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发布201*年度粮油工业统计信息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发布201*年度粮油工业统计信息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5:43:22 | 移动端: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发布201*年度粮油工业统计信息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发布201*年度粮油工业统计信息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发布201*年度粮油工业统计信息

中国粮食行业网201*-8-6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发布201*年度粮油工业统计信息

根据201*年全国粮油加工业统计年报数字显示,全国纳入统计(以下简称入统)的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12777个,其中:大米加工企业7815个,年总生产能力6970万吨;小麦粉加工企业3469个,年总生产能力6395.8万吨;油脂加工企业1493个,年总生产能力4175.5万吨,精炼能力1309万吨。

201*年,大米总产量2131.3万吨,其中:特等米占31.8%,标一米占56.1%,标二米占9.4%;小麦粉总产量2789.4万吨,其中:特一粉占38.6%,特二粉占29.1%,标准粉占14.5%,专用粉占12.5%;食用植物油总产量953.1万吨,其中:大豆油占41.1%,菜籽油占30.1%,花生油占4.8%,棉籽油占2.8%。从食用油的等级结构看,色拉油占37%,高级烹调油占7.1%,一级油占9.2%,二级油占27.5%。

201*年粮油加工业主要经济指标为:

现价工业总产值1668.3亿元,其中:大米加工业362.3亿元,小麦粉加工业464.6亿元,食用植物油加工业841.5亿元。

产品销售收入1635.7亿元,其中:大米加工业349.8亿元,小麦粉加工业423.1亿元,食用植物油加工业862.7亿元。

利润总额33.6亿元,其中:大米加工业6.7亿元,小麦粉加工业5亿元,食用植物油加工业21.9亿元。

出口交货值24.5亿元,其中:大米加工业7.2亿元,小麦粉加工业5.4亿元,食用植物油加工业11.9亿元。

资产总计998.7亿元,其中:大米加工业171.3亿元,小麦粉加工业321.6亿元,食用植物油加工业505.8亿元。

负债合计725.9亿元,资产负债率72.7%;其中:大米加工业119.5亿元,资产负债率69.8%;小麦粉加工业220.2亿元,资产负债率68.5%;食用植物油加工业386.2亿元,资产负债率76.3%。年末从业人数33.6万人,其中:大米加工业10.3万人,小麦粉加工业13.3万人,食用植物油加工业9.94万人。

总的来看,粮油加工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产品结构正在调整优化,档次有所提高。大米产量中,特等米所占比重达到31.8%,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特等米比重达到50%以上的省市有天津、辽宁、上海、江苏、山东、重庆、甘肃等;小麦粉总产量中,特等粉(含特一粉和特二粉)所占比重达到67.7%,专用粉比重达到12.5%,分别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专用粉比重达到25%以上的省市有内蒙、上海、浙江、广东、青海等;食用植物油总产量中,色拉油所占比重达到37%,比上年提高7.7个百分点。色拉油比重达到50%以上的省市有北京、天津、河北、浙江、山东、广西、重庆。

二是大型企业的主导作用增强,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在大米加工企业中,年产量达10万吨以上的有5家。黑龙江北大荒米业有限公司、安徽稼仙米业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金秋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胜兴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北银欣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健良粮油集团有限公司、福建莆田市东南香米业发展有限公司、湖北京山轻机国宝桥米有限公司、吉林裕丰米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泉州市金穗米业有限公司等前10家企业总产量达112.9万吨,总产值达21.2亿元,利润总额达0.42亿元,分别占全国入统大米加工企业总量的5.3%、6%和6.3%。其中黑龙江北大荒米业有限公司产量达30.3万吨,占全国入统大米企业总产量的1.4%,占黑龙江省入统大米企业总产量的8.1%;在小麦粉加工企业中,年产量达10万吨以上的有28家,其中达到20万吨以上的有7家。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河北五得利面粉集团有限公司、郑州金苑面业有限公司、河北华龙集团甲家面粉有限公司、河南莲花面粉有限公司、山东济宁市利生面业有限公司、北京古船食品有限公司、广东蛇口南顺面粉有限公司、江苏通州市银河面粉有限公司、湖北金华麦面集团有限公司等前10家企业总产量达393.2万吨,利润总额达2.8亿元,分别占全国入统面粉加工企业总量的14.1%和56%。其中:中粮集团、河北五得利集团、郑州金苑面业三家企业的产量分别达到82.3万吨、77万吨和73万吨,占全国面粉总产量的8.3%;在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中,年产量达10万吨以上的有19家,其中达到50万吨以上的有5家。黑龙江九三油脂集团、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福建金石制油有限公司、广东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浙江金光食品(宁波)有限公司、上海嘉里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河北秦皇岛金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江苏南通宝港油脂发展有限公司、山东益海(烟台)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山东渤海油脂工业有限公司等前10家企业总产量达412.5万吨,利润总额达6.2亿元,分别占全国入统油脂加工企业总量的43.3%和28.3%。其中九三油脂和中粮集团产量分别达到113.8万吨和106.万吨,占全国油脂总产量的23.1%。河北省仅三河汇福和秦皇岛金海粮油两家企业的总产量就达32.9万吨,占全省14个入统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总产量的87.3%。

