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多部门专家探讨海洋气象科技创新工作

多部门专家探讨海洋气象科技创新工作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2:38:17 | 移动端:多部门专家探讨海洋气象科技创新工作

多部门专家探讨海洋气象科技创新工作

多部门专家探讨海洋气象科技创新工作

发布时间:201*-4-20信息来源:太仓视窗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刘晴晴报道3月28日,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以下简称“热带所”)201*年科学咨询委员会会议在广州召开。与会专家就数值预报、热带海洋和环境大气等重点科研工作进行了咨询和讨论,并就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挥区域气象科技支撑作用提出了建议。

热带所科学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秀骥,副主任薛纪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联寿、丁一汇,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何金海,北京大学教授赵春生,中山大学教授杨崧,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王东晓,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端义宏,国家气候中心总工程师李维京,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广州市气象局局长梁建茵等专家委员参加会议。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司长罗云峰表示,201*年热带所在区域数值预报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科学咨询委员会专家的指导。201*年是热带所瞄准中国气象局的整体规划,做大做强、不断发展的新起点。他希望热带所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在广东省气象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广东省气象局局长许永锞指出,热带所科学咨询委员会在热带所的科学决策和科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热带所要继续发挥科技创新带头作用,为广东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培养一流创新性人才,切实为提高预报水平和造福社会能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会上,热带所所长万齐林及各科研团队分别在会上汇报了201*年度工作情况,提出了201*年工作思路,并针对数值预报、热带海洋和环境大气等学科重点工作进行咨询。与会各位专家对热带所如何加快科研条件建设步伐,提升科研能力,加强业务研究型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区域气象科技支撑作用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专家一致认为,近年来热带所开展了大量气象科研、观测研究和业务转化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和成绩,并希望热带所继续瞄准国际前沿,契合国家和华南区域气象业务预报服务需求,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力争取得更好的科研和业务成果。

扩展阅读: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201*年

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201*-201*年)

中国气象局二OO八年十二月目录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1

(一)指导思想........................................................................................................1

(二)基本原则........................................................................................................1(三)总体目标........................................................................................................2

二、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成、定位及主要任务.........................2

(一)构成...............................................................................................................2

(二)定位...............................................................................................................3(三)主要任务........................................................................................................4

三、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10

(一)目标.............................................................................................................10

(二)重点任务.......................................................................................................11

四、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14

(一)公共气象服务...............................................................................................14(二)气象预报预测...............................................................................................15(三)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与信息技术.......................................................................16

(四)应对气候变化...............................................................................................17(五)科技成果转化...............................................................................................19

五、保障措施......................................................20

(一)健全管理机制和体制.....................................................................................20(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20

(三)发挥科技评价的导向作用..............................................................................21(四)完善科技投入机制........................................................................................22(五)加强合作交流与资源共享..............................................................................22

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201*-201*年)

为贯彻落实《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意见》(气发201*385号),明确各单位在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中的职责、定位、任务,加快推进气象部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现代气象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向国家需求,面向科技前沿,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紧密围绕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的需求,明确未来四年深化气象科技体制改革和完善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的目标,分阶段稳步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为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围绕中心,需求牵引。紧密围绕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心工作,为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以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和预报预测准确率为核心,统筹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需求,优先解决制约业务发展

1

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

明确职责,优化布局。充分发挥各科研业务单位优势,明确定位,分工合作,加强自主创新,注重成果转化。

开放联合,资源共享。以科学计划、科研项目为纽带,加强合作与联合,统筹配置各类气象科技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三)总体目标

经过四年左右的努力,建立较为完善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明显提升气象科技条件支撑能力;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形成多支优势突出的科技创新团队;建立健全有利于科技创新、科研与业务有机结合的政策环境和机制措施。建设若干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家气象科技研发基地,明显提高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在气象探测装备和观测方法、观测资料综合应用、气象数值模式、灾害性天气、应对气候变化、气象服务和农业气象等重点领域产生一批高水平研发成果,为提升气象业务服务能力提供较为坚实的科技支撑。

