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期中考试试卷
201*年秋季期职二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下列有关世界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B.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正确看法D.有的人有世界观,有的人没有世界观
2.从哲学上看,之所以要系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
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B.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的认识工具D.只要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有这样一首唐诗:“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面对干旱的天气,种田人焦急万分地去祈雨;而朱门富户却在欣赏歌舞,还害怕下雨使乐器受潮,发不出清脆的声音。据此回答3~4题。3.这首唐诗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只有正确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B.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就必须从实际出发
C.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反映4.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
A.生活水平不同B.立场不同C.思维方法不同D.知识构成不同
5.要进行人工降雨和增雪来增加降水量,首先必须具备有利的气象条件,不可能“无中生有”。这说明
A.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B.意识的反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C.人们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D.意识的反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6.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人在梦中发表演讲、计算数学问题,甚至解决了科学难题,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A.梦既是一种意识活动,又是一种物质活动B.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C.意识有时可以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D.梦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一种反映
7.201*年6月人类基因组图谱工作草图宣告完成,将来人类可以通过生物工程来改造生命、复制生命。这一重大成果的哲学意义在于
①为世界物质性的理论又一次提供了新的自然科学依据②有力地驳斥了“上帝造物”的观点,是对“神创论”的有力打击③随着科学的发展,意识的反作用越来越强,
期中考试试卷
总有一天可以摆脱物质的束缚④证明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而且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②③④
8.在发展市场经济、强调坚持物质利益和等价交换原则的同时,大力提倡雷锋精神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这是因为
①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是辩证统一的②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③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保证正确的方向④精神文明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
9.毛泽东同志指出:“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静是不动没有,静是动也没有。”这一观点说明
A.世界上一切事物是绝对运动的B.世界上一切事物是相对静止的C.世界上一切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辩证法就是又动又不动10.在洛阳牡丹花会上,植物学家和文学作家对牡丹的反映是不同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A.世界观不同B.立场不同C.知识结构不同D.人生观不同
11.对于中央的方针政策,一部分同志习惯于照抄照搬,一般号召,大而化之,不注意认真落实;有的同志主观随意,不切实际,不求实效,不考虑后果。上述做法的错误在于违背了
①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原理③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④主观必须符合客观要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2.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恩格斯的上述论断表明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否认意识具有能动性B.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
C.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就是辩证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13.近年来我国开始启动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下决心从根本上遏止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治理水土流失,增加森林植被,保证大江大河的安全。135个重点森林工企业和长江、黄河上游重点地区地方森林工企业近百万名职工转产。这一重大行动说明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②自然界的存在是客观的,人们只能服从它③主观符合客观才能有效地改造社会④保护环境必须发挥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A.①④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
14.人能用太阳能发电,是因为太阳本身有能量;人能用甘蔗制糖,是因为甘蔗本身含糖,这些事例说明:A.自然物有其固有属性B.人只能根据自然物本身的属性规律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C.自然界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D.人对自然可随心所欲的改造15.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共同错误是
期中考试试卷
A.从狭隘的局部经验出发B.从个人想象代替群众想象
C.从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出发D.主观认识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
16.我们青年学生在正确解释世界和有效的改造世界和改造自身中,除了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外,还要
①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②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上③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应当有认真的精神④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7.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要树立科技意识,其原因在于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科学技术的作用只有通过人才能发挥出来③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④科学实验以正确认识自然界为直接目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8.要提倡讲真话,写真情,有喜报喜,有忧报忧,防止赶风头,讲顺风话,这一“提倡”符合
①物质决定意识的哲理②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的原理③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的哲理④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哲理
A.②③B.①④C.③④D.①②
一些人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掠夺式地开采资源。这种错误的做法,破坏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人们的生存环境。19.从辩证法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②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④事物总是处在因果链条的联结之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
