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实施阶段总结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实施阶段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0:50:20 | 移动端: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实施阶段总结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实施阶段总结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

郓城县沙区杨树生态防护林造林技术推广

实施阶段总结

项目课题组

郓城县沙区杨树生态防护林造林技术推广项目经省财政厅批准后,及时成立了项目实施工作小组,编制了实施方案,详细编制了造林作业设计,完成了示范点冬季、春季造林1000亩,引进杨树新品种二个,实施了各项配套造林技术,带动周边造林201*0亩。

一、项目实施情况

1、成立了项目实施工作小组。在县财政局、林业局领导下,成立了以项目承担单位郓城县林业局林业科技推广站为主、国有何庄林场和李集乡政府参加的项目实施工作小组,确定了课题组人员,明确了承担单位、参加单位的工作职责,对课题组人员进行了明确分工,各司其责。

2、编制了项目实施方案。在省级推广部门省林科院的牵头组织下,认真编制了项目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项目要推广的新品种和配套造林技术,制订了详细的技术路线,细化了项目实施要达到的技术指标,科学编制了项目预算,确定了保障项目实施的具体措施。

3、完成了项目示范点造林的作业设计。对项目1000亩示范林按照造林小班分别进行了小班作业设计,对于小班立

地条件进行了详细调查,确定了各个小班的造林品种、密度、整地方式、规格、基肥种类、数量、苗木标准、处理方法、栽植方法及抚育管理措施等。

4、引进了二个杨树新品种。根据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从定陶县大华苗圃引进了一个杨树新品种(W141杨),该品种是省审定推广品种,丰富了我县防沙治沙的杨树品种资源。对于我县原有的两个杨树新品种(中菏二号和I-107杨)进行了扩大繁育推广。为了加强良种与技术储备,我们通过省林科院在邹城市苗圃引种了鲁林一号杨种条,目前已经在项目实施单位国有何庄林场繁育苗木。

5、营造了项目示范林1000亩。201*年12月份之前在国有何庄林场营造了项目示范林750亩,其中,W141杨纯林50亩、中菏二号杨纯林22亩、I-107杨纯林150亩、I-107杨和W141杨、中菏二号杨混交林528亩。201*年3月份,在李集乡营造了项目示范林250亩,造林品种为I-107杨。各项技术推广面积如下:造林密度,项目示范林初植密度为3.3×6(米)的600亩、3×5(米)的150亩、2×3(米)的250亩。苗木采用二年生壮苗,苗高大于4米,米径2.5厘米以上,根系完整,根幅40厘米,推广面积1000亩。整地标准,造林地全面深翻30厘米,定植穴80厘米见方,机械挖穴750亩,人工挖穴250亩。苗木处理,苗木随起随运随栽,截梢80厘米造林750亩,不截梢造林250亩。基肥,

每株施用过磷酸钙1000克,推广面积1000亩。合理灌溉,项目林栽植后按穴灌水,推广面积1000亩。农林间作待下步实施,尚未发现病虫害。

6、项目辐射推广造林面积201*0亩。去冬和今春,按照项目的技术要求,在李集乡、张集乡、双桥乡、郓城镇、程屯镇、潘渡镇、南赵楼乡、侯咽集镇、杨庄集镇、张营镇等乡镇辐射推广造林面积201*0亩。

二、项目管理情况

1、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引进、购置苗木55000棵,共用款19.3万元,其中使用项目专项资金7万元,国有何庄林场配套资金12.3万元。整地资金5.5万元,购买肥料5.2万元,栽植及浇水4.5万元,全部由国有何庄林场和李集乡提供配套。引进新品种苗木1万元,培训费、差旅费2万元由项目专项资金支付。

2、项目资金严格按照《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严格执行县级报账制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没有出现截留、挤占、挪用推广资金的现象。接受财政部门的检查,及时提供生产计划、资金来往和财务收支等有关报表和材料,确保资金使用效果。

3、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了图、表、卡齐全的项目管理档案,由专人负责。从整地开始以小班为单位详细记载诸如浇水、施肥、病虫防治的时间、数量、方法等内容,输入

微机,建立数据库。在项目区内有代表性的地片设置固定样地,定期观测记录,分析掌握其动态变化情况,积极收集造林新技术、新成果,为项目建设服务。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实施好示范林抚育管理工作,做好浇水、病虫害防治、间作农作物等抚育管理技术措施的实施,举办培训班,推广项目林抚育管理措施,辐射推广沙区杨树生态防护林造林技术。搞好示范林生长过程调查及记录,搞好示范林与一般造林的对照,5月份之前做好半年总结多媒体材料,10月份完成项目结题。

二一年四月七日

扩展阅读: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总结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总结

项目名称:沙区杨树生态防护林造林技术推广项目承担单位:郓城县林业局林业科技推广站

二一年十月

目录

1项目承担县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状况-4-1.1自然地理1.1.1地理位置1.1.2地形地貌1.1.3土壤1.1.4气候条件1.1.5植物资源1.1.6森林资源现状1.2社会经济状况1.3项目区基础条件1.3.1交通条件1.3.2通讯条件1.3.3电力供应1.3.4水利条件1.3.5劳力资源1.3.6种苗供应

