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年恐龙山中学女工工作总结
201*年恐龙山中学女工工作总结
201*年,在县教育工会、恐龙山中学党支部、行政、工会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女工工作任务,坚持“维护女工合法权益,提升女工素质,不断增强凝聚力,充分发挥女工委员优势,全面履行工会职能”的工作思路,顺应学校发展要求,团结和带领广大女职工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各种工作方式的开展,丰富和活跃了女工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她们的素质,促进了她们的身心健康,积极发挥女工的作用,为全面提升我校形象做出显著成绩,充分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现对我校一年来的女工工作总结如下:
一、二0一二年工作简要回顾
(一)结合实际,精心部署,确保女工作顺利开展
按照全年工作安排,在女工会上,认真总结了201*年的女工工作,提出了201*年女工工作的目标任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女工工作计划,为构建和谐家园,开展好女工各项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二)强化教育,依法维护、打造学习型女教师队伍
为了提高女职工素质,学校工会着重对女职工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打造了一支优秀合格的女教师队伍。在女工中强化法律教育,深入开展《女工法》、《劳动法》及安全教育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活动,提高女教师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三)关爱女教师,奉献爱心,建设融洽型女教师队伍
为了维护女教师的特殊利益,及时了解女教师的思想、工作和
生活情况,工会深入女教师中,与女教师谈心、交朋友等,了解女工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为女教师解决生活上、工作上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让女教师深切的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一年来,工会组织全体女教师进行体检,组织女职工学习女性卫生保健知识;党政工领导多次到医院或登门探望生病生育的女职工;加强自爱,组织全校女教师学习《预防艾滋病知识》,通过一系列的爱心活动培育了广大女教师的爱心理念,推进构建和谐的进程。(四)积极组织和参加各项文体活动
为调动女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增强校园文化氛围和团队精神,工会积极组织女工参加各项活动有益的活动如:打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跳广场舞等活动。提高了女工的体能素质,丰富了女工的业业余文化生活,以此推动推动我校的文化建设,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五)爱岗敬业、发挥作用,为学校发展作出贡献
全校女工有16人,她们始终在我校教学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她们以舍小家顾大家的敬业精神始终服务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岗位上,任劳任怨,遵纪守法,强化自身能力,积极为完成学校教育教学任务而努力。积极投身到课改工作中。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虽然通过这一年的努力为我校良好发展提供了优秀的人力保障,但由于部分部分女教师自身素质的一些因素,我们的工作开展还有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
1、对能够反映女职工心声的问题反馈的较少且不及时。
2、部分女教师在工作中竞争意识不强,创新意识不够,安于现状。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们有成绩也存在差距,结合实际,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工会和县女工委会的工作部署,不断加强学习,求真务实,提高工作质量,创造性的开展女工工作,为我校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加强女教师组织建设,努力提高女工工作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女教师的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增强胜任各项工作岗位的能力。
2、继续关心女教师,做好女教师特殊利益和合法权益的维护工作,经常组织女教师学习《妇女权益保障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保护的武器,提高依靠自我维护能力。
3、组织女教师开展文艺体育活动,增加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带动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
4、关心女教师身体健康,做好妇科检查。
恐龙山中学工会
201*年11月
扩展阅读:恐龙山中学九年级物理教学案
197566134.doc
年级主备人九年级董旭平知识课题备课时间13.1内能201*年10月25课型上课时间新课1、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和分子热运动。2、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3、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进行解释。1、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3、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教学目标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内聚力演示器、烧杯、水、墨水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体会各个例子,举例并力图解释这些现象。思考、讨论、猜想、回答,学生观看视频,感受各种扩散现象的过程,总结扩散的定义,分析推理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情况。从学生熟悉的例子入手,学习新知。学会猜想必须是有根据的。联系实际现象。让学生感受各种情况的扩散现象,更形象具体。固体、液体、气体扩散快慢的比较。设计意图情境引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现象,例如墙里开花墙外香;炒菜时香气四处飘逸;到医院时闻到一股药味等,同学们还能举出其它的一些例子吗?这些现象为什么?合作探究前面我们学过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物理学中所说的分子包括多原子分子和单原子分子,分子很小,是肉眼根本看不到的,在一个物体中,分子的数目是巨大的,这么多的分子在物体中处于什么状态呢?提出你自己的猜想并说明自己的根据。(例如这些分子是运动的或者这些分子是静止的。)一、扩散现象让学生观看教师用书的视屏资源(2)观察空气和二氧化氮的扩散现象;水和硫酸铜溶液的扩散;金和铅的扩散。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各种扩散现象,向学生说明(1)气体的扩散现象: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要注意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空瓶子下面,由于二氧化氮气体密度大,这样可以排除重力的干扰。(2)液体的扩散:观察两种液体之间的部分。(3)固体的扩散。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1页共49页197566134.doc
学生阐述自己的结论结论:1、气体扩散最快,其次是液体,固体最慢。3、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二、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扩散现象,那么对同样的一个扩散实验,能否改变一个因素,从而改变扩散进行的快慢呢?同学们自己能设计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吗?演示:墨水在温度不同的水中扩散快慢。由实验引入热运动的概念。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三、分子间的作用力提出问题:既然分子在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既然物体里的分子能够运动,则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为什么物体既不容易压缩又不容易拉伸固体和液体呢?演示实验:1、分子之间有引力,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2、观看教师用书视频资源2,由弹簧连接的小球间的作用力说明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结论: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之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时,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平时我们很少看到两个物体能粘到一起,就是因为分子间的引力作用距离很小,在分子间离得很近时才能明显地显示出来。对可能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进行猜想,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猜想的理由,对自己的猜想提出验证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猜想产生这种实验现象背后隐藏着那些物理规律以及与分子运动有关的因素设计验证猜想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分子之间有引力观看视频资源理解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学生谈谈自己学到了什么2、两种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让学生学会自己总结说明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通过实验学会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常用的方法回顾新知纳入知识系统学生猜想并叙述猜想的理由,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1.扩散现象.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解释开头所提出的问题一、课内练习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A把煤堆放在墙角,过一段时间墙角也发黑了。第2页共49页197566134.doc
年级九年级课题13.2内能课型新课课堂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B把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静止的装满水的小杯里,过一会儿全杯水都变甜了C煮饭时看见米粒在水中翻滚D炒菜时,香气四处飘逸。2、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观点加以解释的是()A春天,柳絮飞舞B夏天,玉兰飘香C秋天,落叶纷飞D冬天,瑞雪飘飘3、两滴水银相互接近时能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银滴,这一事实说明()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有空隙C物质间有扩散现象D分子存在引力4、有以下现象:(1)把酒精和水相混合,混合液的体积要缩小;(2)当盛油的厚壁钢瓶内的压强加到1.0×102.0×10个标准大气压时,瓶内的油能从钢瓶壁上渗出,以上事实共同反映了分子的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是。二、课外练习1、动手动脑学物理2、常言道“破镜不能重圆”,这是由于镜子被打碎后,再全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之间距离变,分子之间几乎没有作用的缘故。44一、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2、热运动3、分子间作用力:引力和斥力第3页共49页197566134.doc
主备人董旭平备课时间201*年10月25日上课时间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知识教学目标情感态度过程方法技能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1、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2、通过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3、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理解内能的概念烧杯、铁丝、空气压缩引火仪、烧瓶、打气筒、火柴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学生们联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是否具有势能。学生阅读教材,回答、讨论问题。得出: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2、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因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内能越大。(因为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一、内能在前面的基础上,给出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内能?哪些物体有内能?为什么?内能的单位是什么?(2)、内能和机械能有什么区别?(3)、物体的内能和它的温度有关吗?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师生共同总结机械能和内能的区别: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初步学习用类比的物用可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表达能力。采用对比的学习方法,加深学生对概理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设计意图情境引入前面学习了动能和势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高处的物体因受重力而具有重力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因有弹力而具有弹性势能。而物体内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着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那么分子之间的能量有什么特点呢?今天学习物体的内能想运动的分子是否具有动能,办法将不可见的事合作探究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念的理解,也是物第4页共49页197566134.doc
