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家长助教活动 增强家园合作力度
开展家长助教活动增强家园合作力度
一、问题引发
在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过程中,我园教师对有关“家园合作”方面的内容很感兴趣,大家进行了反复的研读,却不知该如何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一次大班的“我长大了想做什么”的谈话活动中,偶然听到有一个小朋友说:“我爸爸是外科医生,可是他那天说,他好想当幼儿园的老师。”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孩子的一句话让我们产生了一种大胆的设想:是否可以发挥医生的优势,让他来给小朋友讲解医学方面的知识?
带着这样一个想法,我园组织老师们积极、认真地学习和理解《纲要》精神,从中认识到家长是幼儿园的重要教育资源。开展家长助教活动,可以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同时也能发挥家长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使家长真正成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
那么,如何选材,如何组织,应注意哪些问题?教师们带着这一系列问题对“家长助教”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
二、试行助教
为了争取家长对助教活动的支持和帮助,我们首先召开全园家长会,做好家长参加助教活动的宣传工作,让家长明白助教的目的、意义、时间、内容、形式等,并在全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87%的家长愿意参加助教活动,其中65%是父母,22%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祖辈家长。同时有23人明确表示了教学内容:舞蹈教学有5人,武术训练有3人,书法欣赏有4人,讲授医学知识有11人。
可以看出,多数家长都非常支持幼儿园的教育,并且愿意参加幼儿园的助教活动,这给了教师们极大的信心。就这样,老师们根据家长的特长和需求试着开展相关的助教活动。为了体现家长参与的主动权,老师们首先让家长自己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然后,教师和家长共同分析、讨论、修改,添加一些趣味性、游戏性强的活动,用孩子们能够听懂的语言,用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活动进行教学,使助教活动生动起来。三、问题迭出案例:
一位五官科的博士医生给中一班小朋友上“种植”课,他是这样开场的:“同学们,今天叔叔给你们上一节种植课”听惯了“小朋友、小宝贝”的孩子们第一次听到“同学们”,全都“哗”地一声笑开了,一边笑一边学着说“同学们”,就连旁边的家长也忍俊不禁,笑得李博士的脸“刷”地一下红了起来。这一笑,让李博士不知所措,僵在那儿,半天没有说话。可是不说不行啊,于是,他停了一会儿,就转入了正题:“你们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莴笋。你们知道它是怎么长出来的吗?”经过刚才那一笑,李博士似乎已经没有了自信,他在不停地说,手却在不停地抖。看惯了老师镇定自若上课的家长们,看到那一双一直抖个不停的手,也禁不住笑了起来。就这样,李博士在一种紧张、忙乱的情形中结束了这次“漫长”的活动。
从这次“助教”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家长存在的问题:操作材料准备不充分,童趣不浓;心理紧张,教学语言不规范,缺乏儿童语;不知道如何提问,只顾自己讲解;教学活动的程序不熟悉;对调皮孩子无计可施,缺乏教育机智;不能估计教学效果;等等。
四、解决策略
为了让助教活动更加完善,让家长更深切地感受助教的意义、掌握教学方法等,我园接待了重庆市的教师组研讨活动现场,研讨主题是“如何提高家长的助教质量”。我园特别邀请了一些助教家长来园参与。这种零距离的面对面接触、交谈,在重庆市教研活动中开创了先河。大家就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家长助教活动以什么样的形式开展最好?在助教前、助教中、助教后,教师、幼儿和家长应做些什么准备及后续工作?在助教活动中,教师和家长应扮演什么角色才能正确、恰当地引导幼儿?等等。通过研讨,大家在以下方面达成了共识。
(一)助教前教师、家长、幼儿同时准备
助教活动时,幼儿仍然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家长是以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出现的,而教师是整个助教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故助教活动之前,幼儿、家长、教师应同时着手做好准备。
1.教师准备教师根据“助教意向表”的结果,以家长自主报名为主、班级家长会推选、教师指定为辅的形式产生助教家长。当确定了助教家长后,教师积极、主动地与家长交流、沟通,根据家长的特长确定教学主题,或者和家长一起研究并选择适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水平的教学内容,共同讨论切实可行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教给家长一些简单的课堂用语和儿童用语,共同准备活动所需的图片、音乐、道具、多媒体等。为了让家长在教学活动中更自信,课前还可请家长试讲,针对试讲的效果提出改进意见,并商讨在活动中需要教师配合的环节。通过教师的细心指导,帮助家长消除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为助教活动取得成功做好细致而充分的准备工作。
2.家长准备
家长和教师确定教学主题后,可以向教师请教一些适合幼儿的教育方法、教学指导技巧等;阅读相关的“幼儿教学艺术”书籍,理解《纲要》精神;多练习说普通话,减少不规范的方言;到幼儿园和孩子多接触,熟悉本班幼儿的情况,以此和孩子们建立初步的感情,为助教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3.幼儿准备
