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体系建立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体系建立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9:21:52 | 移动端: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体系建立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体系建立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体系建立

太仓市浮桥中学周继辉

【摘要】:

历史知识是形成历史能力的基础。历史的基础知识、历史的基本线索、历史的阶段特征就构成了有层次的历史知识体系!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建立起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从而达到使学生的学习历史能力明显增强的目的,为学生进入、适应社会和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历史知识基本线索阶段特征知识体系

一、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是知识性、关联性很强,除了要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结论外,还要再认再现历史概念、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等。所以在历史学习中,不能把基本历史史实当作孤立分散的知识点,而是要抓住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由基础知识、阶段特征、基本线索构成的多层次的历史知识网络体系。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知识结构体系,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加深理解,有利于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消化进而形成清晰的脉络,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局观思维。所以,以课本为中心,在整理并理解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学习中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也是学“活”历史的途径之一。

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中,作为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亲身感受,在讲述完一系列的历史基本史实后。大部分学生会出现掌握了新的知识,却又遗忘了旧的知识这样的情况。这其中固然有学生记忆力不强的原因,但归根到底还是学习方法上存在着严重的误区!他们的错误在于把一个个历史事件看成是单独的、孤立的,而没有意识的到,这些历史事件中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把握住其中关键的联系,自然而然的就能够从整体上来学习历史,从全局来把握这些历史事件。这样,学习历史就会变得更快、更好、更轻松!这就是历史教学中或是历史学习中历史知识体系建立产生的影响!

二、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方法

所谓历史知识体系,即历史知识自身固有的总分、主次、前后、内外和因果等既区别又联系的层次结构形式。它们共同联接成一个有机结合的历史知识的点、线、面、体系统。点指的就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个基本的历史基础知识点,它主要就是历史史实;线指的就是这些历史基础知识点中存在的内在联系,一般就是指历史教学中的存在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基本线索一般就是历史教学中的纵向联系,阶段特征指的就是历史的横向联系;面的构成,就是由点线结合组成的知识面,一般指历史教学中出现的历史专题;这一个个的面也就组成了整个历史知识体系。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起历史知识体系,就要从点、线、面几个方面着手,掌握建立知识体系的方法,最终达到建立历史知识体系的目的!

第一、教学过程中注意对知识点的梳理

由于历史知识体系中的点,指的就是历史教学中的历史基础知识点。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讲述基础的历史知识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没有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就不可能建立起历史知识体系!就好比一幢房子,没有地基,这房子也就无从建立!《历史课程标准》对点的基本要求就是准确的记忆,在记忆的同时,也要学会去理解。历史基础知识点是历史知识体系的基础!

例如:在讲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时,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很多,总共有六点,①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官员及其家属必须穿戴汉族的服饰;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拔改为姓元;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这些内容较多,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熟练记忆。这些知识点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死记硬背可能有些难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处理好信息的能力!以求达到记忆的最佳效果。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核心是要实现鲜卑少数民族的汉化,是整个鲜卑民族融入汉民族当中。因此,变法的内容都离不开学习汉族文化这个核心。那么这六点改革的内容就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汉礼、尊孔、尊老,以孝治国等。经过这样的处理,学生记忆起来就会相对简单,达到很好的效果,教师也在教学中梳理了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了历史知识体系中的点。

第二、教学中引导学生串联相关知识点

历史知识点具备以后,需要的就是找出历史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要找到线,掌握线索,将知识点串联起来。

同样的,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我们要了解到,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历史事件。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在当时民族大融合的形势下出现的,在大量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与汉族长期接触的背景下,他们感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先进性,感受到了自己民族与汉民族存在的差距。因此,要想很好的在中原地区生存下去,甚至统治中原地区,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并用汉族先进文化改造自己,就变的迫不及待了。所以,在这种民族融合的趋势下,我们再来看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其改革的内容都离不开两个字“汉化”,所有的改革内容都是以汉族的标准为标尺,彻底摆脱自己的文化特性,将自己融入到汉文化中去。最终的结果是鲜卑民族完成了汉化,他们成功的融入了汉民族,他们的这些所作所为,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融合!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张图表清楚的表达出当时历史发展的线索:

再有,在讲述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关系!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时期是采取不同的政策的!汉朝和匈奴的关系可以这样表述:和亲战争和亲。汉初,汉朝国力弱小,匈奴国力强大。所以,汉初不得不对匈奴采取卑微的和亲政策,将皇室公主远嫁匈奴,同时每年提供匈奴大量的粮食和丝帛!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经过文景之治后,国力强盛,具备了强大的实力,于是对匈奴展开了反击,一举收复失地,并把匈奴赶回了漠北大草原,最终使匈奴发生了分裂,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汉元帝时期,由于匈奴分裂,其中一部分进入中原地区,开始逐步与汉民族进行融合,为了使匈奴更好的融入汉朝,实现汉朝的稳定,汉元帝同样采用了和亲政策,昭君出塞,留下了千古传颂的故事!汉朝与匈奴关系的变化,是受汉朝和匈奴实力对比影响的,他们之间关系的变化,就体现出了这一时代的阶段特征!

