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楼门文化总结

楼门文化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09:49:37 | 移动端:楼门文化总结

楼门文化总结

楼门文化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的住房条件逐渐改善,陆续从平房搬进楼房,较之住平房时邻里之间大大减少了接触和沟通。特别是大量外来人口在社区买房或租住,因人生地不熟,出于安全等考虑,更不会和邻里主动交往。虽然大家同住一个楼门,但确是如同进了一个陌生的世界,谁家有什么困难,,出现什么问题无处诉说,环境脏乱也没人管,楼上楼下住着,难免发生一些小矛盾,也得不到及时解决。有的一个楼门住了几年甭说姓甚名谁,甚至连招呼都没打过。这种现状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去甚远。对于居委会工作的开展,也带来了很多困难,户、人、很难及时了解情况。有时处于被动,很难使工作以人为本。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决定以“楼门文化”为抓手,以楼门长为骨干,为每个楼门搭建一个邻里之间相知相识的平台,以积极发动居民参与改公共楼道为公共大客厅为途径,以提高居民素质、培养公共素质、建立和睦、团结、互助的邻里关系的一种新形势下居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机制为目的的研究探索项目,来推动社区工作更好发展的文化阵地。

通过一年的实践试点,凡是开展了楼门文化建设的楼门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1、楼道环境大为改观,在清洁的基础上各门的第一层都布置了一些装饰物,体现出了各楼门的特色。

2、人际关系有了很大改善,像有的楼门出现危重病人,患者家属马上想到找楼长帮助,组织一些年轻人,把病人抬上救护车(因楼道窄,病人较胖,靠救护车的两个人根本抬不下来)。还有对老人们健康的关注成了楼门的重点工作。

3、居民有了什么困难需求能主动找楼门长反映,对一些因自家不注意影响楼上下休息的现象,也能通过楼门服务员调节化解了矛盾。大家有了诉求的地方,很多问题就化解在了楼门中。

4、退休回到社区身体较好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工人等,他们在楼门文明建设工作中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这支队伍中的老人们,他们党性强,觉悟高,有奉献精神,有了他们,这项工作就有了组织保证。

目前,社区楼门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改善,居委会和居民之间沟通的渠道畅通了,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等很多工作的开展也就顺畅了,居民的安全感也有了一定的增强。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会继续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为广大群众努力。

1、通过向各户发出至居民的一封信的方式宣传楼门文化建设意义,要求大家支持配合楼门长的工作,号召在职党员、干部等带好头,各尽所能积极参与。

2、后期开展工作地楼门可以开展评比,相互学习和提高。

3、以楼门或楼门之间开展一些有益的、可行的活动,如:体育、

文艺、邻里节等活动,纳入和谐楼门建设中。

扩展阅读:文化要略总结

1.《周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统治者通过观察天象,可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可以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

2.汉代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人也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这里的“文化”指与国家的军事手段(即武功)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即国家的文教治理手段。

5.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的定义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7.文化的核心是人。一般把文化分为四个层次: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行为文化层,指人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心态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心态文化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8.英国科学家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科学家李约瑟的指导下,于1986年出版了《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度》。

9.台湾柏杨著有《丑陋的中国人》。

10.中国文化的外在特点有统一性、连续性、包容性、多样性。中国文化的内在特点有冯友兰的“哲学特性说”、任继愈的“宗教特性说”、李泽厚的“美学特性说”、梁漱溟的“伦理特性说”。

1.宗教特性说:是任继愈先生关于中国文化内在特点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文化是儒释道三教合一,儒学以及后来的宋明理学在实质上都是宗教。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潮构成了唐宋以后直到鸦片战争前后近千年的宗教史和思想史。

2.哲学特性说:是冯友兰先生关于中国文化内在特点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文化具有以儒学为主导因素的哲学特性,儒学提供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凝结成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素质,塑造了中国传统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特殊性格。

3.美学特性说:是李泽厚先生关于中国文化内在特点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文化的传统是社会政治哲学始终占主导地位,并且同兵、农、医、艺四大实用文化联系密切,它的哲学追求是美感和乐感,而不是苦感和罪感。

4.伦理特性说:是梁漱溟先生关于中国文化内在特点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文化以人伦关系为基本,讲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贤臣忠等等,追求群体互助,同西方世界的“个人本位”和“自我重心”很不相同。天下百虑而一致,殊途而同归”(《易经系辞下》

1.中国文化所处的地域环境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内陆辽阔,空间巨大,第二是地形复杂,气

候多样;第三是山河壮丽,景色秀美.

我国“四大高原”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黄河、长江、澜沧江都发源于此。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号称“四大盆地”。“四大平原”指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

2.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发源地在巴颜喀拉山下的卡日曲,河流从这

里开始,将冰雪的融水和雨水汇入两个高原湖泊:扎陵湖和鄂陵湖4.黄河中游的新石器文化区以关中、晋南、豫西地区为中心,西至渭水上游陕甘接壤地带,北至长城一线,南达汝水、颍水中上游。黄河下游的新石器文化区则以泰山为中心,南至淮河以北,东至渤海,北达旅大地区。

5.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山长江下游以太湖平原为中心,长江中游则以江汉平原为中心。

7.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位于江西省北部的鄱阳湖。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是西藏玛旁雍错湖9.《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西藏在元代正式划入中国的版图。

11.明代除设置13布政使司,还设立奴儿干都司来管理整个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

秦汉到隋代,大体实行“郡县制”。汉袭秦制,但郡国并存。汉武帝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于元封五年将全国的郡国分为十三刺史部(也称十三州),是中国行政区划史上设“州”的开端

13.唐宋到辽金主要实行“道路制”。唐代设有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唐贞观时形成道、州、县三级制,并确立了府制。北宋改“道”为“路”,一个路常常分属几个机构管辖,既有监察的性质,又有行政的功能。路以下为府、州、军、监和县。“军”是有军队戍守的政区,“监”是管理矿产、畜牧的政区。元明清三代基本实行“行省制”。元代初年,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直辖京师附近地区,然后将其他地区分为十个行中书省,行省之下,设置道、路、州(府)、县。明朝改称“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并将元代的军政合一改为只管民政。

辛亥革命后,大体上实行省、专、县三级制。北洋军阀时,除清代原有23个省外,又设了热河、察哈尔、绥远、川边等四个特别区,另外还辖有青海、西藏和外蒙古三个地方。

上海:上海浦北京:辽:契丹辽的陪都,称为“析津府”;金:女真金国“中都”天津;元代:海津镇;明代朱棣赐名“天津”辽宁:张学良东北易帜,改名辽宁

江苏:康熙六年改设为江苏布政使司,两江总督驻江宁府,巡抚驻苏州府,合两地名为“江苏”

浙江:因境内钱塘江古称浙江而得名。湖南: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

广东,广西古为百越属地.海南:三国时始有“海南”之称.明设琼州府;清改琼崖道

四川:宋分设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

贵州:夜郎西藏:元设乌斯藏台湾:夷岛、夷州、琉球

九州:《尚书禹贡》则分为九州:冀州、豫州、青州、徐州、荆州、扬州、兖州、雍州、梁州

1965年5月在云南省发现元谋猿人,距今170万年,是在我国境内最早活动的人类。接下来,有1963至1964

年间在陕西发现的蓝田猿人,生活在大约八十万年以前。1927年首次在北京市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距今也有六十万年左右。北京猿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仰韶文化是母系氏族文化,以陕西西安市的半坡遗址最为著名,出土的陶器多为彩陶,又被称为彩陶文化。而山东章丘市龙山镇的龙山文化出土的陶器制作精美,黝黑而光亮,称为黑陶,龙山文化又被称为黑陶文化。历代王朝所崇祀的三皇五帝是:三皇为伏羲、神农、黄帝;五帝是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历史上的“三王”指禹、汤武王、周武王。

中国人的远祖,大体可分为西北的华夏集团、东方的东夷集团和南方的苗蛮集团。

华夏集团由黄帝和炎帝两大部落组成,起于陕甘地区,主要活动在黄河流域,即仰韶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的分布区。炎黄二帝和五帝中的颛顼、帝喾、尧舜禹都属于这个集团。

东夷集团的活动区域在今山东、河南东部及安徽中部一带,即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的分布区,少昊属于这个集团。

9.苗蛮集团主要活动在今湖北、湖南、江西一带,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是该集团的历史表现,太昊伏羲氏是该集团的代表。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夏,其建立者是禹的儿子启,共传十七君,其最后一个君主是桀。夏朝已将全国领土分为九州,在每个州设立地方官,称为九牧。此时中国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记录商代社会情况的文字,主要是殷墟甲骨文。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都是商代王室占卜的记录,因而也称“卜辞”

一条完整的卜辞,可分为前辞、命辞、占辞、验辞等部分。前辞,也叫叙辞,记占卜的时间和人名。命辞,指所要占卜的事项。占辞,记兆文所示的占卜结果。验辞,记事后应验的情况,中国现存最早的文。

。西周通过封建制来维系其政治统治,与之相辅的是宗法制,其统治者还制订了礼乐刑罚,礼乐用于贵族内部,以区别尊卑等级;刑罚用于镇压人民,以迫使人民服从其统治。著名的西周青铜器有毛公鼎和大盂鼎。

公元前770年,周幽王在申国和犬戎联军的攻打下兵败被杀,西周灭亡。其子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春秋无义战。”“春秋六强”指齐、晋、楚、秦、吴、越。“春秋五霸”一般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和宋襄公,或有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实行初税亩制度,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王莽为了缓和社会危机,实行所谓“托古改制”,结果引起农民起义,主要分为两支,一支是湖北的绿林军,由王匡、王凤等领导;一支为山东的赤眉军,由樊崇等人领导。

光武帝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东汉,定都洛阳。东汉末年,于公元184年爆发了由太平道首领张角、张梁、张宝三兄弟领导的黄巾军大起义。元末有红巾军大起义。三国时曹丕建魏,都洛阳;孙权建吴,都建业;刘备建蜀,都成都。曹操不是三国时代的人。司马炎取魏建晋。

五胡十六国是与东晋同时存在的北方政权。“五胡”指鲜卑、匈奴、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十六国中也有汉族建立的,前秦强大起来,统一北方。苻坚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军队击败,草木皆兵的典故即出自此战役。

在南方,东晋之后为宋齐梁陈,均以建康为都,史称南朝。北方则由东北南下的鲜卑族于公元439年建立北魏政权,初都平城,后都洛阳。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都邺城,西魏都长安,后来东魏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北方统一,史称北朝。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

隋文帝杨坚开皇之治,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中有安禄山、史思明的安史之乱,唐末有黄巢大起义。

唐以后为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指朱温所建的后梁,李存勖所建的后唐,石敬瑭所建的后晋,刘智远所建的后汉和郭威所建的后周,都城分别在汴梁和洛阳。

从成吉思汗到窝阔台到蒙哥,至忽必烈统一中国,建立元朝,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定都大都。元朝政府实行残酷的民族政策,将全国人民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歧视和压迫汉人,造成尖锐的民族矛盾。元末爆发全国性的红巾军大起义。

太平天国:上海刘丽川领导的“小刀会”、安徽张洛行领导的“捻军”也分别起义,与太平军相呼应。

《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并向英国赔偿军费,开始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31.《中俄瑷珲条约》中,中国向俄国割让了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32.同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的《天津条约》,其主要内容是增开通商口岸,允许各国自由传教,继续赔款等。

33.1860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两国签订了《北京条约》,除割让九龙给英国外,又增加赔款,允许外国享有“领事裁判权”和“内河航行权”。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等。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自称“皇帝”,改元“洪宪”,仅83天即亡;1917年又发生了张勋复辟清室的事件,只维持了五个月。

封建制:西周维护其政治统治的制度。即分封土地以建国的制度;周天子王畿即周天子将王畿之内的土地留作自己享用,王畿以外的土地则分给诸侯,让他们娶建立自己的诸侯国。诸侯又在自己的封国内,拿出一部分土地分给卿大夫,称为“采邑”。农历三月初七为伏羲诞辰

黄帝妻子螺祖发明养蚕,史官仓颉造字,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容成作历,

黄河流域文化区裴李岗文化河南省新郑市距今八千年左右仰韶文化河南省渑池村距今五六千年大汶口文化山东省泰安市距今约五千年左右龙山文化山东省章丘市距今约四五千年马家窑文化甘肃省临洮县距今约四五千年齐家文化甘肃省政和县距今约四千年左右二里头文化河南省偃师市可能是夏代文化

长江流域文化区(包括江汉流域、太湖流域和巴蜀地区)河姆渡文化浙江省余姚市距今约七千年左右马家浜文化浙江省嘉兴市距今约五六千年良渚文化浙江省余杭市距今约四五千年

北方和东北文化区红山文化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距今五千年左右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其姓都带女字旁,反映了母系氏族血缘关系,如炎帝姜姓,黄帝姬姓,少昊嬴姓,虞舜姚姓,夏禹姒姓。

男子称氏以别贵贱,女子称姓以别婚姻。姓与氏混合为一,大约在秦汉时代。

《左传隐公八年》将姓氏来源归纳为5种。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氏族篇》将姓氏来源归纳为9种:“或氏于号,或氏于谥,或氏于爵,或氏于国,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居,或氏于事,或氏于职。”宋代郑樵的《通志氏族略》详细分为32种。中国的赵姓起于山西,盛于河北。汉魏以来,盛行门阀制度,姓氏有了高低贵贱之分。东汉时,除皇帝“刘”姓为第一大姓外,还有所谓“四姓小侯”,即外戚樊、郭、阴、马四姓。东晋时,原中原地区的一些豪门家族,随晋元帝司马睿到了江南,称为当地的“侨姓”,这主要有王、谢、袁、萧等;而当地还有朱、张、顾、陆等高门,称为“吴姓”。

北朝政权也以名门大姓为依托,在山东有“郡姓”,王、崔、卢、郑为大;关中也称“郡姓”,韦、裴、柳、薛、杨、杜为首;代北则有“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为首。宰相公卿大都出于这些姓氏。

唐太宗李世民下令编修《大唐氏族志》。李姓以陇西(今甘肃省天水市)为贵,崔姓以博陵(今河北省蠡县)为贵,卢姓以范阳(今北京市一带)为贵,郑姓以荥阳(今属河南省)为贵,王姓则以太原为贵。五姓之外,还有河东(今山西)裴、薛二姓,与五姓并称七家。唐代的宰相及其他高级官员大都出身于这些高门。彭城流芳”姓刘,“颖川流芳”姓陈,“太原流芳”姓王。这些牌匾都表示郡望所在。据1987年的调查报告,全国汉族姓氏中以李姓最多,其次为王姓和张姓,商代三十几个商王几乎全以天干为名,其他人则以地支为名。

.《左传》:“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即以出生时的情况命名为“信”,以道德品行命名为“义”,以某一物的形象命名为“象”,借用某一物体的名称为“假”,取婴儿与其父相同之处命名为“类”。此外还规定不以国名、官名、山川、隐疾、畜牲、器帛等六种事物命名。

春秋战国以后,社会礼制急剧变化,其命名现象多反映乐社会下层的风貌,以贱、丑命名,这时的人们还喜欢在姓和名之间加一毫无意义的助词,如烛之武、申不害、介之推、吕不韦等。汉代国力强盛,祈求长生不老,人们取名多为“安国、延年、千秋、去病”等。西汉末年,王莽禁取复名,人们多取单名。直到东汉、三国,单名依旧盛行。魏晋南北朝时,因单名重名太多,复名又兴盛起来,受士大夫清高风气的影响,人们取名喜欢用“之”字,如顾恺之、祖冲之、颜延之等;其时又因佛教盛行,命名又多取佛语,如王僧辩、柳僧习、崔僧佑等。以后数代,取名均受时代影响。如韩愈自称“昌黎人”,李白为其父仲卿作碑称其为“南阳人”,是因当时韩姓以昌黎和南阳两地为郡望。此外,刘姓以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为郡望,陈姓以颖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一带)为郡望,周姓以汝南(今河南省上蔡一带)为郡望,张姓以南阳(今属河南)为郡望,王姓以太原为郡望,杜姓以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为郡望等。不管这些姓氏分布在什么地方,他们都会以“彭城刘”“汝南周”“颖川陈”“太原王”“京兆杜”为荣耀。唐代诗人杜甫号“少陵野老”,南宋史学家郑樵号“西溪遗民”,元代冯子振号“怪怪道人”,明末朱耷号“八大山人”,唐代诗人李白因生长于青莲乡而号“青莲居士”,宋代文学家苏轼因贬黄州居于东坡而号“东坡居士”,黄庭坚号“山谷道人”,清代画家金农以其藏砚丰富而号“二百砚田富翁”,清代刘庠以其治经学而号“十三经老人”,明代画家祝允明因由十一指而号“枝指生”,清代诗僧寄禅则号“八指头陀”,清代诗人朱彝尊自号“夕阳芳草村落”,陈鸿寿则自号“梦饲千八百鹤斋”,明代画家唐寅号为“天下第一风流才子”,徐渭则号“水田月老人”,清代画家郑板桥自号“青藤门下走狗”等

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这是姓与氏在最初阶段的根本区别。

因为周代时嬴姓的秦国和姬姓的晋国世代通婚,而晋鲁两国因为同姓姬而不能联姻,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女子称姓以别婚姻”。介绍姓氏的几种主要来源。名与字的关系大约有以下几种:

名与字意义相同。如屈原名平字原,平、原同义;诸葛亮字孔明;唐代柳公绰字宽;汉代周权字衡之;清方东树字植之。

二、名与字的意义相关。如孔子名丘字仲尼,丘即山,孔子生于尼山,又排行老二,故字仲尼;陆游字务观,秦观字少游,

游与观相关;三国赵云字子龙,因古人认为“云从龙、风从虎”。三、名与字意义相反。如郑公孙黑字子皙,皙为肤色白,黑与白意义相反;晋国赵衰字子余,衰意为减少,余意为丰余,衰与余字意相反;唐代诗人罗隐字昭谏,隐昭意义相反;北宋词人晏殊字同叔,殊与同意义相反,等等。

四、名与字的意义取自五行相生。如楚公子壬夫,字子辛,壬为水,辛为金,名壬子辛,取水生于金之意。明代帝王则以金木水火土取名,如明成祖朱棣(木),其子仁宗朱高炽(火),其孙宣宗朱瞻基(土),其后为英宗朱祈镇(金),宪宗朱见深(水)。

五、以伯、仲、叔、季排行为字。如汉高祖刘邦字季,汉代文学家班固字孟坚,宋欧阳修字永叔,明冯从吾字仲好等。六、取于古语或成语等情况。

甲骨文包括原始甲骨文和殷墟甲骨文。甲骨文之后是金文,又叫钟鼎文,是商周时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其中以周代金文为多。到了战国末年,字体逐渐接近小篆。汉字的演变是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行书和楷书。篆书又有大篆和小篆之分,大篆以石鼓文为代表。

人们对汉字的研究,早在先秦时代就开始了,当时的研究成果有《史籀篇》,已失传。秦代有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等。到汉代,将秦代的三书合一,仍称《仓颉篇》,此外,又有史游的《急就篇》。这些著作主要是给儿童识字用的,因而统称为“小学”。.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一书,系统分析了汉字的六种结构,学术上称为“六书”。“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但并未指出“六书”是什么,后世文字学家采用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

“五四”运动后,有的学者大力主张汉字拉丁化,钱玄同曾提出汉字改革分两步走:第一步采用注音字母;第二步采用罗马字母。后来,有人还制定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把汉字拉丁化付诸实施。

香港的安子介先生,以全新的角度分析汉字结构,著《揭开汉字之谜》(英文版),预言“21世纪将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

甲骨文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由清朝的金石学家王懿荣等首先发现的,出土地点在河南安阳小屯村。1910年,著名学者罗振玉肯定了安阳小屯村为商代故都殷墟,此后这些甲骨文即称为“殷墟甲骨文”,定为商代甲骨文,但它并非我国最早的甲骨文。汉字的精神

一、写实主义精神二、人体本位精神

三、原始社会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的反映。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其教育思想是“因材施教”。

汉代的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杂糅阴阳五行,道、法诸家学说,将天事与人事相比附,建立起一个“天人感应”为中心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成为封建统治秩序的理论支柱。东汉王充著《论衡》85篇予以批驳

“经学”从研究“六经”开始,一直发展到“十三经”。“六经”一词,早在《庄子》一书中已出现,指《诗》《书》《礼》《易》《乐》《春秋》,这些著作经过孔子删定,成为向弟子讲授的教材,所以又称“六艺”。至汉武帝设太学时,《乐》经已失传,只立了“五经博士”。此时的经书,大都没有先秦时的旧本,而是由战国时代的学者师徒之间口头传授,到汉代才用当时流行的隶体文字书写而成,因此称为“今文经”;用“古籀文字”写成的先秦旧本被称为“古文经”。

北宋“理学四大家”是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

第一部研究中国哲学断代史的著作是黄宗羲的《明儒学案》。

名家辩论名实问题,强调名实相符,发展古代逻辑学,代表人物惠施和公孙龙,后者的“白马非马”是古代最重要的一个辩题。

阴阳家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有五德终始说。纵横家有苏秦、张仪,其中苏秦曾挂六国相印。

农家的代表人物是许行,他研究农业政策和生产技术。

14.杂家杂糅各家学说,主张统一中国,有吕不韦的门客编写的《吕氏春秋》。“一字千金”的典故即出于此。孟子:“性善”和“良知”:思想核心。因为性善,所以人上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在孔子“杀身成仁”的基础上提出了“舍生取义”,使儒家所主张的道德观更加完备。

荀子,儒家,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曾任齐“稷下学宫”的祭酒,庄子:“心斋”、“坐忘”