2合同的主要技术内容和技术指标2.1主要技术内容

2.1.1项目重点推广的三个杨树品种2.1.2项目重点推广的配套造林技术2.2项目技术指标3项目实施进展

3.1项目实施的总体思路3.2项目技术路线3.3项目实施地概况

3.3.1国有何庄林场基本情况3.3.2李集乡基本情况

3.3.3示范林造林小班立地条件3.4项目推广的品种3.5推广的主要造林技术3.5.1造林密度3.5.2苗木规格3.5.3整地技术3.5.4栽植技术3.5.5肥水管理及抚育3.5.6病虫害防治

3.6推广的主要农林间作模式3.7辐射推广的情况3.8项目资金使用3.9采取的主要措施

-2-

-4--4--4--4--5--5--5--6--6--6--6--6--7--7--7--8--8--9--9--10--11--11--11--12--12--12--13--14--16--18--19--20--20--20--20--21--22--22--23-

3.9.1组织管理3.9.2计划管理3.9.3工程管理3.9.4资金管理3.9.5信息管理

4实施效果及任务完成情况4.1造林面积完成比率

4.2项目示范林造林成活率、保存率4.3项目示范林胸径和树高生长量4.4项目示范林各种间作模式效益对比4.5主要技术指标及辐射推广任务完成情况

5、项目实施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建议5.1取得的经验

5.1.1引进了杨树新品种,增加了良种储备

5.1.2整地机械化、规模化是提高造林质量和成活率的关键措施5.1.3实施农林间作新模式是提高防护林近期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5.1.4落实管护措施,是巩固造林成果的有力保证5.1.5领导重视是项目成功实施的前提5.2存在的问题5.3体会和建议5.4今后工作安排

-3-

-23--24--24--24--25--25--25--26--26--27--28--29--29--29--29--30--30--30--30--30--31-

郓城县沙区杨树生态防护林造林技术推广项目总结郓城县沙区杨树生态防护林造林技术推广项目属于山东省财政厅201*年农业技术推广(风沙区生态防护林造林及高效经营技术推广)项目。项目由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牵头,郓城县林业局林业科技推广站具体承担。项目在201*年11月省财政厅立项后及时编制了实施方案,进入具体实施阶段,项目实施时间一年,201*年10月结束,目前已全部完成。共营造项目示范林1000亩,引进杨树新品种二个,实施了各项配套造林技术,辐射带动周边造林36395亩,项目达到了预期目标。

1项目承担县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状况1.1自然地理1.1.1地理位置

郓城县位于东经115°40′~116°08′,北纬35°21′~35°52′,山东省菏泽市东北部。西接鄄城,南临牡丹区、巨野,东靠济宁市的梁山、嘉祥,北隔黄河与河南省范县、台前县相望。东西宽35.71km,南北长44km,总面积1643km2。1.1.2地形地貌

项目县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形西南高,东北低,海拔在47.5~38.5m之间,高差9m,地面坡降在1/5000~1/10000。因受历次黄河决口泛滥的影响,形成缓平坡地、浅平洼地、河槽地、河滩高地四种微地貌类型,面积分别为108109hm2、43375hm2、7887hm2、4929hm2,分别占总面积的65.8%、26.4%、4.8%和3%。1.1.3土壤

郓城县土壤均为潮土,成土母质为黄河冲积物。按表层质地,全

县壤土53839.2hm2,占可利用面积125906.7hm2的42.7%;砂壤65052.6hm2,占51.7%;沙土4257hm2,占3.4%;粘土2754.9hm2,占2.2%。1.1.4气候条件

郓城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3.5℃,极端最低气温-18.7℃,极端最高气温42.4℃;年平均无霜期208天,日照时数2479.7小时,≥10℃积温4543℃;年降水量694.7mm。雨热同期,适合多种植物生长。1.1.5植物资源

郓城县内共有木本植物45科75属113种,主要用材树种有毛白杨、黑杨、刺槐、白榆、泡桐、旱柳、臭椿、法桐等;经济树种主要有苹果、梨、桃、杏、葡萄、大枣、香椿等。野生植被主要有小蓟、白茅、野古草、狗尾草、马唐草、马绊草、芦苇、碱蓬、藜类等。

栽培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棉花、谷子、大豆、花生、甘薯、瓜菜类等。1.1.6森林资源现状

全县林地面积37820.2hm2,占总面积的23.2%。在林地中,有林地35739.2hm2,占林地面积的94.5%;未成造林地1776.0hm2,占林地面积的4.7%;苗圃地105.0hm2,占林地面积的0.3%;宜林地200.0hm2,占林地面积的0.5%。有林地中,防护林13450公顷,用材林19859公顷,经济林243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1.9%,林木绿化率为37.3%。

全县活立木总蓄积为411.0万m3。其中:森林蓄积274.0万m3,占总蓄积的66.7%;四旁蓄积135.9m3,占总蓄积的33.1%;散生木蓄

积1.1万m3,占总蓄积的0.3%。1.2社会经济状况

全县现辖11个镇10个乡,1041个行政村。截止201*年底,全县总人口117.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7.71万人。人口密度715人/平方公里,人口净增率0.6%。全县农业劳动力55.64万人。