二、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成、定位及主要任务(一)构成

在本实施方案中,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由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八个专业研究所,以下简称“一院八所”)、国家级业务单位、省级科研所、区域中心与省级业务单位、服务于气象业务的行业其他力量组成。

2

(二)定位

“一院八所”重点解决现代气象业务发展急需的科技前沿和重大关键科技问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开展气象应用研究为主,同时要有一支精干队伍跟踪国际科技前沿,开展气象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要建设成为专业领域设置合理、重点领域优势突出、科研与业务紧密结合,在国际上有影响、国内一流的大气科学领域科技创新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八个专业研究所以开展气象应用研究为主,在优势专业领域开展气象应用基础研究。要建设成为专业优势突出、在全国范围内为相关业务服务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面向国际科技前沿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成为优势专业领域科技创新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级业务单位以气象技术开发为主,在相关业务服务领域开展气象应用研究。要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成为科技成果试验、检验和转化的主要平台。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效益显著提高。

省级科研所以针对本省(区、市)业务服务发展需求的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为主,在其优势领域开展应用研究。要建成本省(区、市)气象科技创新基地,为本省(区、市)气象业务服务需求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成为国家级、区域中心级科技成果在本省(区、市)的推广应用中试平台,成为省级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

区域气象中心及省级业务单位以技术开发和成果应用为主。区

3

域气象中心要成为区域科研、业务技术开发组织协调中心,以中国气象局各专业气象研究所为核心,联合区域级业务单位和区域内各省(区、市)研究力量,解决制约区域级业务发展的关键科技问题,培养创新型科研和业务带头人。省级业务单位要成为本省(区、市)气象科技研发的重要力量,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承担本省(区、市)科技开发、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

此外,要建立包括企业、高校、科研业务机构等为主的技术研发体系,发挥行业专项等项目的引领作用,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为气象业务服务能力提升提供科技支持。部门内企业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成为气象探测技术成果向气象业务服务转化的科技产业基地。

(三)主要任务1、“一院八所”

“一院八所”要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制定加强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的培养计划,完善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组成,集中优势力量,形成精干高效的创新团队。要开展广泛的国内外开放与合作,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八个专业研究所所在省(区、市)局要积极支持科研、业务人员流动,为专业研究所充实研究力量。

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要增强面向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业务服务的科技支撑能力。根据气象业务服务发展需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大气成分中心要进一步拓展研发工作

4

领域,完成数据共享和相对成熟成果的业务转化工作;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要建成人工影响天气综合业务平台;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提出多灾种早期预警业务系统模型,突破其中关键技术,在灾害天气动力学理论研究以及监测和预测新理论与新技术研究三个方向取得明显进展,为业务化应用提供科技支撑,并争取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要加强农业气象科技研发工作,提高农业气象业务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

中国气象局部门开放重点实验室要参照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准建设,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努力争取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气象局数值模式创新基地要建成面向国内外开放合作的研发平台,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参加创新基地工作;要以自主开发的GRAPES模式系统为基本技术框架,建立以全球数值天气预报为核心的中国气象局数值天气预报业务体系,发展区域数值天气预报、台风数值预报、集合预报系统,开发建立面向专业服务的专业数值预报系统,开发完善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与模式诊断检验系统,实现其成果在国家、区域和省级业务服务中的应用。

3)八个专业研究所要围绕优势专业领域,跟踪国际气象科技前沿,凝炼现代气象业务发展提出的需求,推动优势专业领域的科技发展。北京城市所要着重开展城市精细化预报预警模式技术研发,加强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的升级与推广应用。沈阳大气环境所要着重开展大气环境探测技术开发和数值模拟研究,研制耦合植被动态与