形式逻辑与自然科学:后期墨家提出了以“名”(即概念)、“辞”(即判断)、“说”(即推理)为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甚至还提出了推理的四种形式。。商鞅主要讲“法”,申不害主要讲“术”,慎到主要讲“势”。韩非将三者合为一体,成为一个法家的集大成者。

西汉末年,王莽改制,接受刘歆的建议,立古文经为“官学”。东汉的古文学家有马融、许慎等,尤其是马融的弟子郑玄,编注群经,号称“郑学”。三国末期又有王肃按自己的理解编注群经,形成所谓“王学”,并于晋朝被立为官学。大体说来,其后南朝宗王,北朝宗郑,都为古文学派。隋唐一统天下,开科取士,孔颖达等人合编《五经正义》,将南北观点合二而一何晏和王弼二人喜好老庄,何晏著有《道德论》和《论语集解》,王弼著有《周易注》和《老子注》等,二人都主张“贵无”,认为“天地万物以无为本”,强调“反本归真,一任自然”。

理学的形成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儒学内在的变化,即经魏晋隋唐儒家学者已摒弃了汉儒琐碎章句之学,转向探求儒学的“原道”和“原性”,二是佛教思想的流行,特别是禅宗所宣扬的心性说,因而在北宋初年便有胡瑗(字安定,世称“安定先生”)讲“砥砺气节”,孙复(因居泰山,世称“泰山先生”)讲“经世济人”,他们都强调儒家纲常与天道的一致性,所以胡、孙二人实开“理学”先河。孙复之学,传于张载(世称“横渠先生”)。张载以“气”来解释各种事物的生灭变化,主张人应通过努力获得完美的“天地之性”,称他治学的目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具有强烈的经世致用精神。因张载居于关中,他的学说被称为“关学”。

胡瑗之学,传于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周敦颐的学说源于道家的太极和阴阳五行,著有《太极图说》,以“无极而太极”来解释宇宙生成,而以“中正仁义”为人生之大道,其学说被称为“濂学”。周敦颐又传于程颢(世称“明道先生”)、程颐(世称“伊川先生”)兄弟。二程认为“理”既是宇宙万物的最高原则,也是社会伦理纲常的最高原则,它“在天为命,在人为性”,人与宇宙只为一体,知识和真理只在内心,欲明天理,只须识心见性。因二程是洛阳人,其学说被称为“洛学”。经过二程的努力,理学大大发展,于是,周、张、二程,称为北宋“理学四大家”。

二程之学至南宋传于朱熹(世称“紫阳先生”)。朱熹继承北宋诸儒,糅合佛、老,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学体系,以“理”和“气”解释宇宙、人生,认为“理”是形而上的绝对真理,“气”则是形而下的由“理”派生出的具体物质。阴阳二气交合变化,才生成金木水火土五行。朱熹认为,理气相合而成人,气中之理,即是人性。气有清浊,性有善恶,所以要居恭持敬,明德修道,以便去浊还清。他的学说与二程一脉相承,故合称“程朱理学”。因其长期在闽中讲学,故成“闽学”,与周、张、二程并称“濂、关,洛、闽”四学。与朱熹同时的陆九渊(世称“象山先生”),见解与朱熹不同。朱熹主要继承了二程的“理”,认为人性即是真理;陆九渊则主要继承了二程的“心”,认为人心即是真理,断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强调“心”与“理”合一,一切知识和真理都在自己心中。朱、陆二人经常展开论辩。

1.孙复(泰山先生)→张载(横渠先生)[关学]

2.胡瑗(安定先生)→周敦颐(濂溪先生)[濂学]→程颢(明道先生)、程颐(伊川先生)[洛学]→“理”朱熹(紫阳先生)[闽学]

3.二程的“心”陆九渊(象山先生)→陈献章[白沙学派](白沙先生)湛若水(世称“甘泉先生”)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

顾炎武,又称顾亭林,世称亭林先生,清代儒林第一人,以考古求真为宗旨。其著作《日知录》和《天下郡国利病书》是几十年读书治学的结晶,被认为“无一字无来历”。他反对不讲实际学问而空谈理性的理学,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行己有耻,博学于文”,认为探讨济世治国的学问与砥砺操守节气同等重要。

黄宗羲,世称梨洲先生,虽属理学家,却精于史学研究,具有强烈的民主思想。所著《明儒学案》是第一部研究中国哲学断代史的著作,而《明夷待访录》为考古论今之作,突出表达了他的进步思想。他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王夫之,世称船山先生。明亡曾举兵抗清,后隐居深山,后人集其著作为《船山遗书》。他总结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思想,达到了中国古典哲学的高峰。他认为宇宙是由“气”构成的物质实体,而“理”不过是客观规律;指出“气”变化日新,动静相对;强调“行”是“知”的基础,反对“守其故而不能新”,其思想、行为与节操,堪称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位伟人。

颜元,世称习斋先生,是一位专讲实学的思想家,因反对书本上的学问,故著述很少,一生只谢了四篇文章,称为“四存之学”,即《存学》、《存治》、《存性》、《存人》。他认为,“读书愈多,愈惑,审事机愈无识,办经济愈无力”,并且说,“千余年来,率天下人于故纸中,耗尽身心气力,作弱人、病人、无用人者,皆晦庵(即朱熹)为之也”。

朴学主要由:吴派、皖派、浙东派。“吴派”的代表人物主要由惠栋、江水、钱大昕,其特点是稽考汉代学者的经书旧注,意在摆脱后人的附会之说,以求近古,因而在许多方面难免迷信汉说。“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戴震、段玉裁和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特点是宗古求是,注重文字、校勘和训诂,注意总结考据中的规律,并能超越汉代学者而有所突破。“浙东派”主要受黄宗羲的影响,注重史学研究,在撰史、补史、史料、史论方面有重大成果,代表人物是全祖望和章学诚。

如果说清代的早期和乾嘉时期的朴学推崇古文经,而晚清的朴学则复又重今文经,并且从纯学术的研究中解放出来,与议政、改良的现实政治活动相结合,形成新的探求“微言大义”的义理学派,又与宋儒差不多了。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龚自珍、魏源、康有为等。专以学术研究见长的学者是俞樾和孙诒让。之后便有章炳麟和王国维,他们不但注重文献资料,也注重考古资料,特别是王国维已走出乾嘉传统,跨入现代学术的殿堂。中国人崇尚多神信仰,对天地、祖先、君师的崇拜尤其突出。在中国古代信仰中,天神称为“皇天上帝”,地神称为“后土神祗”,合称“皇天后土”。“皇”是“大”的意思,“后”是“厚”的意思。中国古代祭祀天地的礼仪以封禅最为隆重。.秦始皇封禅时遇雨而于泰山封五大夫松。汉武帝因首次封禅而改元元封。唐高宗曾三往封禅,耗资无数。武则天即位后改封嵩山,禅少室山,是年改年号为万岁登封,改阳城县为登封县,以驻跸地为告成镇。唐代最后一个封禅的帝王是唐玄宗,由中书令张说主持封禅礼仪,管妻父称“泰山”或“岳父”据传即由此次封禅引发的小故事而来。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禅的皇帝是宋真宗。由于天阳地阴的缘故,后土神被塑造为女人像。历史上首次将祭祀后土列为大典的是汉文帝。

古代帝王除了往泰山封禅,往汾阴祭后土之外,祭祀天地的仪式还有庙祭和郊祭两种。这两种仪式都始于周代。

建帝王祭祀山川有事天地而礼山川,保天下而护江河的用意在内。古时祭祀以“五岳”、“五镇”、“四渎”、“四海”最为重要,因为它们代表了帝王统治的江山社稷。五岳为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代表了五方最高的山。五镇为东镇沂山(今山东省临朐县)、西镇吴山(今陕西省陇县)、南镇会稽山(今浙江省绍兴市一带)、北镇医巫闾山(今辽宁省北镇市)、中镇霍山(今山西省霍州市),古人认为它们是五方仅次于五岳的大山。四渎为东渎大淮(淮河)、南渎大江(长江)、西渎大河(黄河)、北渎大济(济水),是古代中国境内直接流入大海的四条大河。四海是东海、南海、西海(青海湖)、北海(无实指,或说渤海)。古人认为中国居四海之内,故又称“海内”,而把国外称为“海外”。周代规定,祭祖祖庙,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只有一庙。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只准皇帝拥有宗庙,百姓不得擅建,宗庙由此称为帝王祭祀祖先的专用场所,后世称为“太庙”,建于京城,并且按照礼制建于皇宫左侧。神位摆放左昭右穆。

帝王祭祀自己的祖先用太庙,官员百姓拜祭祖先用宗祠。一姓一族聚于一地,为敬奉祖先或本族杰出人物立祠以祭。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宗祠是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的“裴氏祠”,建于贞观三年(公元629年)。裴氏名人有晋代地图学家裴秀、南朝历史学家裴松之、隋代主管互市的裴矩、唐高宗时的礼部尚书裴行俭及其子、唐玄宗的宰相裴光庭、唐宪宗的宰相裴度等等。

北京阜成门内现存的“历代帝王庙”,是国内仅存的一座帝王庙,君师圣贤崇拜中,“君”指历代帝王。“师”指那些可为万世师表的圣人,传统上指孔子和关公两人。

封建帝王祭孔则始于汉高祖刘邦。汉元始元年(公元1年),汉平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这是孔子受封的开始。东汉光武帝刘秀规定在学校中祭孔。唐太宗贞观四年则诏令进行全国性的祭孔。

关公,被后主刘禅追封为“壮缪侯”,并不见祭祀。。到了宋代,关羽突然显赫起来。信奉道教的宋徽宗认为关羽以忠义为纲,追封为“忠惠公”六年后,加封“武安王”,配享于周武王和姜太公。统。清顺治九年,清政府出于笼络汉族臣民的考虑,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妈祖信仰在海峡两岸,尤其是台湾,极其盛行。妈祖,也称天妃、天后,天后娘娘,其时是宋代初年的一位女性林默娘。一般认为,佛教是由释迦牟尼于公元前6世纪到前5世纪在古印度境内创立的,因此在我国又叫“释教”,管和尚又叫“释子”。

禅宗六祖是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慧能主张“顿悟”,为南禅;神秀主张“渐悟”,为北禅。后来北禅衰落,南禅成为禅宗主流,并分成“五家七宗”,流传很广。达赖和班禅是黄教两大活佛转世系统的称号。达赖的称号始于明朝时的三世达赖喇嘛锁南嘉错,当时蒙古族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为了感谢他教化众生的恩德,尊他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赖喇嘛”,前两世都是后来追认的,但是他当时并未经过中央政府的正式册封。清顺治九年,五世达赖罗桑嘉错入京觐见皇帝,朝廷为他兴建黄寺,并正式册封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达赖喇嘛”,此后历代达赖喇嘛都要经过中央册封,才算合法。班禅的称号略晚于达赖。

“圣识一切瓦齐尔达赖喇嘛”意为“对佛学无所不知的、坚不可摧的、像大海一样的伟大的和尚”,其中“圣识一切”是汉语,“瓦齐尔”是梵文,“达赖”是蒙语,“喇嘛”是藏语。“班禅额尔德尼”意为“学问高深、如同珍宝一样的大学者”,其中“班”是梵语“班弟达”的简称,“禅”是藏语“大”的译音,“额尔德尼”是满语。

.佛教的基本思想是否认客观物质世界的实体存在,否认人对主观世界的改造能力;在变化纷繁的现实和充满矛盾的人生面前,人只能采取消极躲避的办法,尽力求得精神上的解脱。其基本教义是把现实的人生断为“无常”、“无我”和“八苦”。“无常”是说人生变化无常,人无法主宰人生;“无我”是说世间万物都没有独立的实体,连人的本身也是各种感觉和精神的暂时聚合。这两点是佛教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八苦”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忧悲恼。造成这种种痛苦的原因,既不在于神灵,也不在于社会环境,而在于人自身的“惑“(贪婪和痴迷”和“业”(行为及意识活动)。二者为因,造成生死不息之果,根据善恶行为,轮回报应。为此,就要念经、修行、持戒,彻底转变自己的世俗欲望和认识,超出生死轮回的范围,达到转变的最高目的,这就叫“涅”、“解脱”。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四次大的灭佛事件,叫“三武一宗”,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周世宗柴荣。.关于佛教,有反佛和融佛两种观点。“融佛”力主儒学与佛教、道教与佛教互相融合,这种思潮在魏晋时已很明显,认为佛的“五戒”和儒的“五常”可以调和一致,有的则主张三教合一。这些思想为后来的学者所继承和发挥,到宋代达到了顶峰,代表人物有宋代的张商英,他认为儒是治皮肤病的,道是治血脉病的,佛是治骨髓病的,三教相通,可治根本。佛教自身为了在中国的生存与发展,也极力适应中国人的需要和传统。到宋代理学产生和佛教禅宗流行以后,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就基本结束了。此后的反佛思想就很微弱了。比较早的反佛思想家是南北朝时的范缜,是无神论者,著有《神灭论》。唐朝的傅奕曾把魏晋以来的反佛人士编为一本书,叫《高士传》,以教育后人,后来失传了。狄仁杰也是唐代著名的反佛人士之一,曾上书武则天,指出佛教消耗社会才会给封建政权造成的巨大威胁。唐中宗时又有辛替否强烈反佛。中唐时期的反佛代表人物是韩愈,他是站在维护儒家传统的立场上反佛的,曾上《谏迎佛骨表》,触怒了唐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

古印度的石窟艺术以犍陀罗和阿旃陀为代表,前者以雕塑著称,后者以壁画闻名。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分别是四大菩萨文殊、普贤、地藏、观音的道场。

佛教四大禅林指山东省长清县灵岩寺、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湖北省当阳市玉泉寺和南京市栖霞寺。

中国第一大佛为四川省乐山市的乐山大佛太原西山大佛是中国开凿最早的大佛

河北省承德市普宁寺大佛,是我国最大的一尊木雕佛像我国最大的一尊铜佛是西藏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未来佛北京市房山区云居寺以石刻佛经闻名于世,故名“石经山”。石刻佛经始于隋代静琬和尚东汉时张陵创五斗米教,又称“天师道”,其孙张鲁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区域性政治达三十多年。张角等奉《太平经》为经典,创立太平道,以老子为教主,发动黄巾起义。道教与道家是不同的。道教的基本信仰是所谓的“道”,又称“大道”。道教认为“道”始于天生,“道”生元气,由元始妙一之气化生出“玉清境清微天,上清境余禹天,太清境大赤天”,即道教所说的“一气化三清”。

被人称为山中宰相的是南朝时的陶宏景,他撰有《真灵位业图》一书,构想出一个等级森严而又宏大细密的神仙谱系,使道教形成一个庞大的信仰系统。

道教一般把位于陕西省周至县的楼观台当作最早的也就是第一座道观,相传是老子于函谷关讲《道德经》,尹喜筑台。

现存伊斯兰教胜迹有四大清真寺,分别是(1)广州怀圣寺,寺内有光塔,始建于唐代,传最早为唐代初年来华传教的阿拉伯人宛葛素所建;(2)泉州清净寺,又名麒麟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300年后,耶路撒冷人阿哈马重修,寺内有石刻阿拉伯文《古兰经》,至今保存完好;(3)扬州仙鹤寺,传为南宋时来华传教的普哈丁所建,是中阿风格相结合的产物;(4)杭州凤凰寺,又名真教寺,创建于唐代,元代阿老丁重修,现存大殿仍为元代遗物。中国最大的清真寺是新疆喀什市的艾提[上乃下小]清真寺,是清代的建筑。基督教所依据的经典是《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前者是从犹太教继承来的,用古希伯来文写成,约成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内容主要是犹太人关于世界和人类起源的神话以及犹太教的法典和教义;后者是基督教自身的经典,用希腊文写成,约成于公元1世纪至2世纪,内容是基督教早期的活动和教义。现在通行的《新旧约圣经》是4世纪的定本,是糅合犹太教和早期基督教各派主张的结果。所谓“封禅”,就是由帝王来拜祭天地。“封”,是在泰山顶上设坛祭天;“禅”,是在泰山附近的小山上祭地,较为著名的是在梁父(梁甫)山上,故史书上多说“封泰山而禅梁父”

.三论宗:以研习《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而得名。因鸠摩罗什最早传译“三论”,被尊为初祖,经弟子传承,到隋代的吉藏而集大成。其基本教义是主张万物虚幻,但世俗人认为是真实存在,而修道者认为是空无实体,这就是真、俗“二谛”。既然万物“非有非无”,则一切“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这就是“八不”。唐贞观八年(公元625年),这一派经朝鲜僧人传入日本。4.三阶宗:也称“三阶教”、“普法宗”,祖师为北朝的信行,所依据的经典是《大方广十轮经》和《大集经》等。其教义是把佛教按时期、处所、人众分成三个阶段,认为既不能遵守戒律,又不能领悟佛法的众生出于第三阶,必须提倡苦行忍辱,清除罪恶,甚至死后还要以身布施,把尸体供鸟兽食用,然后收骨起塔。三阶宗初时曾兴盛一时,但由于它的教义和修行方式与其他宗派差别太大,因此屡遭禁绝,到宋代归于湮灭。5.天台宗:因其创立地在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别名“法华宗”。实际创始人是南北朝时的智[岂页],于南朝陈入天台山修行,创建国清寺,其教义主张诸法实相,万物互通,一心具有三千世界,即千差万别的事物都反映了真如法性的本质,因而万物皆由心生。唐代的名僧湛然提出“无情有性”说,认为草木山石也有佛性。湛然传道邃、行满,后经日本僧人最澄传入日本。12世纪初,日本僧人日莲又据《法华经》创立日莲正宗,现在活跃于日本社会的创价学会,就是日莲正宗的分支。6.华严宗:别名“贤首宗”。依据的经典为《华严经》,其始祖为隋末唐初的杜顺(于长安终南山华严寺为到场宣讲教义),但直至三祖法藏华严宗才正式形成。法藏又叫“贤首国师”。其教义主张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客观世界只有在主观世界感觉到它的时候才存在。唐开元年间,经新罗僧人传入日本,创立日本华严宗。7.法相宗:别名“慈恩宗”、“唯识宗”。其理论在于深入辨析一切事物(法)的种种表现(相)及其产生的原因,故名“法相宗”;创始人为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因其师徒居于长安慈恩寺,故又名“慈恩宗”。由于这一派主张万法唯识(主观精神),心外无境(客观世界),因而又叫“唯识宗”。依据的经典是《瑜伽师地论》和玄奘所著的《成唯识论》。这一派习经的特点是通过烦琐的心理分析来论证客观万物是人的主观精神的派生物;同时又主张并非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这也不会得到都想成佛的一切众生的欢迎,所以历时不久即告衰微,几成绝响,直到近代才又受到人们的重视。8.律宗:别名“南山宗”,因其实际创始人道宣住在终南山。其依据的经典是《四分律》,是以研习和传持戒律为主的一个宗派。律宗的理论比较简单,他们把戒律分作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部分。戒法指佛制定的戒律本身,戒行指遵守戒律的具体实践,戒相指戒律的具体表现,戒体则指受戒弟子在从师受戒时内心的感受。道宣的著作很多,著名的弟子有弘景等人,弘景的弟子即鉴真,东渡日本传戒,建立日本律宗。9.净土宗:别名“莲宗”。是以专修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净土的一个宗派,故称“净土宗”。因传说西方净土的七宝池中长满莲花,凡往生西方净土的人,先投生莲花之中,后莲花开放,该人便生活在净土中。东晋名僧慧远曾组织一些人专修净土,自结“莲社”,故又叫“莲宗”。这一派依据的经典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等。以北朝东魏时的昙鸾为初祖,到唐代有道绰、善导,三人都在汾州石壁玄中寺讲经。道绰死后,善导往长安讲经,死后弟子为其建寺,即香积寺。12世纪,日本据善导著述,创立日本净土宗。10密宗:又名“密教”,研习经典主要为《大日经》、《金刚顶经》等,自称受大日如来佛秘密传授教旨,故称“密宗”。此派在中国的形成,始于唐代的三位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三人在华传法,备受朝廷礼敬,不空更是唐玄宗、肃宗、代宗三代国师。他以长安大兴善寺为道场,译入许多秘典。不空弟子有惠朗、惠果等。惠果以长安青龙寺为道场,贾岛曾出家于此。日僧空海就学于惠果,回国后创立了真言宗。

11禅宗:禅的本意是思维修养、静虑定心,本为印度佛教的一种修炼方法。传入中国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宗派,产生了一整套理论

体系和修行体系,成为佛教中国化的最典型的产物。它的特点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主张我心即佛,识心见性,以心传心,因而不用背诵经卷,只要坐禅修行即可。谱系以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为初祖,并以历代传承的袈裟和法钵为信物。菩提达摩于南北朝时来到中国,入嵩山少林寺修行,相传他面壁十年,终日不语。后讲衣钵传于慧可,是为二祖。慧可传于僧璨,为三祖,入皖山设道场。弟子道信传承衣钵,为四祖,往破额山传道。道信弟子弘忍为五祖,往冯茂山传道,传衣钵于六祖慧能(“菩提本非树”一佛偈)。慧能在南方主张“顿悟”,即为“南禅”;神秀先在荆州,后往长安,主张“渐悟”,即为“北禅”。后来北禅衰落,南禅兴盛,成为禅宗主流,其后又分为“五家七宗”,流传很广。

宁玛派:藏传佛教至11世纪中叶形成的四大宗派之一。在西藏地区出现较早,初时并无名称。因为该派的教法是前弘期传下来的,经典也以前弘期所译的密教经典为主,到后弘期其他教派产生以后,因其古旧而称为“宁玛派”。“宁玛”即藏语“古旧”之意。因该派僧人戴红帽子,又称“红教”。经典传承分为三系,方式各不相同,其中有的以父子承袭或转世形式相传。

