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中国康复医学会201*年工作总结

中国康复医学会201*年工作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9:03:39 | 移动端:中国康复医学会201*年工作总结

中国康复医学会201*年工作总结

中国康复医学会201*年工作总结

在中国科协、卫生部的领导和支持下,我会紧密围绕学会改革与发展两大主题,认真学习贯彻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加强学会工作的若干意见》,团结和依靠广大会员奋发进取,开拓创新,较好完成了年度工作计划,学会的自身建设和服务功能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和提高。

一、召开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为学会未来的改革和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

在中国科协和卫生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201*年10月1617日在北京召开。来自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有关部门、有关方面的代表共389人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协书记处宋南平书记和卫生部人事司秦小明司长分别代表中国科协和卫生部领导出席大会并做了重要讲话;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秘书长李常威教授和台湾地区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会长邓复旦教授分别代表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和港澳台地区康复医学界同仁专程到会祝贺。卫生部医政司张宗久副司长以及中国科协和卫生部有关部门、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也应邀出席了会议。

耿德章会长代表第四届理事会作了题为“继往开来、开拓创新、为建设充满生机和强大凝聚力的现代科技社团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王茂斌副会长作了“关于修改《中国康复医学会章程》的报告;励建安副会长就学会提交卫生部审定的关于学科发展建议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

经过无记名投票,大会选举产生了由149人组成的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及其领导机构,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当选为新一届学会会长。为表彰学会创建者对学会建设与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大会向学会主要创始人和长期担任学会领导职务的陈仲武、顾英奇、耿德章、傅大为、卓大宏、周士枋等6位领导和专家授予“学会建设终身成就奖”;向南登昆教授等10位资深专家授予“学科发展杰出贡献奖”;向已故学会原副会长曲镭先生等三位专家授予“学科发展杰出贡献纪念奖”;向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等9个地方学会和刘昆教授等20位同志分别授予“优秀地方学会”和“优秀学会工作者”称号。

根据学会工作的需要,会议决定正式成立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并产生了第二届专家委员会和《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第五届编委会。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五届一次常务理事会、首届亚大区康复医学大会筹委会工作会议以及世界卫生组织《CBR指南》(征求意见稿)论证会,同时举行了专场学术报告。

二、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活跃,学会的国际影响进一步加强(一)成功申办第七次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世界大会。申办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ISPRM)201*年第七次世界大会,是本年度学会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树立和扩大学会国际影响的一个重要机遇,对于拓展学会未来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空间和提高学会在国际学术组织的话语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月1014日,我会与中华医学会联合组成以耿德章会长为团长的ISPRM201*年第七次世界大会申办委员会和由90多位专家组成的中国康复医学代表团,赴汉城参加ISPRM第四次世界大会。我国在201*年和201*年曾经两次申办ISPRM国际大会的承办权,但由于种种原因均未成功。6月13日下午召开ISPRM理事会会议,投票决定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ISPRM)201*年第七次世界大会承办权,励建安副会长代表中国代表团进行竞标陈述,获得圆满成功。理事会全体成员以热烈的掌声通过,ISPRM主席朴昌一教授正式宣布,第七届ISPRM国际大会于201*年在中国北京召开。这是我国第一次获得国际大会的承办权,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对外友好往来日趋频繁,增进了学会与国际学术组织的友谊和了解。应中国康复医学会的邀请,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第一任主席JohnMelvin教授(美国)、第二任主席HaimRing教授(以色列)以及ISPRM资助委员会主席MarkLissen教授(比利时)等一行6人于201*年6月1521日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耿德章会长以及王茂斌、励建安副会长等学会领导先后会见了外宾,并就进一步加强我会与ISPRM的合作事宜交换了意见。Melvin教授一行还先后访问了北京、唐山和西安,参观了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华北煤炭医学院以及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等医疗机构,并举行了专场学术报告会;10月16日,为我会成功申办201*年世界大会作出了重要贡献的ISPRM秘书长、香港东华医院李常威教授以及亚洲大洋洲康复医学学会副主席、台湾地区康复医学会会长邓复旦教授应邀出席我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并就拟于201*年在南京召开的首届亚大地区康复医学学术大会的有关筹备事宜与学会领导进行了磋商;12月212日,应意大利康复医学会主席的邀请,励建安副会长率中国康复医学会代表团赴意大利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和交流,就两个学会之间建立定期互访和专业人才培养合作等有关事宜达成了初步意向。

通过以上活动,使学会能够及时掌握了国际康复医学界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在增进了解和友谊、开阔视野、启迪思路的同时,也为引领学会建设与学科发展注入了新的理念。

