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报编辑部201*年工作总结
院报编辑部201*年工作总结
201*年,医院又一次进行了内设机构调整,院报编辑部人员进行了较大调整。一年中,院报编辑部按照文化委领导的统一部署,克服困难、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文化与人文相结合,内涵与外延共创建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医院文化,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医院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圆满完成院报编辑任务
面对人员少、工作量大的特殊情况,院报编辑部人员全力克服困难,经常连夜工作,确保院报的出版与发行。全年共出版院报11期,计30余万字。同时,为市卫生局编印出版创先争优专刊一期。深入临床科室,采访并撰写出8名专家和护理工作者的人物传记,及时完成了医院成功救治11位车祸患者等抢救时间的报道。特别是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信息,及时出版了医院中医医院管理年专刊,受到领导肯定。专版推出了医院春节联欢会、杏林春暖济苍生、《换心、焕新、欢欣》等,起到了突出重点,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的作用。
二、媒体宣传工作重点突出
为了全面宣传医院的各种新闻,院报编辑部人员深入相关科室、第一时间进行采访报道。为配合中医医院管理年验收,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加班赶出了管理年专刊,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和专家的重视,也得到了医院主管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为宣传医院的改革成效,撰写了整版的《换心、焕新、欢欣》龙沙区医院的改革纪实,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对中医中药中国行、车行万里下乡义诊等活动进行了重点宣传,对三伏、三九穴位贴敷等中医药特色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对台湾专家来院义诊活动进行全方位报道。特别是,今年重点做了在国家级报刊上宣传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全年共在国家、省市各级报刊上发稿共计280余篇;其中国家级(中国中医药报、健康报、中国医院报)稿件30余篇次,省级稿件(黑龙江日报等)10余篇;在《齐齐哈尔日报》、《鹤城晚报》等媒体上刊发稿件240余篇。同时,医院今年在在齐齐哈尔电视台的《齐齐哈尔新闻》、《新闻前沿》、《直播鹤城》、《周日会客厅》等明星栏目中播出“市骨关节镜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医院与哈医大一院结成医疗协作医院揭牌仪式”、“医院中秋节慰问患者”、“医院隆重举行庆十一演讲比赛”等消息120余次。齐台一套、齐台都市频道播出广告50余次。我院今年在1197广播播出新闻50条,广告340条;在交通广播播出名医导诊台电话应诊225次,“交广维权网”、“快乐的士”栏目播出广告1590条。通过电波,及时架起了与百姓沟通的桥梁。
三、日常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除了完成院报的编辑出版以及正常的宣传工作外,院报编辑部还在文化为领导的直接指导下,完成了医院中医医院管理年验收、国家卫生部来源检查、省级文明单位标兵验收等项工作,完成了为中国中医药年鉴、省中医药管理局、齐齐哈尔年鉴、齐齐哈尔市志,中国中医药报、健康报、中国医院报,中国卫生杂志等撰写经验材料、人物传记、重点通讯等30余篇、近10万字。完成了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手册、中医药特色优势手册和行为规范手册的部分编辑校对工作,年内共起草各种文件40余份,全部上传志QA,其中相关文字材料近10余万字。同时,为医院杏林之声播放室提供了11期的院报内容,约30万字。
201*年工作计划
1、继续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为医院的文化建设作贡献。2、拟增设南区医院建设专栏、及时报道医院南区建设的相关工作,为南区建设宣传鼓劲。
3、丰富院报栏目,吸引广大读者,提高办报质量。拟增设名家
饮食、读报心得、新技术之窗等栏目。4、着力培养新人,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5、继续加强与媒体沟通,更好地宣传医院的品牌形象。6、积极向中国中医药报、健康报等国家级媒体投稿,提升宣传
层次。
7、协助市卫生局,办好创先争优专刊。
扩展阅读:学报编辑部-201*年工作总结
学报编辑部201*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学报编辑部全体同事在学校党委和学报编委会的领导下,以高度的责任感,严谨务实,努力工作,顺利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取得较好的成绩。现把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1主要工作回顾
1.1编辑出版工作
1.1.1按时按质完成工作任务
201*年全年共出版学报正刊6期,增刊2期(1期为高教研究专辑,1期为教务处委托出版的学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集)。共处理来稿418篇,刊登稿件221篇(学报正刊124篇,高教研究增刊55篇,学生优秀毕业论文集44篇)。以编辑部现有编辑人员5人计,平均每人处理来稿约84篇,加工、编辑、校对文稿约44篇。面对繁重的编辑工作任务,编辑部全体同事任劳任怨,勤恳工作,按时按质完成出版任务。尤其是第4期学报和高教研究增刊专辑,许多老师需要文章评职称。但其出版时间在8月份,正值放暑假。为了能让老师们的文章赶上评职称,编辑部全体同事放弃假期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使学报按时印出,满足了老师们评职称的需要。1.1.2积极组稿,广拓稿源
充足的稿源是办好学报的根本保证,但稿源不足是当前高校学报普遍面临的困境,我校学报也不例外。为了获得充足的稿源,201*年,我们继续既往的做法,采取多种措施积极组稿。首先是积极挖掘校内稿源,一方面,跟踪老师们的科研动向,及时组稿,尤其是主管校长、编委会主任吴灶和教授,主编刘楚吾教授,亲自向有关的课题组老师进行约稿,组织到多篇海洋水产科学和珍珠研究方面的稿件;另一方面,通过细心指导、精心加工、快速发表等形式做好作者服务工作,吸引作者尤其是年轻作者投稿。其次是加强与校外海洋水产科研院所作者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投稿。第三,采取在元旦给校外审稿专家、作者寄送新年贺信和征稿启事等形式,邀请校外审稿专家、作者向他们的同事、朋友、学生推荐组稿。积极的组稿措施,保证了学报比较充裕的稿源。1.1.3严格把关,保证质量
质量是刊物的生命。201*年,我们继续把提高刊物质量作为首要工作来抓。首先是坚持落实编辑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的“三审制”,严格审稿,并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杂志社提供的“学术不端文献检索系统”,对每一篇来稿进行检查,杜绝抄袭、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其
次是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责任编辑对审查通过的稿件,必须认真审核审稿专家的评审意见,指导作者做好稿件的修改工作,并对稿件进行细致的编辑加工,同时主编认真做好每篇加工好的稿件的最后审查把关工作。第三是对稿件的校对坚持“三校一读”制度(编辑初校、作者复校、编辑再校,主编(副主编)通读),把差错减少到最低限度。1.2评奖申报工作
