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人教版历史八下第一单元 总结

人教版历史八下第一单元 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3:24:35 | 移动端:人教版历史八下第一单元 总结

人教版历史八下第一单元 总结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

内容:1、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

2、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3、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4、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中国人民政府委员会

时间: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地点:中南海勤政殿

内容:政府领导人宣布就职,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

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开国大典

时间:1949年10月1日

内容: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升起五星红旗,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西藏解放

时间:1951年

代表:西藏首席代表:阿沛阿旺晋美与中央人民政府地点:北京方式:和平解放

意义: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最可爱的人

朝鲜内战爆发时间:1950年6月抗美援朝

原因:1、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美军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组织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司令员:彭德怀时间:1950年10月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争中出现的中国英雄: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分批回国

第3课土地改革

原因: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新中国成立后,占中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时间:1950年目的/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性质: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重要的土地法土地改革中,农民获得了:土地、农具、牲畜、房屋;免除了地租本次土改与过去土改的不同: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

作用:孤立地主阶级,减少土改中的阻力,从而有利于发展生产结束时间: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

意义:1、彻底摧毁了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3、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扩展阅读: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总结

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西周的建立: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2.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1)分封制:

①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③分封对象:功臣,王族,先代贵族。④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⑤义务: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⑥作用:前期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但是随着兼并战争的开始,削弱了周王室的地位。

⑦瓦解:

A.分封制有很大的局限性,诸侯有诸多大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诸侯国实力不断的增强。

B.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根本原因).(2)宗法制:

①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②含义: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③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④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起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两者既是家族等级之分,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⑤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划分远近尊卑,和现代平等、法制意识有些违背。(尊宗敬祖、重男轻女)】

⑥与分封制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他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

3.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祭祀)

②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朝的统一: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2.皇帝制度:

①由来:秦始皇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个字构成了皇帝.

②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皇帝独尊(如各样称谓“朕、制、诏、玺”等);皇权至上(一人掌握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等一切大权);皇位世袭(以此显示权力不可转移)。③影响: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3.中央官制与郡县制:(1)中央官制:①三公:

丞相:皇帝的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分左右两名.

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地位次于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但没有实权。

②丞相之下设九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它们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2)郡县制:

①由来:春秋时期,就已有县和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②内容: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郡是最高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③作用: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官僚政治代替世袭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4.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随着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的设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影响:

①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国力日益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②秦统一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

③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消极)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初郡国并行制:

①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两制并行。(郡县制和分封制同时实行)。

②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也会与朝廷对抗,郡国并行制不利中央对地方统治,从景帝到武帝时开始逐步削弱王国势力。(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汉朝至唐朝的选官制度:⑴察举制: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两汉时期推行新的选官制度,包括察举、征召等。察举即选举,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西汉时主要是以才能和品德为推荐标准,东汉初重孝廉;但发展到东汉后期,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依据,使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发展形成并发展起来。

⑵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在这种制度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所以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九品中正制必然随着世族门阀制度的衰落而消亡。

⑶科举制:

①建立:隋朝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②发展: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③作用: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总:积极作用(前期~隋唐宋元时期):

①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

②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③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④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⑤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朝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消极作用(后期~明清时期):

①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

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②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③清末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④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3.唐朝三省六部制:①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命令),在门下省下设政事堂,在尚书省下设六部.

②评价:三省的最官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控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而六部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4.元朝的行省制:

①实施原因:元朝地域辽阔;吸取了宋代教训,要改变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②内容: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上设置行中书省(行省),行省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

③作用: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1)宰相制度的废除:

①原因:朱元璋鉴于历史上宰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为稳定和巩固封建

政权。

②标志:1380年明太祖以“谋危社稷”罪名,诛杀胡惟庸,同时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③影响:A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标志着皇权对于相权的斗争中取得了彻底的胜利;缺少制约皇权机制,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B.导致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2)内阁的出现:

①背景:废除丞相制度后明太祖政务繁忙。

②过程:A.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但很少参决政事;B.明成祖朱棣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没有决策权)C.明宣宗时期,内阁大学士被授予替皇帝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没有决策权)③特点:

A.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内侍机构;B.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④评价:A.无独立决策权、行政权,完全依附于皇帝;B.内阁大学士随时因皇帝个人爱憎而升降;C.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构成制约作用;中西方内阁之区别:①性质:中国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而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西方内阁是行政机构。

②官吏任免:中国明朝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而西方由议会选举中获胜的最大党组织内阁;对议会负责。③实质:中国明朝内阁制是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产物;而西方内阁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产物。

2.清朝设军机处的设置:

①原因:加强皇权,及时处理西北战事。

②内容:雍正帝设军机处,由皇帝选择亲信的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军机处机构简单,办事效率较高,政策决策封闭性的特征也更为明显。③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五.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历史特点:

演变过程:禅让制(原始社会后期)王位世袭制(夏商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周)中央集权制度(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秦汉开始形成,经过历朝发展完善,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延续了两千多年)。

演变特点:⑴分封制和宗法制:(见前)⑵中央集权制度:

A.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最大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以至高无上的皇权为核心;人治大于法治。

B.一直存在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但专制主义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中央在对地方的矛盾最终在北宋解决。皇权与在对相权的矛盾在明朝解决。

C.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长期影响政治制度。

2.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

⑴历史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⑵社会影响:

积极(主要在封建社会形成和上升时期):

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③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④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消极(尤其是在封建社会的衰退时期):

①君主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并且派生了大量的官僚队伍,使政治黑暗,腐败.②思想上的控制使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严重的滞后.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双重影响并存、地位前后不同)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人教版历史八下第一单元 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人教版历史八下第一单元 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人教版历史八下第一单元 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7932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