三、学术交流继续保持了上升势头,有效促进了学科发展和繁荣本年度我会共举办全国性学术交流11次,参加会议的科技人员总数为201*余人次,含境外学者13人。其中300人规模以上的活动2个,300人以下100人以上的4个,100人以下规模5个。征集论文共2300余篇,印制论文集8种2800册,制定专业标准一个(颈椎病诊疗与康复指南)。

随着学科体系的日渐丰富和创新理念的逐步强化,我会学术交流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创意新颖、形式活跃、讲求实效、多功能并举的组织策划营造出浓郁的学术氛围,融大会报告、专题讲座、继续教育、新技术新成果展示、优秀论文评审与表彰以及决策咨询和政策建议等内容为一体的多功能学术活动已形成我会学术交流的主要构架,启迪创新思维、展示前沿成果、发现拔尖人才、引领学科发展构成了学术交流的特色和亮点,为促进学术繁荣和中青年优秀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搭建了坚实的平台,也为在新形势下实现学术交流的良性循环奠定了重要基础。

我们的体会是:学术交流贵在创新和特色。要特别注意创新学术交流的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学术交流作为原始性创新源头之一的作用,推动学科的前沿研究进展。学术交流的特色是康复医学学科体系的立足之本,也是我们区别于临床相关学科的学术增长点。既要倡导康复医学与临床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相互融合,又要突出本学科的鲜明特色和优势,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学术品牌,不断丰富和发展康复医学学科体系,真正提升康复医学的核心竞争力和学术地位。

四、期刊出版工作有了新发展,学科体系得到拓展和丰富在本会所属《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等8种专业学术期刊继续保持了在各自专业领域的核心与导向作用。《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作为我国康复医学领域创刊最早、影响最大的专业核心期刊,继续发挥了学术导向和交流平台的功能,为繁荣学术交流和推进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1*年10月我会“五大”期间,《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编委会完成了改选换届,补充了部分优秀中青年专家和境外资深学者进入编委会,为杂志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创造了条件;《中国组织工程与临床康复》杂志自201*年由原旬刊改为周刊以来,克服了刊期频次增加带来的压力,用较短的时间适应了新的变化和挑战,更好的满足了学科建设和专业人员的需求,成为医学领域出版刊期最短的专业杂志之一。英文版《中国神经再生研究》杂志的创刊,则填补了我会外文版期刊的空白,标志着我会的期刊出版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促进学科与国际接轨、加快期刊的国际化进程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特别是境外编委的参与和对境外同行前沿性研究成果的推介,对于广大专业人员的临床研究与实践带来了十分有益的帮助;《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和《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则继续保持了各自的品牌优势和鲜明的专业特色,近年来影响因子一直位居外科类学术期刊前列,已成为国内相关专业领域公认的影响最大的学术期刊;《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致力于引导和推动心血管病康复治疗的研究和推广,并于201*年8月举行了创刊15周年纪念活动,为杂志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制定了新的奋斗目标。

五、积极组织决策咨询和政策建议,较好地履行了学术团体的桥梁和纽带职能。

201*年3月,受卫生部委托,我会通过各地方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以及有关专家的积极配合,经过为期3个月周密细致的工作,完成了我国康复医学工作的学科发展现状调查,基本掌握了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内康复医学科的人员结构、专业设置、运作状况、教育培训体制、存在问题以及从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等有关学科发展的重要第一手资料,并组织专家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起草了《关于我国康复医学工作的历史回顾、现状、问题和发展建议》的报告,为政府主管部门正在酝酿中的康复医学发展规划的制定产生了重要的参考作用和积极影响。

六、学会自身建设得到初步加强,自我发展能力有所提高1、为切实加强学会的科普功能,201*年10月在我会“五大”期间正式成立了由常务副会长挂帅的科普工作委员会,通过了学会未来5年科普工作发展规划和重点,初步制定了面向西部地区、以普及康复知识和传播康复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春风行动”,编制了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以心脑血管疾病和颈肩腰腿痛等常见损伤为扶助对象的系列科普行动计划。

2、在挂靠单位的支持下,学会办事机构办公条件得到初步改善,职能分工逐步细化,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育以及会员发展与服务部两个职能部门的架构已经确立,专职工作人员的选聘正在进行之中。

3、与境外相关医药企业的合作项目开始启动,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初步形成,学会实力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

七、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改革和创新意识亟待加强,特别是市场观念相对淡薄,谨慎有余,胆魄不足,学会实力建设滞后于形势发展,导致为会员服务的能力和手段缺乏。

2、与地方学会的联系和沟通不够,会员发展和会籍管理与服务制度有待完善,会员数据库建设和个人会员登记号制度的实施进展缓慢。

3、少数分支机构运行不够规范,自身定位不明确,活动随意性交大。

4、学会专职工作人员偏少影响到学会服务职能的发挥,有待于尽快加强和补充。

扩展阅读:中国数学会201*年工作总结

中国数学会201*年工作总结

201*年是中国数学会的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一年。这一年里,中国数学会以组织召开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为主线,积极构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全面推动中国数学会会员制建设,切实落实中国数学会理事和常务理事扩大方案。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圆满成功,是中国数学会呈递给全国的数学工作者的一份阶段性工作的满意答卷。