要改变物体的内能,有哪些方法?出示一根铁丝(例如一根粗铁丝,想办法使它的温度升高从而内能增加。你有什么办法?)师生共同把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1、热传递:结合小学学过的知识看书128页思考你对热传递有了哪些了解?(1)、使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2)、热传递过程的实质就是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3)、热传递的条件: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着温度差。(4)、热传递的方向:从高温物体(或高温部分)传向低温物体(或低温部分)。(5)、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物体可以吸收或放出热量,但不能说物体有热量,热量是过程量,非状态量。2、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实验演示)克服摩擦对物体做功学生们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叙述自己的方法并实际操作。深入理解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理解热量的概念体会过程量与状态量的区别总结做功改变物体的相关知识: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探讨产生现象的原因学生阅读STS学生回忆自己学到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利用生活中的方法解决物理中的问题。使学生联系旧知识使学生正确区分过程量和状态量培养学生分析实例提取新知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学生看书,总结所学到的知识学习新知识常见对压缩气体对物体做功物体等形式做撞击物体对物体做功功的例弯折扭转对物体做功子这些情况下,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物体对外做功,自身的内能会减少(实验演示)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要辨别物体内热传递改变内能实际上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做功改变内能是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阅读STS地球的温室效应能的改变通过的是哪种方法,关键要认识两种方法的本质。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讲了1、内能的定义,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一、课内练习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和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内能越。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因而也没有内能B、火红的铁块和冰冷的冰块均有内能C、运动的物第5页共49页197566134.doc
课堂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年级主备人教体没有动能,也不具有内能D、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具有的内能就越多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的热量多B、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内能大C、热量从热量多的物体向热量少的物体传递D、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5、搓手时手心发热,是通过方式改变内能的;炉火将水烧开,是通过方式改变内能的,从分子动理论来讲,“墙内开花墙外香”,属于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二、课外练习1、动手动脑学物理。2、、质量相同的0oC的水和0oC的冰比较,它们的内能哪个大?内能大的原因是什么?多出的这部分能量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3、在寒冷的冬天为使自己的身体暖和一些,请你用不同的物理知识(概念、原理),写出两种能够使身体暖和的方法并简要说明理由。一、1、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因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内能不同于机械能: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1、热传递热量:传递内能的多少。2、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九年级董旭平知识技能课题备课时间13.3比热容201*年10月25日课型上课时间新课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第6页共49页197566134.doc
学目标过程方法情感态度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2、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的概念铁架台、试管、水、食用油、温度计、酒精灯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思考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猜想学生归纳结论学生思考问题,讨论。整理自己的猜想和理由学生们互相讨论,交流,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确定自己的实验方案,并说出不同的方案学生们熟悉方案,参与实验操作学生活动结合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推理和归纳试着给出比热容的定义。理解比热容的单位的物理意第7页共49页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入手进行教学,使学生坚信物理来源于生活,物理就在自己身边,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是物理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先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然后经过同学间的交流评估,互助提高,最终找到最佳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合作能力。设计意图让学生分析数据,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分析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从表格、情境引入:问题1、在烧水时,你发现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什么有关系?谈谈自己的猜想并用日常生活经验来加以说明。教师综合学生们的说法归纳总结得: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水升高的温度有关结论: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问题2、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等?请同学们猜想并说明理由。合作探究:用什么方法来研究问题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在学生设计的基础上给出老师的方案。实验目的:研究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否也相等。实验步骤和观察内容:①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下加热前水和食用油的温度。②点燃酒精灯,将灯的火焰对准两试管的中间位置,对试管中的水和食用油加热3、4分钟左右。③停止加热,同时读出两支温度计的示数,记下加热后水和食用油的温度。④算出加热过程中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各升高多少摄氏度。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老师巡回指导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若要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必须继续给水加热一段时间,说明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实验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同为了比较物质的这方面特性(容纳热的本领不相同)引入比热容。㈠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197566134.doc
类比密度单位引入比热容单位。单位:J/(Kg.C)观察比热容的表格,第132页,同学们有什么发现?重点强调比热容的物理意义。㈡热量的计算阅读教材“想想议议”引导学生通过比热容的物理含义,用算术法计算铝块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进而提炼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t-to)Q放=cm(to-t)例题:给质量为3Kg,温度为35OC的铝块加热,当铝块的温度升高80OC时,铝块吸收的热量为多少?升高、升高了、升高到有什么区别?(三)阅读第133页气候与热污染归纳主要内容。解释问题(1)为什么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而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O义归纳比热容表中的物理规律以铝块为例,根据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推倒热量的计算公式自己完成计算题,并归纳解题的注意事项区分三个词的意义图片、实物等方面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新课标要求:“从物理走向社会”,只有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才能使其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要让学生以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为载体,施展自己的才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人类服务的意识。(2)为什么我国吐鲁番盆地会出现“早穿皮袄午穿纱,夜围火炉吃西瓜”的现象?(3)探讨“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的成因以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教师可以上网查询更多的相关内容)(4)、我国北方楼房中都装有“暖气”,用水作输送介质有什么好处?生活中各种产业中,还有没有用水来加热或散热的情况?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学生解释问题,注意语言要准确到位。强调控制变量法。课堂小结1、比热容的概念2、水的比热容最大:4.2X103J/(Kg.OC)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3、比热容的计算公式4、比热容的计算公式的变形式要能灵活运用课堂练习一、课内练习1、水的比热容是,读作,把一杯水倒掉一半,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它的含义是,比热容是物质的之一,2Kg水和1Kg水比较,它们的比热容大,一大桶酒精和一滴水相比较的比热容大。2、下列过程中,物质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A把煤块碾碎成煤屑B把铁屑熔化后烧铸成铁块C把铜块投入热水中再取出D冰熔化成水3、电热器以清洁卫生、无污染等优点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如果电热水器水箱内装有40Kg的水,温度从25OC升高到75OC,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水=4.2X103J/(Kg.OC))二、课外作业1、134页动手动脑学物理。2、有一高温物体被投入质量为10Kg,温度为20OC的水中,如果传给水的热量是2.73X106J,则水的温度会升高到多少度?3、将质量为100g的铜块从沸腾的水中取出(标准大气压下),迅速放入质量为100g、温度为10OC的某液体中,混合后的共同温度是25OC。若不计热量损失,求这种液体的比热容为多少?(铜的比热容为0.4X103J/(Kg.OC))4、叙述实验探究比热容的过程。第8页共49页197566134.doc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年级主备人九年级董旭平课题备课时间14.1热机201*年10月25日课型上课时间新课三比热容定义比热容单位:J/(Kg.OC)计算公式:Q=cmΔt热量单位:JQ吸=cm(t-to)Q放=cm(to-t)1、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教学目标过程方法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知识技能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3、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4、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1、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2、利用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3、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了解燃料的热值和热机的效率。1、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阅读“科学世界现代汽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能量的转化过程,燃料的热值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能量的转化过程汽油机模型及挂图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思考问题,做出简要回答:通过燃烧燃料、电等获得由生活中的常识引入新课,学生更设计意图情境引入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体的质量、物体本身和升高的温度有关,人们取暖、做饭都需要热量,这些热量是怎么得到的?你家里需要的热量是怎么得到的?把学生的答案归纳分析得出:大部分的热量的获得都是燃第9页共49页197566134.doc
