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国税机关财务管理工作风险与对策思考
基层国税机关财务管理工作风险与对策思考
财务工作是国税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它关系到税收事业的发展,也关系到每个税务人员的切身利益。国税机关财务管理工作应以财务预算为前提,以支出控制为重点,把发挥税务资金效益的最大化和减少税务管理成本作为理财目标。但目前,在基层国税机关,尤其是县级国税机关,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风险,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和化解。一、基层国税机关财务管理的风险表现
(一)预算风险。一是预算收入小于实际收入的风险。基层国税机关的经费主要由中央财政拨款、增量经费、基层补助费以及地方财政补助组成。地方财政补助在基层国税机关经费中所占比重不可忽视,有的地方甚至具有主足轻重的地位。但地方财政补助具有明显的不可预见性,随税收收入完成情况变动系数很大。二是预算支出小于实际支出的风险。在基层国税机关没有统一的预算编制方案,支出预算项目也不全面如对“个体税收”、“企业所得税”等一些中心工作的奖励,编制预算缺乏应有的严肃性和约束性,基本上都采用传统的全面预算编制方法,即固定预算法、定期预算法和增(减)量调整预算法,且普遍存在上年完成数+增长率的模式,支出预算往往缺乏准确性和效率性。
(二)执行风险。主要是支出超出预算的风险。就是基层国税机关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由于缺少严格的报告、审核、审批、责任追究等制度,造成支出管理漏洞,从而支出无法控制,造成经费亏损,形成风险。
(三)管理风险。一是资金风险。一方面由于现金限量、盘点、日清月结等管理不严,形成资金安全风险。一方面,由于没有严格的借款还款制度,形成资金债务风险。二是核算风险。尽管目前基层国税机关已普遍使用国税系统网络财务管理软件2.2版,但只是简单的改变了过去手工记账的问题,并没有真正实现全面核算和系统分析的作用,如工资模块还不能有效运用。同时,一些核算项目缺乏明确的开支范围和各项目之间的结构制约,如“协税护税”、“维修费”等,有的地方甚至在“会议费”等其他费用中列支招待费。此外,有的地方不按规定计提和扣缴个人所得税,等等,这些都可归为核算上的风险。
(四)执纪风险。主要是可能出现违法违纪现象的风险。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制度形同虚设,财务管理混乱,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就有可能发生。表现在基层国税机关财务工作的重点基本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等方面,过多地强调服务职能,而忽视了内部管理职能特别是税务管理成本的分析、审计、监督等不到位,从而出现执纪风险。二、控制和化解风险的对策及思考
(一)全面预算,控制预算风险。一是健全预算组织管理。基层国税机关应建立一个预算管理委员会,机关分管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对总体预算负责,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预算负责。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设定和批准本机关及主要部门的预算目标,解决预算编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冲突和分歧,审批预算期内对预算的重大调整。二是改进预算编制方法。要围绕税收工作中心,根据不同预算项目发生特点和规律分别采用不同的编制方法,注重绩效管理的原则。在公用经费上以保障运转和费用控制来编制,在人员经费上以绩效考核来编制,根据侧重点不同,选择不同的出发点。常用的编制方法有固定预算、弹性预算、动态预算和零基预算,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技巧来编制预算,使预算更具实用性和指导性。
三是预算编制要留有余地。要根据基层国税机关特点和社会综合信息,进行预算编制,考虑的因素应包括:宏观因素,如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地方政府关于经济结构调整的控制等;微观因素,即基层机关上年度的收支情况。预算应按照“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的原则,留有余地,决不能搞赤字预算。预算应当具有制度的效力和严肃性,不得任意增加或削减预算。但实际情况导致原预算无法正确反映税收管理工作要求时,必须通过严格的审定程序经基层国税机关领导集体决策后方能变更。
1.单项预算费用在一定金额如3000元以上的,由部门拟定预算计划,机关分管负责人审核,提交机关集体研究决定。
2.单项预算费用在一定金额如3000元以下的,由部门拟定预算计划,机关分管负责人审定。
3.追加项目支出或提高支出标准的,由部门拟定追加计划,机关分管负责人审核,提交机关集体研究决定。
四是集中管理收入。在基层国税机关,应集中管理收入,统筹安排资金。要实现各项收入在县级国税机关集中,特别是有些地方税务分局(所)还存在乡镇等地方政府补助,所有这些应统一集中到县级国税机关,确保资金运行安全、统筹安排。(二)支出控制,化解执行风险。
一是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和计划所规定的用途,建立健全必要的支出管理制度和措施。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制度和开支标准及开支范围。对批准的预算,要分级归口由有关职能部门负责,按有关制度规定及定额标准,实行指标控制。购置大型固定资产、基建维修等,要事先报主管部门审核,机关分管负责人批准执行。专项安排支出预算;金额在10000元以上的,必须经机关负责人批准执行。各职能科室预算内的开支,要事先提出使用计划交由财务部门审核后执行。涉及开支计划调整,在预算范围内的由财务部门审批;超预算或计划外开支,要由有关科室提出书面报告,交财务部门审核后,由机关负责人批准执行。二是实行三级审核与三方会审。各项支出报销凭证要由有关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由财务部门审核,机关分管负责人审批。同时实行三方会审制度,即单项支出在一定金额如3000元以上的支出项目,由财务部门审核,监察室复核,机关负责人审批或授权审批。充分发挥两权监督的作用,减少支出管理中的漏洞,确保税务资金的安全、完整及其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
