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转变教育观念(马新芳)

转变教育观念(马新芳)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4:26:28 | 移动端:转变教育观念(马新芳)

转变教育观念(马新芳)

转变教育观念,学会换位思考城关镇一中马新芳

众所周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有时,我们无意间的一个动作,不经意的一句话,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有人说学生是班主任的影子,时间长了,学生和你从性格到行为做法,到言行举止,到看问题的方式方法,都会变得越来越相近。的确如此,学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不是机器,不是模具,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一定要试着转变教育观念,学会换位思考,努力做学生的朋友,不要老是摆着一副威严的面孔。常言说:严师出高徒。真的如此吗?无数事实证明,严师未必出高徒,甚至有时还会把学生推向反面。作为一名教师,若能经常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同样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照样能教出一流的学生、出色的高徒。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发生的故事及产生的感想,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一、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塑造学生的人格。作为教师,,人格的魅力是无限的,用自己的行动去说服学生,胜于一百句空话。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客观上就是班级群体乃至班级中每一个个体的楷模。班主任都希望在学生面前树立高大威严的形象,孰不知,往往就是因为要维护自己的威严,给学生造成了无形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在任何时候都战战兢兢,处事都万分小心。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放下架子,抛去师道尊严那一套,走进学生的心灵,诚恳地和学生交朋友。多一些尊重、平等,少一些威严、命令;多一些亲自动手,少一些指手划脚;多一些实际行动,少一些批评指责;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如发现地上有纸片,自己弯下腰去捡起来;清洁工具摆放不整齐,自己动手摆放整齐;讲台上作业本乱扔,自己整理整齐或帮其发到学生手里。诸如此类的事情,发现不足亲自去做好。我的这些细致的动作,学生看了会很快意识到自己工作的失误。其实,学生平时不是用眼睛来看你,而是用心灵在感知你。每个学生都会在你的一举一动之中产生一种判断力及集体的责任感,这种教育效果远远胜过无数次严厉的指责和批评。教育学生并不是完全给他们讲大道理,更多的应该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以我们的身教去感知学生的心灵,启发学生的行为,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用教师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人格。“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班级管理中,我有时也会出现些失误,比如:今年十一放假前的某一天,班长告诉我有两名男同学在教室里打架,我不问青红皂白,就将两名同学痛斥一通。之后我才知道原来其中一名同学是属于见义勇为,是为制止另外一场斗殴事件而被人打击报复的。明白真相之后,我在全班学生面前坦然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诚恳地向这位同学赔礼道歉,用我的真诚去唤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但我告诫自己不能总是用道歉的方式去赢取学生对我工作失误的谅解,我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汲取新知识,扩大知识面,注重自身良好品德的形成,尽量少犯错误,努力做到以身作则,一视同仁,增

强自己的亲和力,使自己的非权力性影响持久而深远。

二、把关爱学生真正体现在工作中,用尊重和宽容托起明天的太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收获肯定和赞誉。”这就要求我们做教师的去充分的尊重、宽容、信任学生。有人说,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人性的光辉。在我看来,宽容更是教育的秘诀。惩罚是教育,宽容也是教育,但它却比惩罚更有影响力。当一件被谴责的事情戏剧性地变为“礼遇”时,更会引起人心灵的震颤,这就是宽容的魅力。为师之本在于“善”。让我们宽容对待每一个学生,少些责怪,多些鼓励;少些批评,多些关心。这样,师生之间,就会形成一种互相理解、真诚相待的关系。我们要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收获一些成功的喜悦。在平常工作中,我努力做到能像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重视、欣赏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被尊重是学生内心的需要,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我班丁晓玉、李静同学学习成绩不好,可是她俩一直都在努力,我便多次找她俩聊天、谈心,鼓励她俩树立自信,她俩感受到了我的尊重和关爱,学习更加用功了。三、当学生犯错时我现在能换位思考,正确引导。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己的道德标准。我在处理学生问题时,特别注意换位思考。学生犯错时,抚摩一下他的头发;学生心情沮丧时,拍拍他的肩膀,这些无声的肢体语言有时候可能要比批评的话语更能催人改正,激人奋进。我以为:每个学生