14噶当派:藏传佛教至11世纪中叶形成的四大宗派之一。“噶当”意为“佛语都是训诫”,主张用佛的教诲来指导凡人接受佛理。公元1056年逐渐自成一派。该派重视戒律,强调实修,注重宣扬因果报应、流转轮回和超脱生死。15世纪格鲁派形成后并入格鲁派。15噶举派:藏传佛教至11世纪中叶形成的四大宗派之一。“噶举”意为“口授相承”,即金刚持佛亲口传授密咒教义。因该派僧人穿白色僧衣,又称“白教”。以苦行为特色,支派甚多。其中的噶玛噶举派在藏传佛教中最早采用“活佛转世”制度。

16萨迦派:藏传佛教至11世纪中叶形成的四大宗派之一。始于宋代,兴于元代,因主寺为萨迦寺而得名,又因寺墙上涂有红、黑、白三种颜色的花条,又称为“花教”。该派由西藏著名的昆氏家族创立,一开始即决定宗教法位由家族传承,因此不禁止娶妻,但生子后不再接近女人。第五祖为罗追坚赞,又称“八思巴”,被忽必烈封为“帝师”,掌管佛教事物,为西藏政教合一之始。该派在元代极受尊崇,元末衰落,只保有萨迦地区的势力。

17格鲁派:公元15世纪形成,是西藏地区最晚形成的一个教派,也是迄今为止势力最大的一派。因该派僧人穿戴黄色衣帽,又称“黄教”。创始人为青海藏族僧人宗喀巴。15世纪初,宗喀巴痛感藏传佛教戒律松弛,僧人生活放荡,决心改革宗教。他以噶当派的教义为主,对各派教义兼收并蓄,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教义教法体系,要求僧人严守戒律,终身不娶,并整顿寺院制度,广授门徒,创立法会,佛教为之一振,被称为“格鲁派”。“格鲁”意为“善规、善律”。

为了坚定教徒的基本信仰,伊斯兰教规定教徒必须作“五功”,即念功、拜功、斋功、课功、朝功

从文献记载看,汉桓帝可能是第一个信奉佛教的皇帝,他曾在宫中建立黄老、浮屠之祠。最早出家信佛而又见于记载的汉人是汉灵帝时的严佛调,此时已是东汉晚期了。至于第一个登坛受戒、正式成为和尚的朱士行,已是三国时代的人了,他也是中国第一个西行求法的和尚。宋武帝甚至让僧人参与朝政,因他们穿黑色衣服,被人称为“黑衣宰相”;南朝梁武帝更是四次舍身入同泰寺,然后由大臣们用钱把他赎回来以给寺庙捐资;北朝的北魏政权也很崇佛。佛教在隋唐两代的特点是:一、佛学大盛。二、寺产丰肥。三、宗派林立

古印度的佛教艺术主要就是石窟壁画和雕塑,以犍陀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和阿旃陀(今印度德干高原)的石窟艺术为代表如“一尘不染”,佛家把色、声、香、味、触、法叫做“六尘”,如果在修行时能摒除一切杂念,佛语就叫“一尘不染”,变成社会语言后,是非常清洁的意思。“五体投地”是佛教敬礼的姿势,指双膝、双肘和头颅都着地。“当头一棒”,现义是警告,其来源是佛教禅宗支派临济宗的一种拜师方式。这一派的创始人义玄在拜师始向师傅请教佛理,三问三被打,于是大为醒悟,以后相沿成法,对初习禅法者,常常给当头一棒或大喝一声,要对方立即回答问题,以考验他对佛理的理解程度。由于佛经的大量翻译,人们从梵语到汉语的翻译过程中发现了语音的一些规律,影响了反切的产生和四声的发现。

道教产生的渊源有哪些?一、原始宗教和巫术。二、春秋战国时代产生的“方术”。三、阴阳五行学说。四、黄老学说。

一、汉顺帝时于吉,自称得神书170卷,名《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由他的门徒献给皇帝,书中内容庞杂,主要讲阴阳五行和神仙咒符,以此为道教之始。二、与于吉差不多同时的张陵(又称张道陵)首创道教。自作道书24篇,奉老子为教主,创立“五斗米教”,张道陵后来被道徒尊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东汉末年,有河北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奉《太平经》为经典,以老子为教主,创立“太平道”,也用符水咒法给人治病,广收道徒,发动了黄巾起义。这就是道教的早期派别。道教认为,“道”始于天生,“道”生元气,由原始妙一之气化生出“玉清境清微天,上清境余禹天,太清境大赤天”。这就是道教所说的“一气化三清”。道教所尊崇的三个最高神就分别住在这三清天上,如元始天尊住玉清境清微天,灵宝天尊住上清境余禹天,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住太清境大赤天。他们分别把天上的道经秘籍传授给人们,故道教把道经总称为“三洞真经”。“三清”之下又有“四御”,是道教神籍中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神:一是“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总掌天界政权,对其他众神发号施令,相当于人间的皇帝,但在中国民间诸神中,玉帝是最高的天神,这与道教神仙系统并不相同;二是“中天紫薇北极大帝”,协助玉帝执掌日月星辰、四时气候;三是“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协助玉帝执掌南北极、天地人三才及人间兵革之事;四是“承天效法土皇地祗”,是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大帝山河的一位女神。此外,道教神仙谱系中还有掌管女仙的“王母娘娘”,掌管天书的“九天玄女”,掌管年、月、日、时的“四值功曹”,以及掌管天上众星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道教发展的重要阶段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种情况下,出现了四个对道教发展贡献很大的道教人物。其中葛洪,号“抱朴子”,其叔祖父葛玄是三国时著名的方士。葛洪所著《抱朴子》,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道教理论。还有北魏的道士寇谦之,深得北魏太武帝的信任,并鼓动太武帝消灭佛教,提倡道教,还让他改革天师道。他的口号是“出去三张(张陵、张衡、张鲁)伪法”,制订了乐章颂竭新法,专以礼度为道,又加上服食闭炼等修炼手段,建立了服务于官方的“北天师道”。陆修静,南朝宋道士,在刘宋王朝的全力支持下,“祖述三张(张陵、张衡、张鲁),弘衍二葛(葛玄、葛洪)”,系统修理道教经典,编制各种斋戒仪范,使道教理论和组织形式更加完备,称为“南天师道”。陶宏景,陆修静的再传弟子,他对道教理论、医药、炼丹都有一定造诣。他在道教发展史上的贡献是搜罗道教所奉神仙七百余人,撰《真灵位业图》一书,

唐宋时期是道教进一步兴盛和发展的阶段,道教理论不断深化,道教制度不断完善。封建统治者大都采取崇教政策,利用道教为巩固他们的统治服务。唐高宗封老子为李姓祖先,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令各州建观一所供奉。唐玄宗时又命令各家藏有《老子》一本,规定《老子》为真经,其他道家著作如《庄子》等也被列为道教经典。对道书的研究和写作日益成风,这就刺激了道教理论的发展。到了宋代,由国家整理道藏,朝廷敕建宫观,宋徽宗更自称“教主道君皇帝”,下诏全国求贤访道,在太学里设置《道德经》博士,使道教获得更大发展。

元明两代也十分尊崇道教。明世宗甚至自号“玄都境万寿帝君”,不理朝政,亲自斋醮,任命道士担任朝廷要职,使政教关系更为密切。明朝中叶以后,作为上层的官方道教逐渐失去它的势头,而民间的通俗道教仍然十分活跃。

进入清代,由于统治者转而重视佛教,道教势力逐渐衰微。

7.列举道教的宗派。

道教因产生的渊源不同,内部早分化成两大派:丹鼎派和符派。但这两派不过是就其宗教活动形式不同而做的区分,各派并无严密的组织系统。

丹鼎派:由方术发展而来,以炼丹取药、祈求长生成仙为其特点。

符派:由巫术发展而来,以鬼神崇拜、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为其特点。远在南北朝时,道教已形成楼观派、茅山派、上清派、灵宝派等,与天师道一并流行。楼观派:以起于楼观台(今陕西省周至县)而得名,相传创于三国,盛于北魏,经历代流传,到元代并入“全真道”。这一派内外丹兼修,又以符召神驱鬼,为人治病。为了与佛教对抗,该派极力主张“老子化胡”说,认为老子出关教化胡人才形成佛教。

茅山派:以茅山(今江苏省句容市)为其修炼地而得名,主要以符咒降神驱鬼,也兼修炼丹术和导引术,到元代归入“正一道”。

上清派:由传授《上清经》而得名,成于晋末,历代流行,元代归入“正一道”。这一派主张存思内修,不重视炼丹。

灵宝派:因传授《灵宝经》而得名,由葛玄、葛洪创立,甚重斋法仪规,南朝道士陆修静以此为主,改革道教,创立南天师道。南、北天师道在发展中逐渐合流,到元代形成比较统一的正一道。至此,正一道与金代创立的全真教,成为长期并行的两大教派。金代,在北方产生过“太一道”、“真大道”等教派,但流行时间较短,影响微弱。

正一道:是以天师道为主,融合上清、灵宝、茅山等派形成的一大教派,保留了符派的许多特点。该派以江西的龙虎山为传道基地,历代天师均为张道陵后裔,唐宋以来,受到皇室尊崇。元大德八年,第38代天师张与材受封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龙虎山、阁皂山、茅山)符”。这一派道士可以结婚,天师世袭,明代很盛。

全真道:创于金代,其创始人为王重阳,号“重阳子”元代丘处机掌管全国道教,全真教获得巨大发展。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于西域雪山召请丘处机,封为“长春真人”,赐号“神仙”,居北京长春宫(今北京白云观),掌管全国道教,其西行事迹,由弟子整理为《长春真人西游记》。

“教”是会意字,意思是一手拿一根棍棒打一个孩子,孩子的头上还有被打的两个记号,说明其本意是以棍棒训子,令其遵循长辈的意志。“育”是形声字,它的篆书字形是个颠倒的“子”字,古人认为颠倒之子即不顺之子,也即不孝之子,以骨肉之情感化、教导不顺之子谓之“育”。由此可见,“教育”二字的古意就是培养人的良好品德,当然,培养的手段离不开棍棒政策。

最早把“教育”连起来用的是孟子。《孟子尽心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从文献记载看,大约庠、序属于教育平民子弟的乡学,学则属于培养贵族子弟的国学,而瞽宗则可能是学习祭礼的学校。

西周的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周天子的学校叫辟雍,诸侯国的大学叫泮宫。当时的教育内容因国学和乡学而有所不同。

战国时齐宣王曾在都城设立稷下学宫,并设有祭酒等领导人员,荀子就曾担任这个职位,他所作的《劝学篇》,称得上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学论文

官学中有中央政府主办的太学和鸿都门学,也有地方政府主办的郡国学和校、庠、序等。中国历史上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是始于汉武帝时的太学,以五经博士为教官。鸿都门学是汉灵帝于光和元年(公元178年)设立的一所专科性质的学校,在校主要学习辞赋书画,类似今天的文化艺术学院。

魏晋南北朝时,晋武帝于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在太学之外,另设国子学。国子学只收五品以上官员弟子入学,太学则成为六品以下官员子弟的学校,这是晋代门阀制度的必然结果。北齐时,改国子学为国子寺,设博士、助教等训教国子。南朝的宋文帝立儒学、玄学、史学、文学四馆,相当于大学下属的四个系科。

10.隋唐时统一天下,加强了对学校教育的控制。隋文帝为了振兴学校教育,以国子寺总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隋炀帝时又改国子寺为国子监,这样,国子监的职能便相当于后来的教育部。

国子监的最高领导人为祭酒,习惯上称作国子祭酒,一般都由学识渊博、声望较高的儒家学者担任。北京国子监的第一任祭酒是元代著名学者姚燧。国子监的副职是司业,协助祭酒管理全监事务,类似今天的常务副校长。司业以下为监丞,坐绳愆厅办公;典簿,坐典簿厅办公;典籍,坐典籍厅办公,类似今天的大学图书馆馆长,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曾任此职;入国子监学习的人叫监生。

书院是从古代的精舍、精庐、学馆发展而来的。最早出现的书院是唐贞观九年遂宁人张九宗建立的书院,但只是一个私人读书治学的机构,还不是一个讲学授徒的机构。其后,见于史书记载的书院是唐开元六年的丽正修书院,开元十三年设立的集贤殿书院,均设于宫中,用于整理和校勘国家藏书。大约到唐代中晚期,一些私人书院才开始教授生徒,引发了教育书院的诞生。

宋初四大书院有:湖南衡阳市的石鼓书院、湖南长沙市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市的睢阳书院(应天府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

南宋四大书院指张主持的岳麓书院、朱熹主持的白鹿洞书院、吕祖谦主持的丽泽书院、陆九渊主持的象山书院。此外著名的书院还有江西省铅山县的鹅湖书院,即鹅湖之会所在地;江西省吉安市的白鹭洲书院,文天祥曾就学于此;福建省尤溪县的南溪书院等。元代由中央政府在燕京设立了太极书院。

17.第一个完整系统的书院学规是由朱熹制定的《白鹿洞学规》。

18.古代的家庭教育最著名的例子是孟母三迁。从文献记载看,我国古代的家庭教育最早应当始于西周。趋庭是古代承受父教的同义词,出自《论语季氏篇》。

19.南北朝末年和隋代初年,颜之推搜集历代家教典故,结合自己的家教实践,写成《颜氏家训》二十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家庭教育专著。明清以后,家训更为流行,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清代朱柏庐的《治家格言》。

20.旧时家庭教育的启蒙教材是“三百千”,指《三字经》、《百家姓》(宋代)、《千字文》(南朝梁代周兴嗣编),此外还有明代程登吉编写的《幼学琼林》。

明清时代的监生没有唐代那样的出身限制,但因入学资格不同而分为四类:举监,在京会试落地,由翰林院择优选送入监就读的;贡监,从各地方学校中选拔入监就读的;荫监,三品以上官员子弟靠父荫入监就读的;例监,因监生缺额由普通人家捐资而特许其子弟入监就读的。此外,外国留学生在监就读,称为“夷生”。

我国现存最早的纸写本书籍是晋人写的《三国志》残卷。十三经”之名是在明代时出现的,指《礼记》、《周礼》、《仪礼》、《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诗经》、《尚书》、《周易》、《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孟子》是宋代时被列为经书的。

国内保存最早的石经是唐时刻的开成石经。乾隆石经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刻经书,由蒋蘅所书。

从运用的体裁来看,史书可分为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三大类。从其记述的内容看,又可分为正史、实录、制度史、杂史和传记等类。

12.编年体史书以《春秋》(鲁国史)为起始,以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代表,是按历史编年分述历史事件,并杂以评论,借以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有关《春秋》的注释和阐述有《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种。

体例为编年体的史书还有宋代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清代毕沅的《续资治通鉴》、明末清初的谈迁所写的明代编年史《国榷》、清代陈鹤的《明纪》、清代夏燮的《明通鉴》等。

司马迁的《史记》是纪传体史书的开端,此后历代相沿,成为我国记载正史的主要体裁。纪传体以人为纲,穿插史实,并用专章记载典章制度。《史记》首创“本纪”(记述帝王事迹)、“年表”(按年月简列历史大事和人物)、“世家”(记述诸侯、圣哲名人事迹)、“书”(记述典章制度,《汉书》以后改称“志”)、“列传”(记述其他历史人物)。“二十四史”: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汉书》,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晋代陈寿的《三国志》“二十四史”加上1920年成书的《新元史》,就是“二十五史”。

南宋史学家袁枢,他以事为纲,分立许多题目,把《资治通鉴》改编为239个专题的《通鉴纪事本末》,因而创立了一种新的史书编写体例。

我国最早的实录是南北朝时出现的两本《梁皇帝实录》,分别记录梁武帝和梁元帝的言行记录典章制度的史书还有一类叫会要,只记述一朝一代的典章,此类史书的编撰始于唐代,由唐德宗时的苏冕首作《会要》。“三通”:唐代杜佑的《通典》、南宋郑樵的《通志》、南宋末年元代初年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北魏杨之的《洛阳伽蓝记》、唐代吴兢的《贞观政要》。传记一类的史书有汉代刘向的《列女传》,记述古代妇女的贞烈事迹,开中国为妇女立传的先河;还有南朝慧皎的《高僧传》,记述梁代以前佛教大师们的事迹,是研究中国佛教史的重要史料,其后便有《续高僧传》、《宋高僧传》等;清代阮元的《畴人传》,是我国古代科学家的唯一传记汇编。

类书魏文帝曹丕时期,那时的几个大臣把“五经”等书分类编排,供皇帝阅览,故名《皇览》,现只存辑本。现存最早的类书是隋代末年虞世南所编的《北堂书钞》。唐代初年,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是唐代的第一部类书。唐代的另一部类书是《初学记》,宋代著名的两大类书是《太平御览》和《册府元龟》,前者是宋太宗命李等人编撰的,初名《太平总类》,后因宋太宗每天阅览三卷,一年阅完,故改名《太平御览》,成语开卷有益即出于此;后者是宋真宗命王钦若、杨亿等人编撰的,是一部史料性的大类书,汇辑了从上古至五代的历代君臣事迹,概括了宋代以前的十七史,目的是以古鉴今。两部书都分10000卷。

明代规模最大的类书就是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等人主持编撰,全书共22937卷,前后用了五年时间,比英、法两国的大百科全书要早三百年,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辉煌的地位,可惜今天已无法看到它的全貌了。清代的大类书叫《古今图书集成》,成于康熙、雍正年间,初由陈梦雷主持编撰,雍正时改为蒋廷锡,是现存规模最浩大、体例最完善、用途最广泛的一部类书。辞书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尔雅》、宋代陈彭年、邱雍等编撰的《广韵》、宋代丁度等人编撰的《集韵》、康熙时张玉书等人编撰的《康熙字典》、康熙命张玉书等人编撰的《佩文韵府》等。

清代的《佩文韵府》是查阅诗文典故的一部辞书,康熙皇帝命张玉书等人编成,收入单字12057个,引录诗文典故达55万条,按韵编排,体例是先列单字,接着释义,然后按字数多少列出韵藻,韵藻下尽列古书用例。《康熙字典》是当时世界上收字最多的字典,其体例是先注音,后释义。

我国最早的字典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全书收9353个字,体例是先列篆文,然后解释意义,最后按“六书”的方法来分析字形的结构,从而创立了中国的“文字学”。23.我国最早的训诂学专著是《尔雅》,也是后世字典的雏形,现存《尔雅》共19篇,前3篇解释一般词语,后16篇分类解释词语,对各种名物加以解说。所谓训,是以比较通俗的话来解释词义;诂,则是以今天的话来解释古语或以通行的话来解释文言。“训诂”就是解释词义和字义的意思。24.《广韵》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韵书,宋代陈彭年、邱雍等编撰,全书收入26194个字,按韵编排,因此凡同音字都便在一起,可以看作是按韵编排的词典。后来,宋代的丁度等人以《广韵》为基础,增补成《集韵》,收入五万多字。

方志除了以“志”为名外,也有以“图经”或“考”为名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是东晋时常琚著的《华阳国志》。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规模巨大的全国一统志是元代的《大元一统志》。方志体例是在宋代定型的。

方志学可分为历史派和地理派两类。历史派以章学诚为代表,地理派以戴震、洪亮吉为代表。宁波天一阁以收藏明代地方志为特色。

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立的专职国家图书馆馆长是汉桓帝时设立的秘书监一职,专管收藏艺文图书。29.我国著名的藏书楼有:明代范钦建的天一阁、明末清初毛晋的汲古阁、钱谦益的绛云楼、清代杨以增的海源阁、清末陆心源的[百百]宋楼、清代瞿镛的铁琴铜剑楼。

30.清代藏书家有“南瞿北杨”之说,即瞿镛,有铁琴铜剑楼;杨以增,有海源阁。31.清代仿天一阁的建筑设计,建有“内廷四阁”和“宫外三阁”。“内廷四阁”又称“北四阁”,指承德文津阁、北京紫禁城内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沈阳文溯阁;“宫外三阁”又称“南三阁”,指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扬州文汇阁和镇江文宗阁在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圆明园文源阁被英法联军焚毁,所以现在尚存四阁。32.关于善本的鉴定,清代张之洞提出“善本三义”,即足本、精本、旧本;今天我们对善本的含义定为“三性”,即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33.我国最早的目录学专著是西汉时刘向所著《别录》。之后,刘向的儿子刘歆在《别录》的基础上写成《七略》,按性质把书的内容分成七类,即辑略(实为总目)、六艺略(是诗书礼乐易春秋)、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医、卜等),习惯上称为“七分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

34.继刘歆《七略》的七分法之后,到晋代产生了四分法。晋代的荀[上曰下助]在其所著的《中经新簿》中把图书分为甲乙丙丁四部,甲部记六艺,乙部记诸子、兵书、术数,丙部记史记、旧事,丁部记诗赋。后来,东晋的李充在整理皇家秘阁藏书时,把乙、丙两部的内容加以互换,变为甲部经书,乙部史书,丙部诸子,丁部诗赋,这就给后世长期沿用的“经史子集”四分法打下了基础。“经、史、子、集”四分法始于隋朝。

三坟五典:据说是上古时代的书籍。唐代学者孔颖达进一步解释说,“三坟”指的是三皇的事,其道理是至高至大的,“坟”就是“大”的意思;“五典”讲的是五帝的事,其道理是百代常用的,“典”就是“常”的意思。“坟典”一词却成为中国古籍的代称。八索九丘:也是传说中的古书。据孔颖达解释,记载八卦的书叫“八索”,“索”是“探索”的意思;记载九州地理的书叫“九丘”,“丘”是聚集的意思,九州风气所聚,所以叫“九丘”。但详细情况如何,没有人能说的清,因为从没有人见过。南宋时朱熹自注《论语》,又从《礼记》中摘出《大学》、《中庸》两篇,分章断句,同时加以注释,再加上《孟子》,合称《四书章句集注》,开成石经:指唐大和七年至开成二年所刻的“三礼”(《礼记》、《周礼》、《仪礼》)、“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再加上《诗经》、《尚书》、《周易》,合称为“九经”,后来又加上《孝经》、《论语》、《尔雅》,合为“十二经”,立于国子监太学,是国内保存最早的石经,现仍存于西安碑林。