三是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粮油加工业的主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深化,民营粮油加工企业迅速发展,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生了一批在本行业位居前列的大型或特大型加工企业。如:大米加工企业中的黑龙江金秋集团、福建胜兴米业、福建东南香米业、吉林裕丰米业等;面粉加工企业中的河北五得利集团、郑州金苑面业、河北华龙集团等;油脂加工企业中的福建金石制油、江苏南通宝港油脂、河北三河汇福粮油等。

在全国12777个入统粮油加工企业中,民营企业单位数占74.1%,总产值占48.7%,销售收入占49.4%,总资产占46.8%,利润总额占48.7%,从业人数占57.3%。

在大米加工业,民营企业数量占73.5%,总产值占55.2%,销售收入占56.6%,利润总额占78.6%,总资产占46.8%,从业人数占56.6%;在小麦粉加工业,民营企业数量占77.1%,总产值占60.7%,销售收入占64.8%,利润总额占92.1%,总资产占53.6%,从业人数占57.6%;在食用植物油加工业,民营企业数量占70.1%,总产值占39.3%,销售收入占38.9%,利润总额占29.6%,总资产占42.4%,从业人数占57.7%。

四是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在食用植物油加工业占据重要地位。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虽数量不多,但规模较大,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也较大。特别是在食用植物油加工业,位居前列的大型企业中,大都是外商或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而且经济效益明显好于国有企业。

五是国有企业改革改组初见成效,“放心粮油”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品牌效应逐渐显现。一些国有企业通过改革改组,卸掉了历史包袱,转换了经营机制和经营理念,加强了企业管理,改善了经营服务,销售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好转。江苏通州市银河面粉有限公司改制后,加强了技术改造和经营管理,201*年面粉产量达到17.5万吨,销售收入达到3.09亿元,利润达到128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9%、15%和50.5%;江苏海安大公油厂破产后新成立的南通家惠油脂有限公司,201*年产量和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55.9%和45.5%。

随着“放心粮油工程”的深入开展和消费者质量安全意识的加强,名牌产品、放心粮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越来越成为人们购买和消费的首选产品。南通市201*年“放心粮油”产量占全市粮油总产量的比重,大米达78.48%、小麦粉达73.85%、食用油达68.82%;“放心粮油”总产值占全市粮油加工业总产值70.24%,销售收入占72.62%,利税占80.5%,利润占88%。目前,粮油加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仍不够合理,“小、散、差”的状况尚未改变;相当一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利用率较低;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流动资金不足、资产负债率高、经济效益差的问题;在产品质量方面,还存在合格率不高和滥用面粉增白剂的现象。因此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提出:

一要深入开展放心粮油工程,加快推进粮油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要在严格审查的基础上,继续评审和推出“放心粮油”产品,加强监管,扩大市场占有率;要大力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活动,总结各地开展“两代一换”的经验,进行宣传推广,并使其内容更加丰富,措施更加完善;要采取增设农村购销网点、成立农产品合作社等各种方式,加强企业与农民的联系,把放心粮油打入农村市场,从而提高农村市场粮油质量,保护农民身体健康;要搞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做好信用征集、评价、披露等各项工作和宣传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粮油加工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和诚信意识。

二要大力推进名牌战略,培育名牌产品。粮油加工业要以中国名牌产品评价为契机,在全行业大力推进名牌战略,实施“粮油名牌工程”。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名牌培育的基础工作,制定名牌培育计划,选择一批规模较大、产品质量较好、市场占有率较高、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和产品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加大服务力度和宣传力度,帮助企业搞好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使之逐步发展成为国家级名牌或省级名牌,从而带动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人员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面临的人才问题更加突出。为此,要加强粮油加工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要按照不同工种进行岗位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特别是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国家粮食局也将在全行业组织开展工种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工作,实行持证上岗。

