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四关爱活动方案总结
201*年会昌实验学校开展“关爱残疾人”
活动方案
进一步形成关爱残疾人教育事业的良好氛围,按照市教育局相关通知要求,我校决定开展“关爱帮扶贫困残疾学生”教育活动,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美德,进一步加强对我校对贫困残疾学生的帮扶工作,实现“不让一个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失学,不让一个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落伍,不让一个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掉队”的教育目标,为贫困生提供物质上、精神上援助,使他们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去求学机会。通过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大力支持和学困生自己的努力,促进学困生健康成长,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组织结构:刘旭东刘冬春黄悠有张会明学校中层干部
部分学校团员、志愿者部分教师、学生
三、工作措施
1、强化宣传,提高认识
围绕“关爱帮扶贫困残疾学生”这一主题,开展“三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国旗下讲话”主题宣传活动,办一期黑板报,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号召学生在不增加家庭负担和自愿的前提下,节约自己的零花钱,向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献爱心,教育学生学会关爱,学会帮扶。
2、加强领导,强力推进
为加强对对贫困残疾学生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特成立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郑兴高校长任组长,刘宗兵、鲁永贵任副组长,其余中层干部为组员,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贫困残疾学生帮扶的规划、协调和总体部署。
四、帮扶方式
1、由全体教师与贫困残疾学生结对帮扶,每人扶助一名贫困生;2、以班级为单位与贫困残疾学生结对帮扶,每班扶助一名学困
生;
五、帮扶内容1、思想上解惑
鉴于贫困生的家庭特殊,他们往往缺少完整家庭的关爱,因而资助方要从情感上贴近他们,学习上关心他们,生活上帮助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许多学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自立自强;激发他们的进取心,真正体会到多一份努力,就会多一份收获的道理;帮扶者平时要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或弟妹一样看待,平时多与班主任、任课老师联系,经常找帮扶对象谈心。2、生活上资助
学困生平时的生活费用都很低,往往不能满足他们最低的生活需要,因而扶助方要适当的资助,每学期开学都要给贫困生购买学习用品及课外读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使他们安心地投入学习。3、学习上帮助提高
一部分贫困生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往往成绩不如人意。而贫困生要在真正改变现状,提高成绩,为未来人生打好底色,就必须培养他们自己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在未来社会立足,有所建树,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党员要发挥“先锋岗”作用,要从学习上去帮助,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们学好功课,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习。
201*年会昌实验学校开展“关爱残疾人”
活动总结
过去的半年,学校在残联和站前社区的正确领导、关心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了上半年度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1、组织就业培训工作,使残疾人平等就业。我校组织县残
联,为残疾人组织就业培训,为残疾人就业、改善残疾人生活,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残疾人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为社会尽自己的力量。各企业招聘残疾人就业,帮助弱势群体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也体现了社会对残
疾人的关心和尊重。
2、细致认真,做好调查登记。通过调查模底核实,严格审核认定程序,为本社区残疾人做好残疾人代步车燃油补贴发放工作。将我社区4名重度残疾人纳入“阳光家园”居家托养计划,并为他们发放“阳光家园计划”托养补助金。入户以问卷的形式,做好残疾
人生活满意度指数调查工作,通过此次调
查切实了解社区残疾人的生活现状,掌握残疾人生活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为在今后做好残疾人工作、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提供第一手资料。
3、开展慰问救助,给残疾人关爱。在节假日、助残日期间,对我社区生活困难残疾人开展慰问活动,为他们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残疾人困难家庭中,
关心、帮助残疾人。发放201*年度扶残助残助学金。
4、动员社会力量,真情帮扶残疾人。在残疾人文化周活动周期间,我校和县
残联,助残志愿者,对本社区的生活困难残疾人献爱心,送去生活必须品并为他们做为所能及的家务清洁工作,为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残疾人献一份爱心,办一件好事;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努力增强了人们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扩展阅读:四关爱活动方案总结
201*年度实验学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
公益活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特制定本计划。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1、分班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2、千方百计使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3、留守儿童家长家教知识普及率达95%。4、真情关爱留守儿童,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
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1、成立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学校成立由校长、主任和班主任组成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学校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少先队等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加强上下联系和沟通,做到相互配合和协作,切实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
2、建立留守档案
各班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电话号码:0797563201*3、确保“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4、开展帮扶活动
学校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实行“一对一”帮助机制,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有一位老师和一名优秀的学生来共同帮助;积极开展“留守儿童手牵手”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班主任每期开学的时候制定出本班“留守儿童”的帮扶计划,平时作好记录、期末写好总结,让他们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让他们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定期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进行亲情交流。5、建立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