乾隆石经:清代乾隆年间,江苏文人蒋蘅在西安看到“开成石经”众手杂书,字体混乱,大不满意,便发誓以一体自书十三经,历时十二年方才完成,后献给朝廷,以三年时间刻成,共计六十三万余字,刻石190块,名曰“乾隆石经”,现仍完好保存于北京孔庙和国子监的夹道之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刻经书。

《隋书经籍志》著录了东汉以来的大量文献,并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另附佛、道二类,不列入四部之内,从此有了“四部”之称。“我国最早的一部地方志是东汉初年的《南阳风俗记》,专记汉光武帝刘秀故乡的风土人情,但后来失传了。

现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是东晋常琚著的《华阳国志》。“华阳”即今天的四川,此书详细记述了这一地区的政治沿革、风土人情、物产土俗和豪门大姓《史记》说老子是“周守藏吏之史也”,可算是史书记载的最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把秦国史籍以外的史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尽行烧毁,只有科技性的书籍不在禁毁之列。这一举动,造成我国藏书史上的第一次浩劫。但相传当时有儒生二人把家藏图书偷偷运出咸阳,到达今湖南沅陵县西北的“二酉山洞”,至汉代才将藏书献出,“二酉藏书洞”由此成为著名的文化圣迹。

史书记载的战国名辩学家的代表人物惠施“有书五车”,算得上是当时的一位藏书家,因此我们比喻一个人学识丰富,常说“书通二酉,学富五车”。

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范钦,明嘉靖年间建,天一阁上下两层,以“天一地六”的模式建成,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意;

汉代天文学家张衡在此领导天文研究十余年,写成天文学专著《灵宪》,提出了“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限”的科学见解,发明了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位于登封市告成镇的观景台,则是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建,至今仍保留着观测日影的圭表。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历法是汉武帝时制定的太初历。元代郭守敬所制的授时历与现代世界通行的公历格里历完全相同。

干支纪日法从殷商中叶一直用到公元1911年,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纪日方法。

12.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我国最早的土壤分类学文献是《管子地员篇》,《尚书禹贡》则记载了依据土壤肥沃划分土地等级的方法。中国著名的农书有西汉汜胜之所著《汜胜之书》、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南宋陈[上甫下方]所著的《农书》、元代王桢所著《农书》、明代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著名的算书有公元前三世纪到一世纪成书的《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周髀算经》记载周代的商高提出了直角三角形的“勾三股四弦五”的关系。。刘徽在《九章算术》中第一次提出了极限思想,并创造性的运用割圆术,

北宋的贾宪在《黄帝九章算术细草》一书中,提出指数为正整数的二项式定理系数表,史称“贾宪三角”,

影响巨大又流行最广的是明代程大位所著的《直指算法通宗》。中医诊治强调“四诊”、“八纲”,“四诊”指“望(望色)、闻(闻味)、问(问情)、切(切脉)”;“八纲”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司马迁在《史记》中描写的战国扁鹊和西汉淳于意(仓公),可以说是早期杰出医学家的代表。成语病入膏肓和讳疾忌医,都出于扁鹊治病的故事,而淳于意(仓公)则在中国医学史上首创病历。21.汉代张仲景,名机,著有《伤寒杂病论》(即今《伤寒论》和《金要略》两部分)。他总结和创制的二百余种处方,贯彻了“理(医学理论)、法(治疗原则)、方(处方)、药(用药)”一致的原则,被后人尊为“医圣”。

22.汉末三国时的华佗发明了一种叫麻沸散的麻醉药,首创中医外科。汉末成书的《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达三百六十余种,大大推动了后世中药学的发展。

23.魏晋隋唐,中医中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新的总结和提高。晋代的王叔和在总结前代的基础上,编写了《脉经》一书,详细描述了脉象所反映的各种病症;由晋代葛洪编撰的《肘后备急方》,搜集了大量治疗有效的处方;隋代巢元方等人编写的《诸病源候论》,专门描述病情,分析病理,对诸多病症确定了病名;唐代名医孙思邈,先后编成《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载方六千余条,涉及中医百科,被称为中医百科式的巨著。.

唐显庆二年,唐朝政府组织人员在南北朝医学家陶宏景补充的基础上,将《神农百草经》扩编为《新修本草》,并颁布天下,这就是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金元四大家”,即主张用药首应泻火清热的刘河间,被称为“泻火派”;主张脾胃为本,治法使用补气升阳的李东垣,被称为“补土派”;主张攻邪去病,反对滥用补药的张子河,被称为“攻邪派”;取三家之长,主张泻火养阴的朱丹溪,被称为“养阴派”。26.明代医学的伟大成就是李时珍编定药典巨著《本草纲目》。27.世界上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魏晋时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明代“三大针灸巨著”是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徐凤的《针灸大全》、高武的《针灸聚英》。中医认为肺属金、肝属木、肾属水、心属火、脾属土;五味中辛入肺、酸入肝、咸入肾、苦入心、甘入脾;五色中青与肝、赤与心、黄与脾、白与肺、黑与肾。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

晋代地图学家裴秀曾主持编绘《禹贡地域图记》和《方丈图》,到西汉初年的《淮南子》,则出现了全部的二十四节气。实际上,所谓二十四节气是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因其位置不同,其所反映的气温、物候、雨量变化也不同,古人以此为变化来确定它们的名称,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蜇、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吕氏春秋》里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等四篇文章和散见于诸子百家著作中的零星资料。其中,《管子地员篇》可以看作是我国最早的土壤分类学文献;《尚书禹贡》则记载了根据土壤肥沃划分土地等级的方法。《吕氏春秋》的四篇文章,不但提出了流行数千年的重农思想,阐述了土地利用的原则,而且从农业生产的三要素天、地、人,论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不违农时”的生产规律。西汉时汜胜之所著《汜胜之书》,总结了北方旱地,特别是关中地区的耕作制度,提出了“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的生产原则。北魏时的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阐述了古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农学思想,根据北方农业生产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精耕细作、保墒施肥的方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农学著作之一。

1897年,罗振玉等人编辑出版了《农学丛书》,借以推动中国近代农学的发展。

。指南针则是将钢针磁化,其使用方法在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描述了四种公元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发现了唐咸通九年印刷的《金刚经》,雕刻精美,图文清晰,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中国的印刷术大约在公元8世纪传到日本,在12世纪前后传入埃及,更早一些传入波斯。约在13世纪,欧洲才用雕版印刷印制了第一张画像。随后,14到15世纪,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在欧洲同时流行。人类文明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而大大加快了传播、交流和发展的速度。

1974年在湖南省北部的澧县发现了距今六千多年的“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其古城址保存完整,城区面积达8.8万平方米,城墙外有宽阔的护城河,这是中国已知年代最早的城市。另外,在传说中的伏羲建都的陈(今河南淮阳县),发现了一座龙山文化时期的“平粮台城址”,距今已四千年。

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古城是隋大兴城、唐长安城,全城面积为84.1平方公里,约为现存西安古城(明代建)的七倍半以上,比早它一百年建城的拜占庭古城也大七倍多。隋大兴城的总设计师是宇文恺。

明清的北京,是封建社会后期全国最大的城市,面积60.2平方公里,是在忽必烈所建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

现存面积最大的一座古城是明代建筑的“西安城”还有一座是“赵家城”,也叫“赵家堡”,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宋代古城,只是规模很小,周长只公里多一点,城内现住赵姓居民102户,都是宋太祖赵匡胤三弟赵匡美的子孙。

“宫室”是房屋的通称。古时房屋分前后两部分,前边叫“堂”,后边叫“室”,所以成语说“登堂入室”。“殿”与“堂”同义,多指高大的正房。秦汉以后,宫殿成为帝王专用房屋的名称,后来又为宗教神祗所用。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汇集历代都城宫殿的文献资料,写成《历代宅京记》一书。历史上建造宫殿最多的帝王是秦始皇

“汉三宫”指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11.“唐三宫”指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太极宫原为隋文帝修建的大兴宫,明宫在今西安城外东北部的龙首原上,是李世民即位后为他父亲李渊修建的,专供太上皇避暑。至唐高宗因风湿病迁往大明宫处理朝政后,唐代帝王即以此为施政中心。兴庆宫原为唐玄宗即位前的住宅,

北宋的宫殿在汴梁,南宋的宫殿在临安,金、元宫殿主要在幽州。北京故宫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仿照上书两宫建造的。

北京故宫采用“前朝后寝”的布局,即“外朝”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为朝会施政之所,以空旷衬托宫殿的雄伟高大,立于殿外,大有皇权尊严和个人卑微之感;“内廷”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帝后所居,清雍正以后在此处理日常政务。

中国古建筑的大屋顶形式中,重檐庑殿顶演变为一种最尊贵的形式,只有皇家宫殿和一些特许的建筑物的主殿才能采用,如北京故宫太和殿、乾清宫、太庙主殿;其次为歇山顶,多用于城楼和门楼建筑,如天安门城楼。中国殿顶的装饰也很讲究,那些各式各样的动物,统称为“吻兽”或“瑞兽”

正脊两端有一对吻兽,叫鸱吻,从封建社会的文化心理来看,置鸱吻是为了避火灭灾。至于四条屋脊上的小动物,第一个是骑凤仙人,以后依次为龙、凤(象征和谐祥瑞)、狮子(象征勇猛)、海马、天马(象征吉祥)、押鱼(可以灭火)、狻猊suanni(象征刚勇)、獬豸xiezhi(象征正义)、斗牛(可以灭火)、行什(即猴子),除仙人外,一共十个,象征吉祥安定、消火灭灾、主持正义、剪除邪恶,这也是文化心理的一种反映。

早期的陵冢叫“方上”,就是把封土垒成上小下大的方锥体,但顶部是平的,呈覆斗形,故称“方上”。秦汉时的帝王陵冢都取这一形式,如汉武帝的茂陵。唐代则以山为陵,如唐太宗昭陵、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明清则采用宝城宝顶的形式,就是在地宫上面建筑圆形或长圆形的砖城,然后在城内堆土,使封土成为圆顶,并略略高出城墙,如北京的明十三陵、河北省遵化县的清东陵、易县清西陵。

唐太宗的陵园称为柏城,园内种满柏树,从明代的十三陵开始,形成“陵墓聚集制”。

地宫又叫玄宫、元宫,是放置棺椁的地方,也是帝王在阴间的宫城,因此建造也极为豪华,以秦始皇陵、唐太宗昭陵、武则天乾陵的地宫最为引人注目。现在已经挖掘开放的皇陵地宫有:南京市江宁县的“南唐二陵”,为南唐前主李[上曰下弁]、中主李的墓;四川省成都市“永陵”,前蜀皇帝王建的墓;北京明十三陵“定陵”,明神宗朱翊钧的墓;清东陵的“裕陵”,乾隆皇帝的墓;“定东陵”,慈禧太后的墓;清西陵的“崇岭”,光绪皇帝的墓。

明代皇陵除北京十三陵外还有五处,即江苏省盱眙县的明祖陵、安徽省凤阳县的明皇陵、南京市钟山南麓朱元璋的明孝陵、北京市玉泉山北明代宗朱祁钰的景泰帝陵、湖北省钟祥市明代“恭睿献皇帝”朱[左木右元]的陵墓(嘉靖皇帝生父)。

23.清代皇陵除了关内的东陵和西陵以外,还有关外的四处,即辽宁省辽阳城郊外的东京陵、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的永陵、沈阳市东北的福陵(努尔哈赤之墓)、沈阳市区北部的昭陵(皇太极之墓)。关外清陵中最大的一座是昭陵。

明长城的三道防线是:(1)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的长城;(2)从山西地界的偏关,经雁门关、平型关,再向东北到居庸关,一直延伸与第一道长城相接,此道防线上的偏关、宁武关、雁门关,被称为“外三关“;(3)从居庸关南下,入河北境内,经紫荆关、倒马关,止于井陉县境,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被称为“内三关”。关门的建筑凭借险要,往往建于两山狭隘之处,故称为“关隘”。27.。史书上记载较早的关,是豫陕边境的函谷关,战国时秦国置,常以关中、关西代指陕西便由此关而来。春秋战国时的关隘主要是对付邻近诸侯国的进攻,秦汉以后的关隘主要是对付农民起义和军事叛乱。

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桥是用舟船临时组成的浮桥。后来,这种浮桥用于战争,到战国时已普遍采用。一些外国学者还认为吊桥(索桥)也是在中国最早出现。我国最早的吊桥是建筑都江堰的李冰父子建造的。在各种形式的桥梁中,拱桥(曲桥)出现的最晚,大约到东汉时才形成。所以,我国桥梁的四种主要形式:梁桥、浮桥、吊桥、拱桥,至迟在东汉就已经完备了。之后拱桥由于承受能力强,实用价值高,并且能够充分显示造桥技术的进步和桥梁艺术的魅力,因而成为桥梁建筑中的基本形式。史书上记载较早的历史名桥,首先是西安东郊的灞桥,建于春秋时代的秦穆公时期,现存的桥是隋代改建并经历代重修的,所谓“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就是指此。第二座历史名桥就是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本名安济桥,隋代石匠李春建造,是全世界最早的敞肩拱桥。第三座历史名桥是北京的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是经《马可波罗游记》介绍到西方的第一座中国石拱桥。另外,江苏省苏州市的宝带桥,始建于唐元和十四年,是我国古代最长的石拱桥。福建省晋江市的安子桥,建于南宋绍兴八年,长达二千余米,折合五华里,故俗称“五里桥”,是我国现存最长的古桥,桥上有对联“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还有福建省泉州市的洛阳桥,是宋代书法家蔡襄任泉州太守时建造。我国桥梁最多的城市是浙江省的绍兴市。

按其所属,中国园林可分为四类:皇家园林、私宅园林、寺庙园林和公共园林。见于史书记载的第一座中国园林是殷纣王的沙丘苑台,同时也是最早的帝王园林。中国最早出现的园林属于皇家园林。

31.我国现存时代最早的古代园林遗址,是山西省新绛县的绛守居园池,建于隋开皇十六年。历史上闻名中外的皇家园林是圆明园,包括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建于清康熙、乾隆年间,有“万园之园”“人间天堂”等美称。现存完好的三大皇家园林是北京三海(中南海、北海)、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以避暑山庄为最大。32.我国南方的私宅园林多集中于苏州、扬州、杭州等,以苏州为最多,因而被称为“园林之城”。苏州四大名园是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沧浪亭建于宋代,狮子林建于元代,拙政园建于明代,留园建于明代而大修于清代,“东南名园之冠”是上海市的豫园,是明代官僚潘允端为其父亲所建。

33.清代“广东四大名园”指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顺德“清晖园”、佛山“十二石斋”。

34.河北省保定市的莲花池建于元代,明代增建,清代改为行宫,是北方少有的历史名园。

35.历史上有两座名声很大的私宅园林,一座在北京,是明代书画家米万钟的勺园,其故址在今北京大学园内;一座在浙江省海宁市,是清代官僚陈元龙父子的安澜园。米万钟爱石成癖,自号“友石”,“米家四奇”指米家园、米家石、米家灯、米家童。勺园的园门题额曰“风烟里”。陈元龙82岁退职归乡,建“遂初园”,死后由其子陈邦直增建。

36.位于十七孔桥东头的廓如亭是全国最大的一座亭子。37.“三台”指汉代的尚书台、御史台、谒者台,唐代的尚书省(中台)、门下省(东台)、中书省(西台),因此称宰相为“台辅、台衡、台鼎”,称其任职和去职为“上台、下\u53f40.“中国三大古建筑群”指北京故宫、曲阜孔庙、嵩山中岳庙。

41.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塔是济南市历城县四门塔,建于隋代大业七年。我国现存最早的砖塔为河南省登封市嵩岳寺塔,密檐十三层

现存最高的砖塔是河北省定州市开元寺塔,楼阁式,宋代建成,又称料敌塔,因宋时以此地为边界而常登塔望敌情而得名

。现存最早最大的木塔是山西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寺释迦塔”,辽时建,楼阁式,。现存最早最高的琉璃塔是开封铁塔,全名为“国寺塔”,宋代建,琉璃呈铁色,仿木结构,楼阁式

现存最高的铁塔是山东济宁市铁塔

42.古碑荟萃之地有陕西西安碑林、山东孔庙碑林。现存最大的墓碑,是江苏省苏州市城外灵岩山的韩世忠墓碑。

43.现存最精美的照壁是山西大同的九龙壁,以琉璃建成,仿木结构庑殿顶,原为明代王府前的照壁。“中岳三阙”指嵩山太室庙、少室庙、启母庙前三阙。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修建的三大水利工程彪炳史册,分别是蜀郡太守李冰主持兴建的都江堰、韩国水工郑国修建的郑国渠、秦将史禄开凿的灵渠。另一项闻名世界的大型水利工程就是隋炀帝时开凿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内陆运河。

.都江堰首先凿通了挡住岷江水路的玉垒山,称为宝瓶口,然后在宝瓶口上流筑堤,修建成分水鱼嘴和飞沙堰。前者将江水分为内、外二江,外江为岷江正流,内江则从宝瓶口进入灌溉渠;后者用来调节水量大小。灵渠沟通了湘、漓二水,纳入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使当时的水路可直达今天的广州。

现存亭子最多的地方是北京,著名的有:十七孔桥东头的廓如亭是全国最大的亭子江南三大名楼”长江黄鹤楼、洞庭湖岳阳楼和赣江滕王阁照壁:又叫“影壁”,多建于府门、宅门、庙门及园林大门内外,设在门外的叫“照壁”,设在门内的叫“影壁”,古时统称“屏”

青铜发明-商代建筑技术显著提高;合院鼻祖-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高台美榭-春秋宫室极奢尽华;

斧锯锥凿-战国铁器风流渐现;秦陵汉墓-砖石遗址至今犹存;塔窟苑囿-魏晋南北朝建筑崇尚佛教

古代建筑体系:隋:统一后的城市建设;唐:庄重宏伟的泱泱大国;宋:纤巧秀丽的商业都市;

辽、金、西夏:汉风犹存的异域特色;元:简化粗糙的寺庙建筑

浪漫咸阳-离宫别馆;西汉长安-七星伴月;北魏洛阳-城郭严谨;南朝建康-秦淮纡余;

隋大兴-规模宏大;唐长安-里坊中正;宋东京-繁华拥挤;元大都、明清北京-横平坚直、中轴对称、皇权至上

地方特色城市:古都西安-平敞方正的帝王遗风;水城苏州-水网成街江南古城;雾都重庆-依山就水巴国旧地烟雨扬州-雄富冠世的淮左名都;泉城济南-一城山色半城

我国桥梁的艺术风格。

从美学欣赏的角度去看,我国桥梁的艺术风格表现于三个方面:一、造型优美多姿

二、桥梁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使人工建筑与自然风光融合,这正是中国艺术的特点所在。

三、桥梁的附属建筑和雕刻,都表现了中国特有的民族风格,

《诗经》与《楚辞》并称“风骚”,构成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两大源头。

宋代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收录了从汉代到隋唐的全部乐府作品。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建安七子:孔融、王粲、刘桢、陈琳、阮、应、徐干。6.蔡琰有《悲愤诗》、《胡笳十八拍》,阮籍《咏怀诗》,嵇康《幽愤诗》,左思《咏史诗》。南北朝出现了音律,代表人物是沈约、谢眺等。他们依据四声的规律,在诗歌创作中注意声、韵、调的相互配合和词语对偶形式的运用,创造了一种讲究声律和对仗的新诗体,因其活跃在南齐永明年间,故称为永明体。9.初唐四杰: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沈宋”指“沈期、宋之问”,他们大力创作律诗、绝句,对创立近体诗作出了重要贡献。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诗派”。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白居易与元稹倡导“新乐府运动”,前者写有《秦中吟》、《新乐府十五首》、《长恨歌》、《琵琶行》等,因其活跃在元和年间,被称为“元和体”。

10.词是由民间的曲子词发展而来。晚唐诗人温庭筠主要作词,与李商隐并称“温李”,其词与韦庄等人的共编入《花间集》,因而被称为花间派。

11.北宋词坛有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派和以秦观为代表的婉约派。宋初曾有些诗人模拟李商隐互相酬唱,编为《西昆酬唱集》,词藻艳丽而内容贫乏,称为“西昆体”。随即即有黄庭坚主张作诗“无一字无来历”,提倡“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形成著名的“江西诗派”。

南宋四大家有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12.明代曾流行雍容典雅的台阁体,明中叶以后有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和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反对台阁体,提倡复古,之后派别纷起,都难逾唐宋。清初的诗坛盟主为钱谦益,清末黄遵宪以诗歌的形式反映近代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被称为“诗史”。

13.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历史散文主要集中于《尚书》、《国语》、《左传》、《战国策》。《尚书》的内容主要是殷商和西周初年的王室文告、命令、王公大臣的谈话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现存58篇,其中28篇《今文尚书》比较可信。《国语》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历史事实,以晋国为最详。有的事件已有情节描写,语言也比《尚书》要浅近质朴。《左传》是以具体的史实来丰富和补充文字过于简略的《春秋》,文字简练,句式灵活,能完整的叙述事件和通过细节刻画人物。特别是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写的很激动人心。《战国策》主要记述战国时代谋士们的言行,分东周、西周、秦、齐、楚、魏、赵、韩、燕、宋、卫、中山等十二策。文章注重刻画人物,善于铺张描绘,许多故事写得有声有色;还有一些篇章着重刻画人物性格,写得神采照人。哲理散文则集中于诸子著作。《老子》语言凝练,哲理深邃,很像散韵夹杂的格言诗;《论语》简约而意旨丰厚,说理论事富于哲理和抒情意味,许多句子成为后世格言和成语。《墨子》闻风质朴,论证有力,既有演绎,又有归纳,实开论辩文之先河。《孟子》是从语录体过渡到长篇论文的桥梁。《庄子》已开始摆脱语录体,部分篇章已是专题论文,其特点是以寓言说理,将思辨与形象融为一体。《荀子》已是成熟的议论文,《韩非子》则逻辑周密,说理透辟。另外还有《晏子春秋》、《吕氏春秋》等。

