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县农业科教工作总结
全椒县农业科教工作总结
201*年,我县农业科教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民生工程为载体,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综合素质和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扎实、务实地推进了农业科教工作健康发展。成绩的取得,有赖于各级领导对农业科教统筹事业和农业科技工作的重视。现将县农科教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入开展农民科技示范培训工作
招标确定县农技推广中心、县动物疫病与预防控制中心为培训基地,两个培训基地结合我县实施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确定油菜、棉花、水稻、肉鸡养殖四个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为农民培训指导内容,组织百名技术指导员围绕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对1400名学员(1000名示范户、400名辐射户)开展了培训指导,每个示范户接受培训指导不少于6次以上,每个辐射户接受培训与指导不少于4次;同时组织专家对百名技术指导员开展培训,提高技术指导员业务能力,每个技术指导员接受培训5天;农民科技示范培训结业学员共1500人,超额完成了农民科技示范培训任务。
在工作措施上,我们强化领导,建立职责明确、分工负责的管理机制,逐级落实责任制;细化各项文件与精神的要求;认真遴选100名大专以上学历、初中级以上职称、农技推广实践经验丰富、勤奋敬业、业务精良的同志组成培训与指导教师队伍;努力抓好宣传动员工作;强化监督管理,扎实开展技术培训指导。
农民科技示范培训项目实施以来,在培训基地的认真组织下,在技术指导员的辛勤努力下,我们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经过培训,一是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科技意识和农业生产技能,二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直接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有效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三是通过开展培训,建立了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对推动我县农业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增强了农技术人员的服务意识,锻炼了科技干部的能力。
对于存在宣传不够到位的问题,虽然项目办及各培训基地都加大了宣传力度,但离省、市的要求还不够,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针对发现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及进村入户等形式,进一步宣传农业专业技术培训政策、成效,确保农业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深入人心。二是扎实推进新型农民培训工作
今年省农委下达201*年我县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任务6137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1457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3080人,农民创业培训150人,农民科技示范培训1450人。完成培训的学员人数达6267人,超额完成培训任务。
在工作措施上,我委成立领导小组,健全组织体系,为强化行政推动力,统筹工作,建立了职责明确、分工负责的民生工程管理机制,逐级落实责任制;认真制定方案,细化要求;严格按照要求招标培训机构,签订合同;努力抓好宣传动员工作,营造舆论氛围;仔细遴选教师,确定学员;加强教材建设,规范教学管理;严格监督管理,实施过程控制。
培训基地自3月份开展了培训,并以大田农作物种植、蔬菜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机等专业为重点开展培训,同时组织老师在不同农时季节指导服务学员,有效开阔了学员的视野,培育学员的市场意识和经营观念,全面提升了学员种养水平、增强了学员的就业创业能力、服务技术能力,推进产业结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民共同致富,使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初步显示成效。虽然项目办及各培训基地都加大了宣传力度,但离省、市的要求还不够,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针对发现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及进村入户等形式,进一步宣传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政策、成效,确保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不断深入人心。
三是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
今年,我县利用“二月二界首庙会”传统节日这一平台,组织农技、植保、土肥、畜牧、水产、农村能源、农业执法等专家以及乡镇农技人员共20人,在十字镇界首街道搭建10米长的农技宣传台,通过悬挂横幅、展示科技成果图片、散发宣传资料、现场解疑答惑等形式,开展了以“送科技、促增收”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对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据统计,这项活动活动共出动宣传车5辆次,发放科普书籍500本、科普宣传画2200份、发放技术资料10000余份,接受咨询服务的农民达500余人。为农民的种植业、养殖业提供大量适用信息。
201*年即将过去,回顾过去,我们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展望201*年,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椒的经济迅猛发转,返乡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因此,新的一年,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解放思想,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服务方式,进一步加大农民培训力度,为返乡的农民工重新上岗,积极地做好服务工作,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全椒县农委科教科201*年12月12日
扩展阅读:要把农业科教工作作为重中之重
要把农业科教工作作为重中之重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教育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古老产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特殊产业。马克思说:“一切剩余价值生产,从而一切资本发展,按自然基础来说,都是建立在农业劳动率的基础上。”如此精辟的论述,可见农业的重要地位。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历来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多少年来,人们在不断得到农业发展带来实惠的同时,也经常受到农业发展滞后的影响和困惑。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三农”问题越来越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也愈加关注农业的发展。温家宝总理最近指出,“农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已经成为制约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破解我国农业发展滞后和农民增收缓慢这道难题的关键,还在于科学技术和教育。众所周知,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有关科教对农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的论述。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农村改革的序幕拉开不久,他就敏锐地提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此后,他又进一步指出,“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强调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他强调,“中国的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必然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发展虽然走过一些弯路,但也积累了宝贵经验,那就是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实践证明,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第一次矮杆水稻的培育成功,将水稻单产提高到每公顷5吨左右,增产50%以上;杂交水稻优势利用技术的重大突破,带来了世界水稻史的新飞跃;小麦品种的改良和更新,使单产增长20%以上;玉米杂交育种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其种植面积占全国的90%以上,每公顷平均增产800公斤左右。50多年来,我国培育并推广的农作物新品种、新组合6000多个,粮、棉等主要作物品种在全国范围内更换了5~6次,每次更换增产10%以上,有效地提高了粮食等农产品的产量。
