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心得体会 >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心得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心得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3:02:05 | 移动端: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心得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心得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心得

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莫如好知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品德与生活课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如何让学生喜爱它,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呢?我认为要根据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爱玩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和具体的课文内容,依托儿童现实生活,搭建生活平台,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在联系儿童生活实际中,对儿童实施品德教育,培养道德情感,深化道德认识,指导道德行为,提高道德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一、角色扮演引发共鸣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情节,就可以让学生以模拟的百货商店为背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

再如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来扮演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是怎样关爱自己的。以剧本的形式,进行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充分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深切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从而使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想法油然而生。

二、组织辩论深化明理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针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创设道德认知冲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开展课堂辩论的环境。例如教学《心中的110》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放学路上,从一辆汽车上走下来一个陌生人对小红说‘我是你班主任的好朋友,能带我去见你的班主任吗?’小红应该跟陌生人走吗?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同意走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的同学坐右边,座位调整使课堂成为辩论会场,在对抗辩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明白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情也可能暗藏着危险,不要忘了拨打心中的110,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思辩能力和认知水平。

再如上网,这是目前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活动方式。对于它的利弊,社会上的看法众说不一。但在家长和老师看来,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因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入迷而耽搁学习。那么学生的想法呢?是受不了诱惑还是逆反心理作祟?以至于屡禁不止。为此我在教学《哪些地方不能去》时,有意安排了学生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彼此的唇枪舌战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进行总结和正确引导,肯定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表扬他们勤于思考,善于辩论,这样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实处。

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中,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尽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明辨是非,提高认识,指导行为,培养能力,从而引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坐立走有精神》一课时,我首先组织学生观看同学们平时生活中坐、立、走的录像,再请特约嘉宾--民警叔叔现场表演各种队列和规范的坐、立、走的姿势。然后在民警叔叔的示范下,讨论分析坐正、立直、走稳的基本要领,最后通过练习模仿、个别指导、小组比赛、模特表演等形式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坐、立、走的正确姿势。又如教《我换牙了》一课,如何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呢?在课堂中教师先出示牙模型,请同学上来表演自己平时刷牙的方法与过程,其他同学朗诵儿歌“小牙刷,手中拿,顺着牙缝上下刷。里里外外都刷到,牙齿洁白我欢笑!”这样学生在活动中不但掌握了刷牙的正确方法,而且增强了趣味性。

四、体验生活过程,巩固学习兴趣

美国休斯敦的一家儿童博物馆里有一句醒目的话:“我听过了,就忘了;我见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话告诉我们实践对掌握知识是何其重要。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体验实践活动是巩固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如教《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针对学生只能看到残疾人日常生活的艰难,而没有真切的感受,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两个体验性活动:一是让学生用一只手去收拾书包,体验肢体残疾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二是让学生用手帕把眼睛蒙起来在教室行走,体验盲人行路的不便。学生们通过这两个体验活动后,感受到残疾人需要我们正常人的关爱,让我们对残疾人献上爱心吧!又如《关心老人》一课,我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开展“我关心爷爷奶奶”活动,模仿给老人们梳头、端水、捶背、过马路等,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感受到关心老人给老人们带来的快乐,巩固了学习的兴趣。在《春天来了》一课,我给学生设计的“找春天”活动,让学生从身上找、在家里找、去大自然中,学生通过看、听、闻、想等方式发现了春天的主要特征,在活动中体会到了亲近大自然的乐趣,培养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总之,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要以育人为目的,提高国民素质为核心。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多样性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

扩展阅读: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榆林市十小贺新

小学思想品德课就是通过这一学科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本着知、情、意行统一的原则,陶冶学生情操,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现在中小学生是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状况,不仅是当前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之一,而且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二十一世纪的主力军恰恰在改革大潮冲击下的二十世纪,承受着各种思潮和道德意思的冲击和影响。帮助他们在人生旅途的初始阶段,选择正确的途径和思想道德观念,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世界观。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思想品德课是贯彻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如何发挥这一德育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挖掘思想品德课对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潜能,有效地防止不利因素的干扰。就要探索出一条适应新时期要求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新路子、新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一、端正教育思想拓展教学方法

