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政府加快推进陕南移民搬迁工作
陕西加大防灾减灾力度积极推进陕南移民搬迁
陕南秦巴山区,地质洪涝灾害频发,多年来一直制约和影响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为了彻底解决这个瓶颈问题,陕西省决定从201*年开始,计划用10年时间将陕南地区受地质和洪涝灾害威胁的群众、贫困户和偏远山地的群众进行移民搬迁安置,搬迁工程惠及群众60万户、240万人。
在移民搬迁安置中,主要依靠政策吸引和鼓励农民进城集中安置,实现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城镇化建设。搬迁安置主要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两种方式。集中安置,对于搬迁群众中的特困户和五保户,由政府免费提供住房,建房标准视其家庭人口情况,每户按30-50平方米考虑,特困户和五保户的总比例不得超过10%。其他搬迁群众住房分别按60平方米、80平方米和100平方米三种房型进行设计,由群众自愿选择户型并分别负担1万元、2.5万元和4万元。其余资金在每户省财政安排1万元的基础上,由省和市县各按50%的比例分担。分散安置,由政府按每户3万元的标准予以补助,并按照省、市县各承担50%的比例落实。同时要求各地按照资金渠道不变、县级整合项目资金的原则,将以工代赈
异地搬迁、扶贫移民搬迁、电力改造、道路交通、教育、医疗卫生、通信设施、水利等各类资金综合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在制定规划和组织实施上,陕西明确提出,要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的实现。必须坚持“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原则,尊重群众意愿,有序引导群众向村镇集中。必须坚持“节约利用土地,集中与分散结合”原则,节约利用土地,尊重群众选择,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稳妥安置搬迁群众。必须明确支持政策原则,发挥部门优势,资金集中捆绑使用。省政府为此成立了“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安置领导小组”,主管副省长任组长,省发改、财政、国土、住建、扶贫、民政、交通、水利、林业、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有限公司等相关部门和单位任成员,总体负责移民搬迁安置规划的制定和落实。
扩展阅读: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陕南循环发展的若干意见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陕南循环发展的若干意见
“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陕南人民奋力探索突破发展之路,全力构建和谐陕南,经济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交通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产总值实现翻番,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4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19%、123%。从纵向看,陕南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横向与陕北、关中地区相比,发展的差距仍然较大,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十二五”时期,是陕南紧随全省发展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推进陕南加快发展,既是陕南人民的强烈期盼,也是全省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全省上下要形成合力,积极支持陕南发展循环经济,帮助陕南在发展的进程中取得更大的突破,实现更快的跨越。现就加快推进陕南循环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抢抓发展机遇,建设美好新陕南
1抓住发展机遇。“十二五”时期,陕南面临着加快发展的全新机遇: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承接产业转移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关注社会民生和环境保护,为进一步突破交通制约、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构建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了新的契机;三是全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为进一步支持陕南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难得机遇。
2突出主题主线。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循环经济理念推动资源开发,以园区和基地为载体,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做大工业、做强旅游、做优农业。坚持生态优先、环保优先,严格节能减排,严禁污染物排放,保护青山绿水,建立以绿色、低碳、可持续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循环产业体系。
3建设美好陕南。进一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步伐更快、社会发展协调同步、人民幸福指数提升”三大战略目标,着力打造生态、秀美、富裕、安全的新陕南。
生态陕南:汉丹江流域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水源地生态保护进一步加强,汉江干流出境断面保持Ⅱ类水质。实施天然林保护和城乡绿化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64%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19亿立方米以上。新建一批城市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以生态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初步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逐步形成,节能减排达到国家要求。
秀美陕南:以国道、省道、铁路两侧为重点的乡镇村庄容貌和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提升,整洁优美、风光旖旎、文明宜居的陕南城镇群初步形成。城乡统筹取得重大突破,社会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社会更加文明和谐、充满活力。
富裕陕南:经济发展速度和城乡居民收入赶上全省水平,201*年实现“五个上台阶”:生产总值达到25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1万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0000元和8000元。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与关中、陕北同步,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就业持续增加,城乡居民幸福指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安全陕南:以避灾搬迁为重点,建设新型移民社区,大幅度改善陕南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消除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威胁。以治理尾矿坝和防治重金属污染为重点,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保护人民健康和财产安全。
