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共同体活动总结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共同体活动总结
九年级十一班刘俊生
从暑假至今,学生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共同体经历了三个较长的假期,分别是暑假、中秋节和国庆节,共同体活动本着“服务他人,快乐自己;锻炼素质,提高能力”的原则,充分发挥共同体小组的集体优势,互相协作,整合资源,区域合作,将共同体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取得了较大成就,实现了组建共同体活动的初衷和愿望。当然,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为更好的贯彻落实共同体的社会服务和实践职能,特作本总结如下:
一、共同体活动的基本情况
九年级十一班共有学生53人,分布全县甚至潍坊市49个村庄或小区。班级内共同体的组建是以本班相近村庄的同学为小组的构成成员,可外延到邻近村庄的其他班级或年级的同学,这样共组建19个共同体小组,涉及学生近200人。各个小组的活动开展情况良好,在假期中组长充分发挥协调、组织职责,做到有计划、有安排。各共同体成员积极响应,状态积极向上。有的小组到村庄的主干道上打扫卫生,如刘焕佳同学所带领的朱刘街道共同体;有的小组帮信用社工作人员擦玻璃,如高哲同学带领的朱汉村共同体;有的小组主动帮村中老弱人家收玉米,如张艳春同学带领的王疃共同体,等等,整体开展情况良好。
对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材料整理还有待于进一步指导和加强。有的学生做的多,想的少,写的就更少,没有感悟;有的学生
只注重行动不注重积累,更没有共同体内的交流和讨论。这一部分做的较好的学生有牟文静、于心一、王玉梅、林勇、郭迪、王文凤等一小部分学生,还需要进一步规范。
二、存在的问题
1.有的共同体成员太少,甚至只有2名学生,难以发挥集体智慧,不利于活动的开展。
2.有的成员将共同体的活动仅仅局限于打扫卫生这一范畴的浅层认识,视野、思路不开阔。
3.共同体内部的交流、讨论、总结、感悟明显滞后于开展的活动本身,降低了共同体活动的效果,在效率上打了折扣。
三、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1.既然是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共同体,那其成员的构成就应打破本班学生这一极小框架的束缚,应以本班学生为主导,吸纳其他班级、年级甚至其他学校的学生参与进来,还可以让有意向的学生家庭成员参与其中,壮大共同体队伍的力量,使共同体的建设和成长扎根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发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集体智慧,真正做到“互帮互助,共同提高,服务他人,快乐自己”的活动目的。
2.深层次认识“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共同体”的职能,比如加强对科普知识的宣传,“节水、节电小常识”“文明、礼仪十规范”“五好家庭的评选标准”“玉米生长期间何时浇水更有利”等科学性知识宣传的实践活动。这里所讲的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其具体开展的活动还要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而不仅仅是
停留在打扫卫生、倒垃圾这一简单层面上。
3.重视活动后的总结、交流环节
凡事争则明,不争则暗。只有更好的总结、交流、讨论,才能去伪存真,才能深化认识,才能为后绪的活动提供清晰的思路和方向,才能促进共同体活动更好更健康的发展,最终的受益者,还是活动的参与者者。
期待昌乐外国语学校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共同体的活动和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扩展阅读:浅谈小学生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设计与实施
浅谈小学生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设计与实施
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四小
教师:庄重指导:郭建京日期:201*年11月
摘要:本文从小学生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实施原
则、活动设计及组织程序等几方面对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具体案例加以了说明。
关键词: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它与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共同构成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理念(一)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空间。
学校不等同于教育,听课不等同于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目的就在于把学生的发展置于比课堂、比学校生活更广大的社会背景中,把学生的学习场所从学校拓展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使课堂知识学习和社会体验学习结合起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健康充实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走入社会生活,获得生存体验。
学生需要认知为主的学习,也需要体验为主的学习。有效实施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关键,是让学生自主而创造性地走入社会,参与实践活动并由此获得深刻的生存体验,加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资源,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充实、更有趣、更有意义和富有创造性。
二、实施的基本原则(一)亲历性原则。
教师应利用各种物质条件、精神条件,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现实的情境,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拓宽学生的空间,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去亲自接触和感知各种人和事,使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实际操作与活动来获得探究问题、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自主性原则。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使其享受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悦、服务的充实,获得并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受。
