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社会学期末个人总结

社会学期末个人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3:44:20 | 移动端:社会学期末个人总结

社会学期末个人总结

社会学期末个人总结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主要阐述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与功能

社会学就是对社会的研究,是关于社会的学问。

社会学是一门对人类社会进行总体性综合研究的社会科学。具体说,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包括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社会变迁等几个方面。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最基本问题。每一个方面又包含许多具体内容。社会学学科的知识体系

社会学理论,对社会构成要素、社会关系、社会行动、社会结构、社会过程、社会制度、社会变迁作出理论分析。社会研究方法,如实证主义和反实证主义方法、批判主义方法;调查、观察和文献收集方法;统计方法、内容分析方法和历史比较方法。应用社会学,将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某一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研究,揭示其内在逻辑。社会学的学科特点1、整体性观点

2、方法和知识的综合性3、科学性4.应用性

5.建设和批判性

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

什么是社会,社会的构成要素,文化

社会是由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们组成的超乎个人的、有机的整体,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体系。而文化是社会的重要组成要素,人类社会与动物群体的重大差异就在于人类有文化,文化对人类社会的维系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社会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中国国民性的特点1)中国国民性的农耕文化特征

(2)基本社会化过程中中国人的个性特征:看重权威、保守、依赖性、顺从、礼让、谨慎、勤俭、忍耐、安分。

(3)中国人的儒家文化特征

这都是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国民性。但随着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及外来文化的传入,特别是现代化进程加快,中国国民性在发生变化。第四章社会互动

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作出反映性社会行动的过程,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的相互社会行动的过程。

在马克思那里,交往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所有方式,包括人们之间的生产活动和产品交换,思想的交流和沟通,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战争。马克思是从最广泛的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的。

马克思认为,交往不是单纯的个人交往,具有社会性,是在一定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下进行的。

马克思更多地关注劳动这一社会交往形式。社会角色的涵义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的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

第五章初级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指人们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由某种社会关系连接起来的共同体,成员具有共同身份和某种团结感以及共同的期待。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家庭,有人认为家庭是以血缘关系、婚姻关系或收养关系组合起来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也有的认为是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历史范畴,内涵是变化的。第六章社会组织

广义社会组织是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秘密团体、政府、军队和学校。

狭义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

第七章社会阶级与社会阶层

社会分化的概念

(1)含义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单位变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个单位,以及诸社会单位(个体、群体、社会机构)由地位相同变成地位相异的现象

社会分层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形成的,在社会的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

是一种不平等关系,但不一定具有剥削和压迫关系。第八章社区社区的涵义

聚居在一定地域中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各种社会关系的结合,从事经济、文化、政治各种活动,相对独立的实体。城乡关系从城乡对立,再到城乡差别和城乡融合。城市化: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第九章社会制度

定义:社会制度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

社会学侧重研究中观的社会制度,即人类生活领域的基本规范体系,如经济、政治、家庭、教育、宗教制度等。也会涉及宏观的社会制度,以及深入微观的社会制度。我国的体制改革

中心任务是转变经济体制。由农村到城市,由经济领域扩展到教育、卫生、社会管理和政治领域。

这是一场诱导性制度变迁,即整个社会为了走出困境、追求更大利益而进行的改革。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带有强制性质。

改革是渐进式的,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策略。保障了改革的秩序,也降低了改革的效率。第十章社会问题

社会中发生的被多数人认为是不合需要或不能容忍的事件或情况,而需要运用社会群体的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人口问题是世界性问题

人同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出现不协调甚至发生严重失调时,就发生了人口问题。世界人口问题20世纪中期以来日益突出。201*年世界人口已超过60亿。人口膨胀给人类生存带来沉重压力。

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途径

1.控制人口数量通过计划生育。

2.提高人口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3.大力发展经济

(1)缓解两种生产的矛盾

(2)提高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

(3)创造就业机会,缓解劳动力过剩压力。劳动就业的概念

就业,是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某种劳动或工作,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以维持生活的活动。

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非劳动年龄人口不在此列。

某种劳动或工作并取得报酬,无报酬的家务劳动不属于就业之列。

就业是持续相对长时间的有报酬劳动,偶尔为之的不属于就业。广义地说,就业是将劳动能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农业社会是自然就业,国家不负责,所以没有就业问题。工业社会以后才出现就业问题。我国的劳动就业问题

