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各章总结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各章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3:21:57 | 移动端: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各章总结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各章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单位: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还有km,dm,cm,mm,nm(2)测量工具:最常用的是刻度尺1、长度的测量(3)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4)特殊长度的测量方法:转化法、替代法(5)刻度尺读数:准确值+估计值准确值:10.3cm如10.36cm估计值:0.06cm分度值:0.1cm=1mm

(1)单位:国际单位是秒(s),常用的还有h,min,ms2、时间的测量(2)测量工具:停表,秒表,时钟(3)读数

3、误差与错误

(1)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减小,减小的误差的方法有

选用精密仪器进行测量(2)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使用规则、粗心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

如:13.45cm,13.46cm,13.45cm,13.57cm几个测量数据中,13.57cm就是错误的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改变就是机械运动

2、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或静止需选择一个量作参考,这个被选作参考的量就是参照物(1)选取是任意的

3、参照物的选择依据:(2)没有特殊说明,所选取的参照物就是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

东西(3)可根据研究的方便进行选择4、物体运动与静止的判断方法:

先假定参照物是静止不动的,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如果位置发生改变,则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

如果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5、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三、运动的快慢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1、速度定义: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

定义式:v=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1)匀速直线运动: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速度为v=s/t(任何时刻的速度都相

等)2、(2)变速运动:速度改变的运动:平均速度:v=s/t(其中s表示整个运动过程的总路

程;t表示整个运动过程的总时间,某段的平均速度不能代替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3、比较两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运动时间相同:看所走过的路程,路程大运动快(物理学中也用此方法比较快慢)(2)运动路程相同:看所用的时间,时间越小,运动越快(3)时间路程都不相同:计算出速度再进行比较

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产生的条件: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常见的有固体、液体、气体。固体传声最快,

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3、能够听到回声的条件

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声音

(1)时间: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0.1s

(2)路程:发声体距离障碍物的距离不小于17m(3)用喇叭讲话,在教室里不能听到回声,是因为原声与回声混在一起无法辨别,

运用声音的反射来增强原声

二、声音的特性(或者说乐音的三要素)

1、音调:声音的高低(尖利刺耳、男低音、女高音、调子高、调子低)(1)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振动频率,频率越快,音调越高(2)频率物理意义: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定义:振动的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可闻声:20Hz~201*0Hz

(3)次声波:低于20Hz(地震、火山喷发发出的声音)超声波:高于201*0Hz

2、响度:声音的大小或声音的强弱(震耳欲聋、轻声慢步)影响因素:(1)振动的幅度

(2)听者距发声体的距离

3、音色: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所具有的特色(悦耳动听)影响因素:材料和结构

注意:振动的物体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动的物体越长,振动越长,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空气柱的振动也同样如此

三、声音的利用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制成声呐,利用声呐可以探测鱼群、海底的深度等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利用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振动频率快,能量大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结石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音:发声体做无规则、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乐音:发声体做有规则振动是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噪音是影响人们正常休息、工作、学习的声音3、噪声强弱等级用分贝表示(dB)50dB以上会影响休息

70dB以上会影响工作和学习90dB以上会影响人们身体健康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30~40dB

4、控制噪声的途径

(1)在生源出减弱噪声(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在人耳出减弱噪声

5、会识别“禁止鸣笛”“声音等级”的标志

第三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的测量的工具:温度

制作原理: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3、温度的单位:摄氏温度(℃)

4、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5、常见的温度计有

(1)实验室用温度计(用于测液体温度;分度值通常为1℃)

(2)体温计(用于测体温;分度值通常为0.1℃,量程是:35~42℃)(3)寒暑表(用于测气温;分度值通常为1℃)分度值:每一小格所代表的温度

量程: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小温度和最高温度的范围

6、温度计使用:

(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

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是:固体、液体、气体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3、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4、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5、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6、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

在AB段处于固态,

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

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

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1)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2)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2、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

(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3、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樟脑丸变小,灯丝变细等)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灯泡壁变黑,霜,雾凇等)3、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扩展阅读:初二物理各章知识点归纳

张铭乾201*-10-10

初二物理声现象学习口诀

1.声音的传播

物体发声要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

声音传播靠介质,真空不能够传声。

通常声速340m/s,声速固中比液快。

2.声音的特性

声音特性三种,音调、响度、音色。

物体振动快慢,对应音调高低。

每秒振动(次数)频率,频率单位赫兹(Hz)。

人耳听见范围,20到201*0Hz.

