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三年新医改取得阶段性成果舆情综述

三年新医改取得阶段性成果舆情综述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2:06:51 | 移动端:三年新医改取得阶段性成果舆情综述

三年新医改取得阶段性成果舆情综述

三年新医改取得阶段性成果舆情综述

来源:中国改革报

近期,由国务院医改办公室起草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总结报告》已经完成并上报国务院,社会各界给予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中央各主要媒体也进行了集中报道。

据不完全统计,百度搜索相关新闻报道累计超过104万条。其中,《人民日报》、新华社等连续播发多篇通稿,报道强度空前;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出新闻《三年新医改惠民13亿人》,时长3分35秒,为历次《新闻联播》节目播发医改新闻时长之最。此外,众多国内外研究机构、专家学者、评论员和网民在各类报刊、网站、博客等媒体上发表了相关评论,对三年医改取得的成就给予积极评价。

国际舆论认为,中国医改涉及世界最多人口,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社会工程,中国医改的成功不仅对本国城乡居民健康保障有利,对世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也是一个巨大贡献。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在比较中美两国医改时认为,美国医改只是改医疗保障制度,没有改医疗服务体制,在推进中阻力很大;而中国利用自身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正在进行一场全面系统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速度很快,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充分肯定新一轮医改的进展成效

全民基本医保初步建立,为城乡居民“病有所医”提供制度保障。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表示,现今的全球共识是寻找一个实现全民医疗覆盖的可靠途径。中国努力创建一个全民医保系统以实现全民医疗覆盖,这能为所有中等收入国家提供宝贵的经验。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医疗健康保险负责人认为,全世界都在关注中美两国的医改,中国医改在短时间内织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健康保障网,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吴明江认为,实现全民医保,保障了群众的看病就医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发展,这是了不起的结构性变化,取得的成绩足以令世界瞩目。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马进认为,中国新医改在几年时间内建立起全民医保体系,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到。这种制度上的创新,也充分表明我国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制度优越性。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初步建立,结束基层“以药补医”历史。新华网指出,基层医改前,药商天天到卫生院卖药,甚至比医生工作还积极,医生收受回扣、拿提成和商业贿赂成为潜规则。现在,卫生院的药品直接从网上采购,杜绝了药商卖药环节,药商不见了,医生安心看病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李玲教授认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契机,撬动综合改革并建立起新的运行机制,破除了旧的“以药补医”机制,这是一个系统的创新,是三年医改最大的亮点。世界银行卫生经济专家张硕认为,基层筹资机制有了很大转变,由“以药补医”转向以政府筹资为主,是重大突破。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孟庆跃评价,基层医改实现了卫生体系的两大根本性转变:筹资机制从以药补医转为多方筹资,功能从重医轻防转为以预防为主。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原副部长佘靖表示,从全国政协对基层医改的集中考察调研结果来看,基层“以药补医”的历史结束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姚岚教授认为,政府不断加大投入,整合各种资源,同时实行竞争性的用人制度,使得医疗服务回归公益性的本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束了几十年“以药补医”的历史,开始转轨到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新机制,群众用药负担明显减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加拿大联邦卫生部副部长叶芝认为,中国从保障基本入手,从基层薄弱环节改起,着力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引起世界关注,特别是在推进基层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做法值得加拿大学习和借鉴。《人民日报》报道,三年医改,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投入和建设,实现协调运转。《光明日报》指出,改革这三年,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条件改善最明显的时期。经过三年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软硬件”都得到明显加强,在国家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软肋”状况初步改变,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和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不足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基层的“网底”功能开始显现。搜狐网报道,通过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和偏远地区医疗服务设施落后、服务能力薄弱的状况显著改变。中央电视台《朝闻快评》认为,基层医改从“全覆盖”扎实起步,三年医改给基层带来四个变化:基层医疗服务方式实现深层转变;从注重治疗向医疗预防保健六位一体转变;从与大医院无序竞争向分级诊疗、分工合作转变;从主要提供专科服务向提供全科诊疗转变,从坐堂行医向更多地上门服务转变。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让百姓远离疾病。《望新闻周刊》评论文章指出,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既定方针,中国新一轮医改的三年考卷成果显著,尤其在保证农村居民等这些社会最基层群体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上,中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源,有效地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覆盖率,保证了其公平性,将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这一目标向前大大推进一步,所取得的进展得到国内国际的一致认可。《光明日报》报道,三年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针对重大疾病和重点人群健康问题制定和实施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累计覆盖近2亿人,对保障群众不生病、少生病发挥了积极效应。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饶克勤认为,从三年医改实践结果来看,在政府投入到位的情况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基层的实施效果非常明显,尤其是农民得到的实惠更多。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有序推进,积累了有益经验。新华社报道,三年来,17个国家试点城市、37个省级试点城市、超过201*家公立医院开展改革试点,各地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医疗服务,同时全面推行便民惠民措施,所有三级医院和82%的二级医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49.2%的公立医院的2.5万个临床科室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望新闻周刊》报道,各地不断推出解决城市公立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具体措施,比如预约挂号、优化服务流程、建立分级医疗制度、按病种付费等,这些措施重在加强医院的内部管理,客观上也形成了对大医院运行机制改革的倒逼机制。