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积极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积极探索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导留守学生走过人生发展时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资源,积极开通亲情专用电话或电子信箱开设知心信箱,开设心灵驿站,建立沟通心灵的绿色通道,给学生以心理咨询和辅导。学校应指定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学生喜爱的教师负责落实相关任务;同时注意方法,给学生创造平等和谐的心灵交流环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人间亲情,切实提高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着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开展磨砺教育的研究试点,着重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要定期举行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欢乐和睦、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二)构建全社会的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
学校要向留守儿童的家长公布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增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联系。利用电话、家访等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儿童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儿童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师要及时与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还要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定期联系,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共同关注儿童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生理状况,引导鼓励儿童努力学习,自爱自强,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加强委托监护人的教育培训。
学校要办好家长学校,着力提高委托监护人对自身责任的认识,加强委托监护人在受托期间,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学校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育人阵地和育人功能,通过举行培训班、召开座谈会、汇报会等途径,加强对儿童或其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向他们传授科学的育人观和教育方法,使之提高文化水平,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提升育人水平。
(三)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1、加强学校寄宿制的建设与管理。
通过广泛宣传,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动员留守儿童寄宿,抓好寄宿生的晚辅导、住宿、就餐等日常工作,让寄宿生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学校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要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按政策纳入“两免一补”计划,通过免收杂费、书本费,提供生活补助等方式,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3、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集中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和查处力度。引导留守儿童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学会自立,独处时能够自律,成长中力求自强,防范不良行为,快乐健康成长。4、建立研讨、交流制度。
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定期举行论坛,交流经验,研究工作,探索新路,采取措施,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巩固成果,增强实效,不断提高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水平,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四、领导组组长:张政
副组长:刘冬春刘冬春黄悠有金凤学校中层干部部成员:学校全体教师学生干部志愿者五、本学期工作行事历(二)月份:3月
1、召开“留守儿童家庭茶话会”。
2、收集开展“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三)月份:4月
1、制定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2、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学习研究方案,布本学期工作。3、开展“我给留守儿童家长发条短信”活动。(四)月份:5月1、集体理论学习。
2、组织课题组成员和留守儿童到“卧龙”水库野炊。3、收集留守儿童在此次活动中的体会文章。(五)月份:8月
1、集体理论学习。并商讨本月开展的活动2、留守儿童存在的困难、困苦、困惑大调查。(六)月份:9月
1、交流“留守儿童”个案分析
2、检查并公布课题组成员学习心得和论文的上传情况。(七)月份10月
1、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学期考核。
2、收集留守儿童对我们开展此项课题的建议和意见。
201*年上学期度实验学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
公益活动工作总结
我校根据会昌县教育局创建“留守儿童关爱之家”标准,创造性开展工作,设立关爱留守学生办公室,具体负责留守学生日常生活、学习、行为习惯等工作。建立了值班监控室、家长接待室、综合活动室、视频聊天室、心理咨询室、电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等,设“亲情电话”,推行“留守学生结对帮扶”制,开展“三静”“三无”活动,实行留守关爱“三常、四重、六掌握”精细化管理,实施“六六五五四一”留守关爱工程,加强“爱心工程”监督员队伍建设,为留守学生铺设生活、学习、心理健康绿色通道,构建维护留守学生权益平台,关注留守学生全面发展,真心实意地为留守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使留守学生真切感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关爱。
一、我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举措(一)成立组织,健全领导负责制。
在县党委政府县、教育局和各级关工委领导的关怀指导下,我校高度重视此项作,成立了以张政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黄悠有副组长,中层班子及全体班主任为成员的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署目标责任书,设立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的办公室,由专人负责落实。建立了“留守学生”管理的长效机制,实行校长、教师、监护人、关工组长四轮驱动,构建并着力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留守儿童”教育网络。真正达到孩子的学习有人教、生活有人管、思想教育有人抓的目的。
(二)真情关爱“三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任课教师根据留守学生学习上的实际情况,制定帮扶计划,明确帮扶的时间、内容。学校对任课教师的帮扶效果采取不定时抽查,定期检查和考核。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在教师中开展敬业精神和师德师风培训,增强教师的同情心、关爱心。教师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对留守学生做到“四多”,即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拉一把,多处一会,精心指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在值班的时候要求值班教师做到多和这些孩子们在一起,做到抬腿就到留守学生宿舍,睁眼就看到留守学生食宿情况,冬天帮盖被,夏天帮驱蚊,时刻把他们挂在心中。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为了让这些孩子享受到更多的关爱,让他们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成立“十个兴趣小组”,班队会上给留守学生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学生位于最前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我校在周一至周五
