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罗场乡生态移民搬迁基本情况

罗场乡生态移民搬迁基本情况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1:48:46 | 移动端:罗场乡生态移民搬迁基本情况

点击查看更多: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罗场乡生态移民搬迁基本情况

罗场乡生态移民搬迁基本情况

罗场乡位于印江县城东南面,距县城17.5公里,辖罗场、两河、茶元三个管理区,15个行政村,132个村民组,4034户,13902余人,其中农业人口13388人,国土面积81.7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08万余亩,人均占有耕地0.86亩,平均海拔750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人民生产生活没有得到明显改善,部分群众至今还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不是交通不便就是饮水困难;有的居住分散,水电路难以俱全,自然资源贫乏,生存条件恶劣,产业结构单一,脱贫致富的步伐十分缓慢,为了尽快改变这一现状,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已刻不容缓。

为了切实改善我乡贫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让贫困群众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生态坏境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生态移民,实现异地脱贫。生态移民搬迁是我乡减贫任务的重点,难度之大,我们一刻都不能放松。未来十年,我辖区内共建立两个安点:

1、罗场集镇安点,位于罗场乡集镇所在地,规划安移民139户,426人,主要安排在201*-201*年,涉及我乡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的岭峰村枫香坪组,合群村王家组、李家组;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的靛厂村敖家组、前锋组。2、罗场乡两河安点,位于罗场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规划安移民157户,935人,主要安排在201*-201*年,涉及我乡土地贫瘠且地质灾害的两河村下水塘组;交通不便的两河村田家湾组;交通不便,资源缺乏的快场村胡家山组、

两河村何家坪组;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寨口村彭家山组。

上述两个安点所涉及到的人民生活水平都低于我乡的平均水平,只有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才能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但是由于我乡财政非常困难,无法支助搬迁户补偿费及配套资金,尚有3各组未通公路,农户搬迁极不方便,造成搬迁运输成本较大,群众筹资难度大。

为了生态移民工程顺利及时完成,结合我乡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上级政府给予搬迁户提高补助标准;二是新占地补偿要高于高速公路补偿标准;三是要加大基础设施配套资金,才能使搬迁户搬得出,留得住;四是配套制定小额贷款保证制度,加快搬迁户产业发展速度,促进搬迁户稳步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罗场乡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二月八日

扩展阅读:论生态移民搬迁.潘doc

11-1-

论生态移民

潘永佩

(中共兴仁县委党校贵州兴仁562300)

摘要:生态移民就是把那些生活在不具备生存条件的深山区、高寒区、石山

区和地质灾害区的人口进行迁移。深入学习省党代会第十一次会议精神,认真领会贵州省生态移民工程的重要性、必要性,对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生态移民;民生;地质灾害;石漠化;可持续发展

我们把有计划、有组织、有规模,以脱贫致富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的异地搬迁移民叫做生态移民。把贫困地区生活在不具备生存条件的深山区、高寒区、石山区和地质灾害区的人口进行迁移,通过恢复植被,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人口迁移至小城镇,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及社会保障,同时将增强城镇功能,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是一条摆脱生态恶化以及贫困的重要途径之一。

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是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贵州扶贫开发进入攻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进一步凝聚全省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举全省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把扶贫开发作为我

22-2-

省的“第一民生工程”来实施,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点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惠民生、促和谐的扶贫攻坚后发赶超之路,确保我省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省委书记栗战书在党代会报告中,发出了“奋战五年,全力总攻“绝对贫困”的号召。未来五年,贵州要实现20个县(市、区)全面小康,3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00个贫困乡“减贫摘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500万人以内的目标任务,规划了贵州今后五年扶贫攻坚的路线图。

把扶贫开发作为贵州最大的民生,把扶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体现了贵州省委把民生放在执政的首要位置。体现了贵州省委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的重要思想。为奋力推进扶贫攻坚,会议响亮地提出了“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逐步把生活在不具备生存条件的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地质灾害高发区35万户150万农村贫困人口搬出大山”的强有力扶贫攻坚措施。这是生态民生理念在贵州很好的一次的实践之作!

