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水环境保护工作汇报

水环境保护工作汇报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6:08:36 | 移动端:水环境保护工作汇报

点击查看更多:2020年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报告

水环境保护工作汇报

武昌区水环境保护工作汇报

武昌是一个依水而存、因水而兴的古老城区,保护好武昌的水环境关系到全区人民的健康和整个武汉市的城市形象。

市、区党政领导历年来一直非常重视我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最近几年,国家省市领导先后多次专门就我区贯彻《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了视察,武昌“六湖连通”工程,也获得水利部肯定。市人大将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列入议案;区人大、区政协组织代表委员两次亲临现场,考察、听取本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情况。区委区政府负责人张光清、李纪泽多次调查研究我区环保工作现状,到环保局调研,提出加强环保工作的意见,区委常委会、区长办公会议还专题研究了贯彻全国环保大会和全国水污染防治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治水是武昌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加大本区环境保护力度,区政府下达了贯彻落实区人大《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议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本区201*-201*年工作目标,按照“以治水为中心,全面规划,远近结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要求,继续以武昌区湖泊综合整治计划的实施为重点,带动整个地表水的污染防治工作。

在市、区县两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广泛发动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理顺管理体制,落实整治责任,严格执法,本区的水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长效管理机制正在形成,水体及周边地区的环境不断改善。

但由于历史欠帐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场)滞后等原因,全区水环境污染仍比较严重,水环境治理的任务非常艰巨。下面,围绕水环境保护执法检查重点,从本区近几年来在沿江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湖泊综合治理所做的主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加强本区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本区水环境保护主要工作(一)沿江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长江武昌一侧的白沙洲、平湖门和余家头水厂是本区居民重要的饮用水来源,三厂综合日产水量约61万吨左右,占全市产水量的53.5%。由于历史原因和规划无序,自白沙洲到余家头一字排列的排污站(港)有青菱港、巡司河、文昌门、平湖门、大堤口、曾家巷、罗家港,与上述三个自来水厂水源地交错分布,其中青菱港、巡司河、罗家港为直排,三个水系水质为IV~劣V类,为了保障全区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和管理力度,先后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扩大饮用水源地保护范围,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

为了保护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和不受污染,积极配合《水污染防治法》、《水法》和《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的贯彻实施,201*年区政府制定并实施了《武昌区湖泊综合整治工程计划》,对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目标、有关部门的职责、管理方法、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奖罚等一系列问题作了明确而又具体的规定。列入该计划的4个项目中,水果湖的清淤治理和紫阳湖环境整治工程已经完工,都司湖截污、省人民医院和音乐学院拆迁退湖工作已经完成,经武昌区环境监测站监测,治理后都司湖水质已达到GB3838-20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IV类标准;紫阳湖和四美塘生态修复工程方案已经通过市级专家论证,武汉市环科院等单位在武昌紫阳湖建立了湿地处理湖水的试验基地。位于东湖宾馆内百花湖也正在采用“循环式STCC污水深度净化处理技术”进行治理,均取得一定治理效果。区水务局还组织实施了内沙湖、巡司河综合整治方案。三是加强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每年不间断开展沿江3个自来水厂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检查,加大沿江、沿河、沿湖违法排污企业的查处力度。四是巡司河污染整治力度不断加大,沿河排污口进行了全面清理整顿,已有近30家污染严重的企业完成了限期治理任务,巡司河水污染调查及防治研究课题获区科技局立项,已经完成巡司河全河水质状况监测工作,通过一系列工作措施,全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取得了较大进展,

2、建成合流污水工程,建设污水处理厂,减少污染源直排现象

为了改善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市政府先后加大了对武昌地区3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投入,201*年对巡司河上游进行了截流,为黄家湖污水处理厂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减少了污水直排长江的现象;扩建了二郎庙污水处理厂和沙湖污水处理厂,增加了主城区污水处理及收集能力。这些项目的建设和投资被市政府纳入环境保护和建设计划之中。

