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4:35:21 | 移动端: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规划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关键,积极实施农业五大主导产业提升、万亩杂果经济林建设、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三大工程”,推进项目向园区、土地向规模经营、农民向城镇和社区“三个集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农村消费、农民素质“五个提升”,深化政府公共财政体制、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城乡户籍制度、农村行政管理体制“五项改革”,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同步发展。

一、以组织为保障,夯实责任。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们将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迅速传达学习《意见》及会议精神,成立以县委书记黄启平任第一组长,县长任杰任组长,县委各常委任副组长的乾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县委常委、副县长张和平兼任办公室主任。全县集中安排20天时间,由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牵头,成立九个调研组,结合各自职能深入实际,充分调研,提出我县具体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由办公室综合汇总各方面的意见,经相关会议讨论审定后,出台了《中共乾县县委乾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

二、以规划为引领,统筹安排。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由城建局牵头,国土、农业、果业、畜牧、林业、交通、电力、教育、卫生、扶贫、农发和中小企业局等部门配合,聘请市设计院有关专家,集中一月时间,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已于9月27日经召开讨论会完成了《乾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201*-2030)》。《规划》统筹安排了县城、中心集镇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综合防灾减灾、环保环卫、生态保护等一体化建设,同时,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作了规划,形成了县城、集镇、农村新型社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规划框架体系,实现了城乡规划全域覆盖。规划预测近期(201*年)、中期(2020年)、远期(2030年)县域人口规模分别为:61.3万人、63.7万人、68.0万人,城镇化水平分别为:35%、41%、52%。

三、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实施“三大工程”。一是粮食生产。我们积极落实粮食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201*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96.5万亩,总产43.43万吨。今年夏粮种植面积58万亩,总产24.07万吨,较上年增长3%,零八、零九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全县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一直位居全市第一。二是果业。今年,我们重点整合750万元现代果业、1100万元农田水利渠系改造、30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1000万元杨凌生猪实训基地和200多万元农村沼气等五大项目,认真实施成龄园间伐改形示范;中幼园规范树型示范;新建园早中熟品种示范;渠井配套节水滴灌示范;生态养殖、沼液沼渣应用示范;病虫“灯、板、带”物理防治示范;保健果品富硒苹果示范;果园生草配套优质纸袋示范等八大示范工程,全力建设的209线20公里10万亩现代果业绿色长廊已初具规模。201*年全县果园面积46万亩,较上年增加3万亩,果品产量40万吨。今年预计果品总产将达到50万吨,平均亩产1100公斤,高出全省平均亩产200公斤。今年我县建立果业协会组织151个,建立大型果库9座,果品贮存能力达到2万吨,海圣果汁等企业的果品加工能力达到35万吨。进一步夯实了我县获得全国苹果20强县第10位的基础。三是畜牧业。通过实施畜牧富民工程,狠抓良种繁育和养殖小区建设,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推进了畜牧生产方式的转变。重点依托广升牧业和杨凌生猪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初步形成10万头生猪养殖、9万吨浓缩饲料、1.5万吨肉品加工基地。全县大家畜存栏7.8万头,生猪存栏30万头,羊存栏4.6万只,笼养鸡存栏48万只。全县共建生猪养殖场79个,奶牛养殖小区31个,上半年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四是蔬菜生产。建成了大杨、灵源、阳洪万亩露地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和临平设施蔬菜生产基地。灵源300亩的设施阳光蔬菜基地正在建设,近期即可投入生产。201*年全县蔬菜总面积2.8万亩,总产9.2万吨,今年上半年蔬菜总面积2.85万亩,总产5.8万吨,产值8000万元;预计全年总产值1.5亿元。五是烤烟生产。以落实面积,调整布局为重点,狠抓了集约化育苗、现代烟草农业试点、烟草标准化生产、烟叶基地设施建设等项工作。201*年烤烟面积5000亩,收购烤烟1.5万担,烟农总收入859万元。六是生态经济杂果林建设。通过实施退耕还林、“三北”四期防护林、绿色家园建设、天然林保护等项目,促进了全县生态经济林的发展。201*年,全县己建成核桃、红枣、柿子等杂果经济林面积2.8万亩,其中挂果面积7000亩,建设绿色家园23个,绿化乡村主干道路180公里。今年上半年,新增经济杂果林1.2万亩。七是劳动力转移就业。坚持内抓培训、外建基地、扶持创业、做好维权、强化服务,全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常年在外务工11.5万人次,就地转移3.5万人次,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达到15万人次。