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就业问题

城镇是有计划的充分就业,农村是自然就业。造就一个普遍劳动的社会,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

但存在着劳动者积极性和生产率问题。隐性失业,低效率。2.当前我国的劳动就业问题

(1)劳动就业压力大。城镇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还有大量农村劳动力。新增岗位不能满足,必然出现失业。

(2)就业制度改革使隐性失业显性化,带来下岗和失业问题。企业倒闭、破产、待岗、失业严重。中年人比例大。

(3)产业结构调整给就业带来极大压力。产业调整和技术转换,不适应要求而出现大量失业者。

(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压力。年轻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给城镇就业格局带来多方面影响。

(5)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农村进城务工者遇到的问题更为严重。3.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

(1)发展经济是根本途径。外资、私企对解决就业有积极作用。(2)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转换能力。(3)发展服务业,开辟新领域。

(4)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劳动力市场建设、劳动保障制度建设,同工同酬,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世界范围性的贫困问题

第十三章社会的现代化

狭义的现代化,是17、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欧洲起源,之后逐渐扩散到全球,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新的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是从“传统社会”向这种“新型的社会”转变的过程。

中国的现代化欧美、俄日相继走上现代化道路,我国正处在清王朝统治之下。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没有成为现代化的开端,倒开始了“双半”社会的历史。

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增强反应能力的第一次努力,功不可没,但只是模仿,没有根本的社会变革,不可能找到根本出路,甲午战争失败是证明。戊戌变法是第二次尝试,因顽固派反对而结束。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四个阶段

1.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立宪运动。初始阶段。旧王朝体系下自上而下的改革。

2.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革命:内忧外患和国家实效统治断裂。现代化处于自发的游离状态,被挤压在夹缝中断续进行,在世界体系中半边缘化。

3.1949年到1979年: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业经济体系,初步实现工业化为内容的现代化。

4.1979年至今:工业化进入起飞阶段,现代化进程更进一步推进。

扩展阅读:社会学期末总结

1、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奥古斯特孔德和赫伯特斯宾塞西方社会学的形成:马克斯韦伯和埃米尔迪尔凯姆2、西方社会学者关于社会的两种代表性观点:

(1).社会唯实论:社会是实在的,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是由各种规范和制度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超越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代表人物: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帕森斯

(2)社会唯名论:个人和个人行动实际存在的,个人及其行动相对于社会来说是现在的,社会,只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活或互动的形式,对社会的认识是以对个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认识社会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认识人。

代表人物:韦伯、吉丁斯、库利、米德、布鲁默主要观点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任务社会唯实论社会唯名论社会是实在的,是客观存在的实体个人先于社会而存在,社会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形式社会对个人的行为发挥主导作用研究社会的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并研究这种既定的结构如何去指导塑造其成员人们的行动构建着社会只有了解每一个行动者才是真正了解社会。即通过个人及其行动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制度和规范。

3、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社会的基础和本质是生产关系。4、社会:是由有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们组成的超乎个人的有机整体,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体系。

5、社会的特征: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6、社会的功能:1、整合的功能2、交流的功能3、导向的功能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7、社会的要素:1、人口要素: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2、资源要素: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3、环境要素4、文化要素

8、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要素之间持久的、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即社会系统的静态构成状况

9、社会是有着相互认同感、团结感和集体目标的人的集合.它具有以下特征:

1)几乎所有的社会成员关系都发生在社会的边界以内.(2)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一个社会要建立起一些社会程序和机制来获取和分配经济的或其他种类的资源.3)作出决策和解决争端的最终权威属于整个社会.4)社会是其成员效忠和捍卫的最高一级的组织形式.5)所有社会成员分享着共同的、独特的文化,通常也拥有共同的语言.

