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构建历史复习知识框架的课题阶段性总结(李玲)

构建历史复习知识框架的课题阶段性总结(李玲)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9:21:33 | 移动端:构建历史复习知识框架的课题阶段性总结(李玲)

构建历史复习知识框架的课题阶段性总结(李玲)

构建历史复习知识框架的课题阶段性总结

李玲

一、问题的提出

A.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知识体系是以模块的形式编排组合而成,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高中历史新课标采用模块专题式的教学结构,这一体系,摒弃了长期实行的通史学科体系,从而解决了高中历史课程的“螺旋式”和“循环式”的教学弊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历史课程的重复问题。但是这种安排也带来了许多弊端①打破了学科的自身整体性,将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人为割裂,破坏了历史的内在逻辑关系②破坏了历史概念的整体性,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每个模块中都有涉及③弱化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前后单元的联系性不强,形不成知识的铺垫关系。这种专题式的教学,在教学大纲体系下,往往是在高三二轮复习时才采取的,也就是要求学生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牢固的历史知识体系。那么我们目前在不少高中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并不扎实的情况下,推行专题教学,这就需要我们更新教学观念,来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构建知识体系非常重要。

高三教学在整个中学教学中具有特殊地位。对于大多数高三的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就忘记”,就是他们学习历史的三部曲。尽管许多学生认为历史是一门比较好学的课程,但是他们对历史学习存在惧怕心理。究其原因是学习方法上存在问题,以为历史的学习不过是考前突击就可以了,却不知突击过后不久就遗忘了,下次考试从头再来。这种重复劳动对于高中学习本已经很紧张的时间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也难怪学生会对历史学习产生厌倦和惧怕的心理。加强对学生历史学习的方法指导是十分有必要的,其核心是如何帮助学生打破传统的三部曲,提高学习效率,尽可能地减少重复劳动。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即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构件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因为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我们绝不能把基本史实当作孤立分散的知识点,而要抓住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有助于学生形成由基础知识、基本线索、阶段特征构成的有层次的历史知识体系。B.理论依据:

美国认知心理学的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定的知识结构,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结构,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把同类的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连接成赋予它们意义的结构。这种结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过积极的组织构成的,这个组织过程实际上就是思维过程,正是思维在学习过程中的概念化和类型化的活动,才使学生弄懂了所学习的大堆杂乱的事实,并将有利于学习的迁移。布鲁纳强调学科知识结构的教学思想对于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美国教育学家、结构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杰罗姆布鲁纳说过:不论我们教授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教学与其说是使学生理解掌握学科的基本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其学习结构。多年来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历史学科更是如此。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决不能仅仅把基本史实当作孤立分散的知识点教给学生,从而使学生成了机械记忆的机器,失去对历史学课的学习兴趣;而是要抓住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历史知识结构,使学生从宏观与微观的综合角度去把握历史现象的本质,从而既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教学中,构建知识框架的基本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使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识记,运用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成为充满魅力的、探索知识王国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含金量”。教学实践中,将头绪繁乱的各部分历史知识,根据其内在联系,纳入一定结构,形成相互联系的历史知识框架图,然后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形成“框架图”,使绝大部分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教学中逐渐接受这一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达到高质高效完成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思维和进行思想教育三大任务。二、对前期工作的回顾1、启动阶段:

充分考虑后,201*年3月我确定了小课题《如何高效构建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网络》,并对课题如何开展进行了专题研讨,制定课题研究计划。(1)经过必要准备在201*年3月申请课题后,确定研究的主题。(2)201*年3月7月为搜集、整理、归纳、提炼信息阶段

(3)201*年7月9月为“高考历史学科知识网络图”的设计建构阶段(4)201*年9月12月为初稿的评审修改阶段(5)201*年1月201*年4月为深入研究阶段。

在研究期间,边实践边提升,积极参加总课题组召开的阶段性研讨会,从实践到理论上争取逐次提高研究水平,升华认识。2、研究阶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对每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人的教育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全方位的素质培养。历史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综合能力。既关注学生历史学习的结果,又关注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力求多角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构建《高考历史学科知识网络图》的整体框架,按照高中历史知识点、考点与能力培养点的层层深入的规律来科学有序地安排。(1)突出历史知识的主体和重点