四、以设施建设为基础,推进“三个集中”。一是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按照“旧村改造、移民新村、城镇开发”三种模式,今年,共建设示范新村20个,硬化村内街道63公里,建设沼气池1830口,实施卫生改厕1750座,拆除门前厕所3169个,清理垃圾5358方,栽植绿化树木17万棵,绿化街道32公里,建设花坛1320个,安装路灯630盏,建成人饮工程11处,解决了2.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16个村配套建成了两委会阵地、村卫生室、农资超市,12个村建成文化健身广场,10个村的文化广场配套了健身器材,6个村完成了农家书屋建设。涌现出了以大墙乡赵里村为代表的旧村的大村改造典型,以阳峪镇阳峪村为代表的移民新村典型,漠西乡吴村是集移民搬迁、旧村改造、山地坡改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旱腰带区经济杂果林建设五位一体的示范村典型。二是小城镇建设。临平镇和阳洪镇是省上确定的重点镇、“关中百镇”示范镇和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示范镇。按照重点镇建设规划,我们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实施了行政服务设施建设、街道改造、电力电信改造、绿化亮化等程建设,在临平镇形成了以209线和南北大街十字为中心“三横五纵一环”的城镇街区新格局。在阳洪镇,形成了“五纵三横”的街区新格局。阳洪镇对派出所、国土所、电管站、信用社、水管站、学校、医院等派出单位和镇政府进行了改造建设,乡镇服务中心被《咸阳日报》报道为全市第一家开放式乡镇政府。全县共修建镇区道路14.8公里,通村道路122公里,埋设供水管道143公里,修筑排水管渠63公里,新增绿化面积4.6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37盏。三是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00万元,完成了靖庄路和朝阳北路油面铺设、绿化、给排水、天然气等工程。投资2200万元,完成长1290米,规划红线宽60米的新城大街东延道路工程。投资1800万元,完成了高速引线两侧各25米的绿化景观长廊和靖庄路的绿化工程。储备土地1250亩。四是农业基础设施。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和水利水保工程的实施,全县新建成各类水利工程23处,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1万亩,新修基本口粮田1.13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2万亩;

五、以统筹民生为根本,促进“五个提升”。一是教育事业。为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的2542名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87.8万元。积极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建设工程,首批灾后重建项目总投资2491万元,规划总建筑面积22061平方米,所有工程现已全部竣工;二批灾后重建项目总投资11623万元,规划总建筑面积109155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8000多万元,即将全面竣工;全县享受“蛋奶工程”的学生人数为77433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数的85%,各级政府承担的资金已全部划拨到位。二是卫生事业。201*年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到482033人,(其中民政救助590人,计生救助018周岁独生子女5759人),参合率为93.1%。全年共筹集参合基金为7230.49万元。总投资7187万元,完成卫生项目建设共计27个,总建筑面积55975平方米。建成规范化村卫生室286个,占规划建设的112%。201*年人均21.5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省级已到位892万元,县财政落实500万元。10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已经启动实施9项。

六、以农民进城落户为先导,配套“五项改革”。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我们成立了乾县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出台了《关于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的实施意见》。由人劳局牵头,财政、国土、公安、建设、农业、教育、地税等部门配合,抽调人员,全县集中一月时间,对进城农村居民进行调查摸底,分片包村指导乡镇开展工作。全县现有农民人数484286人,已在城镇工作生活农民及随带人数950人,有意愿进城落户及随带人数3698人,有意愿进城居住及随带人数3443人。我县可接纳落户人数4020人,可接纳居住人数8230人,可接纳子女教育人数6520人,可吸纳就业人数4150人,建有保障性住房230000平方米。

扩展阅读: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201*

渭城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汇报

中共咸阳市渭城区委咸阳市渭城区人民政府(201*年8月)

渭城区是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1987年5月成立的县级行政区,总面积272平方公里,辖1镇9办、38个社区居委会、130个行政村,总人口约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3万人。渭城区地处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是西咸一体化建设的桥头堡。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坐落在辖区境内,公路、铁路、航空运输“三位一体”,交通网络发达。文物资源丰富,辖区内有各类文物景点3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科技力量雄厚,驻区中、省、市大中型企业、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100多家。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坚持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引领,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板块推进,重点突破”的工

作思路,积极探索,锐意创新,着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为加快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化、人文化”新区提供有力支撑。我们按照“一年快启动、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的统筹城乡三步走战略,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全力推进大西安现代化新区建设,经济社会保持了增势稳健、后劲提升、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连续两年获得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档次,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十强区”行列。