聚焦基层群众得到真实惠

多项政策效应叠加,基层群众优先受益。《人民日报》报道,全民医保和基本药物的零差价销售政策发挥叠加效应,让老百姓在基层看病少花很多钱。《光明日报》评论,新医改三年来扎扎实实推进,取得了巨大成就,如春风拂过,改变着中国最基层的医疗生态,其焕发出的勃勃生机,也悄然改变着普通中国人的命运。新华社认为,三年医改以老百姓最期盼的“药价降幅大、看病报销多”为出发点,让最贫穷、最困难的人群优先得到实惠。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李玲教授说,基层医改的最大受益者是社区和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民受益最多,他们看病的环境变好了,费用降低了,从来没有享受过上门服务的他们也有了健康管理服务。搜狐网报道,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如今,农村地区15分钟内可达医疗机构住户比例提高到80.8%,参保农民自付医药费用比例下降到49.5%,灾难性医疗卫生支出比例下降到13.8%.可见,城乡卫生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农村居民健康指标已进入快速改善时期。《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构建全民医保体系更让很多从未参与过医保者从中得益。《芜湖日报》报道,看病减负让农民品尝到了医改的“甜头”,得到了实惠,农民参合的积极性大幅提高。

看病报销多、药价降幅大,是基层群众最直观的感受。云南省新平县扬武镇52岁的农民陈勇,201*年初被医院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为了凑医药费,他卖掉了唯一的房子,儿子也从高职退学,去县城打工。他说,得了这个病,一个月要做8次透析,一次六七百块就没了。201*年,陈勇参加了新农合,透析费用的报销比例达到80%,每次透析仅需支付100多元。患有尿毒症的山西农民房培枝告诉记者,住院报销比例从201*年的不到40%提高到现在的75%,大大减轻了她的经济负担。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扬武镇卫生院副院长杨荣算了一笔账,同样是阿莫西林,基本药物零差率实施后比实施前价格减少近1/3,反映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药品价格的明显变化。青海省农村70岁老汉何发奎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体检。他说,要不是政府免费,自己不舍得花这钱!江苏无锡惠山区前洲区的普通农民边五牛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妻子又突发脑中风导致偏瘫,但是他并不担心花去的十几万元手术费,因为新农合支付了大部分费用。在他们身上,新医改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从改革中得到实惠从纸面上化作了现实。期待深化医改实现新跨越

坚持改革方向不能动摇。新华社《新华时评》认为,医改是世界性难题,不可能一蹴而就。相对于现实问题以及百姓的期盼,目前医改的成果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对于未来,亿万百姓有着更多的期待。随着改革逐渐步入深水区,“十二五”期间的医改路程也许会更加曲折。但只要医改的决策者、各级的执行者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民意所向作为“标尺”,就一定能用“中国答案”撬动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网民“顾念卿”说,医改进入深水区,对利益调整的力度加大,改革面临的阻力也将增加。如果决心不坚定,政策不稳定,就有可能偏离改革方向。

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斯坦福亚太研究中心比较卫生政策研究员陈秋霖建议,调整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和优先次序,立法确定政府医疗卫生投入水平和各级政府分担的责任,使得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制度化、常态化。《南方都市报》认为,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既能直接惠及民生,又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从投资拉动型向内需促进型的良性转变,如果未来几年财政收入仍能保持现在这样强劲的增长,最好的去处之一就是投向医疗保障方面。《第一财经日报》认为,“十二五”医改规划提出,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这与201*年每人每年200元的补助标准相比提高了80%;同时,三项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均达到75%左右,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40元以上。这些数字告诉人们,下一步深化医改将继续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

