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6:17:12 | 移动端: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摘要:美国儿科权威博士詹姆斯曾说:“处处为孩子包办代替,让孩子从小失去自理能力,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因此,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小班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需要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共同培养幼儿这一能力。关键词:家园合作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园指导纲要目标》中指出:“幼儿要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可以看出,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多么的重要,而要培养这一能力,当今最大的一个形式就是家园合作。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生活技能。

一、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必要性(一)《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时期,经常让幼儿动手不仅可以给幼儿提供锻炼的机会,而且可以使幼儿树立必胜的信心,培养他们独立的意识,让他们在成功中收获喜悦。但这些的实现不能单靠某一方的力量就可以实现的,它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双方的力量才能转变成现实。

(二)幼儿园把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作为幼儿园教育目标之一

幼儿园把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作为幼儿园教育目标之一,这是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好的在生活中自立,乃至终身受益。幼儿园教师从小班开始就注重对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逐步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让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更加充满活力及色彩。

(三)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

然而仅仅依靠幼儿园的力量是远远不足的,很多幼儿在幼儿园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以及在教师的指导督促下所形成的自我服务能力,常常在放假后又恢复了原样,所以需要家庭的配合。只有家庭和幼儿园相互合作,才能为幼儿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建立稳固的平台,也只有这样合作,才更有利于加快幼儿健康成长的步伐。

二、幼儿园要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小班幼儿培养良好生活自理能力

第1页共5页

在新型的家园合作方式中,幼儿园占主导地位,而这一主导的地位要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指引家园合作向科学的道路发展。

(一)开设“自理能力操作”活动,进行生活自理和劳动技能操作练习,提高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意识

幼儿园制定小班幼儿生活自理和劳动技能操作的内容和培养计划,并结合小班幼儿的实际自理能力和季节情况等,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将内容渗透到活动中,每周设置一节“自理能力操作”活动。本周的操作内容没有掌握的,一定要放在下周继续学习并掌握;前一段自理能力操作内容学习的不够扎实的,一定要放在下一段中巩固练习。总而言之,幼儿园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多变地确立并实施活动内容。

(二)幼儿园要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提高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1.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来强化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

幼儿对故事有着无限的好奇心和向往,利用这一点,教师可以在一日活动中,穿插故事教育。如:饭后组织幼儿排排坐,教师给幼儿讲《咪咪真能干》:故事中小猫咪咪平时很懒,妈妈每天要洗衣做饭,另外还要照顾咪咪。有一天,妈妈生病了,咪咪哭了,它不知该怎么办。后来许多好朋友帮助他,咪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照顾妈妈。于是妈妈的病很快就好了,大家都夸咪咪真能干。让幼儿通过故事明白通过自己劳动所得到的开心一记成果。教师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来影响幼儿,让幼儿在故事的熏陶下强化生活自理能力及意识。

2.通过游戏活动,让小班幼儿学习自理能力的技能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良好手段,将一些劳动技能和游戏相结合,让小班幼儿在这样的活动中接受劳动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如利用“送玩具回家”的游戏,以一组为单位,在幼儿玩完玩具之后,教师说:“请所有小朋友把玩具轻轻地放到小框中,然后小手背背后,请表现最好的小朋友来把玩具轻轻地送回家。”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幼儿不仅学会把玩具分类,并放在规定的地方,而且也对幼儿的坐姿、纪律进行了训练。在以后的活动中,教师经常让小班幼儿以“送玩具回家”的游戏形式,让幼儿把玩具分类放好。

3.保教结合,充分发挥保育员的作用,在实践中提高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保育员作为幼儿的生活教师的同时,也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在幼儿遇到自理方面的问题时,保育员对这一困难作出分析,考虑能不能帮幼儿直接完成,作出适当的帮助,或者引导幼儿学习怎样完成,或教会幼儿怎样完成。让幼儿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克服这一困难。教师及保育员要鼓励能够自己穿衣服或小便等等方

第2页共5页

面的幼儿要自己完成,如果有困难,可以请教师帮助。

(三)深化、巩固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行为

1.在反复训练中,让小班幼儿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

养成一个好习惯不是一蹴而成的事情。因此,要形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习惯需要在反复进行中逐渐形成,尤其是小班幼儿,需要在教师或成人的提醒以及帮助。教师要将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渗透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可以指定自理能力培养计划,如按时进餐、喝水、睡觉、活动,为以后的良好生活自理习惯打下基础。如在进餐方面,我要求幼儿不讲话、不挑食,独立进餐,不在桌子上掉菜和饭,保持桌面干净,坐姿正确,添饭举手。饭后要求送碗、擦嘴、漱口;让幼儿小便、洗手、喝水等各个方面,教师都尽量让幼儿自己做。幼儿小便完提不上裤子,教师要耐心、反复的教幼儿用两只手向上提前面以及后面,必要时教师可做一定的示范,让小班幼儿逐渐学会这一技巧。以小见大,相信在这样反复练习及提醒下,幼儿可以形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及习惯。

2.通过定期评比,增强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信心

幼儿的自理能力在不断的提醒和锻炼中不断地提高,而幼儿园开展定期的评比的活动,可以更进一步的增强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信心。如开展“看我最棒”比赛活动,内容包括:穿衣服、扣纽扣、穿鞋袜、取放杯子、吃点心、收拾玩具、洗手等。教师对幼儿予以评比,选出得五角星最多的幼儿,并予以表扬和奖励。

三、家庭要主动与幼儿园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家庭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第一场所,也是是幼儿园的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主动配合幼儿园的工作,不仅可以减轻幼儿园教师的负担,而且对幼儿的成长具有促进的作用,那么在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也不再是一个问题。