二、加快构建现代循环产业体系
4发展循环型工业。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循环工业园区为载体,引进大资本、大企业和新技术、新机制,对现有工业兼并重组、优化组合、嫁接改造,对优势资源统筹规划、规模开发、综合利用,走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品牌化带动的新型工业化之路。支持加快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发展有色、钢铁、建材等材料产业,水电、光伏、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航空、数控机床、数控刀具、专用汽车等先进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配套产业,推进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和支柱产品做大做强并不断延伸产业链。支持企业利用新技术,优化生产工艺和流程,减少能耗、物耗、水耗;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发展关联产业,做好废气回收、余热发电、废水循环使用以及尾矿、废渣和共生、伴生资源综合利用。下决心关停一批污染环境、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小型矿山,严格控制矿产资源的无序勘探和开采,严禁矿山废弃物的随意堆放和不达标排放。
5发展循环型产业园区。以汉中盆地、月河川道、商丹谷地三大循环经济核心聚集区为重点,加大陕南产业园区建设力度,提高园区对工业经济的承载力和对区域发展的带动力。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实行项目整合、资金捆绑,加大投资强度,提高投资效益,推动产业园区发展。鼓励、引导大型企业集团和民间资本参与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统筹规划,促进产业园区企业之间、生产工艺之间纵向或横向耦合,副产物交换利用,基础设施、物流设施、信息服务设施共享,培育和构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低碳、生态示范区。围绕有色、钢铁、装备、能源、生物制药、非金属材料、油气化工、绿色食品、蚕桑丝绸、旅游等十大优势产业,通过产业聚集和链条延伸,着力打造循环经济主导产业链。
6做优生态农业。科学制定规划,推进生猪、蚕桑、中华鲵等种养基地建设,加强水稻、油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发展茶叶、核桃、板栗、魔芋、食用菌等规模化生产,加强品牌培育,建设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传统农业改造提升。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尽快做大做强,切实发挥其带动作用,实现农(副)产品加工业更快发展。支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土地整治,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发展设施农业和现代农业园区,推动专业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进一步发挥田园生态优势,引导农业与旅游、物流、环保等产业相融互动,创立生态型陕南特色农业发展新模式,形成特色农业带动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7发展以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依托秀美的自然生态优势,以山水为基础,以人文为灵魂,以项目为支撑,以建设休闲度假和旅游观光胜地为目标,用国际化的眼光和标准,加强标志性精品景区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名城、旅游小镇、旅游乡村。开发跨省旅游线路、区域旅游精品环线,形成陕南与关中和周边省市旅游线路大循环,增强陕南旅游的国内国际吸引力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力。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依托区位优势和交通枢纽条件,推进区域性、综合性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发展金融、文化、创意、会展、科技、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
三、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8加快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围绕建立贯通省内外的大通道、大枢纽,加快建设一批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和航运项目,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交通体系。
公路。继续把陕南作为全省公路建设的重点区域,加快推进汉中陕甘界、鄂陕界安康、宝鸡汉中、安康平利、安康岚皋、西乡镇巴、洛南岔口铺、西安商州等高速公路建设,强化路网衔接,打通省际“断头路”,实现陕南区域内交通更便捷,与关中、陕北交通更顺畅,与毗邻省份交通更开放。加强国省干线公路改造,提高通行能力,提升服务水平。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达水泥(沥青)路,提升农村公路服务品质。
铁路。强化既有线路扩能改造,加快推进复线建设。建成西安成都快速铁路、西安安康、阳平关安康复线,加快推进安康张家界、兰渝连接线(阳平关)、三门峡宜昌(商南)等铁路建设工程,实施汉中和安康枢纽扩能,推进西安重庆、西安武汉快速铁路通道前期工作。
机场。加快建设汉中、安康新机场,推进商洛机场前期工作。选择重要的区域旅游目的地、重要资源开发地区以及具有重要应急保障作用的地区建设通用机场,加强空管和安全设施建设,鼓励发展通用航空。
航运。积极推进汉江干流航道治理,提高航道标准,建设汉江安康白河段国家高等级航运通道。
9加强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抢抓国家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加快建设骨干水源工程和引汉济渭、引红济石水利枢纽工程,抓好焦岩、洞河、张坪等水库建设,加快建立城乡生产和生活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大中城市、重点城镇、中小河流防洪体系建设,强化水源涵养和保护,因地制宜发展水力发电,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按照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汉丹江流域污染防治规划要求,加快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设,确保汉丹江水质安全。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和边远地区的信息网络覆盖率,力争行政村基本通宽带,自然村和交通沿线通信信号基本覆盖。
10推进油气管道和电网建设。加快建设陕南输气管网,努力实现气源管网对各市县、建制镇和重点工业用户的全覆盖。发展农村中小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提高沼气综合利用水平。加强完善骨干电网建设,实施重要输电通道和联网工程,提升城乡电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
