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自查报告2
**县卫生局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自查总结
县政府:
按照中省市公立医院改革总体部署,根据**市卫生局转发《陕西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自查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精心部署
今年我县被确定为全市首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抓好公立医院改革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认真落实各项改革措施。一是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发改、卫生、财政、人社、物价、监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公立医院改革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二是按照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精神,制定了平利县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同时将改革的内容和要求进一步细化,制定了《县镇一体化管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公立医院院长公开竞聘》等专项配套方案,为公立医院改革顺利实施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三是坚持科学规划,统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完成了《平利县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明确了公立医院改革的设置条件、发展规模、床位标准编制比例、技术准入和行业规范,提出以县级医院为龙头,通过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把县医院建成区域性知名医院,综合实力达到三级医院水
平,中医院建成专科特色的二甲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建成二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建成*个省级规划化镇卫生院,*个国家级规范化村卫生室。
二、强化保障,完善机制,稳妥推进
建立稳定的财政综合补偿机制,按照“核定收支、补足差额、突出重点、确保发展”的原则,县财政对县镇医务人员工资实行全额预算,对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实行定额补偿,对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大型设备购置等采取一事一议办法专项补偿,对化解历史债务、人才培养、重点学科建设等实行鼓励性补偿,有力保障了改革工作有效推进。
积极探索,着力构建公立医院改革管理运行机制。以规范权力运行为重点,按照“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制衡的权力运行架构要求,初步建立了以理事会、院委会、监事会为核心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以增强医院行政、业务、后勤运行的透明度为重点,全面推行了院务公开和医院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对医院各项制度进行全面清理整合和补充完善,形成靠制度管权、治事,规范和约束工作行为。全方位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定期开展问卷调查和评议检查,从患者、社会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三个层面的满意度测评情况评估公立医院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以提升医疗质量安全为重点,探索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在完善医疗纠纷责任追究办法的基础上,尝试建立医疗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责任保险的医疗纠纷赔偿机制,通过统
一建立医疗风险基金预备金制度,实行共济互助,提高医疗纠纷赔偿防范能力,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三、围绕目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1、扎实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在人事制度改革上,进一步完善了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按需设岗、定员定岗、科学考核、合同管理,实行了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和全员合同制管理。在全面完善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基础上,今年首次对县级医院推行了人事制度改革。通过竞聘上岗,县医院率先将41名骨干人才选拔到中层干部岗位。在分配制度改革上,制订和完善了绩效考核办法,实施成本核算和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新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中,将职工工资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基础性工资,即基本工资、各项津补贴和基础性绩效工资部分,与考勤挂钩,按月发放;另一部分是绩效工资,即奖励性绩效工资部分,以成本核算为基础,与综合考核结果挂钩发放。
2、进一步强化医院管理,健全内部运行机制。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为动力,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健全内部运行机制,促进了医院健康稳步发展。一是健全内部质量及安全控制体系,医疗纠纷和安全事故明显下降。二是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已选定10个西医品种为临床路径管理病种,规范诊疗流程。三是开展了“三好一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年底前已选定20%的病区作为示范病区,并以点代面,逐步在全面推行。四是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和
收费管理规定,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五是进一步优化门急诊环境和流程,方便患者就诊。六是加快人才培养和专科建设,不断拓宽新技术项目。七是积极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活动,进一步强化药品采购、储存和使用等重点环节管理,保障用药安全。八是坚持开展便民服务和24小时候诊服务。