幼儿在园生活都是教师伴随着度过的,突然来了某位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来上课,可能会出现惊喜、恐慌甚至哭闹的情况。所以,教师应在助教前对幼儿说明白是哪位小朋友的爸爸或妈妈来上课,帮助幼儿消除心理上的障碍,控制情绪激动,让幼儿树立“爸爸、妈妈来上课”的自豪感,从而顺利进行“助教”活动。
(二)助教过程中教师的适时指导艺术
因家长不是专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对活动中孩子的兴趣爱好、理解能力、反应能力不容易预见,因此,教师的适时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如:孩子发“人来疯”时,教师可用习惯性的课堂指令提醒孩子们注意;当孩子们答非所问、故意说笑时,教师可表扬“××小朋友在动脑筋”等,以激励机制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当家长遗忘某个环节时,教师可提醒家长,做必要的补充在整个活动中,家长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始终作为指导者,帮助家长为幼儿营造一个愉快、和谐、健康的活动环境。
(三)助教后的反思
任何一堂课都有它闪光的片段和遗憾的瞬间,因此,活动后,教师应充分发挥家长们的积极参与作用,广泛听取家长们对助教活动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总结,注意对助教家长进行肯定和感谢,从而为下一次的助教活动提供宝贵的经验,并不断激励家长参与助教活动的积极性。
扩展阅读:家园合作 让家长走进新课程
家园合作让家长走进新课程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会员转发点击数:
1119更新时间:201*-10-20
【论文摘要】所谓的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如今,随着幼教课程改革的实施,家园合作显得越来越密切和必要,是课程实施的强有力保证。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家园双方合作,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形成1+1>2的强大合力。通过家长参与主题的生成与制定;帮助主题的开展与落实;协助主题活动的反思与评价,不断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投入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来,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让课程改革一路走好,促使孩子更好地成长。家园合作让家长走进新课程-幼儿园论文
【关键词】家园合作新课程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人们的工作节奏也相应加快,一些年轻的父母由于忙于自己的事业,往往没有时间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这时,有的家长就急于把孩子送入一些全托制学校,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了学校和老师。其实,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离开了父母,孩子会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或多或少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况且,孩子在学校,学校作为孩子的教育方,也不是一意孤行地实施教育,与家庭完全隔离,需要双方共同配合、努力。我们知道,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教育工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特别是幼儿园与家庭的密切配合,因为,教育孩子并不是哪一方能单独胜任的,根据《幼儿园指导纲要》精神: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理解支持及主动参与,协同教育,双方形成合理,方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也是当今世界幼教改革的大趋势。
一、家园合作,推动课程改革的意义。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50年代就指出家园合作的必要性。而《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所谓的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随着幼教课程改革的实施,家园合作显得越来越密切和必要,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家园双方合作,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形成1+1>2的强大合力。
所以,家园合作是课程架构中的一部分内容,是课程实施的强有力保证。新课程改革中,幼儿园和教师应认识到只有争取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共同携手,才能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让课程改革一路走好,促使孩子更好地成长。