在改革重点领域谋求新的突破。腾讯网指出,巩固完善全民医保的重点任务主要是:统筹城乡医保体系;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提高并均衡医保待遇水平;加强医保管理。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范德文教授建议,中国基本医保制度建设应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一个代表消费者的第三方,让市场和竞争进入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同时,由政府制定有效的游戏规则,形成有监管的竞争机制。中央电视台《朝闻快评》认为,深化医改要继续在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回归公益性、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三个方面狠下功夫,稳住改革的方向,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望新闻周刊》评论,医改下一步的任务之一是要从体制机制等方面、从外部环境上,更好地提高效率,平衡资源,使集纳全国最优质医疗资源的公立大医院发挥更大的活力。《第一财经日报》建议,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逐步解决“以药补医”问题,同时要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扩展阅读:走进医改深处

走进医改深处

----------关于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调研

报告

区卫文体局

西塞山区医卫从201*年开始,从改革创新的角度出发,探索医改这一民生工程,在此后两年中,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医改思路和方案。

而201*年是中国新医改近三年重点实施方案的“收官”年,也是攻坚克难的一年。201*年同时也是中国“十二五”开局之年,在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的需求。

我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医改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我区医改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我局根据年初医改调研目标,特成立医改调研小组,对我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主要结果报告如下。

一,医改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调研中我区医卫基本资料(1)我区位于黄石市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是黄石市最大的老工业城区,也是黄石市面积最大的城郊型城区。全区总面积112.4平方公里,人口25.8万人,流动人口2万余人。辖1镇6街和一个省级工业园区,16个村、39个社区。现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6家,其中乡镇卫生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1家,从业人员359人。

近年来,按照省、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区委、区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局牢固树立抓医改就是抓发展、抓民生、促和谐的理念,立足本地实际,创新思路措施,抓牢关键环节,狠抓五项重点工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调研中我区医卫基本资料(2)

从201*年起,我区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工程,并将其列为政府每年公开承诺的实事之一;通过向上争取资金和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共计投资985万元对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了改扩建,硬件设施再上新台阶,医疗卫生资源配更趋合理;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开展省级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务管理暂行规定》等配套文件,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我区“十二五”整体规划。

(二)、调研中了解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情况201*年,我区作为湖北省第一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绩效工资的县市区,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作为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来抓,加强领导,完善政策,创新举措,全力推进。目前看,运行良好,效果明显,呈现出门诊量、住院量、业务收入上升,药品价格、次均门诊费用、次均住院费用下降的“三升三降”趋势。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了医改带来的实惠;医生临床用药趋向合理,“以药养医”的问题得到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结构渐趋合理;按照基本药物补偿办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严格执行各项收费标准,无乱收费、乱涨价现象发生;各单位规范经费管理,正常经费支出同比降低20%;职工工资收入明显增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良好。

(三),调研中体会到我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运行平稳有序,管理逐步规范,基金运转安全,补偿水平明显提高。201*年我市新农合筹资标准由原来的150元/人年提高到250元/人年,年度累计住院报销封顶线由2.5万元提高至5万元,并实施门诊统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所有药品全部实行零差价销售,药品价格更低且全部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今年,我区参合农民达201*9人,参合率稳定在97%以上,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得到有效缓解,实现了群众满意、卫生发展、政府放心的目的。(四),调研中意识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一是医疗卫生机构面貌及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继八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澄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楼改扩建工程完工后,今年又完成黄思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由此,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貌及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同时,加强规范化管理和人才培训,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档升级。二是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及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各中心对下属站实行“五统一”管理,服务人口覆盖率达95%以上。对村级卫生室,为了确保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和农民群众的就医安全,积极落实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的补助政策,保障了乡医的合理收入。

(五),调研中体会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全面推进201*年以来,我市全面实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九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我区根据上级要求,相应成立公共卫生项目办公室,设专职人员负责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立公共卫生科,组建专职、固定、高素质的公共卫生服务人员队伍,自编教材,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全员培训,全面提升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截至目前,我区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54%,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均达到60%以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达到30%以上。启动实施六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了儿童乙肝疫苗补种任务,为105名农村孕产妇发放住院分娩补助,完成市局孕期妇女补服叶酸任务目标。