10、目前关注的社会结构框架主要体现在:1.人口结构;2.家庭结构;3.社会组织结构;4.城乡结构;5.区域结构;6.就业结构;7.收入分配结构;8.消费结构;9.社会阶层结构

11、社会化: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12、社会化的类型: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13、主要的社会化的理论视角:“镜中我”理论、角色扮演理论

14、社会化的生物条件: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较长的生活依赖期15、社会化的主体: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和大众传媒16、作为个体社会化的社会环境条件之一,同辈群体具有如下特征:(1)它是一种非正式群体,其成员可以自由组合和自由选择,并在平等的基础上自由互动;(2)它的成员的兴趣、爱好、目标基本相同或相近,它完全根据自己成员的意愿来安排活动,如果某项活动多数成员不感兴趣,可以随意地改变。而在家庭和学校中,个体常常被迫违背自己的意愿接受成人安排的活动;

(3)它有自己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其成员往往以此要求自己,指导自己的言行;(4)它能满足成员的心理、精神需求,其成员可以毫无顾忌地倾吐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看法,并从中得到安慰、支持、同情。

17、大众传媒对个体社会化的作用:1):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体社会化有巨大的积极作用。

2):大众传播媒介所提供的一些不健康的、反社会的内容,又有可能给个体社会化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

18、社会化的基本途径1、社会教化:大致可被分为两大类:一是有系统的、正规的教育,如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监狱对犯罪者的改造;二是非系统的、非正规的教育,如社会风俗、群体亚文化、传播媒介对人的影响和教育。

2、个体内化:模仿学习、主观认同、角色扮演、自我强化19、社会角色:指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20、社会角色的类型:1、先赋角色与自获角色2、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3、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21、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1)角色间冲突,即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2)角色内冲突:即由于多种社会地位和多种社会角色集于一人身上,而在他自身内部产生的冲突

22、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具有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其含义是:1、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2、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3、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

4、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是非面对面的。5、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6、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7.人们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23、社会互动的理论:1、符号互动论2、戏剧理论3、本土方法论4、社会交换论

24、社会互动的类型1)合作性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有合作、适应、模仿、同化、暗示;2、对立性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有冲突、竞争、强制、顺从等。

25、合作:指个人以及群体之间为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合作的基础:a、目标一致b、思想一致c、动作配合d、相互信任

26、竞争:指社会上的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

竞争的特点:a、是人们对于同一个目标的追求;b、被追求的目标一定是稀缺而难得的;c、目的在于获得目标,而不在于反对其他竞争者。

27、暗示:就是一种行为或行为结果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在无批评、无对抗的条件下,迅速使他人的心理受到影响,并进而产生相应的行为的过程。28、暗示主要类型:1〉直接暗示(提示):是指暗示者给予受暗示者的面对面的暗示。2〉间接暗示:指用委婉曲折的表示或刺激对他人发生暗示作用。3〉反暗示:暗示刺激引起与暗示者的预期相反的反应就是反暗示。4〉自动暗示(自我暗示):暗示刺激不是来自外界而来自于受暗示者自身内部的暗示作用。29、模仿:就是对暗示的反应,也就是由暗示刺激而引发的类似的心理及行为的反应过程。30、模仿的种类:1)无意模仿:是指对他人的思想、行为等自然而然的模仿过程。2)有意模仿:是对他人的有意仿效。3)非合理模仿:指那些只对行为的表面进行刻意的模仿而不理解其所以模仿的意义。4)合理模仿:出于对模仿对象的深刻理解、以及模仿者的理性思考。

31、冲突:是个人与个人或群体之间为了某种利益、目标而互相争斗、压制、破坏以至消灭对方的方式与过程。32、强制:指互动的一方被迫按照另一方的某些要求行事。核心是一种力量对另一种力量的统治或制约。33、顺应:指人类通过形成新的行为习惯或改变原有的行为习惯,以适合于环境需要的过程。34、同化:是人们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而逐渐改变了原来的生活习惯以适应新环境的过程。35、社会网络:是行动者在互动中形成的社会联系。

36、社会网络的功能:1)社会资源获取功能。2)组织管理辅助功能。3)日常生活联系功能。37、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成的具有共同活动及共同利益的人群。

38、社会集群(或聚合)与社会类属:社会群体不是简单的个人集合体,并不是任何一群人都可以称为社会群体,像火车上的乘客、公园里的游客、剧院中的观众等都不是社会群体,只是属于具有临时性关系的一般意义上的社会集群或社会聚合。而男人、女人、青年人、老年人等也不能叫社会群体,这种人群多是为了统计学上的需要,根据某种社会特征,如性别、年龄、民族等把某些人归为一类,他们之间不发生交往,也没有共同的规范和利益,一般称这种人群为社会类属。