二、家园合作,鼓励家长积极投入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1、参与主题的生成与制定。由于幼教课程改革刚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家长的教育观念还没能及时转变过来,于是,我们通过家长会或家园栏等形式向家长介绍了课程改革的动态与方向,以及主题活动和生成课程等,让家长头脑中形成一定概念,有了基本了解。同时,我们每班都准备了家园联系卡,让家长随时观察孩子的兴趣或出现的问题,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建议及时地记录在家园联系卡上,使家园双方及时了解孩子的变化发展。同时,为使家长更好的参与到活动中来,真正做到活动的参与者,有效促进家园同步教育,于是,在一个主题开展的前一周,我们老师根据实际需要,把需要家长协助的工作要求,打印在每周的通知单上,这样,就使家长及时了解了幼儿园开展的活动和应配合的准备工作,在家早早地为孩子准备好了所需的物品,同时,有针对性的教给孩子相应的有关知识。如:在开展《我自己》的主题活动前,要求家长在家教给孩子认识自己的名字,并学习写名字,还告诉孩子名字的意思是什么等。在开展活动时,由于孩子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使我们的活动开展的非常顺利,原本略显枯燥的教学活动,因为家长的配合教育,加上老师生动的讲解与示范,使孩子的兴趣大大提高,不但认识了自己的名字,连好朋友的名字也能一一指出。2、帮助主题的开展与落实。
为了确保一个主题的开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并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在每个主题活动开展时,我们会在“一周活动计划表”中详细介绍主题的内容,发展目标,环境创设,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要求等,并提前张贴在“家园栏”中,让家长及时了解我们正在开展什么活动,孩子需要什么等。通过了解,家长也会把自己的一些合理建议和改进措施向我们提出,使我们有对性地进一步调整主题活动的实施。在与家长不断的配合中,促使了教学活动的顺利有效的开展:
(1)确保了材料的收集:大自然是活教材,它向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为培养幼儿的探索和认识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与情趣,培养幼儿对自然、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获得对周围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天然的素材。所以,我们鼓励家长经常带孩子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不断收集有关大自然的知识材料。如,在开展《美丽的春天》主题活动中,家长利用双休日带孩子外出感受春天的气息,在《找春天》教学活动中,由于事先的观察经验,几乎每个孩子都积极投入活动,互相交流着自己的发现。与此同时,家长也积极投入到了活动中,有的为我们送来了绿绿的、弯弯的柳条,粉红的桃花,把活动室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有的与孩子一块捉来了小蝌蚪,为孩子提供了观察蝌蚪生长变化的机会。在一系列家长参与的活动中,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充分发挥了家长资源:在请家长提供活动材料的同时,我们也邀请、鼓励家长参与到主题活动的开展中来。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深入挖掘家庭的教育资源,真正做到家园同步,教育一致,以期受到最佳的教育效果。A:利用家长职业资源,为活动的开展服务:幼儿家长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可以确保教育活动有效地进行。平时,我们的活动丰富多彩,有时为了留下美好的一瞬间,我们请在电视台的家长协助拍摄录象,引起孩子的积极性;《认识理发师》的活动中,邀请开理发店的家长为孩子做示范;为了向孩子进行国防教育,请在部队的家长,为我们联系,带孩子到部队参观演习,培养了孩子的爱国情感。
B:更好地组织幼儿外出活动:为了增进家长与家长、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幼儿以及幼儿同伴间的沟通,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在开展外出活动时(如,春游、秋游、参观等活动),我们邀请家长自愿参加活动。在外出活动中,既增加了与孩子的情感与交流,同时,也帮助老师维持了纪律,保证了路上的安全,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向孩子们传授各种知识。
C:“巧手家长”活动的开展,丰富了主题的内容,并推动了活动的进行:有孩子说:老师的手会变出各种奇妙的东西。现在,我会向孩子说:“你们的爸爸妈妈的手比老师的更灵巧”。不信,你瞧,在“巧手妈妈”主题展览中,那一件件用废旧材料做成的小制作,简直称得上是工艺品了,那可都是妈妈们的杰作,让老师也赞叹不如,使我们的区域里的材料更丰富了。再看,在《包粽子》活动中,对于年轻教师来说,要包出一只完整又美观的粽子,那可不易。但是,别急,孩子们的爷爷奶奶来了,看着他们娴熟的动作,真为我们帮了大忙,要不,这个活动还怎么开展呢?3、协助主题活动的反思与评价。