5

大气成分的精细数值预报模式。上海台风所要着力加强台风短期气候预测、台风影响(灾情)评估预估及早期预警技术研究。武汉暴雨所要着重开展中尺度暴雨数值预报模式、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和气象水文耦合的流域洪水预报关键技术研究,组织实施跨区域大型暴雨科学试验,建立较完整全面的中国暴雨(资料)数据库。广州热带所要着重开展海岸带与城市群复合体的海-陆-气相互作用与灾害性天气研究。成都高原所要着重开展高原影响下的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技术研究;加强高原大气观测和信息采集,开展高原陆面过程、地气相互作用研究;开展气候变化对西南地区农业水资源影响的评估。兰州干旱所要着重开展干旱监测与预警、干旱气候变化与对策、干旱气象灾害研究。乌鲁木齐沙漠所要着重开展北疆未来20-50年气候变化趋势预测,开展沙漠灾害研究和绿洲农田生态试验。

2、国家级业务单位

国家级业务单位要凝炼重大科学和技术开发问题,参与研发制约全国性业务服务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根据需求和人员、设备条件建立若干个从事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工程中心或部门重点实验室,积极做好科研成果的业务评估、试验、示范推广和转化工作,成为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的主要平台。

国家气象中心要提供灾害性天气监测信息、概率化预警预报和精细化要素指导预报产品,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满意率;发展涵盖农

6

业、海洋、水文等领域的应用气象预报服务业务;做好GRAPES_GFS的预报结果检验评估工作。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要完成星载降水测量雷达、激光雷达和静止轨道微波探测的预研;完成风云三号遥感仪器的深化应用研究,开展高光谱大气成分遥感研究;加强面向气候应用的历史卫星资料的定标、处理和产品生成及其检验工作;加强卫星资料的应用研究,尤其是卫星资料同化试验研究;加强空间天气监测预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国家气候中心要提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信息及精细化气候预测产品;提高气候预测准确率;按照IPCC模式比对计划要求,完成气候系统模式研发任务,开展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气候突变机理及其对我国的可能影响研究;建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检测业务平台,基本实现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评估业务化;以气候变化对农业和水资源影响为重点,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研究,建立气候变化综合影响评估业务并发挥对区域和省级技术支持与指导职能,开展气候资源评估。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要完成气象基本要素和区域再分析资料基础数据集、气候灾害主题数据库研制,指导各省(区、市)建立长时间序列气候变化资料数据集;研究高清晰度视音频传输和编码技术,制定下一代高清电视会商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自主业务会商软件,形成统一的气象会商多媒体支持平台。气象探测中心要加强综合观测系统顶层设计的科学研究;牵头组织承担气象仪器研发和业务推广的任务;联合华云公司、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相关业务单位,建立气象探测

7

仪器研发中心,通过开放合作,推进气象仪器国产化的自主研发,在雷达等遥感系统的应用及保障技术研究中取得明显突破。加强新的观测方法和保障技术研究,争取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在201*年投入业务试运行;GPS探空等空基观测技术在201*年投入业务;业务急需开发的传感器及相关算法尽早投入业务使用;研制云能天自动化观测设备,推进业务化。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要加强重点服务领域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开发,基本实现公共气象服务业务规范化、服务产品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机构实体化,公共气象信息覆盖率达到95%以上,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要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学科建设,建立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业务,联合气象学会秘书处、气象出版社、气象报社等做好专题科普活动组织、科普作品创作、影像资源建设和科普网站维护等工作。

3、省级科研所

省级科研所要围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气象服务需求,明确应用研发方向,开展具有特色的专业化气象服务应用研发和成果转化工作。

1)充分发挥对本地区基本气象业务的科技支撑作用,在体现特色的基础上,调整学科结构,组建天气气候研发团队。逐步加强天气气候领域的研究,加强对预报预测业务服务的支撑。通过调整研发力量布局和培养、引进等方式,在省级科研所建立和发展精干高效的天气气候研究团队。

8

2)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承担国家级、区域级科技成果的本地化试验研究与转化应用工作,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3)承担农业气象工作的省级科研所要发挥科研、业务优势,针对农业防灾减灾、国家粮食安全生产等需求,做好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不利气象条件、农林业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估分析和技术推广,及时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服务。选择具有优势的科研机构,组建1-2个农业气象部门重点实验室。