201*年全县社会总产值(GDP)1025268万元,农业产值294863万元,林业产值9384万元,牧业产值146924万元,财政收入63356万元,人均GDP10473万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630万元。1.3项目区基础条件1.3.1交通条件

郓城位于鲁西南腹地,处于华北与华东两大经济区的接合部,是京九经济带的组成部分。郓城县交通事业稳步发展,交通设施基础好,京九铁路、济菏高速、德商高速、聊商公路横贯南北,日东高速、沿黄公路、济董公路、鄄巨公路横穿东西。截止目前,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075km,其中省级以上公路584km,县乡村级公路里程1491km,项目造林区县乡公路横亘全境,各种生产道路十分畅通。1.3.2通讯条件

郓城县电信设备完善,服务范围有程控电话、移动电话、无线寻呼系统,并有数据交换、传真、168信息、国际特别专递业务。县内固定电话15.24万户,移动电话55.7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51220户。全县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9.4部,城市电话普及达到每百人62.38部。郓城县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现代化通讯网络,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1.3.3电力供应

郓城县电力供应十分充足,201*年全县供电量达到6.23亿kwh,其中工副业用电3.75亿kwh,大型的500千伏安交变电站已经交付使用,3个总装机容量700万kw的大型坑口发电厂已开始立项,预计三年内破土动工,在项目区已全部完成农电改造,变电设备设施俱全,各种供电线路纵横交错,电力设备安全可靠,电力负荷完全能满足项目生产的需要。1.3.4水利条件

全县水源充足,水利设施齐全。河流主要有黄河、洙赵新河、鄄郓河、郓巨河、郓城新河、丰收河等。全县现有沟渠近万条,排灌机械19755台,机电井11806眼。项目区水利资源丰富,建设用水以引用水为主,鄄郓河流经项目区,沟、渠、机井等各种水利设施配套齐全,项目区内现有沟渠1200余条,排灌机械1566台,机电井781眼,基本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良好的水源水利设施,可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充足的水浇条件。1.3.5劳力资源

郓城县总人口117.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7.71万人,全县农业劳动力55.64万人。随着全县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村生产率的提高,还将有大量的劳动力从传统的种植业中解放出来,劳动力资源丰富,能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1.3.6种苗供应

全县有固定苗圃105公顷,国有苗圃一处,可育苗面积20公顷,每年群众育苗面积保持在200公顷以上,201*年育苗面积329公顷,主要育苗品种为黑杨类,年出圃苗木1033万株,除供应本县造林以外,还销售到周边地区,可以完全满足项目建设所需苗木。菏泽市林

木良种繁育中心距县境5公里,每年引进、繁育大量杨树良种苗木,如:I-107、W141、中菏二号等,可以完全满足本项目对杨树良种苗木的需求。

2合同的主要技术内容和技术指标2.1主要技术内容

郓城县沙区杨树生态防护林造林技术推广项目重点推广三个适应鲁西南黄泛沙地生态环境、生长速度较快、材质好、经济效益高的杨树品种,分别是:中菏二号杨(Populus×euramericanacv.)、I107杨(也称尼娃杨Populus×euramericana‘Neva’)和W141杨(Populus×euramericanacv.W141)。推广包括培养目标、造林密度、配置方式、苗木规格、整地标准、栽植技术、合理施肥、合理浇水、农林间作、林地耕抚、合理修枝、病虫害防治等配套造林技术,在国有何庄林场和李集乡营造示范林1000亩,到项目结束(201*年10月)时达到:造林成活率95%、保存率95%,无病虫危害,示范林高生长和胸径生长超普通造林20%。项目结束后,继续加强管理,至工艺成熟龄进行采伐,可生产优质木材2万方,实现产值1500万元。项目除在示范点国有何庄林场和李集乡营造示范林1000亩外,还将辐射带动郓城县沙区治沙造林201*0亩,丰富郓城县治沙造林树种资源、优化防沙治沙树种品种结构、提高林业综合防护能力;配套的抚育管理技术可辐射推广到郓城县现有杨树幼龄林林分,辐射推广面积20万亩。示范和带动郓城县沙区治理进程,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提高全县杨树造林营林水平,增加农民种植杨树的收入,解决杨木原料短缺问题,促进林业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达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目的。

2.1.1项目重点推广的三个杨树品种

项目重点推广三个适应鲁西南黄泛沙地生态环境、生长速度较快、材质好、经济效益高的杨树品种,分别是:中菏二号杨(Populus×euramericanacv.)、I107杨(也称尼娃杨Populus×euramericana‘Neva’)和euramericanacv.W141)。2.1.2项目重点推广的配套造林技术①确定适宜的造林密度和配置方式

本项目示范林采取多种初植密度,密度为3.3×6(米)的600亩;密度为3×5(米)的150亩;密度为3×4(米)的250亩。配置方式为长方形配置。②苗木规格

本项目示范林全部选用二年生壮苗,苗高大于4米,米径2.5厘米以上,根系完整,根幅40厘米。要求苗木粗壮,高粗匀称,枝梢充分木质化,根系发达,具有充实而饱满的顶芽,无机械损伤、无检疫对象和严重病虫害。③栽植技术