一次主题活动开展的成功与否,并非单取决于教师的执教效果,它包括孩子掌握的知识程度、兴趣的激发度以及家长对活动所持的态度与意见,所以,我们尽量让家长参与到反思活动中来,帮助我们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首先,老师根据每个孩子发展的具体情况及活动的效果,结合课程改革重点有选择地进行反馈,鼓励家长为活动设计、改进。家长、教师相互之间在信息交流的基础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结果会常常因一个人的认识,或一件事的处理,一个教育的案例,在班级群体中得到了良好的互动效应。在开展“一个小宝两个样”的主题活动中,我们组织家长进行了一次征稿活动,结合孩子在家在园的表现,家长发表了不同的意见。我们又把家长的文章布置成一个“大家谈”展板,吸引了家长的关注,互相进行了交流、探讨、学习,因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其次,在活动中,我们积极鼓励家长发表自己的建议,对好的建议及时采纳,为每个幼儿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学习条件。在我们广泛征求家长的建议与反馈后,对主题活动再一次进行改进,保证每个孩子在每一次的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如,在家长开放日中,我们为家长设计了一张反馈表,针对每个活动的内容、环节、效果,让家长在每一项后面写下自己的意见(包括好的与不理想的)。当看了家长的不同意见,会使我们看到需要努力与改进的地方,让课程改革真正落实到实处,发挥其对孩子发展的作用。
三、如何完善并做好家园合作的工作。
面对不同类型的家庭,以及具有不同职业和文化素养的家长,需要幼儿园认真作好宣传、动员、指导等工作了。正如新《纲要》中所说:在家园合作中,幼儿园应处于主导地位,学校应当领导家庭。因为,幼儿园是专业的教育机构,幼儿教师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懂得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由此,幼儿园理应比家庭更能认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和目的性。所以,在进行家园合作,推动课程的改革,让家长走进新课程的过程中,幼儿园老师如何做好家园工作是尤为重要的。
(一)密切家园联系,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如今的家长平时都忙于工作,把接送孩子的任务相应地转交给了爷爷奶奶,这样与老师就减少了交流的机会。但家长又希望能比较直接、细致地了解幼儿园里到底教孩子什么?开展了什么活动?孩子学到了多少?等等。但由于爷爷奶奶有的年龄大,有时不理解老师说了什么;有的又不识字,看不懂家园栏的文字表述。怎么办?于是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的动态及孩子的情况,也为了得到家长进一步支持,我们采取了各种形式的家园联系,让双方及时沟通,彼此满足。(以下是三种重要的也是经常使用的联系方式:)
A:家园联系卡:为便于联系,我们设计准备了两种形式的联系卡,一种是通过家长与教师双方对孩子的关系,能更好的交流,由双方分别在联系卡上就孩子在园和在家记录他在近阶段的活动、要求及表现。另一种则是每周根据下个主题活动打印的通知单,在上面详细记录了下周活动内容,及要求家长为之配合准备的各类材料或对孩子进行活动前的引导工作等。这样一来就能让家长一目了然,为我们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因此,家园联系卡方便快捷地联系着我们。
B:家访:家访是家园联系常用一种主要方式,更是情感、观念沟通不可缺少的途径。在家访中,老师、孩子、家长的情感进一步融洽。如,我班的一名小朋友由于胆小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为了让孩子能融入到集体中来,我们通过家访,让家长及时了解,鼓励家长不断树立孩子的自信心,给孩子有表现的机会,在每次开展的主题活动前,尽量与孩子一起准备好充分的材料、掌握一定的知识,激发孩子的兴趣。慢慢的孩子变了,变得活泼了、话多了,在活动中总能看到他灿烂的笑脸。
C:家长开放日:为了让家长能更细致了解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每学期我们都会开展一到二次的家长开放日,在开放活动中,我们会事先作好开展活动的准备工作,为家长设计表格,介绍一日活动的目的和完整的活动计划与内容,并指导家长在活动中仔细观察,激发家长积极地参与性。活动后,我们又广泛征求家长建议,集思广益,让家长结合主题活动、课程改革等,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反馈。同时,我们也会积极采纳家长的建议,让家长、老师相互之间在信息交流的基础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为课程改革献计献策,促进课程改革有效实施。
(二)让家长充分体验到家园合作的快乐。
俗话说得好:尝到甜头自会来。只有让家长充分体验到家园合作的快乐,才能真正参与到我们的课程改革中来。因此,在每次的合作中,我们都会及时了解家长合作中的感受,反思工作中的得与失。“得”能使我们产生信心,激发动力;“失”则能使我们共同改进,不断进取。1、合作中加强了家长、老师心与心的联系。
“老师,今天孩子上课发言了吗?”“老师,你们开展《可爱的动物》主题活动,是不是需要小动物啊?”每次活动前,总会听到家长关切地询问。这时,你会感受到家长的积极性,老师相应也会受到启发,而信心十足。在组织活动中,遇到有困难的方面,我们也会借助家长的力量而一一解决,确保了主题顺利的开展,在你问我,我帮你的过程中,家长与老师的心贴得更近了。
2、合作中,加强了家长与孩子的互动与情感交流。
在准备材料中,往往鼓励家长与孩子一块完成,这样不但丰富了孩子的知识,还加强了家长与孩子的感情交流。譬如,家长费心地花了几小时与孩子共同制作了一座房子,虽然样子简单,但家长却得到了一次与孩子互动的良机,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一次接受孩子谢意、崇拜、感受孝心的机会。最重要的是,在做做玩玩中,免不了与孩子语言交流和行为思考。激发了孩子探索的兴趣,提高了动手能力。3、合作中,让家长找回了童真。
在工作竞争之余,陪同孩子聊聊幼儿园的活动,及时了解一下幼儿园的学习动态中;在共同准备材料的过程中;在与孩子漫步在草丛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阳光中;或上书店挑一本故事书;还或者与孩子做做“水蒸发”的实验中,这对家长来说何尝不是一种难得的乐趣呢!它会带领家长重返童年,完成童年时代尚未完成的事,让家长感到年轻了许多。怪不得,有的家长会开玩笑地说:“现在,儿子上幼儿园,虽然配合的工作不少,但让我好象又回到了幼儿园,感觉真好!”