四要加快国有粮油加工企业改革改组步伐。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鉴于粮油产品的特殊性和粮油市场稳定的重要性,对部分大中城市的国有骨干粮油加工企业,应适当保留一部分国有股份,实行国有控股或参股,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载体,以利于宏观调控和粮食应急措施的顺利实施。五要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一方面,要继续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推广高新技术,发展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产品档次;另一方面,要调整和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扶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企业集团,提高粮油加工业的生产集约化程度,改变目前存在的规模小、经营分散、技术落后的状况。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要以资本、技术、品牌为纽带,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走低成本扩张的道路。要注意防止项目建设中的盲目性,对新上大型项目要特别慎重,避免形成新的包袱。

关于我国大豆压榨业有关情况的公告

--------------------------------------------------------------------------------

中国粮食行业网201*-3-10

关于我国大豆压榨业有关情况的公告(201*年第1号)

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

近年来,我国大豆压榨能力超常规快速扩张,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年9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委托我协会进行大豆压榨能力统计工作,并进行行业预警。为此,我协会在有关部门和相关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下,对全国大豆压榨企业进行了初步的统计调查。现将有关情况简述如下:

一、统计范围

针对这次统计调查所面对的实际情况,我协会确定,这次统计调查的范围是:我国大豆土产区和相关地区仍在运营的、日处理大豆200吨以上的压榨企业,并将我国已建成的日处理大豆1000吨以上的压榨企业,作为这次统计调查的重点。

二、加工能力

我协会的初步调查统计显示,截止到201*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日处理大200吨以上的大豆压榨企业169个,总加工能力为日处理大豆23.37万吨,按300个工作日计算,折合年加工能力7010万吨。其中,日处理大豆1000吨以上的加工企业90个,平均日加工能力达2192吨,等于年加工能力5920万吨,占全部大豆压榨能力的84.4%。

三、产能分布

从初步统计调查来看,全国仍在运营的日处理大豆200吨以上的大豆压榨企业,分布在1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日处理大豆1000吨以上的榨油企业主要分布在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等沿海地区。这7个地区共有千吨以上的大豆压榨企业63个,大豆日处理能力为14.4万吨,占全国千吨以上榨油企业总加工能力的73%。

四、压榨能力超过市场需求

从我国大豆压榨的资源供给来看,201*年国产大豆1800万吨之中,大体上有900多万吨用于榨油;同年进口大豆2023万吨。因此,201*年我国大豆压榨业的原料供给为2900多万吨,远远低于每年7010万吨的大豆压榨能力。从豆粕的市场需求量来分析,201*年度我国国内的豆粕消费量预计为2100万吨左右,折合大豆2600多万吨;201*年度我国出口豆粕65.6万吨,折合大豆80多万吨。两项合计,201*年度我国豆粕的市场容量不到2200万吨,约折合大豆2700万吨左右。因此,现有大豆压榨能力是豆粕市场实际需求的2.6倍以上,大豆压榨业的年综合平均开工率不足40%。

五、主要问题

业内绝大多数企业认为,大豆压榨能力过剩,已经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产能过剩导致大豆压榨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加大了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二是大型大豆压榨企业的布局不尽合理,一港多厂的现象已经在大连、东莞等港口城市出现,更加剧了企业的经营难度和经营风险。三是大豆压榨企业之间争夺原料,采购分散,缺乏协调对外、统一订货的机制,增加了国内市场的不确定性。另外,仍有一些大豆榨油企业技术还不够先进,设备还比较落后,大豆榨油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的任务还相当繁重。

针对这些问题和我国大豆压榨业存在的其他问题,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并在逐步落实。我们认为,当务之急是要采取措施,避免大豆加工能力的进一步盲目扩张,并要积极探讨业界的联合之路。

在此,我们希望社会各方投资者,要非常理性地正视大豆压榨能力过剩的现实,慎重抉择,谨慎投资。

扩展阅读:201*粮油加工统计资料

我国粮油工业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王瑞元中国粮油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201*年8月16日于山东博兴)

