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自我反思意识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自我反思意识
作者:201*秋远程研修转贴自:点击数:421
问题11: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自我反思意识?
编者按:本星期研讨的重点是关于活动总结交流阶段的教师指导这一专题,从今天的研讨中发现,老师较多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自我反思意识的问题。下面,我们梳理了一些观点,并就这一个热点问题开展探讨。
学员观点:
观点1:要重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教师1:认为反思意识指的是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始前、过程中和活动结束后,主动的对自己的以前的实践行为和行为对象发生变化之间关系的分析思考的心理需求和习惯。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中逐步开始思考自己的活动情况,并慢慢建立起自我反思的意识。并形成一个初步的学习良性循环时,才能在其他方面的学习中也会慢慢渗入这种良性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是苦涩,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
教师2: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实践性课程,课程重视学生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其价值是在“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总结交流和反思,才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减少学生活动的盲目性。反思本身不是最终的目的,反思的过程、反思的内容,反思后的进步与经验的积累对于学生来说才是最终目的。
教师3:认为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应该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并不是只在活动结束的时候才要求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而是要善于抓住细节、抓住契机去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活动实践课才能成为孩子成长中的基石。反思是多方面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关键是教师的引导。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正是因为通过自我反思,学习成绩才会提高,对社会的认识才会更深刻,个人的修养才提高等等,是进行全人教育的重要一环节。
教师4:认为学生自我的反思就是学生不断的监督、评价自身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与学习结果的行为,以便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多的知识。所谓的学生自我反思意识是指教师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理解程度、思维过程等各方面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对自己学习进度、学习心理的自我监控。学生学习的反思与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是相统一的,都是新课程的精神。教师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应努力培养学生反思的精神,并重视掌握反思的方法。
教师5:认为在活动过程及活动结束建立反思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让学生从中全面认识,积累经验,从而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更自主的活动。自我反思体现了学生对综合实践课进行后的自我反省,是学生自我提高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综合实践课的认识,通过活动开阔思维,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为后面的综合实践课奠定基础,教师就需要在平时对学生进行有效反思方法的引导和训练。指导学生自我反思是提升学生智慧的最有效手段。
观点2:要应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教师1:认为学生的自我反思的形式是多样的,只要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正地想法即可,当然教师的指导要恰当。在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交流阶段,教师要抓住契机,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记录。教师应该将书面的总结与口头的总结结合起来。如,每一次活动后,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口头总结,然后将给自己留下最深印象的一件事总结,形成一句话或几句话,用简短的文字写下来。反思形式还有很多,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用自己能看懂的符号、言简意骇的语句进行记录、反思,让这些原汁原味的记录记录下孩子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成长、进步的点点滴滴的经历。
教师2:认为在活动中,我们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指导学生建立自我反思意识:(1)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如果让一个从未经过训练的学生反思探索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我们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刚开始只要求学生说思考过程,初步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接下来经常让学生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最后才能要求学生通过对解决问题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2)持之以恒,不断强化。习惯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同样如此,它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它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3)体验成功,增添动力。经常让学生体验因反思带来的成功,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使学生从要我反思变我要反思,使反思变为学生自我内在的一种需求。
教师3:认为学生在这一阶段反思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半独立性的特点,它应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进行。它包括:学习目标的反思、学习资源的反思、学习内容的反思、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反思、自我评价的反思。教师可设计制作评价量规,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和考评,评价的标准有明确的注释,评价一改以往的百分制,而是用星级标准来表示.再将各小组星级汇总,得出最后的星级标准.模糊的评价量规反而使学生们去除了压力,将更多的心思放在如何提高作品的质量上,也为学生自我反思留下了更大的空间。
教师4:认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对照交流结果在进行反思,进一步寻求自己的不足,对照别人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一直到下一步的活动。二是通过建立活动过程档案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在档案袋里可以让学生随意放自己的作品,或有展示性的放作品,还可以在成长记录袋中设计一些小栏目,如收获园、新发现等,让学生根据小栏目自定目标、自设标准、自选形式、自组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独立性。三是设计评价工具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如学生活动评价表等。四是以活动小组的形式交流感受和体会,加强活动的效果和认识。
教师5:认为指导学生建立自我反思意识需要做到:第一,要求学生在每一个阶段活动过程结束后,都要进行一次自我总结,总结自己在活动中是否完成了预定目标?活动过程有何种体验?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反思为什么会出现种种结果?并以活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通过一次次活动后的自我总结,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习惯。第二,用整理“成长记录袋”的方式。在学生选择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有意识的让学生思考:我需要收集什么资料?为什么选择收集这些资料?这些资料能表达怎样的结果?在活动过程中我有哪些方面的收获?这些收获体现在哪里?使学生在整理成长记录袋的过程中养成一边整理一边反思的意识。
专家团队观点:
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进行反思的指导策略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表现形态不是先于活动的开展而存在,而是在活动过程中逐渐生成
的。因此学生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者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建构这一课程的。当课程形态的完善只能通过学生对自己挑选并不断修正和改进而获得时,“反思”就成为学生必要的活动内容。反思既实践于活动之后,又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通过反思,学生可以发展自己对活动的改进能力和对活动结果承担责任的意识。通过反思,学生学会总结经验,为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打好思想的基础┄可见学生在综合实践中进行自我反思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呢?