201*年3月,教育部科技司开展第3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评比活动。为了扩大学报的社会影响和检验学报的质量水平,也为了更好地从评比中总结经验,学报编辑部积极参与了评奖活动,根据评比办法的要求,认真组织参评材料和填写参评申报书,按时寄送参评材料。1.3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201*年2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总署37号令),对出版单位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实行职业资格登记,规定出版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必须按规定办理登记手续才能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责任编辑人员必须注册领取责任编辑证书才能从事责任编辑工作;责任编辑注册有效期为3年,3年后续展注册,必须提交近3年继续教育证明材料,否则不予续展注册。编辑部全体人员已于201*年办理了责任编辑注册手续,为了保证3年后顺利续展注册,也为了编辑业务水平的提高,编辑部非常重视编辑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除了安排网上自学之外,还分阶段安排全体编辑人员参加了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的于201*年7月18日至8月14日分4期举行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顺利取得了继续教育培训合格证书。2主要成绩
2.1学报评奖获佳绩
在201*年教育部科技司开展的第3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评比活动中,学报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这是学报继201*年获“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201*年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后,获得的又一殊荣。学报的获奖不但表明我校学报的质量水平得到业界的认可,也是对学报编委会和全体编辑人员长期以来付出的努力的肯定。近年来,我们针对高校学报普遍存在办刊效益低下的情况,对学报的办刊定位作了深入的思考,明确“以质量为生命、以特色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刊方针,把质量、特色、服务作为学报的价值追求,并以《提高质量,彰显特色,强化服务,努力实现办刊价值办刊实践》为题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主办的《中
国科技期刊研究》201*年第3期介绍了我们的办刊体会。而学报相继获得“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可以说就是我们的办刊方针实践的结果。2.2学报质量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影响力是科技期刊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衡量科技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期刊的影响因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版)》,我校学报的复合影响因子达0.601,比201*年的0.430提高了0.169(201*年报无复合影响因子);综合影响因子0.385,比201*年0.280提高了0.105;基础研究类影响因子0.318,比201*年的0.204提高了0.114。
基金论文比是学术期刊质量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版)》,我校学报201*年的基金论文比达0.71,比201*年的0.58提高了0.13。
被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也是衡量科技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201*年,我校学报除了继续被国内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录之外,根据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发布的《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中国期刊一览表(201*年版)》,我校学报还被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其中《化学文摘》已收录文摘24篇,《剑桥科学文摘》201*年收录文章45篇。2.3编辑学研究取得较好成果
编辑学研究是提高编辑理论和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对编辑人员学术修养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我部编辑人员都自觉地参与编辑学的研究。201*年,学报编辑部共发表了编辑学研究论文4篇,其中3篇发表在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分别是陈庄的《学术期刊网络版质量改进研究》(《科技与出版》201*年第6期)、《论网络科技期刊的凭证权威性》(《出版发行研究》201*年第10期),胜修的《“相关链接”在期刊编辑中的应用》(《编辑学报》201*年第5期)。此外,胜修的《文化传播还是信息传播?关于编辑传播对象的思考》(原载《出版发行研究》201*年第7期)被中国编辑学会主办的《中国编辑研究(201*)》年刊全文收录,《编辑彰显论》(原载《编辑之友》201*年第6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出版业》201*年第1期全文转载。全年发表的论文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质量进入了比较高的档次。3存在问题和201*年工作设想
3.1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是高质量稿源不足。通过编辑部的积极组稿,稿源虽然还算充裕,但高质量的稿件却不是很多。其中的原因既有学报地位本身的局限,也与当前国家乃至学校的科研评价体系和相关政策有关,造成作者不愿意把高质量的稿件投诸我校学报。
其次是编辑部与学校各单位部门的联系有待加强。检讨学报目前的工作,大多是在与作者之间运行,与学校各单位部门和教职员工的联系不多,致使一些部门和教职员工对学报的认识模糊。比如在图书馆,就找不到学报的位;比如有的老师,就有对学报应该投稿必发的误解;再比如校内组稿,基本上是与老师们私下的交流,缺乏一种组织层面的机制,因而效果不是很明显。
3.2201*年工作设想
(1)加强与学报与学校各单位部门和教职员工的联系,尤其是各院系、研究所、科研处、图书馆等单位部门的联系,争取更多的支持。
(2)继续做好校内组稿工作,争取校内的优质稿源;继续加强与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海水产研究所等校外科研院所以及校友的横向联系,拓展校外稿源。
(3)继续加强学报的质量把关,除了坚持“三审”“三校一读”制度之外,还要加强编委和广大作者、读者的反馈意见的收集,进一步提高学报的整体质量。
(4)继续做好学报的网络传播工作,进一步扩大学报的社会影响。(5)加强学报的英文编辑工作,提高英文水平,以扩大学报的国际交流。
学报编辑部201*年1月16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院报编辑部201*年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院报编辑部201*年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