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工作报告 > 金属矿矿山地质实习报告

金属矿矿山地质实习报告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4:14:50 | 移动端:金属矿矿山地质实习报告

金属矿矿山地质实习报告

第一章概况

1.1位置与交通

XXX矿区位于XX省XX县南东15km。行政区划隶属XX省XX县XX管辖,矿区东西长8km,南北宽5km,面积40km2。地理坐标:东径115°18′17″115ο24′08″。北纬40°50′47″40°53′34″。70号脉位于矿区南部,面积约0.4km。

区内交通方便,矿区距XXX市70km,通有公路。XXX市通有XX铁路和XX高速公路可达全国各地。

2

1.2自然地理与经济情况

矿区地处燕山山脉西段与坝上高原衔接地带,洋河水系上游清水河与白河水系上游红土河分水岭西侧,海拔1450201*m,相对高差550m左右,属中低山区。坡度2535,植被发育,局部南东坡为石砬陡壁。

本区属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凉爽短暂,冬春多西北风。年平均气温3.64摄氏度,月平均最高气温34.4摄氏度,月平均最低气温-31.3摄氏度。11月至翌年3月底为冰冻期,最大冻土层厚1.93m。年平均降雨量484.3mm,,降雨多集中于7、8、9月份,占年降雨量的63.2%。

经济农业为主,副业不发达。

°

1.3地质工作情况

本区进行了多次地质勘查工作,最近的详查工作探获了(122b+333)资源/储量:矿石量xxxxxxxt,金金属量xxxxxkg,平均品位3.83×10。其中控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矿石量xxxxxxxt,金金属量xxxxxkg,占总资源/储量的xx%。

-6

第二章地层

区域内广泛分布着太古宙、下元古代变质岩系和中生界侏罗系,其次为中元古界沉积岩系,中生界白垩系和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零星分布。

1太古界变质岩系

分布于崇礼~赤城深断裂以南,由老到新划分四个岩石单位。(1)西望山麻粒岩(XgnAr)

(2)大白杨角闪斜长透辉片麻岩(DPCAr)(3)常峪口紫苏花岗片麻岩(4)上新营钾长花岗片麻岩

2早元古界变质岩系

主要分布于崇礼赤城深断裂以北,以南仅在大岭堡一带有分布。划分六个岩石单位。(1)云洲黑云斜长片麻岩(2)红旗营子变粒岩

3)镇宁堡巨斑状花岗片麻(4)白桦沟石英闪长片麻岩(5)样墩斜长花岗片麻岩(6)西栅子花岗片麻岩

3中上元古界

分布于区域南部,划分三个系九个岩石单位。

(1)长城系由常洲沟石英砂岩,串岭沟组、团山子白云岩、大红峪石英砂岩、高于庄白云岩五个岩石单位组成,分布于三岔口和大岭堡一带,西南部烟筒山和西葛峪仅零星出露。(2)蓟县系由雾迷山白云岩、洪水庄页岩、铁岭灰岩三个岩石单位组成,分布于三岔口关底以南和样田孙庄子以东地区。

(3)青白口系仅有下马岭页岩一个岩石单位,分布于区域东南角。

4中生界

出露广泛,下侏罗统为下花园灰黄色砾岩夹页岩及煤层。中侏罗统由羊官村暗紫色粉砂夹砾岩和孤山巨斑状辉石安山岩两个岩石单位组成。上侏罗统由小元山安山玄武岩及后城砂砾岩、前孤组流纹质火山碎屑岩与砂砾岩互层和安山岩砂砾岩互层、张四沟斑状流纹岩及流纹岩三个岩石单位组成。下白垩统由石家窑砂砾岩、流纹质火山碎屑岩、流纹质火山角砾岩和样田安山岩夹安山质角砾熔岩两个岩石单位组成。

5新生界

第三系上新统:由粘土、泥质砾岩组成,分布于区域西北角。

第四系:由冲积砂砾石,冲洪积砂砾石,粉砂粘土、冲洪积亚粘土、亚砂土组成,分布于河谷地带。

第三章构造

区域横跨华北地区两个Ⅱ级构造单元,以崇礼赤城深断裂为界,以北为内蒙地轴,以南为燕辽沉降带。区内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均很发育。3.1褶皱构造

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太古代早元古代变质岩、中晚元古代沉积岩及中生代火山碎屑岩都经受了多次的构造变动和区域变质作用,形成多种形态的背向斜构造。如:太古宙变质岩系中大南沟掌背斜及向斜构造;响水沟、谷咀子、水地庄波状褶皱束等。

早元古代变质岩系中有圪料沟背斜和向斜构造,雀沟背斜、前楼波状褶皱束及驿马图单斜构造等。

中上元古界有上虎村复式向斜。

侏罗系火山碎屑岩中有狮子沟复向斜、龙门所向斜、红花咀向斜构造。3.2断裂构造

按其走向可划分五组:

(1)东西向断裂构造

崇礼赤城深断裂是尚义崇礼平泉深断裂的一部分。区内可见长度达80km,宽窄变化较大,走向近东西,从镇宁堡折向东南,转为北西西向,断裂面时而南倾,时而北倾,倾角一般70-80。以挤压带为主,局部显示逆冲性质,由片岩、碎屑岩组成。片理化强烈,片理方向大致与断裂走向一致。据重力测定,断裂已深切至莫霍面以下,是一条太古代以来至喜山期均有活动的深断裂。它派生了一系列次级断裂,同时也控制了岩浆岩和金矿成矿带的分布。

(2)北西西向断裂构造主要有三条,为崇礼赤城深断裂的派生构造,它们控制了水泉沟偏碱性杂岩体和东坪、后沟等金矿床的分布。

杨木洼马丈子金家庄断裂:

西段分布于水泉沟偏碱性杂岩体北部外接触带,中段分布于水泉沟杂岩体与红花梁二长花岗岩接触带,东段分布于该岩体东段接触带,走向290°,南西倾,倾角陡。后中山红花背上水泉断裂:走向同杨木洼马丈子金家庄断裂,沿水泉沟岩体西段南侧内外接触带分布,倾角70-80°,大部分为隐伏断裂,地表在东坪一带有出露。

砖楼后沟断裂:

?0?走向大致与上述两条断裂平行,南倾,倾角70°左右。分布在砖楼至后沟一带,自宋家窑向东至温泉转为北东东向。

(3)北西向断裂

红花咀场地大白杨断裂:

分布于红花咀场地大白杨,走向北西,南西倾,倾角40-50°,平移明显。

枯杨树双层山断裂:

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陡,错断北栅子花岗岩,使其与侏罗系火山碎屑岩呈断层接触。

(4)近南北向断裂

主要有海流图小营盘断裂,四台咀响水沟断裂,玉泉堡常家窑断裂,独石口冰山梁断裂等。

(5)北北东向和北东向断裂

主要有赤城东兴堡断裂,屯军堡东山庙等一系列断层。3.3韧性变形带

(1)北东向韧性变形带

分布在大岭堡沃麻坑一带,延伸大于10km,由糜棱岩和变余糜棱岩组成,变形强烈,片理发育。

(2)北西向韧性变形带

赤城东栅子韧性变形带,长20km以上,两端被中生代火山岩覆盖,在镇宁堡一带与崇礼赤城深断裂复合,形成宽几千米的糜棱岩带;青泉堡后楼韧性变形带,长22km,北西端被冰山梁二长花岗岩所截。

第四章岩浆岩

岩浆岩分布总面积31.8km2,有海西期水泉沟偏碱性岩体和燕山期钾长花岗岩及中酸性脉岩

4.1水泉沟偏碱性杂岩体

区内出露的岩石以二长岩和石英二长岩为主体

岩石特征:①二长岩和石英二石岩:灰白肉红色,中粗粒为主二长结构及交代结构。②霓辉二长岩:灰一灰绿色,半自形-他形晶结构及交代残余结构,块状构造。③石榴二长岩:肉红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石榴石呈红褐-黑色,粒径达2-4mm,呈单颗粒状出现。

④正长岩:零星分布于二长岩中,肉红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

⑤钾长伟晶岩:肉红色、伟晶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⑥粗粒二长岩:肉红色为主,粗粒结构,块状构造。

⑦细粒石英二长岩:灰白色、细粒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净边交代结构、块状构造。⑧角闪二长岩:分布于窑湾子-水泉以北,灰-肉红色,中-细粒它形粒状结构,块状或微具片麻状构造。

⑨闪长岩:呈小岩株状分布于东北部。岩石灰-灰绿色,灰黑色。细粒化形-半自形结构、块状构造。角闪石呈半自形粒状,部分绿帘石、绿泥石化。

4.2上水泉钾长花岗岩体

分布于窑湾子上水泉一带,出露面积2.55km2。呈岩株状侵入到太古界变质岩系和二长岩、角闪二长岩中。

4.3脉岩主要分布于东坪沟以北地区,侵入于杂岩体内的数量较多,主要有石英正长斑岩、花岗斑岩、花岗细晶岩、二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钠长斑岩、伟晶岩、角闪正长斑岩、闪长玢岩等中酸性脉岩。延长一般几十米,最长500m左右,厚度一般0.52m,最厚达8m,以石英正长斑岩规模最大。

4.4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与金成矿关系

东坪金矿床直接围岩是水泉沟偏碱性杂岩体中二长岩和石英二长岩类,包括正长岩和霓辉二长岩。围岩与蚀变岩中常量元素对比蚀变岩中SiO2、K20含量增高,AL2O3、Fe2O3、FeO、Na2O等含量降低,说明金矿化与SiO2、K20关系密切,与金矿化伴随有硅化和钾长石化客观实际相一致。

