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组学困生转化总结
六年级组学困生转化总结
学困生问题不仅仅是个教育问题,实际上也是个社会问题。既是社会问题我们就要下大力气来解决。要解决,就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应正确对待学困生,让他们感到温暖,让他们树立起信心,抬起头来走路。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目的,全面提高学困生的素质。
到了六年级,每个班都有一定数量的学困生,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非常复杂。学困生的表现也各不相同,主要表现为某些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主动性不足,学习信心不强,等等。因此在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全组教师注意观察这些学生的表现,根据他们的各自特点,全面分析,有针对性地实施转化他们的应对策略。
本年组共有学生四百多名,其中学困生占总人数的7.5%左右,经过努力,转化了以下同学转化了以下同学:赵旭哲、李俊挺、沈旭宇、李家乐、梁文浩、温光耀、张浩然、翟宝华等。为了能有效转化他们,全组老师做了以下工作:
1.明确转化对象。
根据学生在班级中学习、纪律、卫生、习惯等情况的调查记录,每个班确定几名同学作为本学期重点转化对象。
2.做好调查分析。
每个班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根据这几位学生的表现进行调查,分析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3.转化学困生的应对策略针对造成学生学业失败现象的各个因素,年级组讨论,研究,制定出学困生转化策略,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及时调整、补充、完善,总结经验,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最终形成针对学业失败学生的教育教学应对策略。
(1).教师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小学生认识能力差,易冲动,易犯错误,而优势也正是他们一切都未定型,一切都处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其可塑性大,犯错误容易,承认错误、改正错误也不难。我们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评价每一个学生,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鼓励、引导这些学生,让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2)培养学困生积极的兴趣
作为学困生,兴趣与一般学生相比较有所不同。学困生的兴趣是以直接兴趣为主,稳定性,效能性低,这种特点决定了学困生很容易被低级的不健康的东西所感染,教育不好,易走向邪路。所以培养和激发学困生的积极兴趣是促成转化的首要条件。实践证明,一个人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领会了学习的意义,才能形成稳定的兴趣;反过来,稳定的兴趣,又有利于在学习中更加努力发奋。学困生对自己失望,对学习没有兴趣,可能会由学困变成厌学,最终弃学。作为教师要培养学困生的兴趣,让他们自己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在成功中培养学习兴趣。
(3)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学困生往往因产生自卑心理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除了要关心和鼓励他们,更主要的是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能扬长避短,产生积极的迁移。这样不但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而且可以调节他们的思想言行。学生的思想网络是一个积极与消极的结合体,消极因素一旦占了上风,那么就会做出不良的行为。因此,教师要帮助后进生激活积极因素,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4)热爱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热爱学生,特别是热爱那些学困生,是做好学困生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我国特级教师斯霞说过这样一句话:“工人不爱机器怎能做好工?农民不爱土地怎能种好地呢?教师不爱学生能教育好学生吗?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做他们真正的教师。”学生如果被轻率地贴上“学困生”的标签并被抽取出来,就会产生“学困生”的角色认同,逐渐导致其缺乏学习自信心、畏学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标签化教育方式会降低学生的社会化水平及自尊心,甚至会导致撒谎、厌学、逃学、考试作弊等更多的异常行为,从而加剧学生从“学困生”向“问题学生”的转变。
(4)平等对待学困生,充分展示学困生的长处
在学困生转化中,老师要时时提醒自己,要平等对待学困生,为学困生多创造机会,因为他们也想让老师表扬、家长奖励、展示自己,让小伙伴投来羡慕的目光。但由于多种原因他们比优秀生、中等生落后很多,这就要求老师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全班学生的成绩,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特长。
(5).和家长加强沟通交流,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和家庭教育。现在的年轻父母虽然在生活上比较前卫,但在如何教育子女成才的问题上,许多人依然摆脱不了旧传统的束缚,在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上走入了误区,使孩子无法健康成长。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一个个盲点在闪现:有些家长本身素质不高,自身有失检点,醉心于金钱、酒桌、舞场,整日玩牌、打麻将,使子女深受其害,甚至染上恶习;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放纵、娇生惯养,或者过分苛求,期望值过高,而教育方法又过于严厉,体罚、软禁等方法层出不穷;更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不闻不问,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推向社会;有的家长忙于赚钱等事务,把定“树大自然直”的信条,轻易地放弃了为人父母的神圣职责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败,学校教育不能及时或无法弥补,便出现了一部分的学困生。
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给学困生更多的关爱、呵护。培养他们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责任心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我们时刻不能忘记对家长的指导、帮助,特别是针对那些自身素质不高的家长,只有家校合力,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地提高。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困生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工作。各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为他们确立一些恰当的短期目标,并给学困生提供具体的帮助,使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进步的快乐,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帮助学困生寻找他们自身的“闪光点”,让他们学会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从一团乱麻中理出头绪,从中找出自己的局部优势和“闪光点”,从而树立信心,培养兴趣,享受成功的快乐,体验智慧的力量,最终走出了学习困难的境地。
扩展阅读:四年级组学困生转化总结
打柴沟小学四年级学困生辅导总结
(201*-201*第二学期)
