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剪纸校本课程目标

剪纸校本课程目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2:41:18 | 移动端:剪纸校本课程目标

剪纸校本课程目标

剪纸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是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我校确立了《剪纸伴我成长》课题,完成了剪纸由原来的课外兴趣小组向活动课程的改造。小学剪纸活动课程是属校本课程,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在校外理论专家指导下开发的。

一、选择“剪纸”作为校本课程的背景

我们之所以选择剪纸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内容,是出于以下几点的考虑:

1、剪纸是我国一种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奇葩,是最具群众性的、大众艺术形式之一,与民族民俗的关系密切。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地处中门庄文化发源地,剪纸是当地乡民的一种风俗。乡民逢年过节或喜庆活动,都要在墙上和窗前贴上纸花,或大红“喜”、“福”等。小学生都十分喜爱剪纸,加上剪纸工具简单,材料易找,为此剪纸成为学生们感兴趣的活动。

2、剪纸是一项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具有单纯、明快、朴实、富有装饰性的艺术风格和夸张变形、大胆的构图、简练生动的艺术造型特点。学习剪纸不仅能锻炼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力,了解民俗风情、熟悉生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孩子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

3、学校开展了“剪纸兴趣小组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形成了一定的剪纸氛围,剪纸活动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家长的认同。因此,选择“剪纸”作为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符合学校的实际。

4、学校在初级阶段开展的剪纸兴趣小组活动,发现一些问题。首先,“兴趣小组活动”侧重于学生模仿操作,少创作性作品,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如何进一步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成了我们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其次,兴趣小组活动缺乏必要的系统性,教学安排缺乏整体的计划,活动比较随意。学生不能有效地展开学习,获得完整的知识与技能,不能得到比较完满的情感熏陶。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剪纸活动进行教学内容的系统编排。再次,兴趣小组活动作为一种课外活动,组织形式上的松散,也难以得到课时上的充分保证。小学剪纸活动课程的开发,纠正了剪纸活动在这方面的不足。

二、小学剪纸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一)、设计剪纸课程活动目标:小学剪纸是以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与小学美术教育的整合为切入点,拓宽传统剪纸审美文化和表现内容,构建适合学生的剪纸活动体系。通过剪纸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它是指以以综合活动课程的方式组织,以活动课程理论指导开展小学剪纸教学。它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强调剪纸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以主动探索、变革、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

(二)、开设剪纸活动课,把“剪纸”引入课堂。

以往剪纸兴趣小组活动明显缺乏必要的系统性,教学安排缺乏整体的计划,活动比较随意。因此,学校领导和课题组成员一起对“剪纸”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做了理性的分析,对剪纸活动教学进行了系统安排。首先,师资配备上:安排一位有一定剪纸特长的教师担任剪纸教学的实验工作。其次,时间安排上:由教导处专门将16年级每周的一节兴趣课开设为小学剪纸活动课,保证剪纸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再次,学生按照自愿参加的原则选修小学剪纸活动课,在16年级段中形成固定的6个剪纸班。剪纸校本课程开发在拓宽课程范围、适应学生的个别需要和发挥教师的创新意识等方面显然有着显著的优点。

(三)、建立“三维一体”的剪纸活动内容体系

众所周知,只有当教学内容系统的加以传授时,学生才能合乎目的地有效地展开学习,获得完整的知识,才能得到比较完满的情感熏陶,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将传统民间剪纸与小学美术教育进行了整合,在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目标下追求民间剪纸艺术的精髓,吸收和借鉴民间剪纸的语言风格、造型手法和表现技法等的基础上融入学校美术教育的方法和价值目标,拓宽剪纸活动内容体系。通过对民间剪纸艺术特点,学生认知接受能力和课程本身严密的体系以及教育的价值等分析,我们对剪纸活动内容进行了系统编排,反复实验研究,在多次筛选与修改,逐步完善,最终设计了剪纸活动课程内容框架体系,即“三维一体”框架体系。“三维”指剪纸的主题性层面、剪纸知识技能层面、学生自身发展层次;“一体”指剪纸活动课程教学的指导纲要。在这个框架体系指导下,我们设计了不同阶段的剪纸活动内容体系,让学生亲近自然、体验生活、认识自我、了解周围世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四)、探索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剪纸教学方法