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的攻克,使淡水养殖业取得了划时代的进展,其养殖产量占我国淡水养殖量的50%以上;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突破,改变了我国主要依靠天然苗小规模养殖的状况;品种改良、疫病防治、饲养技术的进步,大幅度提高了畜禽产出率。目前,我国肉类、禽蛋和水产品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科技在畜牧业、水产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均达到50%左右,为满足人们食物结构多样化的需求和出口创汇做出了重要贡献。
农业机械化技术与机械设备的突破性进展和应用,为种子工程、旱作农业、节水灌溉、作物移栽、病虫害防治、设施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等提供了保障;设施农业和工厂化农业的兴起,打破了传统农业的时空限制,增强了人们对农业生产环境的调控能力;转基因抗虫棉的选育与大面积推广应用,提高单产20%以上。目前,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45%以上,超过了土地、劳动力及物质投入要素的贡献份额。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新阶段的“爬坡”时期,加入WTO后农产品面临的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世界性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形成,发达国家加快了现代农业技术开发和应用的步伐。农业科技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只有在农业科技进步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应有的力量
新阶段“科教兴农”的目标选择和战略重点
新阶段“科教兴农”目标的选择应该是,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牢牢盯住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攻方向,构建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求相适应的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体系,完善和强化精干高效的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和农民培训的运行机
制,满足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教育需求,从总体上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力争在一些尖端技术上与世界同步发展。通过5-8年的不懈努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到60%;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明显增强,大宗农产品能够抵御进口农产品的冲击;农业科研资源配置、学科重建、机制转换和队伍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农业的原始创新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和开发有突破性进展;建立健全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发展壮大多元化农技推广主体,形成一大批科技龙头企业;普遍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断增强农民生产、经营、创业能力;从而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基本纳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新阶段“科教兴农”工作要突出五个战略重点。
(一)根据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加快良种选育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创新、集成、组装、配套及推广,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围绕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完善生产技术体系,攻克一批技术难关,大幅度提高种养业的质量和效益。要把种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先导产业来抓,加强优质农作物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快优良畜禽、水产新品种的培育和疫病防治技术研究,提高养殖业的生产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试验示范、集成配套,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提高资源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
(二)根据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进一步增强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能力。
现代农业是建立在先进的农业生产力基础上的,而先进的农业生产力要靠先进的农业科技来支撑。衡量现代农业的标准是,科技进步、生产效率、制度创新、科学管理和持续发展。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无一例外地把农业科技放在首要位置。建设现代农业,应该走一条以农业新技术革命为核心,生物技术和常规技术并举,以城镇化为依托,农业产业化为基础,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要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三)根据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纵深配置农业科技要素,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以农业科技革命推动农业产业革命。农业科技的各项要素,不可停留在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而是要统筹安排、系统运作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技术创新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之中。尤其要重视农产品加工、包装、保鲜、储运等技术的开发研究,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通过综合利用和多层次转化增值,培育区域性的支柱产业,带动农业的产业升级。要用现代工业技术及产品装备农业,大力促进化肥、农药、灌溉、农用塑料、农用机械乃至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等领域的科技进步与创新,使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工厂化的水平不断提高,推动农业产业大幅度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四)根据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需要,加强农村科技教育及技术普及工作,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在我国农村人口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0%,文盲半文盲占23%,农民整体素质偏低;1亿多乡镇企业职工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不到1%;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中的技术人员,中专以上学历的仅占11.4%。科教兴农,就是要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拓宽农业生产领域和农民致富渠道,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的科技文化支撑。要总结和推广“农科教”有机结合的经验,继续加大农民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力度,广泛开展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深入搞好科技下乡活动,大幅度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用现代农业科技武装起来的新型农业劳动者大军。