烧燃料。由此引入热值。合作探究一、燃料的热值在化学课上已讲了燃烧,请同学们为大家描述一下有关燃烧的知识并对同学们所知道的燃料进行分类。归纳强调: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燃料的种类:固体燃料(木柴、煤等)、液体燃料(汽油、柴油等)和气体燃料(煤气、天然气等)问题:如果一个家庭使用不同燃料烧水做饭,消耗量相同吗?为什么?如何比较不同燃料放热的多少呢?(控制变量法)引入热值的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单位:J/Kg看书139页,了解一些燃料的热值并强调其物理意义。二、内燃机用燃料燃烧来烧水,常常看到壶盖被顶起来,这是为什么呢?热量。学生思考、分类,在化学的基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回答问题。提出比较的方法。学生思考问题并归纳出热值的定义学生回忆壶盖跳动的现象,思考原因容易理解和接受。培养学生搜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阅读表格的能力础上进一步认识燃烧的知识。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演示:在试管中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会看到什么现象?讨论这一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安全性和改进的方向。(注意:软木塞不要塞得过紧,免得试管炸裂伤人)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学生观察实验,思考分析其中的能量变化,讨论能量的损失、实验的安全性要求及改进的方向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模型或挂图:了解汽油机的构造;认识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总结汽油机的工作原理;了解汽油机的实际应用。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用表格归纳热机的四个冲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归纳能力。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汽油机和柴油机,并了解它们的实际应用燃料的化学能转化燃烧气体的内能转化做功塞子的机械能在热机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过程就是这样的。学生阅读教材136页回答问题。向学生介绍几个名词:内燃机:是因为它的燃料是直接在发动机内部的汽缸里燃烧的。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冲程: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问题:1、吸气冲程中为什么能将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吸入汽缸?2、压缩冲程中压缩的是什么?压缩到最后会有什么结果?为什么?它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3、做功冲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4、排气冲程中为什么能将废气排出?5、结合生活实际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6、你对柴油机知道多少?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第10页共49页197566134.doc
告诉学生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动两周,飞轮转两周,向外输出一次功。阅读科学世界现代汽车三、热机的效率生活处处皆效率,由机械效率、内燃机能量的去向引入热机的效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1、为什么提出热机的效率问题?2、什么叫做热机的效率?3、各种热机的效率是多少?4、怎样提高热机的效率?阅读STS从火车到火箭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思考问题。讨论节能和有效利用燃料的途径和方法,探讨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总结热机的发展史,认识热机的历史意义。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精神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从多角度认识热机巩固知识课堂小结1、热值: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单位:J/Kg2、汽油机的四冲程: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3、热机的效率:课堂练习一课内练习1、热机是把能转化为能的机器,是最常见的热机。2、四冲程汽油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中,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3、关于热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油机顶部有喷油嘴,柴油机顶部有火花塞B、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将柴油和空气的混合气吸入气缸C、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D、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美国《大众科学》杂志评出201*----201*年度奇思妙想十大发明,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六冲程引擎”,这种引擎在完成四冲程工作后,会把水注入汽缸,使水瞬间变成水蒸气,从而带动活塞运动,产生第五冲程,为汽车提供动力。第六冲程是让水蒸气进入冷凝器,变成可再次注入汽缸的水。其中第五冲程相当于四冲程内燃机的冲程,在第六冲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请你指出该“六冲程引擎”的一个优点:二、课外练习1、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1页共49页197566134.doc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年级主备人教学目标九年级董旭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题备课时间14.2热机的效率201*年10月25日课型上课时间新课热机的效率热机燃料的热值: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内燃机:汽油机工作原理吸气冲程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排气冲程(1)知道热机的效率(2)了解提高效率的途径用物理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联系实际思考问题的能力感受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建立废物利用的观念.说明热机不能把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利用,其中有一部分散失了,从而得出热机的效率,可以画饼图分析出热机效率的定义。教师提供资料,说明一些机械的效率,例如蒸汽机、汽油机、教学重点柴油机等的实际效率。教材中有内燃机和火电站的能流图,学生观察内燃机能流图,思考哪些是做有用功的能量,哪些是散失的能量,对于火电站也可以思考哪些是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哪些是损失的能量。教学难点教学用具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分析和探究的参考问题有:如何提高热机的效率;热电站是怎样提高燃料的利用率的。第12页共49页197566134.doc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一.热机的效率方法1、说明热机不能把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学生活动本节内容建议用学生实验探究和自主学习的方法,利用能设计意图利用,其中有一部分散失了,从而得出热机的效率,流图分析问题还是首次接触,可以结合图解帮助学生想像,可以画饼图分析出热机效率的定义。教师提供资提高学生观察能能力,分析能料,说明一些机械的效率,例如蒸汽机、汽油机、力.本节的一个较大特点是紧柴油机等的实际效率。密联系实际,考察了能量在具教材中有内燃机和火电站的能流图,学生观察内燃体过程中的损耗,要注意让学机能流图,思考哪些是做有用功的能量,哪些是散生细致的分析问题,养成缜密失的能量,对于火电站也可以思考哪些是用来做有的思维形式.注意联系实际的用功的能量,哪些是损失的能量。教学,学生要能够利用所学到二.方法2、教师在介绍完热机的效率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内燃机和火电站的能流图来画出饼图,从饼图中分析出哪些是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哪些是损失的能量。的提高效率的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中要结合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了解热电站相比一般的火电站的优点,并结合所生活的社区,思考关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问题.课堂练习第13页共49页197566134.doc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年级主备人九年级董旭平课题备课时间14.3能量的转化与守恒201*年10月25日课型上课时间新课1、知道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知识教学目标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过程方法技能2、知道在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3、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4、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体会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2、通过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物理规律有一个感性认识。2、通过学生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能量守恒定律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是怎样转化的乒乓球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准备开始实验,以同桌为小组进行,观察手、温度计、设计意图情境引入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几个小实验,注意观察现象:第14页共49页197566134.doc
师生互动1:讨论四个小实验中发生了哪些能量转化。①来回迅速摩擦双手,手会感觉到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②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可观察到温度升高。光能转化为内能。③小电扇转动起来,光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④钢笔杆能够吸引小纸片,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教师总结:经过长期的探索,发现各种现象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用能量的概念及能量转化的观点,可以反映师生互动2:填教科书中图15.5-1.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后填写,不要强调答案的统一,只要合理就行。方法点拨:在判断能量是如何转化时,可先找出是哪一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了,哪一种形式的能量增加了,增加的那一种形式的能量就是由减少的那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的。小电扇和钢笔杆的变化:(2)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下。(3)将连在小电扇上的太阳电池对着阳光。(4)用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再靠近细小的纸片。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学生讨论填写。尽可能多的举例学生归纳判断能量转化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己做的学习兴趣,对物理规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通过学生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发挥其主管能动性(1)来回迅速摩擦双手。小实验,激发学生这种联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师生互动3:上述现象中能量的形式发生了改变,有无能量形式不改变的现象呢?你能利用书桌上的物品设计两个小实验吗?讨论学生所做小实验得出结论:能量不仅可以转化而且可以转移,在能量转移的过程中能量形式没有变。师生互动4:。老师实验:乒乓球自由落在地上弹起来,最终会静止。通过讨论乒乓球的运动过程,提示学生机械能减少了,是不是能量丢失了?实际上是通过摩擦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从而引出能量守恒定律。师生互动5:归纳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分析守恒定律的内容,突出定律的物理意义,即突出“转化”和“守恒”,强调各个词语的意义。说明:1、尽管有的时候,物体某种形式的能量,可能转移学生活动学生设计并作实验,从中悟出:1.能量可以转化,转化时能的形式改变2.能量可以转移,转移时能的形式没有变设计意图将我们不易观察到的物理原理,通过容易感知的物理实验或现象体现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能量的形式发生转化。但不管哪种变化,能量的总量总是保持不变。进一步向学生强的意义,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学生思考乒乓球弹起后为什么最终静止。思考课本143页的“想想议议”。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学生归纳能量守恒定律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能到几个物体或转化成几种形式的能量,但能量的总量不变。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就是说某物体损失的能量等于几个物体得到的能量的总和。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2、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定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普遍适用。在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中,只要有能量的转化,就一定服从能量守恒的规律。从物理的、化学的现象到地质的、生物的现象,大到宇宙天体的演变,小到原子核内部粒子的运动,都服从能量守恒的规律。3、能量守恒定律是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依据。人类认识自然,就要根据种种自然现象,总结规律,能量守恒定律就是人类总结出的规律之一,而且人类认识的其他规律也必定符合能量守恒定律。总量保持不变。拓展:自然界中有各种形式的能量,其中有些形式的能量可而有些能量不能储存,如光能、动能等。在有效利用能量时,经常会把不能储存的能量转化为能够储存的能量储存起来,再等到需要时使用。归纳方法:根据能量守恒定第15页共49页