头脑中都有两个自我,一个好我,一个坏我。学生思想的过程就是好我与坏我做斗争的过程。如果好我胜利的时候多,他们就会进步,就会慢慢的迈向成功;如果坏我占了上风,他们就会退步,就会慢慢的走向失败。所以,我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特别注意适时的对孩子们予以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走向进步。比如我班的杨静文同学,刚开学时,经常迟到、旷课、上课玩手机、听mp3,组织纪律性很差,对学习毫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不着急,不上火。常常抓住有利时机,做其思想工作,站在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正确引导,促其转变。现在,她能按时到校,而且见老师很有礼貌,班集体荣誉感也大大增强,不仅成为我班的劳动委员,还成为我班运动会的主力队员。现在各任课老师看到她不再感到头疼,而是感到万分喜欢。

也许我说的、做的就是那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但它却能无时无刻不在每个纯真可爱而又充满鲜活的生命当中传递。我想只要我们以人为本,以金子般的爱心来对待学生,多一分尊重,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理解,善待每位学生,相信学生未来的辉煌,就在我们那不经意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之中。

扩展阅读: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新课标精髓

浅谈教师如何备课、说课、上课和评课

前言

本讲的内容是教师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也是最难讲的。因为教师是个体劳动,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课堂教学也是遗憾的艺术。本讲内容是在学习别人经验和自我反思的基础上的一个概括和总结,只是想给大家教学工作中的一个参考和借鉴,不是让大家去机械地照搬。

本讲内容是本着实用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力图使新的教育理念,新课改的精神能够具体地体现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本讲的重点是讲“上课”,因为备课、说课和评课都是围绕着上课来进行的。

我所讲的内容只是本人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其内容和观点不一定完全符合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标的要求,错误之处再所难免,希望大家于以指正,更希望有抛砖引玉之功效,那将是最大的收获。

一、教师如何备课

备课:“必须认真备课,必须坚持集体备课,杜绝无教案进课堂或课后补写教案的现象,提倡组内合作备课,资源共享。备课做到“五有”、“五备”、“五点”:

五有即脑中有“标”(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招数),台中有“法”(教法);

五备即备“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五点即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

写教案。为什么要讲写教案,关于这个最常规的问题在老师中却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老师认为这只是一种形式,可有可无;在实际工作中,写的教案五花八门,课堂教学一定要精心设计,这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

课时教案做到“十有”:即有课题、有授课时间(这不仅是一堂课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时间的分布时间的把握有时决定着成功与失败)、公开课要有预案、有教学目标(本节课要达到什么目标,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技能和非智力的东西;一节课的目标一定要具体明确,可操作、可检测)、有重点难点、有教法学法(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确定你的教学方法,你要适应学生;学生应该怎样学,授鱼,不如授渔)、有主要教学环节(教学流程)、有教具使用、有课堂训练和作业布置(通过检测,看看学生是否达到了你所设计的目标)、有板书设计(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板书的目的一方面是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结构和脉络,解决疑难,另一方面,也是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因此,板书应该做到运用有度、重点突出、清晰醒目。必要时还要用彩色粉笔和图、表格加以强调)、有课后小结(这能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许多老师往往忽视这些)。

备课的要领,做到“粗细精”。粗:领略一下大纲,掌握大纲的基本要求;细:细致分析教材,根据内容多少,确定教学进度。精:要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应解决以下基本问题:一要掌握备课的精心搞好教学设计,如教学的目标,每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要做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化解疑点,把握关键点)。

二、教师如何说课

1.说课的涵义

说课,就是让对教材的某章节有准备的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理论,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全面的设计与阐述,不仅要层次清晰地说明这节课怎样教,而且要简练精辟地揭示这节课为什么要这样教。2.如何说课

A.说课堂教学指导思想及大纲、教材。根据素质教育的理论和要求,说明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大纲要求,说明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且要说明本节课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关键。B.说教法。说明在本课中将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运用的教学手段,以及这样做的原因,要着重说明其中有独创的做法,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体做法。

C.说学法指导。说明在本课中将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以及调动后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还要说明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具体措施。D.说教学程序。按照教学的先后顺序说明每一环节所用的大体时间,重点说明主要环节的教学双边活动,要致力于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的突破,并简要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说课,不同于一般的发言稿和课堂教学,它要求说者比较系统地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而不是宣讲教案,也不是浓缩课堂,它的核心在于说理,在于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的重点在于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突破上。在说课过程中,要充满激情,从容自然,紧凑连贯,简练准确。