民间传授剪纸技艺让初学者剪熏样(类似复印),强调由临摹起步,先描后画再剪刻的技法,与我们所提倡的剪纸活动教学不太适宜。小学剪纸活动课程教学力求改变单一的剪纸学科知识体系,构建活动课程的思路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现活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情感→能力→知识。剪纸教学方法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五)、走出去,请进来,与高手下棋。

学校去蔚县观摩剪纸展;与唐山市剪纸专家面对面交流;和区教研室保持良好沟通;积极参加各个级别比赛。

扩展阅读:剪纸校本课程

剪纸校本课程

作者:李灵叶

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是一个

新兴的研究课题。我校确立了《小学剪纸活动课程的开发研究》课题,完成了剪纸由原来的课外兴趣小组向活动课程的改造。小学剪纸活动课程是属校本课程,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在校外理论专家指导下开发的。

一、选择“剪纸”作为校本课程的背景

我们之所以选择剪纸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内容,是出于以下几点的考虑:

1、剪纸是我国一种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奇葩,是最具群众性的、大众艺术形式之一,与民族民俗的关系密切。我校是一所城郊结合部的农村中心小学,地处马家浜文化发源地,剪纸是当地乡民的一种风俗。乡民逢年过节或喜庆活动,都要在墙上和窗前贴上纸花,或大红“喜”、“福”等。小学生都十分喜爱剪纸,加上剪纸工具简单,材料易找,为此剪纸成为学生们感兴趣的活动。

2、剪纸是一项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具有单纯、明快、朴实、富有装饰性的艺术风格和夸张变形、大胆的构图、简练生动的艺术造型特点。学习剪纸不仅能锻炼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力,了解民俗风情、熟悉生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孩子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

3、学校开展了“剪纸兴趣小组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形成了一定的剪纸氛围,剪纸活动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家长的认同。因此,选择“剪纸”作为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符合学校的实际。

4、学校在初级阶段开展的剪纸兴趣小组活动,发现一些问题。首先,“兴趣小组活动”侧重于学生模仿操作,少创作性作品,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如何进一步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成了我们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其次,兴趣小组活动缺乏必要的系统性,教学安排缺乏整体的计划,活动比较随意。学生不能有效地展开学习,获得完整的知识与技能,不能得到比较完满的情感熏陶。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剪纸活动进行教学内容的系统编排。再次,兴趣小组活动作为一种课外活动,组织形式上的松散,也难以得到课时上的充分保证。小学剪纸活动课程的开发,纠正了剪纸活动在这方面的不足。

二、小学剪纸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一)、设计剪纸课程活动目标:

小学剪纸是以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与小学美术教育的整合为切入点,拓宽传统剪纸审美文化和表现内容,构建适合学生的剪纸活动体系。通过剪纸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它是指以以综合活动课程的方式组织,以活动课程理论指导开展小学剪纸教学。它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强调剪纸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以主动探索、变革、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

(二)、开设剪纸活动课,把“剪纸”引入课堂。

以往剪纸兴趣小组活动明显缺乏必要的系统性,教学安排缺乏整体的计划,活动比较随意。因此,学校领导和课题组成员一起对“剪纸”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做了理性的分析,对剪纸活动教学进行了系统安排。首先,师资配备上:安排四位有一定剪纸特长的教师担任剪纸教学的实验工作。其次,时间安排上:由教导处专门将46年级每周的一节兴趣课开设为小学剪纸活动课,保证剪纸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再次,对象和组织上:打破原有班级制,完成由同年级的学生按照自愿参加的原则选修小学剪纸活动课,在46年级段中形成固定的五个剪纸班。剪纸校本课程开发在拓宽课程范围、适应学生的个别需要和发挥教师的创新意识等方面显然有着显著的优点。

