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八年级上期历史教学案 第19 课《战略决战》1

八年级上期历史教学案 第19 课《战略决战》1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3:16:03 | 移动端:八年级上期历史教学案 第19 课《战略决战》1

八年级上期历史教学案 第19 课《战略决战》1

八年级班姓名:

刘集一初中八年级历史(上)教学案19

课题:19、战略决战课型:新课主备人:王琦时间:201*-11-22.

学习目标:1、了解战略决战阶段的历史特征;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本历史史实。2、学会通过对比归纳出蒋家王朝灭亡的必然性,培养分析比较能力。

学习重难点:重点: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难点: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学习方法:读、议、展、练。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自读课文,完成自主学习内容,梳理知识点,在课本上作标注,然后识记。)1、议一议: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主力决战的条件有哪些?(在书中划出)2、战略决战的战役包括哪些战役?而主力决战的战役(即三大战役)又包括哪些战役?3、三大战役的首战的突破点为何选在东北战场?(在书中划出知识内容)4、列表完成三大战役的有关内容,并在书上作标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起止时间1948.9.---1948.11.1948.11----1949.1.地域范围东北以为中心的华东参战部队东北解放军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歼敌人数47万余人55万余人52万余人指挥员林彪、罗荣桓、林彪、聂荣臻、罗荣桓作战方法“关门打狗”“猛虎掏心”“围而不打”“隔而不围”战略要点锦州、长春、沈阳徐州天津、张家口、北平战役意义东北全境解放,使国民党政府所在地南京为华北解放创造暴露在人民解放军直接威了条件。慑之下,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三大战役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意义: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5、渡①时间:夜;②地点:东起江苏,西至江西500多千米长江。

江③经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战④结果:百万大军渡过长江,国民党长江防线顷刻崩溃,1949-4-23南京解放。役⑤意义:解放了南京,统治中国垮台。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二、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南京,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她亲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材料一:这年8月的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来说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条件地签下名字。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历史从此开始。材料二: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材料三:永远的历史警示。材料四:定格的历史一页。

①上述材料所呈现的历史事件中,有哪些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走向,请把它们选出,并按材料序号写出这些历史事件的名称。②请选取其中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谈谈它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2、某班举行讨论会,讨论的主题是“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请你参与完成以下讨论环节。

①请你依据下列关键词,简述解放战争进程。(要求:条例清晰,能够体现阶段特征。)

关键词: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提示:分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三个阶段叙述,要能把这四件事的时间、影响写清楚。)

②接着是讨论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请你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补充完整下列内容:

观点一:解放战争赢在政治上得民心。战争不仅靠军事还要靠民心。国民党从战争一开始,政治上就处于被动,失掉了民心,请举一例说明:不同的是,共产党始终得民心,战争中还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举一例史实说明:

观点二:解放军赢在战略战术上。从军事上讲,虽然国民党有美国帮助,但其战略战术指挥不如中国共产党。相反,中共虽然一开始兵力弱,但用兵得当,最终走向胜利。举一例史实说明:

3、诗歌赏析:《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1949年5月(诗歌课本P100上边)

①这首诗歌作于哪次战役之后?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存在了几年?②“钟山”指说明地方?“大江”又指什么地方?③“宜将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借用了什么典故?体现了毛泽东什么思想?④读这首诗后,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心境?三、巩固提高(自主完成)(只选一项或直接填空)

1、国共两党军队战略决战中的一次战役涉及江苏徐州、安徽双堆集、河南永城等地名,你认为这次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2、北京的文物古迹和建筑保存完整与一位国民党将领有关,这位将领是:【】3、辽沈战役的关键是首先攻克一个城市,形成“关门打狗”的局面,这个“门”是【】4、歼敌最多规模最大的战役和“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战役”是:【】5、运用“猛虎掏心”且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6、为和平解放北平做出突出贡献的国民党将领是:【】A、李宗仁B、傅作义7、为华北的解放创造了条件的战役是【】A、淮海战役B、辽沈战役C、平津战役8、国共双方展开主力决战的是【】A、渡江战役B、三大战役C、挺进大别山9、毛泽东撰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说的“三年以来”指的是【】

A、抗日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D、国共十年内战时期10、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的标志是【】A、南京解放B、渡江战役C、新中国成立11、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主要作用分别是【】A、基本上消灭国民党军主力和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解放全中国B、为渡江作战创条件和解放南京,解放全中国12、从中共领导人民军队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建立新中国中,我们明白的道理是:

