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中心农民工就业大集汇报
保定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关于举办201*年“农民工就业大集”
的工作汇报
2月13日上午,市人才市场内人如潮涌,保定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农民工就业大集”活动正式启动。在2月13、15、18、20、22、25、27、29日,中心将举办8场针对农民工的专场招聘会,此次“农民工就业大集”活动是保定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深入贯彻“无边界人才服务”理念,坚持“惠民生、办实事”,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拓宽服务对象,推进就业工作,为农民工求职搭建交流平台的又一举措。
活动第一天就取得了明显效果,有效缓解我市众多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难、农民工就业难问题。共有188家企业参会,涉及制造、服务、商贸、建筑、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提供岗位4800多个,进场求职农民工2600多名,就业意向签订率达到20%以上。河北电视台《三农最前线》、保定电视台《新闻联播》、保定电台《保定新闻》等栏目对“农民工就业大集”活动进行了现场报道,保定日报、保定晚报也在重要版面报道了活动盛况。
一、做好农民工就业是人社部门的重要工作
农民工就业工作历来受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从中央到地方,都把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共保定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保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莹强调:就业再就业,事关民生事关稳定。今年,我市两会明确提出了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最大限度增加就业容量,加大就业政策落实力度,以开展“政策落实年”为契机,积极组织实施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专项活动,集中力量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同时,人才中心主管领导王德全局长也多次对活动提出要求:节后是农民工返城的高峰期,人才中心要充分发挥公共服务优势,结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卓有成效的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民工就业大集”活动一定要贴近农民,讲究实效,宣传要广泛,信息要准确,服务要周到,切实为我市农民工就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认真谋划,精心准备,确保“大集”顺利开展此次“农民工就业大集”活动准备时间短,为确保活动质量与效果,人才中心及时召开主任办公会进行研究,制定了“201*年农民工就业大集活动实施方案”,并召开中心全体人员会议专门进行动员部署,对“农民工就业大集”活动组织工作进行合理分工,明确时限,责任到人。会前,为使广大的农民工知晓并参加活动,中心在保定日报,保定晚报多次刊登广告,扩大此次活动宣传面;中心多次组织工作人员走访我市东三环市场、百花路市场、南市区市场、北市区市场等返乡农民工聚集地,发放传单8千多份。同时,中心工作人员主动给相关用工企业打电话500多个,邀请招聘对象主要为农民工的企业参会,提前征集招聘信息,有效保证了“农民工就业大集”活动参会企业招聘针对性,贴近了农民工就业需求,增加了农民工就业选择机会。
三、农民工就业的新特点
活动期间,中心向参会企业和农民工发放问卷调查500多份,经初步统计,我们感到我市企业用工和农民工就业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是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观念发生转变。经调查,新生代农民工,特别是“80后”、“90后”农民工,相比上一代农民工就业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不太愿意到工厂当一线工人。他们更希望从事工资相差不大、但相对轻松、能够有发展空间的工作。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不再满足于从事普通工人的职位,他们对工资福利以及对工作的环境和发展前途都有了更高的追求。
二是当地就业农民工数量增加。受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放缓的影响,“长三角”、“珠三角”等传统用工密集地区的就业吸引力减弱,加之我市经济发展迅速,用工待遇逐年提高,缩小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我市越来越多农民工选择不再外出,愿意当地就业的明显增多,参会农民工有近30%为返乡农民工。三是结构性和局部性缺工现象存在。虽然我市“用工荒”问题不突出,但在一些行业仍然存在结构性和局部性缺工,主要表现在缺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上,这一点在服装皮具加工、机械制造等行业较为明显。餐饮、保洁等行业普遍存在用工紧张的问题。
四是工资福利待遇明显增加。在招聘现场,我们看到用工企业给出的工资待遇水平比往年都高10%-20%左右,普通岗位都在1500元以上,个别技术岗位达到3000-5000元的水平。不少企业还亮出福利方面的“底牌”:工厂社保齐全,工资及时,包吃包住,年终三薪,春节探亲车费可报销。
四、适应农民工需求,明确工作努力方向
“农民工就业大集”所呈现出来的新趋势,为我们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如何面对和解决农民工就业中出现的不利因素,帮助更多的农民工实现当地就业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一个主要努力方向。为此,中心将加强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要定期收集发布我市企业用工信息。中心要定期将我市企业用工岗位、用工数量等信息收集、整理,及时通过报纸、网站等媒体发布,加强对农民工求职就业的指导。
二是要强化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结合我市企业技术岗位用工缺口,有重点的开展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以“缺训一致”为目的,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是进一步加大农民工专场招聘会力度。人才中心要在日常交流会的基础上,加强对机械制造、服装生产、餐饮、建筑装修等行业的农民工专场招聘会,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工求职者的服务。
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日
扩展阅读:农民工就业调查报告
农民工就业调查报告