二,深层困难和问题浮出水面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我区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群众用药习惯短期内很难转变。目前,抗生素滥用现象仍普遍存在,群众在购药、用药过程中误认为廉价药即低效药,容易轻信广告盲目用药,偏向“新药”、“贵药”,甚至超剂量用药,由此导致了很多不良后果。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部分老百姓之前习惯选用的药物基层医疗机构无法供应,感到用药不方便,还有不少慢病患者长期使用的药物不在目录内,当他们到基层医疗机构买药时没有他们所需的药品,易导致对医改政策的一些误解。因此,基层群众用药习惯的改变还有一个长期的过程。(二)基本药物目录品种需进一步调整、充实。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反映基本药物目录品种不能完全满足用药需求。仅使用基本药物,限制了部分诊疗项目的开展,保证不了基层群众治病需求,如麻醉剂未被列入基本药物目录,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无法开展诸如外伤缝合、阑尾炎等小手术,病人只得选择上级医院就诊,这样反而增加了群众就医负担,也造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病房、设备、医技人员等资源的闲、浪费,同时也加重了上级医院门诊接待压力,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三)人员编制配备不足。我区目前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数按1.4‰配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按0.8‰配备,按照核编定岗的原则所核定的编制内人数,已满足不了日益繁重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需求,制约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的发挥。基层卫生人才引进、培训、培养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匮乏,乡村医生的养老待遇等问题未得到解决,制约着我区卫生事业发展。

(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及中医工作仍是薄弱环节。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科室建设普遍较弱,中医药实用技术发展现状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中医药的特色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医疗、保健功能亟待加强。

三,漫长的规范之路和光明的前景

面对此次医改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我局作为全区医卫主管部门,特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医改涉及的单位和部门作出如下建议:

(一)强化人员培训,加强医患沟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大培训及宣传力度,广大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要在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掌握基本药物合理应用知识,规范使用基本药物,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同时临床科室医务人员要明确宣传义务,加强医患沟通,主动向患者介绍基本药物相关政策,并通过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向社会和人民群众广泛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接受基本药物理念,并养成安全、合理用药习惯,避免抗生素等药物滥用。

(二)结合实际适时调整、充实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基本药物应用情况监测和评估,及时收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购销反馈信息,结合基层医疗卫生需求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变化情况,适当缩短基本药物目录调整周期,并根据临床用药的实际需求,适当增加基本药物品种。

(三)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拓展技术劳务收入。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通过引进中医世家传承人及中医药院校毕业生,设立独立的中药房及理疗康复中心,将中医药实用技术推广纳入绩效考核等途径加强中医实用技术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设备投入少,及其在保健康复、治未病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解决由于基本药物品种受限不能满足群众医疗康复需求的问题,同时通过中医药服务这项技术劳务创收,有效缓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于药品零加成带来的收支压力。

(四)搞好重大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针对新发传染病,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控预案,努力实现依法、科学、有序、有力防控。严格信息报告,加大监测力度,及时分析研判疫情。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开展医疗救治演练及多部门防控应急演练,提高实战能力。加强预检分诊,做好医疗救治,控制医院感染。全面有效控制密切接触者,严防疫情扩散。完善多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共同防范和应对疫情。

(五)为了降低患者就医用药费用,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用药需求,建议在配备307种基本药物的同时,增加治疗多发病、常见病的药品,并明确规定实施零差率销售。

(六).零差率药品采购和配送平台有待进一步完善。零差率药品采取“通用名+商品名+规格”的采购方式,致使供货厂商单一;采购系统中没有即时反馈缺货信息,容易出现临床急需但零差率药品断档的情况;药品配送企业的服务有待加强。如:大兴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采购药品时,只能在一周内规定的时间(一般为周一和周四)采购,而且一些零差率药品常常无缘无故断货好几个月,还没有可替代的零差率药品,迫使医院不得不为患者使用价格高、疗效相同的非零差药品,增加了患者就医费用。

建议在药品招标采购中使用药品通用名,在同种通用名的药品中可以选择不同品规的生产厂家。在采购平台上增加“药品库存量”项目,使采购单位能及时了解药品库存情况,根据药品使用的缓急选择采购途径。零差率药品供应企业和配送企业最好能分别选择两家以上(可比照非零差率药品的采购和配送模式),这样有利于展开竞争、提高服务质量,一方面便利了医院,另一方面更是让患者得到实惠。

(七).个别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配备的零差率药品包装质量得不到保证。我们了解到,个别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配备的少数零差率药品包装质量较差,有时甚至影响到药品的正常使用。但药监部门将检查重点放在医疗卫生单位,还缺少对零差率药品供货商和配送企业的监督检查,出现问题总是追究医疗卫生单位责任,缺少对问题源头的核查处罚。

