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心得体会 > 青年教师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青年教师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9:03:28 | 移动端:青年教师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青年教师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青年教师送教下乡之我谈

仙巩希望小学-刘素

有人说:

青春是一首歌,一首充满朝气的歌,它奋发向上、斗志昂扬。有人说:

青春是一张面庞,一张充满自信与欢乐的面庞,它笑容灿烂、美丽动人。有人说:

青春是一条路,一条充满鲜花和掌声的路,它前途明亮、前程似锦。有人说:

青春是一轮朝阳,一轮充满阳光与温暖的朝阳,它激情飞跃、如火蒸蒸日上。我说:

青春是我深藏在心底不变的旋律,悠扬、缓慢而又漫长,托出自我人生,展现自我风采。

水口、昌坑?“where”?

12月11日接到通知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水口、昌坑在哪?这两个地方好像只在今年的教师大会上听说过,还有老教师们念叨过,但好像对他们所在地理位置一概不知啊。但是紧接来的是一种责任感,使命感与荣誉感。从老教师口中得知,水口和昌坑都属于温汤辖区内偏远的山区,人口分布较广,山区教育比较缺乏,在递过来的一张报纸上看到了对水口小学教师张生福的报道。我的心里面又多了一层好奇。

12月12日,披着晨曦的日光,踏着青春的步伐,迎着初冬的寒风。我们与彭晓明校长等一行八人向今天的目的地那远处山顶的水口小学前进了。看着沿途的美景,心里感叹着祖国的大好山河。走在蜿蜒曲折向上的水泥马路上,心里又在感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如此“给力”。然而我们的心并不再这美景里,也不再感叹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却是有点上气不接下气了。乐校长在旁说道:“张生福老师每天都在这条路上往返,他看的也不是美景,他所背负的担子更重,他是带着山那边13位孩子的希望”。听完乐校长一席话,我们有点无地自容,心中只恨不得立刻飞到水口小学去给学生们上课。同时对张生福老师的敬意也就油然而生了。对于张生福老师我们又多了一份好奇心。当乐校长与我们讲起每年送教下乡的光荣传统时,我们又多了一分神圣和使命感。这短短的6公里山路,我们足足用了快两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在一所平房前面,我们看到一群活泼的孩子,也看到了站立在他们中间的一位老教师。

我们主动的和孩子们亲切的交流了起来,顺便观察了这所小学,教室是同学们上课的地方又是张老师的办公室。在这间不足10平方米的教室里,挂满了很多优秀学校的光荣奖状。这无一不向我们歌颂着张生福老师的辛勤耕耘的成果。

接下来的上课时间。张宝琪老师教三年级的音乐,我教一年级同学们的体育,但是没上课多久,就发现,我之前准备的教案根本派不上用场。只能从最基本的队列开始学习。然而这又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教学资源和器具的匮乏以及缺少教师的不争事实。课间与张生福老师的谈话以及与同学们交流中知道了。张老师已经在这边有5年的时间了,在这5年期间,他翻山,过河,风雨无阻,从未缺课。1个老师,13个孩子,1825天,4380公里,张老师的日子和这些数字紧紧相连,是他让这些平凡的日子变成山区孩子灿烂的明天。

上午的课程结束后,乐校长带着我们跟随着张老师走进了一所危房,我们不解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原来这是水口小学的原校址,而张老师过来的目的是为了帮那些来自比较偏远的孩子们蒸饭,孩子们带来的饭到中午已经冰凉了。而烧火的柴,大都都是张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来的以及一部分家长送过来的。从心中由衷感叹:在课堂上他是一位老师,在课堂外,而他又是一位爷爷。等到孩子们吃到热气腾腾的饭菜时,他才起身回到学校做自己的午饭,并为孩子们批改作业。

其实我们与张生福老师的谈话并不多,我们都以为他是一位不善言谈的老教师,然而我们发现只有他面对13个孩子时,他的叮嘱和谈话才滔滔不绝。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得不离开水口小学了,看着孩子们依依不舍的眼神,收拾好自己复杂的心情,理清好自己的思绪,又沿着蜿蜒曲折的水泥马路行走,望着渐行渐远的教室,我们默默的向这一头投身于边远山区教学工作的老黄牛致敬!