3、率先实施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大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力度

为了促进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在对长江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工业污染源整治的同时,还实施了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同时对涉及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建设项目坚持严格审批,从企业排污最终受纳水体实施控制,杜绝企业进入该地区。

4、治理区内餐饮行业,控制生活废水污染

餐饮企业水污染治理1991年就摆上了议事日程。重点加强了对区内餐饮行业进行治理,这些治理项目在当时发挥了积极的治污作用;201*年,又开始了第二轮餐饮行业治理市府实事项目。目前,对全区餐饮行业141家的77个项目实施了治理,使餐饮废水污染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二)水污染物控制达标工作

目前,本区所有12项总量指标已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环境功能区基本接近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工业企业的达标情况是,我局在历年排污申报登记工作的基础上,确定本市150家企事业单位的污染源为申报重点,必须按年度实现达标排放。企事业单位达标的主要措施是:

1、加强领导,完善组织机构

全区深入开展“挂牌督办违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我局同时也一直把企事业单位水污染物控制达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特别是今年,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和加快污染源治理进程,确保今年底以前完成治理任务,组织沿江排污口、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污染因子检查,对白沙、劲士和凤凰三个工业园区企业污染源调查,严厉处罚滨湖机械厂电镀分厂偷排废水等故意违法行为。促使企业加强内部管理。

区环保局还借助重要环境宣传日、环保社区行和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向社会推出环保政务公开和服务项目,公开职能范围、公开投诉途径、公开办事程序,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

二、水环境治理存在问题

1、巡司河、罗家港污水直排长江现状不容乐观

沿江、沿河、沿湖的工业污染得到了基本控制,但生活污染的大量存在影响了饮用水源地水质的改善。生活污染缺少必要的治理对策和措施,沙湖、二廊庙和黄家湖污水处理厂至今没达到进度要求;生活污水量大面广,始终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巡司河、罗家港水源分别来源于汤逊湖和谢巴湖。由于历史没有建立河流保护管理体系,河流规划定位没有考虑环保因素,排水终端变成箱涵或排污港渠,原有的排入控制管理体系已经不复存在,造成来水水质严重恶化。

2、污染源监督管理法制有待深化

目前,武昌地区湖泊分别来自巡司河、罗家路、东沙湖三个水系,汇水面积837公顷。影响水系的点污染源可以分成两大类: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监督管理原则是:达标排放,超标收费。但是工业污染源超标排污费仅是治理费用的九分之一,造成部分企业只追求经济效益,宁愿缴纳排污费而不进行纳管或治理,致使大量工业废水排入水系。生活污水已上升为影响水系水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文昌门、平湖门、大堤口、曾家巷等排污泵站仅有微处理能力,新旧生活小区的生活污水,缺乏完善的收集系统,造成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系。由于工业污染源纳管比例不高,生活污染纳管责任主体不明,污水收集系统不够完善,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仍有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道。

3、水污染长效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水环境保护是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全区排污泵站在枯水期如何发挥环境工程效益有待深入研究。

城乡结合部和“插花地”,也是水环境整治的薄弱环节,不少“难点、死角”没有或无法得到整治。大部分边缘、交叉管理地区的排水排污渠道有待新建和规范化整治。

三、今后治理本区水污染的主要措施

武昌作为武汉的中心城区之一,人口密集,各方面产业相对发达,巨大的污染排放量和脆弱的污染承载能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武昌治理水环境的任务还相当艰巨。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全国六次环保大会精神和实现三个历史性转变的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加大水环境整治力度,使武昌的“水更清”。今后治理水环境的主要措施如下:

(一)加快污水收集和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截流干管、污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厂是治理污水的三大基础设施,抓住根本才能解决问题。结合全区水环境污染源调查和申报登记工作,根据全市污染源分布情况和截流总管、支管分布情况,提出污染源就近纳管的计划,以充分发挥已建工程效益。同时,加快建设和改造沙湖、二廊庙和黄家湖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管网收集系统,解决收集管网不健全、合流总管无水纳入的问题。新建小区实施雨污分流,对雨污混接地区进行改造,减少生活污水直排水体。