13、规律总结: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和国民党在大陆统治覆灭生动的说明了一个道理:

四、小结:1、三大战役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战,歼敌150万,国民党主力已完蛋。渡江战役士气旺,百万雄师渡长江,首都南京解放了,国民党政权垮台了,蒋匪败逃台湾了。2、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①、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英明决策、灵活的战略战术。②、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③、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拥护是胜利的重要保证。④、国民党统治腐朽,致使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破产,迅速走向败亡。】

五、课后反思:

扩展阅读:历史学案——第19课

自辅教学案高一历史必修一自辅教学案第19课

------课题: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19课时-----科目:历史主备人:王志明段瑞霞定稿人:黄四平定稿时间:201*年11月19日----高一年级班学生姓名:授课教师:-----〖课程目标〗----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过程方法】----〖预习提要〗----线一、十月革命的背景(革命前的沙皇俄国)--★1.历史条件-----(1)客观条件: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表现:①20世纪初的俄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但具有浓厚的军事封建性,资本主义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人民生活贫困。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②俄国参加一战,造成人员伤亡巨大,经济濒于崩溃,进一步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人民群-----众强烈要求改变现状,革命形势迅速发展。----(2)主观条件:第一,俄国的无产阶级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革命性-----较强。第二,有列宁领导下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第三,广大--订的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第四,有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注:俄国帝国主义具有军事封建性。一方面对外推行军事扩张政策;另一方面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如政治上沙皇专制,贵族地主把持政权,经济上大量土地仍在贵族地主手中。----俄国存在四个阶级:贵族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2.二月革命(1917年3月)----(1)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2)结果: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俄国出现工工兵代表苏维埃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掌握实权,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3.列宁发表“四月提纲”(1917年4月)-装★内容: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革命的任务。-----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的口号。----争取以方式取得政权。-----4.七月流血事件的发生:----1917年7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血腥镇压工人和士兵的示威游行,以方式夺取政权已----不可能。政权完全转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二、十月革命经过(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率先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性质: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三、无产阶级专政的建立----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

拒绝平庸追求卓越(1)时间:1917年11月7日。★(2)内容:①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已被推翻,全部政权归。②为了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通过《和平法令》:内容《土地法令》:内容、目的③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当选为主席。(3)大会意义: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诞生。★2.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1)性质、领导、目的(2)世界影响(3)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3.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1)从理论角度看,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2)从革命道路看,它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3)从革命性质看,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4)从革命方式看,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注:俄国走的是“城市中心”的道路;中国则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两者截然不同但又都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它们都适应了本国的基本国情。〖小试牛刀〗(单项选择)1.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B.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C.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2.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却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具体表现为A.推翻了极端专制的政权B.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C.无产阶级掌握政府的权力D.工人群众拥有革命武装3.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A.斯图亚特王朝B.波旁王朝C.都铎王朝D.罗曼诺夫王朝4.在《四月提纲》中列宁提出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A.结束沙皇专制统治B.结束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C.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D.将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拒绝平庸追求卓越

自辅教学案高一历史必修一自辅教学案第19课

5.俄国之所以被称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依据在于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②社会矛盾尖锐复杂③一战带来的危机更为严重④革命力量相对强大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重难点解析〗1.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项目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相同点背景政府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社会矛盾尖锐领导者布尔什维克党范围彼得格勒的工人、士兵的武装起义不同点任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沙皇政府推翻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结果出现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建立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对外继续进行“一战”坚决退出“一战”政策影响结束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实现社会性质的变化,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关系二者紧密相连,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由二月革命过渡到十月革命,从而形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2.(学思之窗)为什么苏维埃政权会得到广大工农的支持?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采取了如下措施:第一,政治上全部政权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奠定了俄国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第二,外交上通过《和平法令》,坚决要求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反映出人民对战争的极端厌恶。第三,经济上通过《土地法令》,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给农民。解决了农民长期以来期望解决的土地问题,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为苏维埃政权赢得了广泛的同盟。这三条措施无一不是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体现了人民要求废除剥削制度,建立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的强烈愿望。苏维埃政权及在政治上、经济上、外交上的措施,得到了广大工农的热烈拥护和支持。3.(91页学习延伸)十月革命后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就是根据了列宁的上述思想。结合课文内容,试分析苏俄政治制度的特点。(1)是无产阶级专政性质的政权。无产阶级领导,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2)苏维埃政权拥有行政权、司法权、立法权。一批工人、农民和士兵的代表走上了各级苏维埃政权的领导岗位,代表人民行使权利或监督权利的实施。〖能力提升〗