一、我国粮油工业的基本情况

中国不仅是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粮食、油料的生产大国、粮油消费和粮油加工大国。正常年景我国年产稻谷2亿吨左右,小麦一亿吨左右,玉米1.4亿吨左右;年产油料5500~6000万吨,加上近几年每年进口油料201*多万吨,这些丰富的粮油资源为我国粮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就粮油加工而言,我国的粮油加工能力之大、企业之多均属世界之最。粮油加工是指对原粮、油料等基本原料进行处理制成成品粮油及其制品的过程。主要包括:稻谷加工、小麦制粉、玉米及杂粮加工、植物油加工和粮油加工机械设备的制造。粮油加工业是粮油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行业,是粮油产业化经营(或者说粮油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活粮油经营,提升粮油附加值的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也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工业,粮油加工的产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一个永不衰败的朝阳工业。我国的粮油加工遍及城乡,小型分散,经典型调查及推算,我国大大小小的粮油加工企业和加工点多达二十多万个,其中大米加工企业和加工点就有十万多个。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加工企业的比例相对较少。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统计,201*年,全国入统粮油加工企业11118个,比上年增加2572个,其中:日加工能力100吨以下的8321个,占74.8%;日加工能力100~200吨的1762个,占15.8%;日加工能力200~400吨的670个,占6%,日加工能力400~1000吨的264个,占2.4%;日加工能力1000吨以上的101个,占1%。在所有制方面,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454个,占13.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20个,占1.1%;民营企业9544个,占85.8%。

入统企业现价工业总产值3011.2亿元,利润总额42亿元,资产总计1737亿元,年末从业人数37.8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2.5%、140.8%、24.6%和8.7%。总产值排序前10位的省份依次是:山东、江苏、河南、广东、黑龙江、河北、安徽、湖北、福建、广西。总产值超100亿元的有9个省,其中:山东省的工业总产值达506.4亿元、江苏省达418.8亿元、河南省达230.7亿元。

在201*年的粮油加工业中,米、面、油加工业的情况分别如下:(一)大米加工业的基本情况

201*年,全国入统大米加工企业7260个,年生产能力12447.6万吨,其中:日加工能力100吨以下的企业为5949个,占81.9%;100~200吨的企业为1025个,占14.1%,200~400吨的企业为209个,占2.9%;400~1000吨的企业为65个,占0.9%,1000吨以上的企业为12个,占0.2%。在所有制方面,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978个,占13.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7个,占0.4%;民营企业6255个,占86.1%。

入统企业的大米总产量为2914.6万吨。其中:特等米984万吨,占33.8%;标准一等米1646.5万吨,占56.5%;标准二等米239.7万吨,占8.2%。特等米和标准一等米的产量占大米总产量的90%以上。大米产量超过100万吨的有江西、黑龙江、江苏、湖北、安徽、湖南、福建、广西、四川、辽宁等10个省,其中:江西省达358万吨,黑龙江省达332.8万吨,江苏省达327万吨,湖北省达309.5万吨。

入统企业的现价总产值736.8亿元,利润总额13.1亿元,资产总计432亿元,年末从业人数13.7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5%、42.3%、28.8%和18.8%。(二)小麦粉加工业的基本情况

201*年,全国入统小麦粉加工企业2815个,年生产能力8090万吨,其中:日加工能力100吨以下的企业为1848个,占65.6%;100~200吨的企业为517个,占18.4%;200~400吨的企业为310个,占11%;400~1000吨的企业为114个,占4%;1000吨以上的企业为26个,占0.9%。在所有制方面,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26个,占11.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5个,占1.2%;民营企业2454个,占87.2%。

入统企业的小麦粉总产量为3480.4万吨。其中:特制一等粉1481.1万吨,占42.6%;特制二等粉916.5万吨,占26.3%;标准粉408.4万吨,占11.7%;专用粉432.6万吨,占12.4%。特制一等粉、特制二等粉和专用粉的产量占小麦粉总产量的81.3%。小麦粉产量超过100万吨的有山东、河南、江苏、河北、安徽、陕西、广东、新疆、湖北等9个省,其中山东省达736.8万吨,河南省达717万吨、江苏省达372.5万吨,河北省达305.6万吨。入统企业的现价总产值863.5亿元,利润总额9.8亿元,资产总计417.3亿元,年末从业人数14.2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41.5%、116.3%、28%和22.7%。(三)食用植物油加工业的基本情况201*年,全国入统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1043个,年生产能力为:油料处理能力为5731.5万吨,精炼能力为1761.2万吨。其中:日加工能力100吨以下的企业为524个,占50.2%;100~200吨的企业为220个,占21%;200~400吨的企业为151个,占14.5%;400~1000吨的企业为85个,占8.2%;1000吨以上的企业为63个,占6%。在所有制方面,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05个,占14.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58个,占5.6%;民营企业835个,占80%。

