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思考
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探讨
医学应用技术学院郑玉鹏
摘要: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通过开展辅导员家访活动,促进辅导员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便于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校与家庭、辅导员与家长的联系,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强大合力;促进辅导员深入了解社会实际,增进与学生及其家庭的感情,提升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
关键词:家访;问题及对策
家访,即老师到学生家中访问。曾经,家访以一种温暖体贴的姿态成为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纽带和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近些年来,伴随电话、电子邮件等现代化通讯方式的出现,家访面临着挑战,家访渐渐被冷落了。在新时期,随着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贫困生的出现,高校家访正被更多的教育者认可并接受。开展高校家访,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能促进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强大合力。
一、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目的
1.实地详细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与学生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如实客观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征求学生家长对学生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使得双方在学生的培养上形成合力。高校困难学生一直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要群体,对这一群体的认定、审核、关心和帮助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对家庭困难学生的了解更多停留在书面报告、口头介绍或学生所在地区的困难证明,缺乏实地深入的走访了解。一方面这是由于高校家访工作在以往较长一段时间被忽视,另一方面,缺乏对高校家访工作在物力、财力方面的支持力度。拉近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距离,增进老师与家长、学生之间的理解,使老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更加深入细致;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针对性更强,定位更准;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更严,学习目的更明确。家访活动,不是一个短期的、应景式的任务,要形成一种制度,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经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坚持做好此项工作。在深入了解学生家庭并把温暖送到学生家庭时,增进了老师和学生以及家长的感情,拉近了学校和家庭的距离,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对今后加强学生资助管理,心理辅导,成才培养,职业规划等工作有了可靠的依据和把握。
2.倾听家长对学生的情况反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培养工作。通过家访掌握的情况,深入分析、总结学生成长过程中问题存在的原因,从而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在家访过程中,介绍学校培养学生的方案和学校的基本情况,使学生家长更进一步了解学校的发展状况,加强学校与家庭、辅导员与家长的联系,增进与学生及其家庭的感情。倾听家长对学生情况的反馈,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不为我们所熟知的在学校之外的另一面。针对学生在校期间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家长反映的情况进行沟通、交流,双方共同努力,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辅导员家访工作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1.直接到学生家中家访,架设沟通桥梁,解疑答惑应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择业、就业这三方面有着很多疑惑,相当一部分家长心中存在着程度较重的担忧和不安。“孩子在校能否学到一项专业技能?”“毕业后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这是家访过程中最常听到的问题。面对家长忧心忡忡的提问,我们应从每项专业课的课程设置、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训、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等方面,向家长详细解说。通过解说,家长了解到,学校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来调整相应专业设置,学校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实用技能型人才。疑惑解除了,家长也都安心了,即使是家庭经济情况不好的家长也坚定了供孩子上学的信心。
2.努力拓宽家访途径,加强与家长的日常联系
目前高校基本都是全国招生,在家访中因为工作量大,辅导员数量少,同时很多学生分布在祖国各地,家访的确有难度。为此,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电话家访、网络视频家访等多种形式的家访。通过拓展途径让家访工作成为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在平时,通过电话、网络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就学生的成长问题做到及时沟通交流。另外,一些住宿生家长更关心的是孩子在校期间的吃住问题。部分家长总担心,孩子在外吃不好,吃不饱;担心孩子冻着,饿着。还有些家长无计划、无节制地给孩子生活费,只要孩子伸手就给钱;这使部分学生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有很多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用竟然超过千元。要同这些家长说明学校各方面情况及对学生的要求,与家长达成共识,给学生定下合理的月生活费标准。通过与家长的沟通,遏制部分学生大手大脚乱花钱的坏习惯。
三、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启示及对策
辅导员工作责任重大,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和未来。通过家访,笔者认为,辅导员工作要有的放矢,还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必须大力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工作中要通过学生的直接参与去体会到感恩的真谛,逐步学会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自然、感恩朋友、感恩社会。
2.从搞好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做起,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从家访实践来看,出现思想闭塞的初始原因都是因为学生沟通能力欠缺,沟通的欠缺使得学生获得的信息量减少,从而造成个人思考问题的狭隘。在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中要采取多种形式、多角度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在培养中注意赏识教育,多发现学生的进步和成绩,并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3.加强大学生的择业能力教育。在家访中我们发现家长和学生关心最多的是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是当下的热点问题,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因此要更加注意培养学生的择业能力以及和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