(一)主动参与执行家园联系表

家园联系表的作用是幼儿园在行为习惯方面对家长提出的具体要求,要求家长主动配合并严格督促幼儿执行,表扬有进步的幼儿,以此来帮助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行为习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规定具体内容:早起早睡、讲礼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独立进餐、早晚刷牙、爱劳动、不挑食、爱护并能收拾玩具等等。家长可根据图示给幼儿评价,在备注里记录幼儿在家好的表现及有趣的事情等。家长要每天坚持详细认真的记录,教师认真细致地整理和统计,幼儿园每周进行总结,以光荣榜的形式对表现有明显进步的幼儿给予鼓励。这样家长及幼儿都会积极的参与到这样的一种活动形式中来,可以将幼儿存

第3页共5页

在的不足及时予以帮助。

(二)积极参加家长开放日日活动

每个星期固定一天为家开放日,家长可在这一天来到幼儿园参观,并观看幼儿的能力水平和习惯是怎么样的。家长参与不仅可以了解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及常规,而且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幼儿在园情况及表现。这样家长可以发现幼儿的优点以及不足,能够重新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给幼儿一个正确的指引和帮助。

(三)设立良好的家庭环境进行教育培养

1.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离不开家长给幼儿创造的良好家庭教育环境在幼儿及家里的房间里可以贴一些教幼儿学习自理能力的图片;如:小朋友穿衣服的图片,收拾玩具的图片。也可以在洗手间里贴上小动物刷牙、洗脸的图片;平时家里还可以播放一些教幼儿学习自理的歌曲及动画片等等。通过这些形式,让幼儿乐于学习和模仿,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起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2.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离不开每位家庭成员的一致配合。

如:爸爸要求幼儿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而妈妈却不时的帮幼儿穿衣服,这样就会造成一个要求幼儿去做,一个又替幼儿去做的矛盾,不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这样的不一致,会给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更会成为培养幼儿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绊脚石。因此,保持家庭成员间教育的一致,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给幼儿一个正确的指导方向和目标。

3.家长可主动安排让幼儿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活动和劳动

幼儿在家里,学习自理能力的机会到处都是,只要家长大胆让幼儿自己去尝试、体验自己要做的以及自己能干的事情。家长可以主动配合幼儿园的常规教育,给幼儿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活动和劳动,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自己尝试,当然要在没有危险的前提下。例如:早上幼儿要穿衣服,怕幼儿穿衣太慢,可让幼儿早睡早起,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学习自己穿衣;吃饭的时候,跟幼儿定好吃饭的时间,时间一到就立马收拾碗筷,让幼儿能够及时用餐,自己吃饭。家长一定要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的原则,多为幼儿创造锻炼的机会。

总之,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重要的。陈鹤琴先生认为:“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反之,终身受其罪。”幼儿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尤为重要,这需要幼儿园与家庭共同配合,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共同培养这一能力。

参考文献:

第4页共5页

[1]彭茂华.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2]朱宏梅.促进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发展[J].教育艺术,201*,9:21-22.[3]教育部关工委家庭教育中心.成功家教启示录[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4]刘耀芬.家园联手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J].幼教园地,201*.

第5页共5页

扩展阅读:家园合作 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教育原则。2-4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家长和教师应当抓住这一时期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其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家庭是人一生教育的起点,父母是孩子一生教育的第一位老师,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在家庭环境中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但是,“一个小宝两个样”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究其原因就是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相脱节,两者在观念认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不能达成一致。

针对上述问题的认识,我们在工作中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与家长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下面谈谈具体做法:一、问卷调查

新学期开始,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发放问卷,以小班为例,调查对象是小班年级的家长160人,问卷涉及进餐、如厕、穿衣、午睡、自我保护等方面的内容。调查结果显示:有36%的幼儿不能做到独立进餐,需要家长喂饭,有62%的幼儿会掉饭粒、剩饭;有67%的幼儿不能掌握洗手、洗脸方法;有91%的幼儿不能独立入厕大便;有21%的幼儿分不清左右鞋,会穿倒鞋;有约78%的幼儿不能自觉地把用过的东西放会原处;92%的幼儿睡觉需要人陪。我们还对小班的16位老师发放了问卷,问卷内容主要是针对

老师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培养方法提出问题。22%的老师会帮孩子喂饭,原因是孩子吃的太慢;36%的老师没有训练孩子分清楚左右脚,起床后,也没有检查督促孩子穿鞋情况;2%的老师在孩子尿湿了裤子还不知道;67%的老师帮孩子穿脱衣服;49%的老师在幼儿区域游戏结束后自己收拾游戏材料,没有训练指导孩子自己收拾材料。二、分析思考

针对问卷进行分析,在家庭中,造成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家庭成员对孩子过分溺爱,事事“包办代替”,认为孩子小,能力差,自我服务是孩子以后的事,这些事等到孩子长大了也就了自然会了,现在最要紧的是发展孩子的智力和对孩子进行各种特长的教育、训练;家长怕麻烦,嫌孩子动作慢。如孩子自己吃饭常常桌上、地上到处都是,家长嫌脏,认为不如自己喂得快;有的孩子自己洗手结果手没有洗干净,还弄湿了衣服,家长只好帮他洗。在幼儿园中,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对养成教育的教育价值认识不够,其次;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方法比较单一,枯燥;在训练时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缺少沟通,家园不能同步教育。三、途径和方法

(一)多管齐下,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

1、发放家长家园联系手册。学期初,拟好孩子在自理能力方面的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94866.html