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凡单项支出超年初预算(或追加预算)的单位(部门),要究其原因,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或经济制裁。可以建立经济赔偿责任制,凡支出超支的,部门负责人、经办人员分别按一定比例对超支部分进行赔偿。
(三)规范管理,控制管理风险。一是规范资金管理。要规范银行账户的设置,必须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设置银行账户,杜绝不经审批乱设银行账户的现象;要重视现金流量的管理,准确地预计现金的收、支、余,对重大项目、重要工作应给予资金与政策上的支持,对非重要项目、工作的资金安排上应尽量暂时不付或缓付。要建立现金限额制度,确定各部门现金最高存量,并坚持现金盘点,做到日清月结,确保现金管理的安全。要严格控制借款,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借款,特殊情况下借款必须经机关负责人同意,并要签订还款或扣款计划。
二是规范核算管理。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完善国税系统财务网络管理软件,实行信息共享,重点强化财务分析功能。加强项目核算,牢固树立成本效益意识、节能减排意识,以发挥税务资金最大效益为第一位,一切从实际出发,凡事分清轻重缓急,统筹兼顾,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针对公用经费支出项目,制定费用开支办法,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入手,把钱用在刀刃上,做到该花的钱不能省,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也不动。在项目核算上,分项目拟定支出原则和标准,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不得擅自扩大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在人员经费项目上,要定员、定额,按照国家有关财务制度和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规范人员工资、津贴、补贴及奖金的发放标准。在会计核算上,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和法规进行核算,不得变通执行。对会计核算,要实行二级审核,既会计人员审核记账凭证编制的正确性,会计科目的适用性、金额的正确性等,财务部门负责人重点审核会计核算是否全面、准确,特别是个人所得税、营业税等核算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四)强化监督,控制执纪风险。一是加强财务人员培训。财务培训是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技能的重要载体,也是控制执纪风险的重要保障。对基层国税机关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就是要培养财务人员对职位的适应性。要通过培训,使财务人员真正明确自己的职务行为,熟练掌握专业工作技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在培训上,不仅要培训财会专业技能,还要加强会计理论素养的教育,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不仅要培训财务人员法律知识和职业道德,还要教育财务人员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不仅要培训财务人员团队精神,还要培养财务人员主人翁意识和富有激情的创新力和执行力。
二是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进一步规范综合管理、项目操作、审核监督、合同执行等岗位的设置,明确岗位职责,做好政府采购信息、方式、合同、检查等管理工作;要准确编制年度政府采购预算,将采购预算落实到每一个项目。要严格按规定的政府采购目录和采购权限,依法集中采购。
三是认真开展财务监督。财务监督是实施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控制执纪风险关键环节。加强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财务清理和检查、财务日常稽核等。要树立税务管理成本理念,通过财务监督,有效地考核财务管理的成果,揭露矛盾,发现问题,总结经验,采取措施,堵塞漏洞,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是推行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资金运用情况进行分析,掌握资金运动规律、支出变化结构、增支或节支的原因。坚持公开财务经费管理情况,实行民主理财。
扩展阅读:加强基层国税部门财务管理的思考
加强基层国税部门财务管理的思考
郧县国家税务局秦有荣
财务管理工作是税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和促进税收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基层财务管理工作正处于改革时期,财务管理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机关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工作效率。科学管理好基层国税财务,对保证基层国税工作正常运转和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就基层财务管理一点粗浅认识。
