脚。八、我校感恩教育的实施途径

人的思想品德的成长往往源于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生活中形成的道德要求的认同。开展德育活动的目的就在于唤醒道德动机,拨动道德情弦,形成道德要求,产生道德行为,内化道德素质。在实施“感恩教育”过程中,我们坚持“四轮”齐转。

1、成立“感恩”组织。04年10月,我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校党支部书记和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室主任、班主任和部分学生家长为成员的感恩教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感恩教育”的目标定位,计划制定,部门协调及过程的评估,从而为学校的“感恩教育”全面启动,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2、营造“感恩”氛围。学校充分利用开学典礼、板报画廊、国旗下讲话、校报刊和校园网站等传媒,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实施感恩教育的目的、意义及实施步骤,着力营造感恩教育的浓烈氛围,同时还将学校感恩实施方案印发给全体老师学习讨论,达到思想统一,行动一致,从而为学校的“感恩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3、制定感恩方案。本着以人为本、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感悟生命、重在体验的思想,制定了以“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感恩自然”为主线的感恩教育实施方案,并通过“八大”感恩系列活动在全校分层铺开。

一是召开主题班会,学习“八荣八耻”。感恩教育是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生命教育。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是感恩教育的内涵所在,“八荣八耻”的提出一方面高扬了正义与道德的标准线,同时又提出了非正义和非道德的警戒线,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熏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学生只有明确荣耻,才能懂得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二是感恩社会的关爱,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关爱弱势群体,组织学生参观德育基地,让学生接触社会,关爱社会,回报社会。

2、探索实践体验活动

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力。我们力图开展各种丰富多采的实践体验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生动活泼、潜移默化地接受感恩教育。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类型、活动范围、活动内容、

活动目的“写春联、送祝福”:体验、服务型

在春节即将来临之即,让孩子们带上纸、笔以及自己准备的文艺节目走进社区、走进交警、民警队中,把祝福送给依旧奋斗在工作岗位上的叔叔、阿姨们。从让孩子们亲眼目睹叔叔、阿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让孩子们体会到他们的辛苦;从而让孩子们用自己稚嫩的双手去描绘对叔叔、阿姨的感谢;用孩子们稚嫩的表演让叔叔、阿姨们感受到孩子们的感谢之情。

“我给大家作揖拜年”:体验型学生家庭、社区中

在大年初一给自己的亲人、朋友、帮助过自己的人作揖拜年,让孩子们在体验热闹的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让孩子们不要忘记感谢过去曾经帮助过自己、对自己有恩的人。“元宵灯谜会”:感悟型、学校内

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灯笼,并在部分灯笼上展示一些中国古代有关“亲情、友情、孝敬、尊老爱幼”的小故事。

让孩子们体验到节日中的传统文化,并能让孩子们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动手能力,让孩子们在游戏、活动的同时,感悟传统美德。“重阳话孝敬”:创作、展示型、校内、家庭中

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有关重阳节的资料,制作各种各样的重阳节小报、尊老敬老小报。发动全校师生创作“爱老敬老童谣”,并以文艺表演形式展现出来。

通过让孩子们亲自收集尊老敬老资料、创作“爱老敬老童谣”、展示宣传爱老敬老文化,让孩子们充分得到传统道德文化的熏陶,从而使孩子们从心里去尊敬老人、爱戴老人、感谢老人。

实践体验活动主题的产生是先由教师发现或引导学生发现他们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并从中捕捉或提练感恩教育活动主题,然后利用综合实践体验活动提供机会让学生去见识、接触这一方面的所有问题,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亲身体验的活动,让孩子们从真实的感知,深深体会到父母、长辈的伟大与艰辛,从而将“感恩”内化为心灵深处的情感,并且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感恩的情怀!