(三)协同性原则。
由于本课程的开放性、跨学科性、主题性等特点,课程的实践既要求学校各科教师共同协作,又要求学校教师与社会各界人员(如家长、社会有关机构的工作人员等)相互配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协同完成教学任务。
(四)整合性原则。
教师要注重帮助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
(一)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应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既注重学生的实践与体验)进行设计,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特别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活动设计应考虑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走出课堂、参与和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学习与发展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实际锻炼。
(三)活动设计应围绕主题整合各科知识,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经验。(四)设计出的活动应力求生动活泼、丰富多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活动的兴趣。
(五)活动设计应考虑课程资源的特点、学校师资、设备、场所及当地社区的其他条件,要充分利用或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
四、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的一般程序
(一)提前准备。全面考察、了解活动所需要的人力、物力等条件,确定参观、访问、服务、实践等活动的对象、时间和地点,与参观、访问的对象(人或机构)取得联系,共同商议活动如何进行。
(二)拟定方案。由师生及其他有关人员共同拟定实施方案或计划。方案内容包括:主题、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具体步骤、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必要的活动设备以及活动的评价形式等。
(三)实施活动。师生共同进行实践活动,教师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及时了解学生活动的进展情况,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还要注意与家庭、社区保持密切联系,活动如果没有家长、社区的大力支持,是很难取得预期成效的。
(四)交流总结。学生把自己或小组在活动中的收获汇集、整理成各种形式的成果,并通过多种方式表达、交流和评价。教师则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及时准确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案例
本人自201*年起就与劲松街道团工委一起密切合作,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3。15”进学校、创做社区公益标志、老少同乐,共度中秋佳节、清除都市“牛皮癣”、老少清明忆英雄、“5。12”护士节献爱心等,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应(我们所组织的活动曾多次被媒体报道)。
下面我就以《清除都市“牛皮癣”》这一活动,结合以上的基本理念、实施原则、活动的设计及程序等,具体谈谈自己的做法:
清除“都市牛皮癣”活动案例
活动背景:
一段时期以来,非法小广告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泛滥成灾,被人们形容为“都市牛皮癣”。它的存在既破坏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又有损于北京作为世界大都市的城市形象,人们非常憎恨它。小广告之所以被称为“都市牛皮癣”,就在于它的顽固:一方面,难以找到理想的清楚方法。不仅水洗难以清除,即使用去污粉、洗涤剂乃至刀刮的方法,依然会留下顽固、难看的黑斑。另一方面,在于它的屡禁不止。尽管人们想了很多方法清除小广告,可是很快就有新的小广告出现。
此时,我学区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正在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教育资源开发的研究,我们决定以此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口,整合社区资源开展一系列的清除“都市牛皮癣”的主题实践活动。活动目的:
一、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关心市容市貌、维护社区环境的公民意识;通过参与
社会公益劳动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在与“非法小广告”的不懈斗争中锻炼学生的耐心与毅力;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的责任感。二、通过调查、实验、对比、实地清除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组织、策划能力,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表达能力和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使学生体会到美化环境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并能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
起为美化环境做贡献。活动特色:
本次系列实践活动综合了自然、数学、品德、劳动、社会等课程的内容,将多学科融合在了一起;整合了任课教师、少先队、劲松街道办事处团工委、社区辅导员的指导和组织力量,形成了教育合力;从课前的实地调查,到课堂上的实验研究,再到课下的亲自实践,撰写体验日记,在学校的广播、电视中宣传,拓展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开发了新的社区教育基地,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整合在一起。活动包含了调查、实验、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社会实践、出墙报、写日记、办展览、做广播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教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1、热点问题、课堂教学、社区教育基地的实践、校内宣传等资源的整合;2、参加此次活动的人员有:
活动策划:劲松四小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庄重
劲松街道团工委:张卫红主任劲松四小德育处:罗利君主任“癣克星”的发明人:阎连生经理活动参与者:劲松四小学生、教师、家长、社区居民活动报道者:北京晚报、劳动午报等。活动过程:
1.紧跟热点,构思方案
近些年,非法小广告在我市的大街小巷逐渐泛滥成灾,并有越演越烈的趋势。201*年暑期结束后不久,市政府号召全体市民开展了擦亮北京城,清除小广告的环保行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契机!如果能带领学生、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这样的社会公益活动,教育效果肯定要比在课堂上说那些大道理强多了。可是作为一名普通的科任教师,我们目前还缺乏组织学生参与校外实践活动的各种保障,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力量独立组织和实施这样大型的社会公益活动。于是我想到了整合其他教育资源,利用其他教育力量。恰巧劲松街道团工委张卫红主任找到学校,她们打算开展一次“小手拉大手美化社区”的活动,主要就是联合学校、家长、社区居民以及小广告清除材料“癣克星”的发明人、晚报媒体等一起清除劲松社区的小广告,而她们的苦衷是拥有可供清除小广告的社区基地而缺少参加的人员。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通过协商,双方(学校与街道办事处)决定共同开展这次活动。学校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互相弥补了对方的缺憾,从而达到了双赢的目的,这正是我们学区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思路优势的良好体现。2.开展调查,课堂实验
学生利用假日小队活动的时间对劲松地区小广告张贴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进行了汇报。通过调查同学们认为:经过一段时期的治理整顿后,非法小广告泛滥的情况有所改观(我们与城管队员提供的最早期小广告的张贴情况做了对比),但要彻底杜绝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同学们意识到清除小广告是一场艰苦的、长期的“斗争”;面对摆在眼前的数字同学们的反应是惊讶,而更多的同学则是愤怒与指责。在随后的课堂活动中,同学们为了找到清除小广告的最佳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并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在最后的汇报中,大多数学生发现“癣克星”这一专业清除材料的效果是最好的;我们把“癣克星”的发明人也请到了课堂,他就像活的教材一样为同学们树立学好文化服务于社会的榜样,不少同学纷纷表示长大以后要像他那样做一个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的人。3.参加实践,服务社区在一个周六的上午,我校部分师生参加了由北京晚报发起的、劲松街道团工委与学校共同组织的“擦亮北京、擦亮社区”的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劲松街道把劲松西口过街天桥命名为劲松四小的红领巾环保桥,同时这也意味着我校第一个社区教育基地由此诞生。在随后的活动中,广大同学与家长、教师、社区居民一起用“癣克星”把过街天桥擦得干干净净,恢复了它的本来面目,为劲松地区、为首都北京的环境美化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4.交流反馈,加大宣传
回到学校后,同学们纷纷撰写了体验日记并送交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及校电视台进行了播报;各班同学还以此次活动为主线,召开了主题中队会,制作了手抄报、电脑小报、展板等宣传材料。在学校的支持下,全校师生利用校会的时间,集体观看了各班的展板,并做了评比;就这样,新一轮的环保教育活动在我校生机勃勃的开展了起来。5、活动延伸,不断深入
在此次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京城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在天安门广场以及其他重要公共场所遭到口香糖污迹污染的问消息。我校的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又投身到这一问题的调查、实验、研究当中了,而学校也正在积极和街道、社区等部门进行联系、策划这一主题的活动,我们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将会更加蓬勃地开展下去。
活动体会:
同学们在此次活动中不仅接受了环保教育,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调查分析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公民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以前,我很难想象自己这样的一个科任教师能成为这样一次大型活动的策划和实施者,当然,这依赖着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帮助。在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一个现代教师,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不能仅仅注意发挥自身有限的教育功能。我们周围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其实很多,如果把它们利用起来,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如果我们不去利用,就是一种严重的浪费。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9.11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共同体活动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9.11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共同体活动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