4)要建立各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优化人才结构,保持一支稳定的科研与技术开发骨干队伍。通过开放合作,采取灵活方式,吸纳业务、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科技人员参与科技研发活动。

4、区域气象中心及省级业务单位

区域气象中心要立足区域、面向全国,充分发挥管理协调、业务指导、科研组织、技术支持和专业培训作用。负责凝练制约区域级业务服务发展的关键科技问题,以中国气象局各专业气象研究所为核心,带动区域内各省(区、市)科技研发力量,共同组织国家和区域重大科技项目,培养创新型科研和业务带头人。统筹区域科研业务服务需求,加强顶层设计,负责组织编写修购专项等重大科研基础条件建设规划,组织做好申报和管理工作。

省级业务单位要及时提出本地区业务服务发展中的科学技术问

9

题,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相关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集成工作,开展统计释用、预报订正以及中小尺度天气分析等业务技术的研发。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的业务化试验与转化应用。

5、气象行业单位

气象行业单位要以气象行业专项为引领,组织行业的科研、业务、教育部门优势研究力量和相关企业联合攻关,着重解决现代气象业务发展中的关键科技问题,开展气象行业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研工作。

部门内企业要加强与科研业务单位及部门外企业的合作,通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气象仪器装备的研制和观测技术方法的研发工作,解决关键仪器装备和观测技术问题,提高关键气象仪器的国产化率。建立相关新成果和新技术的试验平台,成为科技成果向气象业务转化的技术产业基地。

三、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一)目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要实现7个大气成分本底台站的温室气体在线观测能力;基本完成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力争野外台站进入国家级野外科学试验台站序列;初步建成研究成果业务应用、转化与中试平台。

八个专业研究所要在专业领域建成国内外有较高影响力的科学试验基地。充分依托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进一步增强专业领域的综

10

合观测试验能力。

省级科研所要改善科学计算条件,增强业务观测能力,逐步提高特色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国家级、区域和省级气象业务单位要在气象现代化建设中,兼顾科技创新条件的建设。充分利用各类科研和业务建设专项,共用共享“一院八所”科研条件建设成果,增强各级业务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

(二)重点任务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1)提升温室气体监测能力。201*年底前,完成3个新建本底站建设;在7个大气本底台站,实现二氧化碳、甲烷等多种温室气体在线监测。利用已有3个高塔(天津、南京、广州),建立温室气体垂直分布监测系统。

2)基本完成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建设。201*年底前,完成华南、淮河流域、华中、长三角四个中尺度观测与应用试验基地建设,基本建成灾害天气移动三维观测系统。201*年底前,完成云雾物理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体建设,改善云雾物理和雷电防护两个实验室的室内分析测试条件。201*年底前,完成地基闪电定位研究示范站网建设、固城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水环境监测和根系分析系统建设、人工影响天气云雾地基监测系统建设。

3)初步建成研究成果业务应用、转化与中试平台。综合利用已

11

有的计算、分析环境,集成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业务应用成果,打造准业务综合试验平台,展示最新的气象科研成果,为关键天气决策预报、特殊气象事件预报提供参考。201*年底前,重点完成大气成分预报、GRAPES同化预报、雷电监测与预警、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分析和处理、人工影响天气、气候预测分析研究系统和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科技成果业务转化试验平台建设。

2、八个专业研究所

八个专业研究所要建设符合优势专业领域发展的外场试验基地,组织科技攻关和跨区域大型科学试验。增强计算能力,不断满足科研与业务的计算与存储需求。初步建成专业研究领域成果业务应用、转化与中试平台,提供必要的准业务化试验环境。