造林地定植点挖80100厘米见方的大穴,打破一米以内的粘土层。

在春季和秋末冬初(10月底至11月中旬)均适合杨树造林,春季造林应在土壤解冻化透到苗木萌芽之前进行;秋季栽植应在树木落叶后及时栽植。造林时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保持苗木水分,防止失水。起苗前圃地应灌水,随起苗随运随栽植。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要妥善假植,可在清水中浸泡1~2天。剪去全部侧枝和顶梢木质化不好的

W141

杨(Populus×

部分。为减少蒸腾失水,促进顶芽生长,保持幼树的顶端优势,截去苗木顶部不充实的枝梢和侧枝。二年苗可截去80100厘米。其优点为抽枝力强,侧枝生长旺,能达到当年造林当年速生旺长。栽植深度以深栽60-80cm为宜,造林后立即浇透水,然后扶正苗木,培土封穴。④合理施肥

本项目示范林使用磷肥为基肥,施肥量1000克/棵。追肥选用长效复混肥,施肥量100克/棵。⑤合理灌溉

本项目栽后全面灌水一次,以后分别浇灌封冻水、萌芽水,视天气和土壤墒情在生长季节灌水。⑥农林间作

本项目林下间作西瓜、花生等矮干作物。⑦防治病虫害

本项目对项目林发生的杨树病虫害如:杨树溃疡病、黑斑病、杨尺蠖、美国白蛾等将采取积极的综合防治措施,使用黑光灯、刮树皮等物理方法,释放啮小蜂等生物方法,喷洒无公害制剂等化学方法,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2.2项目技术指标

推广中菏二号杨、I107杨(尼娃杨)、W141杨等三个适应鲁西南黄泛沙地生态环境、生长速度较快、材质好、经济效益高的杨树品种,营造生态防护林示范基地1000亩,推广优质壮苗、苗木截梢、大穴整地、大穴栽植、合理施肥、合理灌溉、农林间作、病虫害防治等配套造林技术,到项目结束(201*年10月)时达到:造林成活率95%、保存率95%,无病虫危害,示范林高生长和胸径生长超普通造

林20%。项目结束后,继续加强管理,至工艺成熟龄进行采伐。3项目实施进展

3.1项目实施的总体思路

项目实施采取分工负责制,把项目建设内容分解落实到所有参加单位和课题组所有人员,各负其责。

项目主管部门郓城县林业局负责组织领导项目实施工作,协调各项目建设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开展工作,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督促,负责与上级部门的工作联系。

项目主要承担单位郓城县林业局科技推广站主要负责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作业设计,培训施工人员,组织、协调督促检查项目的实施,掌握项目进度和存在问题,搞好项目阶段总结和竣工总结,提交项目自验收报告,申请上级验收。

项目参加单位国有郓城县何庄林场主要负责提供造林地750亩,搞好作业设计,组织施工人员,在项目主管部门郓城县林业局领导下按照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搞好施工,负责搞好林木管护,确保造林成果。

项目参加单位李集乡政府负责提供造林地250亩,组织施工人员,在项目主管部门郓城县林业局领导下按照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搞好施工,负责搞好林木管护,确保造林成果。3.2项目技术路线

选择示范点(国有何庄林场、李集乡)--确定推广的杨树新品种(中菏二号杨、I-107杨、W141杨)确定造林密度和配置方式选择壮苗(二年生苗木,高4米以上,米径2.5厘米以上,无病虫害,根系完整,根幅40厘米)--推广大穴整地技术推广截梢栽植技术

抚育管理,包括基肥使用(主要是磷肥1000克/棵)、浇水(栽后浇水、萌芽水、封冻水)、农林间作(林下间作西瓜、花生等矮干作物)、追肥(每年一次长效复混肥)--项目验收。3.3项目实施地概况

项目示范林主要在国有何庄林场和李集乡山庄营造。3.3.1国有何庄林场基本情况

国有何庄林场总面积6985.5亩,分布于从西至东贯穿郓城中部的鄄郓大沙河两侧,原场部位于双桥乡何庄村南,现场部在郓城火车站西侧,林场土地分散在水堡、陈坡、双桥、郓城镇、潘渡、杨庄集等乡镇境内,与何庄、郭庄、梁沙湾、唐庄、安庄、安屯等30多个村庄接壤。林场土壤质地绝大部分为沙土。

林场林业用地面积6040.5亩,占全场总面积的86.5%,非林业用地945亩,占全场总面积的13.5%。林业用地中,有林地5076亩,占84.0%,苗圃地222亩,占3.7%,宜林地742.5亩,占12.3%。非林业用地主要为水地和其它用地。全场森林覆盖率72.6%,林木总蓄积8795.1立方米。

何庄林场交通较为便利,有乡村公路通到场部附近,其它作业场区也有道路相连。场内有宽7米的林道6条,长度30000米。

该场范围内水面面积较大,鄄郓河和大沙河从场内穿过,引水比较方便。

3.3.2李集乡基本情况

郓城县李集乡位于郓城西北30公里,地处两省(河南、山东)三县(范县、台前、郓城)交界处。背靠黄河,历史悠久,郓(城)杨(集)、郓(城)苏(阁)两条公路贯穿东西,沿黄公路纵横南北,

