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题结题报告
《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实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方式方法的研究》
结题报告
拉沟乡中心校是一所边远山区学校,由原来的8所村完小和11个教学点合并而成,是全乡唯一一所寄宿制小学。学校占地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2个,学生487人。学校教职工49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32人,专任教师中3人被评为“八桂优秀乡村教师”,1人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1人被评为市级教坛新秀,一批教师被评为市县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育先进工作者。学校自201*年秋季学期合并以来先后获得等光荣称号。学校201*年3月确定申报区级课题《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实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方式方法的研究》获得立项后,课题组在学校行政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研究工作,课题研究历时三年多时间,取得预期成果,现将三年多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以后,课程改革随之启动。教师是学校的重要资源,没有教师专业的成长,没有教师的发展,也就没有课程改革的深入,也就没有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学校以教学质量谋生存的今天,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已成为实现我校“打造三园,实现四会”最终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本课题得以提出。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站在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基点,从校本培训的紧迫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创新性和教学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人本化、发展性等方面全面审视新课程下的校本培训和教学管理制度,研究出与本校具体情况相适应的校本培训方式方法。让每一位教师都体验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乐趣,使我校教师的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使其具有良好的师德风范、扎实的专业水平、先进的教学理念、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将学习内化成教师的需要,帮助其实现生命的价值。使其在新课改课堂教学中更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研究的内容有三:1、本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研究。2、以校为本,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研修模式的实践。3、立足课堂,注重课堂教学研究,在研究课堂教学效益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校本研修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文献法等。
三、课题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着眼于探索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具体实用的探究价值,因此课题组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一)领导带头,全员参与
为保证课题研究活动顺利开展,课题得到立项后,学校立即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并建立了学习制度和考核制度。戴国江校长亲自以教师身份参加课题组,并任领导小组组长,教导主任李甫英担任组长,以数学组教师为主要力量,要求所有教师全员参与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要求每一位老师对课题研究涉及的内容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并积极地参与,努力做到“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掉队”。
(二)脚踏实地,扎实研究
1、加强学习,提高课题组成员理论水平为使全体教师能准确把握本次课题研究的内涵,我校在课题研究的起始阶段,课题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开展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学习和研讨。全体参研教师认真学习总课题组的课题方案,学习《给教师的建议》、《教师人文素养的新修炼》等专著,交流学习心得,努力使每个成员充分充分了解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主要内容、实施步骤与研究方法。
2、以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充分利用市县乡联片教研活动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我校与柳州市城中区结成城乡联动教研网络,在我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次,城里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我校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与县小、城南实验小学、黄冕小学、导江小学、寨沙小学开展联片教研活动,在联片教研活动中锻炼教师,拓宽了我校教师的视野,为我校校本教研注入了新鲜活力。我们学校每个学期则上送2至3位教师到这两所学校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学习交流。每个学期,校与校之间还会进行一次联合教研活动,通过先进学校的引领,使我校的教师看到这两所先进学校教师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先进的教学经验,使我校教师有了一个深刻竞争的意识。以支教教师的榜样带动我校同时,上派去学习的教师在名校的带领下,通过学习、观摩,深受渗润,还把各种先进的经验带回来供学校参考。使我校的发展又上了一迈开了一大步。