今年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02亿元,增长13.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5亿元,增长55.4%,较去年同期增收近9000万元;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204亿元,增长30.6%,总量全市第二;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业总产值完成7亿元,同比增长32.8%;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0131元、4273元,分别增长17.6%、25.2%。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准确定位,完善思路,为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指明方向

按照西咸新区总体规划,渭城区272平方公里中253平方公里已纳入空港新城和秦汉新城范围,仅有19平方公里的老城区不在新区范围。在我区自主发展区域急剧缩小的新形势下,向东扩展发展空间,向北拉大城市框架,开发建设新型城市综合功能区,成为全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全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

我们的总体思路是:按照“改造提升、东扩北上、统筹城乡”的工作要求,以打造秦汉新城、空港新城、北塬新城、明清特色商贸区和新能源产业园五大平台为重点,推动全区经济社会统筹发展、跨越发展。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经过23年努力,在全市率先建成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二、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整体合力

当前渭城的独特区位和战略地位,决定我区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必须站在加快建设西咸新区、构建国际化大

都市的大背景下,大力实施“城乡一体、产业优化、民

生改善、社会和谐”四大工程,重点突破,点面结合,

整体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一是实施板块推进工程。我们以空港新城、秦汉新城、北塬新城、明清特色城区和新能源产业区五大板块为切入点,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全面加快统筹城乡发展。今年,北塬新城建设被列为全市城市建设的“五大工程”之一,我们把迎宾大道两侧1公里区域作为起步区,把区行政中心周边区域开发建设作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与弘洲集团、五洲集团等企业的对接,规划布局了星级酒店、双限房、行政中心二期等与新城发展定位相配套的19个重大项目,努力把咸阳北塬新城打造成为集金融商贸、居家养老、文物旅游、文化教育、科技研发于一体的高端现代宜居新城。在塬下区域,以打造大型城市综合体为方向,以建设生态小镇为衬托,启动大型社区、商业市场、文化广场建设,引导农民向社区集中,逐步转变为城市居民,引导总部经济、金融商贸、商务休闲、会展创意等产

业集中发展。在塬上区域,依托空港新城,以五陵塬旅游路、迎宾大道、省道208线为轴线,培育壮大航空物流、大型飞机改装维修、高端服务业、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业等产业,加快建设国际化风情小镇。在中心城区,以打造明清特色城区为方向,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抓手,分区域、有重点、按步骤推进旧城拆迁改造,以中山街、北平街、永绥街3条道路为主线,规划建设具有国际化特征的标志性建筑,总投资达到20亿元,使城区品味大幅提升,综合功能不断完善。

二是实施项目带动工程。坚定不移地走科学招商、理性招商、绿色招商、效益招商之路,着眼于现代都市农业、航空物流、光伏电子、先进制造业、新能源等现代产业的发展壮大,大力引进高科技、低碳型、附加值高、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大企业,扩张总量、延伸产业、形成集群优势和规模效应,夯实新区建设的产业基础。今年,我们共安排区级重点项目55个,总投资500多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0亿元,目前已完

成投资65亿元。天虹多晶硅第二条生产线等项目已提前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陕西有色咸阳新能源产业园、张裕长安酒庄、华潮衡器太伟运动等旗舰型投资项目也进展顺利,为全区构建高端新型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实施产业提升工程。扭住转变发展方式不放松,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培育符合新区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工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在机场专用高速公路以南、秦汉大道以东区域设立工业集中发展区,大力发展光伏电子、大型飞机改装和维修、热电、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促进产业逐步向高端演进,加快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极。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按照西咸新区“组团式发展+优美小镇点缀+现代农业衬托”的发展理念,提出了“541”的农业发展思路,围绕花卉苗木、设施蔬菜、畜牧养殖、休闲观光、杂果种植五大产业,大力实施“四万”工程,建成生态景观林带7300亩、花卉苗木基地3500亩、设施蔬菜基地7000亩、名优杂

果基地2万亩,标准化鸡舍100栋,出栏肉鸡500万羽。建成了田园居、陶园居、金色未来、汉风苑等一批集科普教育、田园采摘、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特色农庄,成功推出了“泾渭红”礼品西瓜、绿康蔬菜等一批渭城农产品品牌,真正使农业成为为都市人群提供高端物质和精神享受的现代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拉动消费、促进增长的重点,以新区建设为载体,加快发展金融保险、星级酒店、贸易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促进消费升级,目前全区第三产业经济规模已占到全区经济总量的47%。

四是实施幸福感提升工程。区委、区政府将201*年确定为“普惠民生年”,承诺为农村和农民办理的15件实事,启动实施6大类37个城乡民生项目,涵盖城乡基础建设、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截至目前,全区“五大”社保体系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蛋奶工程”覆盖率达到81%,累计建成村级卫生室130个,新农合覆盖率达到95%;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990万元,农村“警