李(集)清(河)黄河浮桥横跨鲁豫两省,交通便利。全乡总面积143037亩,耕地60975亩,总人口46461人,辖54个行政村。沿黄河岸线20多公里,是郓城县沿黄河岸线最长的沿黄乡镇,黄河滩区面积4万余亩。

李集乡林业用地面积28493.5亩,宜林地面积2209.5亩。李集乡水利资源丰富,水利设施齐全,境内有苏阁和杨集两座黄河分水闸,四条输沙道和李集沟、严集沟,一、二、三分支渠纵横交织,呈网状分布。机井593眼,排水闸3处,全乡农田灌溉率达100%。3.3.3示范林造林小班立地条件

项目示范林总造林面积1000亩,其中国有何庄林场造林750亩,李集乡造林250亩。国有何庄林场造林地分为4个小班,其中1、2、3小班位于何庄工区,属于一个大地块,位置坐标:203901703939535,面积分别为50亩、22亩、528亩,4小班位于清河涯工区,位置坐标:203865583939414,面积为150亩。造林小班土壤为潮土,质地为沙土,地下水埋深3.5-4米,地下水矿化度小于2克/升,水化学类型为碳酸盐,土壤PH值7.8,土壤有机质含量0.8%,碱解氮35.58ppm,速效磷28.84ppm,速效钾25.5ppm,有机质、速效磷含量较低,严重缺钾。李集乡造林地为1个小班,位置坐标:203805943956586,面积250亩,该地为黄河淤背区,抽取黄河泥沙淤积而成,上面覆盖1米深的壤沙土,下面通体沙土,保水保肥能力较差。

表一项目示范林造林小班立地条件造林单位何庄林场李集乡小班1、2、3、4面积750250土壤质地地下水位土壤剖面沙土壤沙土3.85.5通体沙土1米下通体沙1图一项目示范林在郓城县域内的分布图

国有何庄林场造林地在郓城县城西部,距离郓城县城12公里,造林面积750亩;李集乡造林地位于郓城县城西北部,距离县城30公里,造林面积250亩。3.4项目推广的品种

项目推广的三个品种,分别是:W141杨纯林50亩、中菏二号杨纯林22亩、I-107杨和中菏二号杨以及W141杨混交林528亩(折合I-107杨470亩、W141杨50亩、中菏二号杨8亩),I-107杨纯林400亩。其中,国有何庄林场750亩,造林时间是201*年11月-12月。李集乡250亩,造林时间是201*年3月。辐射推广面积36395

亩,均为201*年3月造林,其中中菏二号杨3865亩,I-107杨32530亩,分布在13个乡镇。

表二项目推广的杨树品种、面积汇总表单位:亩推广类型示范林何庄林场750造林单位合计W141杨(纯林)100(其中纯林50亩,混交林折合50亩)中菏二号(纯林)30(其中纯林22亩,混交林折合8亩)I-107杨620李集乡辐射推广张集乡李集乡黄集乡郓城镇程屯镇2501681280104011420623548016017011856014011524738652501401940719001910331927461004170318803440178381912183253010447201*21163554杨庄集镇3226张营镇唐庙乡潘渡镇双桥乡黄安镇水堡乡11641873199840001923934南赵楼乡1465合计

36395图二项目示范林分品种造林面积柱状图700600700500400300600500400300项目示范林分品种造林面积620项目示范林品种面积分布678250100503022何庄林场何庄林场250201*0010010000I-107杨I-107杨W141杨W141杨中菏二号杨中菏二号杨0000李集乡李集乡图三项目辐射推广造林面积分布柱状图

项目辐射推广造林品种面积分布10000800060004000201*0W141杨中菏二号杨I-107杨张集乡李集乡黄集乡郓城镇程屯镇杨庄集镇张营镇唐庙乡潘渡镇双桥乡黄安镇水堡乡南赵楼乡3.5推广的主要造林技术

项目重点推广了造林密度和配置、苗木规格、整地标准、栽植技术、肥水管理、农林间作、病虫害防治等配套造林技术,详见表三。

表三项目推广的造林技术面积分布表单位:亩技术名称苗木规格技术标准苗高>4米,米径>2.5厘米面积合计1000何庄林场750李集乡250整地技术机械挖穴径80厘米,深1米人工挖穴60厘米见方75075002500250栽植技术截梢80厘米750不截梢250100075007500250250肥水管理穴施过磷酸钙1000克栽后全面浇水10007506001507502500250250农林间作西瓜与花生600花生4001000病虫害防治物理、生物、化学防治造林密度3.3×6(米)3×5(米)6001502506001500002503×2(米)

图四项目推广的造林技术面积分布柱状图

项目推广的造林技术面积分布800700600500不截梢400300200西瓜1000何庄林场李集乡花生物理、生物、化学防治穴施过磷酸钙1000克栽后全面浇水苗高>4米,米径>2.5厘米机械挖穴径80厘米,深1米人工挖穴60厘米见方截梢80厘米3.5.1造林密度