(二)加大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力度

长江武昌沿岸是我区居民饮用水的主要水源地。其水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市民饮用水安全和身体健康。结合市环保局长江水源污染防治规划的编制,将进一步完善饮用水源地工业污染源的管理机制;提出生活污染的截污治污计划和治理措施;将饮用水源地作为一个特殊地区,实实在在地保护起来。

此外,还要积极协助支持沙湖、二廊庙和黄家湖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除做好常规污染防治工作外,积极与洪山、青山两区联系,探讨巡司河、罗家港水体保护的可行方式。

(三)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调动社会各方治污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如大对水污染源的执法监督力度。在对全区水污染源实施重新申报登记的基础上,在全区范围内进一步扩大范围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按照“总量控制”的原则,对全区污染源核定总量,发放许可证。

(四)依法监督,严格执法,科学管理依照《水污染防治法》、《水法》、《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水环境治理的长效管理机制。

根据环境监察和监测结果,在全市确定的水污染物申报登记企业的基础上,在餐饮行业中确定一批区一级申报登记企业,并实施水污染物限期治理工作,确保全区餐饮行业水污染达标,减轻生活污染负荷。

为了防止已达标企业“反弹”,环保局将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继续鼓励市民投诉污染环境的行为;严格执行《环保违纪违法纪律处分暂行规定》,对污染环境的企业、事业单位法人代表和领导干部直接追究行政过失责任;对偷排污水的单位课以重罚,绝不手软。

同时,运用高科技手段,加大对污染源的监理。要进一步完善重点排污企业的在线监测网络、监督污染源排放情况。重视运用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对环境保护和建设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如对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港渠就地治理技术和合流污水管理、垃圾处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等进行重点攻关,努力取得新的突破,为水环境治理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支撑。

扩展阅读:创卫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真州市环境保护局

近年来,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环保优先原则,着力构建生态文明,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环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基本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指标体系中的六项环境保护指标。

一、指标完成情况

(一)近三年城市市域内未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上一年无重大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制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我市高度重视环境安全,建立健全了环境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机制,同时注重环境信访工作,防微杜渐。201*年以来,我市未发生导致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重大、特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201*年度全市工业企业无重大违反环保法律法规案件发生。

(二)全年空气API指数≤100的天数≥全年天数的70%(或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采用自动监测的城市,全年优良(API指数≤100)的天数≥全年的天数70%),采用手工监测的城市,年平均值要达到国家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监测结果表明:我市201*、201*和201*年,城区API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分别为94.2%、93.4%和94%,优于创卫考核要求。

(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处于全市域范围内,并向市

区内供水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全市辖区内未发生重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事故等。严格执行各项国家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规划、标准、监测规范《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等要求。

监测结果表明:201*、201*和201*年,我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优于创卫考核要求

(四)市辖区内市控以上断面水质达到相应水体环境功能的要求,其他水体无黑臭现象。

水体环境功能达标率符合相应要求,达标率连年保持镇江市领先。

(五)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65dB(A)。

真州城区设区域环境噪声点位108个,采用286×286米网格布点。监测结果表明,201*至201*年度真州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分别为:54.5db(A)、52.3db(A)和54.5db(A),均达到创建卫生城市“区域环境噪音平均值≤60db(A)”的要求。

(六)省会城市和东部地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其他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0%。

目前我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大于85%,符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最新要求。

二、主要工程性措施

(一)产业结构优化工程。着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调优结构,发展生态经济。大力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和现代服务业“两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低消耗、低排放、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