一、生态移民的理论基础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倡导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纲领。中国共产党是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的,当前贵州省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就是生态移民工程。生态文明与民生的有机结合,产生了生态民生概念。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民生为着力点,以民生为本,生态与民生不可分割。把

33-3-

扶贫开发以“第一民生”的理念提出,说明贵州省委把民生放在执政的首要位置。生态民生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重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我们谈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时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原则,离开以人为本谈生态文明建设没有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本质上是一个民生问题。

生态民生是基于生存和发展理念基础上的生态与民生的结合,即是民生生计中的生态层面。生态民生的最根本要求是生存权和发展权,所以生态的本质就是民生问题。生态民生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关系问题。生态民生建设就是要从如何降低及消除经济发展所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并且还要通过环境保护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或者通过生态保护本身创造财富,改善民生,即既要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又要切实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促进民生改善。生态民生最终要构建的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经济崛起为核心,以全面发展为目的,人与人和谐共存,人与经济活动和谐共存,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社会状态。生态民生建设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对待自然或停止改造自然活动,而是要把自然放在与人类一样平等的地位,把发展与生态保护相联系,做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不误,实现经济、环境、民生共赢,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民生改善的统一。

二、生态移民的迫切性、重要性、必要性

贵州的大山深处还有不少群众收入还不高,生活水平还很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发现,民生问题是对人民群众的

44-4-

立场问题、感情问题、态度问题,是宗旨意识问题。改善民生、消除贫困的责任很大、任务很重,不敢有丝毫懈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让数百万农村贫困人口从穷困的沼泽中走出来,让已经脱贫的农民不再返贫,成为贵州加快发展的头等大事。

1、生态移民的迫切性

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扶贫开发是我省的“第一民生工程”,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进一步深化了对扶贫开发的认识,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1]的观念。进一步深化了对保护环境的认识,体现了胡锦涛总书记“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2]的思想。环境保护与人民生存发展同等重要。说明扶贫开发工作比其他民生工作更为重要,把扶贫开发摆在了重要的位置。改善民生将成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生态移民更是更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今年6月1日,贵州省副省长禄智明向中外记者介绍贵州省扶贫情况时说:“贵州省是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按2300元的国家新扶贫标准,目前还有贫困人口1149万人,占农村户籍人口33.4%,占全国贫困人口总量的9.4%。在全国明确的14个连片特困地区中,我省涉及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石漠化三个片区。三大片区在我省覆盖了80.3%的国土面积,涉及65个县,涵盖全省85.4%的贫困人口、87.6%的贫困乡镇、84.3%的贫困村、82.5%的民族乡镇”。报告中指

55-5-

出:“我省小康进程大体上落后全国8年,落后西部平均水平4年,是全国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所以说贵州省是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脱贫的时间紧,任务重。

从环境与发展的变化规律来看,民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重要的政治问题、文化问题、社会问题。越是发展滞后,民生问题就越是突出,改善民生的任务就越加迫切,就越要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环境领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是主要任务,在政治领域倡导科学发展,在经济领域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在社会领域倡导适度消费,在技术领域研发生态修复技术等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为此,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群众幸福而发展,把推动发展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全力创造为人民带来幸福的任务非常紧迫。

2、生态移民的重要性

生态移民工程是中央领导同志的嘱托。胡锦涛总书记多次赴贵州进行考察,为扶贫开发指明方向,并亲自倡导建立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201*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贵州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西部和欠发达地区与全国缩小差距的象征,贵州是比较落后的地区之一,迅速发展起来,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今年3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温家宝指出:“必须充分认识贵州扶贫开发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只有努力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使他们尽快摆脱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有坚实的基础”。省长赵克志指出:“尽管我们