(三)、建立“三维一体”的剪纸活动内容体系

众所周知,只有当教学内容系统的加以传授时,学生才能合乎目的地有效地展开学习,获得完整的知识,才能得到比较完满的情感熏陶,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将传统民间剪纸与小学美术教育进行了整合,在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目标下追求民间剪纸艺术的精髓,吸收和借鉴民间剪纸的语言风格、造型手法和表现技法等的基础上融入学校美术教育的方法和价值目标,拓宽剪纸活动内容体系。通过对民间剪纸艺术特点,学生认知接受能力和课程本身严密的体系以及教育的价值等分析,我们对剪纸活动内容进行了系统编排,反复实验研究,在多次筛选与修改,逐步完善,最终设计了剪纸活动课程内容框架体系,即“三维一体”框架体系。“三维”指剪纸的主题性层面、剪纸知识技能层面、学生自身发展层次;“一体”指剪纸活动课程教学的指导纲要。在这个框架体系指导下,我们设计了不同阶段的剪纸活动内容体系,让学生亲近自然、体验生活、认识自我、了解周围世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四)、探索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剪纸教学方法

民间传授剪纸技艺让初学者剪熏样(类似复印),强调由临摹起步,先描后画再剪刻的技法,与我们所提倡的剪纸活动教学不太适宜。小学剪纸活动课程教学力求改变单一的剪纸学科知识体系,构建活动课程的思路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现活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情感→能力→知识。剪纸教学方法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

城区一小201*年教师政治学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201*全国两会精神、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提升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依法执教的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科学发展理念、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为推进教育和谐发展而努力。二、学习内容1、201*全国两会精神

2、学习教育局于局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3、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继续抓好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科学发展意识,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认真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

4、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形势教育。继续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自觉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及“两会”精神,正确理解和把握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找准教育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以接轨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广泛发动教师参与“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增强广大教师的民族自豪感。

5、系统学习教育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校园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加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条例》、《学校安全工作条例》等为重点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的学习,重视做好教育、学校、教师、学生等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学习充实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提升政策水平,提高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水平和能力。

6、深化党风廉政政策法规宣教工作。

7、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结合“师德师风建设达标学校”创建活动,进一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有关师德师风建设规范,继续开展“正师德、树师风、铸师魂”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广泛开展向先进人物学习活动,加强爱心与责任心教育,强化广大教师奉献爱岗敬业意识。把师德师风教育和教师教育、教学业务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道德。

8、开展形势教育。组织教师了解国家经济社会现状,正确认识当前教育的需求形势和任务使教师认清形势,明确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实施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良好的政治理论基础。

三、学习形式

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专题辅导、讨论、座谈研讨与体会交流相结合等方式,扎实推进学习不断深入,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四、学习要求与措施

1、制订计划完善制度。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充实学习内容,确保学习落到实处。2、全体教职工要认真学习,勤记笔记,认真撰写发言材料和学习体会文章。

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根据崇信县中小学生素质评价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订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个体为评价对象,努力做到对每一名学生有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这既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依据,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努力方向。它的作用在于树立一个衡量学生素质的标准,为师生确定工作和学习的奋斗目标,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家庭教育提出明确的要求,以利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统一。二、内容和标准综合素质评价应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具体指标应包含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等各种教育活动中的实际表现,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所达到的综合素质水平。主要评价指标:

(一)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二)公民素养。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三)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四)交流与合作。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五)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六)审美与表现。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三、基本原则

综合素质评价既应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成长、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因此,在实施小学生素质发展水平评价过程中,坚持以下原则:

1、多元性原则。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

2、过程性原则。使用中注重评价过程,使评价成为对学生的重要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规范自己的习惯与言行,注意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3、多向性原则。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进行多向、充分的信息交流,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四、管理制度

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的基本依据。综合素质评定分别按照学期、学年进行阶段性评价,学生毕业时进行总评。五、工作机构学校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由学校校长任主任、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组成。班级也成立相应的评价工作小组,小组由班主任、任课教师代表、班干部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人数应不少于7人。