4.促进家访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如何提高辅导员家访的积极性,如何加大家访的工作力度和实效,如何让家访成为每个高校辅导员的一个日常性工作,使之成为一项制度,不断规范化、科学化,这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
5.加强大学生的学业规划。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很多学生刚进入大学时都是踌躇满志,可是大学入学阶段的不适应导致学业的下降,从而造成恶性循环,课程无法继续。为此,现在的大学生学业规划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大学生学业规划要从入学开始,从定心、定向、定位三个角度进行设计。定心,即对于刚步入大学校门的青年学生要既来之则安之不能心神不定、朝三暮四;定向即根据自身爱好,确定专业发展方向,这是做好和实现学业规划的关键;定位,即根据自我评估和对外界环境评估的情况,确定自己要达到的发展水平。定位要准确适度,既不可悲观也不能高估,这是最终要实现的学业规划目标。
6.继续深入细致地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目前国家对大学生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可是我们还是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很多贫困生的定性上存在很大的难度,而家访是界定贫困生家庭情况的最好途径。可是家访每位贫困生也是不现实的,如何能够客观地评定贫困生的等级是做好资助工作的起点。其次,目前国家的资助一直是按照学生比例,划拨一定的名额来进行评定,这种评定往往不是很实际。其实对于不同学院学生的贫困程度是不一样的,农村生源人数不等,来自偏远山区的人数不等,这样在评定贫困生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人数比例来评定不够科学。在评定工作中应该按照院系贫困生人数比例划分资助金额,在评定中优先解决那些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评定金额和比例。7.建立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帮扶机制。如果一个贫困大学生毕业没有找到工作,那对已经竭尽全力的贫困生家庭造成的影响简直是灾难性的,示范效应也非常恶劣。帮助一个贫困生顺利就业,就相当于帮助了一个家庭,甚至提振了贫困生所在的“小社会”对教育的信心。国家、地方和学校应多方共同努力,给予贫困毕业生尤其是特困毕业生更多就业方面的关注和帮助。学校摸底、政府出力,将贫困毕业生就业援助纳入各级政府援助困难群体就业政策体系。高校建立起常规化的贫困大学生寒假家访机制,并通过多种调查摸底方式对贫困毕业生逐一登记,并实施就业重点推荐和帮扶机制,力争使贫困毕业生毕业当年基本实现就业。
家访是辅导员深入了解学生、分析学生思想状况、加强与家长沟通、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合力的良好渠道。家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方坐在一起,促膝而谈,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通过面对面交换意见,进行思想沟通和交流,有利于教师、家长、学生之间迅速达成共识,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实践证明,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最直接的桥梁。通过家访,及时掌握到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要求与建议,全面听取了社会各层面对学校职业教育的意见,并将之反馈给学校相关部门或个人,发现并弥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推动教师自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联全.浅谈家访的艺术[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96(3).
[2]钟雄英.思想教育与教育思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4).[3]王晓花.高校班主任家访工作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张福德.教师家访的误区及对策[J].宁夏教育,201*(1).
扩展阅读: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初探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初探
摘要:辅导员家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构建新形势下家校融合教育的有效手段。文章在分析了开展辅导员家访的目的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总结了家访工作实施的流程,并结合实际,探讨了家访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差异化;家访计划;网络通讯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723(201*)10-0069-02
《现代汉语字典》对“家访”一词做出了如下解释:“因工作需要到人家里访问。”家访最初主要被应用于解决个别儿童或者青少年的一些家庭问题。与家长的沟通,便于教师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坚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的原则,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笔者认为由他们走进学生家庭、了解学生情况,有利于拉近彼此距离、增强信任,形成家、校协作的教育合力。一、高校辅导员家访的目的和必要性
1.进一步密切学校与家庭、辅导员与家长的联系,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强大合力。走访学生家庭,带去学校领导、老师对学生和家长的问候,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期间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表现,深入了解学生及其家庭的实际情况,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
2.辅导员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实际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强大合力,保证家校教育的一致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新时期辅导员家访工作是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平安、文明、和谐校园建设的有益尝试,脚踏实地的走访和调研可以切实改进辅导员队伍工作作风,增强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提高辅导员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能力和科研水平。二、辅导员家访工作的实施过程
(一)筛选受访学生,全方位的收集学生信息
家访对象的选择应该优先考虑重点关注的特殊群体学生,具体包括:学习困难、单亲、孤儿、家庭经济困难、有宗教信仰、行为思想偏激、性格内向封闭倾向的学生。家访前,根据学生的在校表现(包括学习成绩、参加社会实践情况、获奖情况、奖助贷情况、学生优缺点、平时的兴趣点或志向)对学生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为了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在校表现和家庭背景,辅导员老师还需要向受访学生所在的班级了解情况。
(二)制定差异化的家访计划,做好辅导员自身能力补充在掌握学生信息后,要进一步明确家访的目的,要解决学生哪一方面的问题。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家访工作没有统一的模式,这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关于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思考》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关于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思考: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