拒绝平庸追求卓越1.十月革命爆发的客观历史条件有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②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③俄国在当时已具备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④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战斗性很高A.②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2.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A.探索出一条在政治、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D.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十月革命与巴黎公社爆发的原因相似点是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指导B.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所致4.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主要是因为A.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B.它为俄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奠定了基础C.使世界历史进入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D.它极大地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5.下列对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6.图1与图2的内在联系是图1图2A.列宁引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B.列宁亲自指挥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C.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胜利D.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拒绝平庸追求卓越

自辅教学案高一历史必修一自辅教学案第19课

7.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③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开展④十月革命的胜利表明社会主义战胜了资本主义C.认识到俄国现阶段的任务是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为俄国革命实现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指明了方向16.俄国十月革命后通过了《土地法令》,其主要内容有①没收地主的土地②实现土地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②④8.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之一是A.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B.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C.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中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强大D.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9.(201*年海南单科22)下列各项中,对苏俄时期苏维埃性质的准确表述是A.相当于议会的立法机构B.行使国家权力的行政机构C.工人士兵等阶层的协商机构D.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机构10.(201*年北京文综2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A.二月革命的发生B.《四月提纲》的提出C.七月事件的发生D.十月革命的胜利11.(201*年上海单科31)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经验时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办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这一“不同的办法”是()A.进行全面的改革B.实行新经济政策C.优先发展重工业D.建立苏维埃政权12.(201*年上海单科25)20世纪初期,中国曾“以俄为师”。这里的“俄”通常是指①沙俄②苏俄③苏联④独联体⑤俄罗斯A.①②B.②⑤C.②③D.③④13.(201*年宁夏文综33)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邸,从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炮声;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1640年英国的伦敦B.1871年法国的巴黎C.1917年俄国的彼得堡D.1949年中国的南京14.就十月革命的条件而言,俄国比其他国家更成熟的是A.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B.临时政府不得人心C.有列宁的领导D.人民反对战争15.普列汉诺夫说《四月提纲》是“梦话”,并称“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能烤制成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这表明他A.正确分析了俄国当时的国情B.认为俄国当时尚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

拒绝平庸追求卓越国有化③把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④各国应立即实现“不割地的和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7.俄国十月革命最有利的国际环境是A.中国国民大革命给予其以有力的支持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革命高涨,无暇顾及俄国革命C.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提供了有利时机D.共产国际领导各国工人支援18.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权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D.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19.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不正确的是A.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B.打破了资产阶级一统天下的局面C.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D.推动了中国的五四运动爆发20.阅读下列材料: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使革命和平发展,是使政权无痛苦地从资产阶级转归工人和农民,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消除其幻想的口号。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的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新高潮的任务。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六次代表大会关于政治经济形势的决议请回答:(1)文中的“第一次革命高潮”以及后来完成的“新高潮”主要指哪两次革命?(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917年8月前后,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的方式有哪两种?布尔什维克党最终选择了哪一种?从材料中找出选择的根据。拒绝平庸追求卓越

3

自辅教学案高一历史必修一自辅教学案第19课

(3)为“得到贫苦农民的支持”,布尔什维克党在“新高潮”到来后,采取了什么措施?

【学/教后感】

(师生笔记)

〖参考答案〗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2.(1)“思想材料”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直接来源,即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物质的经济的事实”指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2)说明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富有创造性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质,也是马克思主义始终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根源所在。

第19课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小试牛刀〗:1.B2.B3.D4.D5.D

〖能力提升〗:1.C2.A3.D4.C5.C6.A7.C8.C9.D10.C11.D12.C13.C14.A15.B16.A17.C18.D19.A

拒绝平庸追求卓越

4

拒绝平庸追求卓越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八年级上期历史教学案 第19 课《战略决战》1》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八年级上期历史教学案 第19 课《战略决战》1: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八年级上期历史教学案 第19 课《战略决战》1》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78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