一、以组织建设为核心,深化改革

中国数学会历来一直十分重视学会的组织建设工作,经过几届理事会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年4月22日至24日中国数学会召开了第九届理事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探讨中国数学会如何能在新时期把握机遇,加强学会的组织建设,深化学会改革,切实落实会员制。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为了适应我国数学科学发展的需要,中国数学会理事的名额范围应该适当扩大,并在分析各地区数学力量变化的基础上,依据数学学科博士点的分布情况,提出“中国数学会理事常务理事扩大方案提案”,并酝酿提出了“中国数学会实行会员制方案提案”。两提案于201*年7月26日和27日在九届五次常务理事会和九届二次理事会上通过,并最终形成《中国数学会关于扩大第十届常务理事理事方案》和《中国数学会实行会员制方案》。201*年5月20日中国数学会召开了第九届理事会正副理事长秘书长第十次会议,对提请讨论的《中国数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名额方案》和《中国数学会实行会员制方案》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和研究经过充分的酝酿,最终对理事扩大提出分两个环节进行的办法:第一环节,依据《中国数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名额方案》(114名)扩大理事会;第二环节,为了团结各方面力量,共同发展中国的数学事业,将保留个别少量的名额,用于吸纳那些在数学教育、数学普及、数学交叉等领域的人士(机构),成为中国数学会的理事(理事单位)。201*年8月27日召开的正副理事长秘书长会议和201*年9月27日召开的九届十次常务理事会对理事会扩大和实行会员制方案进行深入的讨论,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数学会与有关单位推荐的下届理事候选人进行了汇总分析,并最终确定下届理事会规模为122人,常务理事会的规模为34人。在11月2-4日召开的中国数学会第十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以无记名投票选举的方式产生了第十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正副理事长、秘书长。代表大会一致通过了《中国数学会实行会员制方案》,从会议现场开始,理事和常务理事单位已陆续遵照会员制方案,自觉交纳会费。

第十届理事会理事成员共122位,其中新当选的有72位,占理事总数的59%,平均年龄为47岁。新生力量的加入,为中国数学会注入巨大的新的活力。

二、中国数学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暨201*学术年会隆重举行中国数学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暨201*学术年会”于201*年11月2日上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楼大报告厅隆重开幕。各方面领导、嘉宾、20多位数学院士和著名数学家以及各大院校的校长、院长、系主任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会代表及特邀代表共3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李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副主任张立群、科学院基础局副局长刘鸣华、科技部国家奖励办公室社会力量设立奖励办公室主任黄灿宏等到会祝贺。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给大会发来了贺信。中国数学会理事长文兰致大会开幕词,历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吴文俊、杨乐、马志明在开幕式上讲话。开幕式由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郭雷主持。开幕式上颁发了第八届华罗庚数学奖、第十一届陈省身数学奖、第八届钟家庆数学奖。

大会听取了文兰理事长作的题为“团结广大数学工作者开创我国数学事业的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数学会章程(修改草案)》。11月3日,在全体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并召开了第十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数学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和领导机构,马志明院士当选中国数学会第十届理事长,陈志明、巩馥洲、李安民、龙以明、王诗、吴宗敏和周向宇当选为副理事长,王长平当选为秘书长。

大会同时举行了201*学术年会。这次大会邀请了50多位近年来在数学各个领域取得出色成绩的优秀数学家做45分钟邀请报告,同时安排了若干场15分钟报告。

三、承接社会职能,提升科技奖励的社会影响

中国数学会在积极主动承接政府转移的社会化服务职能方面做出了极为出色的工作。

华罗庚数学奖、陈省身数学奖和钟家庆数学奖是中国数学会有着崇高声誉的三个奖项,分别设立于1991年、1985年和1987年。华罗庚数学奖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资,奖励我国有杰出学术成就和社会贡献的50岁以上的资深数学家,每年一人,是一种“终身成就奖”。陈省身数学奖由香港亿利达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龄先生出资,奖励我国有杰出学术成就的中青年数学家,两年一届,每届两人,是一种“斩关夺隘奖”。钟家庆数学奖由我国数学界有关人士出资,奖励我国最优秀的在读以及获得学位不久的数学研究生,两年一届,每届数人,是一种“初出茅庐奖”。中国数学会的三个奖项,年龄分布齐全,是我国在数学领域的最重要的奖励项目,在弘扬科学精神、促进人才成长、推动数学学科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中国数学会第十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举行了第八届华罗庚数学奖、第十一届陈省身数学奖、第八届钟家庆数学奖颁奖仪式。第八届华罗庚数学奖获奖人为复旦大学李大潜院士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严加安院士;第十一届陈省身数学奖获奖人为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宗传明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吉敏研究员;第八届钟家庆数学奖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奖者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邸亚娜等八位青年学者。

