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计划方案 > 初中数学组集体备课实施计划

初中数学组集体备课实施计划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5:01:35 | 移动端:初中数学组集体备课实施计划

初中数学组集体备课实施计划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实施计划

张晓

集体备课是学科教研的基本形式,是提高教师备课能力和上课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能够营造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气氛,能够及时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提高。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使本年级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

现将集体备课计划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具体实施步骤:

1、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校内初备集体研讨修正

教案。每单元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

2、在个人初备时,一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其他相关材料;一定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同

时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又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习兴趣、态度、习惯)便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3、中心发言人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集体备课时详细介绍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单元教学目的,三维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每课课时分配,作业与练,教学方法的设想等。

4、每位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实行教学上的“五统一”。活动结束后,教研员要认真

做好活动记录,以备学校领导及教务处检查。5、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是:“三定”、“五统一”,同时注意搞好“五备”,钻透“五点”、优化“两法”、精选“两题。⑴三定:定单元集体备课课题,定中心发言人,定单元教学进度。

⑵五统一:统一单元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和三维训练,统一单元评价测试。

⑶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⑷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

⑸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⑹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

6、集体备课时,除中心发言人作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备课成员在这一教案的基上,融入自己的学风格,进行实施、总结和反思,最终形成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最优秀的教学设计。

7、编写导学案的学习内容时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⑴课时化原则

在每个学科新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打算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进步课堂教学效益。

⑵问题化原则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标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力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回纳、演绎的能力。

怎样设计问题?

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

②问题不宜太多,太碎;

③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

④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浮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法,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进座,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

⑤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以为是怎样的”“你判定的根据”“你的理由”等等。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具体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⑶参与化原则

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鼓励人人参与的热情,进步人人参与的能力,加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参与性原则。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发掘。

⑷方法化原则

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

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用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

⑸层次化原则

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一、混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门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认真研究导学案的层次性。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进深、层层深进地熟悉教材、懂得教材。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进。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

挑战,一般学生受到鼓励,学习艰苦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步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教师备课分配表

123456789教学内容第七章《一元一次方程》第九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十八章《勾股定理》第十九章《四边形》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第二十七章《相似三角形》教师讨论发言导学案的作用和意义本次集体备课总结性发言主备教师郭晓峰(大石头)郑淮君(三中)丁锡良(五中)孙明伟(四中)郝延胜(一中)杜艺霞(官地)教师张晓蒋万春四、集体备课地点敦化市第四中学大多媒体集体备课时间:201*年2月18日

扩展阅读:初中数学组集体备课实施计划

初中数学组集体备课实施计划

河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初中数学组集体备课实施计划

集体备课是学科教研的基本形式,是提高教师备课能力和上课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能够营造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气氛,能够及时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提高。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使本年级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现将集体备课计划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具体实施步骤:

1、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备课组要实行每周集体备课,每单元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2、在个人初备时,一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其他相关材料;一定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同时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又要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习兴趣、态度、习惯)以便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3、中心发言人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集体备课时详细介绍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单元教学目的,三维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每课课时分配,作业与练习配备,教学方法的设想等。4、组内每位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实行教学上的“五统一”。活动结束后,备课组长要认真做好活动记录,以备学校领导及教务处检查。

5、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是:“三定”、“五统一”,同时注意搞好“五备”,钻透“五点”、优化“两法”、精选“两题。

⑴三定:定单元集体备课课题,定中心发言人,定单元教学进度。

⑵五统一:统一单元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和三维训练,统一单元评价测试。

⑶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⑷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⑸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⑹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

6、集体备课时,除中心发言人作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备课组成员在这一教案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实施、总结和反思,最终形成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最优秀的教学设计。

三、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课题、主备人及分工情况时间:201*年10月22日地点:初中部备课室课题:16.1.1分式主备人:金鑫

分工情况:组长:组员:四、集体备课流程1、主备人发言一、教学背景

1.教学内容分析

(1)地位与作用:《分式》是北师大版新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

本节内容分两课时完成。我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主要内容是分式概念、意义和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分式是继整式之后,又一代数学习的基本内容,是小学所学分数的延伸和扩展,学好本节课,是今后继续学习分式的性质、运算以及解分式方程的前提。

(2)重点:分式的概念

(3)难点:识别分式有无意义;用分式描述数量关系

分式概念是《分式》这一章学习的起点和基础,因此分式的概念是教学的重点。又由于初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存在着这样的障碍:不善于概括数学材料、缺乏对字母及其他数学符号用于运算的能力,所以判定分母中整式的值何时不为零、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是教学的难点。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分式概念,学会判别分式何时有意义,能用

分式表示数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分式概念的自我建构过程及用分式描述数量

关系的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并获得代数学习的一些常用方法:类比转化、合情推理、抽象概括等。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体验数

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

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学习,学生初步养成了自主探究意识。一方面,在七年级下册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整式,分式与整式一样也是代数式,因此研究与学习的方法与整式相类似;另一方面,“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学生可以通过类比进行分式的学习。所以我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以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为出发点,确定以上3个方面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法与学法