铃入户”工程覆盖率达到100%,城乡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和城乡群众的幸福指数得到明显提高,城乡居民享有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均等化。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在较高起点上快速推进

一是把行政推动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举措。区委、区政府先后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和工作协调会,专题研究市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明确提出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实现跨越发展的根本抓手,聚全区之力予以推进。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亲自挂帅,分管区级领导具体负责、全区30个部门、镇办领导参与的全区统筹城乡发展领导小组。同时将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周检查、月通报、季考评”制度,强力推进工作落实。

二是把调查研究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条件。年初,我们组织开展了统筹城乡发展专题调研活动,从全区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社会事业、

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充分吃透区情,全面摸清农村户数、人口、耕地和宅基地面积等底子。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渭城区关于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指导全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同时,组织各镇办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赴上海、天津、重庆、四川等国内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学习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进一步提升认识,开阔思路。同时,在全市开展的“三为”主题实践活动中,区委把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实践专题,明确要求贯穿主题活动始终、贯穿全年工作始终。

三是坚持把加大投入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我区大力招引商业投资,充分吸纳社会资金,用足用活财政资金,全面加大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投入力度。从招商引资看,我们成功引进了投资80亿元的五洲国际〃西北商贸博览城、投资30亿元的西部绿色农产品交易中心、投资7.8亿元的新竹防灾救生设备生产等一批项目,总投资在220亿元以上;从项目建设看,今年全区共安排重大

项目55个,总投资达500多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65亿元,项目总数和投资额均创下了建区以来的最高纪录;从产业发展看,区政府专项列支600万元的农业专项扶持资金,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了稳定的增长机制。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我们按照全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工作重点,积极向上级争取农业产业化、城乡建设用地、城乡民生工程、农村户籍改革等方面的政策和项目,并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出台扶持优惠政策,通过利益杠杆,吸收民间资本,撬动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建设,逐步形成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的新格局。

四是坚持把典型示范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坚持“先行先试、示范带动”的工作方法,今年我区确定了14个统筹城乡发展示范点,涵盖了现代农业发展、新型社区建设、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三大领域,涉及全区七个街道办事处。目前,已完成投资2300万元,各示范点建设基础建设部分已全面完成,部分示范点已投入使用,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已成为

全区统筹城乡发展的亮点。周陵办兴旺肉鸡养殖小区仅用3个月时间,建成了一座年出栏肉鸡48万只、年创收100万元的现代化养殖基地,在6月下旬召开的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现场会上,该基地代表全区接受了全市观摩,得到与会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正阳办韩家湾、兴隆、南舍等村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连点成片,向周边辐射,带动形成了5000亩五陵塬现代农业产业带;底张办金色未来生态观光林项目已栽植经济林木14万株,年收入可达750万元,直接带动增加农民人均收入201*元,形成西北地区最大的樱花观赏区和名贵绿化苗木基地。这些,都为全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树立了典型,提供了样板,必将带动全区统筹城乡发展快速推进。

通过近年的不断努力,我们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现阶段我区统筹城乡发展水平与上级的要求和先进地区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困难。主要是:

一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水平还不高。主要表

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工业经济对少数大型企业依附程度高,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二是农村各项社会保障仍然滞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尚处于起步试点阶段,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三是城乡户籍差别依然是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瓶颈,在民生方面仍有很多事项还是以户籍作为衡量标准,城乡低保待遇,享受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对象仍以城镇居民为主。

二是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还有待加强。近几年,我区虽然相继引进建设了一大批项目,但总体上还存在着对财税贡献份额大的项目单一的问题。能化、光伏、航空物流、热电、装备制造“五大园区”的规模效应还未完全显现。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个别大企业效益滑坡,大项目未能按期投产达效,导致全区经济总量和主要指标徘徊不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实力。

三是干部群众的思想境界、能力素质有待提升。面对西咸一体化的历史机遇,我区干部群众的思想境界、工作作风和能力水平还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

求,未能充分认识建设大西安现代化新区对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机遇和重大意义,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措施把握不够。同时,农民群众的思想还比较保守,根深蒂固地认为城市和农村就是两个不同世界,农村不可能发展的跟城市一样,农民不可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

下一步,我们区委、区政府将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紧紧围绕建设大西安现代化新区的战略目标,积极应对发展形势带来的新变化,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作风,提升境界、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开拓创新,进一步创新“三农”工作思路,强化“三农”工作措施,为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渭城而努力奋斗。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85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