(三)注重个别化沟通。
在与家长接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每个家长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因为,我们知道,每个家长所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不同,文化、职业不同,所以每个家长在教育观念和方法上也存在一定差异。为了家园配合一致,在家园沟通中,固然要有一些向全体或部分家长的沟通工作,家长工作也要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家长进行不同的指导工作。
1、对待热情积极的家长。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有的家长在教育观念与态度方法上,有着独特的见解,或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想法,同时,也非常愿意与老师及时交流。有的家长会热心关注活动的开展情况,主动提供活动意见等。这时,老师要认真倾听热心家长的意见,对好的意见及时采纳,同时,也要对家长的热心帮助表示感谢。有时也可同家长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并不断鼓励家长积极投入到我们的活动中来。2、对待不太配合的家长。
在新课程实施改革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家长合作完成的工作似乎越来越多。因此,难免有些家长会议论:“老师在干嘛,怎么总要我们来做,真烦。”面对家长对新课程的不理解,我们只有从多方面观察家长的态度,并进行及时的交谈、介绍,尽量争取家长的理解,了解新课程,走进新课程。
工作繁忙型:这部分家长因为工作关系,平时比较忙,而没有工夫去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工作。对于这类家长,我们平时除了给他的孩子多一点的关心外,会找个家长空闲的时间,交谈一下孩子的近况,并友好地提醒家长,在工作之余尽量抽点时间陪陪孩子,知道工作固然重要,但孩子的成长也不容忽视的道理。在遇到家长实在没时间,告诉家长可以向老师打电话,请求帮忙。这样,家园既加强了联系,又保证了孩子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家长又会从感激慢慢转变为积极参与,保证了活动的开展。
态度随便型:由于观念差异,有的家长会认为,幼儿园对孩子来说无非是唱唱跳跳,学不学无所谓。因此,在配合的过程中,往往会马马虎虎,随便做点能交差就行,或是什么也不为准备。面对这样的家长,我们知道要想改变其态度,得让他真正了解幼儿园教了什么?对孩子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这样才能充分感受到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家长接送孩子时,会提示家长多关注家园栏或口头介绍正在开展的活动,有时也会邀请家长参加教学活动,亲身感受一下,通过亲眼所见,发现孩子的进步。由此,家长才会转变自身想法,慢慢了解课程改革,真实地感受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总之,我们会从整体上帮助家长确立科学的育儿观,然后对不同层次家长进行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指导,很受家长的欢迎。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加强家园沟通。
在做好家长工作的同时,为了增加家园互相了解的透明度,加强双向沟通,我们会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如:外出参观、郊游、运动会、游园会、联欢会等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一方面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及交往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观察家长在教育方面的言行,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
1、户外休闲活动:如:在春游、秋游、放风筝等活动中,邀请家长共同参加,与孩子一块进行阳光运动,加强孩子间的交往能力。同时,家长也能彼此认识,为家长创造了一次探讨育儿经验的机会。
2、参观活动:结合主题活动,我们会组织幼儿参观超市、银行或一些本地的古建筑、博物馆等活动。在参观的同时,家长可以向孩子介绍一下有关知识,或帮助老师解答些疑难问题,在此过程中,相应地扩大了孩子的知识面,激发了孩子的探究兴趣,最重要的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真了不起,父母在孩子的心中树立了形象。
3、感受孩子的收获活动:在每次的活动后,我们会把孩子的所说、所想、所做都一一展示在主题墙上,并利用早晚接送孩子的时间,鼓励幼儿陪同家长参观、欣赏自己与同伴的成果。有时,总结一学期孩子的所学情况,而会举行一次“幼儿成果展”,邀请家长来园参加。看到孩子色彩鲜艳的一副副画,一件件精美的手工制作,欣赏着孩子的歌舞,看着孩子们活泼健康地成长着,我想,每个家长肯定会从心底由衷地感谢幼儿园的培育,从而更加支持幼儿园的工作。四、家园合作推动课程改革后,教师、家长、幼儿的变化。(一)教师的变化:
1、教师工作的责任感加强了。
在实践新课程中,我们希望家长能与我们共同参与,因此,在活动之前,教师必须认真做好活动准备,而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具有过硬的教学质量,才经得起家长们的检验。同时,教师带班的责任心进一步增强,工作更自觉。
2、拉近了教师与家长、幼儿之间的距离。