历史教学中涉及到的重要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影响等,都是重点知识,对重点知识的考查一直是中考命题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看,所考查的内容基本都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体知识。试题中的知识点都是考纲、课程标准和教材中规定的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中考试题抓纲守本,给人以注重基础、强调主干、回归教材的感觉,可以说构建历史知识网络图对中学历史教学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2)加强历史学科综合能力考查

历史学科实际上是综合性能力很强的一个学科,在内容上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外交、国际、科技等很多方面,而这些方面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这就使历史知识本身具有一种横向的网络结构。阶段特征提示历史不同时期各个方面发展的共性,在对历史的认识中,起着统括全局,加强横向内在联系,加强知识结构化作用。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利用了历史学科涉及面很宽的特点,从各方面知识的联系、比较和迁移上入手命题,加强了对历史知识的综合考查,在联系、比较、迁移、运用的过程中加强了对多项历史学科能力的综合考查,那么把零散的多方面的知识呈现在一张网络图上,提示阶段特征,加强历史横向联系的过程,也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归纳、概括等逻辑思维方法的过程。如果没有对事件个别特征的分析,没有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没有对事物共同点的概括就无法提示时代特点,因此,知识体系的建立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3)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

强调能力立意是近几年高考的命题原则,具备历史学科综合能力首先要扎实基础知识。知识立意的命题思想首先注意的是考查哪些知识,这些知识是否是重点知识,试卷考查的知识是否全面,知识点覆盖面是否广,在此基础上进行能力的考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首先考虑的是每道题主要考查了哪些知识,还考查了什么能力,整份试卷中对能力的考查是否全面,怎样把知识记忆情况的考查转变为对知识理解和运用情况的考查与能力有关的各个方面。

经过以上的精心分析和研究,我们又多途径的搜集资料,整理、归纳、提炼、编写网络图,注重创新。以高中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本教科书为本,并参考《历史课程标准》、近几年的《历史考试说明》、《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有效教学》、《现代教育理论研读》等,将高中历史必修内容编写成《高考历史知识网络图》。三、对本课题研究的几点思考

进行此课题研究,做到了以下几点:1、针对性:

研究高考历史学科的知识网络图,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注重历史知识表达方式的规范化,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学习历史知识的意义,科学地归纳总结历史备考的知识点与能力培养点,引导学生了解和把握学习历史的规律的技巧,指导思考问题的着眼点与切入点,能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2、系统性

根据历史学科考试内容确定合理的板块式结构,做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落实的和谐统一。每个知识板块的研究均由理性指导到具体实践,由知识归纳总结到能力点的强化,整合各种版本的教育教学用书所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梳理出核心知识,内在联系与技巧,秩序渐进,科学有效地突出重点,明确考点。3、实用性

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知识体系,构架起高中历史学科知识的立体交叉网络,既提升了自身的专业化素质,又提高了教学质量,又能使学生在备考复习中少走弯路,跳出书山题海,明确高考历史“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更能明确“怎么答”的问题。4、前瞻性

此课题研究以新课程新高考为研究对象,从根本上对学生进行智育透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有关研究专家们的指导下,以最新的科学备考理念来指导研究,意在引领师生揭开高考神秘面纱,学会命题、学会备考,为学生奠定终身学习的良好基础。

总之,通过建立《历史知识网络图》,我深深地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之所以称之为历史科学,绝不是单纯地复述历史,而是在科学的认识上阐述历史。历史知识网络体系客观地再现了历史的进程。在帮助学生建立这个体系的过程中,既丰富了自己的历史知识,又提高了驾驭教材的能力,积累了不少经验,有效提高了自身素质,同时又帮助学生学会记忆、理解运用能力、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终身学习历史奠定良好基础。