思想品德课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情感,指导他们的行为。它在各科教学中起着统帅和灵魂作用,它既有知识性,更重要的是要有思想性、针对性、实践性和趣味性,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必须坚持以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为原则的教学方法,以符合国家政治发展需要为目的的教学内容,灵活有效地选择具有针对性教法,广泛地收集身边的典型事例,结合教材教学,使学生亲耳聆听,亲眼所见或亲身经历,使之学之有物,看得见,摸得着,比得到。今年暑假期间,以配合爱国主义教育和煅练学生体魄,培养学生意志为目的,我们组织了一次远足夏令营活动。这一活动可以说是集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之大成。收到了在课堂上难以收到的效果,我们宿营的地方是一所偏僻的小学,那里办学条件差,学生们深有感触,结合实际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心中有他人”的教育,首先讲到了我们国家目前还很不富裕还有许多地方的孩子由于办学条件不足而无法上学,我们富裕起来的地区要帮助还没有富裕起来的地区,让所有孩子能在优越的教学条件下上学,通过认知实际,引导激发了他们的情感,使他们纯朴的思想意识得到了升华。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们将这所学校的实际状况与自己比较,觉得这所低矮潮湿的校所和我们宽敞明亮的教室相比实在太艰苦了,我们应当帮助他们。这种思想牢牢的在他们的心灵中扎下了根,虽然这种品德课方式离开了课堂,但却收到了比课堂好上几倍的效果,因为学生见之有物,摸得着,看得见。受的教育也越深。因此我觉得走出课堂,结合实际的教育,免去了课堂的许多环节,却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当然这要有选择性地进行。只要端正了教育思想,教育目的明确,采用哪种教学方式,我认为这只是方法的变化,地理课,自然课可以走出教室去上课,在地理、自然等科目中同样要渗透德育教育内容,那么思想品德课也不妨借鉴一下户外教学的方法,使之生动有效。

二、了解、掌握学生,有感而发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关键

人的身心发展受遗传、环境、教育三方面的制约,不同的遗传素质、不同的家庭环境,使学生形成了不同的思想程度,现阶段的少年儿童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一代人,他们所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东西非常复杂,特别是独生子女居多,个性心理很强,专横拔扈,个人意识严重。对于这些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客观地分析他们的心理现状。了解社会家庭影响与学生教育的差距,从中找出学生的思想差距,有针对性地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做到社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学的互补、结合。有些学生把在学校好的表现,好的成绩,甚至老师的一两句表扬做为向家长索取的条件;向家长提出苛刻的要求,不是买物,就是要钱;学校组织了有意义活动,如“做妈妈的小帮手”活动,有些学生回家后确实照样去做了,但做完之后要求妈妈到学校向老师反映他在家里做的好事,并且说:如果不向老师反映,自己就得不到表扬了;李阳同学星期天到商店帮助打扫卫生,劳动后象要报酬一样伸手向阿姨要表扬信,并说:我们班评小红花就看谁做的好事多,谁的表扬信多就评谁。这些现象表明:一部分小学生思想意识单纯朴素,做好事的目的性不够明确,不是发自内心的感情,是表面粗浅的。这说明他们做好事的思想基础还不牢固。

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实际,就要用真实的感情换起同学们的真情,使其做每件事都是由感而发;以情激情,使其变成自觉行动,让他们从实践中体会到取得成功和助人之后的快慰。摒弃个人意思和虚荣心理。因此在品德课课堂上用《雷锋的故事》教育学生,通过雷锋做好事不留名,隐名为灾区捐助钱款的实例;用《为祖国而学习》一课中的韦钰从小就立志为祖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激励学生,讲清我国目前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的道理,使学生明理,同时让学生对照雷锋,对照韦钰进行比较讨论,一比一议,学生明白了学习的目的是为将来建设祖国,实现四化创造基础,而不是为了老师的表扬,家长的夸奖;做好事要真心诚意的帮助别人,而不是做出样子给别人看,教师及时引导,使学生原有的单纯朴素的思想意识升华为高层次的德情感,从而将这种情感带入他们的实际生活、学习生活中,使能自学地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来。

三、提高教师素质,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保证常言说:“打铁先得自身硬”;苏联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思维就是粗鲁和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鄙俗。做为教育工作者要具备过硬的教学工夫,要具备三个优良品质。首先要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要成为一名思想品德好,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能为人师表的教师。邓小平同志说:“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我这里主要讲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中共中央曾经发出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又明确地阐述了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作为一个思想品德教师,更应该提高德育教育的严峻性、紧迫性、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自身文化、业务水平:一要勤,善于学习;二要看,善于观察;三要想,习惯思维;四要做,探索教法。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知识,观察周围的相关事物,捕捉品德课教学的素材,学生的思想状况,英模事迹;联系教材,依据大纲,结合学生思想实际,选择适当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在课堂上实施,从而才能保证思想品德课的良好效果。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他们的高尚品质,不论采用何种方式,以达目的为原则,愚人拙见,供参考.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心得》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心得: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心得》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77357.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