评价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评价工作的实施细则与具体程序,对校内各班级评价过程进行指导与监督,接受质询、投诉与举报,及时解决评价工作中的问题。六、工作程序

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认定家长认可。

班主任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完成自评;指导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互评。学校组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协调社会各界参与考评;进行综合评价;向学生和家长反馈评价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七、等级评定

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包括综合性评语和等级两部分。综合性评语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整体描述,评语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与不足,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潜能,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等级是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作出评价,综合素质的六项指标,均采用“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四个等级。为了便于操作,在“测评内容”的各项指标中,根据不同的权重赋以一定的分值,通过测评以后,再把分数折算成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的最终结果应以等级方式呈现。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衡量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之一。6项评价考核指标中,凡达到4项合格(C),即达到综合素质评价毕业标准。八、成绩公布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等向学生及其家长做出明确解释并公示。评价结果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如有异议,学校评定工作委员会应进行调研与处理,并可组织复评。九、保障机制

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大事,学校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专门工作班子,制定具体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努力树立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社会形象。

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参考表

低中年级

基础性发展目标要素主要行为表现(参考)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1、尊敬国旗、国徽;升国旗时,庄重严肃,行好队礼,学习唱好国歌;爱国守法2、了解《小学生守则》、学校日常行为规范。3、知道班级基本行为规范,无违章行为;1、待人真诚,言行一致;2、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诚实守信3、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4、不说谎,信守诺言。1、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多为班级做好事;关心集体2、不做有损于集体荣誉的事情,懂得互相尊重和合作;3、爱护班级公共设施。尊重他人文明守纪环保卫生安全自护生活自理主动学习学习态度和能力学会学习学业表现乐于交流合作交流与探索实践学会合作创新实践运动技能运动与健康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审美与表审美情趣1、知道父母和长辈的生日,关心父母;2、尊老爱幼,平等待人,和同学能友好相处;3、懂得谦让,不任性,能主动为他人着想;4、尊敬老师,虚心领教。1、知道常用的文明礼貌用语,会使用基本的礼节。如问好、握手、鞠躬、招手、敬队礼;2、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有病先请假;3、说话文明,不打架不骂人;4、在公共场所遵守规定,不拥挤,不喧哗;1、积极参加班级值日,学会打扫卫生;2、知道爱护花草和树木,不攀折不践踏;3、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1、珍爱生命,不做危险性的游戏,放学上学能结伴同行;2、遇到紧急或危险情况时知道利用各种紧急电话正确地报警;3、了解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1、吃喝起居穿戴洗漱打扮能自理,仪表整洁;2、会管理压岁钱一类小财金,不乱花零用钱;3、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4、学习收拾自己的学具、衣物,爱惜自己的学习用品。1、课前准备及时。2、上课注意力集中,学会倾听和表达;3、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字迹端正,书写整洁;4、遇到问题能主动大胆请教他人;5、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1、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预习和复习;2、有阅读课外书的兴趣和习惯;3、学习与老师、同学合作、交流。1、课堂表现优秀,回答问题等质量高;2、作业质量高;3、各个学科阶段性考试成绩良好以上;1、活泼开朗,愿意和同学交往;2、能为别人的进步而高兴,乐于接受同学的批评;3、有自己的好朋友;1、合作时,能与组员分工协作完成任务;2、积极参与合作,懂得合作的方法;3、学会谦让和宽容;1、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爱提问题;2、积极参加科技活动,有自己的小制作;3、有一定的动手能力。1、积极参加运动,养成锻炼习惯;2、有一项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并坚持训炼;3、在体育活动中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1、认真上好体育课,做好眼保健操和课间操;2、坐立行姿势正确,体质测评成绩合格;3、心胸开阔、自信开朗,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4、善于自我调控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1、早睡早起,劳逸结合;2、均衡饮食,不挑食不偏食;3、讲究卫生,衣着整洁;4、有一项健康的兴趣爱好;1、喜欢美的事物,能认真上好艺术课;2、在语言、衣着等方面具有正确的爱美观念,穿戴整洁得体、现艺术表现

