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初中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教育

初中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教育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2:16:33 | 移动端:初中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教育

初中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教育

《初中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驾岭乡初级中学校:李振宇

一、课题的提出: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中倍受呵护,不少孩子在与人交往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体谅、尊重别人,显得智力有余而教养不足。也有些孩子因为不善于交往,性格变得内向、偏激,行为表现任性、固执。现代生活中需要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人生存、交往的基础。对初中生进行诚实、守纪守法、懂礼、讲公德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养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这样一个呼唤道德文明的社会,我们认为,中学生道德行为的规范及文明素养的积淀需要有载体,礼仪教育能够为德育目标的实现提供具体的途径与载体,是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我们驾岭中学十分重视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学校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行为习惯培养教材,以养成教育为主狠抓学生行为规范训练,开展文明班级评比为主线来强化德育管理。开展文明卫生礼仪行为教育,讲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开展“文明在我脚下”、“文明在我手上”、“文明在我口中”活动。几年的实践,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已基本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我校逐步走出一条以养成教育夯实学校德育,进而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之路。二、课题的界定:

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指中学生在为人、处事、学习和仪表卫生等方面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将如何为人、处事、学习和仪表卫生具体化一系列习惯,通过他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践来进行培养。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修定与验证我班礼仪规范的层次性目标与内容的可行性与有效性。2、探讨符合我班实际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基本实施方法途径体系。3、形成适合我班实际的学生礼仪规范养成教育的活动系列案例与教育反思。4、有效提高我班中学生文明礼仪道德发展水平。四、研究对象

驾岭中学128班全体学生五、研究内容:

1.确立适合中学生礼仪教育的目标体系,确定具体的教育内容,编写礼仪教育读本,并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改进。

2.探索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规律。

3.研究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课堂、班晨队会、家长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实施礼仪教育。

4.探讨制定保障礼仪教育顺利进行,促进学生文明素养积淀的基本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六、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根据目标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行为、教师教育方法及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呈现进行深入研究,不断发现问题,调整修正实验方案,在行动研究的实践中不断反思,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确保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调查研究法:从课题的立项前到立题后研究的各阶段,分别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不同内容的调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3.文献研究法:查阅文本资料及相关教育信息网,收集资料,进行先期的文献研究,分析研究的时代背景,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

4.经验总结法: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引导实验教师及时撰写教育案例,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学校对实验过程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提高经验研究水平,培养学生基本文明礼仪的良好行为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为人基本习惯、处事基本习惯、学习基本习惯,卫生基本习惯、语言表达习惯等,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在为人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培养爱心”,体现为“有真爱,负责任,明礼诚信和乐观豁达”。在处事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规则意识”,体现为“遵守规则,做事有计划,善于合作,毅力坚强,求新求异,追求效益”。在学习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体现为“基础扎实,掌握信息,学用结合,善于思考,科学用脑”。礼仪方面,课题强调穿着整洁得体、说话语言文明。这些良好习惯都需要在中学生日常行为中培养。七、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礼仪教育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及文明素养的积淀。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言谈举止受欢迎的人;勤奋学习、乐观向上、有理想有志气的人。让学校礼仪教育最终成为学生自己的需要。

八、研究途径:

1、诵唱、创作“文明礼仪行为规范“诗歌。在实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我将紧紧抓住诗歌主题鲜明、简洁明了、学生易学好懂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行为习惯,年龄特征和知识程度,组织全班学生开展搜集诗歌、创作诗歌和诵唱诗歌的活动。通过此活动,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进一步促进我班的养成教育向纵深发展。

2、活动育人:开展“卫生靠大家,争当文明中标兵”的活动。从“文明在我脚下”、“文明在我手上”、“文明在我口中”中做起。

3、教师言行育人: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

4、课堂育人:发挥个人学科的育人功能,知识传授与德育结合。发挥主题班队会的育人功能。5、阵地育人:黑板报、手抄报、升旗仪式、校外德育基地,图书室、劳动基地(卫生包干区、花圃分班管理),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知心信箱。九、研究步骤及进度安排:(一)、准、课题备阶段(201*年9月)1、论证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及目的意义2、查阅并搜集、整理相关资料

3、形成全面、系统、可行的富有特色的研究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年10月201*年5月)1、制定课题研究实施计划