66-6-

的贫困面目前比较大,贫困人口在全国占的比重还比较高,但通过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我们对脱贫攻坚实现“两步走”的目标充满了信心”。

生态移民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可持续发展,是我党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要求我们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生态移民是一项社会发展事业,生态移民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移民的目的就是减轻环境的承载能力,为环境减负,环境得到发展。“减负等于加正”,移民也是发展,移居新的居住地,在“迁移”中可获取“加正”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人与生态的良性互动。为此,人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为获取经济发展的实际效益,就不能不把生态移民工作提到重要位置。

3、生态移民的必要性。

我省贫困地区人口的增长、经济发展给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林业发展还不适应贫困地区人群生存环境不断改善的要求。石漠化危害严重,自然灾害严重,基本农田因生态环境恶化而严重影响产量,草场严重退化,满足不了家畜的生活的需要。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贫困地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1)、石漠化的危害。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

77-7-

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石漠化是我国岩溶地区当前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我省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等级最齐、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贵州岩溶分布面积比重和石漠化面积比重均处于全国各省区之首。全省国土总面积17.62万平方公里,岩溶出露面积109084.58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1.92%。在岩溶地区,石漠化面积37597.36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34%,占岩溶面积的34.47%。在石漠化分布区,轻度石漠化面积22155.76平方公里,中度石漠化面积10868.95平方公里,强度石漠化面积3715.41平方公里,极强度石漠化面积857.24平方公里。全省石漠化面积大于300平方公里的县就有48个,居住着大部分贫困人口。石漠化问题是贵州省扶贫工作难点。

(2)地质灾害的危害。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之一,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我省地质地理条件特殊,地质环境脆弱,按照国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划分,我省均为地质灾害易发区,是全国地质灾害的重灾区之一,具有“全、重、多”的特点。201*年望谟“6.06”特大山洪灾泥石流灾害,全县受灾人口8万人,多个乡镇交通和通讯中断,粮田受损,紧急转移人口4.538万人;共造成人员因灾死亡21人,失踪31人。据不完全统计,此次洪灾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6.4亿元。201*年3月29日,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张克湘在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

88-8-

次会议上指出:“根据资料统计显示,“九五”期间全省共发生地质灾害2100起,死亡500人,伤1041人,成功预报2起,避免210人伤亡;“十五”期间共发生2147起,死亡287人,伤183人,成功预报47起,避免1922人伤亡。“十五”期间伤亡人数较“九五”期间下降了43%,成功避免伤亡上升了89%。我省是矿产资源大省,据201*年的资料统计,矿山开采活动已累计破坏土地6335.81公顷,但恢复治理土地面积仅为1404.97公顷,占破坏土地面积的22.17%;采矿活动已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510处,地裂缝424km2;造成的地质灾害隐患近201*处,8万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威胁。对人和财产构成威胁的隐患点6025处,65.02万人及115所学校4.52万师生受到威胁。201*年各类地质灾害214起,造成5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2825万元。”地质灾害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为此,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3)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报告指出:“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我省贫困主要表现为经济的贫穷和文化的贫乏、思想观念的陈旧。贵州省省委书记栗战书指出:“贵州“欠发达”特征仍然突出,区域贫困与深度贫困并存,贫困问题与民族地区发展问题并存,经济发展落后与公共服务欠缺并存,生态环境脆弱与人口素质偏低并存。全国每7个贫困农民中,贵州就占1个;在贵州,8个农民中就有1个是贫困人口。”【3】全省共有农村扶贫对象1149万人,位居全国首位。所以,摆脱贫困、加快发展,是贵州省面临的首要任务。

99-9-

要从根本上改变贵州贫困落后面貌,决非轻易,决非一日之功,需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如报告提出的我们要“持之以恒坚持抓十年、二十年”。所以,新时期贵州的发展,已成为事关全国政治稳定大局,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事关全国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大局,事关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大局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实施生态移民工程非常必要!