14.西汉司马迁《史记》、贾谊《过秦论》、晁错《论贵粟书》、东汉班固《汉书》、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求贤令》、曹丕《与吴质书》、诸葛亮前后《出师表》、阮籍《大人先生传》、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王羲之《兰亭集序》、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

15.中唐以大散文家韩愈、柳宗元为首,掀起以复古为口号的“古文运动”,其根本性质是恢复儒家传统,改变文体、文风。运动所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文以载道”,即文章必须有思想性,必须表达和宣扬儒家的道统,反对空洞无物,反对因袭模仿,反对矫揉造作。。韩愈的散文有《师说》、《与孟东野书》、《送李愿归盘谷序》、《柳子厚墓志铭》、《祭十二郎文》等。柳宗元写有《种树郭橐驼传》、《童区寄传》等,山水游记《永州八记》等。苏轼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16.宋代的欧阳修第二次举起“古文运动”的旗帜,并以他的道德文章彪炳当世,成为宋代文坛的领袖。

17.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欧阳修。苏轼有散文《石钟山记》、《超然台记》、《凌虚亭记》、《放鹤亭记》等。范仲淹《岳阳楼记》、周敦颐《爱莲说》。

18.明代刘基散文集《郁离子》,宋濂的传记性散文《秦士录》、《送东阳马生序》。明代有以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为代表推崇唐宋古文的唐宋派。明后期的公安派以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兄弟三人为代表,主张散文“独抒性灵”,不拘客套。袁宏道有《虎丘记》、《满井游记》等。还有竟陵派的钟惺、谭元春等人,主张散文表现“幽情单绪”,使文章的题材更窄。明末散文家张岱有散文集《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张溥的《五人墓碑记》。

19.清代散文:夏完淳《狱中上母书》、邵长衡《阎典吏传》;清中叶以方苞、刘大、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和以恽敬为代表的阳湖派,两派都提倡唐宋古文,讲究“义法”,但以前者的影响为大。方苞的《狱中杂记》、姚鼐《登泰山记》。龚自珍《病梅馆记》、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康有为《强学会序》、章炳麟《邹容传》。

20.最早以“赋”名篇的是荀子的《赋篇》和宋玉的《风赋》等。两人一南一北,代表了赋在初期的两种不同风格。前者以四言韵语为主,受到《诗经》的影响;后者文采典雅华美,受到《楚辞》的影响。宋玉的赋还有《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

21.汉赋有贾谊《吊屈原赋》、淮南小山《招隐士》、枚乘《七发》。“汉赋四大家”指司马相如、班固、扬雄、张衡。司马相如《子虚赋》和《上林赋》,扬雄《长杨赋》和《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22.魏晋南北朝:曹植《洛神赋》、王粲《登楼赋》、蔡邕《述行赋》、祢衡《鹦鹉赋》、左思《三都赋》、孙绰《天台山赋》、陶渊明《闲情赋》、潘岳《怀旧赋》、鲍照《芜城赋》、江淹《恨赋》和《别赋》、庾信《哀江南赋》。23.唐代:王勃《春思赋》、张九龄《荔枝赋》、李白《大鹏赋》、李商隐《虱赋》、陆龟蒙《蚕赋》、柳宗元《瓶赋》和《牛赋》、杜牧《阿房宫赋》。24.宋代:欧阳修《秋声赋》、苏轼《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金代:元好问《秋望赋》、郝经《怒雨赋》。

25.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关汉卿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望江亭》、《单刀会》、《调风月》等。

26.王实甫的《西厢记》源自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在金代有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27.元杂居前期的艺术活动中心主要在北方,京城大都和地处山西的平阳都是戏曲艺术最活跃的地方。著名剧目有纪君祥《赵氏孤儿》、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和《墙头马上》。尚仲贤《柳毅传书》、李好古《张生煮海》。元杂居后期的活动则转向南方,原南宋京城临安成为艺术创作和表演中心,但兴盛情况已与北方不可同日而语,主要创作成就有郑光祖《倩女离魂》、乔吉《扬州梦》、宫天挺《范张鸡黍》。

28.明清流行的戏曲形式是传奇,是在南方流行的南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元末明初的重要传奇作品有高则诚的《琵琶记》和被称为“四大南戏”的《荆钗记》(元柯丹丘)、《白兔记》、《拜月记》(元施惠)、《杀狗记》。此后还有李开先《宝剑记》、王世贞《鸣凤记》、梁辰鱼《浣纱记》。《浣纱记》首开传奇剧用昆山腔演唱传统,为后来昆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29.明代戏曲的鼎盛时代是明代下半叶,这时出现了以沈为代表的吴江派和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沈致力于戏曲声律理论的研究,主张创作严守音律,写过十七种剧本,主要有《义侠记》、《博笑记》、《埋剑记》等,现只存七种较为完整。与其同派的作家还有王骥德、卜世臣、叶宪祖、顾大典等人。汤显祖居于“玉茗堂”,在创作上,他反对拟古和死守格律,主张写情,作品只有五种传世,即《紫箫记》、《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30.玉茗堂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31.明末清初传奇创作成就比较高的作家是李玉,其作品以“一人永占”为代表,即《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此外还有朱素臣的《十五贯》、李玉与朱素臣合著的《清忠谱》。清代戏曲家李渔(笠翁)的《闲情偶寄》一书系统的论述了戏曲文学的特点及戏曲表演艺术,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32.清初杰出的戏剧家是洪和孔尚任,世称“南洪北孔”。洪有《长生殿》,孔尚任有《桃花扇》。

33.中国的古典小说是从先秦的神话传说发端的,后来又吸引了史传文学和寓言散文的一些东西,至汉代出现了将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结合在一起的作品,如西汉刘向的《说苑》、《新序》和无名氏的《燕丹子》等。魏晋以后出现了所谓“六朝小说”,一类“志人”,主要记载士族阶层的遗闻逸事,其代表作为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一类志怪,主要记述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多神仙鬼怪,其代表作为干宝的《搜神记》。。

35.宋元话本的内容主要有小说和讲史两类。小说一类主要包括传奇、公案、灵怪等,其中描写婚姻爱情和狱断公案的小说尤其生动感人,给后来的短篇小说创作以深刻影响;讲史一类则主要是将历史演绎为小说形式,对中国古典小说影响巨大,是中国长篇小说的开端。其代表作有《大宋宣和遗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全相平话五种》(即《武王伐纣平话》、《七国春秋平话》、《秦并六国平话》、《前汉书平话》、《三国志平话》)。36.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三言”中的名篇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玉堂春落难寻夫》、《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等。37.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吴敬梓《儒林外史》、曹雪芹《红楼梦》、李汝珍《镜花缘》、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汉代以前的金石文字还只是书法艺术的产生阶段,那时的书体是金文和秦始皇统一文字以后的小篆,此时的书法家以李斯为代表,此前有西周晚期的《毛公鼎》、春秋时期的《石鼓文》、秦代的《泰山刻记》。

2.汉代是书法艺术成熟的时期,此时隶书定型,草书、行书、楷书也应运而生,终于形成隶书盛行、诸体皆备的辉煌局面。隶书在秦代时已经产生,到汉代逐步定型为横扁形的,从起笔到结体,都有一定的规格,到东汉时已经成为官定标准字体。这一书体的变革,文字史上叫做“隶变”。这种“隶变”后通行的隶书,即为“汉隶”。它上承秦隶,又显出汉隶本身点划均匀、舒展自由的特点。西汉墨迹有山东临沂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孙膑兵法》,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老子》等。具有代表性的东汉墨迹有《张迁碑》、《雁门太守鲜于璜墓碑》、《礼器碑》、《华山碑》、《苍颉庙碑题记》等。两汉书法家有蔡邕、曹喜等。

3.魏晋南北朝的书法是承上启下、完成书体演变的阶段,其特点是篆、隶、楷、行、草诸体俱臻完善。此时的钟繇师承蔡邕、曹喜,又习众家之长,完成了楷书的定型化,其隶书代表作有河南临颍县的《上尊号碑》。“书圣”王羲之,后世称为“王右军”,与钟繇并称“钟王”,与其子王献之并成为“二王”,代表作是《兰亭序》。南北朝时的书法,风格多在“二王”的影响之下,书法作品也大都出于无名书法家之手,值得一提的是陈僧智永,写有《千字文》。北朝的书法则以魏碑最佳,其结构严密,笔力雄厚,代表作有河南省洛阳市的《始平公造像记》、山东省曲阜市的《张猛龙碑》、山东省莱州市的《郑文公碑》。

4.隋唐两代是书法艺术的鼎盛阶段。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书法被列为“书学”,被定为学校中的学习科目,因而无论是理论和创作都达到新的高度。这一时期不但书法家辈出,书法理论专著也远胜前代。

唐初的四大书法家是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虞世南是智永的学生,唐太宗之师,其书法笔圆而体方,外柔而内刚,发笔出锋如抽刀断水,传世名作有《孔子庙堂碑》。欧阳询的书法以楷书为最好,用笔和结构都有严肃的程式,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被推为唐人楷书第一,与其子欧阳通并称“大小欧阳”。

褚遂良书法习王羲之、虞世南,其书法“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代表作是《大唐三藏圣教序碑》。薛稷“用笔纤瘦,结字疏通”,实开后世瘦体之先河,其传世作有《升仙太子传》等。张旭以草书出名,因其为人及书法如狂如癫,世称“张癫”,代表作是《肚痛贴》。杜甫《饮中八仙歌》写其“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颜真卿将篆隶笔法用于楷行草书,又把楷书的横划写的细瘦,把点、竖、撇、捺写得肥壮,世称“颜体”,作品有《多宝塔感应碑》、《东方画赞碑》、《元结墓志》、《颜氏家庙碑》。

柳公权与颜真卿并称“颜柳”,他有意避开颜体竖划的肥壮,把横竖划都写得均匀硬瘦,把点划写得如刀切一般,独创“柳体”,世称“颜肥柳瘦”“颜筋柳骨”,代表作有《玄秘塔碑》、《符碑》、《神策将军碑》等。

唐僧怀素是继张旭之后的又一唐代草书家,以芭蕉叶代纸练书法,所住寺庙因此叫“绿天庵”,代表作有《自叙贴》,今湖南永州绿天庵旧址仍保留有清代摹刻的怀素《千字文碑》。

5.宋代盛行贴学。所谓“贴学”,就是辗转翻刻前代名贴,然后又师法于贴。结果因翻刻走样,难得真谛,限制了宋代书法的创新。宋代书法可称道的是宋代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和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6.元代书法越两宋而直承晋唐。赵孟,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他篆隶行草无所不学,学而思变,集晋唐书法大成,成为可与“颜、柳、欧”并称的楷书四大家之一,独占元代书坛,代表作有《仇墓碑铭》、《兰亭十三跋》、《度人经》、《洛神赋》、《妙严寺记》等。7.明代书法形成所谓“台阁体”,字写得呆板齐整,缺少神气,其间影响较大的书法家主要有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邢侗、米万钟,有创新的书法家则有张瑞图、徐渭等人。晚明四大家指董其昌、米万钟、邢侗、张瑞图。

8.清代书法中兴,力图摆脱贴学的影响,于是极力提倡“碑学”,并以嘉庆、道光为界分为前后二期,前期重贴学,书法不很景气;后期重碑学,注重了继承与革新,突出了个人风格,因而出现了新的局面。清代著名书法家有郑燮、金农、邓石如、伊秉绶、包世臣、何绍基、吴昌硕、康有为等。

9.楷书四大家指: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

10.中国的戏曲起源于原始的乐舞,后来巫术盛行,巫人以舞降神,巫舞逐渐演变为民间歌舞和小调。古代在每年腊月还举行一种驱鬼逐疫的仪式,叫做“驱傩”或“大傩”。由四个人头戴面具,身穿熊皮,手执戈盾,口中发出傩傩之声,这叫“方相”;或由十二人朱发画衣,手执麻鞭,甩动作响,高呼各种专吃恶鬼的神名,这叫“傩舞”,以后逐渐演变为戏曲,就叫“傩戏”。古代还有一些专门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人,在天子、诸侯设宴时进行一些乐舞滑稽表演,这些人叫作“俳优”、“倡优”。以上这些乐舞,都可看作是戏曲的起源。

11.秦汉时代,出现了“百戏”,其中包括杂技和歌舞。秦汉时的“百戏”就是由角力相斗演变来的,汉代又称为“角抵戏”。为了管理宫廷的歌舞、百戏等排练、演出活动,唐代开始设立“教坊”。唐玄宗时又在宫廷禁苑里选择了“梨园”作为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场所,通晓音律的唐玄宗亲自教正习歌舞的艺人,这些艺人被称为“皇帝梨园弟子”。因此后世称戏班为“梨园”,称演员为“梨园弟子”,奉唐玄宗为戏曲祖师。12.在秦汉俳优的基础上,唐代出现了“参军戏”,由参军、苍两个角色作一些滑稽对话和动作,以引人发笑,有时也讽刺朝政和社会现象。到宋代进一步发展成为“杂剧”,角色也不限二人,一般由末泥、引戏、副净、副末和装孤五个角色扮演。后来,南方杂剧发展演变为“南戏”,北方杂剧则发展演变为“元杂剧”。明代中叶以后,南戏已成为“传奇”,一直到清乾隆年间,传奇盛行一时,其结构比南戏更完整,曲调也比南戏更丰富,角色分行,表演艺术都接近今天的戏曲。

13.戏曲的剧种主要有昆腔、弋阳腔、青阳腔、高腔等,剧作家有汤显祖、洪、孔尚任等。今天的昆曲、浙江的绍剧、江西的赣剧等就是从南戏和传奇演变而来。

14.元杂剧流行于元代,角色已有正末、正旦、净等多种,当时以元大都、山西平阳、杭州为演出中心,现存最早的戏剧壁画和金元时代修建的戏台,都保存在山西,说明山西是元杂剧的发源地之一。

15.明中叶以后,元杂剧衰落,陕甘一代的民间曲调与元杂剧结合形成最早的梆子戏秦腔。

16.明末清初,主要唱吹腔、二黄等调;差不多与此同时,南下湖广地区的秦腔,又吸收了安徽传入的二黄,逐渐发展成汉调,主要唱西皮、二黄等调。从清乾隆五十五年开始,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先后进京演出,汉调、秦腔也入京献艺,于是以徽汉二调为主,吸收昆腔、秦腔唱法,又接受北方方言的影响,创造了新的唱腔,以京韵念白,形成今天的京剧。17.昆曲被称为“雅部”,昆腔以外的其他地方戏曲剧种,特别是北方的梆子戏,被称为“花部”。18.中国戏曲实际上有360种,其中包括了各地演出的秧歌、皮影、木偶等,因为皮影、木偶也要配有一定的曲调,表演也有一定程式,所以归入戏曲一类。

19.京剧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表演艺术最成熟的一个剧种,代表了中国戏剧发展的水平。在表演风格上分成京、海两大流派。京派重视基本功的训练,严格讲究艺术规范;海派勇于革新创造,注意吸收新鲜事物。京剧四大名旦指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京剧四小名旦指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另外还有周信芳(麒麟童)、马连良、唐韵笙、张英杰(盖叫天)等大艺术家。21.魏晋南北朝时的著名画家有“六朝三杰”,指顾恺之、张僧繇、陆探微。其中顾恺之因画绝、才绝、痴绝被称为“三绝”,作品有《女史箴图卷》和《洛神赋图卷》,并总结出“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的绘画理论。“画龙点睛”是张僧繇的故事,他创造了一种只用彩色而不用墨骨的“没骨法”,以色彩深浅增强立体效果,他在建康的凹凸寺画的图案被称为凹凸花。

22.隋代的展子虔,其作品《游春图卷》采用青绿渲染春天的气氛,表现苍茫的山水烟景,解决了山水画的空间远近关系问题,使山水画从原来“水不容泛,人大于山”的幼稚阶段,达到和谐自然的成熟。

23.唐初著名画家有阎毗、阎立德、阎立本父子三人,其中以阎立本成就最高,今存作品有《历代帝王图卷》、《步辇图》等。其中《历代帝王图卷》画了由汉至隋13个帝王肖像,以人物的面部特征,揭示人物的精神状态。

24.被称为“画圣”的吴道子,是唐代中期最杰出的作家,一生主要创作壁画,作品有《地狱变相图》、《送子天王图卷》等,并发展了“线描”,创造了“兰叶描”的线型,丰富了线条在中国画中的表现力。

25.吴道子之后有张萱和周,都是画贵族生活的能手,在二人的影响下,形成了仕女画这一画科。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周的《簪花仕女图》是二人的代表作。26.唐代山水画的代表人物是李思训、李道昭父子和王维。李思训、李道昭喜欢用强烈而又鲜明的色彩,创造了一整套青绿着色的方法,画面金碧辉煌,世称“金碧山水”。王维的画被称为“水墨山水”,他从抒情的角度描绘山水,把淡泊恬静的诗意展现在画面上,不施色彩,而以墨的浓淡表现山水的神韵。

27.唐代的画马名家有曹霸、韩干,画牛名家有韩。

28.五代是花鸟画的成熟阶段。五代的西蜀画家黄筌、黄居父子的花鸟画采用勾线填色的技法,称为“勾勒法”,其画风称为“黄体”,演变为后世的工笔画。五代的江南画家以徐熙为代表,其花鸟画直接用色彩点染,不用墨笔勾勒,称为“没骨法”,其画风称为“徐体”,演变为后世的写意画。此时期的著名画家还有荆浩、关同、董源、范宽等。

29.宋代在宫内设立了翰林图画院,以科举考试吸收画家,形成“院体画”,其特点是严密精细,注重法度,作品多供帝王观赏,题材多为山水、花鸟,代表人物有宋徽宗赵佶,其作品有《芙蓉锦鸡图》。宋代反映社会生活的风俗画中最著名的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南宋画院四大家”指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其中马远、夏二人创立“水墨苍劲”的画风,善于利用画面的空白,表现画外之意,世称“马一角”、“夏半边”。宋代的社会风俗画还有李唐《村医图》、李嵩《巴船下峡图》、无名氏的《耕织图》、《归牧图》等。还有擅长人物画的画家李公麟,其作品有《五马图》、《维摩居士像》、《免胄图》等。在花鸟画方面,宋代兴起了以梅兰竹菊为题材的“四君子画”。30.元代画家四大家指倪瓒、黄公望、王蒙、吴镇。

31.明代中期以后画家众多。文征明、沈周、仇英、唐寅被称为“吴派四大家”,以水墨写意见长。其后董其昌创支派“华亭派”,陈继儒创支派“苏松派”。此外,还有以戴进为代表的“浙派”,以吴伟为代表的“江夏派”等。明代画家徐渭被称为“大写意”画家,放笔纵横,水墨淋漓,随意挥洒,不拘成法,甚至用泼墨勾染的技法画牡丹。明末大画家中陈洪绶(老莲)擅长人物画,形象夸张变形,高度概括,以表现人物的个性。32.清代绘画有两种风格,一是仿古习气,二是怪异风格。前者以“清初六家”为代表,即王时敏、王鉴、王(hui)、王原祁、吴历、恽格;后者以石涛、八大山人为代表。继承和后者精神的还有“扬州八怪”李[鱼单]、金农、罗聘、郑燮、闵贞、汪士慎、高翔、黄慎(或有李方膺而无闵贞),他们反对仿古的正统派,主张艺术革新,表现个性,艺术上构图简练,造型突兀,画面奇特,笔法刚健,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视为“怪”。33.清代末年在江浙、上海出现了许多有名的画家,如“四任”:任熊、任薰、任颐、任预和吴昌硕。四任中的任颐即任伯年,山水、花鸟、人物无一不精;吴昌硕则把书法、绘画、金石篆刻结合在一起,卓然成一大家。34.“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中西绘画相互影响,中国画进入新的阶段。此时齐白石承前启后,徐悲鸿中西结合,陈衡恪、黄宾虹各有特色,影响了今天的画坛。

35.中国的绘画理论在先秦两汉时比较简略,魏晋南北朝时形成理论,隋唐五代构成系统,宋代进一步精深,元以后是继承和发展。36.中国画论中的几个主要问题是:形与神的问题、诗情与画意、心师造化与迁想妙得、六法与四格、南宗与北宗。其中诗情画意是评画标准,由苏轼最先提出;心师造化与迁想妙得是创作原则和创作方法;六格是南朝绘画理论家谢赫提出来的绘画创作与批评的六条标准;四格是唐代提出来的评画标准;南宗与北宗则是在佛教南北禅宗理论影响下形成的山水画理论。

37.最早提出形神关系的是唐代顾恺之的“传神论”,但真正将这一见解加以精深发挥的是欧阳修、沈括、苏轼等人。清代的石涛提出“不似之似”,后来齐白石提出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