项目示范林推广的造林密度分别为:3.3×6(米),何庄林场造林,面积600亩;3×5(米),何庄林场造林,面积150亩;3×2(米),李集乡造林,面积250亩。

需要说明的是:李集乡造林250亩,原设计密度3×4(米),考虑到李集乡造林地是抽取黄河泥沙淤积形成,通体为流沙,仅上层覆盖1米的壤沙土,漏水漏肥严重,立地条件较差,林分生长将受到影响,为迅速成林,尽快发挥防护效益,造林初始密度提高到现在的3×2(米),待生长到一定程度,再进行间伐,达到设计密度。

图五项目示范林各品种不同造林密度柱状图500400300201*00000I-107杨W141杨15010030002503.3×6(米)3×5(米)3×2(米)470项目示范林分品种造林密度中菏二号杨图六项目示范林各种造林密度分布柱状图

项目示范林造林密度面积分布图600600500400300201*000何庄林场1500002503.3×6(米)3×5(米)3×2(米)李集乡3.5.2苗木规格

项目示范林苗木采用二年生壮苗,苗高大于4米,米径2.5厘米以上,根系完整,根幅40厘米,无病虫害。其中,W141杨苗木为二根一干苗,苗木数量3500棵,201*年11月引进,引自定陶县大华苗木公司,该苗圃是菏泽市定点繁育良种苗木的三大苗圃之一,具备良种繁育许可证和苗木生产许可证;中菏二号杨苗木为二根一干苗,苗木数量1100棵,201*年11月引进,同样来自定陶县大华苗木公

司。I-107杨苗木为二根二干苗,苗木数量51000棵,属郓城县国有何庄林场自繁苗木,该林场同样两证俱全。3.5.3整地技术

项目采取两种整地方式,分别是机械整地和人工整地,何庄林场全部采用机械整地,利用拖拉机带动挖穴机,整地时间201*年11月,整地标准是:树穴圆柱形,直径80厘米,深1米,整地面积750亩。李集乡采用人工整地,整地时间201*年3月,整地标准是:60厘米见方,整地面积250亩。3.5.4栽植技术

苗木随起随运随栽,截梢80厘米造林750亩,造林时间201*年11月-12月;不截梢造林250亩,造林时间201*年3月。苗木深栽60-80厘米,采取“三埋两踩一提苗”栽植技术。苗木栽后全面浇水,然后用土覆垄750亩,不覆垄250亩。3.5.5肥水管理及抚育

项目示范林全部施基肥,基肥种类为过磷酸钙,施肥时间在整地后栽植时,与挖树穴挖出的熟土充分混合,然后在栽植时分层埋入树穴中。

项目林栽植后全面灌水一次,灌水后及时覆土垄或覆平树穴,防风到。

栽植后,加强对项目林的管护,建设护林房,配备护林员,对于少部分受损树木及时补植。3.5.6病虫害防治

项目示范林发现有杨扇舟蛾危害,分别用弥雾机和烟雾机进行了防治,叶片保存率在90%以上,对树木生长未有影响。在项目林周边

安装了黑光灯,对病虫加强预测预报。在项目林周边区域利用飞机防治杨尺蠖和美国白蛾。3.6推广的主要农林间作模式

项目林栽植后,为提高效益,全面推广了农林间作,主要采取了三种间作模式,一是西瓜与花生混合间作,以西瓜为主,即在树木行间(6米)种植4行西瓜,4行花生,此模式面积有300亩;二是西瓜与花生混合间作,以花生为主,即在树木行间(6米)种植2行西瓜,6行花生,此模式面积有300亩;三是单纯间作花生,此模式面积400亩。

表四农林间作模式面积分布表单位:亩间作模式4行西瓜4行花生2行西瓜6行花生全部花生合计合计3003004001000何庄林场300300150750李集乡00250250图七项目示范林三种农林间作模式面积柱状图

农林间作模式分布图300300300250201*50100500何庄林场00150西瓜花生混作,以西瓜为主西瓜花生混作,以花生为主全部花生250李集乡-21-

3.7辐射推广的情况

项目辐射推广造林面积36395亩,主要分布在张集乡、李集乡、黄集乡、郓城镇、潘渡镇、程屯镇、双桥乡、水堡乡、杨庄集镇、黄安镇、张营镇、南赵楼乡、唐庙乡等13个乡镇的沙化土地区域(详见表二项目推广的杨树品种、面积汇总表),主要造林品种是I-107杨、中菏二号杨等,在造林的同时,也相应辐射推广了培养目标、造林密度、整地标准、苗木规格、栽植技术、合理施肥、合理灌溉、农林间作等配套造林技术,社会造林成活率显著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8项目资金使用

项目资金共支出49.0万元,其中省财政专项资金19.0万元,造林单位配套资金30.0万元。具体使用情况:引进、购置苗木55000棵,共用款19.3万元,其中使用项目专项资金7万元,国有何庄林场配套资金12.3万元。整地资金5.5万元,购买肥料5.2万元,栽植及浇水4.5万元,全部由国有何庄林场和李集乡提供配套。设计费1万元,引进新品种苗木1万元,培训费3万元、差旅费、会议费3万元由项目专项资金支付。详见表五。