入统企业的食用植物油总产量为1384.1万吨,精炼油的产量为1219.7万吨。其中:精炼油中的一级油为723.3万吨,占52.3%;二级油118.4万吨,占8.6%;三级油79.7万吨,占5.8%;四级油298.3万吨,占21.6%。一级油(原色拉油)、二级油(原高级烹调油)和三级油(原一级油)的产量占食用油总产量的66.7%。在总产量中,大豆油709.6万吨,占51.3%;菜籽油278.2万吨,占20.1%;花生油80.2万吨,占5.8%;棉籽油49.8万吨,占3.6%。总产量超过50万吨的有山东、江苏、河北、广东、黑龙江、上海、浙江、福建、湖北、河南等10个省市,其中山东省达220.8万吨,江苏省达217.9万吨,河北省达120.9万吨,广东省达107.8万吨。

入统企业的现价总产值1410.9亿元,利润总额19.1亿元(注:201*年为21.89亿元,201*年遇到了进口大豆价格风波的影响,利润下降到3.7亿元,201*年属恢复性增长),资产总计887.8亿元,年末从业人数9.95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4.1%、417.6%、21.2%和-15.1%。

以上一些统计数字与十年前相比,至少发生了以下五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第一、从粮油工业总产值前十名的排序看,多少年来,一直是江苏稳居第一,现在变成了近几年来粮油工业快速稳步发展的山东第一;河南、黑龙江、河北、安徽、湖北等生产粮油大省充分发挥原料优势,积极发展粮油工业,排序大大提前;过去粮油工业产值中等偏后的广东、福建和广西,现在已经挤进了前十名,充分说明了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食品工业发展快,他们能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沿海港口的优势发展粮油工业,尤其是油脂工业发展迅猛。反之,原来排序较前的辽宁、吉林、湖南、四川、内蒙等省区的排序后退了。这种变化,应该说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

第二、从年末从业人员37.8万人看,在产量、产值和资产总额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年末从业人数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比10年前(70余万人)减少了一半。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粮油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大有提高;分析原因,主要归功于生产装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归功于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机制活,用人少;归功于国有粮油加工企业改制重组的成功。

第三、从所有制性质看,在201*年全国入统企业的11118个粮油加工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454个,占13.1%;比201*年占22.8%又降低了9.7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20个,占1.1%;民营企业9544个,占85.8%。这充分表明,过去国有粮油加工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彻底改变,粮食部门的“改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有粮油加工企业的数量还会继续减少,成为粮油加工企业中的“少数民族”,看来,这也是必然趋势。

第四、从企业生产规模看,日处理原料在1000吨以上的粮油加工企业有101个,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因为日处理1000吨以上的大米加工企业、小麦粉加工企业和植物油加工企业在国外也不是多见的。据了解,目前,全世界有11家日处理油料6000吨以上的大型油厂,其中5家在中国,江苏张家港的东海粮油,日处理油料能力达12500吨,是目前世界上日处理油料最大的油厂。另外,还有广西防城港的大海油脂,日处理油料能力7500吨;河北秦皇岛的金海油脂,日处理油料能力7000吨;江苏连云港的益海油脂,日处理油料能力6000吨以及河北三河汇福粮油,日处理油料能力6000吨,这充分说明,我国粮油加工工业的生产规模正在日趋大型化。第五、从产品的档次看,为顺应市场的需求,精米、精面、精油的比重和档次越来越高,品种越来越多。从201*年的入统企业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大米生产中,特等米和标准一等米的产量占大米总产量的90%以上;在小麦粉生产中,特制一等粉、特制二等粉和专用粉的产量占小麦粉总产量的81.3%;在食用植物油加工中,一级油、二级油和三级油的产量占食用油总量的66.7%。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粮油加工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众所周知,中国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粮油市场大多以标准粉、标二米和二级油为主,品种单一,品质较低,不能满足市场和食品工业的需要。而如今,我们走进超市,各种等级的高品质小包装大米、小包装面粉、免淘洗米、专用面粉、营养强化面粉、色拉油、高级烹调油、浓香花生油、小磨香油和特种油脂等等琳琅满目。现在我们可以说:中国超市货架上的各类小包装米、面、油产品,应有尽有,与国外超市的米、面、油产品没有什么两样。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粮油市场上发生了这样巨大的变化,这对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粮油资源供应相对偏紧的国家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四)当前粮油加工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生产能力过剩,开工不足。

据不完全统计,201*年入统企业中,未开工或基本未开工的企业约占10%,还有许多企业开工不足,生产能力利用率低。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测算,大米企业的年开工利用率平均为34%;小麦粉生产企业的年开工利用率平均为61%;食用植物油企业的年开工利用率也只有一半左右,特别是近几年各地新建了不少大型油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现象。与此同时,很多地方还在大量建设小米厂、小面粉厂。据某省调查,201*~201*年新建的171个大米加工厂中,日加工能力在100吨以上的项目仅有16个,其余都是100吨以下的小机组,占建设总数的90%以上。这一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二、我国粮油工业的发展趋向