3、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201*年组织教师参加远程培训,在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制作课件中,共有27个参赛课件获奖,其中一等奖7名。韦敏英的课堂实录《解决问题的策略》获一等奖。201*年组织班主任参加“知行中国”国家级培训,多人荣获优秀学员称号,201*年又组织科任教师参加教育部、财政部举办的中小学教师国;国家级培训计划。所有这些培训都使我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三年来荣获县市级以上各类奖项60人次。李甫英教师不仅到东兰支教一年,被评为市县优秀支教队员还获县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优秀课改教师、市优秀教育学数学会会员称号。张慧参加县青教赛荣获一等奖。莫春梅,韦秀凤二等奖。李爱凤、李甫英荣获“八桂乡村优秀教师”称号。钟杨香评为柳州市家庭教育先进个人,在参加经典诵读对联大赛中,我校有12位教师获奖,其中一等奖2名。李爱凤、莫春梅、钟杨香、覃步经、张繁荣201*年暑期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优秀学员。
4、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件制作等竞赛,通过参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三年来我校教师参加上述各类竞赛共计人获奖。其中获国家级奖人,区级人,市县级人。
5、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历培训,三年多来,我校共有人通过学历培训获得本科毕业文凭,人获得大专学历文凭。
四、课题研究成果(一)理论成果
我们的课题研究,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和主线,通过研究实践,探索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
1、建立学习制度,养成学习习惯。制度创新是学校提升竞争力的保证。学校一方面要帮助教师制定符合教师个体的学习发展计划,另一方面也要把教师的学习发展纳入绩效考核的范围,从制度上有效促进教师学习习惯的养成。首先,学校要鼓励教师订阅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杂志和一些指导专业发展的书籍,对发表教育教学论文的教师进行奖励,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专业进修和提高学历学习。第三,学校还与各级教研员、兄弟学校的名师,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教师学习提供人员上的智力资源。
2、积极开展教研活动,营造“学习型”教研气氛。教研活动是教师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行动学习,教师的探索性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我校在学期初计划制订阶段,认真研究整个学期的教学任务、特点和目标,精心选择学习内容,为教师教研准确定位,设计了针对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的教研活动,同时,在教研活动中采用“参与式”的学习方法,促使教师们在参与分享的讨论交流学习中,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营造良好气氛。在学习型小组研讨活动中,课题组把教学目标、科研目标变成具体的任务并融入每次的学习小组的研修活动中。教师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会得到较好的调动。开展丰富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艺术。教研组是教师成长的专业环境,以优秀教师为主体,通过共同备课、听课、评课,特别是在示范课和汇报课中,使年轻教师掌握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检测各方面的技能,从而达到迅速提高自己处理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把开展互相听课评课的教研活动作为常态机制,能使教师反思自己课堂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既交流了经验又使每一位教师在交流中教学水平得以提高、课堂教学行为得到改善,逐步把自己的实践经验提炼为理论水平。学校还应组织教师观摩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课,给他们创造更多的与教育专家对话交流的机会。
3、组织有效的外出学习交流活动,取他山之石攻己之玉。从课题目立项以来,学校采纳课题组意见,改变以往外出学习,外出散心、旅游的状况,外出学习的教师带着任务,回来后要把外出学习的收获向相关教师汇报,如果是听课学习,回来至少要把外出者认为最成功的课通过克隆方式展示给本校相关老师,要写学习心得体会交给教研组,几年来我校外出学习教师写的心得体会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的宝贵财富。
综上所述,教师专业发展,应以学习实践新课程理念为主线,通过名师指导专家引领,以课程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科研活动,将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手段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形成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教学方法。
(二)现实成果