三、科学发展实现脱贫致富是必然

我省贫困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具备了起飞的条件,通过生态移民新路子,经过全省人民的努力,将深山中的35万户、150万农村贫困群众搬出来,集中安置在小城镇和产业园区,并解决他们的就业、社会保障等长远生计问题是发展的必然。

(1)我省扶贫开发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开发战略,专门制定了进一步支持我省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为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获国家批准实施,《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到国家层面,国家把我省列为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省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2020年)》将武陵山区和乌蒙山区列入重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加以扶持,涵盖了贵州65个县,为贯彻(国发〈201*〉2号)有关贵州创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的重大部署,国务院扶贫办与贵州省政府签署《推进贵州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建设合作协议》,标志着贵州省扶贫攻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贵州扶贫开发工作迎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

1010-10-

(2)具有后发优势、资源优势、比较优势。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后发是一种发展状态,但也是一种优势。因为后发,更能激发出奋起直追、赶超跨越的豪情斗志;因为后发,可以少走弯路、多走捷径,少交学费、多拿高分;因为后发,可以更大程度地挖掘潜力,释放出加速跨越的能量。因为后发,可以吸引外资和先进的技术供我们利用。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奋起实现后发赶超的事例,比比皆是。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在总结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1962年创立了后发优势理论,推进了美国的快速发展。韩国直到19世纪60年代仍处于贫困国家行列,在广泛吸收各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经济发展,迅速迈入发达国家行列,成功实现后发赶超。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现代国际化城市,仅用了30年时间。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是中国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也是一个移民开发脱贫致富的成功典范。10年前的红寺堡还是一片荒漠,有了好政策、加上人们的努力,改天换地,戈壁变绿洲,如今已成为宁夏中部干旱带上的明珠,20万移民在这里落地生根。

(3)有发展力量、有资金保障。全省上下干事创业、增比进位、创先争优的氛围空前浓厚,展示出无穷的发展力量。时不待我,事不待人,省政府今年已安排了12亿元,计划搬迁10万人。建立扶贫开发与社会建设专业人才培育机制。今年中央财政对我省一般性转移支付793.9亿元,专项转移支付620.2亿元,分别增长42.5%和51.1%。国家审批、核准我省重大项目103个,比上年增加30个。从今年起,贵州省将组织百家企业对100个山村进行对口扶贫,组

1111-11-

织和调动扶贫龙头企业积极参与扶贫攻坚,加快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优秀企业将获得优先安排贷款贴息资金和产业扶贫项目。

(4)有扶贫开发成功的经验。我省大力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经济起飞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牢固树立民生优先、民生为本的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和核心,解决了大量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今年6月1日,贵州省副省长禄智明向中外记者介绍贵州省扶贫情况时说:“据统计,201*年至201*年,累计投入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160.6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2.3万个,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年末的860万人,减少到201*年末的418万人,净减少贫困人口442万人(按201*年1274元扶贫标准),贫困发生率从27.6%下降到12.1%。”贵州农村居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收入有所增加,基础设施有所改善,社会事业有进步,农村基本结束了总体贫困的历史。但是,由于自然、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贵州贫困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扶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

四、生态移民人口向小城镇迁移是最佳抉择

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最根本的也要靠发展。发展小城镇是一个战略。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完成落后农业国向发达工业国跨越的必由之路。以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和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为表征,以产业结构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社会结构从农村社会构成向城镇社会构成、人类聚居场所从农村空间形态向城镇空间形态的

1212-12-

转化为本质的多元演进过程。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是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和加速器。通过近几年的城镇化发展,城镇的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有所增强,为生态移民奠定了基础。