39、社会群体的特征:1)有明确的成员关系2)有持续的相互交往3)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4)有一定的分工协作5)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40、社会群体的类型:1)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2)内群体与外群体:根据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来划分3)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根据群体正规化程度及成员间互动方式来划分4)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根据成员身份归属来划分5)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和业缘群体: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划分41、初级群体(首属群体、基本群体):是指由面对面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和浓厚的感情色彩的社会群体。42、次级群体(次属群体、间接群体):它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43、正式群体:组织化、正规化程度高,其成员间的互动采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44、非正式群体:指社会组织内部的成员在日常互动中自发形成的人际关系系统。45、内群体(也称“我群”):成员在心理上认同的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46、外群体:泛指内群体成员之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结合。

47、所属群体:指身份所属的群体,它规定着成员的身份或日常活动。48、参照群体:指那些被某些成员用作做其群体的参照对象的群体。

49、在什么情况下,群体或个人会以外群为参照群体呢?1)内群越团结,越少以外群为参照群体。2)成员从所属群体中所得的满足越大,以外群为参照体的可能越低。3)在一个地区内,如果多个群体并存,那些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明显的优于其他群体的,作为参照群体的可能性较高。4)在社会流动较为活跃的社会,以外群为参照的较为普遍。51、地缘群体:基于成员间空间或地理位置关系而形成的群体。52、业缘群体:基于成员间劳动与职业间的联系而形成的群体。

53、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54、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1)成员的共同性。2)群体规模的大小。3)成员对群体的依赖性。4)信息的沟通。5)领导的能力。6)群体成熟度。55、群体领导:在群体内部关系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并能对群体其他成员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角色。领导方式:1)工具性领导:推动群体实施行动方案2)表意性领导:维系群体的团结与和谐领导作风:1)独裁型:集权完成的工作量最大,但容易引发冲突和不满。2)民主型:民主带来积极性和创造力,有助于群体的和谐,但完成工作量与决策速度不及独裁。3)放任型:放任的工作量最低,效率最差,处于无组织状态。

56、群体决策:群体活动中,群体针对遇到的问题而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是群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步骤。

57、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1)成员有限2)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3)成员在交往中表现了全部个性4)成员间的交往富有感情5)成员难以替代6)群体整合程度高7)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58、初级社会群体的本质特征情感关系

1、从群体的形成来看,初级群体是自然形成的,其自发性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情感2、从群体维系的方式看,初级群体主要依靠情感维系和控制成员;

3、从群体的区别看,情感关系的密切程度是区分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最重要特征。59、初级群体形成的条件:1)活动空间接近。2)接触时间长。3)相互交往比较自由,不受过多的拘束。4)交往各方角色、地位间的社会差异较小。60、初级群体的主要类型:家庭、邻里、伙伴群体。

61、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正功能:1、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2、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3、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负功能:1、初级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2、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62.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婚姻关系的产物,是基于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而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人口再生产的单位。63、婚姻:是一种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按照习俗和法律的规定结合及由此而形成的夫妻关系,是男女社会成员相结合的最普遍、最基本的两性形式。

64、人类婚姻家庭制度经历阶段: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专偶制家庭65、传统的家庭模式:(1)核心家庭:已婚男女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特点:家庭关系简单、具有很强的独立性、灵活性、容易形成家庭中平等关系。(2)主干家庭:由父母(或一方)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特点: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代际之间的联系、有很强的赡养老人、抚育子女的功能、异代家庭成员之间易引起的矛盾和磨擦。

(3)联合家庭:由父母(或一方)和多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第一种:异代联合家庭,即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同代夫妇及未婚子女与父母所组成的家庭。第二种:同代联合家庭,即两对或两对以上同代夫妇及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66、非传统家庭模式:1)单亲家庭:由单身父亲或母亲养育未成年子女的家庭2)单身家庭:人们到了结婚的年龄不结婚或离婚以后不再婚而是一个生活的家庭3)重组家庭:夫妻一方再婚或者双方再婚组成的家庭4)丁克家庭:双倍收入、有生育能力但不要孩子、浪漫自由、享受人生的家庭5)空巢家庭:只有老两口生活的家庭