一、农民工就业现状
201*年起,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企业出现了歇业和倒闭的结果,导致就业压力增大,特别是农民工就业面临近更大的挑战,相当数量的农民工选择了返乡。农民工转移难,就业难的状况,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困扰农民收入增加,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一大难题。
但目前相当多的企业仍然有招工计划,不同的是岗位数量、招聘需求有所变化,主要表现在:
1.相当多的企业由于生产计划缩减,空港数量有所减少,招聘时间略有延后。但一些企业由于技术改造和创新所需,追加了一些新岗位的招聘需求。
2.企业对新录员工的文化和技能水平要求提升。按照人保部的调研结果看,企业对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中级工以上技能的比重,在历年持续提高的基础上,又分别上升了2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城市企业对农民工的用工数量整体有所下降,招工时间推后,技能要求提高。
因此,农民工就业供求矛盾在一段时期内将比较突出,引导有序流动就业和就地就近安排就业的任务繁重。
二、制约农民工就业原因
制约农民工就业的因素主要有:
第一,国际上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下降,出口生产企业订单减少,企业遭遇困难,不得不裁员,被解雇的农民工大部分选择返乡。长期以来,中国被称为“世界制造工厂”,而从事加工制造的劳动力供给中以农民工为主。中国大多数企业是加工制造业,因此,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很高。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给我国经济运行带来巨大压力,这也是导致我国大量农民工失去工作的原因。
第二,有很大一部分农民工选择工地等需要体力活的工作,然而受楼市低迷影响,建筑业、搬运业等务工的民工大都失业返乡。
第三,现代企业对当代农民工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现代化大潮中,随着社会对经济发展要求的逐步提高,传统那种只靠力气吃饭的“旧式农民工”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的技术要求和管理理念。由于农民工大部分文化素质偏低,技术能力较差,无法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出现了“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尴尬局面。所以,农民工的自身素质和就业技能成为影响其就业的重要内在因素。
第四,受自身能力及文化素质的制约,不少农民工的工资较为低下,由于物价上涨,尤其是医疗成本、教育成本和住房成本等的上涨,导致农民工生活成本成倍增长,除去生活开支后,其实际收入增长十分有限,生活水平改善并不大。受待遇低下的打击,不少民工在城里居无定所,职业稳定性差,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生活压力加大,萌发回乡念头。
第五,受惠农支农政策影响,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面对就业压力,许多农民工选择返乡从事农业。还有一些农民工经过
数年拼搏,积累了一定规模的资金,掌握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重返家乡进行二次创业。
第六,就业供求信息不对称。他们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通过朋友或熟人介绍,很少参加招聘会或者上网搜索有关招工信息。但是在当今信息社会,大量用人单位要么在网上发布人才需求信息,要么在大中型城市组织专场招聘会。这种招聘途径和农村的现实状况很不对称,以至出现了有些用人单位招不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人,而大量待业农民工却无法获知相关的招聘信息。
第七,政府及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就业服务水平。由于长期以来,政府及社会中介人才机构中介服务,诸如就业培训、职业介绍、供需见面会等,多聚焦于本地本市居民,或者有大学以上学历者,所以,大量高中以下学历的外籍农民工群体,其就业指导问题一直被忽略。
第八,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缺乏。近年来,我国在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仍显不足,大多数农民工依然无法享受到基本社会保障。三、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农民工就业难题破解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现实情况下,推进农民工就业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农民工等集体的努力。
1,应系统推进农民工就业工程。应从战略的角度思考农民工就业问题。我们不能只在维护社会稳定、谋划扩大内需、走出经济发展低谷的时候才想起农民工。近20多年我国城市的飞速发展,农民工在其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农民工的就业工程应当在更广阔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统筹规划、系统推进。由于农民工的家庭成员大多生活在农村,即使在城市的成员,也大多生活在城市平均生活水平以下,这使劳动力的成本被压低成为可能。但这种局面是不可持续的。劳动力的再生产,不仅需要较好的衣食温饱条件,还需要相应的住房、教育、医疗、户籍、社会保险等条件。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应当真正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的主人。
2,建立农民工就业促进组织,达到就业供求平衡机制。城镇人员失业以后可以在社会保险机构或相关的部门进行登记,也可以找工会等组织寻求再就业;大学生群体就业中也有相关的学校、教育机构等部门进行就业促进;而农民工失业以后不但享受不了各种保障,即使再就业也是十分困难的。
3,政府做好“红娘”,促进农民工就业。政府以其特殊地位组织有关用人单位直接到劳务输出大的地区进行面对面的招聘,直接挑选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劳动力;另外,各级政府或民政部门可以带领农民工参与到县、市乃至区组织的各种招聘会,为农民工就业牵线搭桥。
4,健全人才中介服务平台。进一步健全劳动力中介服务机构信息披露机制,形成企业与当地就业服务机构信息的强制报送,将岗位需求信息统一梳理至各区县就业服务机构,并及时发布,供择业农民工参考。
此外,还可以通过媒体发布爱心热线,为提供岗位信息的信息人,给予物质奖励。