2、组织开展活动,不断创新德育新形式

3、择合适的实验对象,进行具体实验,进行个案追踪与访谈4、开展问卷调查、个案研究,收集、整理资料信息5、撰写论文、经验总结(三)、总结阶段:(201*年8月)

1、整理研究资料与数据,撰写课题实验结题报告,递交课题验收申请书2、推广成功经验

十、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1、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和实效化,促进学校养成教育工作更有效地开展。2、在课题实施期间,总结以中学生文明礼仪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为主题的报告。3、按年级编写关于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活动设计。4、发表有关养成教育的论文、教学案例1篇。十一、研究条件分析:

1、我实践经验丰富,从事教学工作二十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将近10年。

2、我学科研究意识强烈,有较高的教研素质,曾参加过班主任培训,现在是校的骨干教师。3、本课题符合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特征。

扩展阅读:初中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索(1)

初中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群体文化水平的提高相对滞后,道德水准也不尽人意,负面的社会环境严重影响了学生文明礼仪修养的提高,譬如一些家庭只重学习成绩轻文明礼仪教育,文明礼仪养成更是无所谓,再加上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很多孩子自私、任性,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过于强烈,不懂得尊重、关爱他人与严于律己;学校教育还带有应试教育的深刻烙印,对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也显得不够重视,这些都是重要的现实背景。

我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初中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文明有礼的文化人,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以上是我国悠悠流长的历史文化背景。

文明礼仪是社会道德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品质和理想情操的起点。初中阶段是中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面临着生理与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强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尤为重要,只有系统地接受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才能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这是教育实践、教育规律的背景。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教学生学会做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所以,我们对初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进行了实践探索。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促进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礼仪

行为养成教育。

(二)实践意义:促进初中学生文明礼仪行为规范的养成,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人文主义教育,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的培养目标。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文明”,广义地讲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生产、文化、思想和社会风尚发展的反映。物质文明是基础,精神文明是动力,政治文明是制度保障,是一个高层次的要求。“文明”,狭义地讲就是你的行为不会伤害妨碍他人和社会,不会引别人不快的心理感觉。

2.“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该以一定约定俗成的程序和方法来表现的律已、敬人的语言以及行为规范。礼仪起源于祭祀鬼神,本意为敬神,今引申为表示敬意的通称,尊敬之心,礼也。礼仪的本质在于谦恭、尊重,它能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素养、学识、风度和魅力。

“文明”与“礼仪”两者之间存在着这样一种关系:礼仪是文明的象征、道德的范畴。

3.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是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教室文化、走廊文化、学科课程文化、活动课程文化、环境课程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影视文化中的礼仪教育资源,并以它们为载体,发挥其文化引发、认同、固化、传承的作用,使礼仪文化走进初中学生的心灵,走进初中学生的精神,走进初中学生的生命。

本课题的研究重在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教育上,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掌握一些基本的礼仪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国内外很多学校或单位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作为一种礼仪行为的养成教育,也取得一些成效。

据史书记载,我国自夏朝开始,人们就逐渐总结出了一些礼仪方式,这是我国礼仪的雏型。到了商代,礼仪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上至统治者,下至贫民百姓无不讲究礼仪。周朝时期,礼仪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制度,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在《周礼》和(仪礼》中都有许多记载。古代的礼仪,不论是奴隶制社会还是封建制社会都是纵向的,是等级制的礼仪制度,君臣、父子、长幼、男女的次序是绝对不能动摇的。此外,古代社会的礼仪还具有神秘性和迷信化的倾向,有些地方礼仪的宗教色彩也很浓厚。这些都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提倡礼仪的动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对古代社会礼仪的继承必须分清良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可盲目崇拜,全盘吸收,照搬照抄。

处在当代国际环境条件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社会主义制度,现在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所以,处在这种新形势和新环境里的礼仪行为是全方位的礼仪行为,既有纵向的,也有横向的,而且是以横向为主的礼仪行为。所谓纵向的,是指上下级服从关系中的礼仪,民主集中制中的少数服从多数的礼仪。所谓横向,是指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人平等,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因此,我们现在所讲的礼仪行为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平等基础上的相互尊敬,这是现代社会里礼仪行为的主体,也是我们所要学习的礼仪知识的主要内容。