生态经济体系。一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加快智能电气、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实施超亿元工业项目55个,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65%以上。二是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依托现有基础和资源优势,积极壮大现代物流业,繁荣传统商贸业,培育高端服务业,提升休闲旅游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到40.5%。三是扶持发展生态农业。按照生态、高效、集约的要求,加快现代渔业园区和南江农业园区建设,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加快发展特色水产业和设施园艺业,提升生态农业发展水平。

(二)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真州为江中岛市,为确保饮用水源地安全,我市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一是实施区域供水。我市积极实施区域供水,先后关闭了兴隆、丰裕、永胜、八桥等取水口,拆除了取水设施,实施区域供水。二是实行水源地严格保护措施。根据水源地保护范围,修订、实施《真州市长江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在取水口处设立了饮用水源陆上图形标,取水口四周设立了水上围栏,在一、二级和准保护区设立了界标和交通警示牌。三是强化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和适时监控。我市每月对饮用水源水质进行例行监测,并投入150万元在二墩港取水口安装饮用水源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站,实现了饮用水源水质瞬时自动监测。四是严格监管,清除水源保护区内的各类隐患。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关闭了处在二墩港取水口二级保护区范围内的真州市中保机电设备公司金属制品分厂。同时严格值班、巡查和报告制度,建立了环保、镇区、水厂三级巡查网络,对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严格监管。完善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我市的饮用水源保护,尤其是区域供水的水源地保护状况良好,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

(三)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围绕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先后建成沙家港污水处理厂、兴隆污水处理厂和各镇污水处理厂,加快铺设污水管网,延伸覆盖范围,提高收集总量。目前,市镇两级污水处理厂达6座,污水处理总能力达4.4万吨/天,并全部实现在线自动监控,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1.78%。

(四)河道整治工程。实施“千河疏浚”行动,对全市范围内的各级河港进行综合整治,共疏浚整治骨干河港24条89公里、一二级河123条115公里、村前埭后老河沟2300余条,改建坝头3100余座。

(五)“绿岛工程”。将国家生态市与国家园林城市创建相结合,先后完成5000亩国家长江防护林、8000亩国家林业血防林、环岛生态景观区建设等多项重点林业工程;投资近7亿元,新建了238省道改线、中电大道、长江路、宜禾路等一批道路绿化和城北公园、城西公园、太平广场、滨江湿地公园等公共绿地。全市森林覆盖率达18.47%,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4.54平方米,成功创建为“省园林城市”。

(六)“蓝天工程”。以工业废气、机动车排气污染、扬尘污染为重点,加强大气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组织开展城区茶水炉和燃煤锅炉专项整治,取缔茶水炉35家,整治燃煤锅炉47台。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不达标车辆不得开展道路运输经营。强化扬尘污染监管,易抛洒物料全部实行封闭运输,建筑施工现场一律封闭作业,并设围墙、车辆冲洗设施及临时环卫设施。加大秸秆禁烧督查力度,确保秸秆“零焚烧”。201*年,全市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达343天,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94%。

(七)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程。投资2800万元新建了

市生活垃圾转运中心,投资700万元配套建设了年丰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压缩式垃圾中转站10座、二级垃圾中转站6座,配备垃圾收集车28辆,实行垃圾处“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6%。

三、主要管理性措施

(一)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加快治污减排进程。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共关闭20家“15小”企业,搬迁关闭13家结构性污染较重的企业(项目),督促13家污染企业完成升级改造;关闭23家化工生产企业,实现化工企业专项整治“三年任务、一年完成”。十一五以来全市累计削减COD吨、SO2吨,“十二五”减排任务也已通过责任状形式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取向,加速主导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201*年,工程电器、新能源、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规模突破750亿元,占工业经济的比重达90%以上。

(二)大力发展清洁生产。目前,我市共有4家企业编制完成循环经济试点方案,26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十一五”期间,我市单位GDP能耗下降23%,能耗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0%。高度重视资源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9.63%,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7.1%,成功申报省级农村清洁能源工程项目1个。