20.对于《红楼梦》,鲁迅早就说过:“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说明
①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②意识能对客观事物产生重大影响③人的意识有能动作用④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反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
21.科学家准确地预测到了201*年8月27日,火星与地球这一对在星空中遥遥相望的“兄弟”,5万年来“最亲密的接触”——在这一天,火星距离地球最近达到55756622公里。为了纪念这数万载难逢的一天,国际行星组织宣布8月27日为世界“火星日”。火星与地球5万年来“最亲密的接触”被准确地预测到说明
①世界上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③意识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④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2.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
A.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B.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期中考试试卷
C.客观事物的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趋向D.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水是生命赖以生存的载体,它孕育了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也是人类延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在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水危机却刻不容缓地凸现出来。阅读材料,完成23~24题。
23.目前,地球上的淡水足以养活整个人类,但是,浪费、污染和水资源的分配不均都促使了水危机的产生。可见
A.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因果联系B.当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C.先行后续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D.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局部功能之和24.从上题材料中可以看出,要解决水资源危机必须
A.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B.严格控制人们用水C.开辟新的水源D.贯彻实施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25.400多年前,法国诺查丹玛斯在《诸世纪》中写过一首晦涩的诗,认为1999年7月人类面临大劫难。人们在复杂的心态中却平安地度过7月,也平安地度过了8月18日。“大十字”预言破灭了。“世界末日论”的破灭给人的哲学启示是
A.谬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起任何作用B.科学预测是不必要的
C.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能胡乱联系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26.下面所列8项中,属于规律的是
①太阳东升西落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③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④月满亏蚀,日盈昃⑤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⑥生物的遗传和变异⑦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⑧春夏秋冬,四季更迭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⑤⑥⑦C.②⑤⑥D.②⑤⑥⑧
27.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治理水患,他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B.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对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做出预见,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
C.人们能够把自然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我们既不能做自然的奴隶,也不能做自然的主人,我们要做自然的朋友。”据此回答28~29题。
28.从哲学上看,我们之所以不能做自然的主人,是因为
A.人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B.规律具有客观性,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C.规律是永恒不变的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29.上述要求包含的哲理是
A.做工作必须重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B.看问题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
C.办事情必须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D.做任何工作都要遵循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30.下列各项属于普遍联系的有
①指纹、手相,决定人的命运②“桑基鱼塘”,“城门失火,殃及池鱼”③“乌
期中考试试卷
鸦叫丧,喜鹊叫喜”④“计算机联网,一机知天下”A.①②B.①②④C.①③D.②④
31.《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要引导干部群众破除陈旧观念,树立创新精神破除自满情绪,树立进取思想;破除畏难情绪,树立迎难而上、抢抓机遇的意识。”上述要求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B.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的反作用C.正确的意识是促进客观事物向前发展的决定因素D.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32.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时。”这说明A.事物之音质联系是客观的B.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C.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D.因果联系是客观存在的3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哲学寓意是
A.物质决定意识B.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C.必须按规律办事D.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人和事
34.2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全线开通,青藏铁路的修建,对密切青海、西藏与内地经济、文化的联系,增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加快两省区开放开发具有重大意义,这说明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④人们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5.下列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①启动开关,电灯发亮②寒风扫落叶③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④市场经济与假冒伪劣⑤高分与低能⑥改革开放与腐败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④⑤⑥
二、主观题:(共2答题,30分)
36.(14分)请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发生于201*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达8.1级,此次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这次地震危害极大,共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1000多名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2亿元。