三、教师如何上好课

(一)上课要体现现代的教学观

1.教师要相信学生

每一个孩子都可能获得成功。根据美国哈拂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分为八种,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关键是要重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能优势,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要树立三个相信的思想: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成功。

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走向成功。就是要,搭建成功的舞台,创造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成功的信心。

在老师眼里,永远没有差学生。他们只是个性的差异,兴趣、爱好的不同。我们要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热爱每一个学生(不能偏爱),欣赏每一个学生,相信和重视每一个学生。当孩子没有学会时,老师不要怀疑他学不会,你应该用新新的方法教孩子,你一定能找到好的方法。

什么是好老师,当他用一种方法教不会学生的时候,还会选择第二种方法教学生,不断用不同的方法教不同的学生。

什么是差老师,就是永远用一种方法教学生。2.教师要尊重学生

美国教育家爱默生曾经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一方面是对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良好思想给予肯定、承认,另一方面又要对学生的意愿给予满足。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信任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尊重。实践告诉我们要想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教师必须先进行自我教育,放下那副师德尊严的架子。(我们有很多老师课堂上对学生习惯于说“坐下去”更多的老师是根据自己的喜好与心情,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来选用“请坐下去”、“坐下”、“坐”,“恩”来作为对学生的评价,有的老师甚至把学生晾在那里。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这是苏东坡先生到一寺院遇到的情况,这已是大家熟知的了。还比如让学生读课文,“你读”、“某某读”,这都是指令性的口吻,有的老师说:“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再如老师范读,常见的“听老师读”,可换个说法,“你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试试了,可以吗?学生听了,倍觉亲切,师生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愉悦地学习交流。3.教师要欣赏学生

“罗森塔尔效应”(产生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次有名的实验)是很多教师都非常熟悉的心理学中的一个典型现象。不少教师已开始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对其加以运用,注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表现出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并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与鼓励,使学生树立起极大的学习信心,从而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然而,也有不少教师抱怨说,自己已给予了学生不少的表扬与肯定,但学生就是不能长久地被激励下去。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罗森塔尔效应”失效了吗?

我想,这些教师可能是忽略了一个问题,即“罗森塔尔效应”需要有一个先决条件真诚期待。

我们都知道,“罗森塔尔效应”产生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次有名的实验中:他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煞有介事地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生了作用,因为这个谎言对教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教师又将自已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绪、语言和行为传染给了学生,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爱和期望,变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在这里,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期待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因为他们受到了权威者的影响,坚信这部分学生就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也正因如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难以隐藏对这些学生的信任与期待,而这种“真诚的期待”是学生能够感受到的。

教育的成功就是老师在教书的过程中发现了“牛顿”、“爱迪生”,而有的老师在教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傻瓜”、未来的社会“渣滓”等,这就是失败的教育。

有一句话说得好:“让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学会的是谴责;让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学会的是自信;让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学会的是感激。”把每个孩子当天才来欣赏,把每个孩子当天才来培养。4.教师要公平地对待学生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其公平与否直接体现着教育公平能否真正实现。事实上,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公平,并成为教学公平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课堂教学中的不公平现象如下:

(1)座位上的不公平。教师常把好学生和自己比较近的学生安排在靠近讲台的中间,而把其他学生“发落到后面和两边。

(2)提问中的不公平。有些学习尖子经常被提问,而有些“学困生”却长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有些学生经常举手,可老师就是视而不见,学生从此再不举手,心灵受到伤害,学习积极性也被扼杀了。

(3)评价中的不公平。教师对自己喜爱的学生一般都给予激励唤醒等肯定评价,而对其他学生则会采取讽刺挖苦等否定评价。对课堂上违纪的学生的处理,教师总是袒护班干部,而训斥差生。

(4)交往中的不公平。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带着个人感情与学生交往,对自己喜欢的学生常常会以善意、温和、期待的目光、表情等体态语言给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抚,而对其他学生则是“目中无人”、漠不关心,甚至于经常无故向其发难。5.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上的伙伴

教学过程要实现十二个字:“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宽容、亲情和关爱,从而使学生受到鼓舞、感化、指导和鞭策,使学生的主体凸现,心态的开放,个性的解放。(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是一个网络时代,就知识而言,学生知道的你不一定知道,老师的知识权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二)上课做到“五为”、“五突出”、“六个尽量”