北京城市所要重点建设城市边界层综合观测系统和地基GPS水汽观测网,组织超级城市大气边界层综合观测科学试验。沈阳大气环境所要完成盘锦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和东北西部生态脆弱区观测能力建设。上海台风所要初步建成台风外场观测基地,建立近海和登陆台风立体监测系统。武汉暴雨所要基本建成长江中游梅雨锋暴雨外场监测试验基地,组织实施跨区域大型暴雨科学试验。广州热带所要建成华南海岸带综合观测网,重点建设“海岸带海-陆-气相互作用与灾害性天气科学试验基地”。成都高原所要基本建成青藏高原理塘大气科学试验站,组织高原东侧西南低涡外场观测试验。兰州干旱所要在张掖、定西、玛曲、西峰等地建成气象与生态环境

12

试验综合观测基地,在沙尘暴关键区域建设联合科学试验研究基地。乌鲁木齐沙漠所要组建沙漠地带沙尘灾害天气监测网络,提升绿洲农田生态监测能力,开展从绿洲至沙漠内部的水、土、气、生同步观测试验。

3、省级科研所

1)加强省级科研所基础科技平台建设。201*年底,基本完成科技文献和图书资料电子共享平台建设、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提高信息与资源共享、科研协作的能力。

2)加强试验平台能力建设。重点加强省级开放实验室、试验站、科研中试基地的能力建设,提高实验分析能力和野外科学观测试验仪器与设备的配置水平,逐步提升科学计算能力,加快科技成果业务转化。

3)增强业务观测能力。承担业务服务工作的省级科研所,依托综合气象观测系统,逐步增强业务观测能力和试验水平。

4)围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气象服务需求,具有学科优势方向如农业与生态气象、环境评价、交通气象、人工影响天气等的省级科研所,要着力加强监测、信息处理、科学试验等方面的基础条件建设,逐步增强特色研究领域的创新能力。

4、国家级、区域及省级气象业务单位要加强计算机、数据资源、成果转化试验平台等科技支撑条件建设,以保证重点任务的完成。

13

四、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一)公共气象服务1、主要目标

初步建立功能完备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平台,提高气象预警服务信息发布时效,丰富发布手段,显著提高农业气象等专业气象服务技术和产品精细化水平,增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等公共气象服务科技支撑能力。

2、重点任务

1)研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制定灾害风险规避与防御措施。研究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指标和办法,建立定量化评估系统。

2)研制公共气象服务基础信息收集系统和产品制作平台。分析社会公众的气象服务需求,研究高影响行业气象服务指标体系,建立面向政府、公众、高影响行业的气象服务与气象科普产品制作与分发新技术和新方法。研制台风、暴雨、干旱、高温热浪、低温冷害、雷电、冰雹、大风、沙尘暴等灾害天气及其次生灾害的精细化预警服务产品。

3)研究并推广特色农业气候资源精细化利用技术。开展名特优农产品适宜生长区选择研究,分析评估其气候生产潜力与风险。研究建立特色农业气候资源精细化利用的业务服务系统,并开展示范应用与服务。

4)研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关键技术,建立和完善各种手段

14

综合运用、覆盖城乡社区、立体化的信息发布渠道,实现气象预警信息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事业、进学校。研制功能完备的灾情信息共享平台和应急移动气象台,建立灾害天气现场直播系统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高灾害信息收集、处理和应急服务能力。

(二)气象预报预测1、主要目标

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报预测技术方法研究与应用取得突破。全球(25公里)和区域(5公里)的GRAPES模式系统分别投入业务和准业务运行,北半球可用预报时效达7天以上,中国区域降水预报评分提高5%以上。灾害天气临近短时预警预报准确率提高2%以上。登陆台风路径、强度及其风雨分布预报能力显著增强,年平均台风路径预报误差降低5-10%。天气要素精细化客观预报TS评分提高4%以上。提高10-30天延伸期预报能力,稳步提高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包括农业气象在内的应用气象预报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重点任务

1)开展基于GRAPES的全球模式、区域模式、台风模式、资料同化和集合预报等数值预报系统的改进与升级工作,加强卫星资料的同化应用研究。研究建立GRAPES数值预报系统的并行计算技术和产品检验技术方法。研发基于GRAPES的专业数值预报系统。