以储存,如化学能、势能等,调能量守恒定律197566134.doc
4、能量守恒定律是人类利用自然的重要武器。纵观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也是一部认识能量、利用能量、实现能量转化的历史。从原始人钻木取火,到水能利用;从蒸汽机发明,到电能的利用;从太阳能,到核能的利用。人类总是在认识、利用能源,逐步实现能量的转化。阅读科学世界“向地球要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能量守恒定律,熟记定律内容,并会用定律分析实际能量转化和转移的实例一课内练习课堂练习二、课外练习律,在分析自然现象时如果发现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能找到另一种形式能量增加;反之,当某种形式的能量增大时,也一定可以找到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减少。(1)能量守恒定律内容:(2)方法:本节课采用了以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我们要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科学。1、下列现象中,只有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的过程是()A.子弹从枪膛射出B.用火焰烧开水时,水温升高C.电灯发光D.冬天用手摸户外的东西感到冷2、写出下列现象中能量的转化或能量的转移关系。①木炭燃烧发出光和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②冬天双手互相摩擦感觉暖和。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用钢锉锉工件,工件发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④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工作。水能转化为电能⑤点燃爆竹后,爆竹腾空而起。化学能转化为动能⑥给蓄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⑦热水瓶中的水蒸气把瓶塞冲起。内能转化为动能⑧风吹动帆船前进。风能转化为动能⑨人跑动时,身体发热出汗。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⑩一杯热水慢慢变凉。热传递3、不同的物理现象往往遵循同一物理规律,例如:跳伞运动员从空中徐徐下降;刹车后,水平路面上行驶的公交车逐渐减速停靠在车站。这些现象中能量转化的共性是()A物体的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B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C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物体的机械能D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思考:“永动机”能实现吗?为什么?写一篇小论文第16页共49页197566134.doc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年级主备人教学目标一、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能量还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二、能量守恒定律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三、本节课用到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守恒推理法九年级董旭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题备课时间15.1两种电荷201*年10月25日课型上课时间新课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在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注意观察静电实验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互动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静电小实验。电荷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原子结构、元电荷、自由电子电荷的移动教师演示用具:毛皮一块、丝绸一块、玻璃棒(两根)、橡胶棒(两根)、气球一个、验电器(两个)、金属棒一根学生分组用具:丝绸一块、玻璃棒一根、、验电器一个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实验,分析这是什么原因摩擦起电。学生动手做实验,亲身体验这种现象。由于学生在小学时《科学》课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学用具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教师将一个气球接触墙壁,气球掉下来。将气球摩擦头发,贴在墙壁,问学生这是为什么;2.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塑料尺、塑料笔杆等物品,摩擦后吸引轻小物体(如碎纸屑)3.为什么能够吸引碎纸屑第17页共49页197566134.doc
上学过摩擦起电,一般可以回答出摩擦起电体会这种神奇的现象。与学生小学时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设计意图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引入课题:学生活动第一节电荷一.摩擦起电通过讲授给摩擦教师讲述: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起电下定义了电荷。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合作探究二.两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学生做实验,观察分析现象得证实橡胶棒和玻1.演示实验玻璃棒和橡胶棒都带了电璃棒是否带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纸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出:荷胶棒靠近碎纸屑。那么它们所带的电荷相同吗?观察实验现象并描述。通过观察现象,对学生讨论分析这个实验说明比证明玻璃棒和2.演示实验胶棒所带电荷做好课本图5.1-2的实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或用毛什么?为什么?橡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分别靠近带电的另一根玻璃棒和橡胶玻璃棒和橡胶棒所带电荷不不同。相同,相互吸引棒)教师点评归纳: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1)正电荷和负电荷;(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学生观察了解验电器的各部通过学生观察引种电荷相互吸引。分构造导学生得出验电器的原理。3.验电器可以根据验电器的多少将学教师讲述:生接照步骤进行。然后描述实(1)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验现象。(2)出示验电器,了解验电器的主要构造;讨论:1.为什么验电器的金属铂片(3)用不带电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会张开;(4)用带电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2.张开的角度大小说明什么(5)用力摩擦玻璃棒,再将它们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问题。本部分知识抽象难懂,借助于录像学生首先看视频再看书,回答4.电荷量带或课件,图音并3个问题。播放有关物质结构的视频资源(九年级视频资源)学生貌可加深学生的看教材P99页,原子结构元电荷的内容回答问题:感悟。(1)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通过问题促进学(2)原子的结构是什么样的?生的自主学习。(3)元电荷的符号、单位是什么?它的电荷量是多少?教师讲述:摩擦起电是电荷的转移,带正电的物体束缚电子的能力弱容易失去电子;负电的物体束缚电子能力强容易得从现象分析得出到电子。这就是摩擦起电的实质。现象的本质4.电荷的移动演示:P100页图5.1-5实验教师提出:(1)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观察实验从物理联系到生(2)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学生说明现象并讨论实验说活。教师点评,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引导学生,最后说出是电荷在明了什么。强调导体与绝缘金属杆上的定向移动。电荷可以在金属杆中移动,金属是导体没有绝对的界电的。有的物体善于导电叫做导体。限。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导体有哪些?绝缘体有哪些?第18页共49页197566134.doc
教师强调:描述导体和绝缘体用“善于”和“不善于”,不培养学生的概括学生举例能说“能”和“不能”。能力。课堂小结:(1)用自己的话描述摩擦起电的过程(丝绸和玻璃棒摩擦)(2)电荷间相互作用(3)导体和绝缘体课内练习:一、动手动脑学物理课外作业:1.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子和头发摩擦时分别带上电荷,互相的缘故。2.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_______电,B与c一定能相互_______。3.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________电子,若把它和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会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如图14-6甲所示,原因是________。若将另一带电小球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发现箔片闭合,如图14-6乙所示,则此带电小球带_____电。4.图中标出了制成铅笔的几种材料,通常条件下属于导体的是甲乙A.木材、橡皮B.石墨、金属C.木材、金属D.石墨、橡皮课图14-65.电脑显示屏表面比它下面的电脑桌表面有更多的灰尖是因为堂A、显示屏是用具有吸附灰尘能力软强的材料制成的B、房间里灰尘的自然堆积练C、显示屏工作时.显示屏表面温度较高D、显示屏工作时.显示屏表面带电,容易吸附灰尘习6.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警示:“严禁用塑料桶运汽油”。这是因为在运输过程中汽油会不断与筒壁摩擦,使塑料桶带________,造成火灾隐患。7.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导体的是()A.人、大地、塑料B.铅笔芯、油、橡胶C.矿泉水瓶、油、陶瓷D.大地、铜丝、盐水5.1电荷得电子带负电同种电荷相互吸引1.摩擦起电异种电荷相互排斥失电子带正电2.电荷量的多少叫电荷量符号Q,单位是库仑符号C元电荷:最小的电荷3.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导体:金属、酸碱盐水溶液、人体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板书设计第19页共49页197566134.doc
教学反思
年级主备人九年级董旭平课题备课时间15.2电流与电路201*年10月25日课型上课时间新课1.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教学目标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知识技能2.通过动手实验,认识断路、通路、短路,知道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能画常见的路元件符号。3.结合小小电风扇、电子门铃、手电筒等电路的实际连接,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习观察实验现象,学习从现象中分析归纳出规律的方法。知道用电器符号、电路图把具体的电路连接情况简洁明了的表达出来,这也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激发学生对认识电路组成、研究各元件的作用有强烈的兴趣;在学习连接电路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认识电路、连接电路、画电路图电流形成的理解学生分组实验:干电池两节、导线若干、小灯泡一盏、开关一个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观察课桌上的器材。学生上黑板连接实物图。其他学生观察连接是否正确。学生回答不可以听讲解学生回答不行学生回答不行第20页共49页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提前在课桌上准备器材:小灯泡(一盏)、开关(一个)、电池(两节,已安装好的)和导线若干。合作探究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灯泡、开关、电池组的实物图。请学生上黑板用粉笔代替带替导线,将这三个元件连接起来。(1)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直接将电池的两端连在一起,问这样可以吗?学生看教材P101“想想做做”左侧的警示栏。教师讲解:如果直接将电池两端连在一起,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大,将电池烧毁。这样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将电源两端连在一起的叫短路。(2)教师问连好电路不闭合开关行吗?教师在实物图中将开关不合,但擦去其中一根导线,问学生这样行吗?教师讲解:这样的电路叫做开路。要求:连接电路,让灯泡亮,而且灯泡要受开关的控制。197566134.doc
四人一组动手做实验:操作、观察、个人演示。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3)教师按照正确的方法连好电路,并且让开关闭合,问这样灯泡能发光吗?教师讲解:这样的电路叫通路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排除电路故障。2、按照实物图连接电路。教师巡视,并提示连接好后要检查一遍,确定无误后再闭合开关。3、提出问题:A.为什么灯泡能够发光?学生阅读教材P101到P102电流部分内容,然后在实物图上画出电流方向。B.电流是怎样形成的?C、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一.电流教师讲述:金属导体里有大量自由电子,它们可以自由它们就受到推动力出现了定向移动,于是形成了电流。如果我们把自由电子比作每个同学,这就好像是上活动课的学生和早晨跑操的学生一样。(板书)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我们把正电荷移动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板书)2、我们把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形成持续电路的条件(板书)3、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一、有电源;二、电路是闭合的二、电路的构成教师提问:1.通过这一活动,我们可以看出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2.这些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教师点评:电源提供电能学生观察电路,并回答行。学生动手连接电路。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开关、导线、用电等。学生讨论、回答作用。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源和用电器学生观察并记忆学生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通过学生实验发现问题。(比如:连接好后灯泡可能不亮)教师及时给予指导。成功的同学可以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探究能力也得到提高这部分内容过于抽象,教师可以通过画图寻视来讲解。使学生明白金属导电的原因。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将物理与生活相联系。设计意图移动。平时它们运动的方向杂乱无章,可是接上电池之后,学生回答电路组成由:电源、第21页共49页197566134.doc