“五为”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核心,育人为目标。

“五突出”即突出重难点,突出精讲巧练,突出能力训练,突出因材施教,突出教学效率。“六个尽量”: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尽量让学生开动脑筋,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尽量让学生动口表达,尽量让学生发问质疑,尽量让学生创新思维。(动眼、动手、动口、动脑)要精讲,精讲并非单纯地少讲,要达到“三讲三着眼”,即围绕着教材的基本知识,达到讲清楚、讲明白、讲正确;三着眼,即着眼于问题之间的联系,着眼于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知识转化为能力。

要正确地组织教学内容,用十七个字概括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化解疑点,把握关键点。

一堂好课用二十五个字概括明确的目标,正确的内容,灵活的方法,严密的程序,良好的效果。(三)要有教学机智

对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要沉静宽容、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化消极为积极,变阻力为动力,恰如其分地处理。

在二年级的一堂数学比武课上,B老师刚将例题书写在黑板上,A学生就高高地举起了小手。B老师见状,连忙问道:“你有什么事情吗?”A学生站起来说:“老师,题目有错误!”此言一出来,不仅B老师满脸通红,就连听课的教师们也大吃一惊。B老师急忙转身查看黑板上的题目。没错啊!确认无误之后,他便略显不高兴地示意A学生坐下。谁知,A学生不但没有坐下,反而再次强调题目有错,并指出:“老师,您写的多少的多字上的一点出了头,语文老师说没有出头!”B老师这才恍然大悟是怎么回事。原来他书写时写潦草了一点,将那点带出来了一些。于是他要学生坐下,继续讲自己的课。课后,B老师将A学生叫到办公室对他说:“你在上课的时间不守纪律,瞎叫喊,你下次再钻牛角尖,出风头,小心我罚你!”从此A再也不敢在课堂上提问了。

从“案例”中的情况看,B老师之所以认为A学生是钻牛角尖、出风头,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他认为A学生提的问题,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已司空见惯,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老师不需要解答。A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只不过是想表现自己,或搞恶作剧,故意让老师尴尬;二是他可能认为A学生的言行影响了自己教学的评比,所以批评了学生。像A学生这样的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大有人在,当他们在课堂上偶然发现一个自己认为是问题的问题时、当发现老师的错误时,他们总是兴奋不已,有的甚至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就在课堂上急急地叫起来(终于发现了老师的错误,“伟大的发现”),常常弄得课堂十分尴尬(说明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欲望,这种表现欲如果进行正确的引导,能够培养学生敢于发难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思维品质)。

在课堂教学中,面对类似本“案例”的问题,教师要充分运用教育机智,化解课堂尴尬。介绍三种常用方法:

自嘲法。自嘲,即教师通过自我嘲弄的语言,恰如其分地将尴尬变成笑声,并在笑声中展现出问题的答案。像本“案例”中的B老师,面对学生的问题,如果能微笑地对学生说:“这位学生观察得很仔细,老师也犯了粗心大意的毛病哦,竟然让点的小脑袋伸出来了,希望同学们拿出这位同学在语文课上学习的干劲来学习好本节数学课,好不好?”这样一来,不仅教师不再尴尬,学生的积极性也没有挫伤,同学们的学习激情也提了起来。

顺推法。顾名思义,顺推就是顺着学生的问题思路进行推理,从中发现新的问题,将尴尬化解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过程。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讲《一千万万颗行星》的公开课时,忽然,一个学生发问:“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在笑声中,那个同学猛然醒悟,红着脸,垂头丧气地坐下了。于老师见状,便问大家:“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何不用亿而用万万呢?”全班学生一下子被问题吸引了过来,最后讨论出“是汉语言的叠词叠韵之美影响了此处的用词。”对于这一个意外的课堂收获,于老师又不失时机地启发大家应该感谢谁?学生们对开始发现问题的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在这个故事里,于老师顺着学生的问题推出了新的问题语言知识,从而化尴尬为收获。如果有了教学机智,你就能很好地驾驭课堂,你就会取得学生的信服,师生关系就会十分融洽,就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要重视仪表和教态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身教反映在许多方面,而非语言教学行为是身教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的情感、态度、手势、站立姿势,甚至服装、发式等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1.教师的仪表。要衣着得体,既不要过于随便,也不宜过于时尚、过于鲜艳的衣裳和首饰既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头发的发式、装饰品都要注意;要利于我们的教育,因为我们不允许学生这样穿带,老师要为人师表。上课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2.教师的教态