课题研究的最现实的成果是我校全体教师通过研究都能充分认识到本课题研究对促进学校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教师的科研意识得到加强,老师们自觉地把教育科研看作是自己本职工作的一部分,看作是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表现出对教育科研的极大热情和高度的自觉性,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理念上的转变对于学校突破师资瓶颈、谋求深层次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开展课题研究的三年多时间内,我校在总课题组专家的指导下,在县教研室的领导下取得了预期的成果:“十一五”课题《小学校本教研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系列课题子课题《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实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方式方法的研究》荣获区能课题阶段研究一等奖。数学集体备课组荣获市级二等奖。我校还被评为市县优秀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和常规管理先进学校。
教师专业的发展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学生,教师通过参加课题研究,教育观念得到转变,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的保证。三年多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从原来的中等水平一跃成为走在全县前列,每个学期都有近10个科目获得县教学质量奖,学生在各级各类活动中频频获奖,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全体学生遵守纪律,认真学习,讲文明、懂礼貌,关爱他人,热爱集体,按时作息,生活自理能力强。学生的这样高综合素质已经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的肯定,邻近乡镇甚至邻近县的家长都纷纷要求把子弟送到我校读书,当然受学校办学条件的制约我们学校只收了相当个别的外乡外县学生,这种现象表明了我校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了应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校中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我校通过三年多的实践和积累,在很大大程度上增强了教师的学习意识、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课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培养了教师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协作精神。但研究进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我校已近十年没补充新教师,老年教师占比例较大,部分老教师对参加培训学习的必要性认识不到位。因为有学生住校,教师工作量大,加上在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已经有所变化,教师工作压力增大,少数教师滋生了职业倦怠。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以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值得研究的内容之一。
扩展阅读:学校课题研究中期过期报告
“指导学生在闲暇生活中开展自主探究活动设计”
课题中期汇报材料
桥口区义烈巷小学课题组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们的课题研究已经有一年的光景了。在这一年中,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认真学习闲暇教育的理论材料,根据我们的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认真实施武汉市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指导学生在闲暇生活中开展自主探究活动设计”的研究。学生是研究的主体,没有学生的参与,再好的课题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水中月,镜中花。对于学生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和启发,学生不能从研究成果中得到益处。所以我们在课题研究开始,就十分注重课题研究后学生的收获,重视实施过程中的实效性。
一、课题简介
我校十五课题中研究的闲暇教育成果,经过几年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我们在该课题201*年结题的基础上,我们于201*年12月提出了“闲暇教育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并于201*年4月申报课题。在徐学俊等各位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将课题研究名称定名为“指导学生在闲暇生活中开展自主探究活动设计”。这一研究课题,经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审核、批准,于201*年3月列为武汉市“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一)我们提出这个研究课题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认识:
1、构建主义教育理论:瑞士的皮亚杰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2、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学校教育,应该是关注人的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的教育,而人的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自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只有立足于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并且由学生自主实现主体能力的发展,才能实现学生自我的不断完善,才能为学生的自我发展、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而我们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的闲暇生活模式,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培养新世纪创造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朱小曼教授指出:“体验作为情感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既有认识论的意义,即用体验的方式达到认知理解;又有本体论和价值论的意义,即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教育学要从传统的单一认识论的框架走向本体论、价值论的视野,就
必须提出体验范畴的独特意义。”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体验教育是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经验、新认识,并由此发展学生适应自然与社会的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个性成长的一种教育方式。
(二)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中的自主探究,指的是围绕一定的闲暇活动任务,通过开展积极主动的探讨和研究活动,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至解决问题的闲暇实践活动。在整个自主探究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自行探索、相互研讨、提出见解,在探究设计的过程中,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强化和发展创实践能力。
主探究活动设计体现了一种教育思想。学生不是整齐划一、被动接受基本技能的机器,而是有思想、有情感、有血有肉的人,是个性鲜明、积极活跃的认识与发展的主体。自主探究活动设计通过激发学生的闲暇活动内驱力,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把自主探究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个性的发展。
自主探究活动设计又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模式。在开放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学生自身的多向反馈结构,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教师的作用在于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在闲暇活动设计当中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通过自己主动地思考钻研,与他人合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闲暇活动实践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探索为特征,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设计闲暇实践活动意识为切入口,以学生的行为变化(或经验的改造)为外显标志,在教师的积极的闲暇活动指导中,旨在创设情境,展现形象,丰富感知,调动情感,形成一种让学生在闲暇活动设计中主动探索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客观的学生闲暇自主探究活动成果评价体系。它是具有探究性、主体性、交互性、过程性、开放性的特点的研究课题。
具体研究方法为行动研究法。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形成研究假设,选择研究对象,实施教育行为,以验证假设。在此基础上聘请各方面专家进行行为诊断,提出改进意见,再进行新的教育教学实践,多次反复,不断推进学生的闲暇活动设计向着自主探究的理想境界发展。
二、课题管理情况
我们这个课题从201*年4月启动研究至今,在市规划办和区教科室领导的直接关怀与指
导下,我们严格按课题计划开展研究,强化课题的过程管理,注重研究资料的积累,课题组共同努力,经过近一年多的研究,现整个课题研究正在有序地顺利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现将该课题的研究情况向各位领导简单汇报。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对实验研究的意义又有了更深的一步的认识:开展这个课题研究有利于深化素质教育,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闲暇实践活动方式,能够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深化素质教育。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多次修改课题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的重点,并层层开掘,不断细化。
我们把着力点放在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上,要求每一个成员都要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确定好自己的课题研究目标,制订好研究计划,通过实验课、论文等形式体现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是一项创造性工作,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加强课题的管理来提高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一)加强组织,制度的管理
课题组成员,采用自愿报名、择优吸收、自然陶汰的方法选择,成员素质较高。为充分调动积极性,创造性,我们加强了组织、制度建设和管理。成立了课题指导组、领导组、实验组、软件制作组,课件开发组。采用课题主持人负责制,由校长亲自来抓,分工明确,层层负责,落实责任,全体成员在研究中,积极参与,合力攻坚。我们还制定了“课题组例会制度”,加强学习,强化考核,加大了课题管理力度。