1、活动过程中的反思。
如何指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首先在活动前教师便对学生讲,在实践中如果碰到什么困难,有什么发现,先想一想,为什么会碰到这些困难,该怎样解决呢?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这一发现说明什么?有什么价值呢?学生在活动中的想一想,要做到“低、小、勤、快”。低指的低起点,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小是指反思的内容要具体、细化。勤是指要多思。快是指及时反馈,及时解决。老师在活动前交待了学生,在活动中就会慢慢地学会这种随机的、及时的、不成文的反思,这种简单的反思,它使活动顺利进行,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
2、撰写活动日志反思。
这种反思,它只是随机的、临时的、不系统的,只存在(甚至是暂时)头脑里。它不便于保存,也不便于学生和老师调整自己的活动,因而我又通过让学生写活动日志的方式进行反思。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设计了“点点滴滴我的努力”,以这种形式记录学生的活动过程,以及在活动中闪过头脑的想法或者思维的片段,活动日志(即点点滴滴我的努力)包括这几部分内容:我的行为,我的困难及对策,我的发现,我的想法。根据这几个方面,学生记录下自己走过的每一步,并借此反思自己的行为。教师要对日志进行随机抽查批阅,这更能促进学生进行认真的反思,从反思中调整自己的探究,从反思中总结了实践的经验,从反思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教师从反思中调整自己的教学,给予正确的指导。
3、开展讨论交流反思会。
讨论交流反思会可以使学生通过与他人的讨论,加深对自己的活动结果、进步情况以及自己的优缺点的认识,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完善以后的行动。成果展示是给同伴评价的最好良
机,同时也是进行自我反思的好方法。成果展示是指把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丰富经历、收获、作品(照片、手抄报、小制作、小发明、日记、节目、调查报告、小论文等)等通过墙壁、媒体、舞台、当众演示等展示出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在同伴之间的评定、鉴赏和自己的比较评判中认识“自我”,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指导、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学生通过看重老师的评价,但更看重众多同伴的集体评价,从同学真诚的称赞、羡慕和提议中学生得到的更多。
4、利用调查问卷,进行自我反思。
某一活动结束后,教师提供调查表,学生通过填写问卷的形式对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所做、所感进行反思。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思结果调整活动策略,从而激发并维持学生对活动的最大兴趣。问卷题目可设计如下:1、你对这次的研究活动是否感兴趣,如果不感兴趣请说出理由。2、你的指导教师是谁?你想对他说些什么?3、在做的过程中,你同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解决了吗?你又是怎样解决的?4、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5、你认为自己做的结果怎么样?为什么?6、如果有这样的活动,你愿意继续做吗?今后研究课题该注意什么?
5、设计评价工具,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综合实践作为一门课程,如何进行学期总结性评价呢?评价结果以什么方式进入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呢?为此,教师可设计些评价工具,并通过它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为了做好学期总结性评价,如,有位教师设计的自我评价工具包括:“我的自画像”,“亲切的足迹”,“我有一双灵巧的手”,“我进步了”,“我给自己提意见”“我的打算”7个栏目,引导学生将全期经历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反思。同时,有些栏目中还有互评,教师的指导性评价,为促进学生开展下阶段的活动打下了基础。此外,在每个栏目的学生填写处,分别设计学生喜爱的图案,如足迹、小手、笑脸等图形,学生对这种评价特感兴趣。他们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进一步了解自己,增加自信,学会扬长避短,敢于创新,激发他们对综合实践的兴趣。
总之,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反思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反思总结过去,了解自我,完善自我,促进活动,展望未来。
扩展阅读: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意识[论文]
浅谈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在反思中学会学习,反思的过程中反复的推敲,牢牢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运用到生活中,从而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自我检讨的意识,可以帮助他们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
反思意识数学教学培养策略一、当前学生缺乏思考意识的现状分析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学习而不思考,人就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迷惑而无所适从;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更难全面的领会知识。但近几年,课堂教学的侧重点逐渐偏重于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但往往忽视了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反思是培养思维本质的动力,养成一个良好的反思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们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使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灵活,更有效率,更有方法地解决一切问题。当前在学习中的反思意识很薄弱主要表现是:
1.对知识的结构没有条理性,不能做到当天的知识当天整理,每章结束以后,不能及时的梳理整章的知识,做习题很容易出错,从不思考出错的原因,是知识点掌握不牢,还是没有真正理解。2.没有检查作业的意识,通常学生们的作业都是由老师和家长检查,因此,学生自己本身不能发现错误,因此也就不能改正错误,如此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都不够全面和准确。3.没有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些问题学生们虽然能回答上来,但是相同的问题,换成另外一种提问方法,就不会解决,这说明,学生从来都不考虑解决问题背后的思维方式。
4.没有反思意识,一部分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本不能判断自己的思维方式是否正确,因此这个思考的过程与反思的过程不能很好的连接,这样不利于学生找到好的学习方法,阻碍了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望。
二、培养学生反思意识的方法和途径1.激发学生反思的积极性
反思是认知与情感相互作用而又相互联系的产物,并且是由积极态度支撑。教师要利用一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反思热情,诱导学生的反思方向。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师后面黑板上设立学习园地,专门有一个评比专栏,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在听课中、练习中所体现出来的反思意识评分,通过反思学习进步最大的学生,期末给予奖励。每天晚上复习当天所学知识,回想今天老师都讲了哪些内容,提了哪些问题,我自己是否能回答出来,还有哪些知识点我没有完全掌握,并且把这些问题写在本子上,养成归纳总结的好习惯。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及时解决问题。多读一些学者的成功经历,反思他们是怎样成功的,吸取经验教训。2.设计活动引导学生思考
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要先想好哪些地方可以设计一些反思环节,给学生留一些空间,让他们自己进行一些交流,开展轻松而又全面的主体反思。课程开始之前,留时间给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自我反思意识》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自我反思意识: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