2)开展我国灾害性天气形成和演变机理研究。加强强对流天气

15

短时临近预报技术研发和成果推广应用与优化改进。研究登陆台风路径、结构与强度变化的机理及其风雨分布规律。开展台风加密观测试验研究,改进台风路径、强度客观预报预警技术。加强各类观测资料综合分析处理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改进天气要素精细化预报技术和中尺度模式产品释用技术。

3)分析研究我国温度和降水持续异常的前兆性影响信号,建立10-30天延伸期预报业务系统。研究和改进短期气候预测技术,研究建立定量化气候影响评价业务系统。编制中国气候区划,发展风能和太阳能精细化评估技术并进行示范应用。

4)研究建立我国和全球主要粮食产量动态预报和定量评价技术方法及其业务系统,发展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监测预警技术,研究建立重点粮食(作物)产区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发展重点城市精细空气质量预报技术。开展云微物理特征探测技术试验研究与应用示范,建立对流云人工增雨技术、概念模型和效果检验技术方法。改进和完善空间天气监测预警技术。研究建立面向海洋、水文、交通等领域需求的客观定量的专业专项预报和检验技术方法及其业务系统。

(三)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与信息技术1、主要目标

提升综合观测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观测站网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综合气象观测关键技术研究和气象观测仪器设备国产

16

化取得重要突破;气象信息技术系统和质量控制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2、重点任务

1)开发研究云能天自动化观测技术方法和设备。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满足业务应用精度要求的辐射、固态降水、高空湿度等传感器。研发卫星遥感仪器、全要素自动气象观测技术集成方法和新一代地面气象测报系统。研究改进地面蒸发以及交通气象、农业气象等综合观测技术与站网布局。研究设计雷电监测定位站网布局与集成技术方案以及天基地基相结合的空间天气探测布局。

2)研究建立基于WMO全球信息系统(WIS)的元数据存储管理、元数据目录服务技术系统和数据服务门户网站。开展国家级业务系统异地灾难备份系统研究和试点应用。研制兼容DVB-S和FENGYUNCast等业务的气象通信主站播发平台和小站接收软件系统,实现数据的高速统一播发。研究实时气象资料入库前的质量控制算法,建立气象资料质量评估分析技术系统。研究制定重要气象观测和设备保障技术标准。

(四)应对气候变化1、主要目标

针对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内政外交需求,结合气象部门优势和特色,内联外合,加强基础研究工作,在气候变化基本事实、主要极端气候事件变化规律、气候系统模式、温室气体稳定浓度和情景、

17

以粮食和水资源安全为重点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与适应研究,以及区域气候变化综合影响评估研究等方面取得新成果,初步满足气候变化业务服务系统建设对科技支撑的需求。

2、重点任务

1)加快建设涵盖气候系统五大圈层的观测系统,依托大气本底台站建设,提升温室气体监测能力。

2)通过深入分析全国和各区域各类测站的代表性,开展全国及重点区域气候变化事实、区域温室气体变化规律和特征的研究,建立标准数据集,形成气候变化基础数据共享平台。综合各类代用资料,建立高分辨率千年和百年尺度气温和干湿度时间序列,分析我国主要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和强度变化规律、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中国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和区别。建立监测检测业务服务平台。

3)进行气候系统模式研发与改进,结合新排放情景进行气候变化情景预估,参加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模式比对计划,公开发布全球、亚洲、中国和分区域的气候变化情景预估数据集。

4)开展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与农业生产、水资源安全与管理、重大工程的影响研究,开发综合影响评估工具,分析危险水平,评估适应能力,实现评估方法业务化,组织完成区域和省级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研究)报告。完成重点区域风能、太阳能、农业气候资源的精细化区划工作。

18

5)研究不同温室气体稳定浓度水平与气候变化情景,与农、林、生态、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结合气候变化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形成决策服务材料。

6)组织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有关工作,开展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201*》编写工作。