(二)抓学习,提升观念,转变观念
有坚实的现代教育理论基础,以现代教学理论作指导,才能开展信息技术研究。理论的指导决定实验的起点和方向,决定对实验研究材料的加工水平。因此,确保实验研究顺利开展,必须全面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水平。我们注重学习理论,加强研究,并将全新的教育理念渗透在全体教育者、受教育者及相关者的日常工作中,逐步取得教师、学生和有关专家领导的认可。
此外,针对课题研究内容,我们还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了徐学俊教授关于闲暇教育和传统德育教育的理论基础,结合本课题展开讨论,用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理论作为依据指导闲暇实践自主设计的展开。我们还先后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并先后多次聘请了省教育规划办、市教科所、教研室等专家、教授来校作专题报告,为学校的课题研究活动建构充实的理论框架,促进教师先进教育理念的不断内化,增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的意识和能力。在不断学习研究、交流中,树立了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提高了对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理性认识,积累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我们规定了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组成员会议,研讨活动,坚持做到定人、定时、定内容、定形式,并认真组织好
讨论活动,真正做到从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提高。
(三)公正评价教师成果
修订完善善课题管理制度,加大教育科研奖励力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每学期1000元的课题研究经费,用于购置课题研究资料,将课题组成员参加课题的情况纳入教师教科研成果考核积分中,在学期结束给予奖励,极大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由于措施得力,保证了研究的顺利进行。
三、课题实践情况
围绕着这一主题,我们在这一阶段主要从三个大型活动为切入口:品诗、读书和游戏。任何一种文明都有它自身的传递方式,文章,是最直接的表达人类思想发展的媒体。我们课题组,通过研究,决定先从净化学生的头脑,提升他们的文学品位开始。
(一)诗情雅韵满校园
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为了更好的推动与传承悠久灿烂文化,同时也为了更好、更充分的加大闲暇教育的教育的效率,课题组通过指导学生利用闲暇时间,收集、整理和古诗诵读活动,掀起学校学习中国经典古典文化的风气,营造良好的学习校园氛围,本着让学生受益终身的思想,学校课题组整体规划“诗情雅韵满校园”的活动思路及步骤,指导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在闲暇时间收集优秀的中国古代经典诗歌,通过一系列的经典古诗类别介绍、诵读、表演等活动,熏陶学生的古诗情韵,领略中国古文化的精粹,闲暇教育配合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井井有条的开展。真正做到“乐读”、“美读”,引领孩子们在玩中、在乐中诵读经典。
1、安排好诵读的时间。每天利用晨读的学习时间,开始是集体读,读的形式很多,有轻读,朗读,领读,引读,接龙读,师生配读,男女生对读,方法灵活多变。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后来因为学生记忆的快慢拉开了距离,老师们又用奖励的办法,凡是背诵下来一首诗的,我们就奖他一颗小星星,得星星最多的就是诵读经典小博士。在这种积极的鼓励之下,学生们的背诵热情一天天增长。我们还积极地请家长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班级涌现出大批的经典诵读小博士。在活动蓬勃开展的同时,大家惊喜地看到了孩子们一些崭新的变化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口中吟诵的这些古老的句子已悄悄地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有时它在校园,有时它在家庭,有时它在社会生活中。
2、每周三,利用晨检时间,课题组成员根据每周学习古诗的类别进行简单的讲解,介
绍中国古诗文化的发展简史,不同诗歌类型的特点,著名诗人创作诗歌的特点。虽然这样经典诗文鉴赏的时间不算很长,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讲,这是几分钟的故事鉴赏也成为了他们吸收好的文化精髓的途径,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到《满江红》,从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到清代诗人郑燮,从婉约派诗人李清照到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孩子们在这一段时间里,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更有效的品赏古诗词。而且,配合着每周三的鉴赏,我们还在学校的宣传栏里开辟了还是推荐的栏目,将老师们介绍的古诗及鉴赏内容展示出来,以共全校师生学习、欣赏。
3、分类鉴赏。我们每一周都有鉴赏古诗的类别,并要求学生在闲暇时间里,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效而轻松的开展诵读活动。首先,我们在十月份里,组织学生通过网络、书籍、询问等各种途径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并将资料整理成册展示出来。学期末,课题组成员统计了各个班诵读的古诗篇目:
山水田园诗:84篇;咏物言志诗:47篇;爱国怀乡诗:41篇;咏古抒怀诗:24篇婉约派的词:13篇;豪放派的词:21篇自己最喜欢的诗词:34篇