38.诗情画意是一种评画标准,是宋代的苏轼首先提出的,他评论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39.“心师造化”是南朝陈时姚最在《续画品录》里首先提出来的,正确指出了画家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迁想妙得”是顾恺之首先提出来的。“六法”则是南朝绘画理论家谢赫提出来的绘画创作与批评的六条标准,在《古画品录》里提出的,指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四格”是唐代提出,宋代完善,指逸格、神格、妙格、能格。40.被称为“六乐”或“六舞”的是:黄帝的《云门》、尧的《咸池》、舜的《大磬》(即《大韶》)、夏的《大夏》、商的《大》、周的《大武》。41.春秋战国时的音乐理论专著有公孙尼的《乐记》、荀子的《乐论》等。汉代设立了专门负责乐舞的机构乐府,并有祭祀用的乐舞《安世房中歌十七章》、《郊祀歌十九章》等。魏晋南北朝时,民间音乐也出现了南北融合的局面,由于晋室南迁,流行在北方的相和歌南下,与南方的吴歌、西曲结合而形成清商曲。此时的音乐理论代表人物是阮籍和嵇康。

42.唐代“十部乐”指:清商、西凉、龟兹、扶南、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燕乐、高昌,以“燕乐”总称其名。到唐玄宗时,燕乐的演出改为立部伎和坐部伎两种形式。唐代著名的《破阵乐》、《霓裳羽衣曲》都曾是燕乐中的乐舞。唐代重要的音乐著作有:传为武则天所著的《乐书要录》、崔令钦《教坊记》、南卓《羯鼓录》、段安节《乐府杂录》等,著名歌手和音乐家有:何满子、康昆仑、段善本、雷海青、李龟年等。

43.宋代词人大都通晓音律,以北宋的姜夔和南宋的张炎为代表,现在仍流传有注明乐谱的姜夔作品。宋元时期的游艺场所有瓦舍(又叫瓦子)、勾栏。宋代的音乐专著是北宋陈的《乐书》200卷,全书包括历代音乐论述,各种乐器、歌舞、杂乐和各种典礼,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音乐著作,反映了我国宋代以前的音乐成就。

44.明代的音乐特色是民歌,这一时期音乐理论的最高成就是朱载的《乐律全书》,书中详细阐述了十二平均律。

45.中国古代五个音阶的总称是“五声”,又叫“五音”,即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代音乐的1、2、3、5、6,是在阴阳五行学说影响下产生的音乐形态,也是中国古代音乐和音阶形式的基础。常以“五音不全”形容某人不善唱歌。五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形成。后来在角徵、羽宫之间各出一个偏音,即现代音乐中的4、7。这两个音比徵和宫低半个音时,称为变徵、变宫,排成音阶为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这两个音比角和羽高半个音时,称为清角、闰,排成音阶为宫、商、角、清角、徵、、羽、闰。

46.中国古代的乐器分为吹、拉、弹、打四大类,分别由金、石、土、木、匏、革、丝、竹八种材料制成,史称“八音”。从乐器的发展过程看,先有打击乐、吹奏乐,后产生弹弦乐,最后产生拉弦乐。原始社会的乐器是从劳动工具演化而来,被用来作为祭祀时为歌舞伴奏的器具,那时的乐器都用骨、木、土、石制成,如骨哨、土鼓、陶埙、石磬等。青铜器出现后,用铜制作乐器,如编钟、编磬等。竹制乐器如商周时代的竽、笙等。丝制乐器都为弦乐,春秋战国时已经出现,秦汉后大为流行。在发展过程中,中国音乐还采用了大量外来乐器,经过一番改造和消化,使之成为中国的乐器,如琵琶、胡琴、羯鼓等,反映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47.楹联又叫对联,春节贴于门上叫春联,是我国的一种独特艺术。它主要将文学(诗词)和书法结合在一起,有时也将雕刻融合进来,如某些石刻和木刻的楹联。我国的楹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山海经》中记载东海度朔山上有大桃木,树上有神荼、郁垒二神人。一般认为,中国的第一副对联是五代后蜀皇帝孟昶所写“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若说楹联的形成在五代,那么其发展就在宋代,普及和兴盛却在明清两代。对联讲求工整、对仗、平仄,所显示的是一种整齐对称的形式美和阴阳顿挫的韵律美,写景状物还要有意境美,抒怀吟志还要有哲理美,因此写好一副对联是很不容易的。对联首先要上下联字数相等,其次是词性要相同。但也并非绝对如此,有时可酌情变通。1.[画论]形与神的问题:

最早提出形神关系的是顾恺之的“传神论”,但真正把这一见解加以精深发挥的是欧阳修、沈括、苏轼等人。这一思想被齐白石所继承和发展,他提出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把绘画的真谛说的非常明白。2.[画论]诗情与画意:

作为一种评画标准,是苏轼首先提出的

诗画早期的结合,是画以文学作品为题材,如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即是根据曹植《洛神赋》所创作的。

诗画结合的另一种形式是王维开创的“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因此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此后就成为一种评画标准。“诗中有画”是指诗的意境鲜明如画,“画中有诗”是说画中有一种诗的意境美,诗情画意成为传统美学艺术标尺之一。

3.[画论]心师造化与迁想妙得:

这实际指中国画的创作原则和创作方法。

“心师造化”即以造化为师。造化本指自然界,后来泛指一切客观事物。“心师造化”是南朝陈时的姚最在《续画品录》首先提出来的。“迁想妙得”是唐代顾恺之首先提出来的,这是关于画家如何体验生活以获得艺术构思的理论。画家在作画之前,首先要观察、研究描绘的对象,深入揣摩、体会描绘对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感情,这就叫“迁想”;在迁想的基础上画家逐渐了解和掌握了对象的精神气质,经过分析、提炼,获得了艺术构思,这就叫“妙得”。因此,迁想妙得的过程,就是形象思维活动的过程,是艺术家体验生活,进行艺术构思的过程。它对中国画实践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4.[画论]六法:

“六法”是南朝绘画理论家谢赫提出来的绘画创作与批评的六条标准。谢赫在《古画品录》里说,所谓“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气韵生动:气韵指人物的精神气质,即顾恺之所说的神或韵,谢赫将之列为评价绘画优劣的第一条标准,是绘画的要旨。

骨法用笔:指用笔的功力。中国画向来讲究笔墨,这“笔墨”二字也就包含了笔力的问题,因为运笔施墨必得以力行之,而力的大小、墨的深浅是大有讲究的。

应物象形:指绘画应按照客观事物所具有的面貌来表现,而不应当主观臆造,即讲究神韵不能完全脱离客观事物本来的神态。

随类赋彩:指绘画中的色彩问题,即按照不同的绘画对象表现不同的色彩,但它不是自然主义的表现色彩,而是按照事物的精神气质去表现色彩。

经营位置:指构图设计。中国画的构图与西洋画不同,它不采取西洋画的定点透视,而是采取散点透视,讲求疏密聚散,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讲求无画处也是画,画出空白表示天空、云气等。

传移模写:指临摹画技能,按说可不列入创作和评画标准,但习惯上还是称为“六法”。5.[画论]四格:

“四格”是唐代才提出来的评画标准,体现了中国画的创作趣味,其内容比六法要抽象得多。四格指逸格、神格、妙格、能格。

唐开元年间,张怀guan在《画断》中提出神、妙、能三品的标准以比较画的优劣。之后,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序》中又增加逸品一项,并且认为“逸品”是“不拘常法”,对其他三品仍然没有具体解释。到宋代,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把逸品列为首位,并对四格逐一阐明含义。这一变化,反映了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逸格”是指不注意绘画的规矩,笔墨精炼,意趣出常;“神格”指形神兼备,立意妙合自然;“妙格”指绘画得心应手,笔墨精妙;“能格”指有功力,能生动表现对象物的作品。这四格长期成为欣赏文人画的等级标准,认为富有意趣的作品才是第一流的。6.[画论]南宗与北宗:

这是在佛教南北禅宗理论影响下形成的山水画理论。首创者是明代画家莫是龙、董其昌、陈继儒、沈颢等人,以董其昌的影响最大。莫是龙首先提出这一概念,他说:佛教禅宗有南北二宗,唐代开始这样区分;画也有南北二宗,也是唐代开始这样区分,但人并不分南北。北宗是李思训、李道昭父子,画法是着色山水,下传至宋代赵伯驹、马远、夏;南宗是王维,画法是笔墨渲染,下传到荆浩、关同、范宽、董源、巨然及元代四大家。董其昌等人进一步发挥这一观点,认为南宗是文人画,北宗是非文人画。就其理论依据来看,实则是因为南禅主张顿悟,追求淡远,适合士大夫们的心理要求;而北禅主张渐悟,追求深透,不太适合文人们的口味。但南北二宗的绘画理论,只是讲了两种不同的画风,而不是不同的画法,实际上南北二宗的画家里,风格也并不统一,所以用南北二宗来区别中国山水画的观点是并不切合实际的。

7.燕乐:即宫廷宴饮之乐。唐朝建立后沿袭隋制,奏“九部乐”:清商、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即文康),后来删礼毕而增燕乐,列为第一;改天竺为扶南,仍合九部之数,到唐太宗平定高昌,收高昌乐合为“十部乐”,以“燕乐”总称其名。到唐玄宗时,燕乐的演出改为“立部伎”和“坐部伎”。8.曲子:指配词演唱的歌曲;所配的歌词称为“曲子词”。它是市民生活的产物,“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配以长短句的歌词,以通俗流畅的语言和活泼多样的节奏,演唱于歌楼舞肆之间,赢得大多数市民及出入歌楼舞肆的贵公子和士大夫们的欢迎,后经文人加工,形成宋代诗歌的主要创作形式。

9.变文:变文是一种说唱艺术,它起于佛教的讲经宣传。佛教为了扩大影响,取民间说唱形式宣扬佛教故事而形成一种新的音乐文化,并由寺院走向民间。变文内容有故事情节,演唱时讲究音律节拍,很受人们的欢迎,后来发展为宋元时的“诸宫调”。

10三分损益法:是古代确定准律的方法,即把一根弦分为三段,去其三分之一,取其三分之二,用它振动所发出的音比原来全长所发的音高出纯五度,这叫“三分损一”;相反,将弦分成三段,增其三分之一,取其三分之四,该弦发出的音比原来低出纯四度,这叫“三分益一”,合为“三分损益法”。此法产生于春秋战国,最早记载见于《管子地员篇》。

11十二律:这是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因此,一个律也就是一个分割的半音,每一个律都有一个名称,由低至高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侣、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奇数各律称“律”,偶数各律称“吕”。这一律制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形成,以后历代以此固定音高,形成各种不同的调式,如同现在的D大调、C大调等。

山东省济南市灵岩寺千佛殿的40尊罗汉彩塑更被梁启超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秦汉时代,出现了“百戏”,其中包括杂技和歌舞。秦汉时的“百戏”就是由角力相斗演变来的,汉代又称为“角抵戏”

.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一、虚拟的时空环境。二、严格的表演程式。三、夸张的艺术形象。

一切艺术都有夸张,戏曲也不例外。但戏曲的夸张主要在形象。比如脸谱就是一种极度的夸张,忠义、宽厚的人用红脸,正直、严肃的人用黑脸,稳重、正义的人用紫脸,内有心计的人用黄脸,桀骜不驯的人用蓝脸,勇猛、暴躁的人用绿脸,奸诈、多疑的人用白脸,滑稽可笑的人用丑角脸,

东晋时的顾恺之是人物画大师,以画绝、才绝、痴绝被称为“三绝”。他画的线条犹如青蚕吐丝,很富于表现力和韵律感。他有意识的追求“传神”效果,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并总结出“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的绘画理论,给后世绘画艺术以重大影响,其作品有《女史箴图卷》和《洛神赋图卷》等。另一位大画家是张僧繇,“画龙点睛”的故事就是指他,他在技法上善于革新,创造了一种只用彩色而不用墨骨的“没骨法”,以色彩深浅增强立体效果。据传他曾为建康一座新寺作花卉图案,因色彩深浅而有凹凸不平的立体感,寺名遂称“凹凸寺”,他画的图案被称为“凹凸花”。另一位画家是陆探微,所画人物极重笔法,描线如刀刻一般,这三个人合称“六朝三杰”。著名画家有隋代的展子虔,现存作品《游春图卷》采用青绿重彩渲染春天的气氛,表现出苍茫的山水烟景。这幅画解决了山水画的空间远近关系问题,使山水画从原来“水不容泛,人大于山”的幼稚阶段,达到和谐自然的成熟。

阎立本父子兄弟三人(父阎毗、兄阎立德)为唐初著名画家,其中以立本成就最高。其画迹流传到今天的还有《历代帝王图》、《步辇图》等七、八种之多。其中《历代帝王图》画了由汉至隋的13个帝王肖像,以人物面部的特征,揭示人物的精神状态。而《步辇图》则反映了文成公主与藏王松赞干布联姻的历史事件,画中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情景。

唐代中期的画家吴道子被尊为“画圣”,他一生主要创作壁画,作品数量很多,但没有一幅相同。他在艺术上的贡献是发展“线描”,创造了“兰叶描”的线型,丰富了线条在中国画中的表现力。相传他画成《地狱变相图》以后,京师的屠宰户们纷纷改业。其绘画真迹没有流传下来,今有宋人摹画的《送子天王图卷》比较接近原著,“吴带当风”。吴道子之后有张萱和周,都是描绘贵族生活的能手。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宋徽宗摹本)、周的《簪花仕女图》是他们的代表作。在二人的影响下,形成了仕女画这一画科。

唐代山水画的代表人物是李思训、李道昭父子和王维。二李父子喜欢用强烈而又鲜明的色彩,创造了一套青绿着色的方法,画面金碧辉煌,世称“金碧山水”。王维则另辟蹊径,从抒情的角度描绘山水,把淡泊恬静的诗意展现在画面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不施色彩,而以墨的浓淡表现山水的神韵,被称为“水墨山水”

花鸟画从最初的工艺装饰演变成独立的画科,五代即花鸟画的成熟阶段。西蜀画家以黄筌、黄居父子为代表。二黄的花鸟画采用勾线填色的技法,称为“勾勒法”,其画风称为“黄体”,演变为后来的工笔画;江南以徐熙为代表,他的花鸟画直接用色彩点染,不用墨笔勾勒,称为“没骨法”,其画风称为“徐体”,演变为后世的写意画。

宋代绘画继续发展。由于帝王将相及地方官吏们富于文化教养,追求更高的艺术享受,因而使绘画艺术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同时由于城市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商业经济的发展,也给绘画艺术开辟了新的天地。朝廷在宫内设立了翰林图画院,以科举考试吸收画家,形成“院体画”,其特点是严密精细,注重法度,作品多供帝王观赏,题材多为山水、花鸟。宋徽宗赵佶是院体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有《芙蓉锦鸡图》等,其花鸟画尤为突出,风格工整艳丽、高贵优美。另一方面是反映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大量出现,举世闻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由宋代画家张择端创作的。

宋代的大画家李公麟,擅长人物画,他画的人物能区别面貌、性格、年龄,现存作品有《五马图》、《维摩居士像》、《免胄图》等。米芾、米友仁父子,赵伯驹、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多以山水画、花鸟画闻名。“李、刘、马、夏”被称为南宋画院四大家。其中马、夏二人创立“水墨苍劲”的画风,善于利用画面的空白,表现画外之意。马远的画集中于一角,夏的画集中于半边,世称“马一角、夏半边”。在花鸟画方面,宋代还兴起了以梅兰竹菊为题材的“四君子画”,这些画借物抒情,表现文人的节操和雅趣,代表画家有文同、苏轼、郑思肖、杨无咎等。

元代绘画更注意表达艺术家的情绪意兴,突出展示个人思想、感情的色彩,因此,山水花鸟注重水墨写意,“四君子画”大为流行。为了充分表达画家的情趣,作者往往画面题诗,以诗文点醒画意,书法、绘画相映成趣,形成文人画的独特意味,这一特点迄今如此。倪瓒、黄公望、王蒙、吴镇被称为“元代四大家”。

明代绘画直到中叶以后才有生气,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术比较活跃,画家们以自己的独特创造,推动了花鸟画的发展。著名作家有被称为“吴派四大家”的文征明、沈周、仇英、唐寅,都以水墨写意见长。他们的继起者有董其昌、陈继儒等人又各成支派,称为“华亭派”、“苏松派”。此外,还有以戴进为代表的“浙派”,以吴伟为代表的“江夏派”等。但明代写意花鸟画的大师当推徐渭,他放笔纵横,水墨淋漓,随意挥洒,不拘成法,真正发挥了中国画中的笔墨趣味,被称为“大写意”画家。他甚至大胆创造,用泼墨勾染的技法画牡丹,。明末的大画家中陈洪绶(老莲),擅长人物画,形象夸张变形,高度概括,以表现人物的个性。

清代绘画受统治者高压政策的钳制,形成一种仿古的风气。另有一些人则逃避现实,消极反抗,以一种怪异的风格出现。前者以王时敏、王鉴、王、王原祁、吴历、恽格为代表,习称“清初六家”,后者则以石涛、八大山人为代表。他们手法夸张,形象怪异,用山水花鸟抒发内心的幽愤。“扬州八怪”(李[鱼单]、金农、罗聘、郑燮、闵贞、汪士慎、高翔、黄慎;或有李方膺而无闵贞)继承了他们的精神,反对仿古的正统派,主张艺术革新,表现个性,艺术上构图简练,造型突兀,画面奇特,笔法刚健,形成独特的艺术风貌,被视为“怪”。但正是这种突破传统的精神,才能把艺术推向前进。清代末年,在江浙、上海出现了许多有名的画家,显示了江南文化的昌盛

,其中最有名的是四任(任熊、任薰、任颐、任预)和吴昌硕。四任中的任颐(即任伯年)和吴昌硕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任伯年的山水、花草、人物,无一不精;吴昌硕则把书法、绘画、金石篆刻结合在一起,卓然成一大家。“五四”新文化运用以后,西洋画开始流行,中西绘画相互影响,中国画进入新的阶段。这期间,齐白石承先启后,徐悲鸿中西融合,陈衡恪、黄宾虹各有特色,影响了今天的画坛。

琵琶:亦作批把,弹弦乐器,种类很多。一类是秦琵琶,是由中国古乐器演变而来,但也受了胡乐的影响。其形状为圆体直柄、四弦、12柱(音位),后因魏晋“竹林七贤”之一阮咸弹奏此器,称之为“阮咸”,

中唐严维八人:东,西;步月,寻溪;鸟已宿,猿又啼;狂流碍石,迸笋穿溪;望望人烟远,行行萝径迷;探题只应尽墨,持赠更欲封泥;松下流时何岁月,云中幽处屡攀跻;乘兴不知山路远近,缘情莫问日过高低;静听林下潺潺是湍濑,厌向城中喧喧多鼓鼙。苏轼:门大要容千骑入,堂深不觉百男欢。朱熹: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赵孟: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赵孟: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

世界上最早的民俗学著作是东汉末年应劭所写的《风俗通义》。2.陆羽茶经元亮酒,韦家食谱步兵厨。

3.世界三大饮料是茶、咖啡、可可。世界饮茶发源于中国,中国饮茶发源于四川。4.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陆羽,字鸿渐,被尊为“茶圣”、“茶仙”。宋代书法家蔡襄著有《茶录》一书,记述了宋代流行的多种名茶。5.传说造酒的人是仪狄和杜康。魏晋时的刘伶曾写《酒德颂》,以饮酒为德。传说《尚书酒诰》是周成王的禁酒令。

6.世界上最古老的烹调理论保存在《吕氏春秋本味篇》中。魏晋南北朝时的饮食专著有西晋的《安平公食学》、南齐的《食珍录》、北齐的《食经》等。“韦家食谱”指唐代韦巨源所著《食谱》。明代饮食专著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袁枚的《随园食单》,对烹调技艺提出了许多高明见解。

7.中国的“八大菜系”指:鲁、川、粤、闽、苏、浙、皖、湘。“四大菜系”指鲁、川、淮、粤。以风味小吃闻名的菜系是川菜。鲁菜中最具特色的是宫廷菜。鲁菜是“贵”菜,淮扬菜是“富”菜。北京烤鸭属鲁菜,麻婆豆腐属川菜。8.一般来说,服饰主要有三个作用:御寒、遮羞、装饰。9.唐代把颜色引入服饰等级制度,规定皇帝着黄色,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着紫色,五品以上着绯色,五品以下着青、绿,士兵着皂色,未入仕途的士子和百姓着白色。唐代还以所佩带来区分等级,宋代则以金鱼袋。10.明代官员的等级可以从补子看出来,规定公侯、驸马、伯绣麒麟、白泽;文官用鸟,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白雉)、六品鹭鸶、七品[氵束鸟](紫鸳鸯)、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执法官)獬豸;武官用兽,一二品狮子、三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并佩牙牌代替鱼袋。

11.媒人的最早产生,大约在周代。从周代起,规定嫁娶时须行“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直到明英宗时才命令废止宫女殉葬制度。

13.汉族主要流行土葬,另外也有火葬。但中国的儒学重视伦理道德,认为火葬有碍孝道,所以封建统治者还是明令禁止火葬。我国古代还有石棺葬、悬棺葬。另外,还有藏族地区流行的天葬,即将尸体送到天葬场肢解后,让鹰鹫吃光,因此又叫鸟葬。古代的瑶族还实行过水葬,即将尸体投入江河之中。14.“四灵”指麟、凤、龙、龟。

15.我国最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又称年节,古称元日、元旦、三元(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等。过节时的习俗有“洁祀祖祢”、“进酒降神”。中国三大传统节日是春节、端午、中秋。

16.中国传统方位喜欢正南而不喜欢正北;传统颜色喜欢黄色和红色而不喜欢白色和黑色。

17.中国传统上以南向为主位、正位和尊位,其次为东向,再次为北向,最次为西向。黄色自古为帝王垄断,成为皇家的专用色。红色也是显贵的标志,有“朱门、朱衣、朱轩、朱轮”等。红色还是喜庆的象征。白色则被认为是凶色,多与死亡、丧事联系在一起,坏女人被称为“白虎星”。婚丧大事被称为“红白大事”。