3、进一步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步伐。县医院投资*余万元完成了电子病历软硬件系统的安装、调试与人员培训,于今年9月7日正式投入运用。同时,将电子病历系统与医院现有HIS系统、传染病管理系统、医保系统、新农合系统衔接,实行联网统一管理,有力促进了医院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进一步规范了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4、积极加快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改善群众就医环境。县医院通过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实施了规划建筑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的住院楼改扩建项目。新住院楼六层主体建设已经完成,内部装饰装修已近尾声。二期工程附属用房建设前期征迁工作正式启动。*医院门诊楼建成投入运营,住院楼建设开始启动。*镇卫生院门诊楼建设完工,*镇卫生院综合楼建设开工,*镇卫生院住院楼、**。
5、积极开展医护人员培训工作。通过“三基三严”培训与考核、选派业务骨干外出进修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努力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6、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属性,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指令性任务和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护工作。
7、积极推行县镇一体化管理工作,建立城镇统筹发展的医疗服务体系。按照七个统一管理的托管工作要求,县医院完成了对长安卫生院的清产核资、资产及经营状况审计,建立并完善了一体化管理的人员流动、财务管理办法及各项管理制度。选派主治以上职称卫技人员到卫生院开展医疗服务,带动了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协助指导卫生院房屋装修改造,流程布局调整,制度建设,各类标识设置和规范化卫生院验收等工作;投资近十万元,完成了长安卫生院房屋的装修改造和科室布局的优化设置,并购置了电脑、药品柜、抢救车等相关设备,进一步改善了卫生院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二日
扩展阅读:试点市公立医院改革汇报材料
XX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201*年6月)
按照卫生部等五部委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市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要进展,初步显现了惠民利民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公益性质、落实惠民要求,我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在试点工作中,我市坚持“城乡一体、均衡发展、公益回归、群众受益”的改革原则,把维护公益性质、惠民利民便民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注重将公立医院改革与其他四项医改重点工作同步推进,使医改朝着惠民目标迈进。
第一,做实“一个品牌”。着眼改变群众就医感受,对市中心医院推出的“冬梅护理”品牌,从人文关怀、亲情服务等方面进行规范提升,着眼于病人就医感受,形成了具有XX特色的个性化优质护理服务路径48种,并在市直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全面推广,病人满意率从90%提高到93%以上。李克强副总理亲笔在卫生部报道“冬梅护理”的简报上作出重要指示,给我们以极大的鼓舞。
第二,取得“两个突破”。一是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在大卫生体制下,成立了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和公立医院管理中心,理顺了管理关系,初步实现了管办分开;
二是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取得突破。确定实际开放床位500张以上的医院按1.4人/床、500张以下的医院按1.3人/床配备编制,实行总编控制、岗位管理、动态调整。推行全员合同聘用、竞争上岗,新进人员实行招试录用、人事代理,医院职工全部进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第三,实现“三个下降”。一是群众就医负担下降。全市201*年人均门诊费用75.1元、人均住院费用2817元、人均住院床日8.4天,分别比201*年下降6.8元、156元和0.8天;二是药品价格下降。基层医疗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后,药价平均下降47%,病人就医费用平均下降41.3%。市中心医院通过药房托管试点和药品购销机制改革试点,药品直接向群众让利5%,共让利400多万元;三是医疗纠纷发生率下降。医患关系得到改善,201*年医疗纠纷同比下降28.6%,没有发生重大医疗事故。
第四,达到“四个提高”。一是城乡卫生一体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了医保“三网合一”,城乡居民二元身份界线被打破,全市医保综合参保率达到93%以上。城区实现了“15分钟医疗圈”,农村实现了“30分钟基本医疗服务圈”;二是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建成国家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2个、市级重点专科12个,有3个专科被确定为国家重点专科创建单位,引进硕、博士以上专业人才18名,病人市外转诊率下降2.7%;三是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高。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2亿元,使市直公立
医院床位数翻番,服务条件显著改善;四是医务人员积极性明显提高。201*年,全市医疗机构门诊人次221.4万人次,住院人次11.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5%和11.2%。推行绩效分配,对部分科室主任和学科带头人试行年薪制,职工年平均收入同比增长7.9%。
二、抓住关键环节,做实做大亮点,努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改革模式
