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四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阶段小结1
朗州高级中学化学“四环节高效”教学模式的阶段性小结
湖南常德朗州高级中学蒋方燕
本学期在市教育局、教研室的领导下,我校以“四环节”教学法推广为契机,深入发动全体教师广泛参与,积极参与“四环节”教科研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四环节”教研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现作出以下总结。
“学、讲、练、探”四环节教学模式是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理念下通过自主研读、讨论质疑、精讲释疑、练习巩固和展示评价等教学环节,将探究贯穿教学始终,从而帮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框架、提升学习品质并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模式。其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项目设置、自主研读学
真正的教育是心灵的成长和灵魂的感召,绝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教师素质永远是课堂成败的关键,教师的博学睿智、自信从容、机智幽默、激情洋溢永远是课堂高效的催化剂。所以我们的教师上课前首先做到了研读课标,擅于把握教材,突出教学重点,再确定项目设置。项目设置前精心研究新课标要求和知识能力要求,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形式上顾及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设计了基础题、能力拓展题,切实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探究。能力拓展题有深度和挑战性、有立体感和新颖感。基础题适合学生的起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并能根据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及时加以调整。
(二)、讨论质疑、交流展示探
展示和点评是“四环节”高效课堂关键的一个环节,教师要精心准备,要勇于将舞台让给学生,要在学生展示、点评过程中学会沉默,学会等待,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甚至争论中获得真知,如《电解池》电解CuCl2溶液的教学中,在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后自然会提出:为什么Cu2+、H+会在阴极放电,而且还是Cu2+先放电?为什么Cl-、OH-,会在阳极放电,而且还是Cl-先放电?这些宏观现象与看不见的微观粒子的运动有什么关系等问题。教师可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进行相邻座位间的讨论,再把电子在负极阴极,阳极正极之间的流向,氧化性,还原性强弱与“争”得、“争”失电子的关系等关键性问题提到全班讨论,让他们在热烈的气氛中各抒己见,相互补充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变“听”为“说”,“静”的课堂变成了“动”的课堂,“教”的课堂变成了“学”的课堂,课堂成为了学生学习的超市。我们的教师对此也做了初步尝试。
(三)、完成项目、精讲释疑讲
精讲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一个穿针引线、画龙点睛的讲解。我们在精讲过程中语言、内容精练,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只讲学生不会的,学生能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据理力争,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达到启迪思路、发展思维。
(四)、巩固提高练
在化学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消化、理解、掌握所学知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精心设计一定数量的巩固性习题让学生练习。巩固性练习一般分为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和综合练习等,尽量避免机械重复和过量,必要时把一些知识进行整合,使知识网络化、条理化、系统化,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升华。力求差生“吃的了”,优生“吃得饱”使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都得到较好的训练。
三、实施“四环节高效课堂”后的思考
实施“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点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转变了教学方式,继而带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在模式中各个环节的设计和操作上追求课堂教学效果、效用和效率的最大化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推理和迁移等能力。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的被教育对象,教育的过程也不再是教师给学生单纯填装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吸纳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四环节”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实施“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师自身素质,备课时不仅关注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加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到培养学生质疑、批判、调查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
性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发展。既优化了课堂教学,又提高了教学成绩。
有人曾说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诚然,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课堂教学也不能例外。任何一堂课,哪怕是千锤百炼的示范课,当我们课后静静反思时,总会觉得有一些小小的不足和遗憾。然而,正是在不断找寻策略、解决不足、弥补遗憾的过程中我们的“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提升和飞跃。
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对党和国家、对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学生全面负责、终身负责的态度,积极应对新挑战和新要求,把“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有效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载体,为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未来社会的有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201*年1月
扩展阅读: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心得体会1
高效课堂教学学习体会
水清洋
眼下,一场“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活动正在轰轰烈烈的展开,通过一年来高一化学教学的实施过程,我深有感悟。我认为,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关注课堂,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从而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以下是我在实施高一化学新教材的有效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取得的成效
一、因材而宜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实施,对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至关重要。依据教材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教师首先应当关注的,要时时以预设的目标为指针,对照目标的真实达成度,对教学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控,不断引导课堂向着预期的目标行进。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和“必修2”的教材内容难易适度,容量适当并有一定的灵活性,突出了化学基础和知识面,强化了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生产劳动等方面的联系,对一些化学反应原理和基本概念降低了要求。例如,在“必修1”第一章中,“强弱电解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内容只作基本要求;对“必修2”
