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化学听评课有感

化学听评课有感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6:14:24 | 移动端:化学听评课有感

化学听评课有感

浅谈化学听评课后的收获

从听课中,我们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评课中,我们会收获最宝贵的知识。这是我在几次听评课之后的共同感受。

今天学区教研员来我校听课、评课,我校教师对此特别重视,也作了充分的准备。我听了李扬老师的化学课,并在课后参加了评课活动。化学教研员荣老师对李老师的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指出了李老师的几个特别出彩的地方:1.一般教师在听课时都会不顾讲课进度,选择教授新课,但李老师却勇敢的选择了回授课,

可谓勇气可嘉。其实我觉得老师就应该不怕暴露自身的缺点,被人发现并指出不足,才可以使自身的教学技能得到提高。

2.打破了传统按题序讲解、对答案式的回授课方式,采用了高频错误题讲解方式,重难点

突出。

3.善于捕捉学生信息。李老师找犯了典型错误的学生上黑板答题,充分暴露了学生的缺点,

从而发现“顽症”,对症下药。而往往老师们在听课时会选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以显示良好的学习效果。

4.相似、同类题一起讲解;想混问题对比讲;相关问题拓展讲,以点带面。思路清晰。5.匹配练习的设置,是学生进行出错问题二次过关,及时巩固。荣老师还针对课上的教学效果提出了几点建议:

1.不一定要让学生一昧的记概念以及公式化的语言,这样并不利于学生真正的掌握。最好

的方式是让学生记住例子。例如,讲化学符号和数字之间的关系,先让学生认识是哪种微粒,再从微粒的含义出发。只要是右上角有数字就是离子,是哪种元素就是哪种离子。2.培养“小老师”。先给高分同学纠错,再由他去叫其他不会的同学,以便用最短的时间、

最大的效率教会全班同学。老师培养90分的学生,90分的培养80分的,80分的再去培养低分的,一层一层下去,相当于一个人只带几个人,学习效果肯定不会差。而且每次考试高分人员并不固定,每个人都有机会当小组长,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很高涨。3.将化学式的含义时,讲完就练,趁热打铁,及时巩固。4.试卷讲完后,要让学生谈收获,以及不懂之处,及时补救。5.“一练一考”与“一考再考”。“一练一考”即平时练习去年的单元过关卷,再考今年

的单元过关卷,使学生在考试时发现相似题型,以便重视平时练习;“一考再考”即考完今年单元过关卷后,再考去年单元过关卷,是学生二次考试成绩有所提高、改进,学习兴趣也就上去了。通过这次听评课,我又一次如饮甘露。其实每一次的听评课都是我们收获宝贵经验和知识的好机会,都是提高自身从教技能的平台,所以千万不要错过。

于海玲

扩展阅读:化学科听课评课感悟

化学科听课评课感悟

教材:人教版年级:九年级

课题:有关分子性质实验的探究作者简况:

姓名:李天祥性别:男学历:本科单位:威宁县金钟中学电话:13508576653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能参加市里面举行的教研活动,我很感激,同时也感到非常的荣幸。听了示范课和来自不同地方的老师们的点评后,对我的启发很大,可以说是一言难尽,所以我只针对这节课中涉及到的两个实验,肤浅的谈一下我的反思。

第一个实验是关于分子运动探究的实验。上课老师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做了相应的一些改进,我认为这很好,可以说是这节课的一个亮点,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有自己的教学思想及创新观念,这在教学持续改革中应是每个老师具有的基本素质。能解决氨气污染的这样一个实际问题。不生搬硬头,照本宣科,做到了为学而教,为教而学。记得我首次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是完全按照书上的来做的,学生一打开氨水瓶取氨水的时候就皱眉头,产生厌恶情绪,在我的鼓励下同学们才开始做实验,但是后来挥发出来的氨气实在是太多了,同学们受不了了就往外跑,后来都跑完了。我也受不了了,也跑出去了。现在还记得是一个多小时后才去收拾实验仪器和打扫卫生。我们需要的课堂是愉悦的、轻松的、和谐的。我们知道学科并不等于科学,而现在这可恶的氨气将一切都毁了,我们不在喜欢做这样的实验尽管我们知道这个知识点非常重要、有趣。最后不得不宣布这节课失败了。经过反思后意识到是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学生再取氨水的时候不够迅速,二是没有控制好用量(量多了)。第二次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们进行了修改。将小烧杯改成了用井穴板。这样氨水用2滴就可以了现象也很明显。但还是有少量氨水在取的时候挥发出来了,并没有彻底的解决氨气污染的问题。当时没有深入思考和研究,现在想起来都还感到很内疚。