民以食为天,粮油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营养素。回顾历史,中国的粮油工业作为一个产业则是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步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的粮油工业大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操作笨重,生产环境差,经济技术指标落后,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的粮油加工企业屈指可数,这与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和农业大国极不相称。因此,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粮油工业是摆在每个粮油科技工作者面前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半个多世纪以来,通过中国粮油科技工作者一代代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粮油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现在,我们可以这样说:中国的米、面、油加工业在许多领域已经接近和达到国际水平。最明显的是,粮油加工质量不断提高,产品琳琅满目。

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粮油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我国的粮油工业存在着企业的集约化程度较低,大型粮油加工企业集团为数不多;粮油产品的深度加工、资源综合利用不够;产品品种,特别是专用米、面、油产品较少,不能满足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传统粮油主食品的工业化、产业化滞后,不能满足城镇居民的需求;基础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薄弱,自主创新不足,产品技术储备匮乏,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不足;在发达国家食品工业已广泛应用的挤压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膜分离技术、微胶囊技术、生物技术等先进技术,在我国粮油工业上的应用刚刚起步;消耗较高,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要求差距较大;工艺设备配套水平及机电一体化水平不高,信息化滞后等等。上述问题制约着我国粮油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我相信,我国的粮油工业和粮油科技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充满信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工业中最重要的基础原料粮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市场的需求,今后我国粮油工业的发展趋向是:(一)企业的生产规模日趋大型化、规模化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的结构调整优化,粮油加工企业的数量将进一步减少,规模逐步扩大,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统计,201*年,全国入统企业11118个中,日加工能力在400吨以上的大型企业达365个,比上年增加86个,其中:1000吨以上的企业达101个,比上年增加29个。

从产品产量来看,年产量10万吨以上的企业达103个,比上年增加29个。在28个10万吨以上大米企业中合计生产大米468.7万吨,占大米总产量的16.1%;在47个10万吨以上的小麦粉企业中合计生产小麦粉1217.8万吨,占小麦粉总产量的35%;在28个10万吨以上食用油加工企业中合计生产食用油821.4万吨,占食用油总产量的59.3%;前10家企业的合计产量占本企业入统企业总产量的比重分别是:大米8.5%,小麦粉17.8%,食用油42.3%。这充分明我国粮油工业企业的生产规模正在日趋大型化和规模化。我认为这种趋势今后将进一步加快。

我是一直主张油厂向大型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的,但我也一直强调要从实际出发,规模要适中,不能一味追求越大越好。最近,我看了一下,201*年我在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第11届年会上曾经在对油厂大型化、规模化的问题说过以下一段话:

现在,对油厂的规模化、大型化不仅有了共识,而且还有迅猛发展之势。在这一时刻需要我们冷静思考,防止出现新的问题。当前值得我们注意的有二个问题,一是不能刮风,不能一哄而起;二是要注意合理布局。所谓“不能刮风,不能一哄而起”,是讲新建和扩建油厂,都要根据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交通情况、油料供应、产品的销售和辐射范围并适当考虑将来发展的需要来确定建厂规模,不能一味追求大型化。也就是说要从实际出发,能大则大,不能大决不能勉强求大,否则后患无穷。我始终认为,中国油脂工业总的发展趋势是规模化、大型化,是大厂挤小厂。但决不是所有的中、小油厂都不能生存下去,在经济、交通欠发达地区,在西北、西南地区,乃至一些油料产区,中、小油厂只要改变机制、经营有方,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同样是很大的。所谓“要注意合理布局”,是讲千吨以上的油厂建在什么地方,周围有多少油料加工能力,油料从哪里来,产品销到哪里去,都要经过详细调查和反复论证,决不能头脑发热,轻举妄动。前面讲的已建成的67家千吨以上油厂和正在建设中的10来家千吨以上油厂,大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这里我们要问,这些油厂布局都合理吗?有没有新的重复建设问题?我的答案是有,肯定有。而且可以预言,不用很长时间一些重复建设的大油厂同样会遭到经营不下去的困境。这里我还想提出一个问题,我国加入WTO后,进口植物油的数量将逐年增加,根据我国油脂市场的需求,我们还要建多少千吨以上的大油厂?希望大家认真加以研究。现在看来,这段话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二)企业将进一步整合、提升,向集团化方向迈进