三是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通过做家务活,说知心话,给父母揉肩捶背等形式回报父母。四是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开展向老师献真情活动,自选“八个一”(寄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点一道歌、写一首诗)表达敬师之情,同时还在全校开展申报“尊师重教”示范班。

五是感激同学间的爱心相助。开展诸如“手足情”、“牵手求学路”为主题的征文竞赛、演讲比赛以及我为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我为班级添一份光活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心集体的道德情感,知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处事哲学。

六是感恩自然赐予。开展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活动,要求学生主动植一棵树、养一盆花、保护一片绿地,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使“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成为同学们的自觉行动。

七是开展观看十部感恩影片、吟诵二十首感恩诗歌、传唱三十首感恩歌曲、推介四十篇感恩美文、讲五十句感恩格言的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千手观音》、《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永远的丰碑》等感恩经典作品,达到陶冶心智濡养德行的目的。八是举办以“感恩带给我们什么”为主题的阶段汇报,将学校的感恩教育的阶段成果进行总结反思,使感恩教育得到升华。

4、开发“感恩”课程。实施感恩教育,不同年级相应承担了感恩主题班会、感恩美文、诗歌、警句、感恩文化环境、名人感恩榜样等课题研究,把学校的感恩教育向纵深方向推进。

六、课题成果检测(一)问卷调查(二)观察记录(三)案例分析(四)活动展示

九、研究条件分析

(一)近几年来,我校遵循“搞课改、强内涵、铸品牌”的办学思路,学校一直非常重视教科研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制度保障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学校科研教研氛围较为浓厚,具有一定的科研底蕴,也获得了良好的科研成效,课题报告、教学成果多次在区、市、省、全国获奖。(二)本课题研究人员配置合理。此课题实施有一支在各级各类课题研究中锤炼、勤学肯钻、勇于实践的骨干教师队伍,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较佳的人员保障。课题组成员均为学校科研骨干教师,多次承担了区级以上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有较强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具有实施本课题研究所需的人力资源,能够承担课题的研究工作。

(三)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自201*年始已陆续开展了“感恩的心”系列活动,为本课题的实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常丽红(书记)副组长:寇贤英(大队辅导员)

成员:全校教师

主要研究人员:常丽红寇贤英高秀娟牛有情石静关小会张爱琴张爱琴沈爱莲魏秀芳张爱萍张张文静强侬霞刘晓丽张爱香周银莲薛生丽柯紫萍张芹王文惠孙一萍魏常东何小梅杨宪云张春霞高红明郭树军

八、参考文献

李伟平、姜明红:《感激教育的思考和实践》载于201*.71、姚继宏:《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载于201*.122、鲁洁主编《德育新论》201*版

3、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课书实验本品德与社会(全册)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全册)

二00四年八月

小学德育教育的突破口感恩教育实践活动

课题结题报告

白银区第三小学常丽红

一、我校实施“感恩教育”的实效

我校自实施“感恩教育”以来,学校呈现出政通人和、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学校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一项项德育活动生机勃发,一幕幕场景感人至深。学校舆论更加良好,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奋发之情更加高昂,感恩之心更加强烈,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感恩教育阶段总结会上,一位学生家长的真情独白,让我们对“感恩教育”更添几分信心,她说:“非常感谢学校,你们的感恩教育让我的女儿更可爱,最可爱的是她的一片孝心在萌动,让我看到的不仅是有才气的女儿,更欣慰的是她那质朴的爱心在成长”

在三月份开展的“我为妈妈送惊喜”活动中,涌现出许多令人振奋的感人事迹,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为自己的母亲送去一颗颗稚嫩的爱心,感恩之心在学校蔚然成风。“以德促智,以智育德,德智互动”。实施“感恩教育”带来了和谐共生的喜人局面,在白银区三小的校园,没有发生一起打架斗殴事件,没有出现一起违法违纪案件,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二、最终成果

1、甘肃省“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书信大赛优秀组织奖2、甘肃省“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学生书信大赛荣誉证书3、白银市书信大赛“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书信大赛优秀组织奖4、白银市书信大赛“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学生书信大赛荣誉证书5、白银市暑期实践活动“走向社会学会关爱”荣誉证书6、学校表彰“最佳感恩学生”荣誉证书7、学校表彰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学会孝敬学会感恩”获奖学生荣誉证书8、感恩活动教师发表论文9、学生发表感恩作文10班级感恩教育活动总结教师论文及教案