叶小兵教授指出:“学生只有在其认知系统中构建起具体的知识及概念结构,才能进而生成相应的观念和认识。反之,任何观念和观点若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不可能在学生心底里真正确立起来。”陶行知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研究方法运用方法,那么历史学习才会变得轻松有趣。总之,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体系,是新课程的一大课题。我们的基本思路是抓大放小,理解重于记忆,这样历史学习的领悟能力就会提高。相信在新课程的推进中,我们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有效教学和学习方法。

扩展阅读:开题报告

《培养和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研究提案

双桥中心学校金昆丽学号:60

摘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世纪,而知识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人才竞争力。没有优质的基础教育作保证,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势必是空中楼阁。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完成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奠基工程,就责无旁贷的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主旋律。而作为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如何,关乎整个国家的基础教育发展的水平。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受地理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层次的家庭、家长、学生、教师同时存在,给教育带来了很大困难。本课题以调查我校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切入口,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学说为指导,以主体教育思想为基础,转变教师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研究提案

一、研究目的

通过探索在主体教育思想指导下,通过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自培能力及科研水平和业务素质,发挥学生主体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研究背景

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西部大开发、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特别是云南省《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为云南基础教育现代化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契机。我校地处昆明市城乡结合部,位于昆交会南面、日新立交桥旁,受地理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我校不同层次的家庭、家长、学生、教师同时存在,给教育带来了很大困难。201*年我校由区政府(区教育局)、镇政府、社区居委会投资修建成一所设计科学合理、设备齐全的学校,配有多功能报告厅、网络教室、自然实验室、素质教育活动室、专用教室等,环境幽雅、育人气氛浓郁。我校拥有一支爱学习、重教研、团结务实的教师队伍。201*年还聘请了区教研室退休

的小学数学专家明启文为我校的教学顾问,开展教研活动,确实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和业务素质。为我校开展此次实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此我校确立了《培养和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课题实验。

三、研究的内容

基础教育现代化实施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必须解放教师、解放学生,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1、建立主体教育思想下,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

2、创设适宜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新型的课堂教学环境,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的思想和知识交流的场所。

3、通过课例教学,探讨主体性教学的基本策略。

四、研究的性质、设计和方法

1、本研究具有探索性、实践性、先行性、实效性。

探索性:本课题运用主体教育思想审视我校教育现状,探索面向未来的学校基础教育现代化,具有极强的探索性。

实践性:研究涉及到学校不同层次的教师基础教育现代化实践,具有实践性。先行性:基础教育现代化是基础教育发展的“难点”,在我校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既是难点,更是重点,具有先行性。

实效性:本课题针对我校实际,探索研究出适合我校教师的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实践模式,具有极强的实效性。

2、研究设计

(1)选取实验教师、实验班级,建立实验组织机构。建立校长负责制下的核心成员及实验教师三级实验研究机构。

(2)组织实验教师学习主体教育理论及有关理论知识。

(3)确定课题。依据区课题《主体教育思想下西部地区城乡结合带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实验研究的计划和研究的方案。

(4)开展实践探讨,形成定期研讨制度。(每周开展一次校级课题组活动,每月参加一次区级课题组活动。)

3、主要研究方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4、策略

(1)以调查我校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切入口,在主体教育思想指导下,选定有代表性的班级和教师共同参与本课题的研究与实验。

(2)全员参与、点面结合的策略。

(3)学习、实践、研究、再实践四结合的策略。

(4)发挥外聘专家和学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的策略。

(5)理论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6)整体收集材料与个案研究相结合。选择实验班级和教师进行跟踪个案研究。

(7)教与学双项改革相结合。(8)运用多种有效方法的策略。

五、保障措施

(一)做到三到位,确保课题顺利实施。

1、领导到位:课题组领导带头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认真落实课题方案。2、人员到位:课题组所有成员务必积极投入参与科研,认真学习有关理论,主动、积极、创造性地组织开展课题实验。

3、指导到位:学校科研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阶段性科研工作会议,部署、规划、讨论研究工作。

(二)做到五个加强,确保科研质量。

1、加强组织管理:把课题研究与日常工作、教学有机融合。2、加强计划管理;严格方案实施,杜绝盲目工作的现象。

3、加强课题管理:做好课题设计、论证、实施、结题和鉴定等相关工作,并对实验教师实施全过程管理。

4、加强资料管理:及时收集、整理实验过程中的资料、数据,管理好计划性资料、基础性资料、过程性资料;力求材料真实、准确、客观、科学,建立和健全科研档案管理,保证科研成果的质量。