材料二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年1月12日发生里氏7.3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截至201*年1月26日,海地地震进入第15天,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此次海地地震已造成11.3万人丧生,19.6万人受伤。此次地震中遇难者有联合国驻海地维和部队人员,其中包括8名中国维和人员遇难。
材料三青海省玉树县201*年4月14日零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截止4月25日下午17时玉树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70人失踪。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年4月20日国务院决
期中考试试卷
定,201*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材料四人类对地震的认识仍然有限,经常在各类地震中遭受巨大生命财产损失。与地震不同,人类在长期与气象灾害的斗争过程中,逐渐认清了气象的秘密,能够对天气情况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测,积极主动地应对气候灾害。
(1)请运用相关哲理,说明人类为何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6分)
(2)请分析说明,人类将来能否像天气预报一样,对地震的发生做出准确的预报。(8分)
37.(16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的智慧创造了经济奇迹。但无知和贪婪却留下了可怕的后果: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地球发出了痛苦的呻吟……人们渐渐从噩梦中觉醒。进入21世纪,环保问题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人们反思对自然的态度,积极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认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逐步树立起了“绿色环保”的理念,并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正一步步使荒芜的大地恢复青山绿水,一天天变得美丽。
材料二如果你乘飞机旅行201*公里,那么你就排放了278千克的二氧化碳;如果你用了100度电,那么你就排放了78.5千克二氧化碳;如果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升汽油,那么你就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城市气候变暖作用最大的温室气体就是二氧化碳,其“生命力”很顽强,一旦排到大气中,少则50年,最长约200年都不会消失。
(1)请分析材料一所体现的唯物论道理。(8分)
(2)请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人类如何解决气候变暖等自然环境问题。(8分)
扩展阅读:高二年级期上学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
期中考试试卷
201*年秋季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下列有关世界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B.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正确看法D.有的人有世界观,有的人没有世界观
2.从哲学上看,之所以要系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B.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的认识工具D.只要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有这样一首唐诗:“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面对干旱的天气,种田人焦急万分地去祈雨;而朱门富户却在欣赏歌舞,还害怕下雨使乐器受潮,发不出清脆的声音。据此回答3~4题。3.这首唐诗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只有正确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B.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就必须从实际出发
C.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反映4.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
A.生活水平不同B.立场不同C.思维方法不同D.知识构成不同
5.要进行人工降雨和增雪来增加降水量,首先必须具备有利的气象条件,不可能“无中生有”。这说明
A.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B.意识的反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C.人们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D.意识的反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6.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人在梦中发表演讲、计算数学问题,甚至解决了科学难题,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A.梦既是一种意识活动,又是一种物质活动B.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C.意识有时可以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D.梦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一种反映
7.201*年6月人类基因组图谱工作草图宣告完成,将来人类可以通过生物工程来改造生命、复制生命。这一重大成果的哲学意义在于
①为世界物质性的理论又一次提供了新的自然科学依据②有力地驳斥了“上帝造物”的观点,是对“神创论”的有力打击③随着科学的发展,意识的反作用越来越强,
期中考试试卷
总有一天可以摆脱物质的束缚④证明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而且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②③④
8.在发展市场经济、强调坚持物质利益和等价交换原则的同时,大力提倡雷锋精神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这是因为①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是辩证统一的②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③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保证正确的方向④精神文明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
9.毛泽东同志指出:“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静是不动没有,静是动也没有。”这一观点说明
A.世界上一切事物是绝对运动的B.世界上一切事物是相对静止的C.世界上一切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辩证法就是又动又不动10.在洛阳牡丹花会上,植物学家和文学作家对牡丹的反映是不同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A.世界观不同B.立场不同C.知识结构不同D.人生观不同
11.对于中央的方针政策,一部分同志习惯于照抄照搬,一般号召,大而化之,不注意认真落实;有的同志主观随意,不切实际,不求实效,不考虑后果。上述做法的错误在于违背了
①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原理③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④主观必须符合客观要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2.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恩格斯的上述论断表明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否认意识具有能动性B.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
C.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就是辩证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13.近年来我国开始启动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下决心从根本上遏止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治理水土流失,增加森林植被,保证大江大河的安全。135个重点森林工企业和长江、黄河上游重点地区地方森林工企业近百万名职工转产。这一重大行动说明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②自然界的存在是客观的,人们只能服从它③主观符合客观才能有效地改造社会④保护环境必须发挥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A.①④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