5,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服务体系。劳动力流出地政府要大力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信息渠道,免费为外出就业的农民发放相关资料,提供政策咨询和就业信息。劳动力流入地政府就业服务机构要普遍向农民工开放,免费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等基本服务,降低门槛,简化手续,收集岗位信息,开发针对农民工的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6,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要完善工会组织,使农民工可以通过集体谈判以及组织化的渠道表达意愿、维护合法权益;要建立面向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制度,并严格执行《劳动法》;要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规范职业中介行为,严厉打击以职业介绍为幌子骗取农民工钱财的违法犯罪活动。
7,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解除劳动者后顾之忧并提升其安全预期的不可替代的手段。在工业社会里,就业与社会保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制度安排与政策实践中,不应
将社会保障与促进就业对立起来,而应在两大政策体系之间寻求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有效机制。就业为社会保障提供前提和基础,就业为劳动者参与社会保险创造了必要条件,社会保险制度的确立又有效地解除着劳动者的诸多后顾之忧。
8,开发就业岗位,扩大农民工就业机会。扩大农民工的就业机会,最关键的是要加大产业和区域发展政策的调控力度。政府要降低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的准入条件,简化准入手续,缩短审批时间,加大税收优惠,积极引导、扶持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的发展。要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的服务业,支持、鼓励和引导私营、个体企业兴办服务业充,分发挥其在活跃市场、增加就业方面的作用。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其对解决农民工就业、增加农民工收入以及拉动农村有效需求的重要作用。
9,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积极稳妥的发展小城镇,提高产业聚集和人口吸纳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用地、集约发展”的原则,提高小城镇规划和建设。加大中央财政对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的扶持力度,推动县域经济和小城镇经济的跨越发展。
10,充分利用各县市区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等培训基地,根据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求,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系列培训和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工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提高参训农民工的培训补贴标准,推广发放“培训券”等直接补贴的
办法,增强参训农民工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地方广播电视、远程教育等现代传媒手段,向农民工传授外出就业基本知识。支持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培训基地,发展订单式培训。多渠道培养农民工就业技能,为农民工就业增强市场竞争力。
11,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搭建城乡联动,省市县乃至全国联网的就业信息平台。加强地方政府与用工企业的联络,举办适宜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制造业、加工业、采掘业、餐饮服务业相关工种的专题招聘推介会,送岗下乡活动。真心实意帮助农民工解难题、办实事。避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区间的无序流动,降低农民工就业成本。
12,引导、支持农民工自主创业。各地政府出台返乡创业政策:放宽准入条件,落实创业用地,合理减免收费,实行税收优惠等;支持从事个体经营,创业农民可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以及下岗职工再就业的相关政策;提供创业指导,引导返乡农民开发特色行业;帮助创业者解决资金困难,各级财政建立返乡农民创业基金,为农民创业提供贷款补贴和贷款担保,探索建立民间贷款组织,解决农民创业的起步资金。
13,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统筹规划城乡公共设施建设。调整投资机构,把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重视利用当
地原材料和劳动力,注重建设能够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促进农民直接增收的中小项目。
有效解决农民工就业的问题,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的原则,把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就业共同谋划,纳入各级政府保增长、促就业、保稳定的工作大局。经济上同报酬,政治上同权同责,享有平等的待遇和权益。清理整理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切实改善他们的就业环境。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既定方针不动摇,既要积极引导农民工进城务工,又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城经济,扩大农村劳动力在当地就近转移就业,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实现充分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总之,有效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短期内应依靠国家和地方经济刺激计划,长远主要通过以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主要内容的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城市化进城,让大量的农民彻底脱离土地,进入城镇安居乐业才是治本之策。
完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人才中心农民工就业大集汇报》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人才中心农民工就业大集汇报: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