粮油工业企业通过重新整合、提升是集团化的必由之路。我曾在多次会上讲过,粮油加工企业只有通过全面整合,才能提升整体水平;只有通过整合,才能使企业做大做强,才能出现一批有实力、超大型的“航母型”米、面、油企业集团;只有通过整合,才能实施名牌战略,创立在全国有影响、有声望的品牌,才有可能象油脂行业的“金龙鱼”、“福临门”、和“鲁花”一样在全国市场上有相当的市场占有率;只有通过整合,才有实力和条件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才有可能使粮油加工向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方向发展,才有可能成为创新型企业;也只有通过整合,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龙头企业,实现向“公司+基地+农户”的经济联合体方向发展。总之,粮油加工企业与企业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的联合,是粮油加工企业整合、提升的必由之路,也是粮油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前几年,我国的粮油加工企业在“改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资产重组和联合兼并工作,出现了一些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集团,对我国粮油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由于当时在重组整合过程中的想法较多,难度较大,因此大多起点较低,重组后在全国有影响的大企业集团屈指可数。针对当时的情况,为推进油脂工业企业的重组整合,201*年10月我在学会年会上讲过,我国的油脂工业企业大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经不起大风大浪的考验,为此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通过重组、联合和兼并等方式组成联合舰队,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有实力的合作伙伴,进行资产重组与联合。企业,特别是企业领导人要解放思想,乐意被有实力的企业兼并。我认为一个企业能被比自己实力强的企业兼并,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相反说明了自己的企业还有自身价值。企业间进行资产重组、联合和兼并,是要有勇气的,只有有远见的企业家才能做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企业间的资产重组、联合和兼并,也是改革。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通过企业间的资产重组、联合和兼并,中国能出若干个有实力、有影响、有竞争能力的大型粮油工业企业集团。

(三)粮油产品必须坚持朝着安全、优质、营养、方便的方向发展粮油是人们最重要的食粮,也是食品工业的最基础原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关注粮油产品安全、放心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注重粮油食品的优质、营养和方便,为此积极发展绿色和无公害的粮油食品应该引起粮油加工企业的重视。粮油产品在朝着“安全、优质、营养、方便”的方向发展中“安全”是第一位的,也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安定和国民经济发展。而粮油产品又是人们一日三餐不可缺乏的主要食品,为了让百姓能够吃上优质安全的米、面、油及其制品,自201*年底开始,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在全国开展了“放心粮油工程”,这项工作始终得到了国家粮食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和消费者的欢迎。“放心粮油”是指粮油加工企业严格按照大米、面粉和食用油的国家标准和食品卫生国家标准组织生产,生产出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粮油产品。“放心粮油”产品包括“放心大米”、“放心面粉”和“放心油”等三大系列产品。这项工作会长期开展下去。(四)以发展粮油食品为重点的粮油深加工将进一步加快

为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满足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趋向膳食方便化、营养化、多样化的需要,粮油主食品工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方便面、方便米粉、方便米饭、速冻食品、主食面包以及工业化生产的馒头、花卷、豆包等各种米面食品将大量出现。与此同时,传统主食品的各种生产工艺和设备的研究也将得到较快发展;冷冻技术、膨化技术、高压蒸煮技术和焙烤技术将大力推广应用;以粮油为主要原料的休闲、旅游食品的品种、产量和销量将不断增加;中式快餐的集约化生产、配送、连锁营销配套工程将加快实施;为适应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人造奶油、起酥油、煎炸油等专用油脂的生产以及利用油料饼粕生产各种功能性蛋白(如组织蛋白、浓缩蛋白和分离蛋白)等也将得到快速发展。(五)杂粮杂豆和特种油脂的开发利用将进一步引起重视

杂粮杂豆一般是指小麦、稻谷、玉米和大豆(含青豆、黑豆)四大粮食品种以外的其它谷物和豆类,习惯上也叫“小杂粮、小杂豆”。它虽然产量较少,在粮食中属于小品种,但它却有四大品种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杂粮杂豆的主要产地,品种繁多,有“杂粮王国”的美誉,年产量在二千万吨以上,约占世界产量的百分之十。据资料表明,杂粮杂豆中包括荞麦、黑麦、小米、高梁、绿豆、红小豆、扁豆、蚕豆、芸豆等二百多个品种。我国杂粮杂豆种植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地区分布较广,而且由于生产环境特殊,大多不施化肥、农药,无污染,是天然的有机绿色食品,它营养丰富,有多种保健功能,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杂粮杂豆及其制品将越来越为人们所喜爱。与杂粮杂豆一样,我国特种油脂的资源也十分丰富。在油料作物中,除了油菜籽、大豆、花生、葵花籽和棉籽五大油料作物外,我国还有许多特种油料资源,通常称为“小油料”。所谓小油料,是相对于五大油料作物而言,因为它们的生长的范围、播种面积不如五大油料作物地广和量大,其产量自然也不能和五大油料作物相比。