中“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也未做系统性介绍,只要求识记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第二章中的“化学能与电能”的一节内容中,在介绍“化学能源”上用了大量的笔墨而在“原电池原理”中只要求识记“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对于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仅仅一带而过;在第三章“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中,凸现了基础的内容,尤其是在课题设计安排上合理、新颖。在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中引导我们去学习甲烷和烷烃的性质;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带领我们通过学习“乙烯”和“苯”的性质,掌握两种最基本的化工原料和不饱和烃及芳香烃的性质;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通过“酒精”和“醋酸”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乙醇和乙酸的性质及用途.所以在内容的安排上非常之合理,给人一种“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感觉。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更新教学观念,处理好基础与能力的关系,把握好教材的“度”,不要随意扩大和一步到位,否则既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为教学所不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因材而宜”去制定准确和明确的有效教学目标。
二、因学而宜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化学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正是化学不同于其他一些社会科学而能特别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教学的一剂“良方”。因此,如何设计实验,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从而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就尤为重要了,而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高一化学“必修1”和“必修2”中加强了实验内容,两册书中共有42个课堂实验和14个“科学探究”,增加了“思考与交流”。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更应组织和指导边讲边实验。例如,在学习“乙醇的性质之与金属钠反应”的内容时,我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完成“钠与乙醇的反应”的实验,一组完成“钠与水的反应”的实验,通过对比,既复习了钠的性质又加深了对“乙醇和钠反应”的反应机理的认识,并找出了两个实验现象明显不同的根本原因所在,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讲授“化学能和电能”一节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构成原电池的四个条件的印象,我将课堂演示实验改为课堂分组实验,并配以适量的习题,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类比、归纳等学习方法,准确的判断出哪些装置可以构成原电池,哪些不能构成,从而比较顺利的突破了教材中的这一难点。再如,在分析“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这一教学重点时,我除了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得出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三个作用外,还及时拿出另外三套防倒吸的装置请学生记住,要学生明白,往往一套实验装置并不是唯一的,是可以替换和更改的。如此的实验教学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使得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而走向“主动”;由“消极”而走向“积极”;由“低效”而走向“高效”。三、因人而宜进行有效的学案教学
针对我校的生源,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化学的习惯:表现在看而不听,听而不写,写而不全;有的学生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表现在作业不认真、抄作业、不交作业、练习册空题过多、
解答题书写不规范、仅写答案等。为了能够纠正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采用了“学案”教学法。我认为所谓“学案”教学法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和谐统一,发挥最大的效益。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从而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以为一份完整的学案应主要包含以下基本要素:⑴课题和课型:学案的类型有新授课和复习课之分,有专题课和热点课之分,因此在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侧重点有所不同。⑵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案涉及的内容,明确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意义。⑶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⑷与前后知识的联系:能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架设温故而知新的框架,建构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⑸重点难点:它能提醒学生要掌握的重点和要突破的难点。⑹疑点、易混点、易错点:它能提醒学生需要特别注意相类似、容易混淆的相关内容。⑺知识结构:它应该是本节内容的一个完整体系.⑻典型例题:通过设置典型例题的分析,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在试题中是以什么形式、题型来设计的,难度如何。从
而启发学生思维,规范解题。⑼巩固练习:可通过设计诸如识记类、理解类、应用类、衍生类、创新类及讨论类等多种多样的题目,作为课堂内容及例题讲解后的巩固训练,以检验所学知识。⑽课堂小结及反思:主要由学生就所学知识来体会学习成功后的愉悦并找出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不足。
依据以上的“学案”设计理念,我在高一化学“必修1”和“必修2”的教学过程中,分别进行了专题课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结构”和复习课“有机化学基础”等学案的设计和编制。通过学案教学的实施,培养了学生“阅读整理”“比较归纳”“合作讨论”“突破创新”的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总之,有效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理念,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作为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必将引起作为教者的更多的思考与投入,只有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的完善与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存在的问题
1、理论联系实际。高效课堂虽然对培养学生全面发
展很有帮助,但学生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才能全面落实。
2、化学实验条件还不完备,落实高效课堂还在初级阶段。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高中化学四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阶段小结1》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高中化学四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阶段小结1: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