表五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表项目苗木整地基肥栽植抚育浇水喷药器械经费预算(万元)合计省专项自筹18.95.55.63.53.02.02.01.54.02.02.0507.02.02.01.04.02.02.0201*.95.55.63.51.02.00.530实际支出(万元)合计省专项自筹19.35.55.23.53.02.02.01.54.01.51.549.07.02.02.01.04.01.51.519.012.35.55.23.51.02.00.530.0备注设计费技术引进、培训费差旅费会议费总计3.9采取的主要措施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取得预期效益,制定了严格的组织管理、计划管理、工程管理、资金管理、信息管理措施。3.9.1组织管理

在县财政局、林业局领导下,成立了以项目承担单位郓城县林业局林业科技推广站为主、国有何庄林场和李集乡政府参加的项目实施工作小组,确定了课题组人员,明确了承担单位、参加单位的工作职

责,对课题组人员进行了明确分工,各司其责。林业局林业科技推广站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进行统一管理,并负责技术指导、工程检查和监督管理工作,国有郓城县何庄林场和李集乡政府分别负责各自辖区内的示范林营造和管护工作,把责任落实到所有课题组人员,明确分工,各负其责。3.9.2计划管理

项目立项后,根据项目建设要求,结合本单位和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在省级推广部门省林科院的牵头组织下,认真编制了项目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项目要推广的新品种和配套造林技术,制订了详细的技术路线,细化了项目实施要达到的技术指标,科学编制了项目预算,确定了保障项目实施的具体措施。安排专人负责,具体落实,分步实施,定期检查,确保了项目顺利实施。3.9.3工程管理

按照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认真编制了造林小班作业设计,对于小班立地条件进行了详细调查,确定了各个小班的造林品种、密度、整地方式、规格、基肥种类、数量、苗木标准、处理方法、栽植方法及抚育管理措施等。施工前对有关技术人员、工程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等进行了严格技术培训,全面掌握造林技术标准和规程。坚持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施工验收。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项目建设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起每一道工序检查、季度验收及项目竣工验收等制度,严格把好质量关。3.9.4资金管理

项目资金严格按照《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法》的要求,严格执行县级报账制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没有出现截留、挤占、挪用推广资金的现象。接受财政部门的检查,及时提供生产计划、资金来往和财务收支等有关报表和材料,确保资金使用效果。

造林单位及时筹措配套资金,确保按时足额到位,保证了项目示范林的建设进度。3.9.5信息管理

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了图、表、卡齐全的项目管理档案,由专人负责。从整地开始以小班为单位详细记载诸如浇水、施肥、病虫防治的时间、数量、方法等内容,输入微机,建立数据库。在项目区内有代表性的地片设置固定样地,定期观测记录,分析掌握其动态变化情况,积极收集造林新技术、新成果,为项目建设服务。4实施效果及任务完成情况4.1造林面积完成比率

项目示范林合同造林面积1000亩,其中国有何庄林场计划造林750亩,李集乡计划造林250亩。实际完成示范林1000亩,其中国有何庄林场实际完成750亩,李集乡实际完成250亩,完成比率100%。

项目计划使用三个品种,分别是:中菏二号杨、I-107杨和W141杨,实际造林使用了三个品种,分别为:中菏二号杨、I-107杨和W141杨,另外,为了增加良种储备,又引进了鲁林一号杨进行扩繁,应用于今后的防护林建设,在杨树品种方面超额完成了任务。(详见表六)

表六项目示范林造林面积完成情况表单位:亩单位何庄林场李集乡项目计划面积750250实际完成面积750250完成比率%100100图八项目示范林造林面积计划与实际完成比较

项目示范林造林面积完成情况对比750750800700600500400300201*000250250项目计划面积实际完成面积何庄林场李集乡表七项目示范林使用杨树品种情况表单位:亩杨树品种I-107杨W141杨计划造林870100实际造林870完成比例%100纯林50亩,混100交林折合50亩中菏二号杨30纯林22亩,混100交林折合8亩4.2项目示范林造林成活率、保存率

项目示范林计划造林成活率95%,经5月16-18日实地调查,国有何庄林场示范林造林成活率达到99%,李集乡示范林造林成活率达到96%,平均成活率达到98%,超过了预期指标。

项目示范林计划保存率95%,经10月11日现场调查,国有何庄林场示范林保存率97%,李集乡示范林保存率95%,平均保存率96%,超过了预期指标。

4.3项目示范林胸径和树高生长量

项目示范林造林后,立即设置标准地进行了调查,实测了树木胸径,并进行了标记。201*年10月11日,对项目示范林和周边社会造林的树木生长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在原设置标准地中,实测树木胸径生长量和新抽梢生长量,结果如下:示范林平均胸径生长量1.7厘米,社会造林平均胸径生长量1.0厘米,示范林胸径生长量超社会造林70%。示范林平均新梢抽枝长度134厘米,社会造林平均新梢抽枝长度77厘米,示范林新梢抽枝长度超社会造林74%。详见表八、表九。