18.讳有国讳和家讳两种。避讳的方法有改字法、空字法、缺笔法。另外封建社会还有“避嫌名”之说。

青海的土族,在解放前还流行“戴天头”的婚俗,即女子到15岁,在除夕与天结为夫妻,此后性生活即可自由,生下子女归女家。这也是原始群婚的遗风。

原始群婚:远古时代的一种婚姻方式,人类群居野处,男女混杂,是一种非常混乱而又自由的性关系,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婚姻概念。在我国台湾附近的兰屿岛上还留有原始群婚的遗存。青海的土族,在解放前还流行“戴天头”的婚俗,即女子到15岁,在除夕与天结为夫妻,此后性生活即可自由,生下子女归女家。这也是原始群婚的遗风。类似的群婚遗迹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民族中也先后存在过,但从整体上说,我国约在距今20-3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就结束了原始群婚阶段而进入了血缘群婚阶段。3.血缘群婚:是由血缘关系构成的一种群婚现象。它的特点是在同血缘的氏族内,相同辈分的男女互为夫妻,即所有的祖父、祖母,所有的父亲、母亲,所有兄弟姐妹按辈数互为夫妻,只要是同辈男女都可以自由的发生性关系,但排斥祖孙之间、双亲和子女之间的性关系。这种血缘群婚在我国的神话传说中可以找到一些踪迹,如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等。我国的其他少数民族,也有兄妹成婚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血缘婚姻的危害并逐渐产生明确的婚禁,即禁止一切血缘亲属间的性关系,而到血缘以外的氏族集团寻找婚姻对象,由此出现了氏族间的“对偶婚”。3.对偶婚:即古代所说的“同姓不婚”。人们认识到血缘婚姻的危害后,禁止一切血缘亲属间的性关系,而到血缘以外的氏族集团寻找婚姻对象,于是出现了氏族间的对偶婚。其特点是:非同一血缘氏族的男女方得婚配;男女间的结合尚不固定,没有严格的排他性,男可以多妻,女也可以多夫,但有一点是主要的,即都是男子出嫁到女方氏族,子女归女方,从母姓,血统按母系计算,财产由女子继承。按照当时氏族的习惯,对偶婚的男女双方死后各葬于本氏族的墓地。这就是母系氏族社会。在我国大约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五万年到五千年左右。但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中,直到解放前还保留对偶婚的残余形态,如瑶族男子的“上门婚”、傣族男子的“入寮婚”和独龙族的“伯惹婚”,其特点多是男子出嫁、女子娶亲,男子在家劳动,女子外出谋生,所生子女归女家。其婚姻关系也不固定,只要叫人作个证明,双方就可以离异。在神话传说中,尧把娥皇、女英二女嫁给舜,是对偶婚晚期向一夫一妻过渡的一种形态。

4.一夫一妻制:是对偶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婚姻”概念也是在这个阶段产生的。这一婚姻状态从仰韶文化中晚期到龙山文化时期开始出现和发展,一直持续到现在,包括了整个父权时代和刚刚开始的男女平等的时代。但是,父权制度的确立,就是女子地位的下降。一旦奴隶制度形成,妇女首先成为奴隶主掠夺和占有的对象。这些掠夺来的妇女只供奴隶主玩弄,而且还得服苦役,所以“奴”字带“女”字旁,而“奴隶”一词的本义正是隶属于他人的女子。从奴隶社会一直到解放前,表面上是一夫一妻制,实际上是一夫多妻制;或者说劳动人民是一夫一妻制,剥削阶级是一夫多妻制。在帝王那里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和数不清的宫女,在公侯那里是夫人姬妾,在官僚富豪那里则是妻妾侍女。这时的妇女已完全是男子的附属品了。5.六礼:从周代起,规定嫁娶时须行“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是男方聘媒到女方说亲,并向女方送礼。礼物是大雁,因为男属阳,女属阴,大雁南迁北返顺乎阴阳,象征男女和顺;同时还因雁雌雄固定,有类夫妻,一只先死,另一只不再择偶,象征爱情坚贞。后世因雁捕获不易,改用鸡、鸭、鹅代替。“问名”是男方派人送信给女方,求问对方的名字及出生年月,女方复信具告。“纳吉”是问名之后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通过巫师卜卦,卜得吉利就可相配;卜得凶兆,双方告吹。古人迷信,这一礼至关重要。“纳征”是经占卜可以成婚,由男方给女方正式下聘礼,历代礼物不同,不外是金银布帛茶。女方受得聘礼,婚事就算定了。“请期”是请巫师选一吉日,经双方议定嫁娶的日子。“亲迎”就是成亲那天,新浪奉父母之命亲自到女家迎娶。回到男家后就要举行结婚仪式,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最后饮合卺酒(或交杯酒),后来又发展成结髻的仪式,即夫妻并座,将二人一缕头发束在一起,“结发夫妻”一词由此而来。汉代以前,婚礼并不热闹,汉代以后日趋排场。

6.转房婚:其形式主要是兄死,弟以嫂为妻;姐死,妹代姐为妻;父死,子以异母为妻。在西南地区的怒族、彝族、佤族、独龙族、阿昌族、苗族和东北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都曾较长时间的流行过“转房婚”。昭君出塞时候的匈奴就是通行转房婚,昭君先后嫁给呼韩邪和呼韩邪的长子。这种转房婚带有“群婚”的遗风。7.阿注婚:流行于云南泸沽湖畔的一支纳西族和一支普米族。“阿注”是纳西语,意为伴侣、朋友。只要不是同一母系血统成员及其后裔,都可以互为阿注。他们之间的性关系非常自由,不用聘媒送礼,文雅的只用目光示意,粗俗的可以直接要求。到晚上,男阿注就到女阿注的专用房里过夜,天明赶回家去劳动。这种阿注关系可以三五日,也可以终生。但每人除了一个长期阿注外,还有许多临时阿注。所生子女不知其父,都归母家。这是古代对偶婚的遗风。

8.抢夺婚:云南地区的景颇族、傈僳族、傣族、苗族都曾实行过抢夺婚。它是男子通过抢夺手段与女子成婚。事实上,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初期确实存在过抢夺婚。但后来的抢夺婚有真假之分。真抢是官富之家抢夺民女,这是阶级压迫的表现,而不是民俗。假抢则只是形式,在此以前,双方早已换过婚礼,选定成亲日子,但在迎亲那天,男方还是要组织一帮人,隐蔽在约定的地点,等到新娘一到,一拥而上,捆绑回家,新娘则大呼救命,女方家人假追一通。也有的地方,双方真打,但都不会伤命,男方失败,赔罪了事。

9.石棺葬:起源于古人对石的崇拜,就是用石板或石块构成长方形的棺材,置于地面,即为墓地。采用这一葬法的并非同一个民族,地区也主要集中在东北的松花江流域、四川西部的岷江和金沙江以及云南境内的一些地方,而时间的跨度起于商周,盛行于战国到两汉,延续到明代。今天可见到的石棺,著名的有两处,一处是四川省芦山县的王晖石棺,一处是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陈异叔石棺。10悬棺葬:就是把棺木高高悬于崖壁的木桩上或洞穴里。这种悬棺葬在福建省武夷山,江西省贵溪市和四川省兴文县、珙县地区都有发现。武夷山悬棺据科学测定已有3800年之久。这些悬棺离地面有的几十米,有的上百米。悬棺形似小船。四川的悬棺是古代巴蜀地区少数民族bo人的葬俗遗物,多数置棺于崖壁木桩上。据认为,采用这一葬法的少数民族,迷信灵魂升天,认为把棺木放得越高,灵魂就越容易升天。在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帝王中,只有元代帝王保留了蒙古族的葬法,“贵族死后不起坟,葬毕使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春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野,人莫知也”,所以中国找不到元陵,天江西庐山谷帘泉在庐山康王谷,陆羽评定。与庐山云雾茶相配,其味甚妙下江苏镇江中冷在镇江金山公园西面,刘伯刍评定。水质甘冽醇厚,表面张力第泉,即古长江南很大,泡茶效果极佳一零水泉北京玉泉在西郊玉泉山,乾隆皇帝评定。元代以来被定为宫廷用水,煎茶、酿酒均好山东济南趵突泉在济南市西门桥附近,为济南七十二泉之首,乾隆评定。相传乾隆至此,见泉水趵突,脱口加封为“天下第一泉”天下江苏无锡惠山泉在无锡市锡惠公园,陆羽评定,因此又叫“陆子泉”。阿炳《二第二泉映月》即诞生与此泉湖北蕲水兰溪泉在今浠水县,陆羽评定,又叫“陆羽茶泉”,配湖北“老青茶”天下味道最佳第三江苏苏州陆羽井在苏州虎丘山,传为陆羽开凿,刘伯刍等人评定,配以太湖碧泉螺春最好浙江杭州虎跑泉与龙井茶相配,称为“西湖双绝”湖北宜昌黄牛泉二泉不在一处,但地质结构相同,出于同一水源。陆羽评定。天下湖北宜昌哈马泉葛洲坝建成州,蛤蟆泉已沉入江中第四湖北秭归香溪水在秭归县香溪王昭君的故乡,传为陆羽评定泉江西上饶陆羽泉在上饶市第一中学内,旧为广教寺,陆羽曾在此隐居多年,泉为陆羽所凿天下苏州憨憨泉又名观音泉,陆羽评定第五泉天下江西庐山招隐泉陆羽评定第六泉

即男女定亲后,男方用茶给女方送聘礼,叫作“下茶”;女方接受聘礼,叫作“受茶”。古人认为“茶不移本,植必子生”,

商汤的宰相伊尹就是庖正出身。西周王室设有十分庞大和分工细致的膳食管理机构,并且有专门管理冷藏的“凌人”,有一种铜制的“冰鉴”实际上就是当时的冰箱

八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皖、湘四大菜系:鲁、川、淮、粤

鲁菜:历史悠久,流传很广,是齐鲁文化的结晶。传入北京地区后,由于北京是辽元以来的京师重地,很快进入宫廷,与大漠风味和其他风味融合吸收,形成北京地区的宫廷菜。北京烤鸭就是源于山东。宫廷菜风格高贵,是一种“贵”菜,“满汉全席”、“全羊席”、“全鸭席”、燕窝、鱼翅、鱼肚等都是席上珍品。

淮扬菜:发源地为淮阳苏州一带,这里商贾云集,富庶繁华,同时物产丰富,号称“鱼米之乡”,因此,菜肴制作讲究富丽,是一种“富”菜。它刀工精细,色泽鲜丽,本味不变,浓而不腻。

川菜:比较接近大众,家常气息较浓,调味多种多样,尤以风味小吃著称于世。它虽然也有高档菜肴,但多数能雅俗共赏,麻婆豆腐也可入席。

粤菜:由于地处南海大门,自古为海外通商口岸,在饮食方面受外国影响较久,吃的领域比较广泛,中原地区不敢入口的猫、蛇、鼠等,均可上席,风格大胆怪异。。到战国后期流行“胡服”,这是赵武灵王习“胡服骑射”的结果。这种服装上身为筒袖短上衣,下身为裤,腰间系皮带,穿起来活动方便,骑射灵敏。可以说,这是中国服饰史上第一次有意义的革新。

苏轼更是爱竹成癖,还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唐代张九龄《和黄门卢侍郎咏竹》: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女诗人薛涛爱竹,以诗写竹名重一时,其《酬人雨后习玩竹》: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苏轼的表兄文同(字与可),是一位画竹能手,其《墨竹图》为传世奇作。“胸有成竹”就是他的画竹理论之一。元代张载《题墨竹》:风味既淡泊,颜色不为媚。孤生崖谷间,有此凌云气。写出了竹子的四种品性,淡泊、清高、自持、正直,都具有中国文人的精神追求。

清代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把竹的品格与精神发挥的更为深广,而且是将人与竹、竹与画融为一体。“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做狂。唯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梅:

古代又叫[上下]、nan、mei,在《周礼》、《诗经》里都有记载。在春秋时候人们已经认为梅花是最好的花卉之一。中国人喜欢它,主要是因为它花姿秀雅,风韵迷人,品格高尚,节操凝重;因为它的特点是耐严寒、报早春、有清香。古人以“梅兰竹菊”为“四君子”,以“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古人还把梅花的五瓣比喻为福、寿、康宁、好德、善终等人生五福,因此民间常在新春之际贴一个“梅开五福”的横额。梅花从宋代开始大量在南方繁殖起来,逐渐形成许多人工梅林。据范成大《梅谱》记载,当时的梅花已经有一百种左右。正是从宋代以后描写梅花的诗画日益增多。北宋诗人林逋(林和靖)梅妻鹤子。但也是在宋代以后,文人雅士们对梅花的审美意识逐渐发生了问题,认为梅“以曲为美,直则无枝;以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花匠们投其所好,故意把梅花加工成曲、、疏的病梅,以求重价,梅因此失去了自然美。龚自珍专辟病梅馆,以疗病梅,并写了《病梅馆记》。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林逋《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古代清明节还有插柳的风俗。这是因为春秋时期晋文公的谋士介之推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为逼他出来,下令放火烧山,结果介之推与其母合抱一棵柳树而死。人们为纪念他,就在清明节这天在门上插柳。牡丹:

素称“天香国色”,花中之王,以其华贵雍容深得人们喜爱。但唐代以前并没有牡丹这个专名,那时统称“芍药”,是芍药的一种。唐代专以“木芍药”来称牡丹。由此可知牡丹到唐代才真正显露出它的丰采。唐代的王公贵族无不以观赏牡丹为热,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沉香亭前观赏的正是牡丹,而李白所作的《清平调》三首描写的就是杨贵妃和牡丹。“天香国色”的美称,也是唐文宗和大臣们在一次牡丹观赏会上,从中书舍人李正封的诗里总结出来的:“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白居易的《买花》则把长安富人热爱牡丹的盛况和穷奢极欲的生活全写出来了,“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对这种现象讥讽的同时,也揭露了社会矛盾的某些本质方面。以后以洛阳的牡丹最负盛名,所以欧阳修诗云:“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相传洛阳牡丹本在长安,一日寒冬,武则天传旨:“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次日百花俱放,唯独牡丹不开。武则天一怒之下,将牡丹贬往洛阳。想不到洛阳水土最适宜花木生长。到了宋代有“姚黄、魏紫”等名贵品种。明代中叶以后,山东曹州(今菏泽市)牡丹兴盛起来,现与洛阳为两大牡丹观赏地。从历代过节情况来看,年节风俗活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洁祀祖祢,包括拜天地、祭祖宗及家人亲友间的拜年活动,主要表达人们对天地养育之恩的谢意,对祖先的怀念和尊敬,对乡亲邻里的祝贺,是中华民族重视伦理人情的体现,也是宗法观念在人们心理上的反映。二、进酒降神,如放爆竹、贴春联、喝椒柏酒、跳灶神之类。放爆竹始于汉代,南北朝时已成为岁时风俗。初时只是火烧竹子,故称“爆竹”,后将火药装入竹筒,宋代以后普遍改用鞭炮。春联最初是桃符,上画神荼、郁垒二神以驱鬼,五代以后演变为春联,但门神并不废。大抵说来,由汉至唐,门神为神荼、郁垒,是传说中统制百鬼之官;唐末五代,门神变为钟馗。宋末以后,以秦琼、尉迟恭为门神。喝椒柏酒据说可以消灾灭病,健康长寿。旧时过年,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叫作过小年,实际是年节的准备工作。灯节:

即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或称元宵节。起源于古代的祭祀遗风,跟天地崇拜有一定关系。汉武帝曾于正月上辛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神,从昏祭到明,史家认为这是灯节的源头。太一神,又称太乙、泰一,是远古时的太阳神,是天神中最尊贵者,所以汉代以隆重的仪式祭之。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给中国节俗以一定影响。灯节就接受了这种影响。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曾效仿印度佛教的做法,下令正月十五日夜在宫廷寺院燃灯礼佛。这样,中国的仙道思想与印度的佛教礼仪相结合而成灯节,到唐代以后十分盛行,到正月十五日夜,士族庶民,家家挂灯,灯火辉煌,昼夜通明。

三月三:由古“上巳节”演变而来。这一天,男女老少都到郊外水边嬉戏,以消灾解难,古代管这一活动叫“修禊”,也叫“禊祭”。史载春秋时的郑国已有此风俗。王羲之的《兰亭序》是这一活动的真实纪录。这一活动虽然是为了避凶就吉,但从“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的实际效果来看,无疑是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活动,大大有益于身心健康。这一活动中的“流杯曲水”或“曲水流觞”,一直是上巳节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流杯曲水的亭子,后世称为“禊赏亭”或“流杯亭”,在北京有四处:中南海流水音、故宫乾隆花园禊赏亭、恭王府流杯亭、潭柘寺猗犴亭(俗称流杯亭)。

清明节:与古时“寒食节”相合而成。时间一般在冬至后第105天,正好是农历三月上旬,公历四月五日前后。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它是惟一同节气合一的节日。“清明”之意为天清气明。相传大禹治水之后,天下太平,万民以清明颂之。后制历律,定二十四节气,三月的第一个节气为清明,意为“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此时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是开始春耕春种的时候了,所以,清明节最初是个农耕节。因相传晋文公的谋臣介之推在清明前一日(或说前二日)同他母亲被焚死绵山,太原一带人民为纪念他而禁火一个月(后改为三日),只吃寒食,并纷纷往绵山之推墓祭祀,形成寒食节。上坟祭祀的礼仪与人们扫墓祭祖的风俗相结合,融入清明节的活动内容。大约到唐代,清明节与寒食节已合二为一。清明除扫墓以外,人们还喜欢到郊外踏青,实则是今天的春游。这一活动唐代已盛。明清时代的北京人踏青,还折柳佩带,据说可免毒害。清明节的另一活动是荡秋千。秋千本名,是春秋时期北方山戎族的一项习武活动,后传入中原,演变为娱乐活动。汉武帝于宫中祝寿,祈求千秋万岁,让宫女们荡之为嬉,为避讳,倒念为“秋千”。唐宋时极为盛行。唐玄宗天宝年间,每年清明节都在宫中树起秋千架,让嫔妃宫女们尽情玩乐,由于她们身轻如燕,彩衣翩翩,让人有升天之感,唐玄宗称之为“半仙之戏”。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其起源说法不一。有的说源自吴越地区的龙图腾崇拜;有的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有的说是源于夏至;有的认为五月初五是个“恶日”,端午节的活动是为了辟邪驱恶,等等。这几种说法各有道理。极有可能就是这众多因素的融合,因出于对屈原的怀念和同情,把节日的活动都附会到他的身上。据湖南一带相传,屈原于五月初五这天投江而死,当地人为了抢救他,划着船争相前往,后世演化为龙舟竞渡;为了保护屈原的尸体不受损害,人们用箬叶包了米喂鱼,成为后来的节日食品粽子。从有关的史籍记载看,端午节在秦汉间已经形成,但两汉的端午风俗主要还是辟恶,其办法是用青、赤、黄、白、黑五色彩线合成细缕,系于臂上,称为“长命缕”或“续命缕”。到隋唐时代的端午节已少辟恶气氛而多欢乐景象,龙舟竞渡盛于一时,尤以今湖南一带为盛。宋代的端午节又融入道教影响,作天师泥像挂于门户之上,其中也含驱邪的意思。由于五月初五已入初夏,后来的节俗中又加入许多夏令卫生保健的内容,如明代盛行用雄黄画额,涂耳鼻,节前打扫屋子,洒雄黄水,因为雄黄有杀虫消毒作用。旧时,人们还喜欢在门上插艾叶,其味也有避瘟功效。我们可以把端午节看作古代的卫生节。乞巧节:即七月七日,古代又称“七夕”。腊八节:即农历十二月初八,这是受佛教影响而形成的一个节日。佛教称之为“成道节”。三”不仅表示“二加一”和概数“多”,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妙用:以政治结构而言:三公:司马、司徒、司空(或太师、太傅、太保);三少:少师、少傅、少保;三台:汉代称尚书台、御史台、谒者台;三省:唐代称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在军事编制上:三军: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以中军统帅为全军统帅;三辅:古代京师的军政设置,汉代开始有左内史、右内史和主爵都尉三人掌管,因此记载汉长安情况的书称为《三辅黄图》;三衙:宋代统领宫廷禁军由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军司等三个机构指挥。

在法律上:称审理诉讼,经三讯而后判决为“三刺”;规定可以减刑的条件有不识、过失、遗忘三种,称为“三宥”;规定可以赦免的人也有幼弱、老耄和蠢愚三种,称为“三赦”;甚至京剧《玉堂春》里的苏三在最后平反时,也要经过三级官吏的共审,称为“三堂会审”。

在教育上:唐代称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为“三学”,称弘文馆、崇文馆、集贤殿书院为“三馆”;科举考试要经过乡试、会试、殿试“三试”,录取的人员又分为“三甲”,头甲之中只取状元、榜眼、探花三名。

在祭祀时:要供“三牲”牛、羊、猪,敬酒要“三献”,行礼要“三跪”。在天文历法方面:天空4分为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三垣”,日月星为“三光”,一年四季也分三春、三夏、三秋、三冬。

在文学艺术方面:把文章中的情、事、辞称为“三准”;把评价艺术水平的上、中、下(或神、妙、能)称为“三品”;把艺术家的诗书画三种绝技称为“三绝”;把山水画的三种取景法称为“三远”(高远、深远、平远);把绘画用笔时的三种毛病称为“三病”(腕弱笔痴曰板,心手相戾曰刻,行散不畅曰结)。在伦理道德方面:以君臣、父子、夫妻为“三纲”,以“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人生“三乐”;以“不得闻、不得学、不得行”为君子“三患”;以“友直、友谅、友多闻”为“益者三友”;以“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为“损者三友”;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孟母三迁,刘备三顾茅庐,梁山好汉三打祝家庄,唐伯虎三笑点秋香。在建筑方面:宫殿和寺庙建筑常常是左中右“三座门”,前中后“三座大殿”,皇家建筑总有上中下三大台基。