虽然篇目不多,但是我们可以看见全校师生在整个活动当中的热情和诚恳。每个班,积极开展古诗诵读活动,根据课题组下发的计划安排表,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利用闲暇时间积极收集、诵读相应类型的古诗。本次活动,我们采取全员参与、随机抽查的方法,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我校一至六年级的全体学生进行古诗文诵读评比的活动。在学期期末,我们还举行了经典诗歌朗诵展示活动,各个班级都将自己朗诵的最好的诗歌展示出来,家长们给与了很好的评价。
4、教师工作小结。在活动中,老师们认真总结了指导方法,认真小结,总结出很多好的指导方法。例如:归类诵读法、比较诵读法、想像入境法等,都能在实践中指导学生们的活动。
(二)“世界名著早早读”读书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外闲暇阅读比课内更重要。正如吕叔湘先生听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上述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自己语文能力的获得时,说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应是“三七开”,学生的课外阅读就应在280万字左右。可想而知,如此字量的课外阅读,没有锲而不舍的阅读品质,是极难实现的。通过实践研究,我们课题组成员找出了促成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坚持性的相关对策,以提升学生的闲暇生活品味,让他们在书中与名人交流思想,在现实中与同伴探究合作。
1、环境熏染我们认为,生命和环境是两个互动、交融、圆整的真本存在,当环境和氛围为“书香精神”进行了积极的预设、暗示和感召,生命才会勃发出弥久的激进和冲动。
教室文化隶属于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教室文化又是一种“硬”文化,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着教室中的全体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和最有效的领域之一。”教室无处不激情,一个不凡不俗、清新雅致的教室书香环境能浸润和昭示全体学生,让他们在优雅的环境中,沐浴书香,享受文明,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欲望得到催生。所以,创设一个浓郁、氤氲的教室书香环境是我们必须为之用心的行动之一。教室四周的墙报始终围绕“书香精神”进行设计和创意,把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贤士恋书醉书迷书痴书的事迹和感想择要地张贴其中,用以标示和激励所有学生想读、乐读和常读;也把班级内涌现的大家耳闻目睹的“读书精英”的事迹和感言上墙感召其他同学。我们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悬挂的每一幅作品、图画,每一件摆设让情的萌动,语的呢喃,灵的呼唤,尽在其中。让学生在静态的班级文化中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精神。让学生得到审美的启迪、精神的润泽、心灵的陶冶。
2、榜样感召我们觉得,当“读书”这种精神和魅力、热情和朝气感染、感动另一个生命时,所有的言行也都成为了一种无声无息无形无痕的教育,所有的人格和精神也都成就了生命效行和仰视的楷模和丰碑。实验教师是一面镜子,一个楷模,一轮回声的声源。实验教师必须用个人的精神和魅力去感召学生,用自己的热情和朝气去感染学生,亲自阅读,亲生共读,让孜孜不倦的“读书精神”永远根植于学生的生命深处。每到“午间阅读”还是可能利用的闲暇时间,实验教师都与学生一起捧起书本,共同阅读,共同汲取。“身教优于言教”,我们用自身的行动感化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我们的教室真正书香弥漫。要想让学生保持一种持久的课外阅读热情,必须有一种能持续刺激儿童心理的东西。激励是生命的翅膀,生命在激励中飞扬。教育的责任就在于激发和激励生命当中的内在力量,树立“我能行”的“赏识教育”观。褒扬“读书精英”也是我为之动心的策略之一。凡是愿意读书,乐意读书,坚持读书的学生都是竭力标榜的“读书精英”。他们喜欢阅读,潜心阅读;他们热情不减,激情不退;他们已把读书成为他们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长的夸赞和同学的敬佩使他们有足够的理由成为同学们应该学习也必须学习的“书香楷模”。而其他同学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不经意地将他们这些宝贵的品质外化为自身的行动,将他们见常的习惯内化成自己闪光的美德,经久而不衰。
3、活动演进我们认为,每一次意义绵延的“书香活动”,都是学生“阅读生命原生态”的展示。在这里,每一个生命都会感触到最为原始质朴的有关读书的真情、真性、真意、真知。“本色、真实、吐故耐新”是读书活动的高境界,而这个特点决定了读书活动的基点应
是个性生命原生态的展示。虽然这种生命原生态往往有时拙劣牵强甚至偏颇偏激,但它是合本合真的,理应得到我们的尊重、呵护、张扬与倡导。活动中一切一切的读书感言,也就成了最为珍贵最为鲜活的生命对话。何况,读书活动,就是为了“真实、自然、自由”地展露学生的“阅读个性”,随意流泻阅读的生命情感,还阅读以本色和真实,给读书以蓬勃和生机。因此,我们始终安排每月一次“世界名著早早读”的系列书友沙龙,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共享阅读的乐趣,共品书籍的幽香。另外,我们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和交流的舞台。每个学期我们组织一次实验班学生、实验班教师为学生提供读书交流机会。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4部,在规定的一个月时间内读完,然后根据提供的题目选做,如创作一个情节、续写一个章节或片断等,然后对学生完成的内容进行评比。学生们兴致盎然,读书、创作充实了孩子们的每一天。
(三)文体工程的坚持
我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推进课外文体活动工程,把学生终身体育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理念、方法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素质教育再上新台阶。我校占地面积小,可供学生活动的空间十分有限,我们下决心将场地做了大力改造,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学校通过垂直绿化、铺设塑胶跑道、球场、课间游戏活动场地等多项措施,合理布局,最大限度的扩大学生活动空间,做到大型器材建设与单个小型器材配置相结合,立体器械设施与平面徒手活动设计相结合,有效利用空间,保证了场地、器材达到国家规定的配备标准。现在校园的活动设施安全、实用、美观,充分体现童趣、乐趣和创造性,吸引和方便更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活动。