14.人能用太阳能发电,是因为太阳本身有能量;人能用甘蔗制糖,是因为甘蔗本身含糖,这些事例说明:
A.自然物有其固有属性B.人只能根据自然物本身的属性规律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C.自然界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D.人对自然可随心所欲的改造15.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共同错误是
期中考试试卷
A.从狭隘的局部经验出发B.从个人想象代替群众想象
C.从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出发D.主观认识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16.我们青年学生在正确解释世界和有效的改造世界和改造自身中,除了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外,还要
①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②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上③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应当有认真的精神④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7.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要树立科技意识,其原因在于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科学技术的作用只有通过人才能发挥出来③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④科学实验以正确认识自然界为直接目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8.要提倡讲真话,写真情,有喜报喜,有忧报忧,防止赶风头,讲顺风话,这一“提倡”
符合
①物质决定意识的哲理②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的原理③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的哲理④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哲理
A.②③B.①④C.③④D.①②
一些人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掠夺式地开采资源。这种错误的做法,破坏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人们的生存环境。19.从辩证法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②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④事物总是处在因果链条的联结之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
20.对于《红楼梦》,鲁迅早就说过:“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说明
①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②意识能对客观事物产生重大影响③人的意识有能动作用④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反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
21.科学家准确地预测到了201*年8月27日,火星与地球这一对在星空中遥遥相望的“兄弟”,5万年来“最亲密的接触”——在这一天,火星距离地球最近达到55756622公里。为了纪念这数万载难逢的一天,国际行星组织宣布8月27日为世界“火星日”。火星与地球5万年来“最亲密的接触”被准确地预测到说明
①世界上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③意识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④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2.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
A.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B.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期中考试试卷
C.客观事物的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趋向D.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水是生命赖以生存的载体,它孕育了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也是人类延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在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水危机却刻不容缓地凸现出来。阅读材料,完成23~24题。
23.目前,地球上的淡水足以养活整个人类,但是,浪费、污染和水资源的分配不均都促使了水危机的产生。可见
A.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因果联系B.当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C.先行后续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D.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局部功能之和24.从上题材料中可以看出,要解决水资源危机必须
A.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B.严格控制人们用水C.开辟新的水源D.贯彻实施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25.400多年前,法国诺查丹玛斯在《诸世纪》中写过一首晦涩的诗,认为1999年7月人类面临大劫难。人们在复杂的心态中却平安地度过7月,也平安地度过了8月18日。“大十字”预言破灭了。“世界末日论”的破灭给人的哲学启示是A.谬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起任何作用B.科学预测是不必要的
C.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能胡乱联系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26.下面所列8项中,属于规律的是
①太阳东升西落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③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④月满亏蚀,日盈昃⑤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⑥生物的遗传和变异⑦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⑧春夏秋冬,四季更迭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⑤⑥⑦C.②⑤⑥D.②⑤⑥⑧
27.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治理水患,他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B.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对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做出预见,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
C.人们能够把自然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我们既不能做自然的奴隶,也不能做自然的主人,我们要做自然的朋友。”据此回答28~29题。28.从哲学上看,我们之所以不能做自然的主人,是因为
A.人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B.规律具有客观性,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C.规律是永恒不变的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29.上述要求包含的哲理是
A.做工作必须重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B.看问题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C.办事情必须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D.做任何工作都要遵循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30.下列各项属于普遍联系的有
①指纹、手相,决定人的命运②“桑基鱼塘”,“城门失火,殃及池鱼”③“乌
期中考试试卷
鸦叫丧,喜鹊叫喜”④“计算机联网,一机知天下”A.①②B.①②④C.①③D.②④
31.《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要引导干部群众破除陈旧观念,树立创新精神破