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用电器利用电能工作三.电路图为了方便研究电路,电路中的各部件用各种符号来代表(看书P104页几种常用的元件及其符号)用这些符号来表示电路中的元件就是电路图。学生按照黑板上实物图画电路图教师点拔课堂小结:1.电路中电流的方向;2.电路的组成;3.电路图的画法。课内练习:1.动手动脑学物理1、2、3题。课外作业:学生试画,然后与P103页图5.2-7乙图相比较。学生总结画电路图的方法:A.从电源正极开始画直到电源负极;B.元件位置安排合理,分布均匀,不要将元件画在拐角处。C.整个图形要呈长方形。通过自我评价找到画电路图的技巧。1、水在水管中流动形成水流。电荷在电路中沿着一定方向移动形成。2如图所示,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A和另一个验电器B,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分别接触它们上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A内的金属箔闭合后又张开,根据这个现象可知,验电器B原来带电,电流方向是从流向。课堂练习3.下图反示电路中,开头处于图示状态时,电灯“亮”或“不亮”),这时的电路叫;如果不小心两接线柱用导线接在一起,则会造成.4、如图所示,画出了几种常用元件及其在电路中的请你在图中元件对应的空白处画出该元件的符号。5.关于电路的说法错误的是()A.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B.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C.在电源外部,电流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D.用电器是将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符号,(填把A、B第22页共49页197566134.doc
6、下图所示的电路图中,正确的是()7.下图所示是电铃、开关、电池的连接情况,请画出相应的电路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5.2电流和电路1.电路的三种状态:短路、开路、通路。(1)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流(2)电流是有方向的:正极→用电器→负极。(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一要有电源,二要有使用电器工作的闭合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四部分组成的电流路径。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3.电路导线输送电能的装置开关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电路图: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第23页共49页197566134.doc
年级主备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九年级董旭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题备课时间并联的电路图。15.3串联和并联201*年10月25日课型上课时间新课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会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串联、在动手实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在结构、开关作用、用电器间关系等方面各自的特点,从而学习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激发学生认识串、并联电路的兴趣;积极主动找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识别方运河,能联系生活中的串、并联电路,体会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价值。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并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认识串并联电路,在实践中总结出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及区别两个小灯泡、开关(3个)、导线若干、电池(2节)(学生电源)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回忆电路连接时的注意事项:不能直接将电源两端用导线连接,接线要拧紧。明确设计要求,小组讨论设计的思路,共同设计电路并画出电路图。将各组的电路图画到黑板上,小组讨论:找出电路图的不规范之处,并改正。各小组讨论在连接方式上的不同。找同学进行分类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其他学生观察黑板板演是否正确。若不正确,给予改正。来区别。各小组按照实物图动手连接实物。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设计简单电路的能力,同时由于学生初次设计电路,需要对设计思路加强指导。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培养学生规范做图。从图形基本连接上来区分,使学生从感性上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给出每组灯泡(2个)、开关(1个)、导线若干、电池(学生电源)。首先说明电路连接时的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思考如何连接可以让灯泡发光。二、合作探究1.学生根据所给器材设计一个能使两灯同时亮的电路。;2、各小组将设计好的电路图画在黑板上。指导学生观察两种电路图中灯泡连接方式的不同,引导出串联和并联的定义。教师点评:串联:首尾顺次连接。并联:首首连接,尾尾连接。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各元件的实物图,找学生按照分类的两种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第24页共49页197566134.doc
学生根据实物图来连接实物教师巡视指导3.串并联的特点:(1)在电路图上用箭头标出电流方向,让学生体会串学生动手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总结串并联电路中各个用电器是否相互影响。通过电路图来连接实物图,再到连接实物,可以减少学生连接电路的难度。区别是否有影响。让学生体会并联电路开关的作用和优点从物理走向生活,通过物理知识来判断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学生总结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流的路径。以及并联电路中的“干路”和“支路”。(2)将串联电路中拧掉一个小灯泡闭合开关,观察另一个灯泡的情况;将并联电路中的灯泡拧掉一个闭合开关,观察另一个灯泡的情况。(3)按照右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①闭合开关S1、学生判断并且说明验证方法,S2,分别断开、合上开关S,观察两灯是否同时熄灭、同时发光;②闭合开关S和S2,分别断开、合上开关S1,观察哪盏灯受S1控制;③闭合开关S和S1,分别断开、合上S2,观察哪盏灯受S2的控制。让学生根据实验观察,归纳出结论。归纳两种电路的特点教师板书串联并联路径一条两条或多条开关的作用控制所有用电器干路: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控制本条路上的用电器串联电路各用电器互相影响;并联电路各用电器互不影响。4.生活中的电路(1)出示一串小彩灯,判断各灯之间连接关系。(2)教室里面的各灯是串联还是并联?(3)家里面的电灯、电视、电脑是串联还是并联?本课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用电器的关系相互影响互不影响说明这样连接的好处。第25页共49页197566134.doc
课内练习:动手动脑学物理课外作业:1.家庭中的用电器是联在电路中的,控制用电器的开关跟用电器是联的。2.节日里,家中所挂的一串串的彩灯采用连接方式,电冰箱的压缩机与电冰箱内电灯是以方式连接。3.下图所示电路中,当闭合时,L1、L2并联;当闭合时,电路会发生短路,损坏电源。4.如右上图所示,要使灯L1和L2串联,则关于1、2、3、4接线柱的连接,正确的是()课堂练习A.只需连接1和2B.只需连接2和3C.只需连接3和4D只需连接1和35.在上题中,要使灯L1和L2并联,则关于1、2、3、4接线柱的连接,正确的是()A.1和2连接,3和4连接B.1和3连接,2和4连接C.1和4连接,2和3连接D.只需连接2和46.下图是两个灯泡的连接情况,在图中找出与实际电路一致的电路图是()7.晓泉实验时连接了下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1和S2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小灯泡亮、电铃响B.小灯泡亮、电铃不响C.小灯泡不亮、电铃响D.小灯泡不亮、电铃不响8.在虚框内画出下图所示实物电路的电路图。第26页共49页197566134.doc
5.3串联和并联1、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板书设计装饰用的小彩灯是串联关系家用电器是并联关系教室里的灯是并联关系路灯时并联关系教学反思
年级主备人九年级董旭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题备课时间15.4电流的测量201*年10月25日课型上课时间新课串联并联路径一条两条或多条开关的作用控制所有用电器干路: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控制本条路上的用电器用电器的关系相互影响互不影响2、生活中的电路●1。认识电流的大小,知道电流的单位、符号,关心生活中有关用电器工作的电流值。教学目标2.知道电流表的用途、符号,知道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并会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画出相应的电路图。3.能认识电流表的量程,正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在认识和使用电流表的过程中,学会阅读说明书,对照实物,掌握正确使用测量工具的方法。注意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1、电流表的定义、单位及其换算;2、电流表的使用正确使用电流表第27页共49页197566134.doc
教学用具教师用具:电池(3)灯泡(2)开关(2)配电板(2)导线若干演示电表学生分组实验用具: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和电流表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连接电路的方法。让学生通电亮度来判断电流的强弱培养学生的转化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对电流的单位“安培”、“毫安”、“微安”有设计意图演示:配电板一:一节干电池、灯泡、导线、开关(各一个)。配电板二:两节干电池、灯泡、导线、开关(各一个)。找学生动手连接电路。学生连接电路,其它同学观察有无错误。闭合开关后观察两盏灯的亮度有何不同?通过这两盏灯的电流的强弱相同吗?学生回答亮度不同,越亮的灯通过的电流越强。引入课题:第四节电流的强弱合作探究一.电流1.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I”表示,教师介绍电流的单位。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安培(A)为了纪念物理学家安培。毫安(mA)微安(μA)1A=1000mA1mA=1000μA3.认识一些用电器的电流,通过用电器的说明书,认识电流。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利用常见的电流数据编成单位换算题,然后打出投影为了准确的测得电路中的电流值需要用专门的测量工具测量----电流表二.怎样连接电流表1.认识电流表给各小组分发电流表并观察。教师结合演示电流表讲述外观各部分的各称(表盘、单位A、调零螺丝、正负接线柱)及作用。2.连接方法(1)学生阅读教材P111页内容;(2)教师提问:电流表有两个接线柱,在我们用电流表测电流时如何判断选择哪一个接线柱?(3)教师讲述:在不知道待测电流大小时,可以用试触的方法。教师用配电板和演示电表演示电路电流表的连接和试触。(4)学生动手连接电路。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不能直接将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学生听讲记忆电流的单位。学生看课前准备好的家用电器说明书。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学生看投影后进行单位换算,粗略的感性认识。然后回答。学生观察电流表的外观。增加练习量,强化对电流单位的记忆和换算认真听讲学习各部分的作用。观察电流表外观培养学生观察能学生自学P111页内容力。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回答:培养学生自学能根据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判断。力以及收集处理每组一个学生连接,其它学生观察并指出不规范之处。各组分析讨论本组电流表的示数值。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研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动手操第28页共49页197566134.doc
两端,开关前要认真从电源正极到负极检查一遍,无误后方可闭合开关。三.怎样在电流表上读数(1)学生试读出电流表的示数。(2)将本组读数写在黑板上,并说明是如何读出的。教师点评读数方法。课堂小结:学生总结电流的单位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各小组派代表将本组读出的数值写在黑板上,找两组代表说一下读数的方法。其它同学补充共同总结读数的方法:①观察接线柱;②分析分度值;③看偏过了多少格。作能力。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讲解说出读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概括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课内练习:动手动脑学物理。课外作业:1.2.6×10A=mA=μA;35mA=A.2.请读出下图电流表的示数。课堂练习5.如图所示,M、N表示一个电流表的两上接线柱,a、b、c、d表示电路中的四个连接点,若想用此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电流,则以下连接正确的是()。A.M接a,N接bB.M接d,N接aC.M接c,N接dD.M接d,N接c6.小明测量得到家里只有一种用电器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为5A,该用电器可能是()A.电视机B.半导体收音机3.下列电流值中,最小的是()A.0.4AB.0.5×10μAC.480mAD.9.6×10A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表测量的是A.通过灯L1的电流B.通过灯L2的电流C.通过灯L1和L2的电流D.电源供给电路的总电流-45-2第29页共49页197566134.doc