我国特种油料品种多达上百种。目前,产量较大且已经开发利用的有:油茶籽油、茶叶籽油、翅果油、亚麻籽油、红花籽油、葡萄籽油、紫苏油、月见草油、核桃仁油、杏仁油、南瓜籽油、苍耳籽油、沙棘油、松籽油和番茄籽油等等;另外还有米糠油、玉米油和小麦胚油等谷物油脂。

所谓特种油脂,就是利用特种油料生产的油脂。在这些油脂中,含有更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高,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质。特种油脂在市场上的价格,要比五大油料产品价格高几倍。在这些方面,是五大油料作物所不及的。因此,开发利用特种油料,生产调和油及功能性油脂,是繁荣食用油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和人民健康水平,增加出口创汇的重要手段。

(六)粮油加工的副产品综合利用将进一步发展

粮油加工中的副产品如米糠、小麦胚芽、饼粕以及油脂精炼过程中产生的皂脚、馏出物等等,大多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多种微量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质,但多年来由于我国加工企业规模小,资源集中困难以及提取技术的限制,这些宝贵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今后,随着粮油加工企业的大型化、规模化、集团化以及提取技术的不断成熟,我国的粮油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将会不断有新的发展。

(七)粮油工业企业的品牌意识将进一步增强质量是企业的基础,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产品品牌的基础。品牌是商品市场的通行证,一个以高质量为基础的品牌,一旦被人们认可,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为此,近几年来,有相当一部分的粮油加工企业开始重视品牌,积极实施名牌工程,通过大力培育和宣传品牌,增强了企业的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推动了经营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现在名牌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经过大家的努力,201*年和201*年,全国粮油行业共获得三十个中国名牌。其中大米7个、面粉13个、食用油脂10个。据了解,获得中国名牌称号的米、面、油生产企业的产品,深受百姓欢迎,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企业的销售量和经济效益都有较大幅度提高。其中:7个大米名牌企业201*年的销售量平均比上年提高39.3%;13个小麦粉名牌企业201*年的销售量平均比上年提高11.3%,利润总额增长15.6%。黑龙江北大荒米业有限公司产量达55.8万吨,比上年增长37%;河北五得利面粉集团产量达157.3万吨,比上年增长56%,利润总额增长222.9%。所以有人说:“一个著名品牌不仅可以壮大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乃至可以造福一个地区,振兴一个民族”,这是非常正确的。今后,粮油工业企业将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实施名牌工程,以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八)粮油工业企业的节能、环保将被高度重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文件中提出的有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内容和任务是完全适合我国粮油工业企业实际的。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粮油工业企业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取得成效。一是,粮油工业企业的生产原料及其产品,是国家的重要特殊商品,因此,节约一粒粮、一滴油,千方百计提高出品率仍然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二是粮油工业企业的用水、用电、用煤量较大,消耗指标较高,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不小差距,只有通过强化管理,改进工艺和设备,才能努力把它降下来;三是,粮油加工中产生的皮壳和下脚数量惊人,要采用各种方法加以利用,变废为宝,如利用稻壳发电和利用废油生产生物柴油等等。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环境污染在加剧,植物的生长环境在进一步恶化。与此同时,食品加工的“工业化”也在加快,成品、半成品在食物消费中的比重在上升,因此人们越来越关心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对食品原料的污染,同时也关心在加工过程中对食品品质的影响。今后,人们在关心食品外表质量的同时,将会更加关心米、面、油产品的内在质量,如过氧化值、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农药残留、黄曲霉毒素等等有害物质。我们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在粮油加工中努力消除和防止粮油产品的再度污染。与此同时,粮油加工中产生的灰尘、粉尘和污水的排放将直接对环境的污染产生影响。对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努力按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组织生产。

以上几点,是近两年来有关专家在研讨今后粮油工业发展趋向时的主要共识。当然,还有其它一些重要内容,这里不再一一讲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讲这些,耽误了大家不少时间,讲得不妥之处,望大家批评指正。

最后,预祝会议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发布201*年度粮油工业统计信息》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发布201*年度粮油工业统计信息: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发布201*年度粮油工业统计信息》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91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