建议药监部门从源头入手抓起,进一步加强对零差率药品供货商和配送企业的监管,更好地保证零差率药品的包装质量,真正使零差率药品让医院用得安全,病人用得放心。

(八),城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配备零差率药品以来,患者就医费用逐年下降。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城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门诊人均处方费用在逐年降低。。(九).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配备零差率药品以来,患者就医费用明显下降,农民看病就医积极性显著提高。河口卫生院地处乡镇,该中心配备零差率药品以来,零差率药品价格较以前下降15%,由于该中心配备的零差率药品占全部药品总数的71%,该镇居民对医疗费用的降低有较明显的感觉。而且随着就医费用下降,农民就医积极性显著提高。

(十)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配备零差率药品以来,原有镇村医生收入有所减少。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配备零差率药品以前,深受农民欢迎的乡村医生收入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政府补助;二是通过药品的差价。但在实施配送零差率药品后,由于镇医无法开零差率药品(没有机打发票,新农合不能报销),很多农民都到村里的卫生服务站或乡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拿药了,不仅便宜,还能通过新农合报销,乡村医生收入较以前有所减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镇村医的积极性。

建议进一步增加对镇村医生的补助,更好地调动其为农民服务的积极性。

(十一).实行“收支两条线”后,大部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存在以收定支现象,限制了发展。为了改革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突出其公益性质,我区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常用药实行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疗、药品等所有收入全部上缴区财政专户,支出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工作人员待遇由财政予以保障。

调研中,部分单位提出,实行“收支两条线”对于稳定机构基本运行和发展,特别是稳定医护人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许多医护人员反映,现在再也不用为如何创收伤脑筋了,现在天天琢磨的是要如何让老百姓花最少的钱看好病,如何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收支两条线”实施也带来一些问题,主要是在核定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支出时实行按定额支出,距离实际支出需要还有一定差距。学习调研小组认为部分地区“收支两条线”有以收定支的做法,即按照机构上缴收入情况核定安排支出,这样做的弊端是让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不得不为了运行和发展,将主要精力放在创收上,不断增加群众医药费用负担,重蹈城市大医院的覆辙,背离了医改的目的。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财政状况好的区,能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方面给予适当补贴(但不是经常);财政状况差的区,安排的支出和标准差距更大,影响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同时也限制了单位自身建设和发展,如:一些单位电话费定额拨付,个别单位救护车汽油费也是定额拨付,导致救护车无法进行正常运驶。

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投入,不能局限于机构上缴的收入,要建立稳定财政支出和定额标准支出增长机制,让基层医疗机构不要再去搞创收,要把精力放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上,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服务。

附:调研中了解到基层医务人员和社区群众的其他一些想法(一)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反映,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形成(新建、转制等)、规模、设备、人员配备、医疗技术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诊疗项目不要搞一刀切,对于社区群众有需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能力开展的诊疗服务项目应适当放宽限制。

(二)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出,社区居民需要的部分药品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级别低的限制而不能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出,居民不得不到大医院就医。医保药品规定限级使用,哪级医院能开什么药,医保药品目录里都有明确的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我国实行的医院分级标准中的级别比较低,能够向老百姓提供的药品种类比大医院少,有些治疗常见病的限级药,社区服务中心不能使用,成为老百姓到社区医院就诊的限制。有些非零差率药品只能到大医院拿,又远又不方便。同时,缺少医疗设备和全科医生医疗水平有限等问题也使得很多社区居民经常为小病不得不舍近求远,频繁地往返大医院。

建议不要采取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级别“一刀切”的用药方式,而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诊医生的职业资格水平为标准。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普通医生等不同级别的医生可开不同范围和级别的药品,高水平的医生在大医院出诊能开出的药,在社区医院出诊也同样能开出。一方面在能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老百姓用药有了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能吸引更多高水平的医务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成切实为老百姓服务的医疗机构。另外,要完善和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大医院的的双向转诊机制,明确转诊双方的责任和规范做法。