67、家庭功能:生理需求满足功能、社会延续功能、经济协调功能、社会化功能、保障功能68、家庭问题:夫妇关系问题、代际关系问题、核心家庭问题

69、社会制度三个含义:1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需要建立起来并为公众所承认的2社会制度是一种规则、规章、行为规范和法则3社会制度的规则、法则是由社会关系所决定的。70、社会制度的构成:1社会价值观2社会规范体系3权威与地位结构4社会机构与设施71、社会制度的特征:1、可重复性2集体性约束3、制度的自我维护特性

72、社会制度的类型:1)从社会制度的历史过程来看:本原的和派生的2)从人类活动领域来看: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文化制度、宗教制度、家庭制度等等3、从社会制度的确立过程来看:自然形成的社会制度、有计划地建立的社会制度

4、从制度发挥作用的方式来看:无形的社会制度、有形的社会制度或者是非正式的社会制度、正式的社会制度

73、社会制度的功能类型:1、制度的正功能与负功能2、制度的显功能与隐功能

74、正功能:指某一个制度活动的结果对社会成员和社会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其活动后果提高了社会系统的活力和适应力,促进了社会系统各个部分之间关系的协调、稳定和一致,为维持社会系统良性运行做出了积极贡献。75、负功能:指某个制度活动的结果对社会成员或社会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副作用,其活动的后果降低了社会系统的活力和适应力,破坏了社会系统内部的协调、稳定关系,造成社会内部紧张和冲突,对社会良性运行起破坏作用。

76、显功能:是指某一制度运作的活动产生的能为其参与者所观察得到或意想得到的结果,也就是指某一特定单位(个人、组织)执行制度的客观后果,这些后果有助于该单位的适应或顺应,而且也是制度设计的原定目标如此安排的。77、隐功能:是指一种制度运作的活动产生了不易被人们察觉、认识到的或没有意想到的结果,也就是指特定单位在适应或顺应制度有意安排的活动的客观后果中,所产生的非主观意图的而且未被察觉的客观效果。

78、社会制度的局限性:1)制度的惰性:制度是既存的传统习惯的合理化行为模式,这种模式一经制度化,就容易形成刻板的东西,制度变得僵化或形式化2)制度化逃避:是指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大量违背制度要求,但在现实中又行得通的行为与现象。这种“制度化逃避”是形式上的制度与现实中的制度的矛盾3)被少数人垄断:制度确立以后,一般由少数人专门负责执行,而现代社会,这些“少数人”就是各种执行制度的专门机构与设备中的工作人员。

79、政治制度:是指通过权力机构、国家机器等对社会、群体或集团的政治活动进行协调、监督与控制的一整套规范体系。

80、政治制度的功能:1)协调利益群体关系。利益群体,指在经济利益上地位相近的人们。2)管理公共事务。3)维护阶级统治利益。

81、韦伯根据权威或合法权力的主要来源,将其分为三种类型:A.传统型权威:是由习俗和已接受行为所授予的。传统权威基于固定不变的、历史悠久的地位,韦伯称之为“永恒的昨天”的权威。B.魅力型权威:是由一位领袖所具有的与其追随者建立特殊关系的能力而导致的权力。它亦称“感召的权威”,来自于个人人格的某种素质,这种素质与普通人不同,具有超人的特殊力量与品质。C.法理型权威:其基础是基于理性建立的规则,这些规则反映了组织依据制度来达到目标的系统性尝试。82、有关政治权力分配的三种观点:A.多元论:多元论把社会看成是由不同利益群体组成的,包括社会阶级、政治党派、工会、经济组织和消费者。这些不同群体不断地提出要求,试图影响政府决策者。B.精英论:所有的人总是由一个小的人群来控制的。

C.阶级冲突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部历史可以被描绘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斗争的历史。

83、经济制度:是指规范人类经济领域的活动行为与调节经济关系的规范体系。84、当代社会中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制度:(1)市场经济制度(2)计划经济制度85、教育制度:就是对教育这一过程进行确定的原则,以及为之设立的规范体系和组织体系。学校教育的功能主要有:(1)社会化(2)社会控制(3)培养与筛选人才(4)科学研究86、宗教的本质:①首先,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②其次,宗教还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

87、宗教的功能:1、整合功能2、控制功能3、心理调适功能

88、社会分层的定义:为客观过程界定:认为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因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不同而呈现出高低有序的等级或层次的现象或过程;视其为主观方法的界定:认为社会分层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高低有序的等级或层次的方法。89、社会成员间的差异和区别主要体现为两大类型:自然差别与社会差别