一、当前基层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刚性不足。部门预算制度是所有财务管理制度的核心,是财务管理活动的依据。目前,基层国税部门尚未建立起科学的税收成本核算体系,预算意识淡薄,预算管理流于形式,预算准确性不高,预算执行不严格,预算缺乏共同参与性和透明公开性,预算对支出的控制和约束非常薄弱,核算中心预算监督职能难以真正实现。有些单位对预算刚性认识不足和没有预算意识。虽然经费实行了集中核算和部门预算管理,其目标是达到细化预算的目的,但实际上这些工作一直停留在表面上,基层单位在实际运行中根本不可能按照细化预算的要求来管理自身的财务,经费开支计划性差,事前难预测,事后监督难以达到目的,致使预算与支出是“两张皮”。
(二)经费收支矛盾突出。一是“增收”空间缩小。长期以来,基层国税部门的经费主要由中央财政拨款、增量经费、基层补助费、代征代扣手续费及地方财政补助。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深入推行,财务管理不断规范,增量经费、基层补助费、代征代扣手续费取消,原有地方财力支持将会逐步减少,其他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国税系统的经费来源主要依赖中央财政拨款,而中央财政拨款增幅是有限的,收入上已无太大的“增收”空间。二是支出项目难控。其一,历史包袱沉重。由于历史的原因,国税系统超编人员较多,每年中央财政正常性经费拨款除保正常人员经费支出外,使用在公用经费支出上已岌岌可危。其二,支出控制不严。项目支出界定不清,没有做到专款专用。存在有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进行高档消费等致使单位的招待费、交通费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部门的公众形象。其三,信息化建设投入增加。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用于税收信息化的硬件及软件的投入也在逐年加大。
(三)成本效率观念缺乏。税收成本和税收效率的问题一直是国税系统的一个热门话题。当前,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改革的不断深入,做为基层国税机关如何在保障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控制和降低税收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把税收视为仅仅是组织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从市场经济运行的全过程来分析和把握税收。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很少考虑征税过程的成本代价,不讲税收效率,不进行经济核算的现象相当普遍。把征税看成纯粹的政府行为而非经济行为,造成在实际工作中,缺乏从经济到税收的全盘考虑,缺乏税收成本和税收效率观念,各项工作围绕组织税收收入开展,认为只要能完成税收任务,多增加收入,就可以不计成本地增人增机构,追加预算,加大投入。就我市而言:5个山区县,相当一部分基层分局的全年各项经费支出占全年各项税收收入50%在以上。
(四)财务审计监督乏力。一是财务管理理念弱化。实行集中支付后,相当一部分单位负责人领导认为,基层单位不再承担财务核算和管理职能了,单位的报账员的工作职责就是领领现金,收收单据而已,工作要求不高,工作难度不大,所以,基层报账员在单位一般都承担双重工作职责,既要完成报账员的工作职责,又要完成单位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财务人员管理服务意识的弱化,缺乏当家理财的思想观念,缺乏工作责任感,也激发不了报账员的工作热情。二是财务监督力度不强。一方面,由于在财务管理上缺乏刚性措施,特别是在基层单位负责人任职期间,对财务制度执行不力的单位领导没有实行责任追究,这就形成了报帐单位所有经费支出事项基本上是由单位主要负责人一个人说了算,财务人员明知不对也不敢或者说不想坚持原则给予抵制。有的报销单据明知有问题,怕得罪人,不坚持原则,把矛盾上交,致使传递的财务信息不真实,财务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另一方面,当前虽然基层经费实行了集中核算,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重审计轻处理、重下级轻本级”的现象,单位之间的公用经费定额和支付标准还未完全统一;有些公用经费的支出未严格按预算执行,支出的随意性较大;还有部分公用经费实行捆绑、交叉使用,到了月底或季度末时又是请示、又是报告的调整经费,财务部门事后监督难以达到目的,无法监管。特别是个别单位在招待费、车辆费用上占本单位公用经费的60%以上。
二、加强基层财务管理工作若干建议
(一)硬化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在预算管理上,首先要牢固树立“收入与管理并重、支出与绩效并重”的观念,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严格按批准的标准执行,不能突破,不能随意调整;其次是要严格按批准的用途执行,不能混用,不能自行更改;再次,执行结果要真实反映,不能弄虚作假。要建立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机制,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预算管理意识不强,随意支出,预算编制和实际执行“两张皮”现象。