除自满情绪,树立进取思想;破除畏难情绪,树立迎难而上、抢抓机遇的意识。”上述要求体现的哲理是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B.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的反作用C.正确的意识是促进客观事物向前发展的决定因素D.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32.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时。”这说明
A.事物之音质联系是客观的B.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
C.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D.因果联系是客观存在的3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哲学寓意是
A.物质决定意识B.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C.必须按规律办事D.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人和事
34.2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全线开通,青藏铁路的修建,对密切青海、西藏与内地经济、文化的联系,增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加快两省区开放开发具有重大意义,这说明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④人们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5.下列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①启动开关,电灯发亮②寒风扫落叶③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④市场经济与假冒伪劣⑤高分与低能⑥改革开放与腐败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④⑤⑥
二、主观题:(共2大题,30分)
36.(14分)请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发生于201*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达8.1级,此次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这次地震危害极大,共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1000多名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2亿元。
材料二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年1月12日发生里氏7.3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截至201*年1月26日,海地地震进入第15天,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此次海地地震已造成11.3万人丧生,19.6万人受伤。此次地震中遇难者有联合国驻海地维和部队人员,其中包括8名中国维和人员遇难。
材料三青海省玉树县201*年4月14日零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截止4月25日下午17时玉树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70人失踪。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年4月20日国务院决
期中考试试卷
定,201*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材料四人类对地震的认识仍然有限,经常在各类地震中遭受巨大生命财产损失。与地震不同,人类在长期与气象灾害的斗争过程中,逐渐认清了气象的秘密,能够对天气情况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测,积极主动地应对气候灾害。(1)请运用相关哲理,说明人类为何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6分)
(2)请分析说明,人类将来能否像天气预报一样,对地震的发生做出准确的预报。(8分)
37.(16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的智慧创造了经济奇迹。但无知和贪婪却留下了可怕的后果: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地球发出了痛苦的呻吟……人们渐渐从噩梦中觉醒。进入21世纪,环保问题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人们反思对自然的态度,积极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认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逐步树立起了“绿色环保”的理念,并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正一步步使荒芜的大地恢复青山绿水,一天天变得美丽。材料二如果你乘飞机旅行201*公里,那么你就排放了278千克的二氧化碳;如果你用了100度电,那么你就排放了78.5千克二氧化碳;如果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升汽油,那么你就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城市气候变暖作用最大的温室气体就是二氧化碳,其“生命力”很顽强,一旦排到大气中,少则50年,最长约200年都不会消失。
(1)请分析材料一所体现的唯物论道理。(8分)
(2)请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人类如何解决气候变暖等自然环境问题。(8分)
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期中考试试卷
答案B题号13答案B题号25答案C
C14B26CD15D27AB16D28BB17A29DD18D30DB19D31BD20C32CC21B33DC22D34BC23A35AD24A二.主观题:
36.答:(1)①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国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地震的发生就是地球内部运动规律的外在表现。②规律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它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规律发生的条件具备之后,它就必然发生,表现出它的不可抗拒性。汶川、玉树等地地震的发生就是由于满足了地震发生的各方面条件,是不可抗拒的。当然,规律是客观的,并不表明人类是不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的。
(2)①规律是客观的,但不等于说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只要人们解放思想,按规律办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的。②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可以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对地震的研究,人类完全可以认识和掌握地震规律。③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终有一天,人类可以正确认识地震规律。
37.答:(1)①人们从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环境灾难中形成了绿色环保的理念,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②人们在绿色环保理念的指导下,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大地一天天变得美丽,体现了意识的反作用原理,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③人类的无知和贪婪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使地球发出了痛苦的呻吟等不良后果,体现了自然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改造自然的前提的道理。
(2)①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具有普遍性,人与自然处于联系之中,自然界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人类需要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②联系具有客观性,忽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必然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人类向自然排放污染物导致环境污染,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就是无视联系具有客观性的结果。③把握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因果联系,可以提高活动的预见性和自觉性,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的解决。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政治试题》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