5、加强学习,提高实验人员的素质。(三)落实经费,保证课题实验顺利开展。

(四)聘请专家提供理论支持,确保指导到位。

六、预期成果

1、《培养和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题实验方案。2、《培养和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3、《培养和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题实验结题报告。4、《培养和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题实验教学论文、文字研究材料。

5、汇编教师教学练兵典型案例。6、课题研讨活动。

七、课题研究组机构1、外聘顾问:

孟兆彬:云南省干部培训中心主任明启文:原官渡区小学教研室主任陈颖:现区教育局初教科科长刘本龙:官渡区进修学校校长高体湘:区级督导员

2、课题总负责人:李玲(校长)3、课题组组长:段勇(副校长)

副组长:陈永红、金昆丽、潘玉芝、杨艳芬4、实验教师分成三个组:语文组、数学组、专科组5、语文组组长:段勇、金昆丽

成员:李丽春、丁桂芬、王亚妮、欧阳、王春兰、陈红

6、数学组组长:潘玉芝、李雪芹、陈永红

成员:郭水兰、陈治芳、张丽、谷花

7、专科组组长:杨谊辉、姚瑞龙

成员:谭李、文利坤、李红瑛、李素梅8、后勤保障组组长:杨艳芬

成员:杨春平、陆倩若、沈品、李正仙

参考文献:

1、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

2、王道俊、郭文安:《关于主体教育思想的思考》,《教育研究》1992年第11期。

3、郭文安、陈东升:《国民素质建构与基础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裴娣娜:《我国现代教学轮发展中的若干认识论问题》,载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5、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6、官渡区教育局:《主题教育思想下西部地区城乡结合带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资料汇编》,第一集。

尊敬的老师:

首先,请允许我向您介绍我本人。我叫金昆丽,原系官渡区双桥中心学校教务副主任。我于1995年毕业于昆明师范学校,201*年通过函授学习取得“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现正参加官渡区首届研究生班的培训学习。

第二,我想简要和您谈一谈关于我们学校的课题理论研究。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西部大开发、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特别是云南省《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为云南基础教育现代化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契机。我校地处昆明市城乡结合部,位于昆交会南面、日新立交桥旁,受地理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我校不同层次的家庭、家长、学生、教师同时存在,给教育带来了很大困难。为此根据官渡区教育局《主体教育思想下西部地区城乡结合带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我校确立了《培养和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子课题实验。其目的在于以调查我校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切入口,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学说为指导,以主体教育思想为基础,转变教师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我再次诚挚地请您协助我的课题研究--请您书面回答我在附录中的问题。在此,我衷心感谢您对我的支持和帮助。

第三,我很感激您对我课题的支持。同时,我可以保证将您的资料保密。当此论文发表或出版时,您的姓名将被匿去,但除非您同意我在论文中可以用您的真名。

最后,为了我们西部地区乃至我国的教育发展,我再次邀请您参与协助我的课题研究。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帮助。在此,也祝愿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此致

敬礼

金昆丽201*年7月23日

个人信息

姓名教龄职务性别任职年限学生人数民族政治面貌工作单位:年龄办公电话学历住宅电话

附录:书面访谈问题

尊敬的老师,请您先填写上述表格,再完成以下问题。

1、你认为高效率的课堂教学的衡量标准是什么?2、通过培养和发挥学生主体性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你认为有必要吗?为什么?

3、学生的主体性应包括哪些方面?依据你认为的重要程度,依次写在横线上。A、多样性B、创造性C、自主性D、批判性E、主动性F、选择性G、独特型

您的排序是:

4、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师生互动?

5、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请举例说明。

6、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你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构建历史复习知识框架的课题阶段性总结(李玲)》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构建历史复习知识框架的课题阶段性总结(李玲):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构建历史复习知识框架的课题阶段性总结(李玲)》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56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