(二)规范财务管理。一是要依法理财,科学管理。依法理财是财务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方针,是财务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只有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强化责任意识和纪律约束,才能使整个财务工作在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框架内运行。科学管理是保障依法理财、提高财务工作水平的根本途径。科学管理就是要求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把握财务工作规律,完善岗责体系,达到合理配置财力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保障国税机关工作正常运转的目标。二是要严格执行管理制度。要在单位推行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建立资金效益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奖惩制度,突出用制度管事管钱。三是树立依法采购、阳光采购的观念。要不断规范政府采购工作程序,提高政府采购工作质效,切实加强政府采购过程的监督,节约采购成本。
(三)严格财务监督。财务监督是规范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实施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要进一步完善内部财务审计工作规程,监察室和财务核算中心要加大内部财务审计工作力度,审计面达到100%。把部门预算执行的事后监督变为事前和事中监督,把对预算支出总额的控制变为对每笔支出的控制。为加强财务稽核,重点对上报原始单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规范性、完整性进行严格的稽核管理,严把“四关”,即“收入关”、“支出关”、“审核关”、“监督关”,使财务工作从事务型向管理型转变。同时要强化财务公开,实施阳光理财,如利用网上公示,定期公示经费收支明细情况、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公布全年财务预算和决算情况,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
(四)树立节俭理念。我们要转变观念,大力推行节约型机关建设,实现理财观念以向上“开源”到向内“挖潜”的转变。一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降低征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既是财务管理的工作目标,也是衡量财务工作水平的重要尺度,同时也是推行节约型机关建设的途径。要降低征税成本,就要树立资金效益的意识,资金效益体现在如何降低管理成本和行政资源耗费上。就目前在资金总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要想保障税收工作的需要,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向管理要效益。因此,要切实转变思想,创新管理理念,合理配置财力资源,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做好重大资金使用项目的跟踪管理,保证预算资金的安排和使用做到合理、科学、有效。二是大力宣传,倡导节约。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渠道,在本单位和全系统大力倡导节约、推行节约,将节约观念引入到税收管理各个环节,形成“人人节约、争先节约”的用财氛围。着重从控制能源支出、接待费、交通费支出入手,做到该花的钱不能省,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也不动。克服过去在资金使用上“重分配,轻管理”和“重花钱,轻效益”的倾向,要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入手,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实行无纸化办公。把节约下来的钱用到重点工作上,确保基本支出所需资金,并要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能。按照上级局压缩公用经费指标要求,加强对日常公用经费开支的监督管理,不折不扣的完成压缩目标任务,逐步形成聚财有方、用财有道、依法理财、控制有效的预算资金监控体系。
(五)加强队伍建设。目前,财务管理的标准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细,对财务人员的道德水平、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形成了新的考验。为此,切实加强财务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财务人才队伍,是做好财务工作的有力保障。一方面不断督促财会人员参加各项政治理论学习,强化他们对财经纪律的认识,不断更新理财观念,拓展理财思路。另一方面,加强对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熟悉掌握《会计基础规范》、《国税系统财务会计制度》及上级局的其他各个单项管理办法,通过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杜绝审核、报账工作中的责任纰漏,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报:省局办公室税收科研所税务学会秘书处市委政研室
《湖北国税》编辑部送:局领导局内各单位
发:各县(市)、区国家税务局市国家税务局直属分局稽查局
编、校:袁学顺审:冯小健共印十八份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基层国税机关财务管理工作风险与对策思考》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基层国税机关财务管理工作风险与对策思考: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