基于以上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在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教学法”,借助于计算机课件,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

三、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为能更多地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我将本节课设为以下五个环节:发现新知再探新知应用新知深化拓展小结巩固,以期在多样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一)发现新知

在这儿我对教材进行了处理,课本引例是“土地沙化、固沙造林”问题,设问是“这一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我将引课方式改为通过学生自己构造代数式去发现分式,创设了这样的情境:1.创设情境:

师生共同欣赏画面,教师给出探究要求:

“代数式”庄园的果树上挂满了“整式”的果子:t,300,s,n,a-x,0,180(n-2),请你任选其中的两个,分别运用整式的四则运算,合成四个代数式;并与同组的伙伴交流你的成果。其中有新的一类代数式吗?请说一说。

作这样的改动,是基于以下考虑:原有引例不仅要求学生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还需要列出分式方程。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在起始课上这样的要求过高,而从学生熟悉的整式及其运算入手,引导学生从旧知中发现新知,与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更相吻合,有利于探索活动的展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用已给的7个整式进行代数式的构造时,学生可以写出多种多样的式子,里面既有单项式,也有多项式,还有分式。通过学生对自己所构造的代数式进行观察,创设发现情境,学会把自己的活动作为思考的对象,更好地进行分式概念的建构活动。

2.探索交流:

(1)议一议:你们所发现的这一类新代数式:

stnax,,……它们有什

么共同特征?它们与整式有什么不同?

(2)类比分数,概括分式的概念及表达形式被除数÷除数=商数类比被除式÷除式=商式3÷4=n÷(a-x)=

43nax

整数整数分数整式整式分式

(3)小组内互举例子,判定是否分式

针对学生的发现,采用“议一议”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新式子的特征,类比分数,合理联想,从而获得分式的概念及一般表示形式,可谓水到渠成。通过列举具体例子,互说判别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强化分式概念,并及时纠正学生可能因分数负迁移所造成的认知障碍,注意辨析

s300与的本质区别,强调分式的分母中必须含有字母。

ts(二)再探新知

如何识别分式有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探究学习的好素材。课本中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直接给出的,而我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往往忽视这个条件或是对分母整体不为零认识模糊,为了更好地突破难点,我创设了以下活动供学生自主探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1.探究活动

(1)填表:

a1aaa1………-2-1012………(2)概括分式在什么条件下有意义,对一般表达式

AB里的分母B作出取

值限定:B不能等于零

首先是组织学生独立填写表格。表格的设计,旨在通过求分式的值,将

“代数化”了的分式还原为学生熟悉的分数,通过填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现将会有差异,此时正是倾听与交流的好时机,通过互相说服和推广,他们最终会达成共识:分式的值与字母取值有关,分式并不都有意义。继而引导学生通过再次类比分数,将陌生问题向熟悉问题转化,自主得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同时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2.例题与练习

例1.(1)当a=1,2时,分别求分式a1的值

2a(2)a取何值时,分式

a12a有意义?

你知道吗:当x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

8x1(2)

1x29(3)

yx12

例1由学生在自主完成的基础上同桌交流,然后师生评述,使全体学生特别是学有困难的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的学习目标,获得成功感。“你知道吗”采用组内合作然后组间抢答的形式开展活动,激发兴趣。除课本随堂练习以外,我补充了第(3)问,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强调分数线的括号作用,强化分母的整体意识,从而进一步改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练习:(书P60随堂练习2)把甲、乙两种饮料按质量比x:y混合在一起,可以调制成一种混合饮料。调制1千克这种混合饮料需多少甲种饮料?

(四)深化拓展

把下列各式写成分式,并试着赋予它实际意义1.1÷a

2.(v1t1+v2t2)÷(t1+t2)

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是新课标中的明确要求。“赋予实际意义”对学生是个挑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兴趣,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注重学生是否给出了解释,更应关注学生是否进行了思考。提供的两个分式是初中阶段常用的模型。第一个可以与倒数、工作效率、等分相联系,

a1学生比较熟悉,应该可以通过独立思考得出;第二个分式可以联想到平均速度、平均售价、加权平均数的求法等问题,但学生相对陌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也可以适当提示分析。通过这样的逆向思维,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创造能力。

(五)小结巩固

1.小结谈一谈:你这一节课有什么收获?(知识、方法、情感)

“谈一谈”先让每个学生在组内交流,然后派小组代表作答,有助于学生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课堂中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可以使学生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感受自己的成长与进步,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实施因材施教提供了重要依据。

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更好的促使每一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在课外作业的布置上我安排如下:2.课后作业

试一试,你能行:①必做题:书本P58“做一做”②书本P60习题3.1(分层布置)③思考题:书本P58引例第三问

2、集体讨论并修改,张:…..王:….李:….

3、形成教、学案。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初中数学组集体备课实施计划》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初中数学组集体备课实施计划: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初中数学组集体备课实施计划》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88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