(三)切实加强环境监管。一方面,严格项目源头管理。坚决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和“三同时”制度,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重、能耗高、水耗大的粗放型项目,以及环保投资无保证、治污工艺不成熟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十一五”以来,我市

共审批各类建设项目1561个,项目环评率达100%,其中25个项目被环保部门一票否决。另一方面,加大环境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重点污染源持证排污率达100%。完善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平台,相继建成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和二墩港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对48家重点污染源实施远程全天候监控。强化对排污单位污染防治设施和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201*年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45起,其中美科新能源、荣德新能源已通过“三同时”验收,废水处理设施运行正常,达到接管水质要求;佳明太阳能、金源化工已停产,生产设备已拆除,形成了从严执法、铁腕治污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城区环境整治。加大餐饮业污染的源头控制力度,实施城区餐饮单位油烟、油水“两分离”工作。推进噪声达标区建设,加强对建筑施工、娱乐服务业、机动车等主要噪声源的监督管理,噪声扰民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加大对无证无照经营、占道经营、乱贴乱画、乱设摊点等行为的执法力度,金属加工、洗车、废旧品回收等行业管理得到规范。201*年,全市共查处流动摊贩及店外出摊1230余起,拆除违法建筑1.8万余平方米。

(五)强化集镇环境整治。按照“环境净化、道路硬化、街面亮化”的要求,加大集镇和非建制镇环境整治力度,对集镇范围内道路、环卫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对店招破损、露天垃圾、路边摊贩等现象进行专项整治,美化净化镇容镇貌。加强农贸市场环境整治,规范整顿经营秩序,确保市场及周边环境整洁有序。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监管,各镇区卫生院医疗废水处设施全部安装到位并规范运行,医疗固废处利用率达100%。

(六)强化农村环境整治。以农村卫生保洁、户厕改造、河道

整治等为重点,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是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全覆盖”。对河道、绿化、道路等重点环节实行统筹管护,做到“人员、设备、责任、资金”同步落实。目前,我市共有绿化管护人员501人,垃圾清运人员862人,河道保洁人员365人。特别是针对真州河港密布的实际,出台了《真州市骨干河港管理办法》、《农村河道长效管理考核办法》,对27条骨干河港,按照2-3公里配备1名管理员的标准,配备专职河道管理员,并逐步将管护范围向一二级河及村前埭后老河沟拓展,全市所有村(社区)都已建立专业河道管理队伍。二是生态村创建“全覆盖”。共建有卫生户厕7.7万座,普及率达98.66%,建成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6套,所有新建安点污水管网全部配套到位,创成市级以上生态村47个,全市生态村比例达89%,其余各村也都按照标准加快推进生态创建工作。

(七)全力削减农业污染。加快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全市高效农业种植面积达6万亩,省市农业龙头企业达17家。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制度基本建立,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认定总数达42个,种植面积比重达82.15%。开展种植业产品农药残留、饲料和畜禽产品违禁药物及兽药残留、水产品药物污染等专项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201*年全市农药使用量为316吨,较201*年同期削减8%。

四、主要保障性措施

(一)资金保障。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多元投入”,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入,201*年以来财政年均环保投入增幅达35.46%,高出GDP平均增幅18个百分点。同时,积极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参与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环保投资占GDP比重达4.3%。

(二)宣传保障。坚持宣传引路、舆论先行,开设环保专栏和网站,组织开展环保主题教育、环保志愿者行动、环保知识竞赛等宣传活动。从最新民意抽查结果来看,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达95.04%。

(三)基础保障。以环保进社区、进企业、进村镇、进学校“四进”为龙头,开展各类创建活动。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超过85%,建成国家级环境友好企业1家、生态村1家、绿色学校1家,省级生态村12家、绿色学校22家、绿色社区7家,5个镇全部通过国家环境优美乡镇省级考核,其中3个镇已获命名。

二一二年三月五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水环境保护工作汇报》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水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点击查看更多:2020年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报告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水环境保护工作汇报》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94123.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