90、社会地位:社会成员在社会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一般由社会规范、法律和习俗限定。它常用来表示社会威望和荣誉的高低程度,也泛指财产、权力和权威的拥有情况。分先赋性地位和自致性地位两种:前者取决于性别、年龄、家庭关系等,后者往往与所受教育、职业和婚姻状况等有关。

91、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1、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2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理论92、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理论:社会分层的标准,韦伯主张从经济、政治和社会三项标准来进行社会分层。1、经济标准,又称财富标准:是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机会,即个人能够占有商品或劳务的能力,简单地说,即经济收人和财富的多少。2、政治标准,又称为权力标准:“‘权力’意味着在一种社会关系里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不管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权力可以产生于对匮乏的供给和对生产资料的控制,可以产生于个人或群体在科层组织中的地位,还可以产生于法律和其他因素。3、社会标准,即声望:是一个人得自他人的肯定的评价和社会承认,它决定于个人的身分、教育水平、生活方式等。根据社会标准可以区分地位群体。

93、韦伯与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异同: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似乎相似,都认为阶级是与经济相联系的,但实际上有本质不同。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本质注重的是生产关系,主要从生产过程中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来揭示阶级属性,而韦伯关注的是市场关系,认为阶级地位是由市场处境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分析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规律,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韦伯研究社会分层,目的是调和阶级的矛盾和冲突,维护资本主义的社会秩序。

94、影响职业声望的因素有多种,主要影响因素有1、职业环境,包括职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工作的技术条件、空间环境、劳动强度、工资收入、福利待遇、晋升机会等;它是任职者所能获得的工作条件与社会经济权利的总和。2、职业功能,是该职业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水平的意义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对人们的共同福利所担负的责任3、任职者的素质要求,如文化程度、能力、道德品质等;职业环境越好,职业功能越大,任职者素质要求越高,职业声望就越高。

95、社会流动的含义:广义的社会流动:是指任何个人和群体的社会变动。

狭义的社会流动:是指个人或群体从一个社会地位移向另一个社会地位的现象。96、社会流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社会流动是不同社会地位之间的变动;2)社会流动是指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地位的变化;3)社会流动是社会资源的再分配。

97、社会流动的类型:1、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根据流动方向划分2、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根据代际关系3、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根据社会流动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划分4、渐进的流动与骤变的流动5、个人流动与群体流动

98、社会流动的功能:1.、从社会角度来看1)调整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加强社会整合2)促进社会分层体系的量变,形成合理的社会结构2、从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角度看1)改变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激发社会成员社会活动的积极性2)形成开放的社会结构,建立社会成员之间的平等关系99、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1、先赋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出身、社会背景、种族、民族、性别等2、人力资本:一个人的教育程度越高,意味着他在经济生产活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有更强的竞争力,因此工作成就就越高、贡献越大,向上流动的机会就越多3、文化资本:包括习惯、态度、语言、风格、教育程度、格调、生活方式,以及人际交往、待人接物的方式等4、社会资本:亦称社会关系资源,指一个人所拥有的持久的人际关系网络,是一种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

100、社区:是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101、社区的要素:人口、地域、文化与组织、公共服务设施、社区意识102、社区与社会的关系:1、社区强调共同的亚文化和共同的社区意识;社会不强调“共同”2、社会不注重地域的概念;3、社区中的各种关系比社会关系更紧密;4、社区的功能比社会更为明确和专门化

103、社区的分类1)纵向(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和社区的历史演化轨迹来分):传统社区、发展中社区、现代社区2)横向(按社区的空间特征是否明显):法定社区、自然社区,专能社区、虚拟社区3)空间特征(按经济结构、人口密度、人口聚集规模多元标准划分):农村社区、集镇社区和城市社区

104、我国城乡关系:城乡对立城乡差异城乡协调

105、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1.改革开放前城乡关系的主要特点1)工农产品不能平等交易。2)城乡之间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3)城镇居民与农民权利和发展机会不能平等。2.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的主要变化1)工农业产品交换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极大地推动了城乡关系的合理化进程。2)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乡经济相互作用日趋紧密。3)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大量转移,密切了城乡联系,对城乡隔离体制造成了巨大冲击。4)小城镇的大量涌现和迅速发展,弱化了城乡隔离的格局,奠定了城市化发展的基础。