朴素大方;仪表庄重,和谐文雅;3、有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并有自己喜爱的艺术家及其作品;1、积极参加艺术活动;2、掌握1-2项艺术方面(音乐、美术)的技能;3、有自己简单的艺术作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

评价要素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学生自评对师长有礼貌,与同学友好相处,言行文明。热爱生活,兴趣广泛,有一定的安全意识。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守则》。珍视集体荣誉,维护集体利益。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牢记“八荣八耻”,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谦恭礼让,为人正直。举止文明,爱护环境,自理自立,敢于大胆提出新奇独特的见解。有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独立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有自主合作学习意识。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有一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乐于参加集体活动,能够为实现集体目标付出努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完任务。尊重并理解他人,能够合理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积极参加阳光体育活动,坚持上好“两操两课”。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时。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饭定时、定量,不偏食,不择食,尽量少吃零食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评价内容家长意见教师评价你学生姓名:班级:审美与表现衣着整洁得体,言谈举止文明,诚实守信,能感受、发现、欣赏艺术与自然生活中的美,并形成自己的情感判断。对音乐、美术感兴趣,课堂表现突出,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且有一定艺术特长。说明:评定分为A、B、C、D四个等级或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慢,是对学生的尊重

日前,笔者观摩了浙江省温州市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授课教师过硬的个人素质,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能力,精巧创意的设计,让人耳目一新。但审视参评的13节课,教师大多按自己预先的设计,“走在前面”牵着学生亦步亦趋,课堂上难觅精彩的生成,难以听到学生质疑的声音。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学生跟不上老师匆匆的“脚步”。钱理群教授说,教育是慢的艺术。笔者也认为,课堂,需要“慢”的艺术,教师不能为了“高效”,一厢情愿根据自己“教的目标”,设定学生“学的节奏”。不然,学生在文本的关键处、疑难点浅尝辄止,成为匆匆过客,课堂只会是低效,甚至无效。那么,如何才能使课堂教学“慢”下来呢?一、关注起点,以学定教

我们一直高喊着“关注学生”,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但很多时候没有落到实处。在课堂上,老师关注的还是教什么,怎么教,强调的是“给”,而没有关注学生需要什么,学习的起点在哪里,没有在学生情感、思维的“愤”、“悱”处展开教学。因此,学生学得被动,学得没趣,学得吃力。如《卖木雕的少年》一课设计很精致,但老师牵引的痕迹较重,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不大,“木雕”卖得并不轻松。与此相反,潘建芳老师执教的《三个儿子》一课,因为关注学生,以学定教,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扎实有效。如老师在板书揭题,初读课文之后,问:师:读课文的时候你看到了几个儿子?生:三个儿子。生:一个儿子。

师:哦,我也不知道。大家再去读课文,有答案了举手。

通过有效试探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后,按学生的学情展开教学,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再次汇报时,很多学生肯定地说“只有一个儿子”。然后老师出示老爷爷说的话让学生读整堂课,给人的感觉是老师点拨无痕,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二、充分朗读,静静思考

朗读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读的形式多样而灵活,有初读课文时的疏通性的读,有精读课文时的理解性的读,有赏析课文时的品味性的读,也有在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的读。但综观13节课,多数课堂学生初读课文的时间不够充分,学生还没来得及把课文从头到尾认真地读一遍,老师就迫不及待地叫停,然后急匆匆地开始后面的教学,唯恐后续的教学任务不能完成,唯恐课堂时间不够,唯恐接下来的“精彩”不能出现。