(五)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努力缓解资源对农业发展的约束。要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就要着力解决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和植被恢复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加快生态农业和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因地制宜改进和推广一批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做好农业减灾、防灾科技工作,研究开发洪涝、旱灾和草原灾害监控与防御技术,加强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畜禽疫病的监测预报和防治,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党中央、国务院把农业和农村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农业部也把农业科技教育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农业部将今年确定为“全国农业科技年”的主要目的,就是尽快形成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合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为蓬勃兴起的农业科技革命提供操作性强的工作平台。
(一)抓好“全国农业科技年”活动。各级农业行政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和农技推广单位要按照部里的统一部署,积极行动,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把这项活动落到实处。以实施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为核心,重点开展八项重点工作,八项全国标志性活动,组织好五大行业和四大研究院以及地方农业科技年活动。
实施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重点在11个优势区域抓好11套综合生产技术的组装配套。在全国推广50项重大农业新技术,对500个优良农作物新品种进行展示和示范。对120万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和进城务工技能培训。建设50个科教兴农与可持续发展示范县、50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100万户以沼气为重点的生态家园示范户。发送100万份农业技术操作规程等科普书籍、光盘,在西部地区建设500个农民科技书屋。通过开展农业科技年活动,力争能使全国500个县、2500个乡、2.5万个村的200万农户受益。
(二)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重点抓好科研机构布局调整、学科重组、机制转换和队伍建设。推动一批技术开发类机构转制为科技型企业,促使农业科技人员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要建成农业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地,着重解决国家全局性、关键性、方向性、基础性的重大农业科技问题。转为农业事业单位的机构要面向市场、面向农民,积极开展科技开发、科技咨询、科技培训和科技服务。推进国家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发展多元化的农技服务组织,创新农技推广的体制和机制。国家农技推广机构要确保公益性职能的履行,逐步退出经营性服务领域;要通过政策扶持,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开展为农服务营造良好的环境。逐步形成国家兴办与国家扶持相结合,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三)开展优势农产品核心技术攻关。农业科技作为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先导和支撑,要围绕制约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的科技问题,以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为核心,研究、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以优势区域、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为重点,集成、示范和推广一批标准化节本增效配套技术,快速提高优势农产品科技含量和生产技术水平。要以农产品核心技术攻关为突破口,加强优良品种选育,改善品质,提高质量,优化栽培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使核心技术攻关与优势产品、优势区域、目标市场等一一对应,为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形成和发挥提供技术保障。今年,先重点抓好高油大豆、专用小麦、专用玉米、棉花和奶牛等重大技术攻关。
(四)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推广优质专用小麦、高淀粉玉米、优质水稻、高油大豆等新品种及畜、禽、渔优良品种,使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进一步提高畜、禽、渔良种覆盖率。加快从实验室研究到商品化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熟化、中间试验和深度开发,按照“技术产品产业”链式开发模式,重点对新品种进行生产性试验、示范,对产业化技术进行中间试验,为农业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提供成熟配套的推广技术,尽快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五)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农业科技培训。建立“一个体系”,实施“五大工程”。当务之急是在我国建立一个适应需求、服务农民、手段先进、灵活高效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并相应形成政府统筹协调,农业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农民培训机制。要继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按农业生产岗位规范的要求对广大农民开展培训,培养骨干农民。继续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对农村优秀青年开展以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启动“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选拔能开展规模化生产和具有创业能力的优秀学员,将其培植成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农场主和农民企业家。启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提高农民进城务工
就业素质和技能。启动“农业远程培训工程”,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快捷有效地向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
(六)加大对农业科教的投入力度。广辟资金来源,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多元化的农业科教投入机制。抓住机遇,争取扩大国家各类科技、教育计划中农业项目的比重。要保证重大应用技术攻关、农业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科技人才培养和农民科技培训的科技投入。新建一批重大农业科学工程、农业高技术产业化工程、农作物育种中心(分中心)、原原种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农业科技项目,同时,加大国家和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西部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农业科技产业,鼓励地方、企业和社会设立科技创业资金。积极争取金融、保险系统对农业科技及教育的倾斜,放宽农业科技贷款限制,加大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力度。积极争取和吸引国际组织和国外企业投资我国农业科技、教育和生态环境建设。
(七)加强农业科教队伍建设。要以扎实推进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己任,始终保持和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要经常深入农村,进村入户,了解农民的科技需求,寻求解决关键性和重点性工作的路子。力争每年为农民办几件实事。农业科技教育工作者要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良、作风过硬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项任务。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全椒县农业科教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全椒县农业科教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