1、生态脆弱区,不适宜人群居住。201*年《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指出,中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我国生态脆弱区大多位于生态过渡区和植被交错区,处于农牧、林牧、农林等复合交错带。生态脆弱区也称生态交错区,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交界过渡的区域。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发生退化,而且系统自我修复能力较弱。是目前生态问题突出、经济相对落后和人民生活贫困区。以贵州为中心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集中连片的喀斯特生态脆弱区,面积超过55万平方公里。生态脆弱区是中国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人地矛盾突出已经是生态脆弱区生态退化的根本原因。但要真正化解这些地区的人地矛盾,需劳动力外向转移及户籍改革给力,也就是需要实行人口迁移。201*年以来,生态移民日益为政府西部生态治理工作及国家扶贫工作所关注,迄今各地已经组织进行了大量生态移民,201*年以来累计已达数百万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生态移民不能“就近移民”,一定要移离贫困区及生态脆弱区。迁移到小城镇为最佳。

2、人口向小城镇迁移能够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

扶贫脱贫靠“三化”。正如报告所指,对于贵州而言,发展差距在“三

1313-13-

化”,出路和希望也在“三化”。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省扩大社会就业靠“三化”,城乡居民增收靠“三化”,壮大财政实力靠“三化”,缩小城乡差别靠“三化”,破解二元结构靠“三化”,从根本上扶贫脱贫也要靠“三化”。工业化是动力。既能解决就业问题,又能提高企业效益。通过工业化提升全省经济实力,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城镇化是载体。推进“三化”融合,城镇就是融合点。我省的城镇化率为3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6个百分点,远远低于日本韩国欧洲国家,具有大力发展、吸纳大量人口的空间。李国祥指出:“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直接消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带动10万元的建设投资。我国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促进发展最大的潜力也在城镇化,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将成为“十二五”城镇化进程的重头戏,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4]。”这充分说明了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通过城镇化孕育更多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在城镇就业生活,解决山区贫困人口脱贫和缩小城乡差别问题。在注重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的同时,尤其要注重发展特色小城镇,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现代化是基础,农业现代化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自然减少。生态移民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中,为城镇化提供劳动力资源,消耗着大量的工业品,促进工业的发展。有了农村农民农业的现代化,才会有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通过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支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

1414-14-

我们的发展,是坚持在发展中加快转型、在转型中加快发展,是在破解资源环境制约、保持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发展,是面对更加刚性的市场约束和环境约束、实现环境友好、生态和谐的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说:“我国的城镇化绝不走让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后进城沦为贫民、城市出现大量贫民窟的道路。”[5]加大实行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进城落户的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城市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的同时,还要让他们在一定时期内仍然保留农村原有的承包地、宅基地、林地、集体经济资产分红等基本权益。社会保障是国家实现公平的一种必要手段和重要方面,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也是衡量执政能力的重要尺度。从实际出发,规划,选择若干个小城镇重点扶持,破解二元户籍制度。制定科学的搬迁补偿标准体系,把“补助”变成“补偿”,实施生态移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总之,生态移民是一项伟大而系统的惠民工程,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精神和国家深入推进我省三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与扶贫攻坚机遇,全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做到保护环境,做到解决生存问题。围绕产业发展抓帮扶。围绕城镇化建设抓帮扶。全省人民携手攻坚、共战贫困、造福人民,一定会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谱写出一曲人类战胜贫困、共享文明的辉煌赞歌!生态移民目标将能够一定如期实现!

1515-15-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观》,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10页。

[2]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54页。

[3]参见《专访栗战书,扶贫攻坚----贵州的“第一民生工程”》载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站,201*年12月2日,贵州日报。

[4]参见《展望“十二五”:我国农民将得到哪些新的实惠》[DB/OL],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

[5]参见《来城镇化之路日渐清晰我国需蓄力城镇化》[DB/OL]载城市规划与交通网201*年5月26日。

作者介绍:潘永佩,男,中共兴仁县委党校办公室主任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罗场乡生态移民搬迁基本情况》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罗场乡生态移民搬迁基本情况: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点击查看更多: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罗场乡生态移民搬迁基本情况》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70547.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