教师的教态也是课堂上非语言行为的表现艺术。非语言行为的作用首先是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之集中于语言所指向的内容;其次可以补充、加强甚至可以代替语言,使它更加明确、有力、精确,关键地方能够得到强调。眼神、面部表情、手势、身姿等。

(1)教师身体的位置与动作。教师在教室里身体位置的移动和身体的局部动作,会影响他同班级的关系。A.教师的位置。

如果他经常站在某个同学边上或某一群同学中,就会使其他同学产生一种受冷落感。教师如果是一直站在讲台前,那么这位实际上是在严肃地与学生保持着一段距离,他维护的师生关系是正式的。

如果他来到学生中间,那么师生之间计划就会产生一种直接的更接近的感觉,使交流的要求加强。

老师不宜站在教室的后面讲话,这样对学生听课有一定的心理影响。B.教师的走动。走动要有控制,不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一是控制走动的次数,二要控制走动的速度,三是走动时姿势要大方。

四是学生在做练习或答试卷时,老师不宜在他们中间走动。

(2)教师面部的表情。课堂上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是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良好的智力环境的重要因素,在交流中教师的表情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特殊的重要作用。许多教师都懂得微笑的意义,他们即使在十分疲惫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在走进教室时也总是面带微笑,因为他们懂得学生会从老师的微笑里感受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

(3)师生眼神的交往。眼睛是非语言行为的主要工具,课堂上师生关系常常靠眼睛来建立和维持,因此教师应懂得如何使用眼睛。教师的眼睛看某些学生的频率,反映了教师对他们的好或恶。举止行态学的研究发现,相互喜欢的人相互注视的次数要比相互不喜欢的人更频繁一些。一个人对一群人中的一个给以更多的注视时,旁观者认为这意味着前者对后者比对其他在场的人更喜欢。因此,教师对自己偏爱的学生必须避免过多的顾盼和提问,以免引起其他学生的不满。

(4)教师声音的运用。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应该音量适中,语音、语调做到抑扬顿挫,遇到重点、难点还要加强语气,伴以适当的手势和表情。声音太大、语调平淡,容易使学生疲劳;声音过小,学生听不到或听不清,就很容易分心。但仅有这一点是不够的,感情、激情不能滥用,要恰倒好处,你的语音、语调、语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调整,如学生学习沉闷、情绪不高的时侯老师的嗓门可以提高;当课堂变得比较喧闹时,老师的声音变弱,形成安静低沉的声调,学生便回更加专心去听。(5)适宜的停顿与手势。

停顿的作用:引起学生注意、掌握讲话的节奏等。手势的作用:强化、渲染、形象化等作用。

(五)要重视导入和小结

1.要善于导入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了以下几种策略导入新课。

A.故事导入法。有位数学老师在讲“等比级数求和”(高中或数学竞赛时涉及)问题时,首先讲了一段幽默的故事舍罕王失算。他讲:传说印度的舍罕王,要重赏发明64格国际象棋的大臣西萨。他问西萨想得到什么奖赏。西萨说:我想要点麦子。你就在这棋盘的第一格赏我一粒,第二格赏我两粒,第三格赏我四粒依次都使后一格比前一格多一倍,你就把64格内麦子的总和赏给我吧。国王听后连连说:你的要求太低了。讲到这里,教师转而问学生:你们说,这个要求低还是不低?课堂上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同学门思索着、议论着。这时,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了18446744,073,079,551,615一串数字。老师解释说,这些麦粒若以重量计算,约为5270亿顿,,全世界的小麦给他也远远不够。听到这里同学门兴趣盎然。这时,教师趁势导入新课,说:国王为什么吃亏?这样大的数字怎样才能算出?这是一个“等比级数求和”的问题,学了今天这节课同学门就清楚了。

在讲授《陌上桑》时,一位老师一上课就说:我先讲一则外国幽默故事,听完后大家说它用的是什么样的描写手法。一位农夫的女儿长得奇丑,父亲让她去地里看玉米,乌鸦见了她,吓得不仅不敢偷吃玉米,还把前几天叼走的玉米送了回来。学生听了哈哈大笑,有同学说这是夸张手法。老师说,夸张是从修辞角度说的。如果从描写方法说呢?有的学生领悟说:是侧面描写。对。侧面描写是一种很值得学习和掌握的方法,它往往比正面描写的效果好得多。现在我们学习一篇中国的侧面描写的典范作品《陌上桑》。