的下午课外活动,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
(三)加强与乡政府、村组配合,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沟通。
学校近年来,注重和施教区干群搞好关心,每年定期与村组进行沟通,建立了鱼水般的融洽关系。我校与村组沟通,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关爱工作。
(四)构建全社会的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学校安装亲情电话,免费向留守学生开通,留守学生可以随时与家长通电话联系,让“留守儿童”经常能听到家长的声音,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与呵护。我们也倡导“留守学生”家长回家以后,及时到学校与教师、子女面谈交心。在面谈交心时,班主任教师把该生的思想情况、性格变化及时地告诉该生父母,并积极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从而使孩子、父母都能安心地工作。对于其中悲观厌学的、面临辍学的“留守儿童”,我们告诉家长怎样耐心开导子女,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2、加强委托监护人的教育培训。
学校从三个层面和途径对委托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培训,加强他们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家庭教育的能力、水平。
(1)家访。学校制定家访工作制度,教师每月必须家访三到五名学生,每周必须到留守儿童临时住所和委托监护人进行沟通,通过家访,提高委托监护人的责任意识。
(2)家长会。通过每学期的家长会,年级主任、班主任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系统培训,提高委托监护人的家长意识。
(3)家长学校。我校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家长学校的建设工作,并把家长学校建设列入学校总体建设规划,把家长学校作为第二个宣教阵地。通过家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地培训了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
(四)加强与乡政府、村组配合,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沟通。
学校近年来,注重和施教区干群搞好关心,每年定期与村组进行沟通,建立了鱼水般的融洽关系。我校与村组沟通,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关爱工作。(五)明确职责,形成制度(五个制度)1、教职工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
我校每位教师与10多名留守学生结成爱心帮扶对子,承担其“爱心妈妈”或“亲情爸爸”,从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给予帮扶,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的困难进行及时解决,并定期(每周至少一次)聊天谈心。
2、教师、优秀学生与留守儿童的结缘制度。(1)每星期任课教师、班主任至少一次深入的谈话沟通。
(2)心理咨询室的建立。学校投入一定资金,给心理咨询室配备了办公设备、电脑、书籍等,尽量布温馨如家。
(3)优秀学生与留守学生结对帮扶,让他们成为知心朋友。
3、建立关爱留守学生的应急制度。应急预案三步走:(1)留守儿童在校遇到突发事件,值班领导、年级主任、班主任、将采取救助措施,及时处理。(2)第一时间与外出家长联系。
(3)向县教育局和地方政府(大路乡政府)汇报。4、建立了“爱心妈妈(爸爸)”值日制。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安排一名富有爱心和教育经验的教师值守“留守儿童之家”,利用课余时间为“留守儿童”解决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所存在的疑惑和困难。
5、.建立健全检查考核制。
学校把留守学生的教育列入学校的教育发展重要课题,并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有具体体现。学校还将其列为对教师、班主任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签订管理责任状,纳入绩效考核。因工作不力造成失职,对留守儿童关爱不够,被学校测评为不满意的,将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情节恶劣并造成不良影响的,提请县教育局人事科处理,是党员干部的,提请乡组织部处理。
(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增设特色教育,丰富课
余生活。
(1)针对我校初中生的特点,我校成立以各班主任为骨干的“留守儿童”生活指导教师,指导帮助他们如何面对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让他们认识到“成长快乐”;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学校积极开展校园元旦联欢会、安全知识讲座、读书演讲比赛、清明节扫墓、书画作品展、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活动,
(3)各班级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班会,陶冶学生情操,多角度全方位地保证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第六,开设自主学习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每星期二、四的下午第三节课,以年级组为中心开展自主学习。在“学习超市”里,自主选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及其计算机、写作、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手工制作、篮球、田径、乒乓球等学科,成立了十五个兴趣小组。
(十)以养成教育为特色,实行“三静三无”管理,促成良好习惯的养成。
我校把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针对寄宿生每天的活动,实行“三静三无”管理。“三静”即午休时间,静园(校园宁静,无活动);静班(班级安静,无声音);静室(寝室寂静,无学生)“三无”即地面无纸片,班级无流失,生活区无声音。重点抓了“三个习惯”(礼仪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平时提倡“三轻”(说话轻、走路轻、摆放物品轻)和“三个随手”(就餐后随手擦净餐桌、用水后随手关水龙头、生活中随手捡拾垃圾),按照“七个一条线”(被子、脸盆、毛巾、茶缸、牙刷、水瓶、鞋子摆放一条线)的军事化管理要求,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实践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关注留守儿童工作,是为民之策、爱民之举、利民之为,作为一所农村初中,如何采取更多种形式让“留守孩子”得到相应的教育、管理与关爱,我们感到任重而道远,我们会积极摸索留守儿童的教育思路和方法,营造快乐成长天地。关爱留守学生,还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工作,我们将逐步形成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的长效机制,让她真正
成为大路中学全体教职工实践的自觉行动,努力营造促进民生推动民和的大路中学新天地。
201*年度实验学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
公益活动工作总结