学生自办手抄报、感恩美术作品及贺卡8、学生感恩日记集锦

学生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报告

三、对感恩教育的思考

1、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层面的理解。

青年马克思在写给父亲的信中,明确认为人的生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被给予的:人是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统一体。母亲给了我们自然生命,祖国给了我们文化生命。文化生命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感恩祖国与感恩母亲一样,知根知本,知恩图报。

2、基督教对感恩教育的解释。

崇敬耶稣基督的人当随时谦卑地倾听上帝的召唤吩咐,循着他的旨意生活,这样才能摆脱在兽性与神性之间的挣扎,摆脱在狂躁与平和之间的摇摆,摆脱在沉沦世俗的遮蔽与向着神界的超升之间的彷徨。随着我们成为人,感恩意识就给予了我们。哲学家不懂感恩何谓,只有宗教才向我们宣示感恩的真谛。感恩意识不是从概念中产生的,在它被反思为概念之前,就作为一种体悟明证地留在我们身上。感恩的全部内涵就是人的责任感,它让人体会到,生活是获得,而不是索取。人如果不意识到自己蒙受了恩惠,就不会想到自己是人。基督宗教无比强调感恩,因为这不仅仅是人的一种感情,更是做人的本质特征。忘却了感恩,人的存在就没有了真实性。3、感恩不是奴化教育、封建教育。在感恩教育实践中,我们强调让学生“吾日三省吾身”,诚然,谁也不会说反思有什么不好,但如果反思只是对别人的感恩,那么在这样的反思背后所丧失的就是,一个社会主体最宝贵的精神:自信、自立精神。为此,我们实施感恩教育应注意以下问题。(1)强调感恩教育的科学性,不断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这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教育技能,善于把教育目的寓于各种精心选择、设计的情境之中。教师不仅要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还要联系社会实践,联系学生思想实际,进行马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2)重视感恩教育的开放性,提高家长、社区的整合力度。感恩教育要想取得实效,只靠学校单方面努力还难以成功,需要得到家长、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才可能有效。感恩教育不应只局限在课堂上老师的言传身教,更应注意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家庭、社会教育力量的整合上。

(3)遵循感恩教育的规律性,及时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在学校实施感恩教育要了解学生对感恩的认识和期待,分析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对感恩教育的内容选择要合理而且要有震撼力,对感恩教育方式的选择也要适合学生年龄的特征,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而不是一味灌输如何重要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且,感恩教育的理想与现实可能有差距,老师要意识到如何应对这样的问题。

(4)尊重感恩教育的平等性,时时刻刻做到尊重学生,一视同仁。这是感恩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它要求教育者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现代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这是合情合理的。教育者关心学生,学生才会将心里话说出来。马克思说:“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就是说,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不仅是思想上的交流,而且是情感上的交流,双方互相尊重,感情才相通,内心深处才能产生共鸣,学生才会真正地得到感恩教育。

(5)突出感恩教育的情感性。感恩教育是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生命教育,应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教育学生以德报德,不能以德报怨。通过情感教育,切入学生个体心理世界,激发个体心灵共鸣,促使学生对某些事件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强化他们感恩心理,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发展和升华他们的道德情感。

生活中感恩无边,一句话语、一个行动、一点情怀,都能表达和解释感谢的真谛;感恩无痕,一份努力、一点进步都能传达一份真情与心愿。学会感恩吧!让我们的生活永远充满关怀,充满真情,充满爱心,充满温馨!

感恩教育在全国蔚然成风,我们也真诚地欢迎各界朋友为传授宝贵的经验,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推动感恩教育活动的开展,为培养有感恩之心的健全的人才而不懈努力!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小学感恩教育实践研究方案》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小学感恩教育实践研究方案: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小学感恩教育实践研究方案》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52525.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