B.诗歌导入法。一位老师在教《崇高的理想》一课时,用诗人流沙河的《理想》做导语,“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C.图片导入法D.影视剧导入法E、音乐导入法F、成语导入法G.对联导入法H、提问导入法2.要重视小结

结尾就是要善于小结。这能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许多老师往往忽视这些。

(六)要把握好提问和讨论

1.提问与评价

提问技能是教师运用提出问题的手段,通过诱导学生回答和处理学生答案,达到检查教学、学习知识、巩固知识、促进思维、培养能力等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它是课堂诸项教学技能中的重点,既渗透于各项教学基本技能的运用之中,又统领各项教学基本技能共同实现教学目标。(1)提问技能的作用

A.提问能促进师生间的信息交流。B.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C.提问能加强师生间的感情交流。D.提问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E.提问能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2)提问技能运用的基本要求A.问点准确。

B.问度适宜。要体现分层次

提一个浅显的问题,强先回答的一般是中下水平的学生,这样可以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再提一个较深的问题,水平高的学生举手。

注意避免高龄低问,案例(小学四年级)问:你们知道201*有什么盛事?答:北京奥运会!问:你们激动吗?答:激动!问:你会为刘翔喝彩加油吗?答:会!C.问面普遍。要照顾全体学生。D.问法灵活。

存在的问题:满堂问。提问的质量不高。乱。提问目的不明确,为提问而提问,随意发问。虚。提问的目的达不到,落不实。浅。问题过浅,没有启发性,引不起学生思考。散。重要问题没有经过整体设计,没有主线,形不成系例。要真正能唤起学生的思维,如发散思维、辩正思维(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简单的问:“好不好”、“对不对”,对于培养发散性思维的问题要层层设计提问。(3)一定要注意学生在回答问题后的评价。

A.对于积极举手而又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的评价。一些老师往往只是让学生坐下,而不做评价。正确的方法是首先肯定其积极性,然后再告之下次应考虑好再举手;

B.对于答错问题的学生的评价。切记不能批评和讽刺,而建议其调整思路或告之方法。C.让同学评价同学。2.关于讨论

课堂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课堂讨论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凸现学生能力、彰显学生个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平时的公开课中,一些教师由于理解偏差、不当操作等,使课堂讨论更多地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甚至出现了过多、过频利用课堂讨论的局面,用“满堂论”代替了“满堂灌”,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思索一:学生是否真正参与讨论热闹的课堂讨论的背后往往是只“作”不“合”、只“议”不“思”、只“说”不“听”。

课堂讨论的前提是独立思考。任何课堂讨论都是以学生自主、独立学习为先决条件的。学生没有经过思考、体会和感悟,他们又能讨论什么呢?正是由于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和观点,讨论时要么冷场,要么东拉西扯,课堂讨论形同虚设。其实,学生只有自己先有了想法,才能有和小组成员交流和讨论的源泉。

思索二:教师是否参与了讨论指导一旦学生进入了课堂讨论这一环节,很多教师确实像蝴蝶般地穿梭在每个小组之间,看似很忙,实际上大多在摆样子,装门面;有的教师不知所措地在讲台边等待;有的教师正在准备下一环节的教学,等等。此种情况下,教师并没有真正参与和投入到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去,更没有对学生的课堂讨论进行指导和调控。课堂讨论的关键是教师参与。课堂讨论不是只有学生参与、教师旁观,而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学生随时都会有新思想和新问题生成,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和解决,往往会阻碍课堂讨论的顺利开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介入并为其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独到见解或创新思维,教师要及时给以鼓励和表扬,以激发其继续探讨的兴趣和热情。

思索三:课堂讨论是否多多益善有的教师为了取悦于听课教师,根本不考虑内容是否需要,一堂课总免不了几次搬出课堂讨论这一环节。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程理念。课堂讨论成了上公开课必备的“行头”,成了花瓶。曾听过一堂公开课,该任课教师前后共安排了5次课堂讨论,而所讨论的内容几乎是清一色的识记层次的“是什么”,这样的课堂讨论有必要吗?