106、中国城乡差距的现状和表现: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2)城乡教育差距。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更重要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3)城乡医疗差距。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只有10%多,80%以上的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4)四是城乡消费差距。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生活资料的质量低,假冒伪劣横行。5)就业差距。城市劳动人口的登记失业率为5%,农村劳动人口的失业率没有人计算得出,抛开进城务工的1.3亿劳动力不算,留在农村4亿劳动力的利用率也只有50%左右。6)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

107、虚拟社区:是指由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形成的具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

108、虚拟社区的特征:1)交往具有超时空性2)虚拟社区中,人们可以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瞬间实现跨国界、跨地区的互动3)人际互动具有匿名性,这决定了社区成员之间交往的自由、平等的性质,但却缺乏信任感。4)互动的“局部性”、片面性,由此降低社区成员的责任感,导致人际信任的缺乏;过度以符号为中介的间接交往也会使人产生孤独感。109、结合自身发展,讨论虚拟社区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110、社会变迁: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

111、社会变迁的类型:1)整体与局部变迁(规模)2)进步的与倒退的社会变迁(方向)3)渐进的与激进的社会变迁(方式)4)自发的与有计划的社会变迁(人的参与和控制)112、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环境、人口、社会制度、社会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科学技术、经济。

113、社会变迁的根源与机制:1社会进化论2社会均衡理论3社会冲突理论4马克思主义114、现代化:指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变迁,即人类社会以现代工业的产生为发端,以科技发展为动力,在自身日益分化的基础上,向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的发展阶段转变的全面发展过程。115、社会现代化的含义:1)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2)社会现代化绝非“西方化”或“欧洲化”3)社会现代化是对历史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4)社会现代化是社会结构体系的协调发展的过程

116、社会现代化过程基本特征:1)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和整合2)理性化3)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要意义4)经济持续而迅速的发展5)城市化6)人的现代化7)全球化117、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1)科技发展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科技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各个领域的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观念3)科技的发展也向社会提出巨大挑战,甚至带来灾难

118、人的现代化包括:现代人应具有效能感,乐于接受社会变迁,积极获取新信息,守时惜时,有计划性,信任,对生活采取分析的态度,积极地解决问题。119、全球化: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流动冲破区域和国界束缚,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120、全球化对中国的利与弊:二十多年来,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国民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总的来说,中国是二十多个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同时也不可否认,由于一些地区引进外资的盲目性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某些失误,使全球化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有些地方对外资不加甄别,不设门槛,引进来的多是夕阳产业、低技术产业和高污染产业;有些地方的干部为了谋求政绩,甚至不惜相互压价,除了税收优惠外,还给予用地优惠,还允许外资企业不给员工办理保险、不设立工会。还有些地方甚至鼓励外国跨国公司大规模并购中国的装备制造业。这种“忘我的全球化”和离谱的优惠政策,让外资企业占据了市场,赚足了利润,却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使很多员工健康受损,使资源消耗迅速上升,使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使民族产业受到挤压,给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带来隐患。

121、反全球化的原因特征:1、全球化进程中自然的不公平2、全球化进程中人为的不公正3、对全球化认识上的偏颇

122、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集中表现在:太平洋亚洲(括东北亚、东南亚和南亚印度)的新兴工业化带的崛起、拉丁美洲的“依附性”发展和中东(西亚、北非)伊斯兰世界的变革123、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1)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历史条件:1、绝大部分曾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2、在取得政治独立迈向现代化时,基本都处于十分贫穷落后的状态3、资本主义世纪经济体系早已形成,全球性社会也正在逐步形成2)“迟发展效果”:1、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过程2、异质文化或外来模式的引入与接受三、“二元”社会结构的长期存在四、政府在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强有力的支配和指导作用

124、社会越轨: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125、社会越轨的类型:1、违法行为:是指违犯法律规定的行为,犯罪行为是违法行为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指触犯刑律而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2、违警行为:是指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安秩序的规则、规定、条例的行为,严重的违警行为有可能转化为违法行为。3、违规行为:是指一切不按常规办事的行为,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社会越轨,年轻人的标新立异、奇装异服以及不随俗等均属于此类行为。