看了老师做的这个实验后对我的启示很大,氨气污染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但是老师的这个实验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如操作不够简便,用量也多,还是没有达到实验微型化,绿色化的要求。经过我查阅资料和再三反思后,我想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提出问题:分子在不断运动吗?做出假设: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查阅资料:浓氨水显碱性,易挥发产生氨分子,氨分子溶于水形成氨水。酚酞溶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性溶液变红色,遇上中性或酸性溶液不变色。

实验准备:小药瓶三个,其中一个加入少量蒸馏水,另外两个分别滴入几滴浓氨水,然后都用瓶盖(橡胶的)盖上,贴上小标签。另取三个瓶盖(盖中间有针孔)插上棉签。开始实验:1号小药瓶(蒸2号小药瓶(浓3号小药瓶(浓馏水)氨水)氨水)步骤分别将两个棉球蘸取少量酚酞溶将第三个插有液,打开小药品上的瓶盖,迅速棉签的瓶盖换将插又棉签的瓶盖盖上,观察现上,观察现象。象现象无变化棉球变红无变化得出结论:氨气分子在不断运动问题与反思:1、3号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交流与表达:1、3号实验是对比实验,1号实验是证明蒸馏水遇酚酞不变色,3号实验证明氨分子遇没有酚酞的棉球不变色。我认为这样设计有以下几个优点:1、避免了氨气的污染2、操作简便

3、药品用量少,一次设计多次使用

4、开发实验空间,实验仪器并不一定来源于实验室。5、树立变废为宝、物尽其用的观念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实际上教学的遗憾是必须的,因为它不是一门纯艺术,不是歌唱,不是演讲,不是话剧。有遗憾是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要启发学生的思维。每一节课我们都像是再画一个圆,但是这个圆的最关键的时候要让学生来画,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所以我这个实验的设计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但是思路是正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更多的去发现问题。

第二个实验是关于分子间间隙的探究。这个实验老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但是这个错误在这节课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同学发现了这个错误,这样的错误我们或许也曾经犯过,但是失败的是我们在犯下这样的误的时候却没有及时发现,当此情此景再现眼前时我们才愕然发现。如果上课老师当时能进一步引导学生重新分析设计这个实验,我想这节优质课就锦上添花了。现在觉得这个实验虽然很好做但是要注意1、操作过程中液体不能损失

比如说想老师设计的那样先量取5mL水加入一只试管中,再量取5mL酒精加入另一只试管中,然后将两只试管中液体混合后在量一下总体积,现象是总体积不等于10mL。但是造成总体积减小就有两个可能原因,一时我们想得到的结论分子之间有间隔,二是液体在转移的过程中损失了。2、酒精的回收

我说这个实验好做是因为现在实验室里面应该都有分子间隔演示器。用它做起来非常简便,效果也好,但是酒精消耗量大,所以要注意回收。3、现象的全面观察

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如果我们先加水,在慢慢的加酒精到某一刻度,振荡之前它们是分层的,如果我们用分子间隔演示器来做,由于少量的塑料溶解在酒精中,使酒精显淡淡的乳白色,效果更加明显,振荡后能清晰的看到酒精在水中扩散。我们是在做探究实验而不是验证实验。所以任何实验现象都应该加以分析,否则就没有正确的科学态度。

4、对结论的解释存在争议

一般的解释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水分子镶嵌到酒精分子之间,酒精分子镶嵌到水分子之间使总体积减小,所以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我想提出几点疑问,一是如果有学生提出等体积的水混在一起总体积会不会减少时我们该怎样解释。二是能否这样去解释,由于水分子与酒精分子相互作用是分子的平均间隔减小,所以总体积减小,同样也是可以说明分子间是有间隔的。三是有没有两种液体混合后总体积会增大,如果有我们又应该怎样解释。

总之这次活动,让我受益良多,感悟颇深,也为自己的教学生涯明确了一些方向,在教研过程中学到一些有用的方法。再次谢谢!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化学听评课有感》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化学听评课有感: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化学听评课有感》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9461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