四、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1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原则,支持陕南加快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今年全部纳入试点范围。支持陕南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优先安排工程计划、用地指标和补助资金,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新建廉租住房在每平方米国家和省上补助标准的基础上,增加补助100元。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向陕南倾斜,优先安排计划指标。到201*年底,基本解决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和汉中、安康、商洛三个中心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租赁住房问题。12优先发展教育、卫生事业。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扎实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支持有条件的县(区)率先实行免费高中教育。鼓励陕南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与国内、省内名牌院校合作,积极培养陕南发展所急需的紧缺人才。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提升县级医院,大力发展农村和社区医疗事业,推广便民惠民措施,减轻群众看病负担,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五、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
13推进城镇化进程。按照“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思路,全力推进陕南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强化支持,加快汉中百万人口大城市和安康、商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加快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集中力量打造高水平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吸引有条件的农民进城安家,加快城镇的人口聚集和生产要素聚集,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依托城镇建设产业园区,形成产业聚集区和城镇建设互动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推进的新格局。“十二五”末初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县城为重点,以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江河沿岸为轴线的陕南城镇群和城乡统筹示范带。
14加快实施移民搬迁。加快实施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坚持移民搬迁与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建设一批规划科学、设施到位、功能完善、保障有力的移民新区(村),确保搬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促进搬迁地生态尽快恢复。对超额完成年度搬迁目标任务的,实行一定的奖励政策。对移民集中居住区教育、卫生、商业网点等公共设施和供排水、道路等基础设施,省市在项目建设、资金投放、用地指标等方面优先安排、重点支持。
六、构筑陕南循环发展的生态屏障
15推进重点生态区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大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保护自然生态安全的规章制度。支持自然保护区加快建设步伐,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保护、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开展以秦巴山区森林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治理,推进汉丹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积极做好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基本消除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
16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汉济渭工程涉及的水源保护地区,对因水源保护造成的地方财政减收增支,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力度,并逐步扩大水源地保护范围。稳步实施国家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立生态补偿政策体系。
七、强化陕南循环发展的政策支持
17增加陕南发展专项资金。从今年起,陕南循环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35亿元,重点支持三大循环经济核心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提升,支持生物加工、新型材料、生态旅游三大主导产业和装备、物流等优势产业不断做大做强,支持重大招商引资、高端人才引进、特大型企业扩张提升等。18发展“一县一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每年安排25亿元,支持陕南各县(区)“一县一产业”更快发展,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对制定“一县一产业”发展规划的县(区)给予规划费用补助;对规划内项目、企业,通过贷款贴息、注入资本金和投资补助等方式给予扶持;对“一县一产业”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带动地方财政收入或农民收入增长达到一定比重的县(区),实行单项奖励;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超过年度目标任务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县区,给予一定奖励。贫困县甩掉贫困帽子后财政补贴不变。加强产业和财政政策引导,推动县域产业园区、特色产业基地和骨干企业、主导产品更快发展提升,争取更多县(区)早日跨进经济强县行列。
19各类投资向陕南倾斜。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产业引导、技术改造、资源综合利用、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专项资金向陕南的倾斜力度,在同等条件下对陕南循环产业发展项目优先支持、重点安排。加大财政投入向陕南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领域的倾斜力度,提高对公路、铁路、民航、水利等建设项目投资补助标准和资本金注入比例。对陕南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给予预算内资金支持。