126、社会越轨产生的原因:1)神学的解释:把越轨者说成是魔鬼缠身,中了邪气,或是受了上帝的惩罚。2)生物学视角:罪犯在遗传和发育上不如守法公民.、罪犯有多方面的遗传和生理缺陷、体型可能与犯罪有关3)心理学视角:“心理缺陷说”、“挫折---侵犯”说、“性格类型”说、“观察模仿”说4)社会学视角:社会失范理论、亚文化理论、标签理论、差异交往理论等。

127、社会控制的涵义: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依靠自身的力量,运用社会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手段,对社会成员(包括个人、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等)的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对偏离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而采取的限制措施及其过程。

128、社会控制的特征:1)普遍性与阶级性2)统一性与强制性3)多重性与闭环性

129、社会控制的类型:1)正式控制与非正式控制:根据控制是否制度化2)积极控制与消极控制:根据控制的手段3)硬控制和软控制:根据是否使用强制手段4)内在控制和外在控制:根据控制是否依靠外部力量

130、社会控制的手段:1)组织控制手段:组织指令、组织规章2)制度控制手段:政权、法律3)文化控制手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信仰信念、社会舆论

131、社会控制的功能:1)正功能①保持社会稳定。②维持社会秩序。③促进社会发展。2)负功能①僵化的社会控制模式不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②不合理的社会控制会产生和扩大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③片面的社会控制会妨碍社会的发展。132、社会控制过程:社会控制过程是指社会控制手段发挥的动态过程。社会控制包括四个环节,即决策环节、实施环节、监控环节和反馈环节。134、社会控制的度具体包括三个维度:控制力度、控制刚度和控制网络的密度。

135、社会控制冲突:是指各种社会控制手段之间的不协调、不一致,导致社会中的人因认识错误、选择错误等产生越轨行为。

1、社会控制冲突的种类1、不同社会控制手段之间的冲突2、新旧社会控制手段之间的冲突137、社会控制冲突产生的原因1、社会控制手段的产生背景不同2、社会控制手段的价值追求不同3、社会控制手段之间的逻辑体系漏洞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还是道德:主要是靠道德来规范人的行为,从而稳定社会

秩序。但又必须依靠法律的强制力予以调节和约束。单独依靠法律或道德断然是不行的,调整社会秩序的过程中应使二者有机的结合。中国亘古就有“德主刑辅”的传统。十五大开始强调“依法治国”,就是基于稳定社会秩序,现在根据国情和我国对法律现状,“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开始逐渐得到认可。1,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社会发展到了高级阶段就要靠道德了。我认为在这中间只有一个中间态即:法律的作用=道德的作用。但从社会发展角度讲这个时期很可能不会出现。也就是说从“用法律维系社会秩序”到“用道德来维系社会秩序”是一个跳跃发展阶段。现阶段我们全球的社会体系正处在从初级到高级的转变中。其中某些地区已经可以用道德来维系社会秩序,但目前全球社会的主流仍需法律来维系。2古人云:“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随风倒。由于中国有“官本位”传统,中国人自古便“以吏为师”。没有法律和制度的有效制约,政治的清明与否,完全依赖于做官者的品德、操守。清正廉明、道德高尚者能够领袖群伦,垂范社会,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相反,如果大部分官员放纵自己的私欲,道德败坏,便直接诱发、刺激了社会风气、公共道德的败坏。由此可见,以德治国只有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才能将国家治理好。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紧密结合,乃治国之道。“法治”如同做手术,“德治”如同预防疾病和锻炼身体,两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现实社会生活中不乏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取得成功的范例,如独立以前的新加坡政府,官场腐败不堪,被称为20世纪世界瘟疫。自1959年以来,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对公务员的道德教育,同时对公务员的道德自律的实现,采取了非常严格的制度化管理,很快,一个贪污舞弊成风的政府转变为一个国际上公认的廉洁政府。加强道德建设,能够促进广大人民群众道德水平的提高,改善社会道德风尚,使人们能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维护社会稳定,从根本上杜绝犯罪的思想根源。道德是通过说服教育、社会舆论发挥作用的。一种强大的社会舆论,能对社会的一些重大问题,发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的性情,变化人的气质,转变社会的风气,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社会学期末个人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社会学期末个人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社会学期末个人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8109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