四、开展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

1.提升西藏大学数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暨随机分析及其应用国际研讨会

为了响应中国数学会“全面提升西藏大学数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行动计划,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天元基金的支持下,由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应用数学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山东大学联合组织了“提升西藏大学数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暨随机分析及其应用国际研讨会”,会议于201*年8月1016日在兰州交通大学和西藏大学成功举行。会议主题是对当今概率论与随机分析的国际前沿问题进行学术讨论并与西藏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中国数学会秘书长巩馥洲代表中国数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天元基金、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向西藏大学捐赠了图书

2.七届全国微分方程稳定性暨第六届全国生物动力系统学术会议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和中国数学会生物数学工作委员会主办,运城学院承办的全国第七届微分方程稳定性暨第六届生物动力系统学术会议,于201*年10月6日10日在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山西运城召开。会议专家云集,探讨微分方程妙机,纵横生物动力系统,各抒睿思卓见,欲穷稳定性之谜。有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63所大专院校和研究所的135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305篇,经会议学术委员会专家评审,录用196篇,分别刊登在核心期刊《数学的实践与认识》和《生物数学学报》上。

本次学术会议代表人数多、学术论文多、中青年学者占了绝大多数、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比例占到了27%。特别是微分方程和生物动力系统会议的共同举办,突出了学科交叉和应用,为以后举办类似的会议提供了很好的经验。这显示了我国微分方程稳定性和生物动力系统的朝气蓬勃、蒸蒸日上。

3.全国第七届孤立子与可积系统学术研讨会

全国第七届孤立子与可积系统学术研讨会,于201*年8月7日至12日在江苏省徐州市举行。来自意大利、美国和国内的47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132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是历届研讨会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

4.201*年黑龙江省数学会年会召开

黑龙江省数学会于201*年1月13日至15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了黑龙江省数学会第十一届二次年会。会议共有来自全省数近二十所大专院校、重点中学的百余代表参加本次大会。会议期间全省各高校共进行了四场28次学术报告。报告内容涉及泛函分析、拓扑、代数、微分方程、控制论等领域。通过学术报告及互动式的交流;使与会代表扩大了视野;促进了学科发展。

5.第二届HPM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数学史会议于4月26-30日在石家庄召开

“第二届全国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数学史会议”于201*年4月26至30日,在石家庄市河北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出版单位、重点中学的代表共计170余人参加了会议。数学史与数学教育(HistoryandPedagogyofMathematics,简称HPM)研讨会是数学史研究工作者与数学及数学教育工作者相互交流的平台,旨在推动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结合,发挥数学史的教育价值与作用,促进了我国高等院校和中学的数学教学中利用历史知识、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本届会议共安排大会报告13场,分组报告72场。

6.第三届国际应用与计算调和分析会议在复旦大学召开“第三届国际应用与计算调和分析会议”于201*年5月18-22日在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成功举行。会议邀请了菲尔茨奖及沃尔夫奖获得者S.Smale、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大潜、美国SIAM前理事长G.Strang等。会议组织委员会由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吴宗敏教授与周定轩教授担任。参加会议的学者共有120余人,其中半数以上来自海外,并且有20多位来自国外的学者自费参加了会议,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此次会议的国际影响力与学术水平。

五、提高期刊整体水平,打造精品

中国数学会目前编辑出版《数学学报》(中英文版)、《应用数学学报》(中英文版)、《数学进展》、《数学通报》、《数学的实践与认识》等9种数学期刊,各刊发展态势良好。在提高期刊整体水平的同时,中国数学会致力于发掘潜力,打造精品。《数学学报》(中文版)成为我国数学类唯一连续五次获“中国百种杰出期刊”的期刊。《数学学报》(英文版)自1999年起由Springer公司出版,采用国际办刊方式,编委会国际化,实行编委负责制。该刊的学术水平稳步提高,201*年期刊影响因子达到历史最高的0.44。201*年《数学学报》(英文版)再度获得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A类资助,成为科协仅有的四种连续获得A类资助的期刊之一。《数学进展》201*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C类资助。

中国数学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帷幕落下,标志着中国数学会在第九届理事会的带领下,又走过了一段发展壮大的历程。中国数学会的历史正是这样,经历着不断的完善,迎接着一个个辉煌。201*年中国数学会迈出了承前启后、开拓发展的坚实的一步。我们坚信,中国数学会新一届理事会,一定会以十七大的精神为指导,带领全国的数学工作者,开创数学发展的新局面。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中国康复医学会201*年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中国康复医学会201*年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中国康复医学会201*年工作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5534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