C.微波炉D.日光灯7.有0~0.6A和0~3A两个量程的电流表,实验中需用0~0.6A这一量程,但这一量程的刻度值不够清楚,某一次测量中,从0~3A量程的刻度盘上发现指针正好指在2.3A的刻度线上,则测得的实际电流大小为()A.0.43AB.046AC.0.7AD.2.3A8、如图所示,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仪表的示意图。请写出你从图中得到的两条信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9.在方框中画出灯泡L1和灯泡L2并联、电流表测灯泡L1电流的电路图,并在图上连接实物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构造电流串连接“+”进“-”出电流表的使用量程的选择量程读数分度值多少格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μA)5.4电流的强弱第30页共49页197566134.doc
年级主备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九年级董旭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题备课时间15.5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201*年10月25日课型上课时间新课1.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2.会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探究的步骤。培养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体会交流合作的重要和成果共享的喜悦。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尤其是实验方案的制定学生分组实验用具:灯泡(2)、开关(1)、学生电源(干电池2节)、导线若干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完成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学生回答: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来,经过灯泡,流回电源的负极学生思考问题,讨论整理自己的猜想和理由。(即IA、IB、IC的关系)。可能:IA<IB<ICIA=IB=IC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设计实验方案并阐述方案。有不同方案的小组提出本组的方案,其它组的学生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动脑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让学生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思维程序,锻炼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科学素,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请同学们将桌上的两个灯泡、一个开关、电源和导线按教材P113页图5.5-1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灯泡发光,说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呢?合作探究一.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1、提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流过A、B、C各点的电流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2、猜想假设请同学们猜测并说明理由同学们的猜想哪个正确呢?需要我们用实验来验证。3、设计实验请各小组利用所给的器材来设计实验步骤,测量的数据以及测量的方法等等,设计实验方案并且进行交流。(教师强调测量完成后换另外一组小灯泡)第31页共49页197566134.doc
学生开始操作实验。按照实验及分工又合作,开展探究活动并且及时记录实验数据,注意总结实验中遇见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各小组根据实验数据,讨论总结出实验结论。IAIBIC结论IA_IB_ICIA_IB_IC学生展开热烈讨论,结合自己动手过程总结并交流接线、电流表的使用、影响实验数据的因素等很有价值的东西6.归纳总结教师根据各小组总结的结论引导学生完善规范的表述结论。7.评估、交流。二.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和各支路的电流有什么关系。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多数同学的实验做得最准,向你们的大胆猜测和成功的验证表示祝贺!其他同学的敢于猜想,敢于发表意见,同样值得我们学习。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的猜测和实验,我们来猜测和探究并联电路电流之间的关系。(重复以上七个教学程序)本课小结由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养,培养学生必需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让学生体会反思,具有对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估的意识,并了解评估的方法。培养总结意识,养成对所学内容及时巩固、消化、梳理的习惯。方案,明确每组成员的职责,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确定实验方案,强调电流表的使用。4.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5.数据分析第一次第二次第32页共49页197566134.doc
课内练习:课外作业:1.有一种节日彩灯由20只小灯泡串联而成,如果电源插头处的电流为200mA,那么通过每一只小灯泡的电流为mA。2.如图所示的串联电路,闭合开关时()A.通过A点的电流大于B点的电流B.通过B点的电流大于C点的电流C.通过A点的电流大于C点的电流课堂练习D.通过A、B、C三点的电流相等3.周末,小阳正在家中看电视,当他再打开电风扇时,电路中的总电流将(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4.某同学将电流表接入右图所示电路的A、C两点时,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IA=0.64A,IC=0.38A,则通过灯L1的电流为A,通过灯L2的电流为A。5.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关系的实验中,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分别为IA=0.5A,IB=0.3A,IC=0.2A,如图所示,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首先应该做的是()。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B.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C.分析数据,得出结论D.使用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流值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电流表A1、A2、A3的示数分别为I1、I2、I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A.I1=I2=I3B.I1>I2=I3C.I>I2>I3D.I1>I3>I25.5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第33页共49页
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二.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1.提出问题2.猜想假设3.设计实验4实验验证5.分析数据6.归纳总结三.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7.反馈交流第一次第二次IAIBIC结论IA_IB_ICIA_IB_IC第一次第二次IAIBIC结论IA_IB_ICIA_IB_IC197566134.doc
年级主备人九年级董旭平课题备课时间15.4电压201*年10月25日课型上课时间新课●1。认识电压的大小,知道电压的单位、符号,关心生活中有关用电器工作的电压值。教学目标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知识技能2.知道电压表的用途、符号,知道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则,并会将电压表正确接入电路,画出相应的电路图。3.能认识电压表的量程,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在认识和使用电压表的过程中,学会阅读说明书,对照实物,掌握正确使用测量工具的方法。注意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1、电压表的定义、单位及其换算;2、电压表的使用正确使用电压表教师用具:电池(3)灯泡(2)开关(2)配电板(2)导线若干演示电表学生分组实验用具: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和电压表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①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与读数;②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导体电阻与其它因素的关系;③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与连接方法;④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去分析简单的电路问题等。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1、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2、电阻的并联: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3、用伏安法测电阻:通过测量导体两端的电压U,导体中的电流I,得知其电阻R。4、学习电压、电阻的概念.通过探究实验了解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及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电阻的方法,并进一步通过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得出了欧姆定律。第34页共49页197566134.doc
1.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流,它的两端要有,所以的作用是使电路中产生电流。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正确使用电压表要注意:(1)电流只能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人;(2)电压表应该联在电路中;(3)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量程;(4)读数时,应该认清所用量程及其对应的分度值,课堂练习如果选用O~15V的量程,则其分度值为;(5)如果把电压表直接与电源两极相连;则测量的是两端的电压。3.导体对电流的作用叫做电阻,单位是,它的符号是。4.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它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大小。5.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是导体的、、和。6.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电阻线接人电路中的来改变电阻大小的,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电位器也是一种。7.滑动变阻器有四个接线柱,使用时,连人电路的两个接线柱必须“一上一下”。若错接在上方的两个接线柱上,此时连人电路的电阻值最;若错接在下方的两个接线柱上,此时连人电路的电阻值最,两种接法移动滑片P时,都不能改变接人电路中电阻值的大小。8.在串联电路中,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年级主备人教学目标九年级董旭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课题备课时间16.2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201*年10月25日课型上课时间新课1.通过探究实验,得出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2.在实验过程中,训练连接电路的基本技能.3.通过实验,训练正确识记、使用电压表的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2.通过学生的亲自实验,培养他们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3.通过对实验结论的归纳和总结,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第35页共49页197566134.do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1.通过学生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2.通过同学们共同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通过实验探索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得出恰当的结论.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各组可以简单说明你们的设计方案.第一组:我们计划用三节电池,选择两只完全相同的灯泡,分别测出每只灯泡两端的电压和两只灯的总电压进行比较.第二组:我们组选择两只不同的灯泡,选三块电压表,同时测量每只灯泡和两只灯泡的电压,比较结果.第三组:我们组选择三只差别较大的灯泡,分别测量每只灯泡的电压,每两只灯泡的电压和三只灯泡的总电压.第四组:我们计划选四只灯泡,两只一组,先将两只灯泡串联接入电路,分别测每只灯泡的电压和两只灯泡总电压.然后再换上另外两只灯再次测量.(通过投影展示)这是我们的实验电路,这是我们设计的实验数据表格.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你熟悉的串联电路图.学生画图,教师巡视,选出较好的图,用投影仪放大.同学们观察自己画出的串联电路图.思考:你已经了解了串联电路的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电流表工作的时候必须串联在电路中.串联电路中的电压有什么样的关系?也和电流一样,处处相等吗?(提出问题)二、进行新课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同学们可以大胆猜想,你认为会是什么呢?[猜想或假设]我认为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应该和电流的关系相同,也是处处相等.我们认为电压应该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着电流的方向越来越小.因为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某种“力量”,力量会越用越小.我们认为灯泡大的地方电压大,灯泡小的地方电压就小.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个电池的电压之和,串联电路各点的电压之和也应该等于两点间的总电压.同学们作出了各种猜想,各样假设,真实的结果到底是什么?请同学们用实验来求证.大家先设计实验.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练习动手动脑学物理1.彩灯是串联的,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所以,根据题意有:36Vn=220V,n==6.1.至少要串联6个这样的灯泡.建议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彩灯.如用36V额定电压的灯泡,可以串联6个或7个,分别点亮比较它们的亮度,也可以用5个灯泡串联,但点亮时要注意安全.如果家里有用过的彩灯串,可以利用起来.再给你制作的彩灯串连接一个日光灯上用的起辉器,看看有什么效果.2.(1)可以用“试触”的方法来判断水果电池的极性.测量电压时,因水果电池电压不会很高,应注意选择电压表的小量程测量.(2)选择其他的水果可以用桔子、柚子、苹果等,土豆也可以.选择的金属还可以是锌片、铝丝等.第36页共49页197566134.doc
