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策略
浅谈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策略
幼儿园常规是指幼儿园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规则,具体是指幼儿园对于幼儿什么时候应进行什么活动、活动中应遵守什么要求,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活动要采取什么方式等方面的要求。幼儿园是集体活动的场所,为了保证集体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需要制定一定的常规来维持秩序。但是,常规的目的不是要通过捆住幼儿的手脚来让他安静、听话,而是要幼儿在活动中专注于自己所感兴趣的活动,从而产生互不干扰的良好秩序。同时,在与其他幼儿共同的活动中,听取他人的意见,并在相互商谈和争辩中,明确自己的立场,从而认识到正确的规则。
良好的幼儿园常规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这意味着给幼儿的自由不是让他喜欢怎么样就怎么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种毫无目的、无规则的自由是放任,不是自由。科学的自由应该是在自然、自愿、自由的活动中使幼儿理解纪律,让他们在积极的状态中接受和遵守集体的规则,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为培养幼儿好的常规,让幼儿自觉遵守常规,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爱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老师要和幼儿建立深厚的感情,这是培养良好常规的前提。自从带了小班之后,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师对孩子的爱是多么的重要。小班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如有的幼儿大便完不会擦屁股,
老师要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擦干净,还要温柔教给他们方法,而不能呢个大声的呵斥或者责备。吃饭时有的幼儿不会用匙子,老师要一口一口地喂。遇到情绪不稳定的幼儿,要想办法哄。有的幼儿大小便在身上,还要毫不嫌弃地帮助他们换衣服、洗衣服。教师的爱还不仅是这些,还要体现在了解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和幼儿的教育规律上。要通过老师的关心和体贴,使幼儿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情感上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把关心热爱孩子与耐心教育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师和幼儿之间形成一种深厚的感情基础,有了这种感情基础,教师就可以科学地管理幼儿,灵活、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良好的常规。
这学期,我们班新来了很多幼儿。早晨入园时,大部分幼儿都会哭闹不愿离开父母,这时候就要老师耐心的和善的从父母手中接过幼儿,安抚幼儿。一日活动中,有的幼儿吃饭的时候也不会用勺子,喝水的时候找不到杯子,上完厕所不会提裤子,午睡的时候会因为想念爸爸妈妈呜呜的哭。面对这样的孩子时,老师要像妈妈爸爸一样,耐心的和他们说话,教他们做事情的方法,让他们觉得老师也可信任,老师也很爱自己,慢慢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愿意遵守常规。二、要创设情境,用拟人的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
幼儿的思维具有拟人化的特点,因而具体的模仿比抽象的要求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做操前的户外活动时间是幼儿很喜欢的时间,但幼儿活泼好动,常发生追跑现象。我经常提醒,但收效甚微。于
扩展阅读:托班幼儿的生活常规培养的六种策略
托班幼儿的生活常规培养的六种策略
常规是幼儿园生活和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它使幼儿的生活丰富而有规律,能调动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幼儿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建立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是孩子安全的保证,不仅能够保证幼儿有一个良好的集体生活环境,而且也有利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为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奠定基础,使幼儿终身受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是“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可见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非常重要。但托班幼儿年龄比较小,在2-3周岁,刚入园时,大多数幼儿连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如吃饭、穿衣都不能自理。这是托班教师最为难之处,只有解决好这些难题,才能使他们较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实际的工作体会,谈谈如何培养托班幼儿良好生活常规。
一、儿歌教学,易于记忆。户外活动后回到教室,不少小朋友进厕所小便后直接回到座位上休息或拿杯喝水。笔者发现佳佳(化名)站在洗手池旁边,问她是不是要洗手,她点点头。平时都是笔者请小朋友洗手,他们才来洗,如果我不叫他们洗手,他们会不会主动洗手呢?于是早点前,笔者没有主动请小朋友洗手,一直到要吃水果了,都没有提出要洗手。这时意识到孩子们洗手的习惯还处于被动状态。同时,在请幼儿洗手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未掌握洗手方法;第二,乱用毛巾擦手。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策略》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策略: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