学困生问题不仅仅是个教育问题,实际上也是个社会问题。既是社会问题我们就要下大力气来解决。要解决,就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应正确对待学困生,让他们感到温暖,让他们树立起信心,抬起头来走路。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目的,全面提高学困生的素质。
到了六年级,每个班都有一定数量的学困生,造成他们学习困难
的原因非常复杂。学困生的表现也各不相同,主要表现为某些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主动性不足,学习信心不强,等等。因此在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全组教师注意观察这些学生的表现,根据他们的各自特点,全面分析,有针对性地实施转化他们的应对策略。
本年组共有学生53名,其中学困生占总人数的5.5%左右,经过努力,转化了以下同学:陈海云、李祥国、郭龙、王纯玉、王金钰、闫和欢、高辉等。为了能有效转化他们,全组老师做了以下工作:
1.明确转化对象。
根据学生在班级中学习、纪律、卫生、习惯等情况的调查记录,每个班确定几名同学作为本学期重点转化对象。
2.做好调查分析。
每个班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根据这几位学生的表现进行调查,分析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3.转化学困生的应对策略
针对造成学生学业失败现象的各个因素,年级组讨论,研究,制定出学困生转化策略,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及时调整、补充、完善,总结经验,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最终形成针对学业失败学生的教育教学应对策略。
(1).教师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小学生认识能力差,易冲动,易犯错误,而优势也正是他们一切都未定型,一切都处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其可塑性大,犯错误容易,承认错误、改正错误也不难。我们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评价每一个学生,
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鼓励、引导这些学生,让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2)培养学困生积极的兴趣
作为学困生,兴趣与一般学生相比较有所不同。学困生的兴趣是以直接兴趣为主,稳定性,效能性低,这种特点决定了学困生很容易被低级的不健康的东西所感染,教育不好,易走向邪路。所以培养和激发学困生的积极兴趣是促成转化的首要条件。实践证明,一个人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领会了学习的意义,才能形成稳定的兴趣;反过来,稳定的兴趣,又有利于在学习中更加努力发奋。学困生对自己失望,对学习没有兴趣,可能会由学困变成厌学,最终弃学。作为教师要培养学困生的兴趣,让他们自己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在成功中培养学习兴趣。(3)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学困生往往因产生自卑心理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除了要关心和鼓励他们,更主要的是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能扬长避短,产生积极的迁移。这样不但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而且可以调节他们的思想言行。学生的思想网络是一个积极与消极的结合体,消极因素一旦占了上风,那么就会做出不良的行为。因此,教师要帮助后进生激活积极因素,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4)热爱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热爱学生,特别是热爱那些学困生,是做好学困生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我国特级教师斯霞说过这样一句话:“工人不爱机器怎能做好工?农民不爱土地怎能种好地呢?教师不爱学生能教育好学生吗?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做他们真正的教师。”学生如果被轻率地贴上“学困生”的标签并被抽取出来,就会产生“学困生”的角色认同,逐渐导致其缺乏学习自信心、畏学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标签化教育方式会降低学生的社会化水平及自尊心,甚至会导致撒谎、厌学、逃学、考试作弊等更多的异常行为,从而加剧学生从“学困生”向“问题学生”的转变。
(4)平等对待学困生,充分展示学困生的长处
在学困生转化中,老师要时时提醒自己,要平等对待学困生,为学困生多创造机会,因为他们也想让老师表扬、家长奖励、展示自己,让小伙伴投来羡慕的
目光。但由于多种原因他们比优秀生、中等生落后很多,这就要求老师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全班学生的成绩,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特长。
(5).和家长加强沟通交流,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和家庭教育。现在的年轻父母虽然在生活上比较前卫,但在如何教育子女成才的问题上,许多人依然摆脱不了旧传统的束缚,在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上走入了误区,使孩子无法健康成长。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一个个盲点在闪现:有些家长本身素质不高,自身有失检点,醉心于金钱、酒桌、舞场,整日玩牌、打麻将,使子女深受其害,甚至染上恶习;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放纵、娇生惯养,或者过分苛求,期望值过高,而教育方法又过于严厉,体罚、软禁等方法层出不穷;更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不闻不问,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推向社会;有的家长忙于赚钱等事务,把定“树大自然直”的信条,轻易地放弃了为人父母的神圣职责……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败,学校教育不能及时或无法弥补,便出现了一部分的学困生。
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给学困生更多的关爱、呵护。培养他们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责任心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我们时刻不能忘记对家长的指导、帮助,特别是针对那些自身素质不高的家长,只有家校合力,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地提高。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困生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工作。各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为他们确立一些恰当的短期目标,并给学困生提供具体的帮助,使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进步的快乐,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帮助学困生寻找他们自身的“闪光点”,让他们学会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从一团乱麻中理出头绪,从中找出自己的局部优势和“闪光点”,从而树立信心,培养兴趣,享受成功的快乐,体验智慧的力量,最终走出了学习困难的境地。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六年级组学困生转化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六年级组学困生转化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