物体振幅大小,声音强弱响度。

不同声音区分,声波不同音色。

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妨碍人们休息,学习工作声音,

干扰听音声音,都是常见噪声。

声音等级分贝(dB),刚听弱声为0.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超90(dB)。

保证工作学习,声音不超70(dB)。

保证休息睡眠,声音不超50(dB)。

减弱噪声三阶段,声源、传播和人耳。

声的利用有两类,传递信息和能量。

初二物理光现象学习口诀

1.光的传播

能够发亮叫光源,月亮不是太阳是。

光的传播有条件,均匀介质才直线。

不同物中速度变,真空每秒三十万(千米)

C=3×105km/s=3×108km/s.

光的速度比声快,真空光走声不走。

2.光的反射

法线通过入射点,虚线垂直反射面。

反射入射居两边,反角入角总相等。

入法夹角为入角,入角增大反角增。

所有物体都反射,镜面反射漫反面。

3.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虚像,大小相等对称强。

物像到镜距相等,它们连线垂镜面。

作图反射反延长,虚线交点即像点。

所有像点组成像,虚像要用虚表示。

4.光的折射

光从一物进另物,同时发生反、折射。

斜线入水要折射,折线靠近于法线。

法线垂直于界面,折线入线分两边。

水中光斜入空气,折线远离于法线。

水下看树树变高,岸上看鱼鱼变浅。

人眼感觉光直线,看到物体为虚像。

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学习口诀

1.透镜

说透镜,能透光;中间厚,凸透镜;中间薄,凹透镜。

会聚作用凸透镜,发散作用凹透镜。

平光会聚到一点,焦点F来表示。

焦点到达镜光心,距离叫作镜焦距(用f表示)。

2.生活中的透镜

物远像近照相机,缩小实像且倒立。

物近像远投影仪,放大实像且倒立。

物像同侧放大镜,正立放大一虚像。

实像倒立虚像正,实像异侧虚像同。

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物在两倍焦距外,一、二倍(焦)距间成像。

实像倒立且缩小,此例用在照相机。

物移近,像移远,同时像还要变大。

物在一、二倍距间,二倍焦距外成像。

实像倒立且放大,此例用在投影仪。

物体位于焦点内,移动光屏不见像。

透过透镜看物体,正立放大一虚像。

物体与像处同侧,此例用在放大镜。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二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

讲解:

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外时,凸透镜成实像。在一倍焦距内“u<f”。

成虚像,物休在凸透镜二倍焦距外(u>2f)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

2f>u>f时,成放大的实像。没有缩小的虚像、实像都是倒立的,没有倒立的虚像。

4.眼睛和眼镜

近视眼晶状体厚,看清近处看不清远。

远光成像视网膜前,戴凹透镜恢复正常。

远视眼晶状体薄,看清远处看不清近。

近光成像视网膜厚,戴凸透镜调清光。

眼睛近点10cm,明视距离25cm.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学习口诀

1.温度计

测温度的温度计,热胀冷缩是规律。

冰水混合作零度,标准沸水百度计。

2.温度计的使用

泡全浸入被测液,不碰容器底或壁。

进入稍候一会儿,示数稳定再读数。

计数仍留被测液,视线与柱上面平。

读数:仰读偏小俯偏大。

3.熔化和凝固

固态变液为熔化,液态变固称凝固。

固体分晶和非晶,非晶熔化无局限。

晶体熔化有熔点,吸收热量温不变。

4.汽化和液化汽化

液态变气称汽化,包括沸腾和蒸发。

蒸发发生液表面,任何温度都进行。

液体蒸发要吸热,依附物体温下降。

剧烈汽化是沸腾,内部表面同进行。

一定温度才发生,沸腾吸热温(度)不变。

沸腾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沸点异。

压强与之有关系,压强减小沸点(降)低。液化

气态变液称液化,液化方法有两种。

降低温度能液化,压缩体积也可以。

液化现象要放热,雾、露、白气是液化。

5.升华和凝华

固态变气是升华,气态变固是凝华。

升华吸热凝华放,樟脑变小因升华。

紫碘微热便升华,凝华雪霜和雾淞。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各章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各章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各章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7910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