会昌实验学校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实施“留守学生关爱工程”,加强了对留守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使留守学生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现将201*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学校十分重视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支部书记为副组长,中层干部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讨论我校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制定相关的措施,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确保留守学生留得下、学得好、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1、建立留守学生个人档案与成长记录袋制度。
通过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学生的具体人数和基本情况,建立留守学生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对留守学生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变更相关内容,每学年末做好留守学生管理的交接工作。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班主任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家长。
2、建立“代管家长”队伍,推行“代管家长”制度。
建立起由班主任、科任教师和生活指导教师组成的代管家长队伍,负责对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包括生理、心理教育的管理和引导。学校通过工会,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到代管家长队伍中去,承担留守学生的监护职责,做留守学生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代管家长做到“四管”(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和“四
掌握”(掌握家庭情况、掌握思想表现、掌握学业成绩、掌握日常行为),当好“五员”(思想品德辅导员、情感交流沟通员、日常行为监护员、生活起居管理员、健康成长指导员),让留守学生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三个一”,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每个月与家长通一次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2、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学生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学生亲情的缺失;3、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等;4、开展“结对子”帮扶,安排班队干部、、优秀学生以及“留守学生”邻居与其“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帮助;4、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3、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为及时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建立“家校”定期联系制度,代管家长每月进行一次家访,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还鼓励教师多走访“留守学生”家庭,经常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学习辅导,指导家长或亲属如何关心孩子。对“留守学生”家庭
做到“五必访”,即情绪不好必访,身体不佳必访,成绩下降必访,迟到早退必访,与同学争吵必访,通过家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知识引导孩子,用爱心温暖孩子。三、开展各项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1、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形式,为留守学生选配了在职教师与他们结成对子,在生活上给予帮助,进行心理辅导,让留守学生倾诉心中的苦闷,帮助他们排解烦恼,恢复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实行全程跟
踪教育。同时选配优秀学生和班队干部与留守学生开展生活学习互帮互助活动,让他们成为知心朋友,在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在品德行为上互相促进,在心灵思想上互相交流,许多学生邀请留守学生到家里做客或共度周末,感受家庭的温馨。
2、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学校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并侧重于“留守学生”开展一些切实有效的活动:举办“关爱留守学生见真情”主题班会,开展“为留守学生献爱心”募捐活动,举行“我是家里的小主人”演讲比赛等。每学期召集全校的留守学生开展一至二次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增强他们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节假日期间,组织留守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在学校设亲情电话,定期让留守学生与家长通话交流感情;学校在“留守学生之家”开设了心理咨询热线,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平台,专门配备了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确保不因家庭贫困而让一个留守学生失学。
四、加强社会教育与学校、家庭构建教育网络体系。我们认为,教育工作绝对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的工作,它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协调配合。为了优化“留守学生”教育环境,我校坚持以社区教育活动为支撑点,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联成一网络,形成教育合力,从而实现教育的最优化,我校首先做好家长的教育帮扶工作,经常利用家长会、家长委员会、集中家访日、学校开放日等活动形式,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技巧,真正有效地履行家长的监护义务。其次尽力净化校园周边环境,近年来,我校与城郊派出所,“110”报警中心及治安室建立
了“警、校联动机制”、“青少年维权岗”,对外强化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对内经常邀请相关人员到校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这些工作的开展,使学校的教风建设再上新台阶,学生学习风气日渐浓厚,学生违规违纪现象得到了根本抑制,“留守学生”更是受益匪浅,学科竞赛、体育比赛、升学考试捷报频传,收到实效。
五、建设留守学生之家活动室。
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留守学生之活动室,配备了电视、电脑、亲情电话、活动器材、图书等设施设备。张贴了留守学生之家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家”的基本情况,使活动室充满活力,为留守学生提供了交流活动的场所,使学生感到了“家”的温馨与和谐。
总之,关于“留守学生”的教育,我校虽然做了大量工作,获得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我们也感到举步维艰,单靠学校的努力,缺少大环境的支持,“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将愈来愈难,现就我们感受较深的几个问题提出与各位教育同仁商讨:
1、由于“留守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校和教师对他们的教育帮助、关爱显得力不从心,学校和教师无法替代也替代不了家长和社会去履行本应由家长和社会承担的教育责任。
2、家庭教育观念错误,有的甚至与学校教育相悖,家长素质亟待提高,有的家长对子女要么溺爱,要么高压,要么放任,要么简单粗暴,给学校教育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3、社会不良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使学校教育大打折扣,赌博风气的漫延,单亲家庭的增多,拜金主义的盛行,校园周边环境的混乱,暴力游戏、色情网吧等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极坏的影响,使学校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四关爱活动方案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四关爱活动方案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