5年的坚守、每天12公里的山路,13个学生构成了张老师平凡的每一天,也正是有了张生福一个个看似平凡的每一天,才有了山区孩子们灿烂的明天!

像张生福这样的老黄牛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我们应该在他们身上学到什么呢?

我们看到了教育资源的不平均,也看到了现实中残酷的事实,在人口分布较广,生源又比较少的山区。但是我们不应该对这里有太多的抱怨,即使跌倒了就应该继续往前走。在这世界上有很多人为了自己的生命与使命在努力勇敢的走下去,而我们是不是该知足呢?我们更应该去珍惜好眼前的一切。功成名就不是目的,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才叫做意义。我们是不是应该踏实的去学会做好一头小黄牛呢?

扩展阅读:青年教师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青年教师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新开中心小学杨玲娟

为提高老师课堂教学技能,促进老师专业成长,县教育局组织的“聚焦高效课堂”活动201*年11月16日在新开中心小学举行,我有幸观摩了李成科老师和任春惠老师两堂精彩的示范课,每一个教师的精心展示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无疑是醍醐灌顶,收获颇多。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李成科老师上的是六年级上学期的一篇课文《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主要围绕“老人喂海鸥”和“海鸥送老人两个方面来写”,李老师的教学也紧紧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我觉得有以下亮点:

1.教学过程以读为主,引导学生默读、朗读、齐读,从读中去感悟、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体会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情结,把学生引入老人与海鸥的情感世界里,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是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

2.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点把握很准,构思主线清晰。谈海鸥唤海鸥喂海鸥念老人。教师的语言表达流畅,语感丰富,善于引导启发学生,导入课文很自然、巧妙。

3.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注意通过引导学生品读精彩的、感人的句段,启发学生根据问题展开合理的想象,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悟、体会,真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实现发展学生语言及思维能力的目标。

4.教学过程对教材处理较为灵活,能够把握好课文内容的因果关系,让学生先学习“意想不到”事情发生的画面内容,再去学习老人喂海鸥、爱海鸥的画面内容,紧紧围绕“老人与海鸥情深义重”这一主题来引导学生学习。

5.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较为积极主动,能够做到师生互动,配合得体,又较恰当地处理好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关系。

听了任春惠老师的《跑进家来的松鼠》,同样感触很深。这篇课文主要围绕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来写的,在这堂课中我觉得有以下特点:

1.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主动参与教学,遵循自主、合作、开放的教学理念。她设立了教师读,学生评价,学生读,学生评价的环节,引导学生自由评价。

2.强化文章的感情色彩,引导学生体会语言中的家人对松鼠喜爱“意味”。教师在教学中采用齐读、引读、自由读等多种方式,把学生带进文章意境中,让学生去体味、感受、琢磨,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

3重点句重点理解。这些语言使自然景色更加鲜明地跃出纸面,使作者的感情更强烈地外露,从而达到表现对松鼠的喜爱和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4.语言朴实、自然、亲切,使激励性与引导性相结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思维。

听了这两位老师的课,再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学习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真正将自己推到一个更“隐蔽”的角落,让学生站在更“亮”的舞台中间,担当好组织者、参与者、欣赏者等多重角色。

二、加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和驾御课堂的能力,学习灵活机智地应对课堂的能力,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业务素质。

三、平时注意挖掘教材,深入研究教材。

四、教学中努力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起孩子们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们人生成长的心灵鸡汤,追求的精神元素。

五、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多鼓励学生,鼓励学生的每一个发言,鼓励学生的每一种想法,让学生乐于表达,乐于钻研,让学生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喜欢语文。

学海无涯,教无定法,教学是件费脑子的事,上课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面对遗憾,我们应不断反思,一路反思,一路教学,一路前进!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青年教师送教下乡心得体会》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青年教师送教下乡心得体会: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青年教师送教下乡心得体会》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55327.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