201*年9月8日,李克强副总理亲临XX视察,对我市改革试点工作作了重要指示,12月17日张省长来XX调研,对如何落实李克强副总理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张省长特别强调要抓住关键环节、做实做大亮点,努力形成符合客观规律、具有XX特色和可推广价值的经验和做法。根据张省长的要求,结合全国公立医院改革座谈会精神,近段时间,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针对当前公立医院存在的管办不分、多头管理和内部活力不强等问题,注重破解难题,建立公立医院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是对XX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的职能进行了明确界定,将政府各部门的管理职权进行整合,由管委会代表政府对公立医院发展战略、总体规划等重大事项进行决策;二是加强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建设。将医管中心和卫生局的职能进行明确划分,医管中心以政府出资人身份负责公立医院资产管理、财务监管和
提出医院高管的聘任建议。目前中心工作人员已到位,并正式运行;三是积极探索建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在市中心医院设立理事会,初步理顺了医院管理结构关系,理事会行使决策权,院长负责执行,医院管理层负责日常运营管理,医院职代会进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闭会期间由工会履行其职能。四是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确定了医院编制配备标准。聘请专业管理公司对医院岗位设置、人员配备、职责划分等进行科学策划、制订方案,在此基础上推行竞争上岗和全员聘用,医院分配由档案工资变为岗位绩效工资。市中心医院对部分科主任、学科带头人试行年薪制,使分配向一线倾斜、向骨干倾斜,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第二,做实做大“冬梅护理”品牌。按照“理论上提升、工作上做实、效果上求优”的要求,加大“冬梅护理”推进力度,以形成具有XX特色的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一是注意品牌的规范和提升。对“冬梅护理”从亲情服务、人文关怀、生活料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已建立护理健康宣教、护理会诊、危急重病人护送、护理安全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制定护理便民服务措施20条,形成人性化护理服务路径48种。目前正着手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和专业人员编撰《冬梅护理》一书。二是注意发挥品牌效应。在全市卫生系统全面推广“冬梅护理”模式,各医院结合实际推出了一些新的护理服务举措。市中医医院开展了名医预约诊疗服务、随访服务;市妇幼保健院开展了“一对一”助产服务,并与妇女儿童保
健紧密结合,开展孕产妇体检、产后访视、儿童体检等业务,全程跟踪;各乡镇卫生院也积极创建“冬梅护理”病房。三是为保证“冬梅护理”顺利推进,落实专业护理人员编制,各医院在总编控制的前提下,对护理人员的配备按不低于每床0.4人进行调剂,保证临床护理需要。四是为体现护理人员的服务价值,在护理服务价格调整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对服务成本进行了科学测算,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调整方案。五是在内部收入分配制度上进行了调整,提出了护理人员同工同酬方案。
第三,加快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坚持“上下联动、资源共享、外加推力、内强实力”的工作思路,积极建立对口支援与分工协作机制。一是积极落实省卫生厅组织的部省属医院对口支援我市公立医院工作。同济医院、协和医院、中南医院、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等6家医院对口支援我市中心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传染病院和精神卫生中心,已签订相关协议,重点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专科扶持、参与管理,各项具体工作正在落实。二是通过托管、院办院管等形成提高基层医疗单位服务能力。市中心医院托管三医院。市三医院(传染病医院)交由市中心医院托管,由市中心医院全面负责经营管理。三是鼓励公立医院主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市中心医院领办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中医院领办中医特色的南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鄂钢医院举办鄂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三医院主办XX
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是采取“分区包建”方式加大市直公立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力度。制定了《XX市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方案》,市中心医院对口支援鄂城区、市中医院对口支援华容区、市妇幼保健院对口支援梁子湖区。我们拟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具有内在利益纽带关系的医疗集团,使群众就近享受高水平医疗。
第四,切实推进信息化建设。根据卫生部《201*年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精神,我市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改革亮点之一,作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一是深入调研,摸清情况。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全市医疗卫生单位现场调查,掌握了信息化建设现状,弄清了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规划和总体设计不足、系统开放性兼容性差、专业人才短缺等,为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现实依据。二是实地考察,吸取先进经验。组织有关人员到福建厦门、上海闵行区、辽宁沈阳、广东江门等地分别考察了区域信息化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医院信息化建设情况,了解了卫生信息化发展趋势及各地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三是理清思路,制定方案。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初步确定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医院电子病历、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为重点,建设覆盖全市、城乡一体、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信息化体系。整个工程分三期进行,201*年重点建设基于健康档案的信息平台及应用系统、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