(五)科技成果转化1、主要目标

健全和完善科研项目紧密围绕业务服务发展需求的立项机制、科研成果应用转化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2、重点任务

1)“一院八所”要建立和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每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选择2-3项、专业所选择1-2项成熟科技成果,组成推广团队,集中资源,积极推进科研成果的中试、优化升级和应用培训,参与业务化试验。

2)业务单位尤其是国家级业务单位,要树立开放合作的理念,积极引进能够提升自身业务服务能力的成熟科技成果,承担科研成果的业务化试验、检验、评估和应用工作,参与成果宣传推介和应用培训。做好需求分析和成果引进应用年度计划,国家级和省级业务单位每年要分别引进应用2项和1项以上科研单位的科技成果。

3)充分利用教育培训的平台,有计划地开展高新技术和成果应用的培训工作,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19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管理机制和体制

积极探索完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组建“一院八所”综合理事会,定期召开会议,审议院所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气象局科技管理职能部门要设立专门的职能处室,负责气象科研院所的管理工作。

建立完善修购专项管理体制。制定《中国气象局科研条件建设管理办法》,明确有关单位职责、任务,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和信息公开机制,促进建设成果的效益发挥。

强化包括行业专项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管理力度。完善气象业务需求牵引科研方向的机制、科研人员与业务人员交流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完善针对业务服务需求的科研立项、业务化试验、验收制度;完善气象科技成果登记和科技成果发布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共享机制。建立科技成果交流平台,促进气象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探索科技管理工作“管办分离”的途径,加强试点,逐步实现将项目评审、科研机构评价、科技成果评价、效益评估等工作委托中介机构实施。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按照《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人才体系建设的意见》的统一部署,加强气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等工作。

20

进一步树立人才资源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气象”、“人才强局”战略,不断完善科技人才成长机制。继续探索和推进“一院八所”人事制度改革,在重点学科和优先发展方向建立精干高效的创新团队;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通过实践锻炼,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通过资源共享、人员交流、项目协作等多种方式,形成更大规模的合作团队。

建立健全科技人员和创新团队的考核制度。将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相结合,把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或调整岗位的依据。建立有利于激励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奖励制度,对科学研究、业务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类人员、团队实行分类管理,营造有利于人才健康、稳定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三)发挥科技评价的导向作用

建立科研院所整体创新能力评价制度。在科研成果质量、人才队伍建设、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探索引入中介机构、专业人士参与的开放式评价途径。将对气象业务服务发展的贡献作为对科研机构评估的重要指标。对国家级科研院所,评估其为解决影响气象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关键科技问题所做贡献;对省级科研所,评估其研发的方法、技术与系统对本地区业务服务的贡献。对科研院所每四年进行一次评估,发挥评估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将评估结果与领导班子的任期考核相结合,与气象科技资源配置有机结合。重点实验室评估要体现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对于评估不合格的重

21

点实验室给予黄牌警告,对于两次不合格的坚决予以摘牌。

改进现行项目和成果评价方式,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类项目、成果的评价以同行专家认可和学术影响为依据;对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类项目、成果的评价时间后移,以业务转化、推广应用的实际效果和对业务服务的实际支撑为主要依据。开展项目成果跟踪评估。

(四)完善科技投入机制

要努力争取公共财政对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投入。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行业专项以及事业专项等要针对制约事业发展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安排项目,对相关项目给予持续稳定支持;新技术推广专项要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作为重点,以项目支持的方式推进成果转化工作。加强修购专项与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的统筹。“一院八所”要积极设立开放课题,省级气象局要设立科研开放基金。加强科技经费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估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加强合作交流与资源共享

进一步加强与国内相关高校、科研业务机构、企业及国际组织和机构的科技交流与合作,联合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研成果向业务服务转化。加强资源整合,实现重大装备、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建共用和信息资源共享。

22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多部门专家探讨海洋气象科技创新工作》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多部门专家探讨海洋气象科技创新工作: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多部门专家探讨海洋气象科技创新工作》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75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