在韩国,人们见面、说话、告辞都有固定的礼仪,同时还有同事之礼、师生之礼、馈赠之礼,看似琐细的礼节里透露出一个民族尊老、互敬、好客的风气。

在汲取国内外多所学校研究和实施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经验和教训的前提下,结合我校“以礼立人”课题研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初中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索”的课题。这个课题具有积极意义与创新价值。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良好的礼仪行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国际交往不断增多,文明的礼仪还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人格和国格,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初中学生是未来的公民,今天的文明礼仪规范的养成,将为明天成长为文明社会的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中、小学生还要注意进行伦理道德以及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明确指出:“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和谐德育论》中有关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论述。

2.“礼”作为儒家学说的重要概念之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作为广义的“礼”,泛指一切典章制度和社会规范;作为狭义的“礼”,则指礼节,礼仪。守礼,即行为符合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养成教育理论。“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及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的,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

4.儒家认为:必须通过教育,把人变成仁义礼智兼备的“君子”。《礼记》说:“经礼三百,曲礼三千”。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一套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教育对策,以指导本校的工作。

2.通过研究和实践,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文明礼仪判断标准,在实践中培养审美能力,最后形成并表现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3.通过研究和实践,提升教师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水平,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初中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基本要求如何实践;2.初中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现状分析;

3.影响初中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的因素分析;4.初中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对策研究。(三)本课题研究拟采用的方法

研究方法:调查法,含问卷调查、座谈调查、跟踪调查;体验法;案例研究法;讨论法。

研究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是道德情感教育。应根据教育学与心理学原理作为实践的理论依据。在要求上要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

2.示范性原则:文明礼仪行为是有极强仿效性,因此特别要求老师与家长要起示范作用,并树立学生榜样进行示范。

3.渗透性原则: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不是孤立的,它要通过各学科、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渗透教育。

4.实践性原则:文明礼仪教育要让学生在具体行为实践中提高学生认识水平,而不是只凭空洞的说教。

5.可操作性原则:课题中选择的内容、要求、方式、方法、手段途径都力求做到操作简便、行之有效。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养成教育与学科、教师、学校关系研究;2.养成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关系研究。七、课题研究的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一)支撑条件1.能力保障和科研经历

参研教师中有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学语文一级教师以及那些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新教师们,我们一直合作已经研究结题了一个县级课题,结论为良好。

2.学校物力、财力支持、人力支持

本课题实验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学校初一年级班主任及其任课教师一致表示:只要我进行课题研究,所有参研老师都会尽全力支持协作。

3.可能存在的问题

对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解读不透彻,重形式而轻实际水平情况,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文明礼仪养成的能力。另外,如果学生缺乏自我教育能力,没有形成向真、向善、向美的内动力,那么,外在的教育必将大打折扣。

八、课题研究的措施与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采取“实践反思”式行动研究法。研究过程中,边实践、边反思,不断修正研究方案,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实效。

九、课题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4201*.5),主要工作是:论证课题、拟定研究方案;建立课题组织机构,确定课题实验单位;召开开题会议,培训主研人员和实验教师。

2.研究实验阶段(201*.5201*.12),主要工作有:探索了新时期初中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具体要求,编制了初中学生文明礼仪行为测查量表和问卷,开展了初中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现状调查及统计分析;探索了新时期初中学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对策(包

括基本特征、基本规律、基本程序、主要方法等);征集了新时期初中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案例和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训练活动方案。运用上述理论开展初中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实验。

3.总结阶段(201*.3201*.6),主要工作是:汇总了研究实验成果;整理出版了研究实验成果专著;完成了课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完结课题结题手续。

十、课题实施人组长:

周博教师成员:

刘海教师彭学文教师彭密教师李琴教师张东教师周媛媛教师

十一、课题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1.阶段性成果。阶段性成果主要包括个案研究报告和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优质课课件、案例分析和教学反思。

2.最终成果。最终成果包括研究总报告、初中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蒋萍.我国礼仪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5).

[2]林岩.礼仪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报,201*,(10).

[3]牟艳杰.中西方学校德育的比较及启示[J].黑龙江高

教研究,201*,(3).

[4]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北京:中华书局,201*.[5]顾明远.亚洲“四小龙”学校德育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初中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教育》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初中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教育: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初中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教育》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73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