院管理信息系统和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目前,我市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已制定完成,先后4次请卫生部、卫生厅、部省属医院信息专家和信息化建设开发公司专家进行了修改论证,准备在4月份招标,第一期工程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
第五、大力推行惠民服务措施。着眼降低医疗负担、改善群众就医感受。制定了《XX市医疗惠民措施》36条,并在全市推行。主要有:开展预约诊疗服务、提高医保和大慢病报销比例、实施医保二次报销、实行“十免十减半”救助、实施单病种付费、推行基本药物全覆盖、在基层医疗机构推行“5元门诊”、实行急救患者先诊疗后结算、实行病历“一本通”、建立区域分工协作机制、实施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四百行动”、全面推广“冬梅护理”、成立XX市护工公司、建立“三网合一”医保支付平台、开展健康促进“五个一”活动、推行“上门健康服务”、开展中医进社区、进村组活动等。
三、立足新起点,寻求新突破,加快我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步伐
公立医院改革政策性强,内容复杂,难度很大,任务艰巨。通过试点,我们体会到,公立医院改革要取得预期效果,必须注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必须注重调动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必须注重形成各方协作、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必须注重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形成自身特色和亮点。
201*年是完成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三年任务的攻坚之年,也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关键一年。我们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20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把握重点、突出亮点,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化和拓展:
第一,加快公立医院改扩建步伐,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抓好市中心医院门诊住院楼项目建设,尽快完成拆迁安置,力争今年动工;完成市中医医院住院综合大楼装修工程,并投入使用;市妇幼保健院完成门诊候诊大厅的调整,配备导医员,完善挂号、叫号、满意度评价、投诉等信息管理系统。
第二,加快信息化建设,形成“三网合一”的医疗信息服务系统。根据我市医保“三网合一”的特点,建立以电子病历建设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网络、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数据集成与共享服务区域信息化平台及远程会诊系统,提供“三网合一”医疗信息服务和医保结算服务,提高我市公立医院的服务水平。
第三,转变诊疗方式,优化服务流程。全面推广冬梅护理,进一步完善护理路径,优化护理流程,改变群众就医感受。全市公立医院推行冬梅护理的病房达到100%、乡镇卫生院达到30%;大力实施临床路径,市中心医院、中医院、保健院201*年启动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分别达到32种、6种、8种;积极优化服务流程。在全市公立医院全面完善预约诊疗服务,复诊预约率达到60%,社区转诊预约率达到30%。
第四,强化绩效考评,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结合医院
实际,确定各医院人员编制,优化岗位设置,重点研究解决对口支援人员编制及医护比失衡问题,合理确定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在各家公立医院完善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制度。加强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岗位管理基础上的绩效工资制度,进一步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第五,完善医院管理体制,增强医院活力。加强市医院管理中心建设,发挥其在监督医院运营、建立公益性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开展优质护理考评、建立第三方监督评价机制、探索医药购销新机制和帮助医院培养引进人才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医院独立法人地位。
第六,打造城乡一体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分工协作机制。按城乡一体化要求,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帮扶,促进高水平医疗“前移、下沉”。市中心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采取“上下联动、分区包片、以点带面”的办法,各自承担一个区的对口支援任务,并形成双向转诊机制。强化三级医院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建立稳定的利益纽带关系,形成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分工协作和双向转诊制度,使老百姓看病方便、便宜。落实湖北省部属医院对口支援XX公立医院工作,全面提升XX市公立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第七,完善补偿机制,增强医院持续发展能力。改革医院收费结算方式和医保支付方式,在医院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基础上,探索实行单病种收付费。适时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积极开展药品耗材购销机制改革试点,探索切实降低医
药费用的有效办法。
第八,推行惠民措施,改善群众就医感受。加大惠民措施推行力度,强化督导考核,确保落实到位。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承诺,接受监督,努力让群众放心、满意。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自查报告2》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自查报告2: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