16.2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板书设计1.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2.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3.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与交流教学反思
年级主备人九年级董旭平课题备课时间16.3电阻201*年10月25日课型上课时间新课(1).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知识技能(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3).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过程中,体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激发学生对电阻与那些因素有关产生兴趣,积极动手进行实验或观察实验。教学目标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的特性电阻、电压、电池第37页共49页197566134.doc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一、课前预习:(请你先阅读课本15页的相关内容,自主学习完成下列题目,然后小组内交流,把不能解决的疑问提出来,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1.电阻表示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2.电阻用字母表示,电阻的国际单位是,简学生活动1.完成课本17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2.完成课本17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题。二、课内探究通过预习,我们知道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并且有大小之分,那设计意图称,符号是,比较大的单位还有、,么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符号分别为、,它们的换算关系是。3.电阻器简称,在电路中的符号是。4.了解课本17页中一些常见的电阻值。1.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中不通电流时,不可能对电流有阻碍作用,此时导体没有电阻B.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C.某导体两端电压增大时,导体的电阻不变课堂练习4.有一段裸导线,下列哪一种方法可以减小它的电阻()A.把导线对折合在一起B.减小通过导线的电流C.增大导线两端的电压3.将一根镍铬合金丝均匀拉长接入电路,其电阻将,若将这根镍铬合金丝对折后接入电路,其电阻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点沿电阻丝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小灯泡亮度逐渐变暗,这表明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有关。D.某导体两端电压减小时,导体的电阻增大2.如图所示,用导线把电池、小灯泡和一段粗细均匀的电阻丝连接起来。当金属夹从电阻丝上的某有关呢?让我们来一起探究。第38页共49页197566134.doc
D.把导线拉长一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年级主备人教材料长度1.电阻的大小与电阻的横截面积九年级董旭平知识技能课题备课时间16.4变阻器201*年10月25日课型上课时间新课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作用,能改变电阻的原理。第39页共49页197566134.doc
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滑动变阻器所标规格的含义,会识别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会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使之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知道怎样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灯泡的亮度。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干电池两节,小灯泡一个,开关一个,电流表一只,变阻器两只,导线若干。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一)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符号出示并介绍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其符号。(二)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学生活动1.如图,两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为P1和P2,若要使灯L1变亮一点,设计意图1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灯L2变暗一点,则P应向(三)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____滑,P2应向____滑。1.观察滑动变阻器的结构,思考下面的问题2.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电阻丝什么位置的绝缘漆被刮去了?为什么要刮去?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是零?移动滑片时,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随着改变?向哪个方向移动时电阻变大?2.设计实验电路,思考下面的问题要使灯泡和变阻器中的电流大小相同,变阻器应该与灯泡串联还是并联?要能控制电流的大小,应该使用变阻器上的哪两个接线柱?要使灯泡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应将沉片放到什么位置上?3.按你制定的计划进行操作,尝试控制灯泡的高度。变,当开关S闭合后,滑片P向右滑动时,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第40页共49页197566134.doc
1.观察滑动变阻器的结构,思考下面的问题电阻丝什么位置的绝缘漆被刮去了?为什么要刮去?课堂练习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是零?移动滑片时,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随着改变?向哪个方向移动时电阻变大?2.设计实验电路,思考下面的问题要使灯泡和变阻器中的电流大小相同,变阻器应该与灯泡串联还是并联?要能控制电流的大小,应该使用变阻器上的哪两个接线柱?要使灯泡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应将沉片放到什么位置上?16.4变阻器板书设计1.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符号2.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3.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4.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1)作限流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2)作分压器改变电路中的电压。教学反思
第41页共49页197566134.doc
年级主备人九年级董旭平知识技能课题备课时间16.4变阻器201*年10月25日课型上课时间新课①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②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③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①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测未知的知识。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过程方法②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的过程并掌握实验的思路、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归纳实验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掌握把一个多因素的问题转变为多个单因素问题的研究方法。③能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估,找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①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并能设计实验方案证实自己的猜测。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调光台灯、实验电路、实验表格、图像坐标纸、课堂巩固联系等多媒体课件。学生用具:干电池教学用具(2节)学生电源2.5V和6.3V的小灯泡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Ω、10Ω、20Ω)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本节课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1.体现了物理教学主线:生二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其基本思路是:首先以生活中活──物理──社会。的现象为基础,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2.突出观察、实验。将再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分析观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科学猜想的学习方法,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分析实验方法和所需的实验器材,设计出实验电路并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和图像的分析得出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三)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1.观察滑动变阻器的结构,思考下面的问题电阻丝什么位置的绝缘漆被刮去了?为什么要刮去?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设计为学生分组探究实验,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要求和物理学科的素质教育。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设计、动手操作、分析、归纳和探究的能力。3.通过“科学猜想法”和“控制变量法”等科学方法的教学,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物理学中的研究问题的方法。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第42页共49页197566134.doc
(3)电脑出示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②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于阻值位置。③注意认清电压表、电流表的接线柱。④电压表量程选V,电流表量程选A。⑤闭合开关前,应电路,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实验。⑥实验中,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R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如1V、2V、3V),读出每次加在R上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并填入下列表格中,并在图中画出电阻的UI关系图象R=____电压U(V)电流I(A)课堂练习(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困难学生。(5)请学生分析实验表格中的数据,当电压成倍数地增大时,电流是怎样变化的?由此可以归纳出什么结论?(6)教师归纳总结: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3.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1)利用刚才的电路如何用实验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2)怎样改变电阻的大小?(3)在改变电阻时,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也要改变,怎样才能保持每次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呢?(4)学生分组实验:实验中,换用不同的电阻,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R两端的电压(如U=2V)保持不变,读出每次R的电阻值和电流值,并填入表格中U=电阻R(Ω)电流(A)I102030(5)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困难学生。(6)请学生分析实验表格中的数据,当电阻成倍数地增大时,电流是怎样变化的?由此可以归纳出什么结论?(7)教师归纳总结: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4.以上两个结论是同学们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的。在这之前,科学家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并证明了上述结论是正确的。5.回扣:(1)打开调光台灯后,转动旋钮,灯的亮度发生变化,说明通过灯泡的电流发生变化,引起电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第43页共49页197566134.doc