(三)学习调研中,许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反映存在人员编制短缺、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工作发展受限、待遇不高和部分单位地处偏远等原因,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医务人员;而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没有随服务人口的增加而同步增加,大部分中心的人员编制仍停留在90年代的水平,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仅1个人,很难有休息的时间,医务人员压力巨大。现在的镇村医生基本上还是五、六十年代培训的那一批,年龄偏大,由于农村条件艰苦和镇村医待遇偏低等不利因素,始终无法补充进“新鲜血液”,这一支深受老百姓信赖的镇村医疗服务队伍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建议加大对单位现有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可尝试与当地大型公立医院达成人才联合培养的协议,以强带弱;增加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人员编制;进一步探索吸引医学人才服务社区的长效机制,提高医务人员待遇,使居民享受到更好、更便捷的医疗服务。同时,重视对镇村医生的培养,特别是对当地愿意从事医疗服务人员的培训,可适当降低门槛,大幅度提高待遇,使镇村医生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

(四)不断加大卫生系统正面宣传力度。调研中,医务人员反映,社会舆论对卫生工作的正面宣传弱于负面报道,普遍感到压力大。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服务区域内知名度不高,不少居民“大病小病都跑大医院、拿药打针才进社区”。究其原因,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疗水平相对大医院偏低,缺乏患者的充分信任;但更重要的是宣传不到位,患者脑中社区只能打针输液的观念根深蒂固。

建议加大对卫生工作的正面宣传报道,增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宣传力度,突出宣传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拳头科室、知名大夫。以“能治病、花费少”为突破口,把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看病治病的医疗作用放在首位。可采取悬挂宣传广告、发送宣传单、播放公益广告等形式,使社会更好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五)上门诊疗规范亟待建立。上门诊疗是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开展的一项便民活动,也是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突出特色和优势,主要服务于年老体弱或因身体不适而不便出门就医的居民。学习调研中了解到,医务人员对上门诊疗的形式有些顾虑。家庭环境不是符合规定的诊疗环境,诊疗过程中出现了病情加剧甚至危急的情况,不能及时对病人施救;而且,上门诊疗缺乏有效的规范,在出现诊疗意外时,医务人员没有免责的依据。建议尽快制定上门诊疗的规章制度,更好的维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权益。

(六)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手写的“健康档案”达不到指导诊疗的作用,容易变成“死档”。按照相关规定,居民健康档案应统一存放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时,调取并查阅居民健康档案,及时记录、补充和完善健康档案。这一措施可实时监测辖区内居民健康的动态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对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医疗和康复等服务。学习调研中,部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反映在开展诊疗时,特别是在患者较多的情况下,很难及时调取并查阅居民健康档案,更没有时间补充和完善健康档案,只能利用下班后或休息时间来完成,增加了医务人员很大的工作量。此外,患者到上一级或者其他医疗机构就医时,健康档案也不能及时或无法更新。

建议逐步推行标准化电子健康档案,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应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以及传染病报告、免疫接种、妇幼保健和医院电子病例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起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七)关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标准,座谈中一些单位和人员提出,改革要多考虑地方的实际情况,既要规范,也要给地方一定的空间。关于社区建设,建设标准有了,但社区内部的科室设置、人员配置、设备配置等标准没有,新建设的有,但以前转制过来的怎么办(有的是以前县、区医院转制过来的,明显高于规定的标准)。

(八)关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座谈中有的通知提出,社区要发展,增加投入很重要,但关键还是要靠人才,社区好的医生大有人在,但人员老化是主要问题。社区坚持在这里干,是热爱这个工作,有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有的常年工作在社区的老医生说,能留在这里还是群众信任,这么多年对医院和患者都有了很深的感情。社区卫生发展到现在很不容易,社区就是解决老百姓眼前的困难和问题,让老百姓得实惠。目前,当务之急是要提高社区卫生机构人员的整体素质,不仅是医疗技术水平,还有医德医风,让更多的群众信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靠医疗服务技术、也要靠热心、爱心。有的同志提出,培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人才要实现本地化。

(九)社区居民的一些想法和看法。学习调研中,社区居民谈到,社区有好医生是社区群众的福,也是社区服务中心的福气,愿意到社区卫生机构看病,一是小方能看大病,二是等待时间短,三是便宜,四是态度好,五是还能给健康教育。一些居民说,现在已经进入老年社会,社区很多都是老年人,发展社区卫生是党和政府关心老年人的具体举措。

(十)其他。在座谈中,一些社区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还提出,希望解决目前社区医务人员不同区域待遇差别大的问题,解决执业资格的问题。同时,许多社区卫生机构更希望上级部门多到基层了解情况,多交流、多沟通,多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三年新医改取得阶段性成果舆情综述》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三年新医改取得阶段性成果舆情综述: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三年新医改取得阶段性成果舆情综述》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72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