第三、注重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各个方面

历史知识的整体上的把握,也就是在具备点、线的基础之后,我们在教学中,教授学生知识的时候,要使学生学会站在全局的角度去看问题。

例如:在讲述汉武帝大一统局面形成时,我们需要的是要求学生整体的把握整个的这一历史事件,包括它形成的原因、采取的措施以及最终的影响。汉武帝大一统局面出现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当时汉朝国力的增强,而武帝时期国力的增强,则离不开汉初修生养息的政策形成的“文景之治”的局面,“文景之治”局面的出现,为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从四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即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四个方面。政治上汉武帝大一统所采取的措施是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的措施是将全国的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国用,同时铸造五铢钱;军事上的大一统措施就是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出征匈奴,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思想文化上则是采取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完成了思想上的统一,四个方面缺一不可。这四个方面就构成了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最终,在这一系列措施的影响下,汉朝出现了鼎盛的局面,这就是大一统局面出现的结果!这样,对于汉武帝实现汉朝大一统局面,学生就可以在全局上进行很好的把握!

历史总是一环紧扣一环,一步紧接一步,遵循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不断向前发展。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不可避免要影响到历史学科的教学与学习。历史学科的教学贵在环环相扣,步步相连,层层深入,切入本质,把握规律。所以,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注重历史基础知识点,理解知识点内在联系构成的基本线索,把握住历史的阶段特征,才能最终形成科学的、完整的、立体的历史知识体系。

历史教学绝不是单纯地复述历史,而是在科学的认识上阐述历史。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客观地再现了历史的进程。在帮助学生建立这个体系的过程中,改变过去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重结论轻过程的弊病,培养学生的记忆、理解、运用能力。当然,无论是知识体系的内化还是能力的养成,仅仅依靠课堂讲解示范都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辅之以必要的练习。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是学生轻松学习历史的有效途径。

参考资料:

《注重历史知识体系的建立》张雷《中外教学研究》201*年第10期

《探索构建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的方法》朱永贤《素质教育论坛下半月》201*年第8期《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知识体系刍议》向新军《成才之路》201*年第23期《中学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的构建》王刚燕慧《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年第5期《历史复习中应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周美资《教师综合版》201*年第4期

扩展阅读:历史教学中知识体系建立探析

历史教学中知识体系建立探析

摘要:历史知识是形成历史能力的基础。历史的基础知识、历史的基本线索、历史的阶段特征就构成了有层次的历史知识体系!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建立起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从而达到使学生的学习历史能力明显增强的目的,为学生进入、适应社会和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了基础。关键词:历史知识基本线索知识体系一、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是知识性、关联性很强,除了要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结论外,还要再认再现历史概念、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等。所以在历史学习中,不能把基本历史史实当作孤立分散的知识点,而是要抓住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由基础知识、阶段特征、基本线索构成的多层次的历史知识网络体系。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知识结构体系,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加深理解,有利于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消化进而形成清晰的脉络,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局观思维。所以,以课本为中心,在整理并理解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学习中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也是学“活”历史的途径之一。

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中,作为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亲身感受,

在讲述完一系列的历史基本史实后。大部分学生会出现掌握了新的知识,却又遗忘了旧的知识这样的情况。这其中固然有学生记忆力不强的原因,但归根到底还是学习方法上存在着严重的误区!他们的错误在于把一个个历史事件看成是单独的、孤立的,而没有意识的到,这些历史事件中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把握住其中关键的联系,自然而然的就能够从整体上来学习历史,从全局来把握这些历史事件。这样,学习历史就会变得更快、更好、更轻松!这就是历史教学中或是历史学习中历史知识体系建立产生的影响!二、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方法

所谓历史知识体系,即历史知识自身固有的总分、主次、前后、内外和因果等既区别又联系的层次结构形式。它们共同联接成一个有机结合的历史知识的点、线、面、体系统。第一、教学过程中注意对知识点的梳理

由于历史知识体系中的点,指的就是历史教学中的历史基础知识点。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讲述基础的历史知识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没有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就不可能建立起历史知识体系!就好比一幢房子,没有地基,这房子也就无从建立!《历史课程标准》对点的基本要求就是准确的记忆,在记忆的同时,也要学会去理解。历史基础知识点是历史知识体系的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核心是要实现鲜卑少数民族的汉化,是整个鲜卑民族融入汉民族当中。因此,变法的内容都离不开学习汉族文化这个核心。那么这六点改革的内容就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说汉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体系建立》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体系建立: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体系建立》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57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