家园合作,缩短了教师与家长、孩子的距离。通过一系列的合作,让家长看到了教师组织活动的过程、方法,看到了老师的辛苦,对教师工作给予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支持。而在活动中,每一位幼儿都有机会与老师互动,在活动所营造的友好氛围中,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3、加强了教师进行家长工作的能力。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开展幼儿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保证之一。而教师是家园合作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参与者,需要家长给予密切的配合,才能使活动顺利、有效的进行。因此,加强教师的家长工作能力是尤为重要的。在家长工作中,我们对家长总是持有两种意识:服务意识和利用意识,掌握家长工作的艺术性。所以,我们能把每一次的主题活动都能开展的有声有色,让主题活动为家园将来更好地服务,让主题活动为幼儿更全面地发展服务。
(二)家长的变化。1、家长角色的变化。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纲要》倡导幼儿园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由此,家长的角色定位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家长不再是教育的旁观者,家长与教师不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合作关系。在活动中,家长成为了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管理者,不断促进家园合作,激发孩子的活动热情,家园共同配合,促使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2、正确掌握了科学育儿的方法,全面了解、评价自己的孩子。
通过参与活动,提高了家长的素质和家教质量,及时了解孩子在园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学到了可以借鉴的教育方法,给家长提供一个实地学习的机会,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养行为,并学到了科学育儿的好方法。同时,在活动中,家长亲眼看到自己孩子在与同伴相比中显示出的优势与不足,能帮助家长比较客观地了解到孩子在集体中究竟处于何种水平,从而让家长深入地了解孩子,积极与教师合作,有针对性地去教育孩子,使家园教育同步。
(三)幼儿的变化。
1、幼儿在活动中更主动、积极、认真。
通过系列活动,我们发现孩子们非常喜欢家长能参加他们的活动,如,在活动后,幼儿会拉着家长去欣赏自己的画的画、做的手工,那种自豪是难以表达的;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孩子们都会积极、认真的参加教学活动,积极思考,广开言路。
2、幼儿的个性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家长的积极参与,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幼儿更加主动、活泼,而家长、老师的引导,则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提高了幼儿的表现力。让幼儿的个性充分得到了良好、全面和谐的发展。
五、展望。
新《纲要》中指出: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也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它可以帮助幼儿园改进工作、提高办园质量,完善管理、课程改革等方面也会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在不断贯彻新《纲要》,实践新课程中,不但要依靠家长的配合与支持,还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不断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有效推动课程改革,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孔起英.统整各方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
解艳君.家长工作要有“四心”:学前教育.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浙江教育报刊出版.201*年第4期。
徐艳.多角度开展家长工作:幼儿教育.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浙江教育报刊出版.1999年第12期。
蔡亚珠.变化中的家长角色:幼儿教育.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浙江教育报刊出版.201*年第5期。
文章:《幼儿园“家长服务日”活动的探索》《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促进幼儿的成长》《略谈家庭教育资源的利用》等。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开展家长助教活动 增强家园合作力度》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开展家长助教活动 增强家园合作力度: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