一、二年级一周4节体育课,三至六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每天10:10分至10:40分进行大课间活动。在学校师资紧张的状况下,配备了三位体育专职教师,确保课堂教学质量。保证每位学生至少掌握一、两项健身方法。
1、课间操形式多种多样。当“雏鹰起飞”这套广播操在我校得到普及后,我们在全校举行大型广播操比赛,这次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我校广播操的整体水平,还选拔了做得好的同学组建了广播操队,在全区小学生广播操比赛中,获得第一名。但长期让学生做一种广播操,学生难免会觉得乏味,我校体育教师根据学生兴趣和需求,积极创编了一套动感、时尚的parapara舞,并引进了一套简单易学的“兔子舞”,这两套舞深受学生喜爱。去年借区自编操比赛的契机,我校体育教师创编了一套简洁明快,时尚动感的校园搏击
操,搏击操一经推出,立即风靡全校,让学生展现出不同于一般校园舞蹈的“功夫”味道。老师们也爱上了搏击操,繁忙的工作之余,搏击操成为燃烧脂肪、塑造身形,放松心情、舒缓压力的“灵丹妙药”,掀起校园活动新热潮。这套搏击操在区自编操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2、课间活动丰富多彩。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如何引导学生利用课间,文明有序地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呢?我校教师带着孩子们一起活动,让每个孩子都会玩。教师们将传统游戏活动推荐给学生,如:跳房子、扔沙包、跳绳、跳橡皮筋、打乒乓球、踢石过界等,这些经久不衰的老游戏,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学生的喜爱。同学们自己设计的游戏操作性强,有创意,容易推广。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创编的新游戏:铁三角、红绿灯、钓鱼等,在学校操场上有专门的场地图案,在玩这些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体会到游戏本身的乐趣,而且还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3、激动人心的体育节。我校传统体育节共分为三个部分:田径运动会、课间操比赛、“三跳”比赛。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在多彩的活动中,学生自主活动,其组织能力、活动能力、交往能力等方面有明显提高,活动不仅给学生带来快乐,而且也使学生愿意与别人分享,能力得到提高,使素质教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4、特色艺术团队。近几年来我校非常重视合唱队的训练工作,安排两位专业素质较高的音乐教师负责训练,两位老师努力钻研业务,不断完善训练方法,长抓不懈,形成传统,连续两年获区合唱比赛一等奖,并连续两年代表区参加市合唱比赛分获一、二等奖。沈靖凌老师还在全区展示了一节合唱训练课,受到一致好评。
四、几点体会(一)困惑
1、家校联动的乏力和无奈。
学生的家庭形形色色,学生的家长各不相同。特别是少数一些长期在外而无暇顾及孩子闲暇生活的家庭,寻求联动就变得苍白和疲软,如何对这些家庭的学生施加特定的变量,也是我们需要继续思考和研究的内容之一。
2、指导和被指导存在差异
教师需要作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但是教师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完全放在指导学生的闲暇自主活动设计当中,如何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师自主性实践研究的效率使我们现在思考的问题之一;一个班级的学生信息技术的水平参差不齐,什么样的指导方法
才是而今环境中的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自主探究设计活动方案并实施的最佳方法。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下一阶段研究中将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二)努力方向
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我们准备扩大研究范围,继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进一步建好信息软与硬环境,跟上时代步伐。还将紧紧依靠专家们的指导,加强学习,改进教育科研管理,进一步深化这一实验,使其成果不断得到丰富与完善。
通过两年多的课题研究,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要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就要有学校的领导的重视,实验的人力与物力投入的保障。还要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通过多种方式来调动学校教师参与实验的积极性,积累丰富的案例,要在校内开展各类研讨会,使教师们产生思想上的碰撞,学校还要主动争取专家的指导,为教师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帮助,并保证课题沿着科学的方向进行,以使实验出成果,积经验,利推广。
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各位领导表示忠心的感谢,同时也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就课题研究多提宝贵意见,多多指导,便于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研究!
201*.7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学校课题结题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学校课题结题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