(2)开关时,傍晚灯的亮度较暗,深夜灯的亮度较亮,说明了什么?(3)台灯的调节旋钮其实是一个变阻器,转动旋钮,实际上是调节变阻器,使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而灯的电阻不变,所以电流随电压成正比的改变。(电脑显示调光台灯的实物图和电路图,动画模拟调节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年级主备人多媒体出示:1.扩展实验记录表格。2.练习生活实际。九年级董旭平知识课题备课时间17.2欧姆定律201*年10月25日课型上课时间新课1.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3.知道安全电压,理解安全电压为什么安全。1.通过用欧姆定律对安全用电的分析和理解,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2.通过了解安全用电,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初步形成讲安全、讲规则、讲科学的良好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中安全用电的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教学目标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1.应用已学到的欧姆定律的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对安全用电重要性的理解及对学生安全用电意识的培养。安全用电挂图、投影仪、录像资料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44页共49页197566134.doc
教师利用投影仪投影各种警示标志,请学生辨认,并能说出这些标志都在什么地方或说明哪里有这些标志,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标志。不需要同学们对所有的标志都投影“高压危险”“有电危险”的警示标志。同学们认识这是什么标志吗?这是高压危险的标志。这是有电危险的标志。你知道这些标志的意思吗?同学们都在生活中或电视里的哪些地方见过这种标志呢?有些有电线的地方。有些架线的铁塔上也有。在农村看到的变压器上。在小学社会书上学过。鼓励同学们大胆的回答。投影:高压线、变压器、交通路口靠近高压线的地方、配电房等地方的警示标志,明确凡是容易引起人们触电事故的地方,都应有这种明显的警示标志。同学们有没有在电池上或手电筒上看到过类似的警示标志?(回忆、交流)没有。险。有这样标志的地方,说明这些地方有电,不能靠近。呢?我们在实验中做实验时,有电池才能点亮小灯泡.电池也是有电的,为什么没有电池没有危险。电池的电压低,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才1.5V。电压高低与有没有危险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电压的高低与有没有危险有关系,电压越高越危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呢?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你学过的电学知识分析一下呢?认识,或说清楚,重点放在对“高压危险”的标志认识上。警示标志呢?如果两端加上36V的电压,电流是多少?请同学们计算一下。两名学生板演,分别计算手干燥和潮湿时的电流,课堂练习干燥时:Imin=36V=7.2×105000-3-3A=7.2mA36V=36×10A=36mA100036V潮湿时:I==0.045A=45mA80036VI==0.18A=180mA200Imax=minmax1.安全电压:不高于36V的电压。2.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板书设计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造成的。3.预防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1)绝对不要接触没有绝缘皮的火线以及跟火线连通的导体。(2)绝缘部分破损,导电部分裸露处要及时更换。(3)不要在电线上搭晾衣物,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4.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5.雷电的产生、危害及预防第45页共49页197566134.doc
教学反思
年级主备人九年级董旭平课题备课时间17.2欧姆定律201*年10月25日课型上课时间新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1.能够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知识2.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技能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1.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信息的综合过程分析能力.方法2.通过学生根据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计实验、制订实验操作方案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1.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操作、结论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周情感态度密、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价值观2.在共同完成的操作及实验过程中,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阻.自行设计科学的、完整的实验操作方案.干电池组(带盒)或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带座)、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投影仪.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同学们面前的小灯泡是我们在实验室中做实验时常用到的,你们还知道在哪儿还用它呢?手电筒用的就是这种,还有有的玩具上也用这种灯泡.如果我们想知道这种灯泡的电阻是多大,怎么办?可以利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想想议议]要利用变形公式R=学生活动只要能测出电灯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灯中的电流就可以由R=设计意图UIUI算出电阻的值.算出来.UI求电阻,需要知道U、I值,怎么能知道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呢?用电压表测电压值,用电流表测出电流的值.很好,请大家画出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的电路图,用电流表、电压表就行,不用变阻器也可以.另一部分同学,你们为什么要将电路接入变阻器呢?变阻器能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像前一部分同学讲的,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出小灯泡第46页共49页197566134.doc
然后互相交流.看自己的想法有没有和别的同学不一样.请一位同学将自己设计的电路图画在黑板上.教师巡视,这时可能会发现,不论同学们灯泡、电表摆放的位置如何,大致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只画出电流表、电压表、灯泡,另一种较完整,接进了滑动变阻器.题目: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I=实验电路:中的电流和灯两端的电压就可以计算灯泡电阻.为什么还要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有什么用呢?UR,推出R=UI,计算灯泡电阻R.课堂练习实验器材:小灯泡:额定电压______V.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______,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______;电源:______V;开关、导线若干.实验步骤: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大致估计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的最大电流值和最大电压值,选择合适的量程接入,如不能估计,则要选择量程较大的接线柱接入.2.检查电路无误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至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3.合上开关,并迅速打开开关(试触),在开关合上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电压表指针的变化,判断电表连接是否正确(有无接反),电流表、电压表量程连接是否合适(量程大,还是小).4.根据试触的情况,调整电流表、电压表接入电路的量程,确保电压表、电流表连接正确.5.合上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被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分别记下三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的数值,将测量的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填入数据表格对应的空格内.第47页共49页197566134.doc
年级主备人九年级董旭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题备课时间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运用201*年10月25日课型上课时间新课理解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能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根据欧姆定律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的关系。学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介绍欧姆生平,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的理解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的简单计算。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的理解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的简单计算。电流表、电压表、电阻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基于上面的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我根据几年来实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经验主要在教法改革中突出以下几方面:1.在学生前一节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的学生活动复习: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是什么原因使电荷作定向移动的?2.导体的电阻对电流有设计意图基础上,体现新课程“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什么作用?的基本理念,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结论。2.注重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素质。3.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一种简单的刺激和反应,而是个人借助某种“认知桥梁”或者“同化和异化”不断组织和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应重视学情,突出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自设疑:学生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想,那么这三个量究竟有什样的数量关系呢?点出本节课题“欧姆定律”。这样通过简单回顾、分析,使学生很快回忆起三个量的有关概念,通过猜想使学生己摸索,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出“新”的物理规律。对这三个量关系的研究产生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最后分析得到二个结论: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了兴趣。根据上节探究数据的基础,让学生讨论,自主得出结论:第48页共49页197566134.doc
成反比。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①学生分组实验,讨论得出结论:两个电阻串联起来时,灯泡的亮度变暗了,电路中的电流变小了,说明电阻变大了。课堂练习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②学生分组实验,讨论得出结论:两个电阻并联起来时,灯泡的亮度变亮了,电路中的电流变大了,说明电阻变小了。实验反思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问:为什么串联后电阻变大?并联后电阻变小?从前面学习过的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不能得到解释。结论:电阻串联,越串越长,所以越串越大;电阻并联,越并越粗,所以越并越小。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的理解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的简单计算。2.运用欧姆定律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第49页共49页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年恐龙山中学女工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年恐龙山中学女工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