第五章矿床地质

5.1矿脉群地质特征

70号脉群分布于335线,除局部地表有蚀变矿化显示外均为盲矿脉。已控制长750m,蚀变带宽度130300m,控制最大斜深820m,一般300500m,控制最大垂深510m,一般160300m。南部和深部未封闭仍有蚀变及工业矿体存在。矿带赋存于硅化钾化二长岩蚀变带内。总体走向1040?0?2,倾向北西,。倾角变化趋势是:靠近上盘的构造多被石英脉充填,倾角较大;上部倾角较大,深部逐渐变缓。矿脉受控于F102、F103北东向断裂构造。平面上呈现北部集中向南撒开的特点,剖面上则更呈示上部集中深部分散的构造特征,矿脉总体上向南西侧伏。

5.2矿体特征

70号矿体赋存标高1144-1447m之间。矿体呈大透镜状、脉状及囊状、扁豆状。总体上中部厚大,边部变窄并出现分支。矿体走向10-35?0?2,倾向北西,倾角15-44°。矿体倾角具有浅部较陡,深部变缓;北部较陡,南部变缓的趋势。长750m,矿体平均厚度11.82m。金品位为3.79×10-6。

矿体受北东向和北西向构造蚀变带控制,矿化通常发育于主段裂下盘,由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形成网脉状矿化,以北东向矿化为主体,形成脉状矿体。矿化类型由石英脉和蚀变岩组成,石英脉规模小,主要分布于1304中段以上,品位较高,常含特高品位;蚀变岩为主要矿石类型,品位较低,常有夹石。矿体与围岩界限不清楚为渐变过度关系,矿体的圈定根据样品分析结果确定,因此矿体有穿过单条构造线的现象。5.3矿石特征5.3.1金属矿物

(1)黄铁矿:是比较常见的矿物,在矿石中相对含量较多,并贯穿成矿过程和始终。(2)方铅矿:第一世代方铅矿,多和乳白色石英脉共生,呈粗粒或立方体产出,铅灰色,强金属光泽。第二世代方铅矿与灰白色石英脉密切相伴,多呈粒状、星点状、块状产出,光泽较暗淡,呈黑灰色。第三世代方铅矿较少见,呈他形细粒状、浸染状产出。

(3)闪锌矿:呈灰绿色粒状集合体,与黄铁矿、方铅矿共生。

(4)黄铜矿:常与灰白色石英、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共生,呈致密状、浸染状或呈散点状分布在烟灰色石英脉中。有的呈乳滴状分布在闪锌矿中。

5.3.2脉石矿物

(1)石英:可划分三个世代。第一世代呈乳白色,颗粒粗大,有立方体黄铁矿共生。含金性较差。第二世代呈灰白色,致密状,颗粒较细,有蜂窝状、网格状空洞。常见自然金赋存其中。第三世代呈烟灰色,似玉髓状,结晶较差,含金性差。

(2)钾微斜长石:重要脉石矿物,发育在石英脉侧或硅钾化蚀变岩型矿石中。

5.4找矿标志(1)走向北北西北东,倾向南西北西含硫化物的灰白色石英或石英细脉、石英网脉发育地段。

(2)地表硫化物受氧化淋滤作用,形成的铁质污染带、或形成次生矿物及蜂窝状等溶蚀孔标志。

(3)矿床形成与钾质交代关系密切,钾长石化多发育在矿体上下盘,或单独形成蚀变岩型矿体。分布比矿体范围大,色泽肉红易于发现。

(4)近南北向、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三组构造是主要控矿构造,构造交叉部位,更是矿体富集地段。

第六章水文地质

矿区位于燕山山脉两段,洋河支流清水河水系和白河水系,红土河分水岭近两侧,为中低山区,山峦绵延起伏,地形北东高,南西低,海拔标高1400201*m,相对高差600m。区内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484.3mm。

矿区位于清水河水系东坪沟流域水文地质单元中部,距东侧分水岭6000m,相对侵蚀基准面标高1400m。地形坡面较大,地下水分水岭与地表分水岭一致,边界条件清楚。矿床水文地质特征:坑道排水量与地表水、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表明,矿床充水主要来源于东坪沟河水和第四系砂石孔隙水,其次为脉状裂隙水。

70号脉围岩为二长岩,矿床开采时直接充水为顶底板,即二长岩风化带或脉状裂隙水,在天然状态下,裂隙水补给条件差,富水性弱,以储存量为主。当开采至河床标高以下,自临近河床地带,由于排水改变了天然动力条件,加上裂隙水与第四系孔隙水有一定的水力联系,上部水渗漏到矿坑,使水增加,并构成较为稳定的充水水源。矿床属于以裂隙水直接充水,河水和第四系孔隙为间接充水的水文地质简单中等类型。

扩展阅读: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金属矿矿山地质实习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金属矿矿山地质实习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金属矿矿山地质实习报告》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83883.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