中国人对“三”迷信的原因:

这可能与古人对客观世界的原始认识有关四、五:

对四、五的迷信,源于对大地的崇拜,并与五行学有密切关系。九:

对“九”的迷信源于对天的崇拜,还有可能与龙图腾有关。

,以南向、东向为尊和以红色为贵,源于古代的日神崇拜;以黄色为尊,则源于古代的地神崇拜。

东方为春,其帝太昊,佐神句芒;南方为夏,其帝炎帝,佐神祝融;西方为秋,其帝少昊,佐神蓐收;北方为冬,其帝颛顼,佐神玄冥。阴阳五行学说流行后,又于中央置大神黄帝,佐神后土,并以五行、五色与之相配,构成五帝五佐的体系。东方青色(苍色),西方白色,南方红色,北方黑色,中央黄色。古人认为,东方的青色象征万物生长,而南方的赤色象征万物茂盛。古书中对春夏二季的评价很高,如春天又叫“芳春、青春、阳春”;春景叫“媚景、和景、韶景”;春风叫“柔风、惠风”;春时叫“嘉时”;春辰叫“良辰”;夏天叫“朱夏、炎夏”;夏风叫“炎风”等。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中国人对南向与东向、红色与青色产生了迷信。西向与北向、白色与黑色则截然不同。西方的白色属秋,北方的黑色属冬,古人认为秋收冬藏,万物凋谢,生命接近尾声和消亡,带给人的是悲叹和哀伤。古书中称秋为“白藏”,即气白而收藏万物,故秋天又叫“素秋”,秋风为“素风、凄风、悲风”;甚至古代的斩刑也规定在秋天进行,古人在秋天常生感伤情绪,逢秋则悲,白色因此象征不祥。冬天也不好,风是“寒风、哀风、阴风”;景为“寒景”,所以黑色也不招人喜欢,与黑组成的词如“黑帮、黑社会、黑名单”等都是很不好的。

黑色之所以成为最尊贵的颜色,主要是因为古人对地神的崇拜,但也深受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五行观念产生以后,土居中央,黄色成为中央之色,其神为黄帝,而黄帝又是传说中的华夏族祖先。这种自我中心的文化观念,非常符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黄色因此受到历代推崇,终于独尊于诸色之上,与其他颜色一起,形成中国特色的色彩序列和等级:黄、红、青、黑、白。这一序列,也正是中国古代服饰色彩的序列,只不过在红前加了紫,在黑前加了绿罢了。

“改字法”是对帝王及尊者之名改用其他代替。所改名称包括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名、器物名、书籍名,甚至还有改姓的。如汉代为避汉文帝刘恒的讳,改“恒山”为“常山”;《汉书》作者班固为避汉明帝刘庄的讳,书中称“老庄之术”为“老严之术”;东晋人为避晋文帝司马昭的讳,称“王昭君”为“王明君”;《后汉书》作者范晔,因其父名“泰”,为避家讳,凡《后汉书》中的“泰”均改为“太”;北宋官僚文彦博,本姓“敬”,但因避赵匡胤的祖父赵敬之讳,改姓“文”。唐高宗有一个年号“显庆”,但到唐种宗李显时,为避讳,改“显庆”为“明庆”。“空字法”是将应该避讳的字空出来不写,或空围□,或作“某”,或直书“讳”字。如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当世皇帝汉安帝刘祜以及上至光武帝刘秀凡五代帝王之名,皆取空字法,只作“上讳”二字。又如唐人在撰写史书时,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故将隋末王世充写成王充等。“缺笔法”是指对所避之字的最后一笔不写。

更为糟糕的是,封建主义还有“讳嫌名”的做法。所谓“嫌名”,就是与所避之字声音相近或相同的字,遇到这类字也要避讳,即为“避嫌名”。如唐代诗人李贺,其父名李晋肃,“晋”与“进”同音,因“讳嫌名”而不得考进士。韩愈为此愤愤不平,作《讳辩》一文替李贺辩护,文中说“父为仁,其子不得为人乎?”还有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记载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故事,也跟避讳有关。传说海上有蓬莱、瀛洲、方丈三座神山,山形如壶,又称“三壶山”,为仙人所居之地,有长生不老之药,以黄金白银为宫阙。据说齐人徐福在秦始皇时期,曾帅童男童女千人,东渡求药。2.“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今西安),向西经河西走廊至敦煌后,分为南北二线。北线经现在的吐鲁番、库车、喀什,南线经现在的若羌、和田、莎车,在今马里(古木鹿城)汇合,经里海南沿、巴格达,抵达地中海东岸,转至罗马各地,全长七千余公里。3.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时的航线是:以广州为起点,驶出珠江口,转向西南方,绕过海南岛东岸,再西南行,贴近越南沿海,越暹罗湾至马六甲海峡,沿海峡向西北,经印度半岛,过孟加拉湾抵达今斯里兰卡,然后渡阿拉伯海,驶入波斯湾。4.中外交通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就是明代郑和下西洋。从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到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郑和及其副手王景弘受明成祖朱棣和明宣宗朱瞻基的派遣,先后七次率领船队下西洋。他们从苏州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县浏河镇)出发,经越南南部、爪哇、苏门答腊和斯里兰卡,到达印度西岸,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和肯尼亚。郑和船队的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组织之严,航程之远,不但在15世纪的中国航运史上,而且在当时的世界航运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郑和是回族人,本名马三保,因随朱棣起兵“靖难”有功,赐姓郑。5.西方人撰写的详细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著作是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写的《马可波罗游记》,他在元代来到中国。意大利人利玛窦是传教士,著有《天主实义》,他的传教活动注意吸纳中国传统文化,融儒学与天主教义于一体,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朝野名流先后受洗,成为明末中国天主教的三大支柱。徐光启还与利玛窦合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李之藻则随利玛窦学习地理和历算。其后,西方传教士龙华民、艾儒略、毕方济、汤若望等相继取得合法身份,先后供职朝廷,并在徐光启的保举下参与修订历法、制造枪炮。清朝建立后,德国人汤若望以一外国人的身份第一次出任清政府的钦天监监正,直至光禄大夫。后来又有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出任钦天监监正,为清王朝主持建造天文仪器,有的传教士还在宫廷充当表匠、药师、画师(朗士宁)、御医等,为推进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利玛窦首先将四书译成拉丁文,随后法国人金尼阁将五经译成拉丁文。法国人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志》是欧洲人研究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二、名词解释

1.陆上丝绸之路: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中西交通的“丝绸之路”,使汉人与西域各国都互相了解到对方的存在和

文化。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带着大批丝绸和其他物品,出玉门关,抵达乌孙国(在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带),此后,汉使来往不断。到东汉永平十六年,即公元73年,班超再度出使西域,其副使甘英还远至波斯湾。与此同时,西域的使臣与商人,也远来中土,带来了他们的物产,换回了中国的丝绸及其他货物,“丝绸之路”就这样开通了。及至唐代,它仍然是沟通中西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丝绸之路”东起汉唐帝国的都城长安,向西经河西走廊至敦煌后,分为南北二线:北线经现在的吐鲁番、库车、喀什,南线经现在的若羌、和田、莎车,在今马里(古木鹿城)汇合,经里海南沿、巴格达,抵达地中海东岸,转至罗马各地,全长七千余公里。这条丝绸之路的开通,在古代东西方之间架起了文化交往的桥梁,中国的丝绸、刺绣、陶瓷和其他绚丽多彩的工艺产品被运往中亚及至欧洲,而异域的核桃、蚕豆、胡萝卜、葡萄酒和多姿多彩的音乐、舞蹈、绘画也在汉唐社会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印度佛教通过这条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大大改变了中国原有哲学、文学和艺术的风貌;中国的“四大发明”也通过它传往阿拉伯和欧洲,使整个人类文明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海上丝绸之路

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海上航线,是《汉书地理志》所记载的从西汉帝国的南疆到达印度洋的海路:即从今越南北部、广东、广西港口出发,经东南亚抵达今印度东岸和斯里兰卡。东汉时,中国人已经知道从波斯到红海的海路。《后汉书西域传》曾提到“大秦”(罗马帝国)有海路通往中国。《三国志西戎传》更明确提到大秦“常得中国丝,解以为胡绫,故数与安息诸国交市于海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陆路交通有所阻隔,海上交通有了更大的发展,中外联系大大加强,大秦诸国的使臣和商人通过海路来华的数目不断增加。货物贸易主要是中国的丝绸、陶瓷和海外诸国的金银制品和玻璃。为了适应海上贸易的发展,唐宋时代开始在广州、泉州等地设立“市舶使”,负责官吏海外贸易。随着海上贸易的扩大,中外人员交往越来越频繁,来华外国人有的就在沿海城市定居,形成所谓的“蕃坊”。伊斯兰教随阿拉伯人的迁居来到中国,印度僧人也渡海来华传教。据文献记载,唐代以广州为起点的海上航线是:驶出珠江口,转向西南方,绕过海南岛东岸,再西南行,贴近越南沿海,越暹罗湾至马六甲海峡,沿海峡向西北,经印度半岛,过孟加拉湾抵达今斯里兰卡,然后渡阿拉伯海,驶入波斯湾。宋元以后,海上航行技术提高,航行能力增强,中外海上交往空前发展,至郑和下西洋达于高峰。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许多航海人士以其亲身经历撰写著述,描写海外诸岛风貌,其中最重要的有两部:元代南昌人汪大渊所著《夷岛志略》,记述其到达东南亚诸国和进入阿拉伯海的经历见闻;元代浙江永嘉人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真实纪录了柬埔寨吴哥时代的灿烂文化。3.郑和下西洋:

中外交通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就是明代郑和下西洋。从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到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郑和及其副手王景弘受明成祖朱棣和明宣宗朱瞻基的派遣,先后七次率领船队下西洋。他们从苏州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县浏河镇)出发,经越南南部、爪哇、苏门答腊和斯里兰卡,到达印度西岸,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和肯尼亚。郑和船队的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组织之严,航程之远,不但在15世纪的中国航运史上,而且在当时的世界航运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郑和是回族人,本名马三保,因随朱棣起兵“靖难”有功,赐姓郑,云南昆明人,因其父与祖父都曾到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圣,因此自幼即对海外情况有所了解。

据史料记载和学者们研究,郑和七次航海所率领的船队到达五十余国,如印度支那半岛诸国、马来半岛诸国、南洋群岛诸国、阿拉伯半岛诸国和非洲东海岸诸国。郑和船队的这些远航活动,大大提高了明朝的国际地位,并且与所到各国建立了政治联系和贸易联系。中国特产的锦绮、纱罗、绫绢以及各种瓷器、铜器、麝香、金银等通过郑和船队输到海外;而外国的各种珍宝、药品、颜料、棉布以及香料、珊瑚、象牙、宝石、珍珠等也从印度洋输入中国。郑和的创世壮举,大大促进了中国与南洋诸国的文化交流,奠定了他作为伟大航海家的历史地位。至今,南洋各地仍保留着许多有关郑和的遗迹,如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附近,有三保山、三保庙、三保井等,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上还有一座城市叫三保垅。.印度佛教的东传。

公元6世纪,佛教从朝鲜半岛南部的百济传入日本。这时的日本正由分散的部族权力结构向统一的中央政府过渡,摄政的圣德太子决定利用佛教作为政治思想工具,要求全体臣民信佛。随后,便有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僧人赴日传法,日本僧人也大批来华求法,其中,扬州大明寺僧鉴真,六次东渡,终于成功达到日本,并在日本弘扬律宗,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为中日文化交流史写下光辉的一页。入华习法的日本僧人空海、最澄、园仁等,也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功臣。空海于唐代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来华,在长安青龙寺研习密宗与汉学,回国后在日本建立了“真言宗”,史称“东密”,其所著的《文秘镜府论》等,保留了中国文字学和音韵学的许多资料。最澄与空海同时来华,在浙江天台山研习天台宗,后又往越州(今浙江绍兴)学习密法,回国后创立了日本天台宗。园仁为最澄弟子,来华求法,以其实地见闻写成《入唐求法巡行礼记》,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伟大著作之一。到奈良时代(公元708-781年),日本已形成不同的宗派。其中,在平安时代(公元781-1191年)传入的中国天台宗和真言宗(密宗),都以祈祷“镇护国家,积福灭灾”为神圣使命,深受皇族和贵族的尊崇,拥有众多的信徒,史称日本的“平安二宗”。之后,在镰仓时代(公元1192-1333年),禅宗、净土宗、日莲宗等极度兴盛,并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佛教思想对日本的社会生活、文学艺术、风俗习惯都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3.中国僧人的西行求法

与印度佛教东传的同时,是中国的僧人兴起了西行求法运动。为了寻求佛教真谛,一些僧人不畏艰险,长途跋涉,西上广求佛典,形成一股热潮。据统计,在西晋时已有三人西行求法;东晋时已多达37人,六朝时达百人以上。其中以东晋时代的法显成就最大。后秦弘始元年(公元339年),法显以62岁高龄,与慧景、宝云等人从长安出发,西渡流沙,翻越葱岭,远赴印度寻求戒律,前后经过15年时间,遍游印度北部,后经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国,渡海回国,取得经律六部,并将所见所闻撰写成《佛国记》(又名《法显传》),成为中外交通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

隋唐以后,仍有许多僧人赴印度求法,如妇孺皆知的玄奘和义净等,是唐代僧人西行求法的代表。玄奘,俗名陈,河南缑氏人(今偃师县),出家后在长安、成都等地遍访名师,为了了解佛学底蕴,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私出玉门关,取道西域,经葱岭,到达古印度境内,研习讲学,周游印度,历时19年,于贞观十七年载誉回国,主持佛经翻译,其所著《大唐西域记》详述亲所历见的各国风土人情,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不朽之作。义净,比玄奘略晚,俗姓张,范阳(今北京地区)人,15岁即立志西行求法,于唐咸亨二年(公元671年)从扬州出发,经广州渡海南行,抵达印度后研修佛学,兼习印度医学,于武则天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回到广州,著《南海寄归内法传》等,描述东南亚和印度佛教、地理、民俗及医方,其价值不在《大唐西域记》之下。其后,又有慧超等去印度取经。慧超本新罗人,来华后经海路抵达印度、波斯、阿富汗等地,然后经陆路回到中国。

到宋代,西行求法都由政府资助,因此西行僧人都为团组。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由行勤组织的157人的僧团,从今天的甘肃武都县启程,经西域诸国抵古印度的摩竭提国。他们在印度停留的时间并不相同,有的在数十年后才回国。宗教的传播与交流,是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与学习的重要渠道。由于宗教哲学涉及人生领域的许多重要重要课题,触及民族文化的内核,因此,它的影响是深刻的、巨大的,是人们无法估量的。中外佛教交往无可置疑的证明了这一点。4.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对中日交往的贡献。

中日两国之间的交往,至隋唐时代达于频繁往来的鼎盛时期。这时,中国在社会发展阶段上处于先进地位,唐代中国的经济与文化高度发达,而尚在“大化革新”前的日本,社会发展还落后于中国,因此,中日之间的交流,日本取积极、主动的态势,如饥似渴的吸收中国文化,先后派出使团、留学生和学问僧到中国来吸取营养。在隋代,日本共派出遣隋使五次,特使高向玄理等人专程到华来学习佛法;在唐代,从公元630年到公元834年的二百余年中,日本共派出遣唐使18次(有的资料说19次),其中有16次(有的资料是15次)到了中国。使团成员包括正副使、僧人、学生和各类工匠,每次人数由二百五十人左右增加到五百人左右,最多的一次达651人,船只从两只增加到四只。那时日本的航海技术还很落后,连利用季节风向航海的技术都没有掌握,因此每次来华使团都要付出巨大的牺牲,文献记载的遇难者达五百余人,但他们为学习中国的文化锲而不舍,舍生忘死。他们来华后,大多入国子监所辖的“六学”就读,学问僧则四处拜师,论道讲法。他们在中国学习的内容包括了文物典章制度、生活方式、社会习惯和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回国后终于在奈良时代以“大化革新”为契机,使日本实现了中央集权制度,进入了封建社会。

在中国留学的日本人,其中有许多成就卓著,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如南渊清安、高向玄理等都是仿照中国井田制度实行班田制、促成“大化革新”的关键人物;吉备真备、空海等则是借助汉子,创造日本假名字母的直接贡献者。中国的围棋也由吉备真备带往日本。膳犬丘则将尊孔仪式带回日本。有些留学生则长期留在中国,如阿倍仲麻吕(中国名字晁衡),随第八次遣唐使入唐,在长安完成了学业,参加了科举考试并考中进士,官至秘书监(国家图书馆馆长),与李白、王维等大诗人交厚,中间曾渡海回国,临行前唐玄宗、王维赋诗送行,不幸遇险而还,李白以为他遇难,曾作《哭晁衡》一首: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成为中日友好的千古绝唱。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

元代时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达20年,著有《马可波罗游记》,是有史以来由西方人撰写的详细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著作。

利玛窦在京期间,以尊儒为旗号,以所著《天主实义》为蓝本,不遗余力的进行传教活动。由于他在传教时注意吸纳中国传统文化,融儒学与天主教义于一体,因而在明朝官绅和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朝野名流先后洗礼,成为明末中国天主教的三大支柱。徐光启还与利玛窦合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李之藻则随利玛窦学习地理和历算。双方在编译科学著作过程中,交流中西学术成就,沟通中西学术传统,为中西文化交流开辟了新的路径。1610年,利玛窦在京去世,葬于北京二里沟。墓址在今北京市委党校内。其后,西方传教士龙华民、艾儒略、毕方济、汤若望等相继取得合法身份,先后供职朝廷,并在徐光启的保举下参与修订历法、制造枪炮、清朝建立后,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备受信任,以一外国人第一次出任清政府的钦天监(掌管天文历法的机构)监正,直至光禄大夫;后来又有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出任钦天监监正,为清王朝主持制造天文仪器,有的传教士还在宫廷充当表匠、画师、药师、御医等,为推进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西方各国来华的传教士,以传教为其根本目的,但他们为了传教,也努力学习中国语言文字的典籍,了解中国社会,顺应中国风俗,从而也受到中国文化的熏染。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他们开始向欧洲,向他们的国家,提供中国的更真实的信息,介绍中国文化。利玛窦首先于1593年把四书译成拉丁文;1626年,法国人金尼阁又将五经译成拉丁文,在杭州刊印。其后,比利时人柏应理于1687年在巴黎出版《中国哲学家孔子》等等。在译介的基础上,西方传教士又陆续出版研究性的著作,如法国人白晋的《易经要旨》和马若瑟的《经传议论》等等。在介绍中国典籍的同时,传教士对中国的文明史也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介绍中国历史和地理的著作便接连出现。最早的一本是西班牙人们多萨于1585年在罗马出版的西班牙文《中华大帝国史》,接着又有意大利人卫匡国的《中国历史》、法国人冯秉正的《中国通史》等,随后法国人杜赫德编撰的《中华帝国志》,于1735年在巴黎印行,成为欧洲人研究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此书的第一卷记述各省地理和历朝编年史,第二卷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教育,第三卷介绍宗教、道德和医药等,第四卷则专门研究满、蒙、西藏、朝鲜。后来轰动欧洲的《赵氏孤儿》就收藏在《中华帝国志》之中。

中国这个地处远东,具有与欧洲各国完全不同气质的煌煌文明大国,经过传教士们的介绍,便成为欧洲启蒙运动者吸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古代哲学、儒家学说、道家学说,以及宋明理学所提倡的基本原则,大大丰富了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伏尔泰,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等人的思想理论。莱布尼兹对中西文化作了恰当的比较:“欧洲文化的特长在于数学的、思辨的科学,就是在军事方面,中国也不如欧洲;但在实践哲学方面,欧洲人就大大不如中国人了。”后费尔巴哈也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这个帝国的悠久历史使一切统治者都明了,要使国家繁荣,必须仰赖道德。”由此,在欧洲国家一度出现了仰慕中国的风尚,流行一时的洛可可艺术,正是吸收了中国艺术生动、优美、自然的风格;盛行于欧洲社会的中国茶、瓷器、漆器、丝绸、刺绣,也是中国文化在欧洲传播的体现;中国的人物、山水画法影响了欧洲的画家;中国园林艺术的亭台楼阁和湖光山色也出现在欧洲人的庭院之中,等等。宗旨,当欧洲传教士把西方学术与文化带到中国的时候,中国的学术和文化也同时传到了欧洲。他们的传教活动造就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会,造成了中国人民和欧洲各国人民前所未有的了解和沟通,其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与三楼最早发生联系的著名诗人,是南朝刘宋时的颜延之

但汉末王粲的《登楼赋》才是登楼感赋的开始,借眼前所见景物抒写悲愤,为中国文学创作的借景抒情打开了一条新路径。

中国历代视青、赤、白、黑、黄五色为正色

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五行学派提出“五德终始说”的理论,认为历代王朝的更替都是五行相生相克的结果,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或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如此终而复始,循环不已。与五行相配的五色也相应转换,分别成为各个朝代的崇尚之色,并用以装饰宫廷所用的仪仗、车马、服饰。他们还认为,“五德终始”必先有祥兆显示于人间。凡是一个新的王朝建立,都要据此确定本朝运用的历法和崇尚的颜色,以证明自己的统治天下是顺承天意、合乎天德,史称这一举动为“改正朔,易服色”。秦始皇是这一理论的第一个实践者。

到唐贞观年间,正式形成了黄、紫、朱、绿、青、黑、白七色构成的颜色序列,成为封建社会结构的等级标志。

中国人对水的享用,主要表现在酒、茶、浴三种水文化方面。

中国制图学之父为裴秀,西晋人,提出了“制图六体”的理论,即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楼门文化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楼门文化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楼门文化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59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