20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对陕南循环经济聚集区符合条件的企业,在股票、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发行等方面给予支持。对聚集区基础设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创新融资方式,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扩大社会融资规模。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新设立的陕南融资性担保公司资本金可低于全省标准30%。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21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政策。进一步明确陕南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产业。对鼓励类产业,特别是在陕南加工转化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项目审批、投融资、税收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对准入门槛较高的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支持由有实力、有技术的大型企业进行规模开发、集约生产、循环发展。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
22优先保证建设用地。适当增加陕南建设用地年度计划指标,优先保证循环经济核心聚集区产业用地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建立陕南循环经济产业项目用地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加快审批进度。在陕南移民搬迁县(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
23建立矿业权交易机制。加大陕南矿产资源勘探力度,省级地质勘探基金向陕南倾斜,鼓励矿产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陕南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准入制度,鼓励矿山勘探与开采加工相分离,实行矿业权公开拍卖、有序流转、公开公平交易。推进矿山企业改组改制,鼓励大型加工企业兼并收购中小矿山,形成从低端到高端完整的循环产业链。
24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和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开展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建立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
25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各类科技资金向陕南倾斜,加大省级科技经费向陕南的投入。支持关中地区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在陕南转化科技成果,参与开发项目。对在陕南转化获得国家和省级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技术的产业化项目,经评审确认后按照一定比例予以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对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方面的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给予补助。鼓励、引导企业增加研发资金投入,对获得发明专利和省级以上科技奖的企业给予奖励。对产品获得国家和省级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一次性分别奖励50万元、30万元。落实吸引人才优惠政策,对陕南高技术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紧缺人才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子女入学、医疗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加强省级国家机关以及关中、陕北地区干部和陕南干部的双向交流。
26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陕南开发。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陕南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领域,投资商贸流通、资源加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参与发展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社会福利事业。对鼓励类工业投资项目,给予一定比例的贴息。对各产业链中关键环节的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贴息或补助。省属国有企业新投资陕南的项目,项目取得利润后国有资本收益201*年前免予上缴。从201*年起,对陕南销售收入首次超过5亿元整数倍的工业企业,按照销售收入的1‰2‰予以一次性奖励。
27争取更多的国家支持。省级各部门在项目布局、资金安排向陕南倾斜的同时,要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各项优惠政策,使陕南在政策、资金、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得到国家层面更多的帮助支持。
八、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工作落实
28加强组织领导。推动陕南循环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省市共同的责任。省政府成立陕南循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省政府领导任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定期研究解决陕南循环发展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省级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根据本意见分解落实工作责任,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措施。陕南三市要以科学发展、循环发展、突破发展统揽工作全局,在用足用好省上各种支持政策的同时,不断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着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尽快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发展态势,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努力取得循环发展新成效。
29完善考核机制。把加大对陕南的支持列入省级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完善对陕南三市的考核办法,实行与关中、陕北不同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政绩考核办法,使考核标准与现有基础相符合,考核结果与工作成效相统一,体现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陕西省政府加快推进陕南移民搬迁工作》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陕西省政府加快推进陕南移民搬迁工作: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