表八项目示范林与社会造林胸径生长量对比分析

SUMMARY

组社会造林示范林方差分析差异源组间组内总计

观测数求和平均方差

31300.9677420.1329253153.21.7161290.186731

SSdfMSFP-value8.6812918.6812954.316475.84E-109.589677600.15982818.2709761

Fcrit7.077106

表九项目示范林与社会造林新梢生长量对比分析

SUMMARY

组社会造林示范林方差分析差异源组间组内总计

观测数求和平均方差

31238276.83871690.6065314169134.4839554.8581

SSdfMSFP-value51505.95151505.9582.709636.85E-1337363.9460622.732388869.8961

Fcrit7.077106

4.4项目示范林各种间作模式效益对比

项目示范林三种间作模式经济效益,以四行西瓜四行花生最大,每亩收获西瓜5000斤,批发价0.2元/斤,收获花生200斤,每斤

2.8元,亩间作收入1560元;其次为二行西瓜四行花生,每亩收获西瓜2500斤,价值500元,收获花生500斤,价值1400元,亩间作收入1900元;再次为全部间作花生,每亩收获花生700斤,亩间作收入1960元。详见表十。

表十三种间作模式经济效益对比表间作模式合计四行西瓜四行花生二行西瓜六行花生全部花生156019001960亩经济效益(元)西瓜10005000花生560140019604.5主要技术指标及辐射推广任务完成情况

表十一主要技术指标及辐射推广任务完成情况表任务目标示范林杨树品种配套造林技术造林成活率示范林保存率胸径生长量比率树高生长量比率计划指标1000亩3个7项95%95%20%20%201*0亩完成数量1000亩4个7项98%96%70%74%36395亩完成比率100%133%100%103%101%350%370%182%辐射推广面积

350%示范林项目任务目标完成比率杨树品种300%配套造林技术370%250%400%350%182%造林成活率200%103%350%示范林133%100%示范林保存率150%101%100%杨树品种300%胸径生长量比率100%配套造林技术250%图九项目各项任务完成比率柱状图树高生长量比率182%造林成活率50%200%103%辐射推广面积133%100%项目任务目标完成比率示范林保存率0%100%150%101%1胸径生长量比率100%370%树高生长量比率400%350%50%辐射推广面积350%示范林面积0%杨树品种1300%配套造林技术250%182%造林成活率200%103%133%100%示范林保存率101%150%100%胸径生长量比率100%树高生长量比率50%辐射推广面积0%1

5、项目实施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建议5.1取得的经验

5.1.1引进了杨树新品种,增加了良种储备

根据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从定陶县大华苗圃引进了一个杨树新品种(W141杨),该品种是省审定推广品种,丰富了我县防沙治沙的杨树品种资源。对于我县原有的两个杨树新品种(中菏二号和I-107杨)进行了扩大繁育推广。为了加强良种与技术储备,我们通过省林科院在邹城市苗圃引种了鲁林一号杨种条,目前已经在项目实施单位国有何庄林场繁育苗木。增加了郓城县的良种储备,对于丰富治沙造林树种资源、优化防沙治沙树种品种结构、提高综合防护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5.1.2整地机械化、规模化是提高造林质量和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国有何庄林场在项目示范林营造过程中,采用机械进行集中整地,机械挖的树穴标准一致、整齐度高,能充分体现设计意图,大穴深栽能够使树木根系接触更多的水分,能够快速生根发芽,提高成活

率,同时深栽加覆土封垄能够充分固着树木,抵御风倒。5.1.3实施农林间作新模式是提高防护林近期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本项目实施的三种农林间作模式,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能资源,又充分发挥经济作物经济价值高的特点,每亩增收1560-1960元,增加了防护林前期经济效益,在当前木材价格较低的形势下,对提高群众植树造林积极性有促进作用。

5.1.4落实管护措施,是巩固造林成果的有力保证

国有何庄林场在项目示范林区建设了护林房,配备了专职护林员,对项目林日夜看护,及时对损坏树木进行补植,能够确保项目林成林成材,发挥效益。

5.1.5领导重视是项目成功实施的前提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级领导非常重视,亲自研究,协调项目实施工作,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尽快筹集配套资金,经常深入现场检查指导,确保项目顺利实施。5.2存在的问题

李集乡示范林由于是人工整地,群众挖树穴质量参差不齐,个别树穴较小,后来承包给群众搞农林间作,留的树盘较小,成活率、保存率和树木生长量与国有何庄林场相比有一定差距。5.3体会和建议

本项目的实施确实起到了示范作用,项目示范林的成活率较一般社会造林提高5-10个百分点,造林质量明显提高,由于辐射推广带动作用,群众造林积极性有较大提高,今年的社会造林面积比去年(201*年)增加了1万余亩。

今后,应进一步扩大推广规模,延长推广时间,全面实施各种抚

育措施,尽快发挥效益。5.4今后工作安排

由于树木生长周期较长,项目示范林需要继续加强抚育管理工作,今后仍然要做好浇水、病虫害防治、间作农作物等抚育管理技术措施的落实,促进项目示范林尽快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举办培训班,推广项目林抚育管理措施,辐射推广沙区杨树生态防护林造林技术。

二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实施阶段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实施阶段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实施阶段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65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