教师在设计课堂讨论时,应精心安排,有所舍取,可要可不要的不安排;简单易行,一目了然的不安排;高深莫测,令人望而生畏,无从下手的不安排。要抓住讨论的契机,把讨论放在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放在学生易混淆处;难度要适宜,要放在学生思维的敏感区,使学生经过课堂讨论后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最后要强调的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四、教师如何评课

评课实际上是要根据教师的说课和上课的情况来评价的,二者是否一致,说到了是否做到了,做的效果如何,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看完成的过程和结果。做的如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1.看教师的教,主要关注以下四个维度:

(1)组织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2)调控能力,看教师能否根据课堂教学进展情况与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教学环节,保证课堂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3)教学机智,观察教师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是否能灵活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果断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激活课堂教学;

(4)练习设计,看教师能否依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具有弹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题,达到巩固新知、拓展提高的目的,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

2.二看学生的学(我们往往关注的是老师的教,常常忽略学生的学),主要观察学生学习中的四种状态:

(1)参与状态,看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参与的面有多大;

(2)交往状态,看课堂上是否有多向信息联系与反馈、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交往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技能怎样;

(3)思维状态,看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探究问题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具有独创性;(4)情绪状态,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能否自我控调学习情绪。3.评课的类型

在对课堂教学进行宏观管理过程中,通过一定规模的公开课教学,开展评价活动,使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确实是推进新课程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然而,在这样的活动中,除遵循课堂教学评价的一般规律外,针对不同的授课目的、把握不同的评价角度尤为重要。(1)初试课。执教初试课的主要是实习教师和刚从事教学工作或刚从事该学段教学工作的教师,公开课的目的在于锻炼他们的从教能力。因此,评课的立意不要过高,要注重基础。(2)研究课。研究课重点研究教学问题,因此,无论授课、评课,都要从研究的角度出发。评价研究课时,应在主持人的正确引导下开展研讨。并要特别注意如下几点:第一,听课之前明确交代该研究课侧重研究什么问题以及该项研究的意义,使评课人在听课时有重点,评课时有核心。第二,要创设一种探讨、切磋问题的氛围。既然是探讨,就应允许各抒己见,既然是切磋,就应提倡互相商讨,主持人在引导发言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过早下结论。第三,主持人要对研究和评价情况作简洁的归纳,包括对问题的研究有什么收获和进展、大家对问题的看法主要有几种、认为哪一种有代表性或比较合理、对此类问题的教学建议等,目的在于肯定研究课的价值所在。第四,研究课对授课的教师来说具有风险性,因此,不管效果如何,都应在评课现场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以号召更多的人参与研究。

(3)评优课。评优课的要求、范围、形式各有不同,但归根到底是要评出高低优差来。评优要求每一位评价者细致考察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有理有据的价值评判,然后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确定评价结果,所评出的优秀课应是出类拔萃、独具特色的。4.发挥评课的激励功能

课堂教学评价评的虽说是课,但教师作为讲课人实际上也处在被评的地位。在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评课人与讲课人形成了评与被评的一对矛盾,运用好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来处理评与被评的关系,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有助于调动教师的教研工作热情,展示教师的教研工作才能。

唤醒“胜任内驱力”。一般来说,人们对胜任的工作会越做越感兴趣,越干越好,尤其是在工作中时常得到同行的赞誉、认可和鼓励,就会引发强烈的胜任内驱力,从而不断进取。评课时要以“优点谈足,缺点抓准”为原则。(有些教师评别人课时不谈优点,直接切入缺点;有些则光谈优点,回避缺点,这些都是不可取的。)优点谈足,就是要能合情合理地满足人的受赞誉需要,从而使其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增强做好工作的自信心,同时也使其乐于接受评课人善意的指点;再加上缺点抓得准,自然让人心悦诚服,评与被评双方就会实现较为理想的沟通。

当然,有时会遇到优点极少而缺点甚多的课,评价时可以将优点拆大为小分开评,连同表扬其认真的态度和做出的努力,总之,是先让其得到适当程度的认可。缺点多,可归类抓主要的说,或点出缺点的根源,或进行鼓励式的探讨,使讲课人感觉到评在点子上,谈在情理中。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转变教育观念(马新芳)》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转变教育观念(马新芳):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转变教育观念(马新芳)》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84986.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