朗读是阅读教学最基础的工作,学生不能充分朗读,谈何思考、消化,谈何理解、感悟?因此,课堂上,教师不能主观限定学生的朗读时间,而是要放慢课堂节奏,让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感悟;不要迫不及待地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而要多给学生一点读书的时间,思考的时间;不要总是想着预设的教案,赶着学生在课堂上走个来回。三、鼓励质疑,以疑定学这次的评比课,不管是低年级、中高年级的课文,绝大多数都还是教师强势主导,抓住一些关键的词语、句子来理解课文,感悟课文,没有顾及到学生在阅读中有什么问题,他们会产生什么需要,有什么特殊的感受。“学贵有疑”、“不愤不启”,我们要珍视学生的质疑,以学生的疑问为目标展开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这样,课堂才会显出生动活泼的局面。如胡亦楷老师执教《乡下人家》,在引导学生理解“朴素与华丽”这看似矛盾的一对词语时,他是这样处理的:

师:这普普通通的瓜藤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现在让我们转个弯,转个身,到门前的场地上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吗?

(出示句子:“有些人家,还在自己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生:为什么说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师:这个问题有价值,这份华丽是谁带来的?

(图片配乐,师介绍花朵的春天、夏天、秋天,强调“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这样很巧妙地化解了教学的难点。让学生有机会提问题,有机会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的兴趣被点燃,思维被激活,课堂上自然不乏精彩的回答。

教育是慢的艺术。只有在慢的课堂里,每一个孩子才能得到教师温情的照顾、诚意的鼓励、恰当的提醒。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效率的确是需要关注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一叶障目,因为效率遗失关怀,因为效率忘却学生。我期待,我们的课堂,慢点,再慢点,让每个孩子都跟上节奏,让每个孩子都不掉队。慢,是对学生的尊重。

文章录入

从“讲科学”到“做科学”谈《科学》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从“讲科学”到“做科学”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

1.传统的《科学》课程是以“科学知识”为中心,教学中,是以教材、教师为中心。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此即所谓“讲科学”。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讲科学”教学,越来越不适用社会的发展,阻碍着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2.磨擦课程理念下的《科学》课程

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全面关注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这是一个多维目标。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靠“讲科学”式的教学,是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的。它要求科学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等,在《科学》课程改革中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从传统的“讲科学”的教师角色,转变为“做科学”的教师角色。

二、“做科学”的教师角色含义

1.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教学,教师不再是一个“讲科学”的角色,南昌是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装不再是在被动中学习科学,而是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处方探索、动手操作来学习科学。此即所谓“做科学”。

2.这种角色定位,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基础之上的,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和人文性。这种角色定位,使科学教学过程,不再是一种师向生的单间活动过程,南昌是一种师生、生生互动的创生性活动过程。

三、如何在科学教学中体现“做科学”的教师角色1.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中体现“做科学”的教师角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探究活动充满艰辛、伴随失败,兴趣很重要。学生兴趣的激发,靠讲授和说教是无法实现的,它必须通过生动活泼的环境加以实现。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对与他们生活有联系、与他们水平相适应,或与他们的经历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创设情境,形式要生动活泼、内容要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如:用卡通形式、讲故事形式、猜迹语形式导入课题,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兴趣。

2.在精心组织材料。精心设计活动中体现“做科学”的教师角色。

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课程目标有三个:科学知识、学科过程和方法、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学知识的目标或许可以用“讲科学”加以实现,但科学过程和方法与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个目标是不能通过理性分析和讲解来实现的。

心理学研究显示,过程方法必须通过练习才能内化为内心的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则必须通过情境和活动,在体验中达到。即通过“做科学”对能达到。

新课程中的科学教师的任务,就是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核心,为学生准备学习材料、创造学习条件,依照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精心组织材料和设计活动,给学生以创造的机会,通过学生自己主动探索知识发生的过程,从而发展学生对科学的理解等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3.在合作交流中体现“做科学”的教师角色。

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向交叉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合作交流成为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手段。试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果没有合作交流,怎能实现几千年来的“飞天梦”呢?

因此,科学教师应当为学生积极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从而培训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总之,只有从“讲科学”的教师角色转变到“做科学”的教师角色,才能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科学》课程改革目标,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剪纸校本课程目标》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剪纸校本课程目标: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剪纸校本课程目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75413.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